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工作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工作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工作计划

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工作计划范文1

【关健词】自动化;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应用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应用已经全面闯入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当中,在一定程度上它成为了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于一体的重要工具设备。企业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与质量,在员工工作中普遍都引进了办公自动化技术。基于计算机使用办公自动化技术不但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而且还能优化企业的组织、管理机构。给企业的经济带来全新的突破和飞跃。 本文通过介绍信息技术和办公自动化,对办公自动化系统中计算机信息处理的主要技术进行了论述。最后归纳与总结,对未来办公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展开了讨论和预测。

1、 信息技术和办公自动化的概念

1.1 信息技术的概念

信息的获取、传送、检测、处理、分析和使用便形成了信息技术。管理和处理信息是信息技术的主要作用。它之所以被常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或者是现代信息技术,是因为它是由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而形成的。

1.2 办公自动化的概念

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整个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便有了办公自动化的概念,所以可以理解为办公自动化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对于办公自动化而言,它是一个整体的系统,整体中可分为操作人员和计算机本身;在这个整体的系统中,操作人员和计算机是不可分割的。办公时,计算机里的软件与硬件设备都必须确保齐全,这为操作人员提供了方便。

企业基于计算机实现办公自动化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保证员工工作质量的同时也实现了对企业组织与管理机构的优化,并带动企业的经济,让企业在竞争中站稳脚跟。

2、办公自动化的特点

2.1办公自动化是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系统科学和行为科学作为它的四大支柱,它以人为主导,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及通讯技术来完成各项业务。

2.2办公自动化又是一个人机信息系统,办公人员、办公设备和信息资源三者密切联系,办公人员是通过友好、高效的人机界面来设计和指挥加工信息的。

3、计算机信息处理的主要技术功能

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竞争的日益激烈,管理者对信息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信息已经成为企业系统的重要资源和财富,是决策的基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为信息处理的现代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办公活动中,通常使用的信息有:网络、文字、数据、邮件、表格、语音等。因此,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主要技术功能有:网络通信、文字处理、数据管理、电子邮件、决策支持、表格处理、电信会议等。

3.1 网络通信技术

网络通信技术主要用于对图形、文字等形式的资料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和传输,它能让信息资源达到共享的效果。

3.2 文字处理技术

文字处理技术在历史上有着演变的过程,按时间顺序排列它是由“手写”到“刻字”到“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到“机械式打字机”再到“计算机文字处理”的演变过程。因此项技术在数字信息录入、编辑和输出方面具有规范高效的效果,所以它理应作为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核心技术之一。此项技术可有效地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

3.3 数据管理技术

数据管理技术的主要作用是对数据进行规范的收集、组织、存储、加工、传播和使用。在该项技术的主要作用下,能够获取精准有效的处理结果,也能够在生成直观、清晰的图表的同时增强数据的独立性。直观的图标和清晰独立的数据在开展一些执行活动便确保了顺利和完善。

3.4 电子邮件技术

电子邮件技术的特点是方便、敏捷、高效、经济等等。它是实现无纸办公的保障。电子邮件技术的传输效率也非常大,传输可针对“一对一”传输,也可以针对“一对多”传输。它所支持的多媒体信息传输非常广泛,例如:声音、图像、文字、数据等等。它只需要下载客户端,工作人员登录后即可查收文件。这样敏捷性的特点是传统的办公方式无法实现的。

3.5 决策支持技术

决策支持技术主要体现在管理人员在对方案的决策与工作计划的制定上,办公自动化系统根据相对应的工作需求,收集资料、分析信息,进而刷选和处理信息,一系列工作完成后便可出方案作出最优化的决策,也可制定出更完善的工作计划。

3.6表格处理技术

象Excel之类的表格处理计算机工具使得办公人员可以直接在计算机屏幕上完成表格设计、处理和制表的全部操作,实现了表格处理中各个环节的自动化。

3.7电信会议技术

电信会议发展的最新形势就是计算机会议。它利用计算机和数据通讯设备,将远距离的人们联系起来,这种会议的最大优点是每个与会者都可对会议的议题作出妥善的答复,并可通过计算机进行汇总、打印和判断决议的可行性等,允许一人同时参与许多不同会议,节省旅行的费用和时间,提高办公效率。

4、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给办公自动化带来的效益

办公自动化可以使办公管理人员用现代化的技术装备和科学管理手段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举例说来,如:提高快速响应能力。可以利用计算机的快速处理能力,对核对数据、查阅资料、统计报表等事务在短时间内获取需要的信息。又如、提高决策的准确和科学性。由于计算机处理信息准确可靠,大大减少了手工工作产生的错误、遗漏,为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数据、依据。

5、办公自动化未来发展趋势

5.1 应用视频技术的广泛使用

近年来,压缩技术和视频技术发展迅速,使用方面主要体现在聊天、工作会议上,通过摄像头能够清晰地看到对方,识别对方的表情,为沟通和交流提供了便利。在技术不断的改进下无线视频技术必定能发挥重大作用。这种技术能在交流和沟通方面提供便利,同时也能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5.2 无线办公环境

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下,无线WIFI已经企业中基本实现。但现在无线WIFI区域覆盖不全面,未来随着WIFI技术的不断改进,将实现无线办公环境,覆盖面积将越愈加大。例如:酒店、饭店、机场、家中等等。在安全方面,根据企业会设置相应的应用程序,确保用户的拥有权。无疑,无线办公环境的实现能让办公环境得到改善,并提高工作的效率。

5.3 灵活的工作程序

我们拿电子传输和纸质文件传输作比较,可以得出结论电子传输的速度是非常具有高效性的。不仅如此,电子传输还是集文字、音频、视频于一体的优良传输技术。这种技术不仅丰富了文件传输的形式,也为计算机节省了很大的空间。

5.4 办公的非专业形式

随着商务环境的发展,对于一些办公软件,一般的工作员工是都很容易掌握,如果办公自动化能够得到完善,让一般的工作员工通过数据和知识的输入,然后制作出相应的文件,上传网络,让文件能够得到快速的传输效果。或许,质量方面是我们所欠缺考量的,但在数量上,绝对是一个全新的破图口。

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工作计划范文2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家从发展战略的高度,明确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要求,国家档案局随之提出了“以档案信息化促进档案事业发展的目标”要求,档案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档案信息服务社会的最佳技术手段和实现途径。同时,高校档案信息化也是高校办公自动化的必然要求。目前,很多高校都采用了以电子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这一系统的出现也使档案的生成方式发生了变化。诸如文件的起草、签发、催办、归档等运作过程在计算机和网络中进行,这就形成了大量的电子文件,电子文件的保管必须依托信息化数据库的软件保管和以磁盘、光盘等为载体的硬件保管。总之,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是高校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必然要求,只有真正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才能达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目标,才能为人们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但是,高校档案在其信息化、数字化的实践过程中,遇到了种种客观的、现实的困境,致使档案信息化建设总是停滞于单机数据储存阶段,不能达到质的飞跃,实现真正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困境

基础设施不完善。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拥有现代化、信息化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硬件设施主要包括服务器、存储器、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刻录机、扫描仪、照相机等设备及其必备的组件。由于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投入较少,加之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致使对这些硬件设施的投入不足,而且配置较低,不能满足于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软件设施主要包括档案管理数据库系统,这一系统需由专业的软件开发技术人员来完成。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是通过向软件公司购买,并请技术服务人员进行安装和对档案人员进行简单的使用培训来完成的。所以,在档案管理应用系统这一方面,各个高校是不尽统一的,致使在使用上无法实现资源与技术的共享。

人员结构不合理。档案管理有别于一般的办公室工作,它需要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档案的立卷、归档工作。可目前的状况是,有些高校的档案人员大部分属于兼职的性质,专业不对口,业务不精,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相对偏低,对档案的管理基本上只停留于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很少涉及档案的编研与利用。同时,档案工作人员的年龄较大,老龄化趋向明显,在档案部门形成一个较大的年龄隔离层,不利于部门内部对档案资源的研究与探讨。再者,信息化时代要求既具有档案专业知识又具有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人员,可在这一点,在很多高校档案馆是不具备的,导致高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缓慢发展,远远落后于高校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这种年龄悬殊大、知识层次不一致、专业技术不对等是高校档案馆工作人员的主要特点。

信息资源利用不充分。随着计算机在校园工作中的广泛应用,高校办公也基本上实现了信息化、网络化,OA办公系统和校园网站的使用,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文件。这些电子文件大多散落于各个部门,并未及时上交于档案馆,致使时间一长这些电子文件就大部分丢失。目前高校的档案信息化工作大多偏向于传统档案数字化,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扫描纸质档案,很少考虑电子档案。档案馆作为学校档案的综合管理单位,有权利、有义务收集这些电子文件,并将纸质文件一并归档,但是由于档案馆自身条件的局限性,不能及时的、完整的收集这些电子文件,加之各个部门对电子文件的不重视以及对档案上交的不及时,导致高校在信息化建设中对电子文件的利用很不充分,造成严重的信息资源浪费。

数字信息的安全性不容易控制。档案信息资源的网络化是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但是,电子文件对软硬件设备的依赖、不能直读、易更改、信息与载体相分离的自身局限性对电子文件的长期保管和安全保存构成了极大地威胁。同时,计算机病毒与网络黑客的攻击难以发现。由于人员和技术条件的限制,我们只能采取在服务器上安装杀毒软件、定期备份数据或设置访问权限的方式防止中毒,避免黑客攻击,但这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再者,操作失误、网络系统软硬件故障的偶发因素也是难以避免的。总之,这些网络的破坏因素和工作人员技术的限制都加大了档案信息化、网络化的不安全成分,我们对之是无可奈何。

推进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高度重视,确立主管领导负责制。高校档案工作是一项服务性的工作,在高校建设中不是处于核心地位,但它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工作,学校领导必须有足够的重视,确立档案管理的主要负责人,由学校主管领导统一领导,将高校档案工作纳入学校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并分学期督查档案馆年度工作计划实施进程和档案安全保障情况,实行岗位责任制考核,加大管理力度,推动档案工作更快、更好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同时,学校领导应对档案工作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大幅度提高档案馆业务建设经费、专项经费,确保档案工作的建设需求,尤其加大对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投入力度,保障档案工作与校园数字化工作的同步发展。

完善电子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强化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各高校档案机构必须根据国家《普通高校档案管理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学校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和具体实施细则,尤其要制订电子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如电子文件管理实施办法、电子档案保密制度、电子档案利用规范要求等等,通过规章、制度的约束,实现档案收集、鉴定、整理、保管等各个环节的标准化、规范化。同时,电子文件的数字处理、信息转换等都应该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只有标准统一才能够使传统档案文本数字化的保管、利用、传递等工作都实现标准化、规范化,避免出现互不兼容、重复建设等现象的发生,为保证档案信息交换、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创造条件。

整合信息资源,有效发挥校园网和办公自动化的互通优势。高校档案部门要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首先,利用数据库技术,通过手工著录、扫描、数码处理等方式有重点、有选择地对纸质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等馆藏各类档案数字化,扩大数字信息资源总量。其次,通过对电子文件的收集,按照数字化管理体系进行归档、整理转化为数字化档案,建立相应的数字化档案数据库。再次,积极参与电子校务建设。档案馆可以牵头对校内的数字资源统一协调和指导。依托校园网,将档案管理系统与学校其他系统如OA系统、教学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等有效衔接。使档案部门的管理者通过校园网收集到这些系统形成的电子数据,其他部门亦可以借助网络共享数字化的档案信息,形成档案信息化服务的良性循环。

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工作计划范文3

关键词:设施管理;设施管理信息系统;系统架构;系统整合

中图分类号:TP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12-0111-04

作者简介:董鑫(1977-),男,博士,河南电视台第9频道活动策划部副主任、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建设项目管理、信息技术应用、旅游目的地营销。

0引言

设施管理(Facility Management,FM)是一门跨学科和多专业交叉的新兴学科,按照国际设施管理协会(International Facilities Management Association)和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定义,设施管理是“以保持业务空间品质的生活和提高投资效益为目的,以最新的技术对人类有效的生活环境进行规划、整备和维护管理的工作”,它“将物质的工作场所与人和机构的工作任务结合起来”[1]。尽管设施管理学科诞生的时间不长,但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案例,初步形成了独特的学科体系。随着经济环境的发展,投资扩张、全球化、人口增长及其结构变化、技术变革、外包、能源限制、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应急事件等变化因素,均给设施管理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活力,也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和挑战。

1基于信息技术的设施管理系统

1.1计算机维护管理系统

20世纪60年代初期,企业并没有形成设施管理信息系统的统一认识,不存在设施管理信息系统这样的概念,企业内部也没有设施经理和相应的设施管理部门[2],当时对设施管理的认识停留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层面,有关设施管理的各项工作分散在行政办公、人力资源、后勤保障等多个部门完成,这些部门拥有各自的办公系统。

当组织展开工作流程自动化时发现,单单依赖于一套新的计算机系统是无法实现目标的[2]。CMMS包含了原有的工单系统功能,还包括一个存储组织维护运营信息的数据库系统,用来帮助工作人员降低维护成本,帮助维护人员在正确的地点、正确的时间做出正确的决定,并且不间断地管理和控制所有维护活动[3],在设备未发生故障前对设备进行有针对性、有计划性、有目标性采取预防性维护工作。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内,CMMS以设备维护为其核心功能,但随着设施管理的概念、内涵的不断更新,这种观念已经发生了改变。对于CMMS产品的关注范围已经扩展到了包含多种设施的企业资产管理系统(Enterprise Asset Management,EAM),也称企业资产维护管理系统[4]。EAM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率以及资产利用率,企业通过Internet访问集成了设备状态信息的EAM系统来制定设备维护的计划决策[5]。CMMS系统将着眼点放在设备维修的层面,借助计算机实现维护工作管理和备件采购库存管理。进入EAM阶段后,着眼点扩大到资产的层面,从而在CMMS的基础上,将资产管理相关的项目管理、人力资源、安全与职业健康、维修成本、移动应用等子系统纳入到EAM范围之内[6]。

1.2计算机辅助设施管理系统

在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设施管理协会、英国设施管理协会等组织开始对FM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那些拥有大量建筑设施、众多员工和成批设备,并且实行中心化集中管理的大企业和组织也逐步认识到了设施管理的重要性,计算机辅助设施管理(CAFM)系统开始逐步应用。CMMS与CAFM系统(又称为设施管理软件)关系紧密,因为在不少组织中这两者是可以等同互换的。1982年ARCHIBUS公司了其第一款CAFM系统,并将CMMS的主要功能纳入其中;1983年ARCHIBUS公司成为Autodesk公司全球的合作伙伴,并于1985年世界上第一套整合CAFM系统。

CAFM系统通常提供与CAD系统以及空间数据库相联的接口[6],使得计算机辅助设施管理、计算机集成设施管理从本质上更具有战略性,并提高了设施经理在空间管理和信息管理中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在遍及政府、医疗保健、教育、商业等不同的行业和工业环境中,CAFM系统通过合成和分析复杂数据来改进设施管理实践,同时设施经理在空间管理和信息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当前,CMMS与CAFM系统仍然在相同或不同的行业及企业中应用,两种系统并没有绝对的区别。CMMS与CAFM系统都是设施管理信息系统的一种,或者说是一个部分,这两种系统不断地完善各自的功能,越来越多地在功能上相互重叠、融合。随着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这种集成化的趋势愈发明显,整合了CMMS与CAFM功能,并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系统互联的新的设施管理信息系统开始出现。

1.3设施管理信息系统

设施管理通常服务于企业的非核心业务,然而非核心业务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并非无足轻重;传统上认为设施管理部门是成本中心,而新的管理理念是要将其发展为利润中心。以高效集权管理为目标的管理整合成为优先管理目标,主要体现在设施管理信息系统(Facilit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FMIS)的整合。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结合包括系统工程、通讯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在内的各种技术应用,现代设施管理的内涵不断扩展,服务功能不断延伸,正在发展成为一个完全新型的综合设施管理服务体系。现代大型企业中设施管理越来越多地涉及到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功能,这些部门之间有大量的信息需要整合与共享。企业需要的是设施管理综合解决方案,一种网络化的、并且与企业原有的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系统、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HR)系统通过通用接口整合的、结合CAD和GIS技术的集成化的设施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将这些信息整合,FMIS提供了一个观察设施管理绩效的统一视角,并为设施管理决策提供更多更准确的信息支持。一个设计良好的 FMIS 要能够确保系统记录的质量,要保证决策制定过程可被追溯,要建立可靠的反馈和前馈机制以确保设施管理团队成员间的有效沟通[7]。无线网络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设施管理的发展。设施管理者的个人计算机、手机、PDA等设备通过Internet、无线传感网络、蓝牙技术实现了无缝连接[8]。设施管理者的个人计算机随时可以通过E-mail接受服务器端的有关设施管理的最新资料和数据,设施管理者也可以通过蓝牙技术、个人计算机和其移动设备,将手机和PDA中的数据同步更新。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全球范围内的社会生产方式、市场体系和组织的商业和管理行为模式都有了很大的调整,现代设施管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全球化使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突破了狭隘的地域空间限制,竞争不单只是来自国内,更多的竞争将来自于全球范围[9] 。

2设施管理信息分析与系统架构

对于设施管理的组织来说,FMIS的分析和设计工作非常重要。经过良好规划的FMIS可以灵活应对未来新增的空间需求、设施搬迁的管理和设备维护计划的变更,并保证组织获得最大利润。

2.1设施管理信息分析

由于设施管理领域技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背景,不同组织对设施管理的定义和设施经理的角色也千差万别。然而,不同的组织对于信息却有着共同的认识:信息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决策制定的支持性元素。信息以电子数据为载体,增强了组织交换信息的能力,并且在时间与空间上革命性地改变了通信的方式。组织需要从信息重要性的角度出发,重新思考设施与计算机及其FMIS的关系。

设施管理对于高效性的要求,必须依赖设施管理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准确性、完备性以及系统的反馈。全面、可靠的信息在设施管理决策制定的有效性方面非常重要。然而,不同设施管理业务流程的信息构成方式不同,处理信息的方式也比较繁杂,体现在信息的收集、整理、分发、显示以及更新的全过程。基于设施全寿命周期的建设和运行、维护信息数据包括两个主要方面:设施新建、改建或扩建过程中所收集的数据和设施运行和维护期间所生成的数据。

(1)设施新建、改建或扩建过程中的规划、设计和施工(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A/E/C)阶段,由于传统的工程建设模式导致A/E/C的“分裂”(Fragmentation)特征,形成信息孤岛,造成项目规划、设计和施工参与方之间的信息沟通障碍[10],它们大都采用自身专用的数据结构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在不同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之间没有统一、标准化的数据收集和交换过程。因此,设施拥有者和设施经理们所得到的只是一个具备有限的CAD图纸、大量记录在纸质上的操作指南、维护手册和工作计划以及设备调试检验合格证的设施。所遇到的问题有两个:

①在设施设计和建造期间难以获得有用的系统信息;②所获得的数据,如纸质的文档和图纸,需要重新输入电子设备。

(2)在设施运行和维护期间,设施系统的高效维护需要并且不断地产生大量各类数据,并存储在为数众多的不同类型的媒介中,其中约有94%是保存在纸张上的[11]。信息技术所具备存储和操作大容量数据的能力,被认为是提高信息管理运作效率、降低维修费用的补救办法。但是,由于自动化设施管理功能与CAD系统、以及组织原有的资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应用都采用离散的工作方式,相互之间形成了一个缺乏结构和控制的信息流,设施管理应用与组织的业务管理应用之间缺乏统一的控制平台,彼此不能有效并行运作。此外,采用手工的方式将一个计算机系统的数据输入到另一个计算机系统的时候容易产生错误,而那些直接数字控制(Direct Digital Control,DDC)组件的“设施控制系统”(如安全、照明以及空调系统)的制造商们所使用的往往是互相不兼容的通信系统[12]。

2.2基于全生命周期的设施管理信息系统架构

一个设施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虽然许多设施管理经理人明白FMIS带来的收益,但是他们没有太多时间或精力来推动FMIS在企业或组织内部实施。企业或组织的设施管理部门通常将FMIS的开发、实施及管理的任务委托给IT部门。而IT部门的人员通常不会真正了解设施管理的业务流程,对于设施管理需求和对象的定义也不十分清楚。

设施管理信息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信息系统架构。为了在设施的全生命周期内充分发挥FMIS的作用,能够经得住设施业务变化和时间的考验,信息系统的良好架构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不重视整个信息系统的规划,没有从全局的角度考虑,就可能造成各个环节相互割裂、各部门各自为政、信息沟通不畅的局面,FMIS也就成了信息孤岛。因此,在设计、开发一个设施管理信息系统之前,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并且得到设施管理部门认可的基于生命周期的设施管理信息系统框架,如图1所示。

图1描述了一个基于设施全生命周期的FMIS架构,生命周期支持工具提供了用户交互界面,在设施管理全生命周期的各阶段为用户提供访问服务。数据层是整个系统架构的重要基础,其中包含了两种数据库:设施模型和知识库[13]。

(1)设施模型。

设施模型包含了设施的所有属性和功能信息,如设计参数或是设施部件采用的材料数据或是结构数据。当然,这个模型依靠信息技术的支持,设施模型应该与施工记录以及运营和维护的历史数据相联系。

(2)知识库。

知识库中包含的数据主要涉及有设施管理的理论和经验的知识,如设备预防性维护理论、设施状态的评估经验方法等。设施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都应该顺利访问这些数据库,并且运营和维护过程中新产生的数据也应该可以正常地更新到这些数据库中。数据库中的数据要能反映设施当前运营的真实状态,设施管理中各项决策的制定应该是基于数据库中最新的数据。

3FIMS系统整合

目前在软件产品市场上有多种功能的设施管理信息系统,但基本上都无法提供一个完整的、具体的综合解决方案。因此,设施管理信息系统应该是一种由多个子系统有机构成的整合的信息系统,并且在通用信息基础上实现各个自动化信息系统的组合,在建设项目维护的整个生命周期内进行优化管理[14]。这种整合提高了运营效率,提供了一个信息技术规划和服务的环境。

(1)整合的FMIS 功能模型。

复杂的设施系统所依靠的技术与知识,不仅来自于组织内部员工,也来自于其服务的客户。基于设施管理信息技术的整合包括了设施业主、用户、建筑师、结构工程师、暖通工程师、设施经理等各类设施管理参与者的资源。

组织采用整合系统的策略,提供一个完整、统一的共享信息和功能的系统,以减少业务流程和内容相同工作的重复,并在不同系统部分和不同应用软件之间实现流畅的、准确的信息交换能力。整合系统的各个子系统或功能模块之间有不同的连接方式,一种是简单的端到端的连接,各模块之间以一种松散的方式直接互联通信,没有中央结点的控制。端到端的连接方式,如图2所示。

这种连接方式需要单独开发各个模块之间通信接口和协议,各模块之间也很难协调同步工作,更好的整合方式是“轴-辐”式结构,如图3所示。这种“轴-辐”式结构有一个中央核心节点,其它节点之间的信息交换都通过它的转换服务实现。作为一个实体对象,这个核心包括了在各个模块之间交换信息的通道,在系统内实现一种统一的标准化的独立于各个模块开发商的信息结构和通信标准。

设施管理信息系统整合的核心点是将每个独立的自动化子系统组合为一个单一的完整的系统,也可以将这个核心功能节点视为一个基础支撑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实现基本的通讯协议,并为构建在其上的各子系统模块提供服务支持。它实现了将技术、管理和财务的信息整合到一个系统中,这要归功于信息技术在存储数据方面的发展,其消除了信息对象的丢失,加速了查询数据的速度,并且减少了查询数据中出现的错误。

(2)整合的FMIS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是对真实世界中问题域内事物的描述,而不是对软件设计的描述。概念模型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是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是数据库设计人员进行数据库设计的有力工具,也是数据库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

FMIS概念模型是设计者对设施管理现实世界认识结果的体现,是对其软件系统的整体概括描述。构建基于全生命周期的设施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对设施管理业务流程进行分析,确定是否适用于自动化或计算机化控制,是否仍然要借助于人工操作完成。要分析各个应用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定位,应用模块所涉及的数据量、数据类型、格式和其它重要的系统管理问题,包括数据安全和尽可能减少获取信息时的风险、用户—系统接口的设计方案、数据交换及系统管理过程。

从组织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基于设施管理功能真实需求来设计FMIS,通过将空间、人员、资产、设备维护和财务等功能集成,为用户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来观察和分析设施管理[15]。将FMIS与企业核心业务系统及相关辅助系统相整合,为企业提供基础设施服务,并与外部网络相连接,如图4所示。

从更广义的角度来说,一个整合的FMIS,也称整合

的设施管理系统(IFMS),还包含用来跟踪资本更新及维护的资本规划和管理系统(CPMS),并与人力资源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相连接,并提供与CAD系统的接口。一个整合的FMIS结构中还包括组织内部网络和FM部门局域网络的IT基础设施、外部网络、国际互联网及相关硬件以及在线网络服务系统,供内、外部用户访问FMIS的网站链接。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WAHEED Z, S FERNIE. Knowledge based facilities management[J]. Facilities,2009,27(7/8): 258-265.

[2]TEICHOLZ E. Facility design and management handbook[M].McGraw-Hill Professional;1 edition,2001.

[3]LEGER J B.An innovative approach for new distributed maintenance system: Application to hydro power plants of the REMAFEX project[J]. Computers in Industry,1999,38(5): 131-148.

[4]MCMULLAN I. Enterprise asset management:configuring and administering SAP R/3 plant maintenance[M].iUniverse, Inc,2004:265.

[5]LIAO L, J LEE.Design of a reconfigurable prognostics platform for machine tools[J]. Expert System with Applications, 2010,37(1): 240-252.

[6]TEICHOLZ E. CAFM and facility conditions assessment software[J].Facilities,1995,13(6):16-19.

[7]ALEXANDER K.Facilities management:theory and practice[M].Spon Press; 1st ed edition,1996:196.

[8]BOOTY F. Facilities management handbook[M].Oxford; Burlington, MA: Elsevier/Butterworth-Heinemann,2006.

[9]WIREMAN T. Computerize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systems[M].Industrial Press, Inc.2 edition,1994.

[10]李永奎.建设工程生命周期信息管理(BLM)的理论与实现方法研究[D] . 上海:同济大学,2007.

[11]ATTINGER M.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J]. Canadian Facility Management and Design,1994(10): 22-24.

[12]AL HUSSEIN M. An information model to support maintenance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of building mechanical systems[M].Concordia University (Canada),2001:157.

[13]TAKATA S.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er for life cycle maintenance[M]. in CIRP International Design Seminar,1997:133-142.

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工作计划范文4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策略

ABSTRACTThelessonsandexperiencesintheconstructionof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MIS)forelectricpowerenterprisesaresummarized.ThecoordinatedconfigurationbetweenhardwareplatformandsystemsoftwareofMIS,therelationbetweentheconstructionofhardwareplatformandthedevelopmentofapplicationsoftwareareanalyzed.TheprincipleforMISconstructionwhichshouldbefollowed,i.e.,constructionbystages,effectivenessforagivenperiodandendurance,isputforward,thebasisoftheprincipleandtheresultofapplyingitinpracticalworksareexpounded.

KEYWORDSMIS;construction;strategy

电力企业信息网络和管理信息系统(MIS)工程的组织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探索一条符合我国电力企业特点,能满足电力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需要的电力信息网络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之路,是从事这一系统工程的决策者和技术人员的职责。本文在结合组织东北电力信息网络及MIS建设工作的实践,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具有“阶段性、时效性、持久性”的建设原则,并用以指导东北电力信息网络及MIS建设实践,带动各基层单位的MIS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为企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管理的手段与工具。

1正确认识、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利用图1所示的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提出的“诺兰(Nolan)模型”来分析东北电力集团公司及其所属单位所处的信息系统发展阶段,可以发现大部分单位处于初、中级阶段,少部分单位处于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之中。其表现是:

(1)分散的、独立运行的事务处理(TPS)较多,应用之间交换数据多数是采用手工方式,只有少数单位设有数据转换口或共享数据库。

图1企业MIS发展阶段的诺兰(Nolan)模型

(2)少数单位有小规模的管理信息系统(MIS),还没有中等规模的(即能覆盖几个职能域、信息共享的)MIS,而且单位内部的数据还缺乏规范化。

(3)全系统的信息联网困难很大,除了通信和计算机设施方面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没有建立全系统的信息标准化管理。

(4)人们的信息观念、意识还需进一步提高,传统的管理方式阻碍了信息系统的快速发展与应用。

图2为90年代初的研究成果“米歇(Mische)模型”,它进一步指出,企业综合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应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起步阶段、增长阶段、成熟阶段和更新阶段。这些阶段的特征不只表现在数据处理工作的增加和管理标准化建设方面,而且涉及知识、哲理、信息技术的综合水平及其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的作用,以及信息技术服务机构提供成本效益的实时性好的解决方案的能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应从5个方面来衡量发展阶段:

(1)企业信息基础设施状况及支撑力度;

图2分析信息系统发展水平的“米歇(Mische)”模型

(2)企业核心业务应用和集成程度;

(3)数据库和存取能力;

(4)信息技术组织机构和企业信息意识;

(5)全员文化素质、态度和信息技术视野。

在相当长时期内,由于未能按信息工程的客观规律办事,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成功的例子不多,因而使一些企业领导心有余悸,从事这项工作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信心也不足。

2企业MIS实用化困难原因分析

在我国开展管理信息系统实用化工作的难度大,成功率低。经研究分析认为有以下原因:

(1)人类经济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农业型经济阶段,工业型经济阶段,信息(知识)型经济阶段。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型经济阶段,同时向信息(知识)型经济阶段过渡。信息化起步较美国晚25~30年,较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晚10~20年。我国企业对管理信息系统的认识、观念、意识以及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差距较明显。

(2)自从1946年美国应用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开始,从计算机网络的综合布线,计算机及网络设备从生产到网络协议、规约、规范、操作系统、数据库及各种应用平台软件投放市场、更新开发不断升级、不断改进等,几乎全是按照西方人的习惯而研制和开发应用的,并均由西方发达国家所控制。这对于东方人,特别是以汉语为母语、写方块字的中国人来说,在应用开发、网上信息交流等方面困难很大,加之我们对此认识较晚,汉化的工具开发研制没跟上,信息交流的难度就更大。

(3)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对象或服务对象是人与运行机制,这与电力工业信息化的其它方面如调度自动化、无人值班变电所、火电厂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和机炉协调控制系统(CCS)、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以及计算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等信息化诸方面的研究对象和设备或系统相比,受人为因素影响大,呈现多变性、随机性的特征,因而在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实际应用的难度是显而易见的。

(4)我国改革的力度和深度是世人可见的。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无法适应,企业组织机构、机制、人员等多方面的变化,使得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形成后,应用效果不理想,造成浪费。虽然一些单项应用已经趋于成熟,但是大型企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成功地用于生产实践的范例很少。

(5)在进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同时,没有进行企业数据环境建设,没有按照自上而下、面向数据的方式进行企业总体数据规划和建设企业数据环境,进而指导自下而上,面向对象进行MIS系统集成开发。一些MIS扩展到一定规模后,网络就难以运行和管理,数据加载难度大,应用无法实现数据共享与及时交流。

3坚持MIS建设“阶段性、时效性、持久性”的原则

如何在现有条件下,遵循信息工程的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地确定发展目标,采用信息工程方法,科学地实施MIS工程控制策略,是作好这一工作的关键。本文总结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阶段性、时效性、持久性”原则,并以此较好地指导了在这一领域工作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MIS建设的阶段性

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市场价格在不断变化,操作系统与数据库平台开发工具在不断升级,而人们对信息网络系统及MIS的认识与需求尚未达到成熟阶段,网络设备与信息资源开发组织也还不够协调,在此情况下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全系统信息管理的统一标准是不可能的,应分阶段进行。在初级阶段,采用集成与开发相结合,或先将原有设备与信息资源进行集成,为第二阶段实现统一标准、较高的数据共享打下基础。确定目标时一定要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

大型企业要在较短时间内达到包括企业全面业务信息过程管理也是不可能的,要集中精力解决企业领导最关心的、直接影响企业效益和效率、生产、经营和管理的突出矛盾以及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点工作和内容。例如MIS实用化验收的必备子系统就是第一阶段的基本要求。此阶段内所建设的项目不必多,但要用好,以提高企业领导及各类人员的认识。在资金投入、人员素质提高等方面可以逐步加以解决。

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的一个十分重要和关键的问题是要应用,要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中的急需。一旦目标确定就应在总体数据规划指导下,尽快组织开发,形成成果并迅速组织应用,成熟一个应用一个,使繁杂的日常工作不断地被计算机及信息网络所取代。调动和激励业务技术人员主动参与MIS建设的积极性。衡量阶段性成果好坏的标志,就是集成开发的系统是否能解决实际问题,是否能逐步成为企业不可缺少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和工具。

(2)MIS建设的时效性

由于我国企业目前处于改革的新时期,新、旧机制的转变,机构、人员变动较大,因此一个MIS开发的周期越长,成功的概率就越低。这就要求在一个相对稳定时期内抓紧工作,在短期内实现阶段性目标并尽快投入实际应用,待用户需求提高后重新起动,保持经常性的使用。这样,企业领导就会感到投资效果好、见效快;应用者就会感受到确实解决了实际问题;对开发者来说其工作成果得到了社会承认,增强了信心。这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创造了条件。

(3)MIS建设的持久性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技术复杂、实现难度较大,这就需要企业领导、各级干部、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与信息工程开发与管理部门密切配合才能完成。

1)企业领导的支持与重视,是这一工作成败的关键。企业领导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指导参与程度,直接影响MIS形成后的可用程度和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深度。

2)有一批热爱这一工作,熟悉本企业业务和具有较高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软件开发能力的骨干,以不断进取、埋头苦干的精神使MIS得以不断完善,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保证。

3)企业进行MIS建设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投资较大,约束条件较多。由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发展快,因此就需要不断地投入资金,以保证开发、维护和管理的费用,使固定资产发挥作用。否则投资虽较大,作用越来越小,将造成前期投资的浪费。

4实践与成果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包括现代通信网和计算机信息网,以及信息资源网和网络化的管理系统。后者较前者更重要,实现更困难。需要计算机信息系统分析人员、编程人员与各专业部门的专家相结合,互相学习,才能不断地完善MIS的集成开发成果。同时必须协调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信息主干网络与广域网建设的关系,系统软、硬支撑与应用软件系统应用的关系,原有子系统的集成与新系统的开发的关系,总体数据规划与应用子系统开发的关系,集团公司与基层单位MIS实用化的关系,近期MIS建设与长期MIS建设目标的关系等。

东北电力集团公司于1998年初适时进行企业总体数据规划百日工作,抓住机遇,全面组织培养信息化意识,努力压缩“起步”、“蔓延”和“控制”各阶段时间,采用领导动员与专业技术讲座相结合、系统分析人员与业务代表相结合、集中研讨与分散交流相结合等方法,配合总体数据规划工作的同时完善信息网络建设,在全局范围内进行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培训。整个工程经过22名系统分析人员和36个部门的70多名业务分析人员奋战100多天,产生了由47个主题数据库和280个基本表组成的13个系统中的全域数据模型。

在总体数据规划过程中,注意了系统网络的建设与机关干部、业务技术人员的培训同步进行。根据原有子系统的应用情况和工作急需程度,选择一部分子系统进行先期集成开发。在集成开发工作中,充分利用总体数据规划阶段性成果,减少后期修改。在信息资源开发和数据库工程中,强调了总体数据规划成果对后续应用开发的指导作用,由信息中心专业人员和程序设计人员以及业务专家组成56人的集成开发队伍,各个子系统开发小组结合各阶段的工作重点,提出了每周的工作计划,多次滚动修正,确保总体目标的完成。课题领导小组定期对工程进度、质量进行全面协调与检查。1998年9月底,东北电力集团公司MIS的20个子系统中已经部分或全部投入试运行,平均数据加载已达60%,初步应用效果已经得到用户的肯定,完成了第二个100天的工作任务。现在东北电力信息网主干网络已联接38个部门1050台桌面计算机和82台网络打印机。广域网络联接国家电力公司和吉林、黑龙江省电力公司及电力企业有关单位的82个局域网,联接桌面计算机达28000台,基本构成了跨省、跨地区的超大型企业信息网络系统。

东北电力集团公司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注重企业数据环境的建设,在总体数据规划的规范下,建立了适应生产、经营和管理需要的数据库系统,形成了统一的信息分类编码体系。集成了办公自动化、计划统计、电网实时信息等20个子系统,积累了3至10年的主要历史数据,运用Internet技术,建设了Internet站点和“浏览器/web服务器”应用服务体系,实现了综合信息的浏览查询,利用先进的系统平台与软件实现了对系统资源及网络系统的在线监视管理。1998年11月18日,中国东北电力集团公司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了由国家电力公司组织的实用化验收,并被授予MIS实用化达标单位的称号。

5结束语

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动态的系统工程。工程组织的各种关系如何协调处理,直接影响到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的成败。

(1)前期准备粗、细结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可行性论证,提出总体方案。由于因素影响多,现状调查和业务目标分析只能作较粗的处理,但目标与任务必须明确,资金与进度要有一定的裕度,以利于实践中进行修正。

(2)服务器、网络设备与操作系统、数据库的选择要匹配,否则就影响其中某项功能的充分发挥。要优先选择当前市场主推产品、成长性好的厂家,软、硬件支持与技术服务良好的供应商作为合作伙伴。

(3)进行企业总体数据规划是搞好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战略性选择。总体数据规划过程也应成为企业领导和业务人员提高信息意识、观念的过程。要正确处理好总体数据规划与数据库设计及子系统应用开发的关系,要充分发挥总体数据规划对应用系统集成开发的指导作用,同时应用开发也要不断补充与完善总体数据规划。

(4)一旦工程项目确定,则应尽快组织网络建设。网络水平是通过应用来检验的。网络建设可分期进行,只要具备条件就应立即运行公共网络信息,例如Intranet浏览器、E-mail、FTP、办公自动化等,这样既可检验网络平台建设水平,又可以起到计算机应用人员在网上自我培训的作用,增强使用者利用网上进行信息交换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支持数据库及子系统开发的数据加载、系统调试等工作。

(5)在进行大规模网络建设中,要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加快主干网的建设,适时开通广域网,使网上信息资源尽快交流。通信网络建设也要尽量超前,如果专线通信条件不具备,也应使现有通信信道联网运行,以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工作计划范文5

关键词:电子信息;机房;搬迁;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 F224-39 文献标识码: A

1导言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划分为A、B、C三级。A级机房主要是大型的涉及国际民生的机房设计;B级机房主要是其中断会造成公共场所秩序混乱或较大的经济损失的机房;不属于A、B级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均应是C级。企业自建自用的机房一般属于C级,本文以C级机房为例,浅析机房搬迁工作的准备、组织、实施等环节的注意事项。

2搬迁准备工作

2.1 新机房的规划和建设

机房要搬迁,首先要规划设计好新的机房,并完成建设和内部装修。企业自建自用的小型机房一般经济实用,规模虽小,但五脏俱全。企业自建的办公大楼,机房位置一般在建设初期就按照机房相关标准预制;如果是一般的写字楼,需要根据机房设备的多少,考虑承重、光照、设备安装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当的位置作为机房,面积应该适当,设备摆放后适宜操作人员工作和空气充分流动为好。电力供应一般选取小型UPS电源提供,制冷设备可选常见的通讯机房柜式空调,如果资金宽裕,可以选取机房专用精密空调,做到恒温恒湿。除了电力供应、制冷设备,还应完成光缆引入、综合布线、消防设施、照明及防静电、防雷与接地、给水排水等工作。

完成机房环境搭建,需要对现有电子信息设备的摆放大致有个初步规划,如按照设备的多少划定设备位置区域,并确定区域编号;合理安排UPS、消防设备、制冷设备等,整体在空间距离上达到合理布局。

2.2 老机房的设备盘点和编码

搬迁准备工作除了建设好新的机房外,应对老机房内的设备一一进行盘点和分类编码,机房设备一般分为通信、电力、网络、服务器、制冷、消防等,搬迁盘点时应按照分类、区域(对应新机房的摆放位置)、顺序(对应新机房的区域摆放顺序),进行编码,结合设备固定资产编号,制定好编码识别规则,以便在搬迁过程中易于识别。盘点时,应选择合适的时间,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对所有数据进行备份,特别是企业重要的信息数据资料,要做好本地备份和异地备份;对一些通信设备和网络设备的配置资料也要备份。需要原厂家提供技术支持的设备,一定要提前联系好技术人员进行辅导或提供技术服务,确保数据备份有效。完成备份后要对设备进行开关机检查,测试硬件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对每台设备的运行情况记录在案。

3搬迁工作是否顺利的影响因素

3.1 设备条件因素

机房电子设备,受温度、湿度、清洁度、锈蚀、电磁干扰、静电、电源、运行时间、使用频率等因素的影响,在移动或搬迁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损坏或故障的情况,应在搬迁准备工作中提前进行排查。

3.2 搬迁距离因素

搬迁距离过长,搬迁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就会增多,选取的运输工具的优劣也会对搬迁工作造成影响。

3.3 搬迁队伍因素

企业搬迁是需组织专业的搬迁队伍开展搬迁工作,如要选择一家具有电子信息设备搬迁能力的服务商,则应优先选择具有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的服务商,如自搬迁队伍,要有具备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搬迁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人为事故及造成的损失。

3.4 搬迁时间选择

机房搬迁时间一般受企业整体搬迁日期的制约,企业在确定搬迁日期时,应充分重视和考虑机房的搬迁工作的重要性,根据天气情况选择较为事宜的日期,避免雨天或雪天、大风等情况对搬迁工作造成影响。

4搬迁方案

4.1搬迁计划

搬迁工作应尽早拟定工作计划,制定工作目标、确定工作内容、时间节点;确定配合工作的各方联系事宜;确定参与人员的组织和分工;进行经费概算;拟解决的关键技术环节等。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搬迁完成,且费用最省,但实施过程“搬迁时间最短”和“费用最省”往往是矛盾的,这就要根据企业自身情况选择合理的搬迁模式。一般可供选择的搬迁模式有“信息系统服务中断时间最短模式”和“节约成本模式”。

4.1.1、信息系统服务中断时间最短模式

有些企业的信息系统是24小时连续提供服务,因搬迁造成的中断时间越短越好,这种情况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分析,在新的机房环境里增加一些关键设备,提前根据新机房的环境配置以及新的办公地点的网络规划情况进行安装调试,比如UPS电源供给、网络设备、通信光缆引入、机柜等,这样会增加搬迁的成本,但可大大缩短搬迁过程中的调试和安装时间,服务中断时间依赖于主要的电子设备搬迁所花费的时间。

4.1.2、节约成本模式

在不考虑新增设备的情况下,将原设备全部迁移至新机房继续提供服务,会有拆卸、运输、安装、调试等时间花费,中断的时间相对较长,适合对信息系统运行的实时性依赖较小的企业。

4.2搬迁流程

搬迁工作条件具备后,按照拟定的工作计划,需选择搬迁工作实施服务商的,可由服务商来完成搬迁准备工作。如企业有条件自己组织搬迁技术人员,也可自行组织搬迁队伍,完成搬迁准备工作后,进行拆机或下架,待设备包装后,选择合适的地方码放;再搬移、运输、码放到新的机房;最后按照次序进行安装调试。

5实施及注意事项

(1)对所有拆机和下架的电子设备应轻拿轻放,采用防静电、防震专业包装材料(一般可选泡沫垫或纸箱和泡沫砖)包裹并捆扎好,泡沫垫的厚度最好在1.5CM以上,根据设备大小及重量,可多裹几层。包装完后用记号笔进行标识:编码、指示性标识、警告性标识等。

(2)对于机房制冷、消防、电力电源等专业性较强的设备应选择具有专业资质的服务商负责搬迁。

(3)对于重要的信息系统或电子设备可根据其重要程度和意外损坏带来的损失情况,购买一定的保险来降级搬迁风险。

(4)实施过程中应按照责任分工做好各个环节的交接记录,做好实施人员和监督人员的各项工作安排,做好参与人员的组织和沟通交流工作。

(5)要制定应急措施,确保在搬迁工作遇到麻烦时,有相应的保障措施,对于关键设备要准备备机。

(6)对整个搬迁工作要实施PDCA的质量管理方法进行管理,即计划、执行、检查、再执行的过程,确保搬迁工作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 黎连业.机房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维护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S].2009.

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工作计划范文6

关键词:电子政务网;信息安全评估;研究综述

一、研究的意义

伴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化时代迅速到来。社会信息化给政府事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行政管理的现代化迫在眉睫。电子政务在发达国家取得长足进展,为了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和行政管理水平,我国正在加快对电子政务网的建设。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开放和互联的发展带来信息流动的极大便利,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电子政务系统上所承载的信息的特殊性,在网络开放的条件下,尤其是公共部门电子政务信息与资产,如果受到不法攻击、利用,则有可能给国家带来损失,也可能危及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安全。作为政府信息化工作的基本手段,电子政务网在稳定性、安全性方面,比普通信息网要求更高。对信息安全风险进行评估,是确定与衡量电子政务安全的重要方式。研究确定科学的安全风险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及模型,不仅有助于维护政府信息安全,也有助于防止现实与潜在的风险。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当前,国内外尚未形成系统化的电子政务网络信息安全的评估体系与方法。目前主要有风险分析、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安全测评和安全审计等四类。

(一)国外研究现状。在风险评估标准方面,1993年,美、英、德等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与各国国家安全局制定并签署了《信息技术安全通用评估准则》。1997年形成了信息安全通用准则2.0版,1999年形成了CC2.1版,并被当作国际标准(150/IEC15408)。CC分为EALI到EAL7共7个评估等级,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影响深远。之后,风险评估和管理被国际标准组织高度重视,作为防止安全风险的手段,他们更加关注信息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并体现在相继于1996年和2000年的《信息技术安全管理指南》(150/IECTR13335标准)和《信息技术信息安全管理实用规则》(150/IEC177799)中。与此同时,全球在信息技术应用和研究方面较为发达的国家也纷纷研发符合本国实际的风险管理标准。如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局自1990年以来,制定了十几个相关的风险管理标准。进入二十一世纪初,美国又制定了《IT系统风险管理指南》,细致入微地提出风险处理的步骤和方法。2002年与2003年,美国防部相继公布了《信息(安全)保障》指示(8500•l)及更加完备的《信息(安全)保障实现))指令(5500•2),为国家防务系统的安全评估提供了标准和依据。随着信息安全标准的广泛实施,风险评估服务市场应运而生。继政府、社会研究机构之后,市场敏锐的产业界也投入资金出台适应市场需求风险评估评估体系和标准。例如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OCTAVE方法等。在风险评估方法方面,目前许多国内外的学者运用神经网络、灰色理论、层次分析法、贝叶斯网络、模糊数学、决策树法等多种方法,系统研究并制定与开发了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的风险评估模型,这些模型与方法虽然具备一定的科学依据,在不用范围和层面的应用中取得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比如计算复杂,成本高,难以广泛推广。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我国的研究较之国外起步稍晚,尽管信息化浪潮对各国的挑战程度不同,但都深受影响。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信息安全标准和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已广泛开展。但在电子政务网上的应用却是近几年才开始引发政府、公众及研究机构的关注。任何国家政府都十分重视对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宏观管理。但政府依托什么来宏观控制和管理呢?实际上就是信息安全标准。所以在股价战略层面看,用哪个国家的标准,就会带动那个国家的相关产业,关系到该国的经济发展利益。标准的竞争、争夺、保护,也就成为各国信息技术战场的重要领域。但要建立国内通行、国际认可的技术标准,却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组织力量学习、吸收国际标准,并逐步转化了一批国际信息安全基础技术标准,为国家安全技术工作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信息安全技术标准的具体研究应用,首先从最直接的公共安全领域开始的。公安部首先根据实际需要组织制定和颁布了信息安全标准。1999年颁布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一1999);2001年援引CC的GB/T18336一2001,作为我国安全产品测评的标准;在此基础上,2003年完成了《风险评估规范第1部分:安全风险评估程序》、《风险评估规范第2部分:安全风险评估操作指南》。同时,公安部以上述国家标准为依据,开展安全产品功能测评工作,以及安全产品的性能评测、安全性评测。在公安部的带动下,我国政府科研计划和各个行业的科技项目中,都列出一些风险评估研究项目,带动行业技术人员和各部门研究人员加入研究行列,并取得一些成果。这些成果又为风险评估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实践的依据。同时,国家测评认证机构也扩展自己的工作范围,开展信息系统的安全评测业务。2002年4月15日,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为进一步推进工作,尽快启动一批信息安全关键性标准的研究工作,委员会制定了《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组章程(草案)》,并先后成立了信息安全标准体系与协调工作组(WG1)、内容安全分级及标识工作组(WG2)等10个工作组。经过我国各部门和行业的长期研究和实践,积累了大量的成果和经验,在现实需求下,制定我国自己的风险评估国家标准的条件初步成熟。2004年,国信办启动了我国风险评估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该项工作由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课题组牵头制定工作计划,将我国风险评估国家标准系列分为三个标准,即《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指南》、《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指南》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框架》。每个标准的内容和规定各不相同,共同组成国家标准系列。《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指南》主要规定了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过程,其中对本单位管理层的职责予以特别明确,管理层有权根据本单位风险评估和风险处理的结果,判断信息系统是否运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规定,风险评估包括的特定技术性内容、评估方法和风险判断准则,适用于信息系统的使用单位进行自我风险评估及机构的评估。《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框架》则规定,风险评估本身特定的概念与流程。

三、研究的难点及趋势

电子政务网的用户与管理层不一定具备计算机专业的技能与知识,其操作行为与管理方式可能造成安全漏洞,容易构成网络安全风险问题。目前存在的风险评估体系难以适应电子政务安全运行的基本要求,因此结合电子政务网性需求,需要设计一种由内部提出的相应的评估方法和评估准则,制定风险评估模型。当前存在的难点主要有:一是如何建立风险评估模型体系来解决风险评估中因素众多,关系错综复杂,主观性强等诸多问题,是当前电子政务网络信息安全评估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二是评估工作存在评估误差,也是目前研究的难点和不足之处。误差的不可避免性,以及其出现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使得风险评估中风险要素的确定更加复杂,评估本身就具有了不确定性。从未来研究趋势看,一是要不断改进风险评估方法和风险评估模型。有研究者认为,要充分借鉴和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OCTAVE电子政务系统风险评估模型。它可以有效顾及评估中的各项因素,较为简易地获得评估结果,并消除其中存在的主观偏差。二是由静态风险评估转向动态风险评估。动态的风险评估能够对电子政务信息安全评估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同时可以及时制止风险进一步发生。在动态模型运用中,研究者主要提出了基于主成分的BP人工神经网络算法,通过对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进一步改进,实现定性与定量的有效结合。

作者:郭玮 单位:西安邮电大学

参考文献:

[1]陈涛,冯平,朱多刚.基于威胁分析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研究[J].情报杂志,2011,8:94~98

[2]雷战波,胡安阳.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J].中国信息界,2010,6

[3]余洋.电子政务系统风险评估模型设计与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

[4]周伟良,朱方洲,电子政务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研究[J].电子政务,2007,29:67~68

[5]赵磊.电子政务网络风险评估与安全控制[D].上海交通大学,2011

[6].自动安全评估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