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梅葆玖子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梅葆玖子女范文1
胡同深处的那一声梅腔梅韵
在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往南,有一条历史悠久的街道叫护国寺街,整条街道,都掩盖在绿荫之中。护国寺街9号,就是梅兰劳故居。穿过护国寺街,有个小胡同叫西巷,过了西巷就可看见太平胡同,1952年8月12日,陈凯歌就出生在这里。
陈凯歌的父亲陈怀铠是著名的导演,他和梅兰芳在艺术工作方面有一些交往,曾经参与拍摄梅兰芳的一些纪录片。陈凯歌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名字,很巧的是,比邻而居的缘分让他和梅家的第三代刚好在同一个幼儿园上学。因为父亲工作忙,周末家里常常没有人,从幼儿园接了陈凯歌之后,陈怀铠就直接把他送到梅家,请他们家的保姆帮忙看管一下。
陈凯歌还记得,他是在5岁的时候第一次见到了梅兰芳和梅葆玖。那天晚上,陈凯歌又被送到梅家“寄存”。梅家的院子不是很大,但是收拾得很雅致、清净。忽然,陈凯歌闻到了一阵非常特别的香气,像是食物煮熟的味道,他循着香气,跑到厅堂里一看,一位很好看的伯伯正在喝粥,旁边站着一位俊朗的青年,正在为他布菜。他们俩长得是那么相像。
原来,梅兰劳经常带着梅葆玖一起登台,晚上演出回来,总会吃点宵夜再去休息,这道鸡粥便是爷俩每晚必喝的养生美食。从那之后,陈凯歌也常常在晚饭后再溜到厅堂等他们演出回来一起吃夜宵。印象里,梅兰芳总是比较沉默,默默地坐着,默默地喝粥,但是脸上始终带着微笑,这让陈凯歌“寄居”的日子很放松。
梅家逐渐成了童年陈凯歌心中最具吸引力的地方,那个青砖灰瓦的小院子,有着太多的不一样。梅家院子里有两株柿子树和两株海棠树并排而立,梅葆玖告诉陈凯歌,这可不是随意种下的,这四株树放在一起,是“事事平安”的意思。吃着香甜可口的柿子,陈凯歌在美味中感觉到了更深一层的含义。
上世纪50年代,在中国家庭里,电视机还是个稀罕的物件儿。而梅家却有一台电视机,那是苏联政府送给梅兰芳的礼物。一天,后院有人说看电视了,陈凯歌赶快跑去。只见桌子中间放着一个红绸子盖着的方形物体,掀开绸子,露出了一个四方的木质纹理边框的盒子。陈凯歌傻傻地站在一旁,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大家说的那个能装人的神奇盒子。电源接通后,有人在开关上揿了一下,音乐马上就响了起来,电视里,正在播放一个舞蹈节目。欢快的乐曲声中,舞蹈演员翩翩起舞。陈凯歌被眼前的这一幕震撼了,原来邻居们说的是真的,盒子里的人真的会动。他急忙跑到电视机后面去看,看看后面是不是有人藏在那里。大人们看着他的举动,好一阵笑啊!
在梅家书房的架子上,摆放着一只绍兴酒坛子,这是梅兰芳用来吊嗓子用的。因为担心自己吊嗓子的声音打扰别人休息,他每天都对着坛子发声。其实,他的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对于周围热爱他的邻居而言,能够听到京剧大师练声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路过梅家外面,里面传来低低的却又婉转悠扬的梅派唱腔,仿佛令整条护国寺街一下子变得婉约多情起来。
年轻的梅葆玖在那个年代是非常时尚的,他是汽车、音响以及一切“跟电有关的机器”的发烧友,对音响的里里外外了如指掌,甚至自己还鼓捣出了一台立体声音响。遥控飞机模型他也做得很好,他做出的小飞机,比市场上卖的那些小飞机飞得都高。陈凯歌和梅家第三代孩子总是喜欢跟在他后面玩一些新鲜的玩意儿,那些快乐永远地留在了陈凯歌的童年记忆里。
信任是最好的机缘
梅兰芳的次子翻译家梅绍武用10年时间写了一部20万字的剧本《梅兰芳》,这个剧本,得到了梅家长幼的一致认可。梅家人一直希望能把《梅兰芳》搬上大银幕。
梅家起初是希望擅长表现细腻情感的香港导演关锦鹏来执导《梅兰芳》,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之后,他们彼此都发现这不是最好的选择,文化上的差异会导致无法深刻地表达作品最想表达的东西。在放弃了与关锦鹏的合作之后,梅葆玖停止了寻找新导演的想法。
有一天在家,梅葆玖无意中看到了一部表现京剧演员情感命运的电影《霸王别姬》,片中导演对于情节的设置、演员的安排以及节奏的掌握都很精到,这使梅葆玖眼前一亮。当看到片尾字幕上的“陈凯歌导演”这几个字时,他就更激动了,原来最合适的导演就是他看着长大的邻家小男孩啊!
梅葆玖当即就去找陈凯歌。在陈凯歌的工作室,梅葆玖开门见山地把自己希望由他来执导《梅兰芳》的意思一股脑儿说了出来。对于梅葆玖的突然造访,陈凯歌显然没有心理准备。那一天,梅葆玖和陈凯歌聊了很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事情,那些邻里之间的亲切往事温暖着两代艺术家的心。
梅葆玖回去后,第二天又派人送来了梅绍武的剧本手稿以及梅兰芳各种各样的传记和资料。半人高的文字,陈凯歌足足看了五个月。在这五个月里,关于梅兰芳的种种过往在陈凯歌的脑海里堆砌成了一部电影的最初脉络,他认为这将是一部精彩的电影,将表现出“伶界大王”辉煌多姿的人生。但同时他也是有顾虑的,人物传记电影不好拍,可发挥的素材是固定的,这会让导演不太自由。更何况梅兰芳先生名气那么大,万一拍成后让人觉得哪里有瑕疵,不就玷污了大师的名声吗?
了解到陈凯歌的顾虑后,梅葆玖亲自来找他,说带他去见一个人。一路上,梅葆玖都没有说话,陈凯歌心里尽管很奇怪,但是也没有多问。梅葆玖带着他去了一家医院,到了住院部,推开病房的门,梅葆玖这才开口:“凯歌,这位是我的哥哥梅绍武,我本来不想打扰病中的他,但是我希望作为剧本原著者,也作为梅兰芳之子的他,来和你聊一聊《梅兰芳》,聊一聊我的父亲。”梅绍武已经病了一段时间,但对弟弟带陈凯歌来,他是很欢迎的。他对陈凯歌细细地讲述了梅兰芳的一生,也向陈凯歌介绍了自己心中对于父亲和梅派艺术的理解。
众所周知,梅兰芳当时有一位红颜知己孟小冬,这段爱情是梅兰芳刻骨铭心的一份情感。陈凯歌希望在电影里,可以大大方方地将这段恋情道出。但是作为梅兰芳和梅夫人福芝芳的子女们,梅葆玖和梅绍武能接受电影表现父亲家庭之外的感情吗?
当陈凯歌小心翼翼地提起孟小冬这个名字时,梅葆玖和梅绍武的表情都变得很凝重,陈凯歌顿时有些忐忑不安。过了一小会儿,梅葆玖看了一眼哥哥,然后很认真地对
陈凯歌说:“一定要把孟小冬和我父亲的感情拍出来,那是我父亲很真挚的一段感情,也很美好。我们没有权利让孟小冬在父亲的生命里消失,我们要尊重事实。”梅葆玖的一番话让陈凯歌完全放下心来,他从梅葆玖身上仿佛看到了梅兰芳的那种对艺术的尊重和真诚。他对梅葆玖和梅绍武承诺,一定会好好地拍《梅兰芳》!
在扮演梅兰芳的演员选择上,陈凯歌大胆启用了生于北京的香港流行歌手黎明。消息传出,质疑声一片,大家都觉得黎明不可能演出梅兰芳的神韵来。但是陈凯歌根据自己小时候对梅兰芳的认识,觉得这个角色非黎明莫属。但在最终决定之前,陈凯歌还是约上黎明去梅葆玖家,让梅葆玖看看。
这是梅葆玖第一次见到黎明,觉得黎明眼神里的丝丝忧郁以及身上干净明亮的气质都像绝了年轻时的梅兰芳,对由黎明来扮演梅兰芳,他很有信心。作为人物传记电影的演员,除了要在形象上接近,气质相像也很重要。而这两点,黎明都具备了。梅葆玖鼓励黎明:“我父亲是那个年代的巨星,而你是当今的‘天王’,我相信你能够演出艺术家的沉静和舞台上的光芒来!”
用一种情结去再现梅兰芳
2007年7月14日,电影《梅兰芳》在北京正式开机拍摄。那天早上,陈凯歌收到梅葆玖发来的一条短信:“从今天起,梅兰芳就属于你,属于你们整个剧组了!”
为了让黎明的扮相更神似,梅葆玖把跟随自己几十年的专用化妆师派到剧组,给黎明担纲化妆任务,让黎明的妆容看起来更有传统旦角的美感。
2007年9月29号晚上,《梅兰芳》剧组从北京电影制片厂二号棚里出来,来到仿古建筑群明清一条街,拍摄一场青年梅兰芳和邱如白在月光下探讨京剧变革的戏。
这场戏是要表现梅兰芳在艺术上求新,在感情上对朋友真诚。陈凯歌希望画面效果要出来一种清凌凌的美感,要两个人在月光下完成对手戏。为了达到这个效果,剧组特意调来一辆大吊车来吊高灯光。
拍摄从傍晚5点开始,到深夜11点半左右,大吊车突然失去平衡,向一方倾倒,吊车臂先是砸中了制景中的房屋,屋子的几根梁柱和瓦块随之砸向正在现场的4名工作人员,当时在场的副导演米兰丁被砸中了脑袋,剧组的另三位工作人员则分别被砸中了左手、脸和腿部。
事发时,陈凯歌正在和当天刚进组的日本演员安藤正信在一旁说戏,两人所在的地方离几个伤者还不到1米远。陈凯歌眼睁睁地看着工作人员受伤,却来不及拉开他们。
事故发生后,陈凯歌非常镇定地指挥大家先将吊车稳定,然后拨打了120,并亲自将伤者送去医院。所幸的是,经过了一夜的治疗和观察,剧组受伤的工作人员均无大碍。剧组有惊无险地度过了一劫,第二天继续开始工作。
第二天,梅葆玖得知剧组发生事故之后,给陈凯歌发来了一条短信:“我听说了昨天的事故,很担心。希望你们保重。”这条短信,让陈凯歌极为感动:梅葆玖身上有着太多的和梅兰芳相似的常人情态,对别人的关爱及时而贴切。陈凯歌告诉他:已经处理好了,别担心;事故发生后已紧急召开了安全会议,让工作人员一定要以安全为重,多加小心。
2008年初,又一个难题摆到了陈凯歌面前,剧中扮演青年福芝芳的香港演员阿娇卷入了“不雅照”事件中,而她在剧组的戏份还是很重的,并且已经全部拍摄完成了。让“不雅照”事件中的女主角出现在《梅兰芳》电影中,无疑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这对大师的名声是一种亵渎。思想了很久,陈凯歌决定删去阿娇的戏。他说,这部戏是因为梅葆玖先生和梅家人的信任才诞生的,因此我要对得起他们对我的厚望,我要展示给世人的是一部干净的戏,一个干净的梅兰芳!
梅葆玖得知陈凯歌忍痛删戏后,特意找陈凯歌,他说,梅家人是很开明的,不会因为阿娇的“不雅照”事件就否定陈凯歌对于演员的选择,希望陈凯歌还是尽量保留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在梅葆玖的劝说下,陈凯歌保留了青年福芝芳顶着红盖头嫁入梅家的那一组镜头。这使得影片在删去戏份后不会显得突兀,而阿娇在这一场戏中始终蒙着红盖头,观众也不会看到她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