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倒装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言文倒装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言文倒装句范文1

文言文中最常见的倒装句主要有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和定语后置句。高考试题一般不考查名词术语,而是通过翻译文言语句来考查我们是否掌握有关文言句式的语法知识。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是以现代汉语规范的语序为参照的。现代汉语中句子成分的规范语序是“(定)主+(状)谓+(定)宾”,即“宾语”在“谓语”之后,“状语”在“谓语”之前,“定语”在“主语”“宾语”这些中心语之前。如果“宾语”放在“谓语”之前,就是“宾语前置”;如果“状语”放在“谓语”之后,就是“状语后置”;如果“定语”在中心语之后,就是“定语后置”。牢记“(定)主+(状)谓+(定)宾”这个公式,是熟练掌握倒装句的基础。

一、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将宾语移到谓语之前的现象,包括动词宾语前置和介词宾语前置两种。

1.动词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凡句中带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代词“莫”的句子叫否定句。如:

而莫之夭阏者。(《逍遥游》)

代词“之”作“夭阏”的宾语,“莫之夭阏”应理解成“莫夭阏之”,翻译为“没有什么阻碍它”。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古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大的疑问代词是“何”,其他还有“谁、孰、安、焉、恶、奚”等。如: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疑问代词“何”作“操”的宾语,“何操”应理解为“操何”,翻译为“大王来时拿什么东西呢”。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之”字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应调整为“不知句读,不解惑”,翻译为“不会读书,不能解决疑难问题,前者去请教老师,后者却不去”。

2.介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这些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短语有时放在介词前,这也是宾语前置。如:

王问:“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何”作介词“以”的宾语,应调整为“以何知之”,翻译为“凭什么了解他呢”。

二、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介宾短语后置是指文言文中介词短语放在谓语之后作状语,而现代汉语则习惯将它放在谓语之前作状语。这种现象又称状语后置,其中以“于”“以”“乎”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句居多。

1.介词“于……”构成介宾短语,后置。如: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于长勺”是介宾短语,作谓语“战”的状语,应调整为“于长勺战”,翻译为“公与他一起乘车,在长勺作战”。

2.介词“以……”构成介宾短语,后置。如: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是介宾短语,作谓语“饰”的状语,应调整为“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饰”,翻译为“用篆文、山脉、乌龟、飞鸟、野兽的形状装饰”。

3.介词“乎……”构成介宾短语,后置。如: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这句话中的两个“乎”都相当于介词“于”,与后面的名词构成介宾短语,应调整为“于吾前生,其闻道也于吾先”,翻译为“在我前面出生,他懂得道理也先于我”。

4.有时候,后置的介宾短语中的介词会省去,这种情况仍可视为介宾短语后置。如: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战河北”“战河南”是“战于河北”“战于河南”的省略语,应调整为“将军于河北战,臣于河南战”,翻译为“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

三、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是指将修饰限制的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

1.“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如: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

“知其事”是“宾客”的定语,应该调整为“知其事之宾客”,翻译为“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白衣戴白帽来送别他”。

2.“中心词+之+定语+者”格式。如: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千里”是“马”的定语,应调整为“千里之马”;“粟一石”也是定语后置,应调整为“一石粟”。翻译为“日行千里的马,一顿饭有时要吃完一石粟米”。

3.“中心词+而+定语+者”格式。如: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能不易其志”作“缙绅”的定语,“大”作“四海”的定语,应调整为“能不易其志之缙绅,大之四海”,翻译为“能不改变他的志向的士大夫,浩大的四海,有几个人呢”。

4.“中心词+之+定语”格式。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利”和“强”分别是“爪牙”“筋骨”的定语,应调整为“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翻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向上吃埃土,向下饮黄泉,是用心专一的原因”。

5.数量词作定语,后置。如:

铸以为金人十二。(《过秦论》)

“十二”是“金人”的定语,应调整为“十二金人”,翻译为“铸造成为十二个铜人”。

除了上述三种外,还有谓语前置这一倒装现象,即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但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在具体作答时,我们需要结合语境来分析句式。

【专项训练】

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翻译。

1.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离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齐桓晋文之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而良人未之知也。(《齐人有一妻一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吾实为之,其又何尤!(《祭十二郎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归园田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荆轲刺秦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离骚》)

文言文倒装句范文2

倒装句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之一,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等几种情况。

1.主谓倒装。在文言文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如《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一句,“甚矣”谓语放到了主语“汝”的前面,应为:汝之不惠甚矣。意为:你太不聪明了。

2.宾语前置。宾语一般都在谓语后面,如果将它提到谓语前面,就叫宾语前置。如《咏雪》“白雪纷纷何所似”一句,“何”这个宾语就放到了谓语“似”的前面,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似何”就是像什么。

3.介宾结构后置。现代汉语的宾语通常放在介词后面,但在文言文中,宾语有时还会放在介词前面。如《桃花源记》“问所从来”一句,就是将宾语“所(地方)”放在了介词“从”前面,应为:问从所来。意为:(桃花源中的人)问(渔人)从什么地方来的。

二、省略句

省略句就是省略了句子的某些结构成分。它是文言文中最为常见的句式。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1.省主语。如《童趣》“蹲其身,使与台齐”一句,“使”的后面就省略了主语“之”,指自己的身体。意为:蹲下自己的身子,使(自己的身体)与台子平齐。

2.省介词。如《山市》“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一句,“饮”的后面就省略了介词“于”。“饮(于)楼上”就是“(在)楼上饮酒”。

3.省宾语。如《伤仲永》“父异焉,借旁近与之”一句,“旁近”的后面就省略了宾语“书具”。意为:(他的)父亲对此感到非常奇怪,就借来邻居家(的书和笔墨纸砚)给他。

4.省量词。如《口技》“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抚尺而已”一句,三处都省略了量词,应为:“撤屏视之,一(张)桌、一(把)椅、一(根)抚尺而已”。意为:撤掉幕布一看,(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根尺子罢了。

三、判断句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大多用判断动词“是”表示。但在文言文则常用名词或名词短语等表示判断。主要形式有:

1.主语后面用“者”表停顿,谓语后面用“也”表判断(“也”相当于“是”)。其形式为:“……者,……也。”如《陈涉世家》中:“陈胜者,阳城人也。”意为:陈胜,是阳城人。

2.主语后面不用“者”,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也”相当于“是”)。其形式为:“……,……也。”“……也。”如《醉翁亭记》中:“环滁皆山也。”意为:环绕着滁州的都是山。

3.用“乃、为、即、则、盖”来表判断。如《童趣》中“盖一癞虾蟆”,“盖”,原来是。意为:原来是一只癞虾蟆。

四、被动句

现代汉语的被动句用“被”表示。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后句中含“被”字的就是被动句。主要形式有:

1.常用“……为……所……”表被动。如:“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意为:(虾蟆)舌头一吐出来,两(只)小虫就被(它)吞了下去。

2.有时用“为”“于”等表被动。如《陈涉世家》中:“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多为用者”就是大多被他利用。意为:吴广平时关心爱护他人,士兵们大都愿意为他效劳。

值得注意的是,有许多文言文句子还会兼有几种句式。

【专项练习】

指出下列句子属于何种文言句式。(要求:若是倒装句,调整句序,并说明它属于哪一种情况;若是省略句,补充省略的成分;若是判断句,指出判断的形式;若是被动句,指出用什么表示被动的)

1.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2.又七年,还自扬州。(《伤仲永》)

文言文倒装句范文3

我们大谈教学改革,然而时至今日,不少学校文言教学还是换汤不换药。教师拿来一本教参书在讲台上大讲特讲,学生在讲台下死记硬背。教师教得迷惘,学生学得糊涂,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要想使文言教学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必须弄懂以下几个问题:

一、文言是特定时期的语言

学习语言,离不开听、说、读、写。然而对于文言文我们不可能说,也不太可能要求学生写。那么“听”和“读”就尤为重要了。

1.听。听示范,这包括听录音示范、教师朗读示范等。标准规范的朗读不仅可以达到正音、断句的目的,而且也是初步了解课文语言、感情的过程。

2.读。诵读是我国传统的学习方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1)要带着明确的目标去读。查阅工具书,结合注释给生字生词注音,清楚准确地朗读课文;结合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从整体上通读了解课文。(2)要在大声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我们开口诵读时,不仅运动了口腔器官,而且读出来的声音又作用于耳朵,当语感信息输入人的视觉、听觉器官时,大脑的感受几乎是同时进行的,时间差大大缩小了,准确率却大大提高了,理解和感悟的效率将会成倍提高。

二、文言与现代汉语的关系

任何事物都有其初发阶段,现代汉语是从何发展而来的呢?不言而喻,它就是从古汉语发展而来的,虽然古汉语不等于文言,但是其书面形式绝大多数是用文言写成的,所以,可以说现代汉语是由文言发展而来的。既然如此,那么文言与现代汉语在实质上就存在着一个“源”与“流”的关系。因而,这二者之间势必就会有着继承、演变和摒弃的关系。然而,单就中学语文文言教学而言,它就是一种继承与演变的关系。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强调文言与现代汉语二者之间的源与流的关系,千万不可走入文言与现代汉语无关的误区里去。同时,教师还要强调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学生只有学好现代汉语,才能学好文言,现代汉语的词语积累得越丰富,语法掌握得越牢固,文言学起来就越得心应手,如果脱离了现代汉语而孤立地去学文言,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有如过眼烟云,即学即忘。

三、文言的特点

文言,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因而,其特点也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文言文大体上可以分为词和句。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其中,实词又可以分为五类:

1.单音词和双音词。文言文以单音词居多,现代汉语以双音词居多。如“妻子”一词在现代文中是一个双音词,意指老婆,而在文言文中则是两个单音词,是指老婆和孩子。

2.古今异义。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彩改变和名称说法改变等。

3.一词多义。如“引”字,本义为开弓,引申义有五种之多:延长、伸长;拖、拉;引导、带领;拿、引用;后退、退却。

4.通假。包括通用、假借和古今字。

5.词类活用。包括:名词活用作状语;名词活用作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使动用法、能动用法、意动用法和为动用法。

句也可分为五大类: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其中倒装句又可分为主谓倒装句、动宾倒装句、宾语后置句和状语后置句。

在教学中利用了这一特点将之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1.划词,即将文言语句划为最小的词。2.逐词解释,即将所划出的词逐一进行解释。3.连词成句,即译成现代汉语时增加或减少某些成分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四、学习文言的关键

由于文言与现代汉语的源流关系,我们在教学中可将重点放在那些演变的文言现象上。

何为演变的词呢?即由于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在用法、意义上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的词,从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文言篇目来看,继承的词多,而演变的词少,因而,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如果掌握了这些演变的词,就等于掌握了学习文言的关键,学习文言也就会得心应手。

“忠实原作、字字敲定、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是翻译文言文时应遵循的总原则。具体来说,翻译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补充省略的部分。原文中省略的部分,如谓语、主语、宾语等,要视情况补充完整。2.调整语序。文言文中有很多倒装句,如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都与现代汉语的语序不同,翻译时应调整过来。3.适当增减。有些文言文的语句,非常精练,言简意丰,翻译时应做适当扩充,以充分表达原文的意思。相反,有的文章为增加气势,强化效果,故意用一串有同样意思而说法不同的句子,这时,翻译就要合并凝缩。此外,还要注意句子的语气、句子间的关系、修辞手法等,翻译时要完整贴切地表达出来。

文言文倒装句范文4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文言文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重视积累,在积累中升华

(一)重视诵读积累

新课标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并在“阅读与鉴赏”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文言文复习首先一定要让学生去朗读。文言文大多音韵和谐,内涵丰富,很适合朗读,而朗读本身就是一种对话――和作者对话、和文本对话。有效地、投入地朗读,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在具体的复习设计中,我们一定要把朗读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读出新意境、读出新思想、读出自己新的理解。

让学生自读,从课题到作者,再到注释,放手让学生自由读,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初步了解作者、课文的大意、表达思想感情。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合作下进行研读品味。

1.读准字音。这是最基本的要求。2.读准诗文的节奏。要求在语言层面上通读文言文,做到停顿正确,理解文意才不会出错。文言文的断句很重要,要传给学生断句的方法。因为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对句子理解的对错。断句有词组断句法和意义断句法两种,学习者要反复训练、反复琢磨、反复玩味。3.读出语气和语势。这样有利于体会古诗文的感情和气势,表现出诗文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

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必然会被文言文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文言文的整体感知。

(二)重视文言词语、句式的积累

在文言文字词句落实上必须要打破一味死记硬背的模式,应着眼在运用上,体现在阅读实践中的运用。在复习文言文时,一般采用“注重字词,标记疑点;课堂质疑,师生释疑;联系旧知,推求词义;归类整理,练习巩固”的方法。曾经出现过的字词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联系、比较、整理。如虚词“之”“其”“而”等字用法,在文言字词的认读中,要注意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比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在句的认读方面,初三学生要熟悉常见的文言句式,把握句子的主要意思,如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等。

(三)重视方法积累

1.归纳和纠正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失误

(1)词义不明常出错

文言实词数量很多,再加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可以说五花八门。那么我们应如何下手呢?

我认为应该先求其根本,再展开想象进行推断和猜测。

如文言文中的“间”字的义项不少:①中间。“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②隔离。“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③暗中。“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④夹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⑤参与。“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2)省略成分不增补

省略句的省略成分,必须补出却没有补译出来。例如,“触草木,尽死”(《捕蛇者说》),漏译成“蛇触及草木,全死了”,这不合逻辑。如果把原文的省略成分补全,那么就应译为“(蛇)触及草木,(草木)全枯死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照搬注释不变通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中的“牺牲”,其注释是“指猪、牛、羊等”,有的同学就译成“猪牛羊、珠玉、丝绸……”。其实,这里的“牺牲”,是古时祭祀用牲的通称,翻译时不能照搬注释,应变通一下,把全句译成“祭祀用的牛羊、珠玉、丝绸等物品……”,这就比较妥帖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曹刿论战》)中的“风烟俱净”。

(4)倒装句式不调整

在古代汉语中,有一种倒装句,在翻译时,要恢复成现代汉语的正常句式。

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避免文言文翻译过程中的常见错误,翻译要力求原文字字落实,译文字字有据,这就必须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

2.质疑和探讨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由“教书匠变成研究家”,“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有着鲜明的个性体验。语文教学要求老师带领学生走进教材,走进文本,更要让学生走出教材,走出文本,这样在教师正确引领下的多元解读,学生才能获得文本阅读的智慧,获得语文学习的高峰体验而不能把文言文教学限定在对教材的教学上,困于教材,墨守成规,就教材教教材,就教参教文本,用自己的解读代替学生的解读,用教参上的答案限制学生的思维。

文言文倒装句范文5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内容:

老师您好,请您谈谈高考古文翻译,谢谢。 提交人: 潘钰东 时间: 主题: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内容: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泽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泽成“(湖面)风平浪静”。

古文翻译口诀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

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

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

"吾""余"为我,"尔""汝"为你。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

文言文倒装句范文6

接下来,笔者举例分析虚词在文言句式中的标示作用。

(一)判断句

断定主语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句子。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②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元史・许仲平义不苟取》)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①句“者”无实意,只起标示判断句作用;②句“也”在句末,也无实意,同样起标示判断句的作用;③句“则”本义“就是”,属于副词,在这里也起到了标示判断句的作用。

如:吾乃梁人也。――(《战国策・赵策》

神即形也,形即神也。――(范缜《神灭论》)

判断句省略了谓语(或者由某些标示“是”的副词充当),需要借助虚词来完成。一般标示判断句式的虚词主要有“(者)也”;也有以副词来标示的,如“乃”、“则”、“非”;有助词“惟”等等。

(二)被动句

被动句中的虚词,主要是引出施动者(动作的发出者),一般用“于”、“为”、“被”、“见”等虚词来标示。如:

①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荀子・修身》)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史记・高祖本纪》)

①句“于”标示被动,“役”的施动者是“物”。上下两句形式极其相似,通过被动句式强调了受动者(“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②句“为(所)”标示被动,后面省略了施动者(刘邦)。句子强调了“若属”的结局,从而达到警示的作用。

③句“被”标示被动,“见”用法同“被”,也是起标示作用,后面都省略了施动者。整个句子通过省略和被动句式,强调了一种前后强烈矛盾。

被动句中标示被动的虚词,直接影响着整个句式的表达,突出受动者,从而强化某种语意或情感的表达。

(三)一般疑问句

文言文中,一般疑问句式都需要通过虚词来辅助表达。句末一般都会有疑问助词。如:

①缚者何为者也?――(《晏子使楚》

②由,诲汝知之乎?――(《论语》)

③公亦L闻天子之怒乎?――(《战国策・魏策四》)

①句“也”放在句末,标示疑问语气;②句“乎”放在句末,标示疑问语气;③句“乎”放在句末,标示疑问语气。

以上例句中的虚词“也”、“乎”,位于句末,标示疑问语气。文言表达简洁,却在句中保留了这类虚词,由此可见这类虚词在一般疑问句式表达中发挥着重要的标示作用。因此我们将虚词标示句式的作用进行分析,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虚词的用法了,而且对疑问句式的理解也更明了了。

(四)反问句

文言句式中,反问句往往会借助某些虚词放在句末标示反问,如:

①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春秋》)

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西蜀之僧哉?――(彭端淑《蜀鄙二僧》

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①句末“耶”标示反问,体现了人物晏子机智自信的形象;②句末“哉”标示反问,强调立志为学重在行动的道理;③句末“乎”标示反问,体现了任务陈涉藐视王侯,敢于反抗的精神。

以上例句中的虚词“耶”、“哉”、“乎”常用来标示反问句式,强化了语意的表达。

(五)倒装句

文言句式中的倒装句,也可以通过标示倒装的虚词来准确把握其语意。如:

(1)宾语前置

文言句式中,往往会出现宾语前置的情况,一般都是借助某些虚词标示的,如:

①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②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③寡君其罪之恐。――(《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④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⑤先君之好是继。――(《左传・僖公四年》)

①句借助虚词“之”将宾语“何陋”标示在谓语“有”的前面;②③句也是借助虚词“之”标示宾语前置;④句中疑问代词“谁”,借助虚词“与”标示宾语前置;⑤句中“先君之好”是“先君的友好关系”的意思,作为宾语,借助结构助词“是”标示宾语前置(也有学者认为“是”、“之”等为指示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2)状语后置

文言句式中,状语往往由“于”、“以”等虚词引导,位置灵活,会出现状语倒装的情况。如:

①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山海经・北次三经》)

②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③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①③句均是借助虚词“于”标示状语后置; ②句借助虚词“以”标示状语后置。

这类虚词往往是由“于”、“以”等和名词构成的介宾结构作了状语,而状语一般应位于谓语(动词)前,进而把握状语后置句式特征及此类虚词的用法。

(3)定语后置

在文言表达中,为了突出定语,或使语言更流畅,往往会借助虚词构成定语后置的句式。如:

①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孟子・告天下》)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③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韩愈《马说》)

以上各句,均是用标示宾语后置的虚词“之”来突出定语。①句理解为“华美的宫室”;②理解为“锋利的爪牙,强壮的筋骨”;③句理解为“能跑千里的马”。这里的虚词“之”无实义,也不充当任何成份,只起标示定语后置的作用。

很多人容易混淆①句中的虚词“之”为结构助词,当作“的”来理解。究其根源,“宫室”为名词,“美”本为形容词,形容词位于名词后,中间以虚词“之”来连接,应理解为定语后置,正确的语序应为“美之宫室”。根据句法关系,此处虚词“之”还可以理解为标示取消主谓(后文详述),“美”活用为动词,其语意为“为了宫室变美”。因此要弄清虚词的用法,熟练辨别句式,就应当将两者结合起来,从而掌握文言文的句法。

(4)取消主谓

某些文言句式表达中会同时出现几个主谓结构,而这显然不符合汉语的语法规律,实则是借助了虚词标示取消其中次要的主谓结构,从而使得文言表达更规范。这类用法最常见的就是虚词“之”标示取消主谓结构,如:

①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庄子・逍遥游》)

②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彭端淑《蜀鄙二僧》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

④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上一篇中秋节作文300

下一篇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