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绘画专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绘画专业范文1
一、原生态儿童绘画与专业儿童绘画的界定
儿童画主要是指儿童在12岁以前的绘画,体现出稚拙性、符号性、夸张性和模仿性等特点。
专业儿童绘画体现在技术性和艺术性上。技术性是指绘画的技能,包括造型能力、表现力等。艺术性则是指绘画创作中反映出来的艺术精神和艺术效果。专业儿童绘画作品表现出线条流畅、颜色搭配和谐、画面饱满、装饰性强等特点。
原生态儿童绘画简单来讲就是指没有接受过训练的儿童绘画。画面完全是儿童心灵的写照,没有名利功欲,运笔顺其自然,充满感性。所以落笔大胆、用线随意、造型夸张、联想丰富、构图饱满、色彩鲜明成为原生态儿童绘画的闪光点。
二、儿童绘画心理概述
心理学研究认为,儿童画是儿童内心潜意识的一种流露,是充满特定意义的。儿童的绘画作品作为一种意象可以透视出儿童的心理。如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喜欢画重复的东西,像不断的圆或迷宫,画中缺乏人物,可能就是人际关系欠佳的讯号。儿童的性格特点会通过绘画作品的色彩传达给我们。心理学中把人的性格分为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型四种气质类型。兴奋型和活泼型的儿童在绘画时表现的富有激情,色彩鲜亮,构图饱满,但往往容易激动,缺少耐心。而安静型和抑制型的儿童,绘画时表现得比较认真,有始有终,但作画略显拘谨,动作有些迟缓。这种构图、色彩上的差异昭示着儿童性格类型的不同。通过儿童绘画作品对画面中意象的觉察、体验、调整,看到他们的内心世界,将对儿童心理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原生态儿童绘画与专业儿童绘画的比较
1.线条造型语言的比较
专业儿童绘画注重造型,更多运用几何线条造型,如椭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事实上,儿童的模仿能力很强,当他们作画时,一旦外界给予他一种语言符号后,他们便能轻易地借助这种“概念”把事物表达出来。比如,儿童模仿一棵树、太阳、小鸟后,在另一件作品中,将不加选择地应用这些知识,直到每一个物体的位置、每一个形状的画法都印在脑子里。
没有接受美术训练的儿童,画面线条显得比较凌乱,不圆润,画面形象有着奇异的想象,绘画符号随意夸张,自由奔放,凭着自己纯真稚拙的天性表现自己心中“美”的概念。
2.色彩语言的比较
原生态儿童画的色彩体现出主观性、随意性和装饰性的特点。经过专业训练的儿童,其色彩感觉受到了成人化视觉观点的影响,画面中脸永远是肉色,树就是绿色,白云总是蓝色。这种固定概念形成后,会大大限制儿童视觉感受的发展,造成儿童色彩表达的单一和感觉的迟钝,对儿童美感的培养造成反作用。
3.绘画作品构图的比较
专业儿童的绘画表现出良好的比例、体积和空间关系,体现出模仿成人绘画的痕迹,虽然在技能方面画得很好,但严格来说,这种受成人思想禁锢过的画并不能称之为儿童画。
原生态儿童画的构图别具一格,在绘画布局时根本不讲究什么透视关系,通常采用能有足够空间去表现更多物体的平面构图。为了表示道路的遥远,把道路画到天上去;为表现树在前面,他们把人画到树的上面,显得既不合理而又合理。构图形式自由、奔放、大胆,强调形体固有概念的形象特征,并传达出一种稚拙美的儿童绘画创作才是儿童的原创作品。
四、对当今儿童美术教学的启示
1.突出儿童的主体地位
儿童美术教育必须突出儿童的主体地位,发挥儿童的主动性,培养儿童的自我认识并不断完善其个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扮演组织者和合作伙伴的角色,不要束缚儿童的思想,让儿童在生活实践中学会参与,学会选择,学会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儿童胆子大、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培养儿童善于发现美、探索美、创造美的习惯,从而全面提高儿童的绘画水平。
2.解读儿童本性,发现原生态、原创造
儿童绘画反映出儿童的内心世界,教师要善于通过儿童的绘画作品发现儿童所传达出的信息。比如他们会把生气的人脸涂成黑色,把要拿东西的手画得比身子还长等,这就是儿童自己思维创造的表现。教师不要过多地干涉儿童的思维创造,不要用对或错来评价儿童的想法,要鼓励儿童大胆动脑,并在画面上表现自己所看到的、想到的、喜欢的、讨厌的事物。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护儿童纯真而又稚拙的绘画天性。
3.创造愉悦宽松的绘画氛围,提高儿童自信心
有些家长总认为孩子的画不美观,比例失调,与实物不符,甚至要求孩子照着范画进行临摹。这种做法会导致儿童失去兴趣,失去信心,甚至对美术产生反感。生活是儿童绘画创作的摇篮,大人要做的就是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激发他们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绘画兴趣,让他们自由地发展,以保护其独特的“原生态”状态。
儿童天生具有稚拙、率直的特点,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我决不能压抑他们的创造性,损害他们的童真。要从儿的思维出发,遵从他们的意愿,让他们在美术创作的道路上快乐前进。
参考文献:
[1]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高月梅,张乱.幼儿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谢丽芳.湘西原生态儿童画考察[J].美术天地.2003,(08).
绘画专业范文2
关键词:高校绘画专业课程设计改革
一、高校绘画专业课程设计的特点
我们国家的大学教育是开放的,也是自由的。在高校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己去探索,通过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之情。在老师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个人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学习和创作的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进行感受,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现在绘画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接地气,不再是追求宏大的教育体系,而更加深入到社会的需求,根据就业的需要来提高教学的质量,进行具体的构想,不再脱离实际。我们国家高校绘画专业课程设计有自己的特点:非常重视基础课,很多课程的安排以基础课为主。相对来说,比较重视对学生的技能和技巧进行训练。现今的教育中,越来越注重体现出人文情感,让学生能够感受艺术积极的一面,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绘画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以西方古典素描为基础,对同学们进行基本功的训练。以上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国家的高校引进了西方的课程体系,而体现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不足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以西方绘画为主,学生难免产生定向思维的模式,学生认为绘画就是色彩和素描。在刚一开始入学的时候,学生接触到最多的是水粉和水彩,然后同学们接触到了油画和丙烯材料,有一些高校也开设了很多有关中国文化特色的课程,比如说陶艺国画等课程,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一味让学生去临摹别人的作品。这一问题体现在众多的绘画课程里面。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照搬别人的作品,而没有体现出自己的创作性,一个班级的学生的作品大同小异,通过临摹优秀的作品,能够学习作品中的精神,学习优秀作家的技艺,但是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加思索,那么这样的学习也是没有意义的,不能促进学生长远的发展。现在社会对一个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社会上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学校在培养学生的时候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对于绘画专业的学生来说也一样,学校要给学生一定的发挥空间,做好课程设计,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二、中国和西方国家高校绘画专业课程设计的比较
对于艺术学习,哈弗大学研究得比较充分,哈佛大学认为这是一种认知的行为,另外美国著名的哲学家纳尔逊古德曼认为艺术和科学一样,是一种创造和增长知识的途径。在他的研究中阐述了现在人们忽略了对学生们进行美术教育,所以他打算在自己的教育中从零开始对学生进行训练。在绘画课程里面有写生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艺术和生活是离不开关系的,作者在创作的时候要有很强的感受能力,另外也要有改变感受的能力。通过运用符号的能力把图画以及已知的对象和标记结合在一起,在他的研究中反对把审美经验等同于概念和语言性的知识。众所周知,我们国家的高校绘画专业课程设计是从外国引进的,根据西方的古典素描开设的。其中的课程并不完全是建立在我们中国画的基础之上。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建立在西方绘画基础之上,学生并不能真正的去理解中国画学习里面的精神,在作画的时候,仅仅注重一个形式,而没有达到传神。我们国家的美术教育在实践以及理论方面还有一些欠缺,在教学的过程中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技巧,进行艺术创造。但是很少有高校开设艺术批评美学等课程。由于我们国家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家对美术的重视程度不如语数外。如果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仅仅把美术作为考试的科目来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能力。现今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在提高,在培养艺术生的时候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让他们不仅会文化知识,还能够有专业技能,能够为社会做贡献。
三、高校绘画专业课程设计改革的具体措施
1.进行整体的分析
高校里面的艺术专业比较独特,而绘画教学又是艺术专业中最重要的。高校的绘画专业和艺术院校的绘画专业不一样,高校在绘画专业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对于艺术院校来说,绘画更加艺术化。高校里面在进行绘画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体现人文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绘画专业和其它的专业相结合这一现象是我们国家高校的普遍现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习得一技之长,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学生毕业以后能够顺利找到工作,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脱离实际,一味以绘画艺术教学,那么学生毕业以后找工作很困难,有些学生就被迫转学了。高校绘画专业教学的过程中,也要不断改革,充分利用自己学校的优势,优化课程,加强师资,不断创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要引进高级人才,不断完善教学的体系,各个专业之间能够有交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不断完善绘画专业的课程改革
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取得了飞速发展,国家站在了新的起点,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改变教学思路,不断与时俱进。对于绘画专业的课程体系来说,也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做好教学的改革,让学生能够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在绘画专业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做好课程内容的安排,进行合理的调整。相关课程设计要符合经济发展的需求不断给社会培养高水平的技能人才。利用艺术创作去宣传当地的形象,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高校的绘画专业,如果要增强教学的质量就要不断提高相关专业的就业竞争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大胆创新,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加强理论和实践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自己的动脑动手能力。另外老师也要训练同学们的审美,带同学们到实地感受,增强同学们对大自然的敏感度。现今社会生活节奏很快,很少有人能够塌下心来做一件事,长久地坚持去做,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带同学们去大自然中感受。抛开外界的影响,增强同学们的创作能力。在绘画专业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提升绘画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更好的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服务。学校要和企业,当地政府建立合作关系。在政府的批准下建立写生基地,通过写生基地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实际的需要。老师带学生们进入写生基地创作,能够让学生在进入社会以前感受到社会的状况,做一下热身活动,另外也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用艺术的宣传提高当地的形象。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地方的写生基地逐渐演变成了艺术家创作的地方,这是一种好现象,每年可以把绘画专业的学生带到写生基地实习。如果写生基地在民族地区,学生还能学习到当地的传统工艺以及服饰和文化,带同学们感受我们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感受各个民族的美,同学们用画笔体现出这自然的美,用镜头去表达民族的美。加强了同学们对美的理解。少数民族有很多民族特色的文化,比如说刺绣等。带领绘画专业的大学生到基地实习,能够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另外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非常丰富,在教学改革中,要让学生合理地利用资源,配合民族特点,用自己的双手展现出艺术的魅力。我们国家的有些少数民族地区虽然经济落后,但是先天自然环境比较好,而且他们的风俗习惯也是我们国家的艺术瑰宝。高校可以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写生基地,带动老师和同学们到此进行艺术创作。这是一种天然的环境,没有经过修饰的。所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创作,能够加强对当地的宣传,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自然风俗,促进当地旅游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如果写生基地在经济相对来说比较发达的地区,就要充分依托当地的经济状况培养高素质的绘画人才。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并且训练学生商业性绘画的能力,让学生能够适应现在的就业环境,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规划,解决这些学生的毕业就业问题。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也要考虑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高校增加分析课程,针对艺术市场,给同学们讲解现在市场的情况,比如说艺术市场画廊的经营状况以及装饰画的创作,商业绘画的创作技法研究等相关内容。让同学们知道社会的需求,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合理的规划,这种模式下培养的学生能够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高校通过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当地经济情况的不同,培养绘画专业艺术学生的环境也不同。老师带学生到自然保存良好的地方去获得创作的灵感,带领学生们进行艺术创作然后也要带领同学们到发达地区感受未来的工作环境,感受艺术市场。利用这种方式能够很大程度上让同学们适应各种各样的需求,能够做到灵活应变。
绘画专业范文3
一、明确美术教育绘画专业课程结构与教学目的
美术专业教师布置教学进程的依据是,教学任务与专业课程结构,教学任务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教学的目的和意图。美术教学的延展性很强,教师可以自由发挥,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不需要备课,不需要设计教学的方法、步骤、内容与目的。实际上,按照备课计划,做到有的放矢,能更好地保证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进行。
高校美术教育的第一要务,应是开发与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如,写生、习作,或是基础方面的训练。这些课程安排不但涉及到技能的问题,也关乎着创造能力的培养,课程安排是为创作的实践而服务的。以往的教学模式,偏重于训练基本技能,把技能课与创作之间割裂开来,使得美术教育变成了简单的训练画工的营地,有悖于高校美术专业教育是为了提高艺术创作的目的。
所以,在美术专业课程教学中,一开始就需要进行习作训练,有的放矢,步步为营。把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纳入到教学环节中去,改变以往的教学思路,并重视技能训练与实践创作。全面改进长期形成的陈旧模式,要培养出学生的艺术创造的能力。打破先前的所谓概念教学模式与思路,不断地增强学生的个人感受,使得他们能把个人潜力完全发挥出来,通过具备个性化的艺术性语言方式,强化其组织与构建画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全方位地把创作与艺术表现能力提升,尽可能得开拓其视野与知识面,增强其自信心,并能自主地学习。
二、创新美术教育绘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
所谓创新,并不是无中生有,完全背离原先的教学内容,而搞一套空洞无实际内容的举动。我们说的创新,实际上是对教学内容的再创造,它对教师所提的要求更高,不但要求教师具备美术教育绘画专业的基础知识与科学基础知识,还要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能够去开发作品中深层次的东西。如,要临摹作品,不仅仅是学习别人表现形态的本领,更要去领会作品中所蕴藏的神韵。同时,又要善于舍弃,在传统教学中那些陈旧与保守的因素,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如在写生课中,不但要客观地认识所研究的物象,还要培养与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包括其观察与思维的能力。学会艺术性地去表现物象,即在感知、认识客观物象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性地表现,从而全面地拓升学生的能力。通过写生,结合课程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不断地将学生的想象与记忆等逐步开发出来。也只有把创作因素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教学才能产生新的推动力,学生的学习才会上一个台阶。
三、优化美术教育绘画专业课程教学方法
专业美术课程教学,其对象具备美术基础知识的学生,教学时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与统一的动态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应该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做到师生互动,使得教学相得益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地位的作用,所以,教师要以积极诚恳的态度,与学生交流谈心,并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还要避免满堂灌,要充分地尊重学生个性与人格尊严。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知识的探索者,敢于拼搏,勇于进取。所以,美术课要确立起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就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提下,分析与思量学生现有的情感、能力、智力、知识结构等个性因素,要因势利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安排的教学内容,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出发,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全面展示其才华,尽可能地开发潜力,对学生的情感表达和美感体验,教师需要充分地尊重,并努力地帮助学生,去实现其人生的价值。
基于学生的自主与创新学习,教学方法的改革要因时制宜,因人而异。在专业的美术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循循善诱,多鼓励,多引导学生,多支持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使学生能主动地接受到更多的知识,对学生的独到见解,教师应多勉励,多肯定;在现实生活中,鼓励学生多去探索,发现生活中存在的美,并及时地总结其造型方法与规律等,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物质材料,恰当地进行表述和描绘;努力探寻美术教学中的亮点,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发散性思维,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能够产生更多的灵感。并尽量使得学生,对美术理论与技法的运用,在实践中能以领会。
同时,合理、灵活地使用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能丰富我们的教学方法,能够获取较多的有效信息,并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在优美的多媒体课件上,感受物象美的内涵与真谛。
四、健全美术教育绘画专业学生的考核方式
先前的美术教学考试成绩,大都随堂打分,以作业的好坏的形式,来决定学生美术成绩的高低。长期下去,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对学生美术专业成绩的考核制度,极度需要改进,或是改革。努力打破先前以作业来定优劣的评定考核方法,并从很多方面进行考核,做到能准确真实地传递学生的学习情况。
有如下改革方法:其一,评价学生的课堂行为习惯,考察学生在学习上,是否专心、投入。并由任课教师,检查学生的画材与学习用书的情况,根据其在课堂的表现,是否遵守纪律,是否积极思考与发言,是否积极完成作业等进行考查,来评定学生的成绩。其二,实行综合打分制度,根据每个学生在单元课程中的考试成绩,参照其平时课堂作业的完成情况,兼顾任课教师与学生的综合评价,并由教研室的全体教师,综合考查打分。其三,在学期结束后,教师依据学生的平时成绩的高低与学习习惯的好坏,再次进行综合性地调整,使学生的成绩总体平衡,并体现公正公平性,以此来表现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状况。
绘画专业范文4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美术绘画 艺术设计 创新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2.060
Innovation and Reform of Vocational College Art and
Design Professional Art Painting Teaching
LI Xiupeng
(Tieling Normal College, Tieling, Liaoning 112000)
Abstract Modern art vocational school bears the obligation of professional art and design talent cultivation for various social sectors, so the vocational school art teacher not only to establish advanced educational concepts, strategies should also be undertaken to improve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of painting and innovation to help students enhance the aesthetic standards and graphic design capabilities.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art painting; art design; innovation teaching strategy
1 现代高职学校美术教师开展绘画教学的现状
1.1 教学方法过于单调
一些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都会按照教材目录的编排为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并将课本作为教导绘画的主要材料。同时,许多绘画教师在为艺术生上课时,总是运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先给学生分析绘画艺术的理论知识,再让学生参照范本进行临摹。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师一直运用固定的模式和老套的方法上课,不但欠缺新鲜感和创造力,同时也不利于引导学生开拓思路。
1.2 片面关注课堂效率却很少开展实践活动
目前,许多高职学校都为教职人员建立了升迁机制,而评定教师人员是否能够升迁的标准主要是学生的考试分数以及课堂的效率。许多美术教师为了争取获得更高的待遇或升迁机会往往会将美术教学的重点放在课堂上,极少带领学生到自然环境中进行写生,也没有为学生争取参与绘画设计实践活动的机会,导致多数学生欠缺绘画设计的经验。此外,许多的高职学校没有与社会企业建立双向合作的关系,使美术专业的学生无法获得足够的实习机会。
1.3 进行绘画教学的同时没有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某些美术教师为了将绘画技巧教授给艺术生,同时帮助艺术生巩固艺术设计能力,美术教师会将大部分的时间用来为学生安排绘画练习,在教授绘画知识和技巧的过程中,不注重引导学生培养审美观念和艺术创意。并且,美术教师在让学生进行绘画创作时,总是给定范本让学生进行临摹,或者在学生创作之前,给学生提供绘画和用色的参考方向,限制了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难以跳出范本的局限。
2 在艺术专业改革并创新美术绘画教学的策略
2.1 运用综合性的教学方式开展速写以及素描教学
绘画教师给艺术专业学生开展速写、素描教学活动时,除了要使用教材向学生传授专业的素描、速写的原理知识外,还要紧密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使艺术生能够结合真实的事物创作素描作品,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提升艺术生绘制素描作品的速率,使作品达到更高的质量。
首先,绘画老师必须先告诉学生怎样对石膏的结构进行观察,在观察时除了要从全局层面分析头像的大致构造之外,还必须考虑眼部、鼻部、口部等细节部分,只有控制好整体与细节,才能画好石膏头像。除观察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石膏的整体比例进行分析,同时考虑应该如何排线并调节素描的明暗,提升画面的立体感以及层次感,使素描能够在视觉上达到最好的效果。为提升素描练习的趣味性,美术教师可以在学生基本掌握了人像素描的技巧之后,让学生尝试以真人为模特进行素描训练。艺术生在以真人为模特进行素面练习时,教师除了要提醒学生注意准确把握人像的比例、线条和光影之外,还要提醒学生观察模特的神态,把表情、情绪和神态都融入素描作品中,才能使画面显得惟妙惟肖。
其次,为了激发艺术生参与素描练习活动,美术教师可以把艺术生们划分成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都选出一名面部轮廓清晰的学生作为模特,其他同学则从不同角度为这名模特绘制素描。由于同学之间关系比较亲密,因此互相充当对方的模特进行素描练习,可以让艺术生们更快投入绘画的状态。
2.2 开展色彩应用教学时引导学生养成审美观念
美术教师在为艺术生开展色彩应用教学活动时,除了要使艺术生了解并掌握利用色彩对图像和画面(下转第145页)(上接第122页)进行组合之外,还必须引导学生形成独立的审美观念,提升艺术生的绘画灵感。对于绘画作品来说,色彩就是一副作品的核心与灵魂,按照创作理念对色彩进行混合与拼接,除了能够精确表现出实际物体和抽象的思维,同时还可以通过绘画方式表达创作者心里最真切的感受和思想。作者认为,不同形态、粗细、长度的线条以及不同基调的颜色都属于艺术绘画的语言。为了绘出一副高水平的美术作品,绘制美术作品的创作人员不但要对画面的线条和结构进行调控,同时还必须控制好色彩的调和与搭配,此外,绘画者还必须把内心的感受和情绪与作品相连,把思想与情感融合到艺术绘画中,只有这样,观看绘画作品的观众才可以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体会其中的思想与情感,并领悟画作的画面语言。
比如,美术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水粉画作品给学生欣赏,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些优秀作品的看法或说说这些作品为自己带来了哪些启示。在欣赏了优秀作品之后,教师再深入地为学生分析色彩应用和色彩搭配的相关知识。让艺术生掌握了基础的绘画知识之后,美术教师要逐步教导学生绘制水粉画和调配、应用色彩的方式。教师不但要使用色彩丰富的静物让学生进行联系,同时还要让学生自己尝试布置画景,培养学生的构图能力和审美能力。
2.3 以合作学习形式来培养艺术生的绘画兴趣
对于一个专业的艺术绘画人员来说,浓厚的绘画热情以及艺术兴趣是让创作人员创作出优秀作品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为了栽培艺术生的绘画热情以及艺术兴趣,老师应该组织艺术生进行合作形式的学习活动,使艺术生能够在合作以及自我探索的过程中,逐渐领会艺术绘画与艺术创作的乐趣。比如,艺术生在节假日时,可以自由组织或在教师的带领下,到校外的公园、广场或野外开展写生活动。通过开展集体户外写生活动,能够拓展艺术生的绘画思路,培养艺术生感悟自然之美的能力。
2.4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和绘画水平
现代高职学校最的首要教育方向和开展教学工作的目标,是为现代社会培养和供应高水平的职业人才,而其中的设计专业承担着为社会栽培设计师和职业绘画人才的义务,因此美术教师不但要通过课堂给本专业的学生传输绘画知识、培养学生的绘画设计能力,同时还应该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水平和设计绘画的业务能力。为此,美术教师要主动和社会上的设计公司、绘画工作室以及其他相关企业进行沟通,让这些公司和企业能够为高职的艺术生提供一些参与设计及绘画实习的机会,让毕业后有意向从事设计行业、美术行业的学生到岗位上与正式设计师和绘画人员共同开展设计绘画工作。
此外,美术教师还可以推荐学生参加市级、省级甚至国级的艺术设计或美术绘画竞赛,让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绘画、设计竞赛累积绘画、设计的专业经验,同时还能了解其他艺术生和专业人士的绘画水平,并从他人的作品中学习优秀的绘画、用色技巧。
3 结束语
对于现代社会而言,艺术绘画设计不但能够美化城市、陶冶群众的性情,同时还能为经营企业创造利润。要想提升绘画设计作品的艺术价值,就必须先提升绘画人才和艺术设计师的专业素质和艺术审美能力,为此高职学校的美术绘画教师要不断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良,并设计崭新的绘画教学策略。教师除了培养艺术专业学生的绘画能力,帮助学生累积艺术设计经验之外,还要通过实践性的绘画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养成高雅的艺术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绘画专业范文5
一、以完成课程作业所获得的分值为评分体系
在这个评分体系中,学生成绩主要由课程作业、考勤组成。
1.课程作业分值
课程作业由完成必须作业量所获得的基本分值,加上超额完成作业获得的分值,再加上每张作业质量高低所获得的差异分值三部分组成。
基本分值是要求学生必须完成的作业,旨在让学生通过固定数量的练习得到知识水平的提高。
超额完成作业获得的分值是超出教师规定数量的作业,旨在鼓励学生勤奋学习,主动学习,充分利用空余时间进行大量练习,达到更高水平。
每张作业质量高低所获得的差异分值是作业的不同质量水平所获得的不等分数。完成作业水平较高的可以获得较高的差异分值,水平一般的获得一定的差异分值,而敷衍应付的作业、水平较差的作业则扣除一定的分值,以达到有效鼓舞和鞭策的效果。
2.考勤分值
考勤分则依据平时的考勤登记评定,对于迟到、早退等行为扣除一定分值以示惩罚。同时在计算分值的时候把作品留校作为一项扩展内容。
二、课程作业的详细评分情况分析
油画风景课程的详细评分情况分析见表1、表2。本文以此次实验为例进行分析。
此表是对作业数量的统计,相对应的分值为:基本作业量缺1张扣10分;作业(超额)加1张加10分;质量(优秀)1张加10分;质量(一般)1张加5分;质量(较差)1张扣2分;作品留校1张加20分;考勤迟到早退缺1次扣5分。
以上表格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调整方案和注意事项有四个方面。
一是此表中各分段成绩情况为100分1人,80~99分4人,60~79分4人,60分以下1人,没有出现分值较为大面积集中或者差距过大的情况,说明此种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二是应该制定和调整合适的加减分值,避免出现往高分或低分过度倾斜的情况。
三是表中有两人的分值超过100,所以应该制定最高分标准为100分,即任何同学超过100分计为100分。
四是考勤与教学相辅相成,迟到早退的分值应在前面各项分值评定完成之后再予以扣除。避免出现某些学生分值超过100分,在扣除考勤分后再归为100分,引起其他同学的异议。
三、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教师从课程开始时就应向学生说明评分方法,使学生心中有数,对于自己应该完成的作业有清楚的认识。同时,教师的讲解说明应该详细明了,通俗易懂,不至于在课程结束后评分时再遭到学生的质疑。
绘画专业范文6
关键词:绘画基础课;艺术设计;教学;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5-0100-02
艺术设计专业绘画基础课是指与艺术设计密切相关的素描、色彩和速写等课程,是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必修基础性课程。作为绘画基础课教师,通过几年的探索研究与教学实践,笔者发现除了专业课与基础课严重脱节这普遍存在的老问题外,在新办艺术设计类专业绘画基础课教学中,一些新的问题也不断地凸现出来,有必要将问题进行梳理和剖析。
一、绘画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源专业质量普遍较差。地方性高一分数线都设的较低,一般都要比美术专业院校和重点高校低二三十分,从而吸引了很多不于学习或倦于学习的学生报考,导致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生源质量整体较差,影响到学生的专业素养水平和求知的态度与学习效率。
2.学生视野受到限制。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一种时尚的前沿学科,对学生的视野、眼界以及知识面都有较高的要求。而地方高校大多地处三四线城市,有的还在偏远山区的县级市,相对于地处大都市的美术院校来说,地方高校的学生,接触和观摩当代时尚艺术设计的机会较少,他们的视野相对狭窄,对一些前沿的艺术设计理念也只是从书本上略知一二,却难有亲自感触和体验的平台,知识结构上趋于单调。
3.缺少实用性教材。目前,地方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趋近艺术专业院校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基本相近,大多套用艺术专业院校的施用教材。由于地方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同,加上生源质量差距和办学条件与环境不同,所施用的教材缺乏针对性指导作用,教学上难度较大。
4.师资和教学经验不足。地方高校艺术类本科专业大多都是由师专学校升格而来,其美术教师大多毕业于师范专业,他们虽有着较为扎实的美术基础功底,但是缺乏艺术设计专业的系统学习,在艺术设计课程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加之,新办专业教学经验不足,基础课与专业课往往“各自为政”,不能有机衔接,教学脱节问题普遍存在。
二、提高绘画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以加强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教育为基础、突出能力培养为原则,围绕培养学生的绘画基本功、审美修养、设计思维和正确工作方式和态度等方面的能力的教学目标,结合地情,校情和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实际需求,不断去探索适合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方法上做了一些改革,并采取了相应对策和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做法是:
1.针对学生基础薄弱问题,教学上采取以退为进之策。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新生普遍缺乏绘画基本功,是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第一大问题,加上缺少针对性的施用教材,更使教学难度增大。在传统教学上,新生入学后就立即提升绘画基础课,一般不安排绘画入门知识课。而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施用的教材,大多是由专业艺术院校组织编写的。这种课程教学模式对于绘画基础整体偏低的地方高校的新生而言,是艰难的高度和难以迈过的坎,会让很多绘画基本功不过硬的学生,在高难度教学面前显得手足无措。笔者认为应在教程上探索改革,采取以退为进的方法,教学开始时退至到巩固和复习阶段,从强化绘画基本功的训练入手,注重对绘画技术的理性掌握,弱化天赋和感觉对教学的影响。即,在教学题材上选取初学级别的范例,并采用“简化、量化”的教学方式。所谓“简化”,就是在讲授初级素描和色彩课时,尽量摈弃繁杂深奥的理论讲解,无论绘画对象形体、光照多么繁杂,都用几个色层简单的概括出来,使所有绘画对象在学生眼中都变得简单而可操作;所谓“量化”,就是在教学中对每个绘画步骤的观测点进行硬性的规定,让学生在作画过程中有一张详细的“说明书”,避免完全“凭感觉”画画而失去对画面布局的掌控。通过“简化”与“量化”的教学手段,强化了学生的实训能力,由于作业难度系数不高,学生的作业质量普遍能达到示范画的要求,对掌握绘画基本知识和学好艺术设计专业有了强大自信心。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对该阶段学习的掌握程度可以进行分流教学:对绘画能力强的学生提升对绘画基本功的训练;对能力较弱的则强化的基本绘画技术知识并向广度延伸。经过短期“以退为进”教学,新生的绘画基本技能和绘画基础知识水平都会有较大进步,学生之间绘画基本功上的差距会迅速缩小。虽然在教学进程中似乎拖延后退了,但对整体专业素质较差的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新生而言,这是一个缓冲整编的机会,对今后大步推进教学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2.针对学生视野受限,通过多媒体手段扩展审美。审美能力,是人对美的欣赏、品味、创造的能力。要培养和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就必须拓宽学生的视野。然而,大多地方高校受制于地域因素,学生接触和了解当今艺术设计学科前沿发展动态的信息量非常有限,参观规模高美展和高端艺术活动的机会极少,很难通过耳闻目染的亲身体验来提高其审美能力。因此,作为绘画基础课美术教师,教学上的引导作用就显得格外的重要,除了讲授绘画技术外,还必须把审美素养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不断渗透,培养学生认识美、评价美、感觉美、鉴赏美、享受美、表达美、创造美等意识和能力。提高审美能力是个抽象概念,如何通过手段来实现呢?作者认为利用现代多媒体传播美学,能改善那种“满堂灌”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不失为首选教学手段。首先要开展资料收集工作,在收集大量优秀作品和教学范例基础上,然后整理制作成ppt演示文稿和视频,通过放映、讲解、互动等方式,将美术史课和美术欣赏课的部分功能带入课堂。例如,超现实主义作品可以启迪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现实主义作品可以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表现主义作品可以帮助学生发现画面中的点线面抽象元素,了解到绘画并不是照相,逼真不代表美。由于采用这种集图像、音效、文字和动画为一体的现代化教学形式,能使学生一方面体验着审美的愉悦感,培养了感受美的能力;一方面学生在接受教师讲授中又能和自己的想象、情感和理解十分和谐地融合,在享受审美的同时,又培养着鉴赏美的能力。除此外,还可以利用写生、采风、观摩等形式,指导学生以不同的视点不同的视角观察并熟悉我们周围的生活,引导学生形成一定深度的审美观念与方法,提高审美水平及对美丑的判断力。通过这些教学方式能较好弥补因学校地域因素影响学生视野而带来缺陷,培养学生审美素养,达到提升艺术设计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