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解救美羊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解救美羊羊范文1
冻杨梅泡酒不需要解冻,用白酒浸泡的杨梅,盛夏时节,食之会顿觉气舒神爽,消暑解腻。
杨梅富含维生素C、葡萄糖、果糖、柠檬酸等,酸甜味美;另外杨梅含钾丰富,对夏天大量出汗者可起到补钾功效。从食物性味讲,杨梅性温热、味甘酸,入肺、胃二经,有生津止渴、和胃消食、止吐止痢等功效。
(来源:文章屋网 )
解救美羊羊范文2
【关键词】媒介素养;新媒体环境;大学生
在新媒体环境,媒介对人们的影响日渐广泛。大学生好奇心强,容易接受新事物,成为新媒体运用最广泛的受众。据相关统计结果显示,截止2012年底,我国网民数量高达5.64亿人,且大专以上学历人群上网比例非常大[1]。在此背景下,大学生需积极分辨、鉴别和利用媒介信息,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但是,据调查显示,我国的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一定的问题[2]。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需结合当前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一、媒介素养的内涵
早在1933年,英国学者李维斯及其学生汤普森提出“媒介素养”的概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内外文献中对“媒介素养”具有不同的称谓,比如“媒体资讯素养”、“传媒素养”等,但内涵基本一致。结合国内外的文献,可以将“媒介素养”的内涵概括为: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所具备的多种能力,其中包括选择、理解、质疑、评估、思辨以及制作媒体信息的能力[3]。
大学生是新媒体的主要受众,与社会其他群体相比,大学生对媒介的依赖程度、使用频率明显较高。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需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避免出现网络欺诈、网络成瘾情况。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
现阶段,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属于重要的受众,大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可以更加快捷地掌握生活技能,交际平台更加广阔。但是,大学生媒介素养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过度依赖新媒体
新媒体成为大学生接触最广的媒介,甚至出现过度依赖,主要表现在每日接触网络时间较长、沉湎于虚拟世界中等,进而患上网络依赖症。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逐渐疏离传统媒体,比如报纸、杂志、广播等,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价值体系的构建。
(二)对媒介功能利用不足
与其他学历较低的同龄人相比,大学生媒介操作使用技术相对较高,在关注网络的过程中,既关注娱乐功能,同时又关注知识功能、新闻功能等,一部分大学生可以熟练运用媒介技术。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大学生娱乐功能过度发展,消磨时间、休闲娱乐成为大学生利用媒介的主要动机。
(三)对媒介的批判意识较弱
当大学生遇到困难时,大多会通过网络、人际和资料来寻找解决的办法,且求助网络的趋势快速上升。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对媒介的批判意识比较若,大多只是基于个人直觉或是现有社会经验等,甚至普遍缺乏对媒介信息的解毒能力,被表象迷惑。
三、新媒体环境下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具体措施
针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中存在的问题,需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高校开设媒介素养教程
大学生处于学习的重要阶段,大量的时间待在校园内。高校需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开设大学生媒介素养课程。当然,高校可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灵活采用选修课程的方式,逐步推广,促使媒介素养教育走进课堂,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媒体,提高大学生的运作模式、传播技巧等,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二)充分利用高校社团组织
在高校中具有各种各样的社团组织,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其中,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比如社团邀请传媒教育专家、从事传媒业的校友等,到高校开展相关的学术报告,同时与学生共同讨论;再比如通过社团办展报、宣传手册等,促使大学生认识到提升自身媒介素养的重要性;还能在社团内开展辩论赛、演讲比赛等,引导大学生共同讨论、思辨,对当前的媒介信息进行深入分析、评价等,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有效抵抗媒介信息中的不良思想。
(三)鼓励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作为先进科学知识文化的一个重要场地,大学校内蕴含着丰富的媒介资源,比如校园网络、校报、校园广播、校园BBS等[4]。高校需充分利用上述媒介资源,提供大学生相关的实践机会,并且积极引导、鼓励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比如在校园内开展计算机知识竞赛、校园DV作品展览、网页制作大赛等,还能开展电视节目制作、新闻采访报道、影视作品展播等,促使大学生可以高效利用媒介,不断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媒介素养。
(四)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
思政教育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在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活动,促使大学生认识到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的作用,同时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不可沉迷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而是要适当减少媒介的休闲娱乐功能,将主要精力放在媒介的学习、知识技能方面的掌握上。与此同时,思政教育工作者还要加强学生的法律教育,同时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避免上当受骗等。
四、结束语
在当前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下,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均受到重要影响。由于大学生社会阅历较少,且尚未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过度依赖新媒体、对媒介功能利用不足、对媒介的批判意识较弱等。鉴于此,为了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需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即高校开设媒介素养教程、充分利用高校社团组织、鼓励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顺利成才。
参考文献:
[1]闫宇.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J].新闻传播,2014.
[2]王刚.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分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
解救美羊羊范文3
【关键词】信息时代 大学生 媒介素养教育
一、引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全球化和商业化的加剧,媒介形式和媒介内容正日趋多样化,这使得我国公众面临着空前复杂的媒介环境。国外媒体内容通过各种方式大量进入我国普通民众的日常媒介消费活动中。现在,传媒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渠道,同时也是青少年树立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来源。在这种形势下,任何一所大学都不是与社会隔绝的世外桃源,必然会受到大众传媒所制造的大众文化的浸染。人们很难做到真正自发地、不受媒体文化影响和媒体描述方式所干预地观察和认识世界。大众传媒像一把双刃剑,它在发挥巨大社会功能的同时,各种负面效应也逐渐显现出来,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二、关于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于大众传媒的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和评估、创造、生产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可简单概括为:它是人们获取、分析、传播和运用各种形式的信息的能力。
媒介素养教育是在大众传媒快速发展的今天,针对大众传播媒体对人的影响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它以培养人的媒介素养为核心,使人们具备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并建立获得正确媒体信息、信息产生的意义和独立判断信息价值的知识结构。它是融合传播学、新闻学、教育学、美学等多种学科理论的新的研究领域。简单地说,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三、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当代大学生媒介教育的目标是使大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和使用大众传媒讯息,不要因媒介的使用而沦为大众媒介或讯息的奴隶,达到大学生对媒介的正确使用将成为其发展的一种动力。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不仅是指如何正确判断和估价讯息的意义和价值,而且还包括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实际上这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建立对信息批判的反应模式。即学习如何理性地辨别信息的意义,辨别媒介真实与社会真实,不盲目相信或采用信息,在此基础上决定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二是发展关于大众媒介的思想。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帮助受众形成对媒介性质和功能的正确认识。在信息社会里,认识媒介将会成为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所谓“正确”,意味着较完整和较客观地评价媒介的性质、功能和局限。三是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大众传媒中经常存在着负面信息,即不被主流社会所接受的信息。媒介素养教育要不断地列举并评论这些负面信息,以提高受众对负面信息的反省能力。四是培养受众建设性地使用大众传媒的能力。这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受众应该了解媒介及其信息对自己的意义,了解自己的需求,并学会利用媒介满足自己的需求,建设性地利用大众传媒帮助和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这些正是当代大学生所必须学习和具备的一种能力。因此,如何建设性地培养人们辨识信息的能力,加强媒介管理,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已成为十分紧迫的课题。这对当代大学生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四、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与国外的媒介在属性、特点和发展规律上都很不相同。因此,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也应切合我国的实际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做到有的放矢。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来完成。
1.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一种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教育形式,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最有力的一种途径和方式。对于尚未走出校门,又大多求学在外的大学生而言,学校教育对他们的影响应该是最重要的,因此,学校就应该成为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力量。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利用校园文化环境和为大学生创造实践机会等方式来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其中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又是重点中的重点。
当代大学生思维层次较高,学习自主性较强,这些都是在高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有利因素。依据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在学校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应该体现五个核心理念,即媒体技术对人类社会的进程有巨大的影响;媒体信息是建构出来的“真实”;媒体信息通常含有特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以及商业动机;媒体信息的形式与内容密不可分,每种媒体都有独特的美学形式与符号特质;受众诠释和接受媒体信息意义的能力与程度有着相当的差异。
另外,在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同时还要创新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方法,素养的提高不仅靠传授,更重在养成,只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在媒介素养教育的活动中不断锻炼、探索,媒介素养才能提高。
2.社会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的第二种途径是社会教育。社会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一方面要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社会组织建设,因为政府出面才能更有效地组织与实施。同时,有关部门要从法律和技术两方面加强网络管理,尤其是校园网的管理。因为网络是对大学生影响最大的媒介形式之一,其传播隐蔽性强,且目前还很不规范。
大众传媒也应该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积极发挥作用。首先,媒体要规范其内容,做到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地信息,营造一个良好的媒介环境。其次,传统媒体也要注重传播的技巧,关注大学生的媒介接触特点,积极探索符合大学生心理的传播策略。第三,我国传媒还应该向德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的大众媒体学习,发挥其优势,积极传播媒介素养教育知识。
五、结束语
我国大学生的媒介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大学生媒介教育的实践过程是一个不断摸索、变化和完善的过程。通过这种教育,使大学生具有分析判断媒介、有效地利用信息的能力,最终使他们成为媒介的主人、信息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现代传播,1997,(1).
[2]郑保卫.媒介教育大众化势在必行[J].中华新闻报,2002,(1).
[3]张冠文.论媒体素养教育的必要性[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
[4]陈启英.媒体素养教育——E时代之新公民教育[J].中国传媒报告,2004,(1).
[5]瑞尼·赫伯斯.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J].媒介研究,2004,(3).
解救美羊羊范文4
2012年12月3日由中央美院研究生部策划的《对位――首届中央美院研究生新锐作品展》在美院多功能厅拉开了帷幕,本次展览作为“Exchange”中央美院研究生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展出了100位研究生的100多件作品,作品类型涵盖了油画、版画、雕塑、中国画、影像、装置、书法、动画和设计等。
展览以“对位”为主题,是希冀来自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研究生,能将各自鲜明的个人特质、独特的艺术理念、个性的表达语言,共同谱写成一曲张扬而不失稳重的青春旋律;也旨在打造一个专属于研究生自己的推广交流平台,为尚处于象牙塔但又渴望突破的研究生提供一个向外界发声的传声筒,进而达到艺术与市场之间的“对位”。
据了解,此次展览筹备时间将近三个月,邀请了数十家艺术行业内的专业媒体、画廊和机构,初步形成了一个研究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在以往,学生除了毕业作品展和“千里之行”优秀作品展之外,很少能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本次展览除了提供了新的展示平台之外,在宣传和推广的力度方面也开始尝试与市场接轨,有了很大的提升。《艺术生活快报》作为一家持续关注青年艺术家的专业艺术媒体也被邀请在内。
近年来有很多的关于年轻艺术家的组织和推广活动,比如青年艺术100、大学生艺术网、HIHEY以及很多机构推出的青年艺术家的推广计划等。无疑,对于年轻艺术家的关注成了近些年的一个热门的话题,一方面是因为美院扩招,确实在基数增加的基础上培养出了更多优秀的青年艺术家,另一方面跟活跃的艺术市场也密切相关。从2006年以来,艺术市场的火箭式增长使北京成了全球最大的艺术中心,而北京则是依托于中央美院和798等艺术区的体系。活跃在这个体系的艺术家大都是科班出身,他们都曾在美院进行过系统的学习,而研究生这个群体则更能保持水准的一致性。从现场的作品我们不难看到这一点,无论是哪种题材,国油版雕还有实验艺术、摄影、设计、建筑等各种类型的艺术都能表现出较高的水准。很多研究生带来的都是本科毕业的作品,一方面是因为确实是花费了一年的时间的集中创作,更能代表自己的创作能力和艺术思考,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些作品在之前的展览中得到了认可。而另外一些学生则是拿出自己最新的作品,是研究生阶段学习成果的一个展示,无论是基于何种考虑,对于此次展览的认真态度都被多次提及。
从整体来看作品保持在了较高的水准之上,这与幕后的筹备和组织团队密不可分。据这次展览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之一陈静怡透露,这是多功能厅多年来真正能够铺上地毯,使用射灯的第一次展览,与其他的青年艺术家的展览不同,展览选择的艺术家并没有那么广,也不会有太强的商业味道在里面,保持了学院的独立性和学术性。这次展览将是一个开头,未来会做成一个年度的展览,这将会是跟美院青年教师提名展对应的关乎研究生的一个展览计划。在开幕式的时候,作为本年度提名的优秀青年教师于凡也到场并讲话。这个展览计划作为美院整个系统的一部分将会一直延续下来。美院之前的“千里之行”也是对于优秀毕业展览作品的一个回顾,每年一次,而且作为巡回展来做。不知道未来“对位”是否有基于这个的考虑,把优秀的研究生的作品从各大美院聚集过来,然后做一个巡回展,加强院校之间研究生的交流?
解救美羊羊范文5
[关键字] 接受美学;期待视野;不确定点;共鸣
文学作品的接受研究是以接受美学理论为依托,以读者为中心,通过对文学作品、作者及读者三要素之间关系的研究,从而对文学作品进行文学批评。笔者希望本文中对海明威经典著作《太阳照常升起》的接受研究能够对作家在写作上和读者在阅读中给予双方一定的启示。
1、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并在70年代逐步完善从而成为那一时期德国最为重要的理论派别。真正启蒙接受美学的应当是“狂飙突进”运动的理论家赫尔德。他先后在他的著作《关于现代德国文学片段》以及《欣赏趣味衰落的种种原因》两篇文章中提出“人类对于时代的依赖性”的观点并阐述了“欣赏趣味变迁的规律”,这无疑为当代接受理论体系形成指引了方向。
当代接受美学的两个代表人物是尧斯和沃·伊瑟,他们并称为接受美学的“双子星座。”尧斯的研究深受德国哲学家迦达默影响,在对迦达默的阐释学进行完善的同时,创造出了一套自己的接受美学体系。伊瑟的接受美学主张除受迦达默阐释学的影响外,最主要的灵感启迪来自于波兰哲学家罗曼·英伽顿的现象学。伊瑟的接受美学主张首次发表于1969年在康斯坦茨大学的就职演说《文本的提示结构——不确定性作为文学散文中的影响条件》一文中。
本文将以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为文本,运用尧斯和伊瑟的接受美学主要观点来进一步分析文学接受过程中作家、作品与读者三者间的关系。
2、《太阳照常升起》中的“期待视野”
“期待视野”是尧斯接受美学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期待视野”是文学接受活动的基础环节。此概念起初是从德国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处引入接受美学中来的,就其意义而言,“期待视野”是迦达默所阐述的“视野”概念的继承与发扬。迦达默定义“视野”为眼界。他将这一概念分为两个系统:一是与作者有关的视野,是定数;二是与读者有关的视野,是变数。并认为两者相互作用。
尧斯认为,“期待视野”是读者接受之前的知识准备,包括书本知识和生活知识,也包括读者作为生物的和社会的存在的各种条件。笔者认为“期待视野”就是以读者为中心,指读者在阅读中对于文本的估计与期盼。正如尧斯所分析的那样,读者的“期待视野”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自身的变化而改变的,因此文学批评以及审美原则需要根据“期待视野”的变迁角度来不断的调整,这样才能符合文学历史发展和变化的客观规律。
笔者将“期待视野”这一概念运用到《太阳照常升起》这一文本中加以分析,来验证此概念的有效性。阅读《太阳照常升起》这一文本时,读者会有一种感受,那就是文中所提到的男性角色似乎缺少了男性的阳刚气概:杰克在战中受伤而丧失了,他极度地自卑,因而他无奈地放弃了对博莱特的追求,但这种无奈之举并没有使他得到解脱,他对博莱特的爱反而始终折磨着他;博莱特的未婚夫迈克在面对博莱特数次的不忠行为后,并没有斥责或毅然离开博莱特,而是终日借助酒精来麻醉博莱特所带给他的羞耻感;文中的另一男性角色科恩,他在追求博莱特之前曾被弗朗西斯(科恩的情人)“控制”了三年之久,当科恩遭到博莱特的拒绝后,并没有鼓起勇气放下对博莱特的感情,而是无休止地纠缠博莱特,他的行为遭到了众人的排斥,此时的他已丧失了他男性的尊严。这些男性角色所暴露出的无奈、懦弱和消极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失望情绪,同时也期望具有“硬汉”气质的男性角色出现。海明威在文中适时地安排了佩德罗·罗梅罗这个男性角色。罗梅罗的出场就使读者眼前一亮:他是一个19岁的少年,有着令男人都觉得英俊的面容,他的斗牛技艺为旅店老板蒙托亚所称赞。斗牛场外罗梅罗是一个温文尔雅、风度偏偏的阳光少年;斗牛场上罗梅罗是自信、果敢的英雄。罗梅罗总是处在公牛地带的从容镇定、技艺娴熟表演不仅赢得了博莱特的爱慕,也带给观众们悲剧性的刺激。罗梅罗这一角色恰好满足了读者们期待具有阳刚之气的“硬汉”形象出现的“期待视野”。作家在构思时充分考虑到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因此从最初的创作开始就在无形中与潜在的读者产生互动,这种互动在读者的阅读中体现在极大地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在文学评论者评论的过程中体现在为文学批评建立了一套独特的批评标准。
3、《太阳照常升起》中的“不确定点”
“不确定点”概念是伊瑟针对英伽顿以现象学为依据对文本入手研究的补充。伊瑟提出一切文学文本中都存在“不确定点”的观点。他指出文学文本既不能用生活世界中的现实对象,也不能完全用读者的经验来衡量,这种文本与现实的不一致,使文学文本产生了某种“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又称“文本的提示结构”。在研究过程中,伊瑟引用了英伽达在分析文本时所采用的“模式化图景”的概念。每一文本都会给读者呈现出许多图景,相关联的图景间的关系无法在一部文本中全面的展现,因此在众模式化图景间便留有了一些“空白点”。伊瑟同英伽顿间的分歧在于:英伽顿认为这种“空白点”是一部作品的缺陷;而伊瑟则认为“空白点”恰是一部作品效果产生的基本出发点。英伽顿在其著作《本文的提示结构》中指出,文本的“不确定性”是文本与读者之间的转换器,称其能强化和调动读者的想象力,与作者共同完成文本的意图。
《太阳照常升起中》最值得一提的“不确定点”可谓是女主人公阿什利·博莱特。博莱特一直是海明威创作中的一位较赋有争议性的女性形象。有人认为她优雅,有人认为她放荡;有人认为她魅力十足,有人认为她是“20年代致命的女人”;有人认为她是一位新女性,也有人认为她是一“魔女”。博莱特似乎性格鲜明,而她却是一位性格复杂的女性。通过海明威在作品中展现出众多关于博莱特的“模式化图景”,我们可以全面地来评价博莱特这一角色。博莱特是《太阳照常升起》中的核心人物,她与小说中众男性人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她的所想、所说、所做都在无形中推动着故事的进展。博莱特的出场服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针织紧身套衫、苏格兰粗呢裙子、头发向后梳起”,一副男孩子的打扮。她也会“穿一件黑色无袖的晚礼服,看起来相当漂亮”。她与迈克订婚后,仍与杰克和科恩有感情纠葛,最后甚至与罗梅罗私奔。然而她却拒绝了企图用大笔金钱来换取她爱情的米比波普勒斯伯爵。从杰克和科恩的谈话中,我们了解到起初博莱特也是有真心爱过的人的,只不过在战争中死于疟疾,而她后来的婚姻生活非常不幸。当博莱特同杰克诉说自己对罗梅罗的爱慕之时,她表现出既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又无法接受自己爱上一个19岁少年的事实的矛盾、无助的情感状态。当罗梅罗因与科恩打斗而受伤后的第二天午后,博莱特在教堂里表现出“紧张、颤抖、声音嘶哑和目光呆滞”的脆弱无助的状态。而博莱特在观看斗牛时却表现出极大的勇气,丝毫不逊色于男性。通过对有关博莱特的这些“模式化图景”间的空白点“填空”,博莱特的具体形象便浮现在读者眼前。博莱特的性格中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温柔和母性,这一点能够从她照顾生病的迈克和受伤的罗梅罗的图景中体现出来。她的爱情不断被战争摧毁,但是她没有向饱受战争摧残的命运低头,女权主义的高涨对博莱特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造成了巨大地冲击:首先她的穿着趋于男性化,其次是的她的行为举止趋于男性化,这一点体现在她同男性角色一样抽烟、酗酒,再次是她性意识的觉醒。她对真爱的追寻只是她对美好生活追寻的一个侧面反映,然而这一侧面恰好真实地表现出博莱特在不断地追寻新生活和自我突破中所遇到的重重困惑,以及在遇到这些困惑后她在生活中的痛苦和迷茫。看似博莱特失去了爱情,其实博莱特真正失去的是生活目标。通过对“不确定点”的“填空”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博莱特是“迷惘一代”的女性代表,她身上具有值得我们赞扬的新女性的坚强、勇敢的迷人气质,同时因战争的摧残而迷失生活目标的她同样是值得我们同情的女性。
读者在阅读中不能仅凭自己的经验来评价博莱特是一个放荡不羁、特立独行的形象,而要将文本中所有的“模式化图景”有机结合起来经分析最终得出客观评价。海明威在创作时不仅给读者一个具体的形象同时还穿插了许多的微小细节,看似完整的情节背后隐藏了故事的因果关系,使整部小说耐人寻味,最成功之处还在于给读者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使读者参与到故事发展的整体建构中。
4、结语
笔者认为判断一部作品的完整性的三要素在于创作作品的作者、成熟的作品以及读者的审美再创作。因此要求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接受的过程中,不可忽视读者的巨大作用,作者在创作时要充分考虑到读者的“期待视野”,要给读者提供充足的“模式化图景”,要给读者预留出足够的审美再创作的空间。相同的,读者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也要充分地了解作者的“期待视野”,不可仅凭自身的经验来对作品做出判断。只有作者的创作和读者的审美再创作相互结合和相互影响才能引起双方情感和精神世界的共鸣,也只用具有这样共鸣的小说才会成为永恒的经典,留存于人类文化的宝藏之中,净化着一代又一代人类的心灵。
参考文献:
[1]张黎 《文学的“接受研究”和“影响研究”——关于“接受美学的笔记”》, 《文艺理论研究》,1987年第2期.
[2]汉斯·罗伯特·尧斯著,顾建光/顾静宇/张乐天译 《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4.
[3]伊瑟 《文本的提示结构》,“康斯坦茨大学讲演丛书”,1971年版.
[4]Ernest Hemingway The Sun Also Rises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70.
解救美羊羊范文6
摘要:随着传媒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媒介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但另一方面,媒介管理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却无法找到十分对口的工作。面对这样的矛盾,以德国为例,参考德国在媒介管理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该类人才的培养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实践的角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媒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德国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8010002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传媒市场化、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经营管理对于传媒的促进作用与日俱增,直接刺激了传媒对经营管理人才的大量需求,催生了媒介经营管理相关专业的设立。在该专业发展了十多年后的今天,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以及媒介融合的快速推进,对传媒管理人才的类型、质量、层次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我国媒介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出现较为明显的矛盾,一方面是业界对媒介经营管理人才的旺盛需求,另一方面则是大量该专业的毕业生无法找到十分对口的工作。而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设立现代大学的国家,德国在媒介管理人才培养方面设置更为成熟,与产业和社会的对接更为有效,在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1 我国媒介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
1.1 专业设置较为混乱
我国大学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在传播学专业下开设媒体经营管理及传媒经济相关课程,2001年中国传媒大学首次开办了传媒经济本科专业。之后,各高校的新闻传播学院或经管学院开始积极筹备设置此类专业。而关于该专业的专业属性问题也在国内学界引起广泛关注和探讨。经过十多年的摸索和专家论证,2012年新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并未把传媒经济或媒体经营管理设为独立专业,各高校则根据培养方案侧重点的不同逐步把该专业设为新闻传播学、经济学、文化产业管理及公共事业管理下的专业方向。这样模糊不清的专业属性和较为隐蔽的设置给填报志愿的考生也带来不少麻烦,想学相关专业的考生找不到可报名的学校及专业。
此外,该专业在人才培养规模、结构层次等方面还不太成熟与完备。本科设立该专业的各类高校不到30个,其中又以独立学院为主;硕士研究生点仅有10多个,绝大多数属于新闻传播专业下的一个研究方向。个别传媒类院校还开设了媒介管理MBA或高级研修班等,为在职人员提供进修平台。
1.2 课程设置随意性强
由于该专业的专业属性较为模糊,在我国隶属于不同专业下的专业方向,因此增加了课程安排的随意性。一方面,该专业方向要具有其大专业的基础课程。例如经济学(传媒经济方向)与传播学(传媒经济方向)的基础课程及深入程度就大为不同。另一方面,专业课设置呈现多元化趋势。该专业的交叉性导致在不同的基础课程之上会增加完全不同的专业基础课,例如经济学下面要补充传播学,而传播学下要补充经济学。但是对于专业课的开设,没有较为统一的标准,课程名称也五花八门。此外,由于该专业方向挂在不同的学院,师资力量相差很大,也会出现因人设课或因无人教授而砍掉某些课程的现象。
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导致培养出的人才在知识结构和能力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这对用人单位和学生而言都是极为痛苦的。用人单位不能够从学生的学历上预判他的知识结构,也不能确认该生是否能够胜任相应工作。部分学生应聘之后发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完整,仍需学习很多东西。因此,用人单位在经历过这样的困扰之后,更愿意招录人才培养模式较为统一的的非交叉专业的学生,例如新闻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经济学专业等。这些学生在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结构是较为完整和统一的。
1.3 与实践脱节
绝大部分该专业的老师都不是业内人士,因此在课程设置和内容编排上难免脱离实际。学生学到的东西也过于理论化,难于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业界没有形成较为正规的实习生制度,一些学生只能通过关系进入某些机构实习,而更多的学生则缺少参与实践的机会。因此,该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不能与社会进行“无缝”对接。此外,由于缺乏实践,学生和用人单位都很少给予学校相应反馈,这又使得学校不能及时改进专业,陷入闭门造车的境地。
2 德国媒介管理人才培养的概况及特色
通过简单的统计发现,被中国认可的全部310所德国高校中,开设传媒类专业的学校占到全部的四分之一,其中开设媒体管理或传媒经济相关专业的共10所(见下表)。尽管开设此专业的学校并不多,但表现出了较大的统一性和标准性。
2.1 人才培养目标清晰,专业设置统一
德国共有300多所高校,但各学校相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基本相同。各专业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在反复论证之后会形成相对一致的认识。专业设置方面,德国把媒介管理及其相关专业视为新闻传播学科下的独立专业。这种一致性是基于对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度理解。高校在开设专业之前首先明确了业内对于该类人才的能力要求,在此基础上才形成具体的专业设置。
此外,德国对于媒介管理人才的定义较为高端,认为该交叉专业的人才应具有较为扎实的各学科理论背景。因此,在专业的层次设置上,以招收硕士生为主,本科开设此专业的学校反而更少。
2.2 采用较为统一的模块式课程
该专业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一般为8-9个模块,除了毕业论文和专业实习之外仍有6-7个模块,大体包括经济管理学模块、法律法规模块、方法论模块、传播学理论模块、媒体管理理论模块、媒介实务模块以及其他特色模块等。其中各个模块包含3-5门课程。有些为必修,有些为5门中选修2门或3门。经济管理学模块包括最常规的管理学原理及宏微观经济。法律法规模块比较受德国重视,不仅开设有《传媒法》,还有《媒介政策研究》等课程。方法论模块历来是西方高等教育中极为重视的,部分学校在该板块的必修课程达到5-7门,系统的教授学生传播学研究方法、社会学研究方法、市场调查、媒介内容分析、统计学基础、数据分析,有些还包括较为高深的数据挖掘,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这一系列方法的系统学习之后可以进行独立研究,该种研究不仅适用于科研,更适用于解决未来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传播学理论模块不仅包括基础的传播学、新闻学,还包括如何把握对公众传播的方式、媒介的信息网络、媒介内容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各媒体特点及行业状况等。媒体管理理论模块较为单一,是全国较为一致的专业课。媒介实务模块包括媒介内容研究、传播者研究、媒介实务理论、政治传播、商业传播等。再加上前面所学的研究方法,学生将在这一模块中尽可能多地对媒介进行实证分析,锻炼实际操作的能力。此外,各学校根据自己学校的特色和专长,在这些模块的基础上再增加1-2个模块。例如伊尔梅瑙工业大学会增加产业经济模块和数据挖掘模块,拜罗伊特大学会增加数字媒体模块,汉堡音乐与戏剧学院会增加文化与传媒模块等等。
该专业研究生阶段的课程设置更为科学。招收条件上,传播与经管专业学生均招收,但是进入之后,首先要补修缺失的相应本科模块课程。在完成补修之后,才开始真正的硕士课程。硕士课程以专题研究、专题讨论课为主,细致深入到具体的某个传媒领域中,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从课程设置可以看出,该专业的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培养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才为导向的。模块化的课程同时也保证了全国该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的一致性。
2.3 重视实践环节
重视实践环节,首先体现在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大量的案例以及具体的实操性研究问题是德国该专业的特色。例如媒介实务板块的媒介内容研究,除了老师讲授之外,学生必须根据自己拟定或老师给定的题目进行实际研究,在学期末的时候提交研究报告。其次,重视实践体现在专业实践模块的完成上。德国高校和业界早就形成了良好的产学研一体化。业界认为高校培养出的学生是公司赖以生存的人才宝库,对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会及时反馈高校;而高校也认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正确与否有赖于业界的检验。因此,对高校而言,专业实践模块所占学分较高,要求学生必须提供相关专业为期4-6个月的实习证明以及详细的实习报告。对业界而言,几乎所有的公司都提供实习生岗位,一方面满足了高校实习的要求,另一方面在实习阶段就开始物色好的人才,这与国内的传媒界形成极大反差。
3 德国媒介管理人才培养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对比中德两国媒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发现,目前德国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培养体系,该体系对于中国高校媒介管理人才的培养无疑提供了许多有参考价值的操作模式。就目前中国的情况,可以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3.1 明确和统一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应该体现社会对特定人才的要求,而专业及课程的设置则应根据培养目标展开。因此,为了解媒介管理人才的供求矛盾,首先要完成调研和研讨工作,了解媒介各个管理岗位的核心需求,迅速确立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像经济学专业一样较为完善和完整的学科体系和较为科学的专业设置。适当减少本科专业,增加本硕连读的课程设置,让学生把基础夯实,逐渐消除用人单位对此专业学生蜻蜓点水、缺乏动手和实践能力的疑虑。
3.2 平衡和协调好各基础学科的课程比例
媒介经营管理人才不是工匠,而是具有广博人文社科知识,并能在管理领域有所发挥的人才。因此对于新闻传播学基础和经济管理基础课程在设置上也要做到系统化,让学生通盘掌握传播学和管理学的基础知识,成为新闻传播和管理的双料精英,不能只从两个庞大的学科体系中抽取1-2门课管中窥豹,或者因人设课。对于高度交叉的专业课而言,除了一两门已形成体系的专业课外,应多开专题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3.3 坚持理论与实务相结合
理论和实务的结合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直到今天该问题仍未解决,还是停留在口号层面。对于媒介管理人才的培养而言,实践显得尤为重要。不实践,就无法检验知识体系是否完备;不实践,也不能明确媒介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否正确。首先,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要围绕问题而不是学科来组织,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满堂灌教学方式,代之以现实问题的思考及讨论,通过案例分析,市场调查和媒介研究等方法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课堂上的间接实践。其次,对于专业实践,需要业界的广大同仁努力配合,至少要给学生提供一些直接观摩的机会。慢慢地像传媒业的其他专业学习,形成较为稳定的实习生制度。当业界与高校搭建桥梁形成良好的互动之后,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会日益完善,真正解决市场人才需求和高校人才供给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