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练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阿房宫赋练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阿房宫赋练习

阿房宫赋练习范文1

名句名篇默写

(时间:40分钟 满分:120分)

1.(2015·郑州质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琵琶行》中“ , ”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2)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写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

(3)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2.(2015·陕西西安二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用“ , ”两句写秦国统治者将剽掠来的美玉金银珠宝等当成石头沙土等,从而表现其奢侈之风。

(2)《赤壁赋》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待天地存在的名句是“,”。

(3)清中后期,进步思想家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 , ”两句,常被呼吁大胆破格使用人才的雄辩家引用。

3.(2015·昆明质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以“ ,”写出了戍边征夫思乡与报国的心理矛盾。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 ”。

(3)韩愈在《师说》中点明老师的职责或作用的句子是“,”。

4.(2015·辽宁五校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作者自问自答,表明自己听完琵琶曲后泪水湿透青衫的句子是“ ? ”。

(2)古诗词善于运用联想,李煜《虞美人》中“ ? ”两句由“愁”想到江水长流,这是由特征相似引起的联想。

(3)生活中表达既善于从正面学习,又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常引用《论语》中的“ , ”一句。

5.(2015·山西四校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劝学》用“故”归纳上文,又用“ ,”两个比喻进行论证,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2)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用“ , ”两句诗深深祝愿自己和家人能健康长寿,共赏明月,借此寄托自己对家人的思念。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总结六国和秦国灭亡的历史教训后,提醒当朝统治者不要重蹈秦国灭亡覆辙的句子是“,”。

6.(2015·大连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的两句是“ , ”。

(2)白居易《琵琶行》描写琵琶女弹奏时有拢、捻、抹、挑四个动作,弹奏的曲子既有《霓裳羽衣曲》又有《六幺》的句子是“ , ”。

(3)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用相关的景物描写了边塞的悲凉,相应的词句是“,”。

7.(2015·石家庄质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表述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荀子的《劝学》篇中,也有一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这句是“,”。

(2)李白《蜀道难》中,以侧面描写来表现青泥岭曲折高险的诗句是“,”。

(3)《出师表》中诸葛亮建议后主凡事宜多征询侍中、侍郎的意见,并陈述了这样做的效果。表现这效果的话是“,”。

8.(2015·东北三校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诗句是“,”。

(2)庄子《逍遥游》中用对待“誉”和“非”的态度来说明“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境界的句子是“ , ”。

(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宁愿冻死以换取天下劳苦大众的温暖的名句是“ , ”。

9.(2015·沈阳高三质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说明阿房宫从骊山北边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十分宏伟的句子是“ , ”。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 , ”句说明偏僻之地粗俗的乡野音乐很难听,以此表现琵琶女技艺的高超。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景象美丽而广阔、透露出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的句子是“ , ”。

10.(2015·哈师大附中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诗经·氓》中以“桑”喻女子青春年华的句子是“ , ”。

(2)杜牧《阿房宫赋》中形容“秦爱纷奢”时,说钉头多于谷仓中的谷粒的句子是“ , ”。

(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的句子是“, ”。

11.(2015·河南平顶山调研)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 , ”既是描写实景实感,也可形容由困窘步入佳境的一种境界。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两句,感慨当年的英雄豪杰们,经过风吹雨打,现在也成了历史。

(3)屈原《离骚》中表现诗人崇尚高洁、虽死无悔思想的诗句是“,”

12.(2015·河北保定调研)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韩愈《师说》中说明自己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赞扬李蟠能行古人从师之道的句子是“ , ”。

(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的结局是被项羽一把火烧掉的句子是“ , ”。

(3)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 ? ”表现了作者认为环境的喧闹与否与做学问没有必然的联系的观点。

13.(2015·河南洛阳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欧阳修在《醉翁亭记》里,用对偶句“ , ”描绘出两幅山间对比鲜明的朝暮画面。

(2)苏轼《赤壁赋》中写箫声让深潭中潜伏的蛟龙起舞,让船上的寡妇哭泣的句子是“ , ”。

(3)屈原在《离骚》中深感于人民的痛苦处境,体现其对人民深切同情的句子是“,”。

14.(2015·辽宁实验中学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 ”句写月光与水波一起荡漾,闪烁着金光,月亮的倒影沉浸在水底,宛如一块美玉。

(2)苏轼《赤壁赋》中“ , ”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月亮在夜空中令人不易察觉的缓慢移动的状态。

(3)李商隐《锦瑟》中,以锦瑟为喻,回忆已逝的青春年华,表达百感交集的情感的两句是“ , ”。

15.(2014·辽宁马鞍山质检)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的观点是一致的。

(3)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既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歌咏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又用“ ,

”表明了身处逆境时应有的人生态度。

16.(2014·云南联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骐骥一跃,;,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17.(2014·东北师大联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

。(孟子《鱼,我所欲也》)

(2),任重而道远。,不亦重乎?(《论语·泰伯》)

(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18.(2014·吉林调研)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2),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3),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4)了却君王天下事,。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6)故木受绳则直,。(《荀子·劝学》)

19.(2014·陕西六校联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2)多歧路,今安在?,。(李白《行路难》)

(3),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0.(2014·山西太原二模)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靡室劳矣。,靡有朝矣。(《诗经·氓》)

(2)问之,则曰:“,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韩愈《师说》)

(3)凄凄不似向前声, 。座中泣下谁最多?。(白居易《琵琶行》)

参考答案:

1.(1)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2)飞湍瀑流争喧 砯崖转石万壑雷 (3)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层

2.(1)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3)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3.(1)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2)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3)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1)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2)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5.(1)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2)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6.(1)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2)轻拢慢捻抹复挑 初为《霓裳》后《六幺》 (3)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7.(1)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 (3)必能裨补阙漏 有所广益

8.(1)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3)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9.(1)骊山北构而西折 直走咸阳 (2)岂无山歌与村笛 呕哑嘲哳难为听 (3)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10.(1)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 (2)钉头磷磷 多于在庾之粟粒

(3)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11.(1)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2)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12.(1)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贻之 (2)楚人一炬 可怜焦土 (3)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13.(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2)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3)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14.(1)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2)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3)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15.(1)浩荡离愁白日斜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3)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16.(1)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 (3)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17.(1)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2)士不可以不弘毅 仁以为己任 (3)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18.(1)连峰去天不盈尺 (2)万里悲秋常作客 (3)同是天涯沦落人 (4)赢得生前身后名 (5)寄蜉蝣于天地 (6)金就砺则利

阿房宫赋练习范文2

高中文言文教学内容,从形式与内容来看可能与当前高中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相差较远,而教师如果能深入研究,并全面、仔细地把握文言文基础,再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努力寻找生活与文言文之间的切入点,进而打造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生活化场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便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言文的内容。

例如:学习《始得西山宴游记》这篇文言文,这篇文言文的作者主要描述的是当时被贬之后忧惧不安的生活,进而体现了柳宗元对心中所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重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与积极性,进而才能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询问学生对“柳宗元”的期待是什么,通过这个过程,教师、学生以及课文之间会有情感上的共鸣,有助于文言文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可以先将自己对“西山宴游记”看法讲解给学生们,然后鼓励学生谈谈自己对“西山宴游记”的见解,然后以合作交流的方式展开讨论,整个文言文课堂气氛被活跃起来,不再像以往那么沉闷,随着陈旧、死板气氛的冲淡,教师再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中去寻求“西山游记”中的描写的每一个细节,充分结合学生对生活情感的体验,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与掌握。

二、呈现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众传媒快速发展与传播,有关教学的影像资料逐渐被广大教师接受,并且逐步用于实践教学中。从高中文言文来分析,大部分都属于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而且很多作品在电视、电影中也有提及。这类资源完全可以利用到文言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电影、电视的直观性,能将原文的主要内容与重点情节呈现出来,能为学生带来必要的情节性引导,让学生对整篇文言文有一个大致直观的印象;另外一方面,通过这些影像资料能将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距离缩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准。

例如:学习《阿房宫赋》这篇文言文时,教师可以收集关于“阿房宫赋”的电影。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在选择之后要有针对性挑选其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进行欣赏,这样学生才会有最为直观的感受,其中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把握历史上,引导学生充分结合电影情节来对文言文进行理解,适当的时候还需要提醒学生对电影中的情节设置进行关注,亲身体会环环相扣的情节关系,这样才能让学生随着电影人物不断地进入情境,层层深入的同时完成对文本的解读与分析。电影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太熟悉了,而教师需要的是深入到学生当中,并了解当前影片信息与学生喜欢趋向,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主要手段。

三、展现情境,积极创造情感

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与目标是:一方面来说是让学生掌握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基本知识,让学生拥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审美标准;另外一个方面,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让学生敢于将自己在生活中的亲身体验与领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并成功实现文字性或者语言性的表达。高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依然要将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当作语文教学的主要环节,充分利用学生对文言文的文本翻译、内涵阐述等等不同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学习《六国论》这篇文言文,此文主要介绍了一个历史故事,其中必然会存在一些直接性的对话描写。其实文言文对话描述与现代文阅读一样,也有语言的变化与情绪上的起伏,这些就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进行帮助,有助于学生对文言文的掌握与理解。例如:对“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等直接对话进行朗读,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语气方面,要将刘国破灭的悲亢情感充分体现出来,有助于学生更加准确的把握历史,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化与积累。

阿房宫赋练习范文3

关键词:白描 简要 朴实

说起表达技巧,大家最熟悉的要数比喻、拟人、烘托、铺垫、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白描或许“有所闻”,不过在考场上想得起、答得准的就很少见了。

什么是白描呢?其实白描最先是中国画的一种基本手法,简笔勾勒,不着色,不画背景,相当于素描中的速写。借用到写作中,它就是以简要、朴实的语言进行描写,以表现对象特征或传达某种情态。它是描写方式中的“轻骑兵”。

简要,从本质上说,就是抓住要点;从形式上说,就是用语简净。试看两位名家对眼睛的描写:

1.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鲁迅《祝福》)

2.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玉,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就这一眼,满院子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响。(刘鹗《老残游记》)

前者为简笔,拈取动词贴切自然,属于白描;后者则相反,虽也着重写意,但用的是繁笔,以博喻和多角度描写突出眼神。《孔雀东南飞》“新妇起严妆”一段对刘兰芝作了精细的刻画,属于典型的工笔(细描)。

朴实,是白描的生命线。用鲁迅的话说就是“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说得直观点,就是不用或少用形容词、修饰语,不用陪衬、烘染,尽量保留“原生态”。

3.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陶渊明《移居》)

4.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杜牧《阿房宫赋》)

同样是写生活场景,前者清汤挂面,如话家常,点到为止;后者则铺采摛文,大事渲染,穷形尽相。前者是白描,后者是铺叙。

根据以上的实例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白描在描写生活场景时,很接近叙述,但很有意蕴。如前例3。又如: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本诗描写因寻隐者而与童子对话的场景,除了隐去问话内容外,它就相当于“如实”交代。然而,隐者的仙风道骨、诗人对隐者的倾慕及寻之不得的惆怅尽在“白描”当中。

2.白描在描写人物乃至生活场景时,有时等同于细节描写。为什么呢?因为二者都要求简。具体说来,细节描写是抓住细小的言行举止或细微的神情事件来写出鲜明的形象,而白描要通过简净的语言来传达情态、突出特征,就难免借助细节。例如2006年湖北高考卷中《从阿尔卑斯归来》写到羊群归家后的情景:“老公羊看到了它们的石槽,感动得流出了眼泪。那些在旅途中生出来而还从未看见过农庄的羊羔和极小的羔儿,惊奇地看着四周。”这里使用了“白描”(细节描写),描写羊群归家后的欢乐时写到老公羊、羊羔等,作者却只抓住对象的主要细部特征简笔勾勒,使羊群归家的群像得以简洁而传神的表现。

3.赏析白描要注意领会意境,品出韵味,明确“白描不白”。试看2004年全国卷(II)《老家》第九段:

那里的河流,确已经干了,但风沙还是熟悉的。屋顶上的炊烟不见了,做饭的人,也早已不在。老屋顶上长着很高的草,破漏不堪。村人故旧,都指点着说:“这一家人,都到外面去了,不再回家了。”

这里运用白描的手法,以朴素的语言写出了真情,营造了一种伤感的气氛。(抚今追昔,物是人非,睹物伤情,深沉凄凉。)

4.运用白描要慎重。白描是不用技巧的技巧,巴金说,无技巧才是最高的技巧。功力不够,“白描”就流于平白、直白、白开水了。

练习:比较两首诗的表达技巧。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阿房宫赋练习范文4

笔者一直在揣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却一直参不透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点在哪里?每门学科的知识纷繁复杂,单纯地考察知识成绩,似乎又很固定,在既要提高知识素养,又要提高成绩的大教育背景下,让学生对知识感兴趣又很难,难于上青天!高效课堂的“效”就是要突破“兴趣”的“厚障壁”,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上好一堂课要作毕生的准备。”其实它阐释的教育精神内涵就是教师备课的内容要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兴趣点燃学生渴望知识的火花。学生对知识有强烈的不可压抑的欲望,从心理上攫取了学生的求知欲,很自然地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就不言而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准备”就是备方法、备思想、备课堂内容的兴趣点,万事俱备,用最短的时间和学生交流讨论,互相切磋,课堂一定不会死气沉沉,不会再出现“老师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的尴尬场面。

其实激活课堂的“点”很多,笔者在这里列举用讲故事来提高课堂效率的范例。

课堂实录如下:

老师问:“文言虚词‘焉’的基本用法有哪些?并且列举我们学过的例子”

学生(抢答):

一、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在哪里)。(《劝学》)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表疑问,哪里,怎么。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三、语气助词

1.常用在句末一般不译出。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2.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万钟于我何加焉!《石钟山记》

3.用在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老师总结:“焉”字的用法主要有以上三种。所谓“用法”,包括弄清:①虚词的词性;②语法作用;③与现代汉语的对应关系。考纲要求的文言虚词,一定要个个落实,并结合教材,认真归纳各种义项和用法,从常用义和非常用义两个方面比较区别,以掌握其常用义。

巩固练习: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B)

例句:未知生,焉知死?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杀鸡焉用宰牛刀?

C、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D、然力足以至焉。

【解析】例句“未知生,焉知死”的意思是:活人的事情还没弄清楚,活着的时候应该怎样做人还没弄懂,哪里有时间去研究死人的事情和该为死人做些什么?“焉”是疑问代词,“哪里”“怎么”。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的意思是:堆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焉”是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B、“杀鸡焉用宰牛刀”的意思是: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成语出处,先秦孔子《论语?阳货》:“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春秋时孔子提倡以礼乐教化百姓,他的学生子游在武城做官时,提倡礼乐。孔子到武城听到乐器的弹奏和优美的歌唱,就对子游说:“割鸡焉用牛刀!”子游解释说:“君子学礼乐就能爱人,百姓学礼乐便于管理。”孔子十分赞许他的做法。“焉”是疑问代词,“哪里”“怎么”;C、“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的意思是:盘旋曲折的样子,像蜂房,像水涡。“焉”用在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D、“然力足以至焉”的意思是:但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焉”是代词,相当于“之”,表处所。

在分析每项句子的具体意思的时候,例如B项“杀鸡焉用宰牛刀”,给学生讲成语的出处、解释、典故的由来,并联系现实拓展“礼乐”的现代涵义:礼乐兴,则社会发展稳定,社会越文明。现代人们忙碌于生产,礼乐在社会中的融入,使得人们安于生产乐于享受,同时礼乐可以展示国家的强大,使得人们对国家有向心力,对于民族的团结也有促进作用。德育教育和知识积累双管齐下,一举两得,两全其美。学生听故事,感兴趣,在乐中求知,不厌倦课堂,课堂效率在不自觉中就达到预期的效果。

那故事的趣味性怎样在课堂上展现?就需要老师备课时做好精心的准备。首先是教师知识的积累。作为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博览群书是必须的,天文地理,野史正史,名人轶事,社会趣闻,都要涉猎,方可为课堂激趣做好必要的铺垫,一旦遇到与上课内容相关的有趣故事,便随机插入,增添课堂趣味氛围。其次,针对课堂具体的内容做必要的准备。提前查资料,搜集相关信息,备好与课文内容的衔接,随时“激趣”。例如,上《兰亭集序》,提前准备好了王羲之的几件轶事:练字吃墨,王羲之书换白鹅,“东床”和“令坦”两个典故,成语“入木三分”的由来,老妪卖扇等等,以备上课灵机活用。第三,用故事导课。例如,上《雁门太守行》时,用韩愈的故事导课:有一天,大文学家韩愈正在书房中写作,忽听有人来访。他见天色已晚,想要休息,便回绝了。然而,不一会儿,家人又返回来,递给韩愈一沓诗稿,说:“那个年轻人不肯走,让我求您看看这上边第一首诗。”韩愈读到“黑云压城城欲摧,”称赞不已,立刻请那个年轻人进来相见,并对他的诗给予很高的评价。学生听到“文起八代之衰”的大散文家韩愈立刻接见的年轻人,心想这个年轻人究竟写了怎样的一首诗?学生肯定积极投入,学习的欲望肯定极其强烈,那理解诗歌的内容也肯定透彻,课堂效率定会提高。

阿房宫赋练习范文5

一、语文课堂留白凸显主体性

新时期的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因此,主导者的教师要激发兴趣、设计问题,突出学生自主思考与解决的时间与空间的留白,让学生有较多时间进行自主的理解、消化与吸收,主动思考,形成个性的收获,获得学习能力的提升。课堂留白,也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学生的注意力一般只能集中十分钟左右,如果一堂课老师一讲到底,容易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精神不振;而留点空间,可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也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当然,留白不是淡化教师组织与引导的作用,更不是不负责任的让学生“放羊”、自学或者练习,这种“留空”应是教师教的延伸,又是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的补充,帮助学生完善、消化和吸收。

二、语文课堂留白的方法探讨

1.巧设悬念导入,激发参与兴趣

导语是一堂课的开端,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利用“留白”策略,巧设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如《劝学》学习时,我是如此导入的:“‘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是劝勉我们年轻人要勤学,我们说是否勤奋就可以学好呢?课前我们预习荀子《劝学》的收获是什么呢?”如此的提问,让学生思考什么是真正的“会学”,也能激发他们参与课堂,提高了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兴趣,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解决问题。

2.创设情境教学,情境体验获得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在教学内容上经常性地、恰到好处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急于知道结论或结果,急于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关键时刻,教师却欲言又止,留下一点空间,再辅之以体态语言,就可以极大地引起学生联想,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激情,从而达到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上《我与地坛》的时候,先投影了几幅雨天母亲给子女送雨具的图片,都是在雷雨天,我在楼道抓拍的,学生看了之后,深有感触。于是,我提出:史铁生为什么在他母亲去世之后非常痛苦呢?“母亲”又是具有怎样品质的人?之后,我留白让学生在静逸中思考,从而提高自主阅读能力、概括分析能力与鉴赏能力。

情境教学,需要有效提问来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效果。因此,在课堂上提问后,或者是让学生阅读时,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深入思考,弄清教师的意图,把握问题的实质,寻求问题的答案,组织表达语言。

3.课堂结尾含蓄,咀嚼消化升华

课堂结尾是一堂课的“终曲”,若设置好“留空”,弹奏好“终曲”,则会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并取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如杜牧《阿房宫赋》课堂的结尾,我是这样给学生留白的:“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我们也是“后人”,我们是否“鉴”之呢?有些事情上我们可能还在重蹈前人覆辙吧,具有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这个问题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能让学生延伸思维。这样结尾,收中寓展,获得思想和品质的熏陶。

三、语文课堂留白要注意的问题

互动课堂已经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我们在设计“留白”的时候,还要注意结合学习已有知识、学习能力的留白,有的老师也注意到课堂教学要给学生思考、理解,以及语言组织的时间,但是问题设计的不好,会使得学生的思维方向南辕北辙。如我校一位老师讲授《陈情表》时的公开课,他让学生探讨“有人说李密的“辞不赴任”是其在“观望”,我们怎么看?”结果有学生思考作答为:李密是个官油子,不想做“侍二主”的出头鸟。虽然这位学生也有个性阅读和创新的思考,但是我认为该老师的留白没有很好的引导,使学生为探究而探究,为创新而创新,这样的留白意义不大。

教师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思考,或居高临下地加以评判。应该给学生自主发现的机会,自我纠正的可能,应让学生在进一步阅读中细嚼慢咽中回味,如上面那个肯定李密写《陈情表》是在观望的学生,我们老师可以从司马氏的维护其政权的角度,让学生明白李密的“愿乞终养”的赤诚与不惧死的精神。

阿房宫赋练习范文6

关键词:诵读 高中语文课堂 教学方法 教师范读

诵读,就是朗诵阅读,是将只在脑中进行的阅读口语化,用语言再现文章的情境,表达自己的理解,培养记忆力、语言感受力、口头表达能力,增强语感。对此,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中提到,高中生应“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第5条也提到,高中生应“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然而,纵观现在的语文课堂,我们会发现:小组讨论多了,个人思考少了;表达见解的声音高了,琅琅书声低了。语文课堂的诵读,似乎正与新课标渐行渐远。高中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诵读能力的培养究竟该何去何从?笔者在长期的课堂诵读教学中形成了一些思考、见解和方法。

一、课文理解

有关课文理解的教学方法论,他人已有较多深刻见解,笔者不再赘言,此处只浅谈一些与诵读教学相关的内容。

1、教师授课要导向明确。

课文理解,尤其是一些重点词句、文本主题应在诵读教学前尽量讲透,使学生有个明确的认识。

2、学生个性化的理解要予以鼓励。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学生一些合理的、独特的、具有新意的文本理解,教师要予以保护和鼓励,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诵读中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才不会千人一面。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引文《采莲赋》和《西洲曲》,此处究竟作何理解,各家理解千差万别。但也不能对学生的理解一味地说好,不能没有辨别。

二、加强教师良好的诵读示范

教师作为课堂上的引导者,其诵读的示范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而不管读得好不好,首先得读,敢读就已经展示了教师的一种风采和气韵。当然,光有胆识是不够的,教师更要磨练自己的诵读能力,提升自己的诵读水平。对此,笔者建议从以下几点入手:

1、选篇。

不是所有课文都适合拿来诵读,因而诵读不可盲目进行,课堂上不能上到哪篇就读哪篇、上到哪段就读哪段。应精心挑选课本中适合口语表达的文章分不同的方式来诵读:一些文字优美、句式整齐的文章可通篇全读,如《故都的秋》、《阿房宫赋》、《归去来兮辞》等;一些人物鲜明、形象生动的文章可邀请学生配合来读,如《荷花淀》、《雷雨》等;一些言辞犀利、议论充分的文章可节选着读,如《记念刘和珍君》、《道士塔》等。总之,选篇要精而全,让学生能全面感受不同文字的不同口语表现形式。

2、语言。

普通话要标准,吐字清晰,字正腔圆。要练就标准的普通话,笔者建议首先多听新闻广播,多看新闻联播,以播音主持人的发音作为标准;其次,借用录音工具,日常语言训练时可录下来,自听自纠;再者,日常与同事、学生的交流,都要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3、语音语貌。

每个人的声音质量各有不同,对此教师在诵读时应根据自己的语音语貌来挑选文章、文段:悦耳动听的,可读轻快的文本,如《我的空中楼阁》;沙哑低沉的,可读情感压抑的文本,如《我与地坛》;纤细绵长的,可读缠绵的文本,如《雨霖铃·寒蝉凄切》;深沉醇厚,可读意境开阔的文本,如《登高》。碰上一些不适合自己语音语貌的课文,可反复听名家诵读,进行模仿,尽量做到语音语貌和文本相契合。

4、技巧。

诵读有很多技巧,教师课堂范读并非是参加朗诵比赛,要求不必过于严苛,着重注意下面三点即可:

一是重读。

可在要重读的字词下加着重号表示。内容上强调的字词应予以重读,不同的地方重读,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如:“你吃了吗?”重读不同,表达的意思完全不一样。“你吃了吗?”表示不问别人,就问你;“你吃了吗?”表示不问别的,就问你吃没吃;“你吃了吗?”表示提问人语带不耐。 转贴于

二是停顿。短停顿可用斜杠号“/”表示,长停顿可用双斜杠“//”表示。一些句子过长,不可能一口气读完,应在句中适当停顿;一些看似短小的句子,采用停顿的技巧,则可以表达出诵读者个人对文本的理解。

三是升调降调。可在要升调的文字上用符号“ ”表示,在要降调的文字上用“ ”表示。一般来说,升调可表达疑惑语气、昂扬语气、轻快语气等,而降调可表达肯定语气、沉郁语气、压抑语气等。

5、表情神态动作。

诵读时表情应配合文本,或微笑,或蹙眉,或凝神;神态应轻松自然,尤其是不可眼神涣散、眼睛到处乱瞟,应跟随文本内容,或凝视,或扫视,以期与听众交流;动作应大方得体,举手投足应与文本保持一致,不可忽放忽收。平时可对着镜子练习,自查自纠。最好是使用摄像工具拍下来,这样一来表情、神态、动作可综合检查,尤其是眼神不像照镜子时受到影响。

6、配乐。

配乐一般使用纯音乐,不带人声,与文本相契合。

三、多角度培养学生的诵读兴趣

1、改变读书的单一模式。

①早读可沿用过去的全班齐读;也可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也可学生各自诵读,不求整齐,但求有感情。古诗文强调学生读慢些。教师应巡堂做好督促和检查。

②利用从预备铃到上课铃之间的三分钟,让学生读书,形成课前三分钟诵读的习惯。

2、在班级中设置诵读小组。

这样便于在课堂诵读时能快速地组成团队,或分角色诵读,或在课堂上举行小型的诵读PK,更可推举组中合适的同学进行课堂诵读。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引导小组不断更换被推举的同学,争取一学期里组内的每个学生都能表现一次。

3、开至少两节系统的诵读教学课。

教学内容以前文第二部分为主,也可以将诵读方法融会贯通到各课的教学中,以课文作为诵读方法的实例。

4、关注诵读较好的学生,在课堂上由学生范读,起到培养和榜样作用。

一般来说,在一段时间的诵读学习后,一个班中能涌现出几个诵读领悟能力较高、诵读较好的学生,这时由这些学生来范读更能激发其他学生的进取心。要注意的是,要不断更换范读的学生,一些能力不是最强但是进步较大的学生也应当让他们在课堂上范读。

5、举行一些与诵读相关的比赛。

可在课上进行小型的比赛,让两个学生都读相同的内容,再让其他学生来评点;也可在年级、全校中举行大型的诵读比赛,安排学生评委评选优秀作品。

6、组织欣赏一些名家诵读的音频、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