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遭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一个人的遭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一个人的遭遇

一个人的遭遇范文1

你知道么,有个人时时想念着你,惦记你,你含笑的眼睛,象星光闪闪,缀在我的心幕上,夜夜亮晶晶。

只有在你最落魄时,才会知道谁才是时刻担心你的笨蛋,谁是形同陌路的混蛋。

(来源:文章屋网 )

一个人的遭遇范文2

关键词:学前美术教学;创意;人格

学前教育中的美术教育是学前儿童用以表达其内心的振动、丰富的想象的第二语言方式,在学前儿童用语言无法准确表达的时候,绘画则给学前儿童提供了想象的翅膀与拓展的空间,他们可以通过绘画形式淋漓尽致地发挥、酣畅淋漓地舒展。在学前儿童天马行空的想象世界里,其艺术天赋和潜力在绘画中得以延续和闪耀。而学前美术教学担负着对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教育的重任,如何让学前儿童认知美术,如何让学前儿童的艺术潜能得以发挥,如何催生出学前儿童的人文素养和人格品性,这是学前美术教学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认知性概念

对于0~6岁的学前儿童,由于它是一个时间性概念,因而要体现出幼儿期行为主体的美术行为特征和绘画艺术作品特征,它与其他成人美术有极大的区别,它的创作主体和欣赏主体都是幼儿,是基于年龄特点之上的美术教育认知概念。其次,学前美术教育作为学前儿童的第二语言,具有表达其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和情感理解的功能,在学前儿童无法用准确的语言进行内心感触的表达之时,绘画美术就成为学前儿童发自内心的知觉,通

过对现实自然中的物体、图像和声音等符号的逐渐感知,学前儿童一般喜爱熟悉而欢快的现实主义美术作品,并且带有色彩鲜明、

对比突出的美术作品。

二、学前美术教学的启蒙反思与优化创意

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美术教学带有启蒙的性质,在把握儿童心理及美术特点的前提下,要对其教育进行反思,加强对学前儿童的绘画心理认识,进行优化创意下的学前美术教育

活动。

1.增强学前儿童的绘画心理认知

美术教学者在掌握学前儿童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才能进行适宜性的辅导。在学前儿童缺乏社会经验和思维的拓展之时,要观察和发掘学前儿童的“涂鸦之笔”,在其手、眼、脑的配合不够默契的思维上,要指导学前儿童正确地在绘画中展现自我,在尊重幼儿手部肌肉、骨骼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结合其特点,进行欣赏性的美术教育。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要选择形式层面、幼儿易接受和欣赏的作品,如《红、黄、蓝构图》《忧愁的国王》《人投鸟一石子》等,这些抽象风格的绘画作品易于勾起幼儿的直觉,唤醒其对话本能。对于年龄稍大些的幼儿,可以将其对生活的理解迁移到写实绘画作品上来,如:徐悲鸿的马、陈之佛的花、齐白石的虾等,这些都是幼儿喜爱的艺术作品,可以引导幼儿进入更丰富的感情

世界。

2.以童心回归的理念引导个性差异化的幼儿绘画创意

在人类0~6岁的个体发展时期内,每一个幼儿都有其内心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特殊的认知,美术教学者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以回归童心的理念进行尝试性的引导,要渗透不同童心的表达方式,而不要刻意求造型或技巧,要引导幼儿培养个性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创造力等,进行赏识性的美术教育,要理解不同幼儿、不同风格的幼儿作品,而不是简单地用“像”与“不像”作为评价其作品的标准。

3.塑造学前儿童的人格与素养

早期的人格培养对于个体的知识构架具有非凡的意义,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影响深远,而早期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它在培养幼儿艺术审美情趣的同时也对其人格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从幼儿的左右脑开发的双重角度入手,注重对幼儿右脑的开发和引导,训练幼儿对特定事物的外形、结构、布局和颜色、质感等进行认知和抽象思维。同时,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通过对幼儿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如对周围事物的好奇触摸、对周围事物的形象记忆、对简单线条的奇异想象等,指导幼儿勇于实践,激发幼儿的创造意识,并加以鼓励,有效促进幼儿全面人格的发展和智力的形成。

总而言之,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在使幼儿掌握基本认知的同时,也使幼儿在绘画艺术中寻找到了自信。由于其在早期启蒙阶段即受到了艺术的熏陶和影响,因而有助于幼儿形成个性化的、独特的感知与情绪,并且通过美术教育活动,从培养学前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力的角度出发,引导幼儿进行必要的美术绘画和手工制作等,并初步培养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提升幼儿的审美情趣,培养早期的艺术素养,促成其健全的人格品性。

一个人的遭遇范文3

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在情感熏陶中塑造健康人格。

情感总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起的。语文教材中,情景交融的诗歌、富有诗意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催人泪下的剧本等,都蕴含着浓郁的感情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情感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达到在教学中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目的。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壮志豪情,可以帮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心声可以让学生体味社会百态。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气节可以使学生辨别处事原则。语文教师只要把握好契机,利用教材中的这些情感因素,以情导情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就可以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文学是人学,文风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情操和道德风尚。教师授课时不能只传授一点语文知识,从文学的意义上去讲授作家作品,还要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以帮学生树立人格榜样,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二、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在审美陶冶中塑造健康人格。

如果说思想教育塑造健康人格偏重于“晓之以理”,那么通过审美教育塑造健康人格主要是“动之以情”。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是文学作品,在这些文质兼优的名家名篇中,充溢着对祖国、对人民、对大自然、对朋友亲人的深情厚意,字里行间洋溢着或优美典雅,或清丽委婉,或崇高悲壮的美感,这为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作品的审美陶冶功能,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语言、形象、感情,指导学生辨别真假、是非、美丑、善恶,提高他们对社会的认知能力,达到塑造健康人格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采用情境导入、悬念激活、示范朗读、联想引发、感情渲染、气氛烘托等多种方法,扣住学生心弦,开启学生的形象思维,激感,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体会文章中寄寓的喜怒哀乐。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雷电颂》中的磅礴之情;《春望》中的爱国、伤时、忧民、思家的真挚情;《藤野先生》的师生情;《背影》的父子情。老师如能引导学生对这些情感进行体验,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感动,在情感上产生“移情”和共鸣,使性情得到陶冶,灵魂得到净化,摒弃消极、颓废的情感,吸收健康、积极的情感,就可以达到塑造健康人格的目的。

三、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塑造健康人格。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情感熏陶和审美陶冶中汲取了完善自我人格的情感力量,还需要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

为此,教师要恰如其分地组织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在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这些特殊节日时,我都会让学生感恩父母、老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增进学生对父母、老师的理解,这对弘扬孝敬父母,尊师重教不能不说是一种体验教育。

一个人的遭遇范文4

【关键词】企业重组;前中后;机制再造

企业变革是为了寻求资源互补,实现更大规模经济范围内的经济效应,进一步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资源配置,面塑造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曾指出“公司重组并非仅是一种财务活动,成功的重组还取决于企业重组后的整合,尤其是人事方面的整合”。本文试就“企业变革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转型与机制再造”略谈一已管见,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一、重组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三个错位

1.对人力资源认识错位

有些企业虽然在内部组织机构上设立了人力资源部门,但观念上并未完全从人事管理转变到人力资源管理上来,往往只认识人才的可用性而忽视人才的发展性,片面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仅是企业人事部门的职责。这种思维方式源于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系统的理解,从而造成不少认识的误区。事实上,人力资源管理是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一种手段,实现的是对全体职工的价值开发,它不仅包括普通职工,而且包括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只要有职工存在的地方,人力资源管理就要延伸到那里,企业实际上就是一个大的人力资源系统。当然,人力资源管理若想切实有效,没有企业其他职能部门的配合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2.对人力资源管理错位

企业重组前,通常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性以及人力资源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与作用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对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还采用着粗放、放任的工作方式,并只停留在人事管理层面。过去,企业人事管理大多沿袭计划经济体制的那套模式,重心仍放在人员招聘、选拔、分派、工资发放、档案管理以及其他人事制度制订等琐碎的具体工作上,性质基本属于行政事务。这种管理只是侧重于人事管理功能的发挥,只能解决企业当前问题及执行日常工作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企业虽然进行过一系列的改革,但人力资源管理始终未能完全突破传统,也没有制定符合企业选择、任用、培养、激励的合理制度,以及建立充分发挥职工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有效机制。人事配置手段较弱,没有做到人事相宜,容易形成职工岗位不合理流动。人事安排往往因人设岗,情大于法的人事现象比较普遍。由于企业轻视或忽视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从而一直未能建立起切实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3.对人力资源延伸错位

企业重组前,人事部门通常不负责延伸营造和推进企业文化的发展。企业中的这项工作基本是由党委、工会等党群组织来推动的,未能与人事部门形成一股合力。职工个人价值取向与企业战略发展、经营管理不能形成一致目标,使企业文化在整个企业中的动力功能、融合功能、凝聚功能和约束功能远没有被很好的挖掘出来,更没有被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加以总结和利用,从而使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往往成为一句空话,企业向心力难以真正形成,最终造成人才难留难招的尴尬局面。

二、重组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特殊性

1.企业重组对职工心理契约产生影响

企业重组是一场深层次改革,是对落后管理体制与机制的突破,涉及企业的性质、职工劳动关系的改变等核心问题。尽管有劳动合同作铺垫,有社会保障的逐步完善,但由于有可能涉及企业性质、职工劳动关系等的转变,从而使职工的必要流动、收入差距、分流待岗等成为摆在企业面前不可回避的现实,这些变化都会对职工产生巨大的心理冲击和压力,直接打破了企业与职工之间长期以来维系心理契约的平衡关系,尤其对那些老职工以及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都不高的企业弱势群体,这种冲击会更大。所以,在实施企业重组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职工与企业间的心理契约关系,并及时对这种双方关系进行有效修正。

2.心理失衡导致职工产生消极抵触情绪

企业重组了,过去的行业优势、职工荣誉感可能会荡然无存。因此,有些职工就会认为,改革后个人的经济地位与其对企业的贡献相比偏低,倾向认为自己是改革的最大承受者,极易出现心理失衡,从而产生对自身及企业改革前景的迷惘,甚至会对企业重组进程产生怀疑,出现不支持只反对等消极情绪。在企业重组过程中,绝大多数职工都希望能提前获得相应的保证和承诺。如果将职工心中的焦虑不安归结到不健康或不正常的方面,那么在不得不承受心理压力的作用下,职工会很快形成充满敌意与防御的抵触情绪,职工士气和工作态度将受到打击和伤害,容易引发,最终给企业重组造成被动局面。

3.关注心理契约在于有效缓解职工压力

企业重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企业方、投资方、管理者与职工之间的沟通,全面解读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制定明确的改革措施,确保政策措施的落实,使企业重组朝着更加规范合理的方向推进。还要注意增加职工的参与度,使之明晰企业相应目标,并使他们在企业重组的决策和执行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发言权,从而增加职工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此外,应当尊重职工的有关建议,努力培养职工认同感,切实增强职工应变能力,始终关注职工职业生涯的规划,这样就可在相当程度上缓解职工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建立一种开放与坦诚的良好氛围,提高企业组织在职工心目中的可信度,形成有利于企业重组和正常生产经营的职工行为。

三、重组中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的着力点在于整合规划

1.应当统筹与做好企业人力资源整合规划

企业重组过程中,应尽快着手制定科学、完整的人力资源整合规划。如果没有周全的计划,没有能马上付诸实施的制度和流程,可以预见,重组企业走向成功的可能性必将大为降低。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整合计划可最小限度地降低重组企业成败的风险。因此,企业重组中人力资源部门要迅速收集相关数据,理清企业人力资源的实际状况,尤其要对关键岗位的管理人员进行评估,对重组企业所需的人力资源进行总体规划,确立企业必要的核心人力资源。当然,无论针对中高级管理人员还是普通职工,企业人力资源整合规划都应是可操作的,易于理解和非常透明的。

2.坚持人力资源的整合速度与效率相兼顾

企业实施重组,如果因为人力资源没有整合到位,那么就会使企业职工尤其是管理人员处于迷惘状态。由于大家都十分关注自己的得失,那么整个企业组织系统就必然产生大量摩擦,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造成企业经营运行动荡。这一阶段的时间持续越长,对企业下一步发展工作就越发不利,而且容易因为内耗成本的增加而导致企业组织运行效率的降低。所以,人力资源整合速度非常关键,企业应该在重组过程中迅速重建内部组织指挥系统,尽快完成企业人员定位与安置,并利用过渡阶段这一时机,着手对企业过去比较复杂的组织机构进行调整与精简。当然,在注重人力资源整合速度的同时,还必须注重效率,应该把正确的人选安排到正确的岗位上,这当中尤其要注意充分信任企业现有人才,大胆放手让他们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让他们在企业重组过程中施展才华,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持续作出贡献。总之,只有做到速度与效率两者兼顾,才能达到企业重组中实现人力资源整合的初衷。

3.人力资源配置调整要辅以企业文化整合

企业重组改变了企业的产权分布,实现了资源的重新配置,这对于处置企业物质资产相对易行,但对于企业里最重要也是最特殊的资源――人力资源而言,则是最难操作的。在人力资源整合规划中,企业不能仅仅倾向于使用物质激励、职位激励等整合手段,而忽视企业文化的整合作用,否则就会造成整合手段单一,事倍功半的结果。事实上,现代企业制度促使企业管理从以物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从完全的刚性制度转向柔性管理。企业文化优先考虑的是企业的目标与宗旨,而人力资源管理业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辅之以企业文化的整合就显得相当重要。现实中,不同的企业往往拥有不同的企业文化,传统企业与现代企业常常造成价值观、传统、信仰等方面的碰撞,比如以市场能力为本的强势控制力企业去重组另一家以企业文化为本的高自由度知识型企业,就会导致两种不同企业文化的差异与冲突,容易造成企业人力资源的危机。因此企业重组过程中,在实施人力资源整合规划时,只有辅之以企业文化的整合,并注重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加有效地形成企业重组的良性互动,才能真正使企业达到重组的预期目标。

四、重组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突破口在于绩效机制

1.建立绩效机制的两个系列

所谓“两个系列”是指重组后企业在建立人力资源绩效机制中,应当设立管理与技术两方面的考核体系。对企业人才而言,这是一个成长的阶梯,可以扩大人才成长空间,拓展人才培养渠道,有利于企业各方面人才健康有序的成长。同时,可通过这两个系列之间的互相调整,进一步加强对企业所有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激励促进,为重组后企业培养出更加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当然,严格考核是绩效机制顺利推进的关键,这方面也可以概括为“两个考核”,即人员上岗考核与薪酬兑现考核。人员上岗考核是通过岗前考核竞争上岗,严把人员上岗关,从而在整体上保证企业管理人员的高素质。薪酬兑现考核是通过薪酬兑现前的考核,对企业经营者、中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工作表现与工作业绩进行全面测评,按测评结果来兑现薪酬标准。只有通过这两大系统的两种考核,才能切实调动重组后企业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才能确保企业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2.把握绩效管理的三项原则

一是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在企业管理层可实行年薪制,与组织机构改革相配套,因事设岗,因岗设人,以岗定薪,一岗一薪,薪随岗移,岗变薪动,破除传统企业平均主义和论资排辈的思想观念,不以学历、职称、资历、工龄论长短,而以工作业绩、经济效益论英雄。二是坚持考核上岗、易岗易薪的原则。首先,要明确考核是所有职工上岗的前提,只有通过竞聘考核,才能取得上岗资格。其次,要对在岗期间的工作表现和业绩进行考核,完成任务的按标准付酬,超额完成任务的酌情调高其岗位薪酬。第三,坚持竞争上岗、凭绩得薪的原则。在业务技术层面上可实行同岗多级制,即在职工岗位不变的情况下,对德才皆优、业绩突出、技术超群者,可提升技术级别,同时相应增加其薪酬待遇。

3.区分绩效考核的四个层次

一是对企业经营者可实行年薪加奖惩的办法,将本人年薪收入与企业经营效益紧密挂钩,每月发基本工资,年终结算时视企业效益好坏与经营业绩优劣来决定经营管理者的实际收入。二是对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和部门骨干管理人员实行不与经营业绩挂钩的年薪制,可将其年薪除以12个月,每月支付90%的固定月薪,余下的10%统一由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根据年终考核情况,自主在本部门范围内进行二次分配。三是对基层单位的管理人员实行风险年薪制,可从各岗位年薪额中扣除40%作为风险年薪,与本单位的各项经济指标挂钩,待年终考核结束后视情发放。四是在普通职工中统一推行岗位工资制,即按规定考核上岗后,按月发放岗位工资,不与经营业绩挂钩。当然,对当年度有突出贡献的职工,无论职务高低均可给予特殊奖励,实行年终特殊贡献奖,并辅之以适当的企业表彰。如果在绩效考核中注意区分这四个层面,就可以通过对企业不同人才成长的不同阶段,分别采取不同的激励办法,为重组后企业培养更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奠定坚实基础。

一个人的遭遇范文5

一.研习典型环境,做好学习铺垫

小说的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可以称之为大背景和小环境,大背景可以包括历史背景、思想背景、政治背景、文化背景等;小环境可以是人物生活的场所,自然景观等。但我们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大背景还是小环境,它们在小说中都应当具有鲜明的特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典型性,是充分地体现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所以在小说的教学中我们首先要理清的就是背景,尤其是大背景,学生在了解背景的情况下才能对课文进行深度的研读。

《一个人的遭遇》这篇小说发表于1956年,选入课文时又仅仅节选了后半部分,小说前半部分的内容仅以前文梗概的形式展现,学生对于大环境的理解并不一定能到位,进而影响了他们对小说人物和主题的理解。在讲授这篇课文之前,我让学生对课文的背景资料进行了搜集,让他们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对小说的环境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为理解人物形象和小说主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略举几例:

1.反法西斯侵略的卫国战争是苏联历史上的重要篇章,苏联人以每个家庭牺牲一个成员的代价,打赢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2.通过资料查阅,了解到二战有56个国家参战。交战双方动用军事力量9000万人,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其中苏联伤亡约3000万人。

3.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发表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无数的读者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而倾倒,为主人公不幸的命运而动容垂泪。

4.这篇小说曾经倾倒了千千万万个读者,小说在苏联广播时就令莫斯科大街上行人驻足聆听,泪眼模糊;它传到我国后,也使多少人泪飞如雨,译者也是噙着眼泪翻译它的。

二.梳理故事情节,研读感人细节

小说的外在形式是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深刻的思想都必须通过情节表现,都必须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得到逐层深化,最后产生主题的升华。阿·托尔斯泰在《什么是小说》中说:“一个适宜的情节能把所有的杂乱无章的思想、观察和知识组织起来,而且常常在顷刻之间,简直在几秒钟之内。”从阅读习惯来看,一般读者阅读小说,首先看的也是故事情节,都有阅读故事情节的心理和阅读需求。所以,我在《一个人的遭遇》教学中把梳理故事情节,研读感人细节作为第二个步骤来进行。

在这个环节中我提出:“《一个人的遭遇中》中的‘一个人’有着怎样的遭遇呢?请按照时间顺序概括出来,并找出情感起伏的词句”这样一个问题,来让学生梳理故事情节,并初步理清感情起伏,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好铺垫。

经过讨论学生很快就完成了梳理工作。

一个人的遭遇:

成功逃回妻女被炸找到儿子儿子牺牲领养凡尼亚出了车祸

情感起伏词句:

激动极了穿心的痛喜气洋洋埋葬欢乐心轻松变软悲愁的心

梳理情节的工作完成之后,自然就是研读感人细节了。为了调动学生研读的积极性,我在这个环节设置了一个讨论问题:在这篇小说中,最感动你的情节是什么?请先有感情地读出来,再说说感动的理由。

通过这样一个环节的设置,学生在讨论中对人物形象、小说主题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下一步的深入探讨做好了知识和情感的准备。略举几例:

1.最让我感动的是“我”从集中营跑回来,与自己部队里的人见面这一段。

小说里说:“我出来的时候,激动极了,因为两年来没有受到过人的待遇。嗐,再有,老兄,当我跟首长谈话的时候,我的头好一阵习惯成自然地缩在肩膀里,仿佛怕挨打一样。”这一部分告诉读者,“我”因为在被俘的两年里没有受到过人的待遇,今天回到了自己的部队,自己部队的同志、军官个个都亲切地跟“我”握手,“我”又受到了人的待遇,所以十分激动,而文中所说的人的待遇指的是不挨打、有尊严。“我”习惯性把头缩在肩膀里,是在被俘期间长期挨打的结果,是法西斯的暴力逼迫出来的,这表现了德国法西斯对俘虏的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摧残。

2.“我”回到家乡,站在原来是家的那个大炸弹坑前的那一部分感动了我。

我走到我们一家住过的那地方。一个很深的弹坑,灌满了黄浊的水,周围的野草长得齐腰高……一片荒凉,像坟地一样寂静。 战争让索科洛夫原来妻儿一起享受天伦之乐的幸福小家变成了灌满黄浊的水、长着齐腰高的野草的坑,让他的妻子女儿尸骨无存与他阴阳分隔。残酷的战争给了索科洛夫太多的磨难,让他经受了太多的悲伤,读到这里有种压抑的感觉。

3.索科洛夫去看牺牲了的儿子的那一段情节让我感动。

白发人送黑发人恐怕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之一了,一个父亲,在失去妻女之后本来把生活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令他骄傲的儿子身上,可是在战争结束的那天,在别人都开始准备新的生活的时候,却要去面对儿子的战死,这份老来失去唯一亲人的悲哀实在让人痛彻心扉,这是一种所有希望都彻底破灭后的真正哀伤,所以说“哀莫大于心死”。

三.总结人物形象,切入深度解读

有了以上两个步骤,现在再来解读人物形象就变得顺理成章了。在这里,我设置了一个填补题。

索科洛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在下列表述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来概述你的感觉并结合课解释说明。索科洛夫是一个 _____的人。

学生通过讨论和补充,逐步完善和丰满了索科洛夫的人物形象。

示例:

1.我觉得索科洛夫是一个有尊严的人。他被俘后,仍保持着一个苏联军人的英勇与尊严。为了返回祖国,他多次设法逃跑,结果招致了敌人对他一次次的残害,面对死亡的恐怖,他英勇不屈,最终俘虏了敌军少校,冲过火线,回到了自己的队伍。课文第一小节实际上也是他渴望尊严的表现。

2.我认为索科洛夫是一个对祖国和民族忠诚的人。国内战争时期他参加了,卫国战争爆发,年已41岁的他应征入征,投身抗击德国侵略者的队伍之中,把保卫祖国看成是自己的事业,是自己应尽的义务,甘愿承受一切磨难。

3.索科洛夫是一个坚强的人。在课文中,索科洛夫经历了家园被毁,妻女被炸死,唯一的儿子在胜利前被德国狙击兵打死,出了车祸失去工作等等一系列不幸的事情,但他没有掉一滴眼泪,这是他坚强的表现。

4.索科洛夫是一个富有温情的人。小说中索科洛夫对与妻子分手推了一把的回忆,看望儿子尸体时“埋葬了自己最后的欢乐与希望”,在自己生活还没有走上正轨时收养了在战争中失去双亲的孤儿凡尼亚等等,都表现了索科洛夫是一个富有温情的人。

经过这样一组讨论,索科洛夫的人物形象已经跃然纸上,无需再做过多的讲解了。

四.抓住典型特征,探究小说主题

我们常说,分析小说要注意典型环境,典型人物,抓住了典型性,也就抓住了小说的主题。在这一环节,我问学生:“一个人的遭遇”,真的仅指索科洛夫一个人的遭遇吗?学生立即就结合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分析找到了答案。

在这场战争中,苏联人以平均每个家庭牺牲一个人的代价赢得了最后的胜利。索科洛夫只是千千万万在战争中遭遇不幸的普通百姓的缩影。

我接着又说,如果战后,国家要给索科洛夫授予英雄勋章,并让他讲几句话,他会说什么呢?学生的回答几乎把小说的主题全部表现了出来:

1.战争带给我们许多不幸,不过,一切都过去了!

2.战争让我们失去了妻子儿女战友,今天我们更应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3.战争不再,和平永存!

一个人的遭遇范文6

小说中的“我”作为一个第一人称的叙事者,在不同的小说中,有着多种叙事功能。下面只就《一个人的遭遇》和《祝福》两篇小说谈一谈。

《一个人的遭遇》采用故事中套故事的叙述结构。小说分三部分,开头和结尾是“我”和索科洛夫的结识与分手,中间是索科洛夫的自述。小说中其实有两个“我”在叙述,一个是类似于作者的“我”,一个是小说主人公索科洛夫。索科洛夫的叙述低沉悲伤的语调中透露着感伤、朴实、坚韧,叙事的同时,穿插着抒情、议论,这些抒情和议论往往直抒胸臆,袒露了人物内心世界。“我”――索科洛夫的故事,具有了强烈的真实感,其抒情,有了动人心魄的力量。比如“我”去看已在战场上牺牲的小儿子,小说中这样写到:“我吻了吻他,走到一旁。中校讲了话。我的阿拿多里的同志们,朋友们,擦着眼泪,但是我没有哭,我的眼泪在心里干枯了。也许正因为如此,所以我的心才痛得那么厉害吧。”再比如小说的最后,这样写道:“奇怪得很,白天我总是表现得很坚强,从来不叹一口气,不叫一声‘喔唷’,可是夜里醒来,整个枕头总是给泪水浸透了……”我们与其说是在听索科洛夫讲自己的故事,不如说是在听他的内心独白。

战争给普通人索科洛夫带来的心灵创伤,在第一人称独白式的叙述下,具有了动人心魄的效果。作者巧妙地运用第一人称叙述的真实性、抒情性,拉近小说主人公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走进小说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相对于索科洛夫内心独白式的叙述,小说中另一个“我”的叙述,则起到旁白的作用。作者借用“我”的眼光,“我”的视角,对索科洛夫的不幸命运、心灵创伤进行了有力的刻划。“我”的旁白催人泪下,也暗示了作者对法西斯主义罪恶的愤怒谴责,道出了索科洛夫一个人的遭遇,也是饱受战争创伤的苏联人民的共同遭遇的命意,并表达了不要让下一代留下战争带来的伤害的愿望。

如果说“我”――索科洛夫沉浸于悲痛之中的独白叙述,让读者产生了强烈的心灵震撼,另一个“我”――类似于作者的旁白性叙述,则推进了作品的悲剧气氛,并以其兼具抒情和议论的叙述语言,升华了主题。在作品结尾,两个“我”仿佛在泪花中化为一个人――一个共同遭遇了战争心灵创伤的人,一个有着坚韧品格的人――从而作品也完成了对卫国战争后一代苏联人的塑造。

我们再说一说小说《祝福》中的“我”。《祝福》中的“我”既是祥林嫂故事的叙述者(当然,祥林嫂的故事不完全由“我”叙述,嫁给贺老六一段故事由小说中人物卫老婆子叙述,阿毛的故事由祥林嫂自己叙述),又是这一故事的审视者。一方面,“我”在叙述祥林嫂的故事时,努力保持着克制、冷静的叙述格调,从而使祥林嫂的悲剧具备客观真实性。另一方面,作者又将祥林嫂的悲剧,纳入了“我”的审视领域,“我”的心理过程,使小说回荡着感伤的激情,使小说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有了主观的态度,从而完成了对祥林嫂悲剧根源的追问。具体地说,“我”的审视功能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对故乡环境的审视。“我”作为一个离开了故乡的知识者,以一种陌生的眼光打量曾经熟悉的故乡。“我”发现故乡一切都没有变:“祝福”的祭祀活动,“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鲁四老爷照旧大骂业已成为保守派的康有为为“新党”,窗下的案头是一堆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几个本家和朋友“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通过“我”的眼光,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作为中国传统社会象征的鲁镇的社会风俗,通过“我”与“故乡”的格格不入,通过反复的“我决计要走了”的内心独白,引导读者对造成祥林嫂悲剧的鲁镇社会进行批判性思考。

二是对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审视。祥林嫂是怎么死的,在鲁镇的人们――比如鲁四老爷家的短工――看来,是“穷死”的。鲁镇的人们并不深思祥林嫂的死亡,甚至连一点同情也没有,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鲁镇社会的“吃人”本质。对祥林嫂的悲剧的审视,是由“我”来引导的,小说中有“我”的一段心理活动:“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也都还不错。”在“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祥林嫂不过是一个“”而已,像祥林嫂这样的人死了,于“被吃”者祥林嫂而言,当是一种解脱,于“吃人”者而言,不过是厌弃了一件“”,这是多么冷漠的世界。并且,“吃人者”与“被吃者”对这一悲剧,都毫无自觉的希望,都已习惯于如此麻木地生存,这又是多么令人绝望的世界。“我”的这一段内心独白,点燃了我们对祥林嫂悲剧的深切忧愤之情。

三,“我”对自我的审视。著名鲁迅研究学者汪晖先生认为:“《祝福》的特点恰恰就在:它把祥林嫂的悲剧纳入叙述人同时并存的‘有罪’与‘无罪’的心理结构,非‘我’的、客观的、它者的故事和悲剧成为叙述者极力摆脱又无力摆脱的精神负担,故事的叙述过程成为叙述者企图摆脱的压力和道德责任的潜意识的活动过程,实际上,正是这种强烈的摆脱意识,证明了叙事人与悲剧的必然的精神联系。”(《反抗绝望》,河北出版社,P346)作者正是通过“我”对祥林嫂之死的心理过程――从自责、负疚到“轻松”“舒畅”的展示,表达了“我”对故乡鲁镇和自我的双重“绝望”。从而寄托了作者对现代知识分子的深刻审视:在旧的社会秩序中,面对祥林嫂的死亡悲剧,假如“我”不作绝望的反抗,也只能成为旧社会秩序的同谋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