有关月亮的诗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有关月亮的诗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有关月亮的诗句

有关月亮的诗句范文1

一、出示明确的活动要求,引领学生自学

语文课堂活动的设计要从教材本身的特点出发,抓住文本线索,提炼出能辐射全文的纲领性问题,引领学生站在整体的高度审视文本。整堂课的活动要做到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落脚点准,能够引领学生紧紧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句细细揣摩,在心灵碰撞中感受文本要义,领会文本内涵。

如教学《望月》第二课时,我设计了三个活动。

活动一:赏江中月,感受月夜之美好

1.轻轻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边读边品味,画下令你心动的词句,可在相应的词句旁简要地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假如用一个词来形容今晚这江上的月光,你会用上哪一个词。

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

活动二:品诗中月,体验月诗之内涵

1.读课文3-13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月亮的古诗句读一读,体会诗人借明月来表达的情感,并尝试把表达的情感读出来。

2.你眼中的小外甥是个怎样的男孩?

3.小组内分角色对诗。

活动三:读幻想中的月,享受月儿之有趣

1.默读14-19自然段,用“■”画出小外甥想象月亮的句子,想想小外甥的比喻为什么会使我惊讶。

2.小组内分角色朗读。

三个活动的设计都紧扣文本结构特点和本课“让学生在课文中感悟到月夜之美”的学习目标。每个活动都是从学生的自读感悟开始,学生在充分朗读感悟的基础上,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读感悟,对课文内容进行想象拓展,进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对人物认识的升华。学生的展示、教师的引领穿插于课堂教学法中。可以说,本课活动的设计是基于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设计和安排的,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也在课堂的有效活动中得以提升。

二、以朗读为突破口,促进学生读中感悟

对于文质兼美的文章,只有通过朗读,学生才能获得独特而深刻的阅读体验。而在活动导学下,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不再范读,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也不敢太多,生怕过多的点拨、评价会淡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试想,我们的语文课堂没有了教师富有感染力的优美语言示范,不让学生去朗读课文,不去培养学生的语感,舍本逐末、缘木求鱼,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提升?

因此,在《望月》一课的教学中,我始终让朗读贯穿全文。在教学活动一时,课文第二自然段作者仅用了四句话就把月下江景描述得美轮美奂,学生们都被这美好的月色所吸引了。所以,在学生交流感受后,我就请他们在贝多芬的音乐的伴奏下,有感情地齐读这一节,让学生真正感受月夜的美好。在活动二中,我扣住涉月诗句,采用表演法,让学生分别来扮演文中的“我”和活泼聪明的小外甥,让他们发挥想象,充分调动自己的诗句积累,尽情地根据自己的理解,演绎古诗句中月的含义。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而且学生也从中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他们沉醉的不仅仅是月光,而是中国的月文化。同时,我让学生抓住小外甥与“我”的对话,通过分角色朗读,引导他们体会小外甥的聪明好学和天真活泼。正是这种聪明好学,才让小外甥积累了那么多有关月的诗句,也正是这些有关月的优美的诗句让他沉醉。

声情并茂地朗读是学生深入文本、理解文本的外显。读进去,读明白,学生才会有各自独特的体验。所以,活动导学模式下的语文课堂仍应是书声琅琅的。

三、在迁移创作中放飞想象之美,实现“双基”的落实

有关月亮的诗句范文2

片段一:依托文本,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

《但愿人长久》以“文包诗”的形式通过故事介绍了《水调歌头》的创作背景,文章的感情线索是“埋怨”“思念”“宽慰”。

在教学“思念”这个片段时,我第一次是这样做的。

[A]

师:在这样一个皓月当空的时刻,在这样一个家人团圆的时候,人们在干什么?

师:你在中秋节时干什么?大家的心情怎样?

(出示月亮图,配乐《二泉映月》)

师:苏轼因为什么而心绪不宁?

生:思念弟弟。

师:你能想到哪些表达思念之情的诗句?

生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生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在设计此环节的时候,按部就班,引出思念,根据文本适当拓展,积累有关“思念“的诗句。教学之后,我默默地思考,月亮与中国文化的联系源远流长,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在古代文人墨客笔下,月是常用意象之一,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依托文本,紧扣“月”字,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不是更好吗?于是,我整理思路,作了如下改进。

[B]

1.在这样一个皓月当空的时刻,在这样一个家人团圆的时候,人们在干什么?

2.你在中秋节时干什么?大家的心情怎样?

3.出示课文插图,配乐《二泉映月》。

师:苏轼观赏着明月,因思念弟弟二心绪不宁,此时,在苏轼的心里,月亮代表什么?

生:代表思念。(板书:月是思念)

师:真好,你知道哪些描写月亮的诗句表达了思念之情吗?

生1:窗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生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师:你们真棒,知道这么多描写月亮的诗句表达了思念之情。你们还想不想知道,在古人的眼里,月亮还代表什么?

(出示:“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这天夜晚,皓月当空,万里无云。”)

师:此时的月亮在苏轼的心里代表什么?

生:代表团圆。(板书:月是团圆)

师:那你知道哪些写月的诗句代表团圆吗?

生:皎皎秋中月,团圆海上生。

师;你是怎么知道这句诗的?

生:是我在网上看到的,就记了下来。

师:你真是一个有心人。

……

师:在苏轼的《水调歌头》里,有这样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请你在文中找出哪些句子写的是它的意思。

生:但愿美好的感情长留人们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

师:此时,月亮在苏轼的心里又代表着什么?

生:美好。(板书:月是美好)

师:同学们,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月亮在古人的眼里代表了许多,其实,月亮还代表着“美”,代表着“相思”,代表着“失意”……那你想不想了解哪些诗句表达了这些内容呢?

生:想!

师:真好,大家这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就像刚才一位同学说的一样,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阅读中国的古典诗词,积累这些优美的诗句。下一次,我们就以“月”为主题,开一个咏月诗会。

在此片段的教学中,依托文本,紧扣“月”字,挖掘“月”的内涵,积累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句,并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诵读、搜集,旨在从一个角度出发,激励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传统文化的智慧,吸取传统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我们就要从文化的视角解读文本,充分挖掘文本的文化内涵。

片段二:超越文本,丰富传统文化的体验

《开天辟地》是中国著名的神话故事,讲的是一个名叫的大神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的故事,赞颂了无私奉献的精神。全文处处充满神奇的想象,语言优美,结构清楚。在教学“化生万物”时,我是这样教学的。

[A]

过渡:时间又过了一万八千年,这样顶天立地,他也支撑不住了,他倒下了,但是就是在他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变化。

师:他的身躯化成了什么,与所化成的事物有什么关系?

师:的身体还会变成什么呢?

补充句子:的 变成了 。

生1:的眉毛可以变成雨后的彩虹。

生2:的眼泪可以变成飞流的瀑布。

……

师:如果没有开天辟地,神话中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的?

生:一片混沌,没有声音,没有花草树木。

……

教学过后,偶然上网查找资料,看到了《开天辟地》的文言文,读了之后,当时就有一种想法,可不可以在课堂教学时将此文用进去呢?这可不是四年级教材中的体裁,小孩子能懂吗?转念又想,何不试一试,看看学生对传统文化中的文言文有何感受,于是就有了第二次的教学。

[B]

过渡:时间又过了一万八千年,这样顶天立地,他也支撑不住了,他倒下了,但是就是在他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变化。

师:他的身躯化成了什么事物,与所化成的事物有什么关系?

师:你们想看看古人是如何写这一段的吗?

生交头接耳:

古人不是这样写的吗?

古人是怎么写的呀?

古人说话跟我们不一样?

……

师出示:

师:第一个方框内的就是古人所写的化作万物这一段,与课文写的这一段对比一下,自己小声地试着读一读,你懂了什么?

生1:我懂了“气成风云”就是“口中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

生2:我懂了“声为雷霆”就是“发出的声音变成了轰隆的雷霆”。

……

师:你读了之后,有没有什么发现?

生1:古人写的当中,有的内容书中没有提。

生2:古人用的字数少。

……

师:你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我们来看看课文中没有的这几个:

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méng,黎民百姓)。

(引导学生说说意思,不懂的字查字典,学生说得还不错)

师:的身体还会变成什么呢?

生1:的眉毛可以变成雨后的彩虹。

生2:的眼泪可以变成飞流的瀑布。

……

师: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你想不想用古人的句式来说一说你所想的?

生1:眉毛为彩虹。

生2:泪为瀑。

……

在第二次教学中,我将文言文的片段引入教学中,古今对比,学生很快理解了此段文言文的内容,接着,激发学生练一练的欲望,虽写得简单,也可能不太符合文言文的格式,但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很浓!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立足文本,超越文本,合理补充祖国传统文化知识,去初步地了解内容,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作为教师,对弘扬祖国传统文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上,依托文本、超越文本,引导学生积极地去触摸祖国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有关月亮的诗句范文3

在苏教版中高段语文教材中,许多篇与“月”有关的课文都是在写月寄怀,中高段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心理等因素制约,很难真正从字里行间感悟“月”的真正内涵。

因此,“月”情境教学也就油然而生。所谓“月情境”教学,是教师根据“月”文本所描绘的情境,创设出形象鲜明的“共融场”,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表象,使学生置身其间。师生在此情此境之中进行一种情境交融的教学活动。

但是,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在已有的情境教学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创设“月情境”教学呢?

二、失败中有收获――“共融场”需充分预设,感性刺激,引生入境

刚开始研究“月情境”教学时,对它的理解仅局限于给学生营造课本呈现的氛围,从而丧失了对文本内容的仔细研读的过程,教学问题的创设和回应也缺乏情境性包装。

例如,笔者在执教《但愿人长久》体悟兄弟情深环节时,闹了一个笑话:

师: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苏轼与弟弟苏辙手足情深的?找出关键的字词,做相应的批注。

生:我从辗转反侧中,感觉到苏轼睡也睡不着。

师:中秋之夜,你为什么会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呢?

生:我在思念弟弟苏辙。

众生:哈哈(爆笑)……

从这个案例反思情境创设,唯独教师在“境”中是不够的,让学生也在“境”中才真正需要花功夫。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将学生作为主体,通过建设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的场景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受到感情的熏陶,主动地探究、感悟、内化“月”的真正内涵。

三、探索路有幸福――“月情境”实施策略需关照整体,一气呵成,有效提升

情境本身是一个“场”,也是串联整堂课的一条“线”,需要教师将多种教学模式有机组合,让学生看到课文中描写的形象。

在教学《望月》这篇散文时,笔者就营造一个“望月”的情境,观“江中月”、品“诗中月”、悟“心中月”。

1.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月情境”教学需要学生在课堂上随老师创设的情境同感共生,因此学生在课前需要做足准备。课前要求学生搜集含有月亮的诗句,体会不同诗句中蕴含的那一轮明月背后的情感。

2.课堂导入需形成“引人入境”的“抓手”。月情境教学的语言需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教师在导入时就需要抓住学生的心,营造月情境的氛围。在导入时,笔者动用第一课时学生对江中月的理解,伴随着音乐与多媒体图片,引入新课教学。

师:上一节课,秦锐萱(化名)说,月光是一位历经沧桑的老奶奶,她在向我们轻轻地诉说着动人的故事。我们也来动情地讲一讲这故事。

学生动情地读相关句。

学生的朗读或优美、或调皮,读书入情入境,为下一环节的教学奠定基础。

3.情境的组块需实现合理的衔接。教学板块的推进应该始终贯穿与“月情境”这条主线之下。课堂上学生的角色,何时要感性的“在境中”,何时要理性的“在境外”,需要教师进行周全的规划与设计。“月情境”的教学语言、推进的策略都应该在整堂课的教学环境中从一而终地贯穿到底,引领学生感受文本的核心价值。例如,笔者在过渡到第二板块“诗中月”时,小心斟酌了问法,关注了学生的角色本位:

师:正当我沉醉在这样美妙的江中月时,甲板上多了一个小外甥,我来采访你,你怎么出来了呀?

生:我被月亮吸引了。

师:哦,你怎么会被月亮吸引呢?

生:因为甲板上的月亮实在太美了,我迫不及待的想出来看一看。

师:那你出来见到了谁?与他做了什么?

生:我见到了舅舅,我与他对诗呢。

此时此刻,教师出示对诗的相关语句,学生体会与舅舅所对的诗中月就有了层次的递升。

4.月情境的串联离不开月文化适时介入。在体会“诗中月”时,笔者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适时地渗透“月文化”,打通课内外的联系,提升课堂丰富的内涵。

笔者根据不同的诗句,归纳出在这些诗句中的三种月,“童趣之月”“思乡之月”“愁绪之月”,并相继渗透“思乡、相思是古人望月的主旋律”。学生始终在“月情境”中悟月、读月,在“月文化”的渗透中感受“月”的丰富内涵显得水到渠成了。

5.“月情境”的营造和深入离不开多媒体铺垫与辅佐。在朗读环节和对诗环节,笔者通过一曲《春江花月夜》《小夜曲》让学生沉下心来,展开想象的翅膀,感悟、思索心中的那一轮轮明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明月照片的欣赏,直观、具体地引领学生进一步去畅想明月。整体关照的情境教学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月的内涵,在丰富的图片前停留,在文本语言中留下了更多自己的思考。

综上所述,“月”情境教学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学前必须精心设计和策划,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充分预设,以一个无懈可击的“共融场”防备案例中尴尬的局面。(2)“月情境”的创设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学生,教师需要通过多媒体的介入激发起学生的感性细胞。(3)“月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必须将学生“情”“思”“活动”以及“周围世界”有机地整合起来,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内涵。

有关月亮的诗句范文4

乡愁是什么?乡愁是一朵白色的花吗?素洁、纯粹,让人牵挂。

乡愁是一壶淡淡的黄酒吗?花前月下,对影消愁。

很小的时候,读李白的诗,觉得仗剑远游方显男儿本色。长大后,别亲友、辞父母,才知道离别是无奈,那乡间明亮的月光,沐浴身心的徐徐清风只能成为雪藏的记忆。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写过无数有关乡愁的诗句,那诗句是那么的凄凉,让人无限惆怅。那是古代的离别,那是想象中的远游。可是现在,这一切都不可复制,不能重现。现代人是在奔忙中谋生,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在无奈中迁徙。

可一个城市不管发展到哪一步,都或多或少地遗留着乡村的影子。一个人不管变化到哪一步,有一些东西都会固执地存留在身体的某一个地方,那是乡村留下的记号。

在城市中生存的人,注定要走一条漂泊的路,注定会越走越远。但是不管走多远。无论是谁都无法忘记回家的路,无法忘却母亲的门。缠缠绵绵在心中飘动的就是那一缕乡愁。

我不想诠释乡愁是什么?梦断复又续,花开花又落,物非人非情人老,那就是乡愁。

看月亮久了,月亮就变成了母亲的脸。

看星星时间长了,那星星就变成了情人的眼。

现代社会,乡愁是什么呢?是愁绪满怀时接到的一个电话,是偶然而至的一条短信?不是,这一切都不是了。一切都不是才知天涯咫尺无乡愁。

那美丽的乡愁啊,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可现在邮票都变成收藏品了。

那美丽的乡愁啊,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可海峡被跨海大桥连接起来了。

有关月亮的诗句范文5

生:李贺是中唐诗人,他才情卓越,却英年早逝,有“诗鬼”之称。

生:李贺是唐代皇室的宗亲,因避其父李晋的名讳,而不能参加进士科考试。

师:我作一点补充,因为这事,韩愈很为他不平,曾撰文《讳辩》,其中有语云: “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话说得很有分量,但现实没有办法改变。好,继续刚才的话题。

生:李贺曾被举荐当了几年的小官,后来因为生病辞官而归。

生:李贺写诗很勤奋,也很刻苦,白天他常常带着书僮走山探水,一有灵感就马上用纸片记录下来,然后将纸片放到随身携带的锦囊里,到了晚上再把纸片拿出来进行整合,修改,常常是彻夜不眠。

师:我注意到你用了一个词“走山探水”,颇有古意。是呀,自然界的山水草木滋养了李贺的诗情,乃至残灯常常将他瘦长的影子深深嵌在不眠的墙壁上,他也乐此不疲。他母亲见状很不忍心,说:“儿呀,你这是要把心呕出来才罢休吗?”

好,刚才的交流,有两点值得我们重视:一是李贺因为一个特殊的原因,使他在仕途上发展的前景变得渺茫,一生郁闷寡欢;一是他写起诗来有点玩命的意味,也就加重损害了他原先就有病的身体。可以这么说,在心理和生理上,诗人都过早地咀嚼了人生的绝望。很显然这一切都会影响诗人的心绪,自然也就会在他的诗歌里隐现。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研读李贺“呕心而出”的诗作。先请同学们把《天山谣》这首诗自读一遍。

(学生自读)

师:请说说你对这首诗内容的初步理解。

生:诗中写了一些仙人的活动,有采花的,有吹笙的。对,还有月宫的桂树。

生:还有秦妃卷帘的动态,还有龙和凤。

师:有没有同学再作补充?

生:诗中写了银河,也写了群星在银河中漂浮、流动。

生:最后好像还写了人世间的变化。

师:很好。哪一个同学能否综合一下大家的理解,用一句话来归纳诗歌主体的内容?

生:诗歌的主体内容是写天庭里仙人生活的一些图景。

师:“一些”是多少?诗歌中哪些诗句分别描画了这些图景?

生:诗歌当中的四联八句,分别描绘四幅图景。

师:非常好。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这四联诗句齐读一遍,体味一下诗中描述的景象。

(学生齐读)

师:接下来请四组的同学借助适当的想象,用2分钟左右的时间,分别将四联的诗句散文化,前后左右的同学可以轻声讨论。

(学生讨论,有的动起了笔)

师:下面请同学互相交流。

生:月宫里金灿灿的桂花扬着妩媚的笑脸,在风中私语。梦一般的花海,奇香袭人。仙女粉色的衣裙徜徉在花海中,她们信手采下花瓣放入香囊中随身携带,桂花的清香便缠绕在她们的身边。

生:刚从梦中醒来的秦妃,缓缓地卷起北窗的帘儿,一片晨光倾泻在她的身上。窗前的梧桐在晨光照射下分外青绿,依旧小巧的青凤在树的枝头上闪动着黑豆似的眼睛。

生:风吹过,飘来了悠然的笙箫声,王子一袭白衫如玉树临风。笙乐回旋,如同凤凰的鸣叫,逗引起神龙翻云舞烟,播种着瑶草。

生:眉黛一闪,一群粉色的仙女姗姗而来,飘带挽在纤细的手臂上,一阵清风滑过,扬起一抹红色。春天的兰花娇艳欲滴,仙女们采撷着兰花,藕丝裙摆掠过的地方,草叶“簌簌”轻响。

师:非常好,很具有想象力。再请四个组的同学分别给四幅图画各拟一个四字的画名。

生:仙女采香。

生:秦妃临窗。

生:王子吹笙。

生:仙女拾兰。

师:好是好,不过,我觉得“仙女拾兰”的“兰”字,改为“翠”可能更好一些,而“仙女采香”与“仙女拾兰”有重复的嫌疑,可以考虑改为“桂香袭人”。

(学生轻声表示赞许)

师:这四幅图画看似独立的,却是被置于一统的天庭背景之下,描摹的又都是仙人的生活,想想这些画面呈现出来的特点是什么呢?

生:悠然自在,闲适惬意。

师:这样的悠然自在、闲适惬意,还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沉默)

师:我们还是从诗歌中寻找答案。提醒一下,诗中二、三联中有“花未落”和“青凤小”之句,品味一下其中的“未”和“小”的意蕴。

生:“未”是“不”的意思,“花未落”,说的是仙树不枯萎,仙花不凋落。

生:“小”有“小巧”的意思,也就是说青凤依旧娇小。

师:想想,树木不枯,花儿不败,那只引领秦妃成仙的青凤,虽历经了悠悠千年,却依旧小巧。在这仙境中,时间仿佛是停滞不前的,一切似乎都是……(有意停顿)

生(插言):恒久不变。

师:对。刚才同学们在交流对这首诗歌内容初步理解的时候,有一位同学提到诗的最后还写到人世的变化。我们一起看最后两句诗,那位同学先说说诗的大意是什么。

生:太阳就像奔跑的马一样行走得飞快,海水又变成了陆地,扬起了尘土。就是“沧海”变“桑田”的意思。

师:注意一下,诗中“东指”的主体是谁?

生:仙女。

师:也就是说,这两句诗是仙人眼里的人间生活,诗句中人间生活的特点什么?

生:极为短暂,就如白驹过隙。

师:天上人间,在诗人的笔下形成这么大的反差,天上树木常青,天上花色不败,天上仙人红颜常驻,还有龙舞凤栖,这是一种至善至美的仙境,而这一切恰好又是世间人情物态的一种反衬,这样的反衬还暗含着人生苦短的伤感。在我们最近学过的唐人诗中,这样的伤感也时常显现。大家能不能举一些例子加以说明。

生:王勃的“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生:张若虚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生:刘希夷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生:李白的“今人不识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师:这也正是诗歌的命意之所在。接下来我们一起研读李贺的《梦天》,先请一位同学把这首诗读一遍。

(一女生读《梦天》,结果读错了一个字音,学生轻声纠正)

师:请同学比较这两首诗的异同。想想比较诗歌的异同可以从那些方面入手?

(学生在座位上参差不齐地说“内容”“手法”)

生:内容上都描写了天庭的景象。不同点是,《天上谣》展开的是仙人生活的一个个场景,显现出天庭生活的闲适自在和环境的优美;《梦天》……(一时语塞)

师(点拨):《梦天》更多的是将笔墨倾注在对什么物象的描摹上?

生:对月亮的描写。

师(点头):继续说,诗歌中写了有关月亮的什么内容?

生:有月光初出,光影幽冷像在哭泣;有满月皎洁如玉轮一般。

师:而那云楼半露、那桂香鸣也只是月亮的一个陪衬。其他同学继续说。

生:两首诗都写了人世间的变化的快速,不过《梦天》中的“遥望齐州九点烟,一弘海水杯中泻”,还写了人世物象的渺小。

生:《天上谣》用了许多神话传说,具有浓郁的神话色彩;而《梦天》写的是诗人的一个梦,具有的是梦幻色彩。

(学生笑)

师:我觉得这个同学用“神话色彩”和“梦幻色彩”来界定两首诗在内容上的不同,很有见地,只是他在表述的时候还缺少了一些有力的依据。他提到色彩,也就让我们不由自主地会想到画面,想想两首诗显现出来的画面有什么不同?

生:《天上谣》的画面显得和谐而清晰,《梦天》的画面……(一时语塞)

(学生窃窃私语,一学生说“多变而迷离”)

师:用画面的“和谐而清晰”和“多变而迷离”这样来表述说服力要强得多。刚才都是从内容上比较,那么手法上有什么异同呢?

生:两首诗多运用了神话传说,都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生:都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师:想想,两首诗中的景,与我们所读到的大多数诗歌中的景,有什么明显的不同?

生:诗中的景都是虚景,是想象中的景。

师:这样的一种想象之景,主要是借助于哪一种修辞营造出来的?

生(齐):夸张。

师:两首诗都写了天上人间,无论诗人选择怎样的景象,它只是传达情感的一个载体。那么诗的字里行间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复杂情感?请说说你的理解。

生:对天庭闲适和谐、恒久不变的生活的向往。

生:对人世沧桑多变的感慨。

生:对人生短暂的大无奈。

生:还有对自身境遇的不满。

师:可以说,天庭里的一切是美妙无比的,然而这样的生活只是诗人借助于文字所憧憬的梦,是一种虚幻的存现。诗人真实的生活又是如何的呢?下面我们一起品读诗人的另一首诗《秋来》。先请同学们把这首诗自读一遍。

(学生自读)

师:再请同学们把这首诗齐读一遍。

(学生齐读)

师:鉴赏诗歌,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切入角度,就是从诗歌中的关键词、句切入。你以为这首诗中哪两个词最能体现诗人的情感?

生:“苦”和“恨”。

师:好。“苦”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想想诗人为何而“苦”?

生:因为“秋来”,因为“桐风”。

师:关键词找得很准确。这样的梧桐秋风让诗人“心惊”,于是,一些客观的物象也深深烙上了诗人主观的情感。能不能从诗中找出一些例子加以说明?

生:在诗人的视觉与听觉中,灯光似乎特别的“衰”微,虫叫也携带着刺人的“寒”意。

师:这还只是表层的“景”苦和“物”苦,而“景”“物”的苦生发出来的是“心”苦。请找出诗中最能体现诗人“心”苦的关键句。

生:“谁看青简一编书?”

师:这句诗的意思是,这世间有谁来翻阅、欣赏我呕心沥血所写的诗章呢!诗句潜在的含义是什么?

生:知音难求,怀才不遇。

师:这“苦”,诗中还有一句形象的表述,请找出这句诗。

生:“思牵今夜肠应直。”

师:“肠”,在自然状态里应该是弯曲的,古人形容愁苦郁结之深也常常用“曲”来表述,同学们能不能举一个例子?

生: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有一句话,说是“肠一日而九回”。

生:柳宗元也有诗句谓之“江流曲似九回肠”。

师:而李贺却自铸新词,用“肠直”之说,来强化本该弯曲之“肠”却被强拉成“直”, 其“苦”之意味,不言而喻。这样的汉字组合,给后人的视觉和心灵都以一种强烈的冲击,让人的心为之而悸动。

诗人内心的“苦”自然转化为心中的“恨”,“恨”是“苦”的深化。那么诗人又为何而“恨”?

生:“雨冷香魂吊书客”。

生:“秋坟鬼唱鲍家诗”。

师:香魂凭吊,鬼唱鲍诗,而且这样的“恨”恒久而绵长。诗中的结句化用了“苌弘化碧”的传说,说的是苌弘因忠贞而遭小人诋毁,剖肠而死,其血为人收藏三年而化为碧玉。

(学生轻声叹息)

师:想想,诗的结句意思是什么?

生:诗人的恨,即使过了千年也无法消释。

师:这样的恨,也正是志士怀才不遇的千古同恨啊!诗人上天只能浸渍在虚无飘渺的幻想中,入世又无以找到知音,只能在阴冥的世界里寻求同调,不亦悲乎!是否可以这样说,诗人只是游荡在天庭与人世中的一个孤魂。然而,正是这个“孤”,使诗人成为中唐诗人中的另类,成为他人无以取代的“这一个”。

自此,我们能否给李贺的诗加上一个修饰语,亦如教材中用“豪放飘逸”修饰李白的诗,用“沉郁顿挫”修饰杜甫的诗?

(因为时间的关系,这个环节未能展开)

师:我们可以用“诡异多变”来表述对李贺诗的理解。因为“独特”,因为“多变”,也就有了李贺诗的“新意”,其实这也正是中唐诗人对既往诗人诗作的一种突围,正是这样的“突围”,才使得唐诗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景象。

最后布置一条作业:课后阅读李贺的诗作《李凭箜篌引》。传统的说法,这是一首描述音乐的杰作,但现在有学者以为,诗中的音乐与音乐和音乐家本身并无多大关系,它只是一个媒介,借助这个媒介,“使得诗人再次领略到某种神秘的意味,并在这种神秘意味的对照下,表达了自己的生存感受”(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过常宝教授语),我们同学又是如何理解这一点的呢?

[附]板书

天上

桂香袭人 秦妃临窗

王子吹笙 仙女拾翠 悠闲 恒久

诡异多变的李贺诗

月起幽冷 云楼半露 想象奇特

月圆皎洁 桂香鸣 夸张大胆

新意

人间

秋来桐风 灯残虫寒 渺小短促

谁看青简 苦

香魂凭吊 鬼唱鲍诗

恨血千年 恨

有关月亮的诗句范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了解“反复”这一形式的表达效果。

2.过程与方法:在读中感受月下景色的美丽。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月下景色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体会浓浓的亲情,激发学生热爱父母、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教学难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赏月吟诗,歌曲激情。

1.(出示月亮)同学们,看到月亮,谁能吟几句有关月亮的诗词?

2. 古人总是仰望柔情似水的月亮,埋头创作了许多流芳百世的诗词,也让我们产生了无限的遐想。除了这些古诗,还有许多美妙的歌曲陶冶着我们的情操。你们想听吗?老师今天给大家带了一首动听的《月亮船》,希望大家静下心来,认真地听,细细的品,让月夜的温馨、月光下妈妈浓浓的爱走近你我的心田。(播放《月亮船》)。吟过古诗,赏完歌曲,我们的心情也如同月夜一样平静,伴着妈妈的笑眼弯弯,我们感觉好幸福!让我们在这种心境下跟随作者一起到月光下散步,一起走月亮!(板题:走月亮)读课题。

3.“走月亮”是什么意思?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请大家打开课本,轻声读一遍课文。思考:

①“我”和阿妈走过了哪些地方?并用“”标记出来。

②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句子,用“————”标记下来。文****出现了几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老师想让你们的课本变得饱满起来,用各种各样的标记符号记录你们思考的足迹,也希望这些好的学习方法能伴随你以后的学习之路。)

2.引导学生汇报:

①教师相机板书:我和阿玛走过了小路、溪边、田埂、……

②“我和阿妈走月亮”在课文反复出现,共出现了4次,把“我”和阿妈到过的地方巧妙地串联起来,使文章自然的分成了四个部分。请大家用“”给课文分段。

三、细读品味,理解感悟。

(一)学习第一部分

(出示第一部分文字)

1. 引导理解“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哪边升起来了。”重点体会“从洱海那边”升起来的意境。

①要想走月亮,得先让月亮升起来,哪儿写月亮升起来了?谁想读读。

②月亮已经升起来了,为什么偏偏还要加上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呢?为什么不说从花园那边升起来?

③引导体会:天上一轮月亮,水中一轮月亮,天上的月亮静静的,水中的月亮随波荡漾的美景。

④齐背这几句话。

2.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重点体会:

“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①下面,我需要教室特别的安静。注意听!听我读这四个“照亮了”,你能听出什么味道?是从远处照到近处了,还是从近处照到远处了?

②生回答

③师引导:远处的景物在朦胧的月光下能看得清吗?所以读起来模模糊糊,照到村头的大青树就看得清楚了,看得最真的是脚下的路。

④再次指名读。

3.在这样的情境下,“我”和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散步,心情怎样?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4.学生配乐朗读。总结:多么温馨的月光小夜曲呀!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师配乐朗读。学生想象,体会。

(引:听!溪水在唱歌,老师仿佛看见一位阿妈牵着孩子的手,来到了小溪边。同学们轻闭你的双眼,放飞你的想象,赶快到小溪边去看一看,闻一闻,看看你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

重点引导:

①你闻到了什么?画出小溪流香的句子。

②你看到了什么?(重点体会“抱”的温暖)

③此时此刻,文中的“我”是想到了什么?

④假如是你是文中的孩子,此刻和妈妈在一起,你会做些什么?(结合生活经验感悟)

3.小结:是呀!其实,只要我们和阿妈在一起,不管做什么游戏,都会感到快乐!都会感到幸福!

4.把这种快乐和幸福传递给你的同桌,互相读一读。

(三)自学第三、四部分

过渡:老师领大家学习了第一、二部分,接下来请同学们独立阅读和分析,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你喜欢一个部分自学。

1.默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要求:把你感受深刻的地方标记下来,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语,一个句子,甚至一个标点符号。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4.小结:是呀,我和阿妈走在这样柔和的月光下,伴着虫鸣、鸟飞以及果园那边飘来的果香,边走边聊,多么甜美、多么幸福呀!即使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只是静静地走,温情也始终互相感染着,多美的意境呀!

(四)整体回顾

《走月亮》这篇文章用优美的文字,领我们走过了小路、溪边、田埂、走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欣赏了一幅幅诗情画意般的美景,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温馨、快乐、甜美、幸福。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全文,用心和阿妈一起走月亮!

三、播放视频歌曲《母亲》,情感升华。

看到文中的孩子和阿妈在一起度过的幸福时光,不禁也让我们想起了和妈妈在一起的幸福时刻。其实,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会,就会发现,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我们都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让我们怀着甜蜜、幸福、感恩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歌曲《母亲》,一起回忆妈妈带给我们的温馨、快乐、幸福、无畏…..

四、课外拓展:(任选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