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描写祖国河山的成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描写祖国河山的成语范文1
1、山明水秀: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2、千山万壑:壑:山沟。山峦连绵,高低重迭。
3、青山绿水:泛称美好山河。
4、巍然屹立:巍然:极高的样子;屹立:山势直立高耸。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遥
5、湖光山色:湖的风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风景秀丽。
6、群山万壑:壑:山谷。形容山峦绵延起伏,高低重叠
7、锦绣河山:形容壮丽华美的祖国山河。
8、青山碧水:青色的山,绿色的水,形容秀丽的景色。
9、叠岭层峦:叠:重叠;层:重复,接连出现。形容山峦重叠连绵不断。
10、山清水秀:形容风景优美。
11、重山复岭:谓山峦重迭层接。
12、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13、屏风九叠:屏风:室内挡风器物,比喻山峦;叠:重叠。山峦重重叠叠。
14、危峰兀立:山峰笔直地挺立,感觉很危险的样子,形容山势险峻。
15、层峦耸翠:形容山峦层叠起来,非常雄伟翠绿
16、望峰息心:遥望山峦巍峨而尘念随之平息。多指遁世隐居。亦喻知难而止息。
17、重峦叠嶂:峦:连绵的山。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18、山水如画:形容山美水美,像画中一样。
19、重山复岭:指山峦重叠层接。
20、高不可攀:攀:抓住高处的东西向上爬。高得手也攀不到。形容难以达到。也形容人高高在上,使人难接近。
21、拔地而起:拔:动词,意思是陡然耸立。拔地:bá在地面上陡然耸立。形容从地面上突兀而起,非常陡峭。
22、重岩叠嶂:嶂是屏障之意,指的是重重叠叠的岩石直立的像屏障一样。
23、叠嶂层峦:嶂:形势高险像屏障的山。层:重。峦:就是连着的山。形容山峦重叠,连绵不断。
描写祖国河山的成语范文2
一、巧用趣味语言
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水平的高低。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表达准确,精练通俗的语言固然重要,但如果再适当运用一些趣味语言,那么就可以使地理课堂教学妙趣横生,满堂生辉。如我讲大陆性气候时,我引用“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来说明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讲锋面雨时我用“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来描写锋面雨,这样比枯燥地讲授教材要好的多。在讲“日界线”时,我这样导入:“有一双胞胎姐妹,妹妹却比姐姐大一岁,这是为什么呢?”提出这种悬念、疑问,促使学生去思考和探寻答案,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把古诗名句中优美的诗情画意,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大有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之感,由此创设听课的最佳境界,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我在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我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讲述随着地势的升高,气温的下降,因而山上的气候比山下的气候迟了一个月。这些诗歌使学生回味无穷,也使地理课增添了一番风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巧用优美诗句
古诗词、成语中蕴藏地理知识还有很多,对地貌、地形、月相、地球运动、地壳运动、外力作用的描述等等,只要我们平时多积累,多思考它们与相关课本内容的联系,上课就能应用得当。把古诗文中的优美的诗句,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水土流失是现在植被破坏地区一种常见的现象,它对环境的影响深远,既导致土壤的肥力下降、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还能淤塞河道、湖泊,加剧洪水的危害和少雨时干旱。水土流失最典型的地方莫于黄土高原。其实在古代的成语中就有了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描述―泾渭分明。
讲地形时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讲气候垂直分布时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讲梅雨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森林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时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讲森林美化环境时用“绿树村边合,青山廓外斜”;讲内蒙古高原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讲丘陵时用“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庐山),这些诗犹如“味精”一般使地理课堂更增添了一番风味。
泾渭分明有几种解析,唐宋之前是渭河浊泾河清;唐宋时是泾河浊渭河清;到了清代又成了渭河浊泾河清。但不管是那种情况,都是有一条河流的泥沙含量要大很多,因为古代工业污染对环境几乎没什么影响,生活污水也很有限,所以只有水土流失导致河流的泥沙含量增加才产生河流之间明显的水质不同。泾河和渭河的流域范围都是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它们在不同的朝代出现了水质的转换,既反映了古代黄土高原出现了较严重的水土流失了,还出现过植被恢复了又被破坏的现象。这就是很好地理教学案例。为什么有时是渭河浊泾河清,有时是泾河浊渭河清,这就是植被对河流含沙和对水质影响的经典故事。也符合现代植树造林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植被覆盖率高,能保持水土,河流水就清澈;反之则河流水浑浊。
三、巧用趣味故事
在地理课堂中可以用地理故事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讲“气候”一节时,可讲《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诸葛亮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位地理学家。他并不是祭神而得来的风和雨,而是他具有渊博的天文与地理知识,知道天气变化情况,所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战略的胜利;让学生明白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学习热情就更加高涨。
讲“西亚”一节时,讲阿拉伯国家风俗习惯的一些小故事,阿拉伯人喜爱白色,很多建筑物的外观是白色的,在电视里也可看到阿拉伯人戴着白色的缠头巾和穿着宽大白色长袍。讲完后,提出疑问:为什么他们喜爱白色呢?当然这与他们的风俗习惯有关,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西亚气候干燥,白色对强烈的阳光有反射作用,故吸热少。从而使学生对西亚气候形成长时记忆。
四、巧用通俗歌曲
歌词通俗流畅,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和大自然的热爱。在讲“长江”时,让学生先听《长江之歌》,从中理解中华儿女对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利用歌词中“你从雪山走来”点明河流的源头在地势很高的唐古拉山脉;“你向东海奔去”得出长江是外流河,顺地势自西向东流入东海,同时可以归纳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第二节“长江”时,我借来电子琴边唱边弹《长江之歌》,一段唱下来,有的同学已能跟着唱起来,师生共同用优美的歌词唱出对祖国的爱,对长江的爱,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达到了爱国主义教育融于教学的目的。歌曲以它独到的魅力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们。
描写祖国河山的成语范文3
一、故事熏陶,激起学生兴趣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这是孩子的共性。故事给学生以知识、梦想、信任、效仿、思索和警觉。给学生讲故事,可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而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粒明珠,正确地使用它,往往能起到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作用。很多成语本身就是一个故事。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经典的国学故事,如,成语故事《刻舟求剑》《守株待兔》《三顾茅庐》等,在课堂中开展以成语故事为主要内容的听、说、读、写、记、演等形式的综合性语文训练活动,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和文化素养。每天利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由教师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故事,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国学故事的无限精彩,对成语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从而为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打下基础。最后,由学生合作表演成语故事。他们积极性很高,表演欲望强烈。表演的过程正是对成语的理解过程,这样不但展示了学生的表演能力,而且锻炼了其合作能力。
二、品析诵读,尊重个性化理解
古诗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摒弃烦琐的分析和逐字逐句的讲解,应以组织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来,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积极发挥主导地位。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每个阅读者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阅读也反映着学生个性心理的行为。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学生通过自悟而受到的思想教育、情感熏陶以及所获得的知识,远非教师分析所能得到的。而有些古诗文的深远意境,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人文精神也绝非教师能分析清楚的。同时,古典诗文中大都是文质兼美的精品,其深邃的蕴意,常使诗文言已尽而意无穷。如果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自主阅读,尽情吟诵,就会产生很多超越文本的阅读新意。如,李白的《月下独酌》,在学生读后,问:读了以后有什么感觉?学生在经过充分的自读感悟后纷纷发言:“在这么美的环境中一个人饮酒,李白真是太孤独,太伤感了!”“不!李白太浪漫了,花间、月下、美酒,那种感觉肯定是妙不可言。”尊重学生富有个人感彩的表达,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悟,这是对学生最好的人文关怀。
三、结合所学课程,进行知识拓展
如,四年级上册的第3课是“古诗两首”,选编刘禹锡的《望洞庭》和李白的《峨眉山月歌》这两首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词。有一道选做题:我还会背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那就可以抓住这个题材进行有趣的诵读活动,让学生寻找这类诗词来诵读。《望庐山瀑布》《小池》《送刘景文》《饮湖上初晴后雨》《滁州西涧》等皆能成为他们的诵读材料。这种拓展,因为有了课文内容的依托支撑,诵读更有张力。
四、在经典诵读中渗透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我在诵读经典活动中,把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紧密而有效地结合起来,重视经典解读,在解读中恰当地渗透写作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写作水平的目的。
下面,我以苏教版语文第五册第三课“古诗两首”为例,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在经典解读中渗透写作方法的。
“古诗两首”中一首是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首是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两首七言绝句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诗中有景有情,情景交融。在教学这两首古诗的时候,我把经典解读和小学生习作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对古诗的纵向分析,与学生写景作文方法联系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山行》中的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写的是远景,第二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写的是近景,写景顺序由远到近,是按方位变化的。我在对这首诗纵向分析后,要求学生按方位变化,由远及近地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景物。在课后的小练笔中,要求学生按方位变化,由远及近地写一处景物。而《枫桥夜泊》中的写景,是用倒叙的方法,以时间的变化,把作者的所见所闻融合在一起写,这种写景方法三年级的学生是很难接受的,在课后的小练笔中,我只要求学生按时间变化(从早到晚或春夏秋冬的时间变化)写一处景物。
正是如此,在经典诗文解读中,我重视渗透写作方法,古为今用,古今融合,使学生尝到“读书破万卷”之甘苦,享到“下笔如有神”之乐趣,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乐于写、能写、写出情真意切的好文章来。
五、教学相长,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在诵读经典教学中,免不了与学生一起谈古论今、激扬文字,要想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教师的身体力行是不行的。共同诵读经典是一个品味人生,修身养性的美妙时刻。“其身正,不令而行”,学生看到老师如此乐学,怎能不提起诵读兴趣呢?
经典诵读,还有助于我们优化技能,净化心灵,升华情感,做一名纯粹的教师。技能的优化,需要坚守与超越。坚守是优化的前提,没有成功经验的坚守,优化就失去了基础,而超越则是优化的本质。在必要的时候,把阅读上升为诵读,内心体验外化为外部情感,进而可以通过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高回低转,变成一声声动人的船歌,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诵读技能就在此时被不断超越。
描写祖国河山的成语范文4
[摘 要]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明确要求初中地理教学要更加侧重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性,提高学生“学以致用”能力。在素质教育日益推进的今天,运用文史知识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授“有用的地理”的重要途径,本文将根据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撷取一二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语文知识;历史事实;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
初中地理是一门人文性突出的学科,主要研究人类生存的整体环境及其演变趋势,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自然而然地,也就与展现人类生存面貌的文史知识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初中地理在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语文知识、历史事实来解释、联系地理现象与地理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全面进步。
一、语文知识与地理现象相互解释
语文知识中囊括了大量的民间谚语、名家名作,其中不乏描写景物、气候的经典语句,记录人们生活面貌的精炼概述,这里面往往会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现象。运用语文知识与地理现象相互解释,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增加对知识的印象。
(一)语文知识与气候
民间常说:“靠天吃饭”,这里的“天”主要指的就是气候、天气。因此,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扬智慧,创造了大量的关于气候、天气的民间谚语,文学作品中也描述了许多或壮观、或瑰丽、或迷踪的自然现象,其中很多便是与大自然诡秘莫测的气候、天气有关。
如“早上云如山,必定下满湾”,意思是说早上出现山头状云彩往往会出现“下满湾”的大暴雨。运用地理知识来解释,就是如山头一样的云通常会是浓积云,其在夏天因太阳暴晒、水分大量蒸发而形成。早上出现的浓积云的下午会因为底层暖湿空气大量向上流动而变成积雨云,从而陡降暴雨。再比如成语“海市蜃楼”,出自“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天官书》:“海旁蜄(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云气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积。”后人以此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者形容心中想到但不切合实际的幻想。运用地理知识来解释,就是在夏天沿海一带或沙漠地区,由于大气中光线的折射作用,空气各层的密度有较大差异,远处的光线通过密度不同的空气层就发生折射或全反射,这时可以看见在空中或地面以下有远处物体的影像。古人误认为是蜃吐气而成,所以叫蜃景。这样科学、真实地解释自然现象,既可以让学生更加透彻地了解成语的含义,也会促使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勤于思考,自觉、主动地研究文学作品中的地理现象。其他的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日出东方红,无雨便是风”,“东轰隆西虹雨”,“日晕三更雨,三更午时风”等民间谚语,都与气候、天气有关。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完全可以运用这些民间谚语帮助学生们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并以此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与能力,帮助学生走出课本,走向更加广阔的人文社会,汲取更多、更富于实践意义的知识。
(二)语文知识与地形
中国古代文人常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来表现自己知识的渊博,他们在游历祖国大好河山时,往往兴之所至,会写下许多动人的诗篇,其中许多都可以拿来为初中地理所用。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庐山瀑布的气势磅礴;“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夸张但相对真实地展现出长江三峡水流一泻千里的壮观景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则描绘出山地地形的奇形怪状,乱象杂生;“仰望山接天,俯视江如线,对面能说话,相会要一天”表现出了横断山脉“多江并流”、交通不便的现状等。
(三)语文知识与人文地理
教师在教授中国地理中“内蒙古大草原”一部分知识时,可以援引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对内蒙古大草原的形象描述:“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以此为契机,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民歌所蕴含的内容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内蒙古与阴山的地理位置关系。
2.为什么说天似穹庐?从气候、地形因素等给出解释。
3.由归纳内蒙古高原的地形、气候、植被、主要职业。
4.现在,河套平原已经改变了过去人迹罕至的局面,而是变成了“北国江南”,试探究其转变过程。
这些问题,单纯地依靠地理知识或语文知识都无法给出正确的完整答案,教师需引导学生综合利用多种这两种学科知识,透过文字看本质,运用发散性思维,循序渐进地得出答案。
二、利用历史事实联系地理知识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没有停止“仰望星空”,探索大自然与人类命运的联系。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适当地引入这些名人轶事,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无疑会大大提高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促使注意力不集中或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学生全神贯注,主动吸收、学习地理知识。
例如,在教授学生们世界地理时,教师就可以运用郑和下西洋、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日本突袭珍珠港等历史事件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给学生们详细讲解他们当年的路线,帮助学生贯穿整个世界地图,理解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等作为交通要道的不可或缺作用,理解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的建设意义等等,帮助学生以历史知识打通地理知识的“任督二脉”,将整个世界地理融会贯通,了然于胸。
三、总结
美国《生活化的地理学:国家地理标准1994》中指出:“地理在实际情景中变得强大起来,地理通过帮助人类理解各自的经历日益丰富起来。”初中地理教学,可以利用古今中外丰富的文史知识构建起充满趣味性、教育性的“实际情景”,帮助学生借助古人的双腿走遍大江南北,借助古人的双眼看遍世间景象,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康习强.运用文史知识辅助地理教学的尝试.散文选刊(理论版),2010.12
描写祖国河山的成语范文5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体味 问题启发 语言交际
运用能力是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小学语文是语文教学的起始阶段、建基阶段,如果小学语文不能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和运用能力,那就动摇了语文教育建设的基石。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从小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出发,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着重培养小学生的实践和运用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迁移知识,生成能力。鉴于此,笔者结合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对如何进行小学语文能力型教学进行详尽的讨论与探索。
1.针对认知情趣,牵引阅读体味
阅读是基本的信息摄入方式,是我们学习语文知识的基本方法之一。阅读可以让我们体验文本传达的情感,感受语言的魅力,进而学习前人的表达技巧,迁移知识,生成技能。但是我们不能沿袭传统的自由阅读,私塾式教学最容易消磨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滋生“南郭先生”的温床,根本无法取得理想效果。这就要求我们从小学生的认知情趣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整合,摸索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通过体味和思考,学习知识和技能。具体操作时,教师可以先进行富有感情的示范朗读,然后设定流程,让孩子们分段体味,进行思考。
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这样优美的文章时,假如采取传统自由阅读方式,则许多学生可能应付性地念一遍。所以,笔者参照学生的认知情趣和文章描写景致的方法,设置“读、找、思”的方式,启发孩子们带着学习任务边读边思考:通过读,认知作者是怎样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细致到位的景物描写的,是怎样生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的;利用怎样的视觉、怎样的时空统筹给我们展现小兴安岭美好的景物特点的;阅读完想一想如果让我们写附近的一座山或者公园,我们学会怎样的描写技巧……
总之,小学语文基础能力培养一定要从阅读学习入手,只有通过积极的情趣引导和有针对性的阅读启发,才能让孩子们在体味中思考,在思考中掌握语言运用技巧,从而潜移默化地生成语言运用能力。
2.巧妙设问启发,驱动自主探究
问题是学生攀登知识高峰的索道,是驱动学生思考探究的不二法门。因此,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抓住文章的核心要点进行提纲挈领式的问题设计,启发和驱动学生体验“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知识生成和迁移全过程,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拾级而上,掌握理论知识和运用技能。
例如教学《矛和盾的集合》时,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和教学内容有效设置关键问题,启发和引导学生认知:认真阅读并分析,发明家如何巧妙结合盾自卫的特点和矛进攻的优势发明坦克的?发散思维想一下,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有没有其他工具同时具有“矛盾”的两种优势呢?孩子们在这两个问题的牵引下,产生有针对性地探索和讨论的准绳,然后通过认真阅读思考和短暂的交流与讨论总结,不但掌握本文的写作技巧,还想到许多集“矛盾”优势于一体的东西:带橡皮的铅笔,一面可以写,一面可以擦;电脑可以输入信息,也可以输出信息。
由此可见,通过问题启发引导,可以让学生攀着问题的“索道”拾级而上,丰富学生的认知情感,有效提高语文素养,进而促进创新实践,全面掌握学习技巧。
3.鼓励发散思维,鼓励学生讨论
新课改告诉我们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要求我们摒弃教师主导的照本宣科的抽象理论说教,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特点制订对应的教学方案。语文知识面涵盖比较广,许多问题都有开放性特点,可以从不同角度和方式加以理解,拘泥于教材的方式只能扼杀学生的认知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的发挥。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这样开放性的研究和讨论更容易牵引知识生成,最终形成能力。
譬如,在教学《翠鸟》时,为了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掌握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方法,笔者没有死搬硬套,将翠鸟特征以宣读方式告诉学生,而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讨论与归纳课文中有关翠鸟外貌特点及生活习性的细节描写。如下,即为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
甲组:作者对翠鸟的羽毛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描写:“头上的羽毛像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这些细节与作者前面提到的“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很好地呼应。
乙组:除了羽毛颜色鲜艳之外,翠鸟还有“一双红色的小爪子”、“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以及“一双又尖又长的嘴”。
丙组:翠鸟捕鱼时的动作非常迅速、敏捷。有证据为证:“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起了”。这是作者从正面描写翠鸟快速捕鱼的一系列动作;“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则是从侧面衬托翠鸟矫捷的身姿。
丁组:作者通过老渔翁之口,让我们了解了翠鸟的栖息之地“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很小,里面很深”。
……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培养能力为目的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学习。”这就吹响了私塾式教学向能力型教学转变的冲锋号,要求一线小学语文教师从小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出发,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体验式阅读、启发性问题和发散式思维,大力发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让其与有意义的接受性教学模式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大幅度提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语文课堂还给学生,适应新课标关于“学生主体”的要求。与此同时,通过自主探究、自主归纳活动,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与能力,为有效课堂的构建及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做好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描写祖国河山的成语范文6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1.071
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优势明显:直观性强,信息量大,资源丰富,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多渠道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易于学生接受。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恰当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一、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可视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多媒体和网络由于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像同步,在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方面更直接、更有效,能充分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有趣的因素和艺术魅力,运用多媒体将无声的语言和有声的口头语言,以及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统一起来,形式生动地呈现于课堂,把学生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勾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达到课始趣生,课中趣浓,课后趣存的效果。
比如在教《再别康桥》时,笔者采用多媒体技术将配有音乐、插有画面的朗读结合起来教学,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诗的语言清新秀丽,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伴随着情感的起伏跳跃,犹如一曲悦耳徐缓的散板,轻盈婉转,拨动着读者的心弦。作者旧地重游,勃发了诗兴,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化作缕缕情思,融汇在所抒写的康桥美丽的景色里,也驰骋在诗人的想象之中。学生可以在音乐的渲染下跟读诗歌,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热烈,而且产生积极求知的欲望,所以很快掌握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形式美,学生很容易理解诗歌的主旨。课后在学生当中掀起了一股配乐诗朗诵热潮,适时开展了一次配乐诗朗读比赛,丰富了学生的语文课堂生活,也培养了学生对朗读的兴趣爱好。
二、利用多媒体的画面和音响效果,激发学生美育情感
多媒体技术能充分发掘语文教学的审美潜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开启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享受美感的同时接受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
在教《三峡》一课时,先播放三峡的音乐风光视频,简介三峡美丽的自然风光,让学生直观地欣赏到三峡的雄伟壮丽,感叹祖国山川景物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接着,笔者根据时间的推移,播放了反映不同时间、不同景物的课件,加之配乐朗读。这时,在学生面前分别看到的是:橘树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果实;群峰披上阳光,阳光在水面上跳跃;夜幕下,峡谷蒙上朦胧的青光,静寂而神秘。学生在耳边听到的是:长江在翻滚、在呼啸,驳船、汽笛在长鸣……声像同步,情景交融,一下子激发了学生“走进三峡,去亲自看一看”的强烈欲望。这样既学习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因为艺术都是相通的,音乐、画面、声音的辅助手段,增加了课文的表现力,整个音乐、文字、声音、画面造成了巨大的情感磁场,真正营造了一个可感、可知的情境,让人身临其境,感慨联翩。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形象性特点,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多媒体技术可以综合处理和控制语言、文字、符号、声音、图像之间的关系,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这在说明文教学中尤为明显,因为说明文知识性、事理性强,学生认知上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来辅助进行,将抽象的、枯燥的、难以理解的内容用课件的形式展示出来,加上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讲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功能,进行感官刺激,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易于理解把握,从而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语文课毕竟是“课”,我们不能只顾学生的兴趣而忽视了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每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要巩固知识,要训练能力。特别是高三的几轮复习,每个专题如同义词辨析、成语使用、标点符号和修改病句等,要揭示规律,要有大量示例,要进行大量训练,传统的教具绝对难以应付。而多媒体技术可将大量信息资料收集汇编或展示,在呈现大容量信息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另外,每节课都有一定的重点难点,而多媒体技术可以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丰富具体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上来,可以将抽象思维形象化,有助于理解重点难点;也可以收集大量信息资料,丰富课件内容,拓宽学生视野,从而化难为易。我们可以通过投影仪和电脑,用胶片、PowerPoint或者Word将知识点、训练题或重点难点以文字图示呈现给学生,或制成课件演示给学生,或组织学生浏览指定网页进行复习或下载练习,这样节省了板书时间,从而加大了课堂学习的容量。
《明湖居听书》中王小玉演唱的一段描写是重点难点,学生无法理解,为突破这一难点,笔者先将演唱几个阶段的特点、所用比喻及相似点等以图示呈现给学生,又播放了两首声音高低起伏、节奏忽快忽慢的乐曲给学生欣赏,让他们感受课文中的精彩描写。从而顺利地让学生了解到演唱的特点,突破了教学难点和重点。
四、利用网络媒体容量大的特点,促进自主探究
多媒体网络具有交互性,具有大量学习资源,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健康发展的平等和谐的氛围,为自主探究学习提供了舞台。课毕后,学生可点击各个网页板块或阅读背景常识,或低声朗读课文,或浏览作者其他作品,或带上耳机在轻柔舒缓的乐曲中闭目想象……学生试着提出问题,再认真阅读各个板块或上网搜索寻求解决。网络储存大量信息,有助于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及发现问题、利用资源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优势明显,其直观性强,信息量大,资源丰富,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多渠道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易于学生接受,达到比常规手段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