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莲花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莲花范文1
【关键词】绍兴莲花落 语文课堂 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60-01
一、绍兴莲花落:“给我一天,还你千年”
绍兴莲花落,相传起源于宋朝,起初为乞丐乞讨时所唱,内容多为宣扬佛教思想。清代时出现了专职演员,其演唱的主要内容以民间故事为主。相传千年的绍兴莲花落,正在遭受着空前的冷落。面对之前喜欢绍兴莲花落的观众大多已步入中老年,青少年对于这种表演方式没有过多的兴趣,甚至作为绍兴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对于绍兴自己的曲艺已经失去兴趣的现实,传承、发展、弘扬已是迫在眉睫。将绍兴莲花落与语文课程结合,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充分利用绍兴莲花落的特点,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并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我们用一天的时间来欣赏,它会展现千年的积淀。
二、绍兴莲花落:一个亟待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宝藏
国粹京剧的四项基本功“唱念做打”在绍兴莲花落中也有不少体现。其中“唱念”的基础就是绍兴方言,但诸多因素造成了方言的没落,其中包括普通话的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即为1955年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明确的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标准。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推广无形之中使人们对各自的本土方言开始变得疏远。现代社会的人已经受到了普通话的影响,一开口就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也正因为如此,方言开始慢慢走向没落,逐渐淡出了人们的交流谈话之中。我们不难发现,现在很多青少年都不会讲自己家乡的方言,原因也在于普通话的推广。父母、老师、同学都是普通话的使用者,甚至有些学校对于在校讲方言的学生会进行处分。绍兴方言遭遇到此等尴尬也是在意料之内、情理之中的。
(一)传承与体会
绍兴莲花落进入语文课堂势必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与发展绍兴方言。绍兴莲花落中的唱词是纯正的绍兴方言,对于目前普通话推广所造成的方言没落的情况有一定的拯救意义。绍兴莲花落中有很多经典故事,故事主人公的姓名也极具绍兴特色。如:《回娘家》中的阿二、《一言值千金》中的赵阿刚和罗阿兴、《卖座》中的阿飞、《糊涂村长》中的王阿炳和李阿三等其中还不乏一些与优秀文学作品结合的故事。例如:《说长道短话咸亨》就是以鲁迅先生笔下的咸亨酒店为背景而创作的情景式表演。该莲花落小段对当年的划船头脑、锡箔师傅以及孔乙己等酒客的寒酸相作了精彩的描述,且热烈地反映了一个崭新时代里的四方酒客欢聚喜饮的场面。这个作品的语言生动、流畅,富有浓郁的绍兴地方特色,给观众以美好的艺术享受。又如《阿Q与辫子》也是根据鲁迅先生的名著《阿Q正传》部分章节编写的。该作品通过一个旧中国农民的代表任务阿Q叹辫子、议辫子、盘辫子,反映了当时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们的生活愿望、理想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们的落后和愚昧。该作品的语言风趣诙谐,使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对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们的命运产生深刻的思考。
在需要学习此类情感的课文时,将这些作品以音频或视频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在具有绍兴特色多的唱腔中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更容易理解和体会课文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二)幽默与教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一本正经的教学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语文学科尤为突出。给语文课堂教学添加点兴奋剂是迫切的需要,幽默元素也是众多兴奋剂中的一剂。语文教学中添加幽默,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教师幽默,二是教师借助工具幽默。前者为教师主动“生产”幽默元素,后者为教师借助其他工具,让其他工具“生产”幽默。绍兴莲花落就属于后者。
对于曲艺或者戏剧,师生双方会产生“一难二无四不”的尴尬境地。“一难”即教师认为难教,“二无”即学生认为无趣也无用,“四不”即教师不会教也不愿教,学生不想学也不愿学。绍兴莲花落本身就含有幽默元素,这就极大地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教师教学也就变相地降低了难度。
绍兴莲花落中的幽默唱词和片段较多,如:《白字先生》中的一些话。《白字先生》这个作品主要描写的是一户潘姓人家,家中长辈过世,家祭时请了一位看似学识渊博的老先生来当司仪,由此而产生的一场闹剧。这个“学识渊博”的老先生照着讣闻唱名时,将字面上有偏旁的都漏了念半边,其他字也不认识或不会读。于是,笑料就来了,他把讣文念成了这样:
“孝男:翻跟斗(潘银科)。”
“孝媳:也是(池氏)。”
“孝孙女:翻两次(潘良姿)。”
“孝孙:翻到死(潘道时)。”
最后的结局是孝男翻了一个跟斗,孝媳也翻了一个跟斗,孝孙女犯了两个跟斗,孝孙没有具体涉及。
又如《又出洋相》中蒋明在等待女友到来之前的种种言行举止,以及蒋明与其他人产生的各种矛盾冲突。看完《白字先生》后,除了笑那位老先生的无知和愚昧之外,学生也必定学到了认清字,读对字,写规范字的重要性。这样的幽默元素在绍兴莲花落中不在少数,通过幽默的手段轻松地进行教学。
(三)体验与表达
现在的学生在课堂上越来越“腼腆”,无论教师如何提问都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与想法。如何激发学生的在课堂中的表现欲与表达欲,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已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绍兴莲花落是一种地方戏曲,它主要通过表演的形式进行。适当采取“体验式教学”,通过让学生模仿参与,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内心的表现欲与表达欲。观看欣赏与表演体验相互结合,充分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力,让学生对自己、对课堂充满信心。
三、绍兴莲花落:“唱得比说得更好听”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绍兴莲花落的鼎盛时期,但随着其他大众流行文化的兴起,绍兴莲花落也慢慢地走向了没落。种种现象也在提醒我们要弘扬传承传统文化。学校课程是主干和根本,深厚却平实,绍兴莲花落是花果和枝叶,浮浅却鲜活。将绍兴莲花落融入语文课堂,以语文课堂带动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促进语文课堂。两者有机结合,语文之树才会枝繁叶茂,绍兴莲花落才会继承发展。
绍兴方言属于典型的吴侬软语,给人最直观的感觉是软软的、绵绵的、不生硬。绍兴莲花落是一种唱出来的绍兴方言。但“唱得比说得更好听”!绍兴莲花落乃至其他传统文化引入语文课堂的趋势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版》(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16.
[2]金皙坤,马永俊.《方言保护与传承的意义浅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05):127.
[3]王艺,骆峰.绍兴莲花落[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8.5:118~169.
关于莲花范文2
论文摘要:翻译的“文化转向”被认为是翻译研究的主流。本文提出,语言、文化与翻译关系密切,翻译是一种深层的跨文化交流活动,文化翻译应基于语言转换,借助文化关联的认知语境,从语境干涉的语言层、认知层、交际层、语用层等多维层面获得最佳的关联才能使译语获得与源语高度一致的文化源语效应。
1. 引言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深深根植于语言,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转换的活动,而且是一种深层的跨文化交流活动。面对这样的跨文化活动,译者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平衡两种语言文化关系,避免走向极端,对源语的文化内容或因素进行有效的传译。文化的翻译与源语折射的意图的翻译是建立于对源语和译语两种文化进行深入细致地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是充分考虑两种语言文化之后的选择。如何选择译语需要我们对双语的文化等要素进行推理,以获得合理的文化关联,以顺应为手段在动态的翻译过程中选择和优化最佳的语言表达。本文讨论运用关联原则,以获得双语文化的最佳关联认知效果,使译语获得与源语高度一致的文化源语效应。
2. 文化关联与文化翻译
2.1 文化翻译的关联与推理
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交际的目的也就是交际者的意图和听者的期待。(Gutt, 1991:47;赵彦春,2005:114)本文根据斯波伯和威尔逊的关联论与维绪尔伦的顺应论(Verschueren, 2004:63)建构了关联顺应理论,把翻译看作是一个语际间的明示—推理—顺应—选择的阐释活动,是大脑机制的推理过程,是一种不同语言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等多维度的交际活动。关联论通过明示—推理—顺应—选择给译文提供最佳的语境效果。据关联理论的翻译观,译者应首先根据自己的认知语境对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和受体的期待进行理想化的语境假设,然后进行语码选择。在翻译载有含意的话语时,在确定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能够接受和理解原文的含意,译者应尽量采取直译将原文话语中的形象和文化特征传达出来,而将含意留给读者去推敲。例如:
(1)三月里刘熏宇君来信,说互生病了,而且是没有希望的病,医生说只好等日子了……想不到这么快互生就殁了!(朱自清《哀互生》)
译文:In March I heard from Mr. Liu Xunyu that Husheng was sick and hopelessly sick at that. The doctor said there was nothing he could do but to wait for the day to arrive...How quickly the day had arrived!
“等日子”是汉语有的委婉语,即“不久于人世”,直译为“wait for the day to arrive”在上下文的关联下应能理解其语用含义。最后一句用了“How quickly the day had arrived!”来译“殁”字,与上文相呼应,保留源语含蓄的同时表达了源语的感叹语气。
文化关联与语言使用的语境密切关联。译者必须在动态的交往中关注交往干涉的各因素去理解文化和传递文化。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稳定固体,而是处于不断嬗变和演化的动态过程之中。文化的这种属性决定了语言文化、心理文化、制度文化等不同程度的变异特性。语言变体、民族文化心理、文化价值观、审美观念和文化习俗的逐渐变异都是文化动态性的具体形态。译者敏锐地抓住原文文本语言的各种变体差异是正确理解原文语言文化的关键。在译者与原文文本的对话中,译者的跨文化意识是译者理解和捕捉语言变体和文化流变的首要前提条件,这需要发挥译者的创新能力和还原能力,从而实现译者从跨语言的理解到跨文化的解读。译者在翻译时应通过文化语境进行关联顺应才能选择正确的词义,最大限度地进行译文的语言重构。
同时,为了获得最佳语境效果,译者必须力图灵活地使用各种翻译手法,例如归化、异化、注释或增添解释性等,顺应文化语境以获得与源语高度一致的翻译效果。
(2)“我所谓爱,非瓜葛之爱,乃夫妻之爱。”(蒲松龄《聊斋志异·卷二》)
译文:What I mean by love is not the love between gourds on the same vine, but the love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这里译者把“瓜葛之爱”译做“葫芦之爱”,这样的爱是什么样的爱呢?源语读者和译文读者虽付出一定的努力也难以获得最佳的语境假设与认知效果。此句可以意译为“the love between distant relatives”使读者获得最佳关联。
2.2 文化关联与文化传递
翻译的根本任务是传递不同语言的文化。文化传递与关联的认知过程可以描述为:源语文化的解码与关联——源语文化理解的解构与关联——源语与译语之间文化意义的关联与解析——文化的表达与传播。(曾文雄,2007:70)由于各个国家、民族的社会制度,自然环境,宗教信仰,民情风俗,思维方式,心理差异和语言表达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语言隐含的文化内涵给翻译带来种种的障碍,甚至出现文化误读的可能性以及翻译中所谓的不可译性。这些文化的差异,使得源语的指称、语用和言内言外等方面几乎无法在译语找到合理的对应。虽然如此,完全将源语文化价值体系排除在外也是不可取的。对于文化成分的传递必须全面地综合考虑多层面的因素,并采取不同的对策,用译语为文化交流架起桥梁。译者必须在译语文化的背景下建构起一种相应的文化语境,取得与双语语篇合理的关联性,处理不相容的文化与文化冲突,寻求冲突的调节点。
(3)She is a fox.
译文1:她是个狐狸精。
译文2:她是只狐狸。
译文3:她是位时髦迷人的女郎。
中英文化中“狐狸”都可以与狡猾或诡计多端的人联系在一起。但当“狐狸”与女性联系时,汉语与英语具有不同的文化色彩。译者必须要有语用思维,对源语的文化进行推理,获得最佳的认知效果。若按照中国人的心理,把fox译做“狐狸精”,那无疑是错误的,因为在英语中它指的是时髦迷人的女子;第二个译文看似忠实于原文,实际上容易引起误会,没有把真正的语用意义传递出来。在跨文化翻译中存在文学典故、宗教信仰、社会生活等文化词的翻译。译者若产生词义联想错误或缺乏适宜的文化意象,就难以避免出现错误或误译。
(4)Every family is said to have at least one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
译文:据说家家户户多多少少都有自家丑事。
译文只是把源语的基本含义表达出来,不过失掉了原文的形象表达中所体现的修辞手段。若将其译为“据说,每户人家的壁橱里至少都藏有一具骷髅”虽把源语的意象表达出来,却未能很好表达其意义,这可能会给不熟悉西方文化背景的读者带来理解的困难。我们可以把源语译为 “常言道:壁橱里藏骷髅,家丑事家家有。”这样可以把源语的表象与意义表达出来。为此,文化的差异不是绝对的和不可逾越的。只要译者通过的认知思维去解读源语,尽可能平衡原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认知差异,运用翻译技巧,突破语言和超越语言因素的制约,就可以实现跨文化翻译中的文化移植。
2.3 文化翻译的关联顺应策略
翻译策略上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原作者和译者的交际意图。作为交际的翻译,对源语的理解和翻译过程中对语码的选择依据的是关联—顺应性。成功的翻译是源语的交际目的与译语的读者的期待相吻合。
(Gutt, 2004:120;赵彦春,2005:114)在形式与传达源语的意图存在差异时,我们要根据交际目的进行取舍。文化信息的传译翻译是一个文化移植的过程。由于源语读者和译语读者生活在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中,形成了不同的认知环境,同一信息由于接受者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道德规范、风俗礼仪等的不同,而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因此,关联理论要求译者具备与原文读者相同的背景知识,尽可能挖掘文化内涵,达到准确的理解,用恰当的译语来重构原文信息,从而填补原文读者认知的空白。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我们把翻译原则归结为文化再现。“文化再现”首先指再现源语文化特色。鲁迅说翻译必须保持着原作者的“丰姿”,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所谓“异国情调”指尽量保存原文所蕴含的译语文化特色。译者必须忠实地把源语文化再现给译语读者,不得任意抹杀和损害源语文化色彩,力求保持源语文化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5)其形削肩长颈,瘦不露骨,眉弯秀目,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沈三白《浮生六劫》)
关于莲花范文3
论文摘要: 言语交际是人们沟通思想、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它实际上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具体运用语言的过程。本文根据关联理论,用实例试分析影响会话含意理解的各种因素,以便日常交际顺利进行。
1. 概述
在社会中生活的人为了表达思想、传递信息是离不开与人沟通的,这就是交际。而具体的交际过程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场合及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与书面语相比,口语话语具有省略、简化、时效性强等特征,因而对语境的依赖性比书面语更大。而且在交际过程中,在某种场合,有时交际者会出于某种目的或为了达到某种效果,比如修辞和外交辞令的使用、婉转的批评或拒绝以及用幽默的口吻表示异议等,有意转弯抹角,将真实的意图隐藏在字面之下,作为听话人就只有借助语境(context)、透过字面来推导说话人的言下之意,弦外之音,否则就会使会话中断或者失败。所以,交际的效果与交际者对交际环境,即语境的理解有着直接的影响,因而这是个值得探讨与研究的课题。本文尝试用关联理论分析影响和决定推导会话含意的诸因素,以便交际顺利进行。
2.推导会话含意的理论原则
2.1合作原则是产生会话含意的基础理论
合作原则是生成会话含意的初始理论,根据Grice的理论,在言语交际中,交际双方都应遵循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以达到交际的目的。合作原则包括四大准则:量的准则(quantity),质的准则(quality),关联准则(relevance)和方式准则(manner)。如果交际双方遵循了这个原则,那么说话人的意思就是字面所表达的意义,即话语的自然意义(natural meaning)。,Grice的合作原则只能解释听话人采取的是合作态度,而说话人又成功地把信息传递给了听话人的交际行为。
下是因为第一说话人遵循说得“尽量少”的准则,提供极其经济的信息量,使得第二说话人在扩充信息时有机可乘,做出幽默。例如:
(1) (Two friends are chatting in the pub.)
A: My wife doesn’t appreciate me. Does yours?
B: I wouldn’t know. I’ve never heard her mention your name.
A遵循着说得“尽量少”的准则,用Does yours来询问B的妻子是否欣赏B。但由于Does yours是省略的用法,在上下文中既可以理解为Does your wife appreciate you,也可以理解为Does your wife appreciate me。显然A意图表达的是前者,而B故意曲解为后者,他说的“不知道,我从没听她提起你”,正是以幽默来戏弄同伴,达到幽默的效果。
但事实证明人们在交际中,往往会有意地违反合作原则,此时话语的意义就不再是字面的所表达的意思了,即非自然意义(unnatural meaning),说话人的意图或目的隐含在字里行间。作为听者,是否理解非自然意义就决定着他是否能够理解话语的真正含意,即会话含意(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s)。所以合作原则不能充分解释人类所有的交际行为。要想真正理解这种表达法的目的,还需将话语与话语所发生的环境相联系,于是就产生了关联理论。而关联理论可以解释在不合作的情况下,信息的成功传递。
2.2关联理论是理解会话含意的核心理论
联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交际与认知。它不以规则(rule)为基础,也不以准则(maxim)为标准,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认为,人们认知事物时总是遵循着一条Sperber和Wilson称之为关联的原则,即根据与之有关联的信息来认知事物。他们(1986:158;1995:260-66)提出的关联原则是:⑴人类认知常常与最大关联性相吻合(认知原则);⑵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行为本身具备最佳关联性(交际原则)。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通过明示(ostensive)行为向听话人展示自己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为推理者提供必要的理据;听话人就要根据说话人的明示行为进行推理,而推理就是寻找关联。关联指的就是说话人的话语在听话人的语境假设中可以产生语境效果。而话语的内容、语境和各种暗示,使听话人对话语产生不同的理解,但听话人不一定在任何场合下对话语所表达的全部意义都得到理解。他只用一个单一的、普通的标准去理解话语。这个标准足以使听话人认定一种惟一可行的理解,这个标准就是关联性。因此,每一种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行为本身所具备的最佳的关联性(译文参考何自然、冉永平,1998)。Sperber和Wilson建立的推理模式可用下面这个公式表示:说话人话语+听话人语境假设+演绎推理=语境暗含语境效果交际成功。有些学者甚至认为,关联理论是理解会话含意最重要的手段。
下面通过一个例子展示关联原则是怎样在明示-推理交际中起作用的。例如:
(2)Mike: Shall we go to the movies?
Mary: I have to study for the exam.
从字面意思上看,Mary的回答是和问题不相关的,因为Mike的问题实际上是一种提议,他期望对方的回答是接受、拒绝、其他的建议或讨论等,Mary的回答是怎样被理解的呢?理解Mary回答的关键在于找出关联。为了从Mary的回答中找出关联,Mike必须根据当时的语境再结合自己的认知环境提出语境假设①,并从中推断出语境暗②。
①
a. Going to the movies takes some time.
b. Studying for exams takes some time.
c. If you go to the movies, you cannot study for an exam.
d. If you study for an exam, you cannot go to the movies.
e. Generally one cannot both go to the movies and study for an exam at the same time.
Mary: I have to study for the exam.
②
I (Mary) cannot go to the movies.
③
既更改了Mike的认知环境,同时得出它所花费的处理努力又较小,因而Mary的回答的关联度是较大的。因此,Mike认为②是Mary的真实意图。
3.影响会话含意理解的诸因素
3.1 互明是理解会话含意的基础
交际双方能否达到互明是话语获得关联的基础。交际是一个涉及信息意图(informative intention,即自然信息)和交际意图(communicative intention,即话语背后的意思)的明示— 推理过程。首先,交际双方应该达到互明(mutual-manifestness)。互明指的是交际双方共同明白的事实或交际者之间对共同话题的相互明白的表现,那么说话人为什么要施以明示行为呢?因为只有通过明示行为,才能在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建立联系,没有这种联系,说话人将无法改变他人的认知环境。可见,说话人施以明示行为并与听话人达到互明,既有认知意义又有社会意义。所以,交际改变说话人与听话人相互之间的认知环境。但是,互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交际能否继续,持续多长,取决于听话人对说话人话语的明白度(Grice,1975)。其次,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交际双方之所以能够配合默契,明白对方话语的暗含内容,主要是由于有一个最佳的认知模式— 关联性。这就需要听话者对说话者的话语进行推理。这种推理是一种思辨过程,它要求听话者对说话者的明示行为(ostensive)中所表达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进行推理(刘绍忠,1997)。任何一种明示行为在它的信息意图背后都隐藏着交际意图;或者说,寻找说话人的交际意图,首先要理解他的信息意图或字面意思。一旦了解了字面意思,听话人必然进一步去寻找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可见,关联理论是与交际者认知能力紧密相关的,而互明又是理解会话含意的基础。如果交际双方不能互相明白,话语就无法建立适当的关联,最终造成误解、冲突。
下面这段对话选自Ernest Hemingway 的《一天的等待》(A Day’ s Wait)。
(3)(Context: The boy was nine years old. He was waiting to die the whole day because he heard the doctor said to his father that his temperature was a hundred and two.)
Boy(B for short):①About how long will it before I die?
Farther(F for short):②What?
B:③About how long will it be before I die?
F:④You aren’t going to die.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B: ⑤Oh I heard him say a hundred and two.
F: ⑥People don’t die with a fever of one hundred and two. That’s a silly way to talk.
这个话语误解可以用关联认知理论进行分析。在话语最初①,Boy问Farther他什么时候死,他的明示行为的话语意图显然是让Farther知道:他一整天都在独自一个人勇敢面对死亡,Farther对儿子的问话感到震惊、不理解,因为他知道儿子的体温是华氏102,发烧不会危及到生命,并产生出与之最相关联的话语②“ What?” 和④“You aren’t going to die.”“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以及⑥“That’s a silly way to talk.”此时Farther误以为儿子因为发烧而在说糊话,由于双方不能互相明白,话语就无法建立适当的关联,最终造成误解。在日常会话中,交际双方由于社会、心理的因素,话语意图随时在改变,要时刻达到完全互明是不可能的。这就是为什么Sperber和Wilson认为,如果交际双方能始终保持互明,为“完美关联”建立基础,那么它的社会意义就要远远大于认知意义了。
3.2 语境对会话含意的推导和理解起着决定作用
对于会话含意的理解而言,语境是一个开放的范畴,要正确理解话语就要纵观交际者交际的各种主观因素(言语使用者的目的、身份、思想、性格、职业、经历、修养、爱好、性别、处境、心境等)和客观因素(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时间、地点、场合、对象、前言后语等),并使之与话语普遍、有机地发生关联。语境是推理过程中产生的认识,而不是预先设定的条件,所以理解语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会话含意的理解,取决于交际双方对语境统一的建构和把握,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也是心理活动的结果。例如:
语境:一位母亲抱怨自己儿子调皮。另一位与她谈话者说:
(4)A boy is a boy.
如果不联系语境,仅从字面上看,这句话似乎没有任何交际价值,但遵照会话原则去推断,他一定是要表达一种意思,而且是话中有话。这时听者就需要靠智力去产生语境含意,这个人很含蓄地道出他的个人见解,使听话人自己思量话语的言下之意。如果这位母亲能准确地将语境与话题相联系,并运用她所掌握的男孩的特性这一共有知识,话语后面隐含的意思就可以推导出来,即“男孩本身就比女孩调皮”或者“调皮是男孩的天性,不必过分指责”。尽管话没有直说,但表达的意思远远超出了字面本身,而且这样说,既给这位母亲留了面子,又帮助她解决了困扰她的问题,使人感到这个人讲话很有分寸。因此,在面对面的交际中,双方更应当仔细地察言观色,以捕捉住每一个语境信息,否则,交际会陷入困境。
3.3 认知能力是建构和谐语境的根本
在交际中,说话人和听话人是相互依赖的,听与说的角色也在频繁地交替,如果彼此心有灵犀,那么交际就会十分顺畅。反之,假如一方说的话另一方听不懂,也就是无法将字面意思与说话的时间、场合、环境、讲话人的心情、语气、肢体语言等相联系,或发生关联,或者听者对这一切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交际就会中断或失败。所以,交际者的认知能力是语境生成的绝对因素。例如:
语境:在餐厅里。
(5)A: There is a dead fly in my soup.
B: Yes, sir. It’s the hot liquid that kills it.
理解这组对话,不能只看字面,否则会得到与讲话人的意图完全相反的解释。对于客人的投诉,服务员用幽默的口气回应,起到了化干戈为玉帛的作用。当然,对于话外音的理解只能靠双方构建的和谐语境,而且双方的和谐程度越高,交际的效果越好。
由于交际对象的感知能力和认知能力不同,继而他们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地位也不同,他们对同一问题的明白程度自然会有所不同。况且说话人本身的意图实际也是一个动态的变量,这就需要听话人时刻都要注意调整自己对对方话语的明白度,重新进行推理,这些都直接影响听话者能否有效理解说话者意图,也影响交际是否能够成功。
关于莲花范文4
关键词:话语 连贯 相对性
一、引言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就有人对语篇连贯问题进行研究,如:Jacobson(1960),Harweg(1968),van Dijk(1972、1977),Kintsch(1974),Halliday & Hason(1976),Coulthard(1977),Widdowson(1978、1979),Enkvist(1978)等。在Halliday & Hason的《英语的衔接》(1976)(后称《衔接》)出版之前,“连贯”还只是一个普通概念,没有受到重视,没人把“连贯”作为一个理论来探讨。随着《衔接》一书的问世,“连贯”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到八九十年代,对语篇连贯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形成了许多有关语篇连贯的理论体系。这些理论体系主要包括:Halliday & Hason的语域衔接理论;van Dijk的宏观结构理论;Widdowson的言外行为理论;Mann & Thompson的修辞结构理论;Brown & Yule的心理框架理论;Danes和Fries的主位推进理论。以上六种理论模式都以一定的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框架,但每个理论都还存在一些需要补充和发展的方面。
国内一些学者对语篇连贯也作过研究。张德禄(1999)从语境、认知模式、语篇意义和衔接机制等方面汇总决定语篇连贯的条件,从语篇的编码和解码两个角度总结出语篇连贯的分析框架,指出语篇连贯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语篇连贯研究可能的发展趋势。张德禄(2000)指出,语篇连贯是一个语义概念,具有层级性、连接性、整体性和功能性等突出特点。张德禄(2006)还提出了语篇连贯的宏观性原则,即相似性原则、相近性原则、强化原则、冲突原则、密度原则、大小对称原则、衔接链贯穿全文原则和体裁优先原则,同时讨论了它们在语篇整体连贯中的作用和关系。华、韩红(1995)分析了话语连贯的同一性与变异性及其制约条件。杜世洪(2001)从语言形式、语用环境和认知心理三个方面建立了语篇连贯的三个阐释标准。邹勇(2007)从话语逻辑结构出发,描述功能和互动等话语连贯的深层结构。潘坤尧(2012)从功能分析、言语行为和认知维度等方面对话语的连贯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每一种维度在分析中的重要作用及不足之处。
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几乎都是话语连贯,尚未有学者对话语连贯的相对性进行研究。语言是思维的表达形式,话语都是有目的的,对于表达者来说都是连贯的,对于接受者来说,其连贯性取决于对话语的理解程度。话语交际意图类型、话语分析者、话语类型、话语分析类型等因素都对话语理解程度产生影响。话语理解程度是相对的,话语连贯自然也是相对的。
二、话语交际意图类型与话语连贯的相对性
以往的有关话语连贯的论述指出,交际者在言语交际中都会尽力让对方明白自己的交际意图。即便是言语行为理论中的言外之意,是以间接或婉转的方式所表示的交际意图,也要让对方知道。这两种交际意图可称为直接意图和间接意图。人们对间接交际意图的理解差异相当大。例如:
(1)A:Would you please stand there and let me take a photo for you?
B:Oh,thank you.But please stand there and let me take a photo for you.
A:Ok,ok,thank you very much..
例(1)中发话人是应邀给英语系学生作讲座的中外合资企业总经理的夫人,回话人是英语系主任。总经理夫人在楼梯口看到写有热烈欢迎她的牌子时说了第一句话,请系主任站到牌子那边给他照相。系主任表示感谢后请她站到牌子旁边给她照相。总经理夫人连说“好的”,并表示非常感谢。从字面上看,总经理夫人第一句话的语言功能是提供服务,但这个语言功能与语境不匹配,牌子上写的是欢迎某某夫人,男主任站过去显然不合适。其实,这句话的真实交际功能是请求,而不是提供服务。在此言语交际中,系主任不受语言表层结构的限制,根据语境理解了总经理夫人的真实交际意图,保持了话语的连贯,也保护了自己的尊严。然而,在类似的言语交际中,在语言形式与真实交际功能不一致的情况下,不是所有交际者都能够成功解读对方的真实交际意图。如果交际失败,尽管语篇衔接良好,也不算话语连贯。连贯是动态的,相对的。然而,在交际话语中还存在其他两种更难理解的交际意图:一种是选择性的,即可以让对方明白,也可让对方莫名其妙,幽默话语中的交际意图常常属于这一类;另一种是隐藏性的,即说话者尽力不让对方知道话语交际意图。造谣诽谤类话语中的交际意图往往具有很强的隐藏性,话语接受者常因不能理解表达者的真实交际意图而上当受骗。话语交际意图是话语连贯的重要条件,这一点毋庸置疑。但认为在连贯的话语中交际双方必须知道对方交际意图的观点并不符合事实,因为选择性和隐藏际意图具有不可解译性。话语交际的直接意图、间接意图、选择性意图和隐藏性意图的分析难度依次递增,话语分析者对具有这些交际意图的话语的分析难度同样递增,就话语分析者而言,话语连贯性递减,尽管对表达者而言它们都是连贯的。显然,话语交际意图类型是影响话语连贯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话语分析者与话语连贯的相对性
语言是思维的表达形式,所表达的话语都是有目的的,对于表达者来说都是连贯的,对于接受者来说,其连贯性可能有所区别。话语分析者的个人差异,如年龄、性别、语言水平、智商、已有知识、兴趣爱好等的不同都会引起话语理解的差别。一般来说,年轻人比老年人的反应快。因此,在快速交际语境中对同一个话语,年轻人理解的准确率比年长者高。但由于年长的人比年轻人的社会经验丰富,在宽松的交际语境中,年长的人比年轻人话语理解的准确率更高。不同性别的听话者对同一则话语的语音反应也不同,进而影响理解的速度和准确率。另外,男人与女人的情感、人际环境等区别也会对话语理解产生影响。话语分析者之间的语言水平差异同样会造成话语理解差异。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水平低的人不可能对话语有准确的理解。智商也是话语理解的基础,精彩的话语交际充满智慧,智商越高,对话语的理解越好、越容易。话语分析者的已有知识各不相同,这种差异也会造成话语理解差别。没有学过物理的人很难理解有关物理的话语,没有打过篮球也不知道篮球比赛规则的人很难听懂篮球赛的母语现场报道,更不用说理解相关外语报道了。当然,已有知识也包括话语分析方法知识。例如逻辑推理、功能分析、会话原则、礼貌原则、言语行为理论、话语结构分析、就近解释原则、类推原则、图式理论、信息结构、视角等。话语分析者利用这些话语分析方法知识能相对提高话语分析的速度和准确率,保持话语的相对连贯。话语分析者的兴趣爱好也会影响对话语的理解,如果他对表达者的话语不感兴趣,就会产生解读话语的心理屏障,对话语失去理解的动力和期待,使话语理解产生偏差甚至误解。总之,话语分析者的个人差异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话语连贯的相对性。
四、话语类型与话语连贯的相对性
话语理解的速度和准确性是相对的,这与话语表达者交际意图的解读难度密切相关。不同类型话语中交际意图的分析难度存在差异,话语类型是影响话语连贯相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表1话语分类表显示,独白与对话相对,口头语与书面语相对,口头语和书面语中的人际性会话与信息性会话相对。按照参与者数量分类,话语可分为独白和会话。对于剧外的话语分析者而言,独白的语形衔接比较完整,语义连贯性较强,其中的话语交际意图比较容易解译。反之,会话的语形衔接往往被省略,语义连贯性较弱,其交际意图的解译难度较大。另外,由于会话者之间大都有对会话背景的了解,同时有表情、手势等语境的配合,会话中话题的跳跃性较强,比起独白更让剧外的话语分析者难以解读他们的交际意图。独白和会话又分别以书面语和口头语形式出现。但书面会话在网络交际方式产生之前一般只在聋哑人群中进行。书面的独白或会话的连贯性分别比口头的独白或会话的连贯性强,因此,书面话语的交际意图比口头话语的交际意图更容易解译。即使同是书面语,话语分析者对其中的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和论述文的理解程度也有不小的差异。上述两种独白和两种会话各自又分为信息性和人际性两种话语。相对来说,信息性话语的话语结构遵循公共规则,而人际性话语的话语结构灵活多变,因此,信息性话语的交际意图比人际性话语的交际意图更容易解译。以上说明,话语类型的不同使话语连贯产生相对差异。
表1:
五、话语分析类型与话语连贯的相对性
从表2可以看出,话语分析按照时间可分为过时分析和实时分析,过时分析指对已形成的话语所进行的分析,实时分析指对处在形成过程中的话语所进行的分析。按分析者的角色,话语可分为剧内分析和剧外分析。剧内分析是由话语交际的参与者亲自进行的分析,剧外分析是没有参与交际的剧外人对话语进行的分析。过时分析与实时分析相比,前者更容易解译话语的交际意图。无论剧内人还是剧外人,在实时分析独白或者会话时都要受到分析时间和话语完整性的限制。为此,无论会议出席者还是记者,都要对已经进行过实时分析的报告内容进行过时分析,以便对报告的交际意图进行精准的解读。相对而言,过时分析是对静态话语进行的分析,实时分析是对动态话语进行的分析;过时分析的目的是解释话语交际意图和评价话语的连贯,实时分析的目的是解译话语交际意图和保持话语的连贯,其根本目的都是保持话语的连贯。以往的话语分析研究大多着眼于解释和评价,忽视了对剧内人的实时分析的研究。当然,实时分析得不到重视有其客观条件的限制,原因之一是研究的数据大多是过时的,而实时分析要求研究数据是研究者本身经历过的。剧内分析与剧外分析相比,剧内人比剧外人更容易看出话语交际者的交际意图。无论是独白还是会话,其表达者都有预定的接受对象,表达者根据不同的接受对象调节话语,增加彼此背景知识的共有度,提高接受者的理解速度和准确性。显然,剧外人对会话进行实时分析的难度更大,几乎不可能准确获取话语交际意图。因为剧外人在分析未完成会话时缺少与表达者的共有知识,没有磋商和调节。总之,不同的话语分析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话语交际意图的解读,同样能佐证话语连贯的相对性。
表2:
六、结语
综上所述,话语理解程度是相对的,话语连贯自然也是相对的。话语理解程度取决于话语交际意图类型、话语分析者、话语类型、话语分析类型等因素。话语交际的直接意图、间接意图、选择性意图和隐藏性意图的分析难度依次递增,话语分析者对具有这些交际意图的话语的分析难度同样递增,就话语分析者而言,话语连贯性递减。话语分析者的个人差异,如年龄、性别、语言水平、智商、已有知识、兴趣爱好等的不同,都会引起话语理解的差别,显示话语连贯的相对性。不同类型话语中的交际意图的分析难度存在差异,话语类型是决定话语连贯相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过时分析、实时分析、剧内分析、剧外分析等话语分析类型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话语交际意图的解读,同样能佐证话语连贯的相对性。
(本文为南通大学人文社科项目“论话语连贯的相对性”[编号:13W40]。)
参考文献:
[1]Brown,G&Yule,G.Discourse Analysis[M].London:Cambridge
CUP,1983.
[2]Cook,G.Discours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3]Coulthard,M.An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M].
关于莲花范文5
一、充分利用所学教材进行说话训练
以提问的方式来检查学生对课文理解的程度。如在《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的第八十九课“A Slip oftheTongue”中,设置的有关课文理解的问题有浅层的和深层的两类。浅层问题如:What will people doanything for? What got roundinthe to wn according to thetext?How did people react toit?等等,关于以上问题的回答,学生只要理解课文的表层意义就足矣。那么,对于深层问题的回答,学生懂其内涵是非常重要的。
2、以True or FalseStatement要求学生作出正误判断,并当答案是F时,要求学生陈述理由。如在第二册第九十一课,设计的其中一个statement是:There werethree men in theballoo n,是错误的。学生在回答了F以后,就讲出:There were three men in thebasket under the bal loon,说明学生是在准确理解了课文的意思以后作出的有根据的判断。
3、教师用已学过的词或词组替换掉文中的新词及词组,要求学生运用新词及词组重现教师的句子。如在八十九课中,设计的一例是要求学生说出带有“artists”一词的句子。教师:Acrobats are peoplewithspecial talents,学生稍经思考后,就说出:Acrobats areartists,
二、在语言交际活动上,抽出典型语言结构进行操练
1、教师提供情景。在第七十九课“The Last One”中,含有新词组:urge sb,todo sth,教师提供的情景是:Chocolate s do harm tomy teeth,学生经过思考、分析后,会得出如下结论:so please don’turge me toeat lo ts ofchocolates,My parents never urgeme to eatchocolates,Etc.
2、教师给出几个句子,学生根据句型连接成句。在八十九课学到wehave had to-··and there musthave,一句时,教师给出的句子是:They had to climb the HuanShanMountain for five hours toget tO the top, Some Of themwereexhaus ted……They gave uphalf way,学生经过分析、整理出:Theyhad to climb the Huan ShanMountain for five hours andtheremust have been some peoplewho gave up half way.
3、教师给出题材。在九十课“Brasilia'’一文中的句型:Theidea to,”,willhave a(great)effect on…在教师的例句:Theidea toimprove English throughimitation practice has proved tohavea grea t effect On students’English study之后, 给出:importad vanced fpreigntechnology学生就能仿说出:Theidea to importadvancedtechnology will have a greateffect on thedevelopment of ourcountry.
三、进行小段操练
1、就文中某一人或物再现文中句子或发表个人观点。
在七十三课“The RecordHolder”一文中,围绕文中的男孩可以说很多。如:The boy didn’tl ike sc hoo1,He played truant,Hehitchhiked to many places andtravelled 1,600 miles,Hewas picked up by a policeman on theFrench Spanish borderand was sentback home,以上小段的内容主要来自课文,但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重新进行了组织。这是一种创造活动。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加入自己的观点。The boy’s verynaughty,He wasnot wellbehaved,He made his parents worried,Heprobablydidn’t enjoyschoollife,这一小段的呈现说明了学生不仅彻底理解了课文,更重要的是他已经与他的同学们和老师在交流自己对于这个男孩的看法了。是一种更高级的思维活动。
2、课文复述。要求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话、学过的词及词组重新组织课文内容,以期新旧知识结合,达到融会贯通之目的。
如在七十五课“SOS”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英语水平,给出一些词及词组以降低难度:a lightpassenger planecrashed awomanand two babydaughterssnowsuitcasenextmorning heard stamp SoSapilotrescued,学生很快就能说出:Alightpassenger plane crashed inthe mountains. A woman and hertwobabydaughters were unhurtfortunately. Snow lay thickonthe ground. Th e woman turnedthe suitcase into a bed atnightand put her two babies init. The next morning she heardaplane flying over and shestamped out SOS in the snow. Itwasseen by the pilot. They wererescued at last by a helicopter.
关于莲花范文6
关联理论与会话含意
摘要:言语交际是人们沟通思想、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它实际上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具体运用语言的过程。本文根据关联理论,用实例试分析影响会话含意理解的各种因素,以便日常交际顺利进行。
关键词:会话含意;因素;关联理论
RelevanceTheoryandConversationalImplicature
JiangShenying
(ShenyangInstituteofAeronauticalEngineeringForeignLanguageDepartmentLiaoningShenyang110034)
Abstract:Languagecommunication,asanimportantchannelforideaexchangeandinformationconveyance,isintrinsicallyaprocessoflanguageuseinaspecificcontext.Thispaper,basedonRelevanceTheory,analysesthevariouselementsthatinfluenttheunderstandingofconversationalimplicatureswiththepurposeofthesuccessfulcommunicationinourdailylife.
KeyWords:conversationalimplicature;variouselements;RelevanceTheory
1.0概述
在社会中生活的人为了表达思想、传递信息是离不开与人沟通的,这就是交际。而具体的交际过程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场合及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与书面语相比,口语话语具有省略、简化、时效性强等特征,因而对语境的依赖性比书面语更大。而且在交际过程中,在某种场合,有时交际者会出于某种目的或为了达到某种效果,比如修辞和外交辞令的使用、婉转的批评或拒绝以及用幽默的口吻表示异议等,有意转弯抹角,将真实的意图隐藏在字面之下,作为听话人就只有借助语境(context)、透过字面来推导说话人的言下之意,弦外之音,否则就会使会话中断或者失败。所以,交际的效果与交际者对交际环境,即语境的理解有着直接的影响,因而这是个值得探讨与研究的课题。本文尝试用关联理论分析影响和决定推导会话含意的诸因素,以便交际顺利进行。
2.0推导会话含意的理论原则
2.1合作原则是产生会话含意的基础理论
合作原则是生成会话含意的初始理论,根据Grice的理论,在言语交际中,交际双方都应遵循合作原则(cooperativeprinciple)以达到交际的目的。合作原则包括四大准则:量的准则(quantity),质的准则(quality),关联准则(relevance)和方式准则(manner)。如果交际双方遵循了这个原则,那么说话人的意思就是字面所表达的意义,即话语的自然意义(naturalmeaning)。,Grice的合作原则只能解释听话人采取的是合作态度,而说话人又成功地把信息传递给了听话人的交际行为。
下是因为第一说话人遵循说得“尽量少”的准则,提供极其经济的信息量,使得第二说话人在扩充信息时有机可乘,做出幽默。例如:
(1)(Twofriendsarechattinginthepub.)
A:Mywifedoesn’tappreciateme.Doesyours?
B:Iwouldn’tknow.I’veneverheardhermentionyourname.
A遵循着说得“尽量少”的准则,用Doesyours来询问B的妻子是否欣赏B。但由于Doesyours是省略的用法,在上下文中既可以理解为Doesyourwifeappreciateyou,也可以理解为Doesyourwifeappreciateme。显然A意图表达的是前者,而B故意曲解为后者,他说的“不知道,我从没听她提起你”,正是以幽默来戏弄同伴,达到幽默的效果。
但事实证明人们在交际中,往往会有意地违反合作原则,此时话语的意义就不再是字面的所表达的意思了,即非自然意义(unnaturalmeaning),说话人的意图或目的隐含在字里行间。作为听者,是否理解非自然意义就决定着他是否能够理解话语的真正含意,即会话含意(conversationalimplicatures)。所以合作原则不能充分解释人类所有的交际行为。要想真正理解这种表达法的目的,还需将话语与话语所发生的环境相联系,于是就产生了关联理论。而关联理论可以解释在不合作的情况下,信息的成功传递。
2.2关联理论是理解会话含意的核心理论
联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交际与认知。它不以规则(rule)为基础,也不以准则(maxim)为标准,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认为,人们认知事物时总是遵循着一条Sperber和Wilson称之为关联的原则,即根据与之有关联的信息来认知事物。他们(1986:158;1995:260-66)提出的关联原则是:⑴人类认知常常与最大关联性相吻合(认知原则);⑵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行为本身具备最佳关联性(交际原则)。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通过明示(ostensive)行为向听话人展示自己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为推理者提供必要的理据;听话人就要根据说话人的明示行为进行推理,而推理就是寻找关联。关联指的就是说话人的话语在听话人的语境假设中可以产生语境效果。而话语的内容、语境和各种暗示,使听话人对话语产生不同的理解,但听话人不一定在任何场合下对话语所表达的全部意义都得到理解。他只用一个单一的、普通的标准去理解话语。这个标准足以使听话人认定一种惟一可行的理解,这个标准就是关联性。因此,每一种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行为本身所具备的最佳的关联性(译文参考何自然、冉永平,1998)。Sperber和Wilson建立的推理模式可用下面这个公式表示:说话人话语+听话人语境假设+演绎推理=语境暗含语境效果交际成功。有些学者甚至认为,关联理论是理解会话含意最重要的手段。
下面通过一个例子展示关联原则是怎样在明示-推理交际中起作用的。例如:
(2)Mike:Shallwegotothemovies?
Mary:Ihavetostudyfortheexam.
从字面意思上看,Mary的回答是和问题不相关的,因为Mike的问题实际上是一种提议,他期望对方的回答是接受、拒绝、其他的建议或讨论等,Mary的回答是怎样被理解的呢?理解Mary回答的关键在于找出关联。为了从Mary的回答中找出关联,Mike必须根据当时的语境再结合自己的认知环境提出语境假设①,并从中推断出语境暗②。
①a.Goingtothemoviestakessometime.
b.Studyingforexamstakessometime.
c.Ifyougotothemovies,youcannotstudyforanexam.
d.Ifyoustudyforanexam,youcannotgotothemovies.
e.Generallyonecannotbothgotothemoviesandstudyforanexamatthesametime.
Mary:Ihavetostudyfortheexam.
②I(Mary)cannotgotothemovies.
③既更改了Mike的认知环境,同时得出它所花费的处理努力又较小,因而Mary的回答的关联度是较大的。因此,Mike认为②是Mary的真实意图。
3.0影响会话含意理解的诸因素
3.1互明是理解会话含意的基础
交际双方能否达到互明是话语获得关联的基础。交际是一个涉及信息意图(informativeintention,即自然信息)和交际意图(communicativeintention,即话语背后的意思)的明示—推理过程。首先,交际双方应该达到互明(mutual-manifestness)。互明指的是交际双方共同明白的事实或交际者之间对共同话题的相互明白的表现,那么说话人为什么要施以明示行为呢?因为只有通过明示行为,才能在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建立联系,没有这种联系,说话人将无法改变他人的认知环境。可见,说话人施以明示行为并与听话人达到互明,既有认知意义又有社会意义。所以,交际改变说话人与听话人相互之间的认知环境。但是,互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交际能否继续,持续多长,取决于听话人对说话人话语的明白度(Grice,1975)。其次,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交际双方之所以能够配合默契,明白对方话语的暗含内容,主要是由于有一个最佳的认知模式—关联性。这就需要听话者对说话者的话语进行推理。这种推理是一种思辨过程,它要求听话者对说话者的明示行为(ostensive)中所表达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进行推理(刘绍忠,1997)。任何一种明示行为在它的信息意图背后都隐藏着交际意图;或者说,寻找说话人的交际意图,首先要理解他的信息意图或字面意思。一旦了解了字面意思,听话人必然进一步去寻找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可见,关联理论是与交际者认知能力紧密相关的,而互明又是理解会话含意的基础。如果交际双方不能互相明白,话语就无法建立适当的关联,最终造成误解、冲突。
下面这段对话选自ErnestHemingway的《一天的等待》(ADay’sWait)。
(3)(Context:Theboywasnineyearsold.Hewaswaitingtodiethewholedaybecauseheheardthedoctorsaidtohisfatherthathistemperaturewasahundredandtwo.)
Boy(Bforshort):①AbouthowlongwillitbeforeIdie?
Farther(Fforshort):②What?
B:③AbouthowlongwillitbebeforeIdie?
F:④Youaren’tgoingtodie.What’sthematterwithyou?
B:⑤OhIheardhimsayahundredandtwo.
F:⑥Peopledon’tdiewithafeverofonehundredandtwo.That’sasillywaytotalk.
这个话语误解可以用关联认知理论进行分析。在话语最初①,Boy问Farther他什么时候死,他的明示行为的话语意图显然是让Farther知道:他一整天都在独自一个人勇敢面对死亡,Farther对儿子的问话感到震惊、不理解,因为他知道儿子的体温是华氏102,发烧不会危及到生命,并产生出与之最相关联的话语②“What?”和④“Youaren’tgoingtodie.”“What’sthematterwithyou?”以及⑥“That’sasillywaytotalk.”此时Farther误以为儿子因为发烧而在说糊话,由于双方不能互相明白,话语就无法建立适当的关联,最终造成误解。在日常会话中,交际双方由于社会、心理的因素,话语意图随时在改变,要时刻达到完全互明是不可能的。这就是为什么Sperber和Wilson认为,如果交际双方能始终保持互明,为“完美关联”建立基础,那么它的社会意义就要远远大于认知意义了。
3.2语境对会话含意的推导和理解起着决定作用
对于会话含意的理解而言,语境是一个开放的范畴,要正确理解话语就要纵观交际者交际的各种主观因素(言语使用者的目的、身份、思想、性格、职业、经历、修养、爱好、性别、处境、心境等)和客观因素(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时间、地点、场合、对象、前言后语等),并使之与话语普遍、有机地发生关联。语境是推理过程中产生的认识,而不是预先设定的条件,所以理解语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会话含意的理解,取决于交际双方对语境统一的建构和把握,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也是心理活动的结果。例如:
语境:一位母亲抱怨自己儿子调皮。另一位与她谈话者说:
(4)Aboyisaboy.
如果不联系语境,仅从字面上看,这句话似乎没有任何交际价值,但遵照会话原则去推断,他一定是要表达一种意思,而且是话中有话。这时听者就需要靠智力去产生语境含意,这个人很含蓄地道出他的个人见解,使听话人自己思量话语的言下之意。如果这位母亲能准确地将语境与话题相联系,并运用她所掌握的男孩的特性这一共有知识,话语后面隐含的意思就可以推导出来,即“男孩本身就比女孩调皮”或者“调皮是男孩的天性,不必过分指责”。尽管话没有直说,但表达的意思远远超出了字面本身,而且这样说,既给这位母亲留了面子,又帮助她解决了困扰她的问题,使人感到这个人讲话很有分寸。因此,在面对面的交际中,双方更应当仔细地察言观色,以捕捉住每一个语境信息,否则,交际会陷入困境。
3.3认知能力是建构和谐语境的根本
在交际中,说话人和听话人是相互依赖的,听与说的角色也在频繁地交替,如果彼此心有灵犀,那么交际就会十分顺畅。反之,假如一方说的话另一方听不懂,也就是无法将字面意思与说话的时间、场合、环境、讲话人的心情、语气、肢体语言等相联系,或发生关联,或者听者对这一切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交际就会中断或失败。所以,交际者的认知能力是语境生成的绝对因素。例如:
语境:在餐厅里。
(5)A:Thereisadeadflyinmysoup.
B:Yes,sir.It''''sthehotliquidthatkillsit.
理解这组对话,不能只看字面,否则会得到与讲话人的意图完全相反的解释。对于客人的投诉,服务员用幽默的口气回应,起到了化干戈为玉帛的作用。当然,对于话外音的理解只能靠双方构建的和谐语境,而且双方的和谐程度越高,交际的效果越好。
由于交际对象的感知能力和认知能力不同,继而他们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地位也不同,他们对同一问题的明白程度自然会有所不同。况且说话人本身的意图实际也是一个动态的变量,这就需要听话人时刻都要注意调整自己对对方话语的明白度,重新进行推理,这些都直接影响听话者能否有效理解说话者意图,也影响交际是否能够成功。
4.0结论
综上所述,语境是理解话语隐含意义所不可缺的,而且交际双方对语境建构的和谐程度越高,越能够准确把握会话的含意,交际的效果就越好。听话者在处理信息时有许多语境假设。这种语境是最广义的语境,不仅包括对前文、情景的了解,还包括记忆中的世界知识、信念、以及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相互了解,等等,语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会话含意的理解就是听话人将其语境假设和输入的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具体地说就是用推理来寻找输入语句的命题和语境假设之间的关联性,目的是用最小的认知努力得到最大的语境效果,从而,有效的理解说话者意图,即说者的会话含意,获得成功交际。
参考文献
[1]Grice,P.StudiesintheWayofWords[M].Cambridge,MA:HarvardUniversityPress,1989.
[2]Sperber,D&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1986/1995.
[3]Blakemore,D.UnderstandingUtterances[M].Oxford:Blackwell,1992.
[4]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5]王传经.论会话关联[J].外语学刊,1994,(5).
[6]苗兴伟.关联理论与认知语境[J].外语学刊,1997(4).
[7]何兆熊.语境的动态研究[J].外国语,1997(6).
[8]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9]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0]李杰.语境与会话含意[J]外语教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