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

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范文1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记了路程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变得开阔敞亮了。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桃花源的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儿来的。(渔人)细致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人们就把渔人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这个渔人一一的给(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诉说他知道的事情,(他们)听了都很惊叹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他。渔人居住了几天,告辞离开。这里面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界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处处标上记号。渔人到了武陵郡,便去拜见太守,把这些情况作了禀报。太守立即派人随同他前往,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结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通向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刘子骥,是位清高的隐士,听到这个消息,兴致勃勃地打算前往桃花源。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以后就不再有探访的人了。

2、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xián)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范文2

【关键词】衔接手段 英汉对比 英译 《桃花源记》

一、语篇与衔接

对于衔接的系统化研究始于韩立德、哈桑的作品《英语的衔接》。他们给衔接定义如下:衔接是指语篇中的一个成分和对解释说明它起重要作用的其他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所以本质上是一种语义的关联关系。那么这种关联可以是句子内部、句子之间乃至整个语篇层面。根据Halliday & Hasan(1976)的观点,英文的衔接手段分为照应、省略、替代、连接和词汇衔接等五大类。其中前四类属于语法衔接手段,后一类属于词汇衔接手段。而汉语自古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意指汉语不注重形式的整合,而侧重语义的连接。在汉英的实际转换中,由于两种语言差异,为了确保忠实、切合的译文,衔接方式却必须做出调整。

下面结合《桃花源记》林语堂英译本来分析汉译英转换过程中,衔接方式的转变。

二、汉译英中衔接方式对比

1.标点符号衔接与词汇手段衔接。

例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此句,句内皆是逗号隔开,而表达的是两层意思。可见,逗号在中文里是一种衔接方式。除此之外,中文符号如破折号、冒号都常常用来表示句意之间的衔接。

而相应的英译:During the reign of Taiyuan of Chin, there was a fisherman of Wuling. One day he was walking along a bank.

译文进行断句处理,并且通过词汇one day 来连接句子。在英语中,标点并不能连接句子,这里采用词汇手段来连接也是一种常见的转换方式。常见的连接词汇比如表示时间顺序的first, second, then, finally. 此外英语中常见的多词同义现象,便是词汇衔接的体现。

2.语序衔接与连词衔接。

例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原文表示渔人来到桃花源后先后看到的一系列景象,句子之间并没有表示时间的副词,但是读者根据句子语序,却可以准确理解这一时间关系。倘若在这里把中文句子语序更换一下: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那么描述的对象在时间上便有了变化。因此,语序在这里表示时间衔接。除此之外,汉语的语序还可以表示因果、转折、递进等关系。可以看出,汉语的逻辑关系通过语序隐藏在句子内部。

译文(前半句):After having gone a certain distance, he suddenly came upon a peach grove which extended along the bank for about a hundred yards.

在英文里 原文的语序在英文里却可以更换,不影响句意的表达。因为英文运用了表示时间关系的连词“after”。连词是英文里重要的衔接手段,除了表示时间关系的before, then ;表示因果关系的 because,as a result, 转折关系的 but,however ;递进关系的 besides 等等。显然,英文中逻辑关系通过连词显性表达

3.重复衔接与代词衔接。

例3: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在汉语里,重复更多的是一种衔接的手段。而这种衔接方式到了英语中,却转换成了替代。比如此句译文:He went to the magistrate’s office and told the magistrate about it. The latter sent someone to go with him and find the place.

汉语里重复的“太守”二字,在英文里用“the latter”来替代。再者前文里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其中译文中的 He suddenly came upon a peach grove which extended… 其中which来连接这两个短句。引导词诸如 which,that,who在英文里用来整合句子,使得句意连贯统一。不难发现英文里出现代词的场合要比汉语多得多。代词诸如 he, she ,it, they 等等。在英文里当然也有重复。但多是用来表示强调或者避免含混。因此英文里大量使用同义词、近义词、代词来避免含混。

4.英汉语言其他衔接方式。

汉语里表示衔接的手段有:标点符号、语序、重复。其中,语序可以表达多层逻辑关系。除了上文提到的方式之外,汉语里也有通过词汇手段来衔接语义。比如桃花源记里的“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现代汉语里的刚,才,于是等等。而英语表示衔接的方式相比之下就更加丰富。除了上述翻译对比时所提到的词汇手段、连词、代词等。还有介词、分词。

例4: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译文:He saw a spring which came from a cave in the hill, having noticed that there seemed to be a weak light in the cave…这里的分词结构 having noticed 表示在其后绑船动作之前就已经注意到了。

三、结语

衔接是语篇的基本特征,普遍存在于英汉语言中。但具体的衔接方式却有很大的差异。汉语的衔接方式较为简单,外在表现形式为语序、标点,重复等方式,多数情况下依照语义的方式来衔接;而英语衔接手段丰富多样,具有显性可循特点,如使用连词、介词、分词、代词等手段。本文通过桃花源记和林语堂英译本分析英汉衔接方式的异同,借鉴韩立德和哈桑对衔接的分类,本文对英汉衔接方式的差异做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望能有效帮助英汉学习者掌握差异,更好地完成英汉语言间的转换。

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范文3

[关键词]初中语文主体参与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70009

为了充分发挥初中语文教学“承前启后”的作用,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参与对象自动自觉地提高语文各项能力,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本文将从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性三个方面来阐述主体参与型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一、主体参与型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初中教材中的文言文选题广泛,而且都出自经典古籍,难度不言而喻,对课本中的文言到完全理解需要学生主动花大量的时间去揣摩和领会。通过课前的主动预习,课堂上的主动思考和课后的主动复习,加深对作者所要表达情感的认识,对重点段落反复阅读和理解,抓住其中心思想,对于之后的解题就能够游刃有余。教师在课堂中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将这种主动的学习方式内化成自己的学习方法。

例如,在教学《小石潭记》时,教师课前将预习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初步熟悉和了解课文,收集作者柳宗元的背景资料。在做好前期准备的基础上,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会更加容易掌握知识点。在课堂上,通过问答的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如对文中的“篁竹、清冽、为、怡然、m尔、翕忽、参差、寂寥、幽邃”等重难点词汇进行注音及注释,总结课文每段的中心思想,翻译段落等。让学生在学习完课文之后进行解答,以验证学生的掌握情况。而在课后,教师布置学生复习任务,让学生反复思考复习,并不时对学生进行抽查,督促学生主动复习课文。通过不断地督促学生,帮助学生从被动学习逐步过渡到主动学习。

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需要学生从课前到课后都作为参与主体,而不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只需在课堂上由教师不停地灌输知识。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作为主体主动地学习。

二、主体参与型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上,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案的设计或者分组讲解课文等,使教学双方有一个位置的改变,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采用更新颖的形式,而不是一味地由教师灌输知识,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时,教师通过事先的安排,将课程计划分摊给三个学生小组,分别负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艾青的《我的思念是圆的》,小组成员分工负责字词部分、大意部分和意境部分。各小组选派出一名学生充当本堂课的“小老师”,讲解诗词的大意,分析意境,而小组成员对课堂中所出现的漏洞给予补充。利用学生授课的方式,督促学生在该部分做好充分准备,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融会贯通。“小老师”讲课可以结合多媒体,利用图片、视频等来帮助学习。在这堂课上,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授课顺利流畅地进行,在学生小组授课完成后进行必要的补充,对学生不理解及难以理解的部分进行分析解释,起到引导的作用。

主体参与型教学不仅使学生在形式上是参与主体,而且在课程内容甚至授课上都由学生自主完成。此外,在教师的推荐引导下,学生能够自发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不仅是对课内学习内容的有效补充,找到学生感兴趣的材料更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良药。

三、主体参与型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创新性

在新世纪的当今社会,学生的学习方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的填鸭式教学中,而充分发挥学生参与主体的特性,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创新性。

如在教学《桃花源记》时,课前将学生分成三个学习小组,布置学生的学习任务为用小话剧的形式演绎陶渊明的经典《桃花源记》,其中人物对话须引用原文,要演出陶渊明在桃花源中的种种遭遇,如“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以及“诣太守,说如此”等。每组依次进行表演,由场下观众及教师评选出最佳表演小组并给予奖励。这种方式的创新性在于学生不能照本宣科,照搬辞典或课文内的解释,而是要自己消化理解,并表演出来,不仅仅是在脑子里记住这些知识。学生在表演排练的过程中思考课文内容,并以新颖的方式表现出来,充分发挥了创新性。

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范文4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A-

0091-02

古诗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笔者粗略统计发现,在初中阶段,人教版语文教材共有古诗词曲90余篇,古文40余篇,占据了教材内容的三分之一。这些古诗文有着深刻隽永的内涵、言简意丰的语言、丰富饱满的情感、灵巧多样的写作手法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因此,教师在教学古诗文时必须改变以往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做法,有意识地以“积累、感悟和运用”和“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为教学目标,转变教学策略。

一、变“死记硬背”为吟咏诵读

有的教师认为,在教学古诗文时,只要学生会读、会背课文,记住译文就行了,这样的教学容易造成学生的个性理解和独特体验无法融入教学过程,教学被简单地处理成了对古诗文的背诵。这种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对精美的语言文字的诵读和品味,忽略对丰富的思想情感的理解以及对灵活多样的写作手法的运用,削弱了诵读在古诗文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久而久之,学生对诵读古诗文就会产生厌倦情绪,造成教学的低效。

我国著名学者梁实秋先生说:“古诗文不仅供阅读,还要发出声音来吟,而且要拉长声音来咏,这样才能陶冶性情。”学生反复吟咏古诗文不但能够理解文章的内容,而且能够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以教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文《爱莲说》为例,笔者改变了以往让学生独自背诵课文的做法,采取吟诵法进行教学,师生共同在幽雅的乐曲中声情并茂地吟诵,引导学生想象莲花的形象:莲之生长及高贵品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之体态香味――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莲之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学生从莲之形象体会到作者不慕富贵、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态度。通过转变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很快达到了熟读成诵的目标,不仅理解了文章的内容,还受到了美的熏陶。

二、变“一味灌输”为学法指导

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依赖教参的现象较为严重,开展教学活动过程简单机械,虽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经据典,翻译到位,学生在课堂中奋笔疾书,在课本的空白处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注解,但教学效果却不甚理想。这种一味注重灌输的“说文解字”式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当做灌装文言文知识的容器,没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动机,造成了古诗文教学水平低下。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因此,古诗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养成阅读古诗文的良好习惯。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法指导。①指导学生学会读注解。古诗文言简意丰,即使是有一定文学功底的人在阅读时也需要借助注释。初中生只要认真阅读课文中给出的注释,就能解决古诗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的读音及含义,这样在阅读古诗文时才能达到“了解内容”这个学习目标。②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学生在预习课文时,除了看注释,在遇到疑难问题时,还应动手查阅工具书。使用工具书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技能,因此,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还要勤查工具书,如掌握《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说文解字》的使用方法。③指导学生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在学习古诗文时,教师应该引导和鼓励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大胆地质疑,在质疑、思考和探究中深入解读文本,从而理解文本的内涵。在教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文《桃花源记》最后一段“寻找桃花源”时,笔者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有的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是刘子骥去找桃花源?他为什么“欣然规往”?他寻找桃花源最后“未果”,“后遂无问津者”,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对此,笔者让全班学生进行探究,最后得出结论:文中的最后一段是虚写,说刘子骥“欣然规往”,带给好奇的读者希望,但刘子骥又“未果”而“病终”。这样一来,学生就能理解“桃花源”这个地方是作者虚构的,寄托了作者美好的理想。通过对课文的质疑和探究,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会更深刻,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变“重言轻文”为文言并重

有的教师在教学古诗文时,习惯于把对字、词、句的理解和翻译作为教学目标,试图做到字字落实、句句过关,而忽视了古诗文的“文”与“言”的关系,走入了重言轻文的教学误区。因此,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将初中古诗文的教从对“字词”的教学转变为对“文”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掌握作者采用的写作手法,对作品给出合理恰当地评价,让学生在掌握语言表达技巧的同时,提高读写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受到教育。比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五柳先生传》时,学生在疏通课文、理解文意之后,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理解五柳先生的形象,即读了“ ”(原文),我看到了一个 的五柳先生。有的学生说:“读了‘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我看到了一个不为功名利禄动心、守志不阿的五柳先生。”有的学生说:“读了‘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我看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有的学生说:“读了‘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我看到了一个卓尔不群、不随世俗的五柳先生。”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掌握了文言词句的含义,还在品味赏析文本的基础上,透过字词的表面含义体会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品质,从深层次上挖掘了文字背后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我们不能将“文”与“言”割裂开来,而要将二者联系起来,避免出现重言轻文或重文轻言的现象,而要做到文言并重。

四、变“架空分析”为主动参与

有的教师在教学时重言轻文,只注重学生对字词的解释,忽视了学生对古诗文的整体感知、对作者思想情感的体会、对文章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的分析,这种架空分析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学习古诗文效率低下。要改变这种教学现状的方法是,变教师的架空分析为学生的主动参与,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①教师要转变观念。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将教师的架空分析变成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②营造轻松、民主、快乐的学习氛围。课前,教师要根据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课中,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工具书,对照文中的注释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做到尽量少讲,只对学习重点、课文难点加以点拨和指导;课后,教师从学生作业的反馈信息中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存在的盲点、弱点,并给予释疑。③鼓励学生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学习被动的情况,原因在于学生习惯于充当被动接受的角色,缺乏学习自信。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给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条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以教学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文《唐雎不辱使命》为例,由于课文生字词比较少,笔者采取了让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如4人组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都可以向其他小组提出问题,如问题可以是关于字、词、句的,也可以是关于文章内容的,还可以是关于文章的写作方法的。各小组之间互相合作,学生全员参与,各抒己见,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围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五、变“题海大战”为活动体验

为了巩固古诗文的学习效果,有的教师往往采用题海战术的方式,通过让学生反复做题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学生对此较为反感,若能适当地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课文,将有利于学生对古诗文的把握。比如,记忆古诗文时,可以利用“画”“唱”“对”“演”等活动方式,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记忆古诗文。比如,教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文《使至塞上》时,文中的句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大漠美丽的风光,犹如一幅优美的风景画。根据诗的意境,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来理解诗句。再如,教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学唱歌曲来记忆课文。又如,教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文《孙权劝》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表演体验的方式来理解和记忆课文。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举办古诗文诵读比赛、古诗文研讨会、古诗鉴赏会等活动,让学生受到“实战”锻炼,从而激发学习热情。

六、从“课内学习”走向课外积累

要真正学好古诗文,学习教材中的几十首古诗文还远远不够,教师要给学生推荐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古诗文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开阔眼界,拓展思维。例如,学习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文《童趣》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沈复的《浮生六记》;学习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文《孙权劝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课文与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文《伤仲永》进行对比阅读,同时推荐有关“勤学”故事的文章给学生阅读,如《凿壁偷光》《囊萤映雪》《悬梁刺股》《韦编三绝》等。在扩大学生阅读面的基础上,教师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例如,学习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文《湖心亭看雪》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本课与已经学过柳宗元的《江雪》进行对比阅读,体会文章在描法和表达情感上的异同;学习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文《口技》时,可以与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进行整合,了解我国戏曲的基本常识、主要特点和艺术风格等。这种将课内知识与课外阅读材料相整合的做法能够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开拓学生的视野,挖掘学生的阅读潜力。

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范文5

关键词:文言文翻译 要求与方法 积累

一、文言文翻译的必要性

文言文翻译长期以来都是采用选择题的考查方式。选择题在考查字词句的理解、文章内容的把握概括能力方面确实有一定的功效,学生只要对文言词义、句法有一定的理解,便可以结合选项较容易地得出答案,但是考生是否完全读懂了文章的内容还很难加以判断,因此选择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仍只停留在“理解”的层次上。但“文言文翻译”并不只是“理解文言文”,从文言文的特点来看,最有效的方法是让考生直接翻译一段文字,从而看出他们阅读文言文的真实水平。从2002年起,高考试题对文言文翻译的考查开始有所变化,题型由以往的选择题改为让考生直接翻译句子,强化了对“翻译”的考查,由此加大了对文言文考查的难度。此后“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一直是高考的重要考点,对这一考点的表述形式虽因省份年份不同有所变化,但考查题型与2002年高考试题相同。

文言文翻译是对考生文言能力的一种综合考查,也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由于这类试题有沟通古今的作用,考生在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过程中,既要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所以,它又是检查考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一种好方式。

根据高考评卷题分得失情况,通报指出,高考考生文言文翻译得分偏低,主要是翻译方法不当,虚词翻译不准确,不能抓住关键词和文言句式。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并无大的改观。在备考过程中,许多高三语文教师也几乎发现了同样的问题。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探求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要求学生重视积累扎实完备的文言知识,吃透课本,强化质量,从而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

二、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和原则

(一)要求

严复在翻译外文时首倡“信、达、雅”,我们不妨借用一下,文言文翻译也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求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意思,也就是不走样;“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求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表述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比较考究,文笔优美,生动形象,能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如《触龙说赵太后》中的“日饮得哀乎”,直译为“你每天的饮食恐怕减少了吗?”就显得生硬,也不符合触龙那种亲近关切的语气,可译为“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要使译文典雅得体,必须注意人物个性,语气和文章的文体风格。

就中学生来说,后一点是较高的要求。但前两点是应该并且必须做到的,否则就不算好译文。高考中的翻译一般只涉及“信”和“达”。

(二)原则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准确规范”的原则。译文要忠实于原文,表意要明确,语言要通畅,语气不改变。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三、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一)基本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高考文言文翻译也主要考“直译”。

(二)具体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具体方法可概括为七个字:对、留、删、补、换、变、调。

1.“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

如:郑 人使我掌 其 北门之 管。

│ ││││ │ │││ │

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

2.“留”,即保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如“山、水、中、笑、有”等),以及古代的人名、国名、地名、器物名、官名、帝名、政区名、国号、年号、朝代、度量衡单位、典章制度、时间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如:“庆历中,有布衣毕升。” “庆历”(年号)、“毕升”(人名)是专用名词,译时可直接保留在原句中。

3.“删”,即删除。删去原文中无须译出的某些字词。主要是针对一些没有实在意义,只有某种语法作用,表示语气、停顿、起连接作用或凑足音节的文言虚词而言。如句首发语词,表顺接的一些连词,起补足音节或停顿、只起结构作用的助词等等,均可略去不译。如《报任安书(节选)》“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夫”是句首发语词,可不译删去。

4.“补”,即增补。(1)变单音节词为双音节词。指在单音节词的前边或后边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或短词。如《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古,学,必,师,传,受,业,解,惑”译为“古代,求学,必定,老师,传授,道理,教授,解答,疑惑”。(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量词等。省略成分补出来,才能使语句通顺,意思明了。如《桃花源记》“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译为“(桃花源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5.“换”,即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把“岁”换成“年”。

6.“变”,即变通。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又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此句运用“互文”修辞,必须将上下文的词语互相渗透,互相说明,结合起来才能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

7.“调”即调整。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要求,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忌不自信”是宾语前置句,译时要调为“动+宾”语序,把动词“信”放到宾语“自”前面,译为“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

(三)译文顺口溜

牢记译文顺口溜,也将有助于古文翻译。下面有两种顺口溜,供大家选择记忆。

*古文翻译口诀1: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

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

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

“吾”、“余”为我,“尔”、“汝”为你。

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

句子流畅,再行搁笔。

*古文翻译口诀2:

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

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

四、文言文翻译的步骤

文言文翻译的步骤,大致可以这样进行:解词――串意――顺意。就整篇文章而言,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简言之,翻译步骤可概括为:①通览全文,把握大意;②通读全句,标注要点;③按照词序,对应翻译;④调整语序,符合规范;⑤检查校正,以防误译。

五、文言文翻译的注意事项

(一)宏观把握

1.结合历史背景,切忌主观臆测。

每一段文言文文章都有它的历史背景,因此理解时要与历史背景结合起来。背景的显示可能是直接的,如文末注明文章作者、出处等或有简单的背景注释;也可能是间接的,从文中的人物及事件或细节中推断出来。了解了历史背景后,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就从大脑中涌现出来:当时的政治形势、相关政策、科技水平、民风时俗……只有结合了背景,对文章的理解才不会失之于主观臆测。

2.树立全局观念,联系具体语境。

历年高考翻译材料,主要以人物形象塑造为中心,通过具体的事件表现人物性格和寄托作者的深情,因而它有一个完整的中心和明确的主旨。解答这类题目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把句子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认识和理解。通常讲“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即是强调语境的重要。(1)有些词多义,但放在具体句子中取哪个义项就确定了;(2)有的代词,具体指代什么,只能根据上下文去推断;(3)有的虚词用法灵活,但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却是固定的。

3.正确认识古今汉语的差别,切忌以今律古。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我们强调要树立历史的观念,一方面是说要注意古今的区别,另一方面要注意古今的联系。看不到差异,就会“以今律古”,弄出错误;看不到联系,就会割断历史,失去许多“解文”的依据。此外,读文言文还会遇到古人的观念问题,缺乏历史的眼光,也就难以正确地理解和评价。看不到差异,可能会把文言文的词形弄错。如07年高考全国卷(一)的文言试题中有“中元元年,多蝗,其飞至九江界者,辄东西散去,由是名称远近”句,其中的“名称”用现代汉语讲就是名字、称呼,可在原句里“名”是名声,“称”是传播、称赞的意思。缺乏历史观念,对文中有特殊意味的地方就可能视而不见,或者理解错误。典型的例子有《鸿门宴》中对座次的记述。没有历史观念的人可能一带而过,甚至会觉得司马迁嗦。但以历史的眼光来看,这些记述绝不是多余的,而是具体地表现出了项羽的骄横和政治上的幼稚,也可以看出刘邦的隐忍之功。

古人的思想与今人有一定的差异,古文中的词语有的也与现代汉语迥然有别,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要“以古人的思想标准和行为习惯去理解古人”,“以词语的现代用法去翻译古文”。要充分重视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切忌以今律古,望文生义。

(二)考查的重难点

考查的重难点是文章的中心句、文眼句、精彩句,以及理解有难度的和含有某种语法现象的句子。2002年高考北京卷的文言文翻译为两个句子:“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第一句关键点在“穷困”上,涉及省略内容和古今异义;第二句的关键点在“多”和“知人”,二者都是古今异义。

可见,文言文翻译的考查要点主要在文言实词,包括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等。2002年高考全国卷第一个句子“其李将军之谓也”涉及了固定结构“其……之谓也”的考查。只有熟悉考查的重难点,学生在文言文学习和复习中才能做到有针对性。

(三)得分点把握技巧

1.看词性――从词类活用现象方面把握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有的语法现象,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活用。翻译时,对活用的词要善于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的词性及词义。

2.观句式――从文言句式特点方面把握

我们要掌握文言句式的不同特点,特别要掌握好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而这些句式一般说来都有语言标志,因此,可以通过对这些语言标志的识别,来判断它们是属于哪种句式特点。

3.悟词义――从关键实词意义方面把握

所谓关键实词,即那些在句子中起关键意义的、解释通常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或有多个义项的词语。句子中的关键实词,以动词最多,形容词、名词次之。另外,也要注意句子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如“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汉书・公孙弘传》)”关键词是:“会议”、“端”、“面折庭争”。译文:每次上朝同大家议论政事,总是先开头陈述这种事情,让皇上自己去选择决定,不愿当面驳斥和朝廷争论。由此可见,抓住了关键词,准确翻译全句就不成问题。

4.辨用法――从主要虚词用法方面把握

虚词是句子构成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考试大纲18个文言虚词中经常考的有“而、以、于、因、用、乃、其、为、则、之”等,考前应当注意把它们的用法进行归纳并强化训练以加深印象。翻译时,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注意上下文的关系,注意意思的衔接和连贯。

在文言文翻译中,要注意通过看词性、观句式、悟词义、辨用法等方法,敏锐地发现这些得分点并准确地把它们翻译好,力求通顺流畅。这样,才能在文言文翻译中得到高分。

六、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

众所周知,文言文翻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学生即使牢固掌握了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与注意事项,若平时文言基础知识积累不够,如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仍然无法完全读懂文章的内容。所以在熟练掌握翻译方法诸事项后,还应抓平时积累,文言知识积累得扎实完备,翻译自然就能解决。

文言文的翻译,牵扯到方方面面的文言知识,其中以实词、虚词、文言句式为主,在此基础上,还有句读、通假现象、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等小知识点,而熟知这些知识,是准确翻译文言文的必要条件。因此须梳理这些知识,形成网络,且要吃透课本,从而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

文言文翻译水平的提高并非靠一日之功可以达成。学习文言文的第一要素就是积累,而积累的最好办法就是背诵。把文言文中的重要篇章烂熟于心,文言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各种句式的变化等也就包含在其中。其次是转化能力,也就是迁移能力。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就是要掌握一定的学习规律和方法。翻译难度虽有增加,但只要了解文言文特点,积累基础知识,掌握翻译的方法和规律,加强训练,文言文翻译就轻而易举了。

参考文献:

[1]惟敏.文言文的翻译[J].中学文科,1999年Z1期.

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范文6

一、关于文言实词应试策略

1.代入检验发(把题目中所给的义项代入到句子中)

这是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把所给义项代入到句中之后,解释准确的就是正确答案。这种方法只能用于已给出义项的题目。

2.语法分析法(根据实词在句中的位置用语法知识来判断词义)

一个单句的基本结构是“主、谓、宾”,附加成分是“定、壮、补”。掌握了它们的基本语法位置,如主语和宾语通常由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结构的词组(如“的字结构”“所字结构”)充当,谓语由动词充当,状语由副词或表时间、地点、状态、趋向的介宾结构(如“在…时候”“在…地方”“向东”)充当,我们就可以推断出词语的用法和意义。

3.结构分析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来推定词义)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进或相反。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的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例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本句中“忠”、“贤”对称,“用”“以”对称根据两组对称的词语词义相同、相近或相反,可以推出“以”的含义与“用”的含义相近或相同。译文为:忠诚不一定被任用,贤能也不一定被任用。

4.联想推断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

高考所考查的文言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反比照,辩其异词,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5.相邻推断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仅义的单音节词素合成的,他们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知识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

二、关于文言虚词应试策略

1.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词语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是能从词性的角度作出正确的判定,一般就能对文句进行正确的理解。如果一组句子中同一个文言虚词的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也肯定不同。例如2007年浙江卷第12题的D项,“焉真一老农夫也”中“焉”为助词,用于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置杯焉则胶”《逍遥游》中的“焉”为兼词,译为“于此”。显而易见两者词性不同,用法也自然不同,题目要求选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那么该选项一定不是正确答案。

2.数学代入法

有时候,考生如能巧妙地借用数学中的一些解题办法,在语文答题中加以灵活运用,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2007年四川卷第9题B项,“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是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一个句子,它的意思是“竟然”,在本组中另一个句子为“辞不许,乃归白毋”在“乃”的意思搞不清的情况下,我们把“竟然”的意思代入到句子中,看看是否合适。原文中有“辞不许,如果译成“竟然”的话,于情理不通因此,此处译为“于是,就”的意思最佳。

3.语法切入法

从语法角度切入是解答文言实词常用的方法,其实该法对解答文言虚词也同样适用。例2007年广东卷第6题D项中的“不自选择,但决于狐”,介词“于”和后面的“狐”构成介宾短语,整个句子为介宾短语后置;而“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中的“于”则表处所,二者的语法功能截然不同。

4.标志识别法

有些文言虚词是构成文言句式的标志性词,如能记住教材中出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特殊文言句式,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解题,例《劝学》中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是一个定语后置句,“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三、关于文言句式应试策略

1.判断句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大的方面讲可以分为有标志词判断句两种大的类别,有标志词判断句又可以分为“……者,……也”系列和“乃、为”系列这两个小分支。

需要注意的是,“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很少作判断词,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做判断句的主语,在汉以后“是”作判断词才多起来。例如:①是则罪之大者。(《孟子》)(“是”作指示代词“这”,是判断句的主语)②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是”作动词,表肯定判断)。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家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2.被动句

判断被动句的关键是定位主动者和被动者的关系。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在平时的练习中强化“三步走”训练:一是圈。圈出含有被动关系的词语或句子,一激起自己的看意注意。二是注。在草稿纸上注出这些词语或句子的翻译。三是对。在完成句子的翻译后,再核对一下在草稿纸声注出的翻译是否切合语境。只有在这种严格的“二步走”训练中,大家才能对被动句练就出一种敏感和一种技能。

3.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这类句子的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如:“谁”。“何”“奚”“渴”“胡”“恶”“按”“焉”等。(2)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这类句中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关系否定句,一般句子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3)为了强调,靠助词“之”“是”帮助,将宾语提前。要准确判断此处的“之”或“是”是否是助词。(4)名词作宾语,为了强调而将它扯到动词前面,又为了表示动作对象(宾语)的唯一性,排他性,在提前了的宾语之前加上范围副词“唯(惟)”,构成“唯(惟)……是(之)……”的固定格式。此处要从句意出发,观察是否能套用这种固定格式。

4.成分省略句

句中是否省略了成分,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推断。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的成分补出来。常见的省略有主语、谓语、宾语省略和介词“于”“以”的省略等,如:“且曰,客从外来,(邹忌)与(客)坐谈”省略了主语和宾语:“蹑足(于)行之间”省略了介词“于”。

四、关于词类活用的解题策略

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特殊用法。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相应的具有一种新的意义,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名词作状语、动词的使动用法和被动用法,虽没有改变词性但因用法特殊,一般也列入活用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