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古诗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典古诗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典古诗文

经典古诗文范文1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5―0051―01

经典古诗文是大家公认的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具备极高的文学鉴赏性。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在学生中开展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是汲取民族语言精华,接收中华灿烂文化熏陶的捷径。笔者就经典古诗文的诵读浅谈以下几方面的心得。

一、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的实施途径

1. 教师教材的开发。教师应整理适合不同学习层次学生认知能力的经典古诗文作品和相关资料,形成三个阶段的、有序的诵读计划,着手搜集并编写相关的教材。指导学生对作者的生平经历进行一些生动性、生活化的整理,使之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便于学生的理解。

2. 学生资源的开发。调查学生的古典知识的基础和每一个阶段知识的积累。开发学生中比较好的资源,形成良性的互补作用,开展古典文化的一些初步的研究型学习阅读和研究,促进良好的古典文化氛围。

二、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的实施策略

1. 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研究方法指导。(1)理论学习法: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阅读有关诵读指导的理论文章,提升自身的理论修养,进而更有效地指导课题研究和实践操作。(2)问卷调查法: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问卷、谈话的形式,了解被教育对象和教学者对该课题的认识,以期达到预期的目的和对的效果。(3)活动提升法:举行古诗文诵读比赛、古诗文知识比赛、古诗文名句天空比赛等活动,提升学生学习古典文化的兴趣,并能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传统。

2. 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的实施落实。(1)传授经典古诗文诵读技巧的必要性。诵读作为一种“目视其文、耳闻其音、心悟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它是从字、词、句到段、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由表面含义到深层含义到潜在的全面感知,是学生的重要阅读实践。因此,教师的任何讲解分析都不能代替学生自己对古诗文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只有建立在多读的基础之上,才能形成和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因此,对学生进行诵读技巧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朗读技巧能使学生更好地体味和把握诗词的语言、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2)经典古诗文诵读方法的指导。诵读是传统语文学习经验的一个重要方面,朱熹在《童蒙须知》中就十分强调诵读的重要性。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存此,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专一,却只浪漫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在读中感悟、理解、体会,自然会有收获,这对培养学生文言文乃至语文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对诗、词、曲、赋宜采用以诵读法之背诵为主的教学方法,其中包括列举顺序法、巧记法、情境法、抓点法、竞记法、角色法等背诵等方法。

三、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的评价

首先,由学校经典诵读委员会和学生代表共同讨论制定《经典古诗文诵读考级标准》,明确以诵读的数量、诵读的质量、口头语书面表达三个方面作为考级的内容,并在每学年定期举行古诗文朗诵活动,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参加。

其次,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可以把评价制度与奖励制度相结合。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诵读的同时,也应该对教师古诗文诵读提出明确的要求,要求教师用实际行动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同时,突破学校单一的评价模式,将家庭也纳入到评价体系之中,使家长参与到评价体系中来,成为评价体系的一部分。通过评价学生的经典诗文诵读,促使古诗文经典诵读成为日常教学中不可成缺的组成部分。

经典古诗文范文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段话包含了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范围,不仅要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还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人生的两件大事,一是学做人,二是学做事。所谓“人才”,首先得是堂堂正正的人。人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引导和保障,掌握了知识技能就有可能不能为社会造福,甚至有可能危害社会。我们教师的首要职责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有德之人、有为之人。因此,培养青少年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已经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经典古诗文是我们中华几千年优秀文化的精华积淀,我认为在诵读课上不仅要引导学生读准诗文、读好诗韵、读出诗境,还要充分利用古诗文诵读教学这块阵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传承美德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至今仍闪烁着灿烂的光辉,经典诗文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而优秀的传统道德则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魂、民族根。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主要指的是以儒家伦理文化为主要内容的道德精华。针对当前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无私奉献、助人为乐、团结友爱、孝敬父母的意识淡薄,所以我在诵读课中让学生诵读《弟子规》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自律,以“诚”为先的交往准则,以“礼”为先的行为规范,以“孝”为先的家庭伦理,以“俭”为先的立家之本,以“仁”为先的待人之心。这些都是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再如诵读《三字经》的内容,“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融四岁,能让梨……如囊萤,如映雪……”在诵读中,教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仅指导学生诵读,还指导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对照自己找差距,辨别自己哪些行为是对的,那些行为是不对的,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今后应该怎样做。在诵读中不仅使学生积淀了知识,还在学生的脑海中刻下了发愤读书、孝敬父母以及行为准则的印迹,对培养学生品德,激发学生勤学上进,起到了很大作用。

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人们千百年来形成的一种对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是一个国家人民道德品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学生发奋学习的推动力量。我们的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就一定要跟先进的、卓越的比,比民族的志气和民族的自尊,因此,我们必须从小教育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生活与祖国命运前途联系起来,在学生的心里播下爱国主义的种子。中华古诗词中不乏歌颂祖国壮丽河山、名胜古迹、丰富物产、辽阔疆域等名篇,教师利用诵读课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学可谓水到渠成。如学习陆游的《示儿》可以利用作者的遗虑、遗愤、遗言、遗憾几个问题,激发学生与作者的共鸣,在心底产生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人人都说家乡好,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无处不存在着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如学习《泊瓜洲船》、《忆江南》等古诗让学生在体会作者的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中,扣动学生爱家乡之心弦,然后再扩大到整个国家。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还应先从教育学生同情他人,爱身边的亲人,关心师友做起。如《锄禾》在教育学生爱惜粮食的同时,还应唤起学生的同情心,学习“送别诗”后,要启发学生心中有他人,播撒友爱的种子,为萌生爱国主义思想奠定心理基础。

三、注重人格教育

培养学生的真善美,是我们诵经活动的最终目标。中华古诗文记载着我们整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史,荟集着儒、道、墨等诸家的深刻思想,这些传诵千年,脍炙人口的篇章,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古诗文不仅能提供文学滋养,而且融合在诗文中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都将成为新一代中国人重建人生信念的重要资源”(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社区与文化委员

转贴于

经典古诗文范文3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经典古诗文 诵读教学 实践过程

语文学科既具人文性又有工具性特点,“不仅文以载道,而且在教学中‘披文以入境’,可以产生震撼人心的教育力量”。自先秦诸子到唐宋诗词,从《诗经》、《离骚》到唐诗宋词、历代散文,这些经久不衰的古典诗词文赋是几千年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所在,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感和心灵。小学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以培才育德为己任的学校及教师,应充分利用并有效把握小学生可塑性强、发展潜力大的特点,通过“读诗文韵律、感诗文意蕴、悟诗文情境”等形式,积极有效地开展“传学强其身、育德正其身”的教育教学活动,为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铺路。开展小学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既有现实意义又有深远影响。

一、开展小学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的积极意义

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一是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历史性需要。“没有传承,就没有历史,就没有现实和未来”。历经数千年流传下来的经典诗文,既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又是中华民族精神品格的凝聚和体现;既是民族文化积淀而成的教科书,又是民族素养的长效滋养剂。炎黄子孙应把传承历史文化视为天职和己任。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性需要。“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成败,懂兴衰更替,以更好地开创和发展未来”。学生群体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务的中坚力量。通过古诗文诵读,可让民族精神的血液在学生身心中流淌,这是激活传统、继往开来的有力之举。三是现代学生“以学强身、启迪心智、陶情明理”的现实性需要。随着网络快餐文化的直面呈现,现代教育中传统经典文化元素越发减少,加之西方文化的不断侵袭,许多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与现代文化相比较,中华优秀历史文化不只是“传承”的问题,它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文化修养和识记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优势功能;在启智益能、陶情明理和修身养性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二、小学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的简要实践

1.潜移默化激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唯情趣论”且缺乏责任自控意识的小学生而言,教师应当寻求寓教于乐的古诗文诵读教学方法,从中收获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活动效果。一是通过张贴古代文人画像,把《论语》、《三字经》、《弟子规》及唐诗宋词等经典诗文名句显现出来,丰富校园文化环境,努力做到“让每一块墙壁都在说话,让每一寸土地都能育人”,从而让小学生常见生趣、日久生情。二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段认知情况,积极开展以学习兴趣小组为主要平台的古诗文诵读活动,并利用传统节日、纪念、庆祝等契机,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比赛、演讲和文艺表演等活动,为小学生提供充分的展示自我的空间,从中取得“以赛激趣促读”的效应。三是落实课时,在最低标准上保证诵读时间。如每天安排15~20分钟的时间,或每周安排一课时,用于小学生诵读经典或教师指导诵读;红领巾广播站定时播放诗词歌赋和诗词音乐,努力营造“书香满园关不住,一缕墨韵顺风来”的氛围,让小学生经常沐浴在经典文化长河之中。

2.鱼渔相授引导。“一卷在手,朗朗上口”。传统经典古诗文语言精练、意蕴可感,具有节奏美、韵律美的特点,符合小学生乐读好思的特点。教师应本着“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并行发展的原则,引导学生进行量的积累和质的提升,逐步赢得厚积薄发之效。如以教材中的经典古诗文教学为载体,教会学生基本的学习方法和运用方法。再如小学语文教材基本是按照主题编排的,分别渗透着“爱心、惜时、诚信、勤奋”或者其他内容,教师可根据教学进度,布置学生查询并开展补充诵读活动:在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时,学生被文中“春光无限”感染,教师可让学生广泛搜集并诵读相应的古典诗词。再者,引导学生巧背(表演背、据时背、据意背、据情境背和综合背)诗词,以逐步实现厚积薄发的目标。如“据时背”:在某教学时段,从《早春》、《春江花月夜》、《大林寺桃花》到《夏日》、《小池》,从《秋思》、《山行》到《冬景》、《江雪》,让学生遵循“春夏秋冬”的顺序一路踏歌而行,既可激活学趣,又能事半功倍。

经典古诗文范文4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新课标 经典古诗文 文学综合素养

1 引言

经典古诗是语言的艺术,集绘画美、意境美、音乐美为一体,是一项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艺术宝库。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还是实现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小学教材中选入的古诗作品更是千年传诵的佳句,易于理解,朗朗上口,便于教师展开以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为目的的语文教学活动。近年来,小学古诗教学日益受到重视,在考试中的比重也有所增加,它以简练优美的语言向我们展示的古代文人墨客的高深智慧,诵读经典的古诗文对于小学生语文教学来讲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古诗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使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2 小学语文教学古诗文诵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小学语文教学古诗诵读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以下三方面的探讨。

2.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古诗背诵与古诗诵读混为一谈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还未完全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小学古诗学习的重点以背诵为主,通过教师解决生字词、逐句讲解分析最终达到学生背诵背写的目的。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考试成绩,但并不能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真正领悟诗人的情感和寓意,也不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妙产生共鸣。许多教师将古诗背诵与古诗诵读混为一谈,古诗背诵往往是机械性的死记硬背从而达到语言积累的目的,小学生自控能力和认知能力较差,往往无法从中找到乐趣,反而加深了厌学情绪。而古诗诵读强调的是对古文情感的体验,通过有感情的朗诵达到身临其境之感。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众所周知,古诗对于小学生的文学修养的提高意义匪浅,通过感受情景,明理悟情,情理融合,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从而更加深刻的领域语言之美。

2.2 课堂教学轻诵读,重分析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背诵,都将古诗重点字词和意义分析作为讲解重点,只有一些重点的句子或有代表性的才会朗读一下,这样的教学方式适得其反,不仅难以完成教学目标,还会使诵读变成“念经”,学生很难从中发现乐趣。此外,即使教师要求学生对古诗进行诵读,但往往没有教其领悟诵读的方法,学生只是走过场一样的将古诗念出来,做不到抑扬顿挫,也没有注意到哪些字词应该重读,更加不带有感情。

2.3 语文课堂缺少诵读诗歌的时间

由于一堂语文课只有短短的四十五分钟,教师将绝大部分时间用在诗文讲解上,若是有富余的时间才会让学生进行诗歌诵读,由于没有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学生的古诗朗读只是流于形式,多半是毫无目的、心不在焉的念诗。

3 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古诗文诵读的策略

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应采取一切积极措施提高对古诗诵读的重视程度,为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使经典古诗的诵读能够真正的发挥作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综合素质的修养。

2.1 反复吟诵,深刻领悟古诗的语言美

古诗对于学生的影响力是潜在的、长期的,单凭短时间的背诵并不能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也不会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死记硬背无法使学生体会古诗的语言美,也无法真正的运用诗文。作为一种语言的艺术,古诗的一言一词都饱含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情感,学生需进行反复诵读和理解才能有所领悟。教师应在每堂语文课上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诵古诗,如果课上时间不充裕,可以在每天的早自习上进行集体朗诵,并进行每周、每月的阅读评比或开展朗诵比赛,提高学生对诗歌诵读的兴趣。

2.2 领悟古诗文化魅力,促进古诗教学活学活用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不仅能够端正学生的情感基础,还能丰富其精神世界。教学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自觉领悟古诗的魅力,如利用多媒体或表演的形式,向学生们展示古诗的意境之美。许多古诗表达感情的方式都是含蓄而间接的,教师不妨将古诗制成PPT,适时的插入动画和音频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视觉、听觉的多种感官刺激他们对古诗的感触,加深理解并热爱古典文学。

2.3 增加教学活动,提高诵读兴趣

教师应利用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如编排节目让学生深刻体会古诗的内容和诗人的情感,通过揣摩诗文中心思想,从而有利于进行准确诵读,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

4 总结

综上所述,经典古诗诵读能够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和内涵,但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教师应提高对古诗诵读的重视程度,采取积极手段提高小学生学习古诗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单永贵.浅谈提高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有效性.《新课程(小学版)》.2010年9期

经典古诗文范文5

一、小班阶段戏剧活动内容的开发

小班幼儿能用简短的话表达自己的思想,他们的语言、动作的发展相对较弱,合作水平也比较低,交往能力更倾向于面对面的单个角色的交往。这一年龄段的孩子爱模仿,他们在模仿中学习、成长。所以我们以音乐剧为载体,音乐剧载歌载舞、边唱边演的表演艺术以及具体的音乐形象恰好符合小班幼儿的这些身心发展特点,另外还组织单一场景的故事表演(减少幼儿过多走动而造成角色合作间的困难),开发小班阶段的戏剧活动内容。

⒈筛选有趣的日常游戏,开发音乐剧活动内容

一些带有情境性简单规则的日常游戏活动,小班幼儿会百玩不厌。如 “狼追小兔”其鲜明的角色特点,简单的游戏规则,小班上学期的孩子玩得乐此不疲。教师与幼儿以音乐剧的形式组织开展这一活动。活动中幼儿倾听比较狼与小兔的音乐变化和节奏,借助教师的旁白提示表现相应的情节:或是小兔子开开心心笑眯眯的模样,或是大灰狼怒眼圆睁、张牙舞爪的样子,这样的表演,不仅具有趣味性而且还有形象性,小班幼儿感受到了戏剧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⒉精挑简单的故事,开发单一场景的故事表演内容

小故事,大道理,让孩子们在表演中悄悄地浸润。如 “拔萝卜”就是小班幼儿耳熟能详的故事,它有趣的情节、单一的场景、鲜明的角色和重复性的对话语言,非常适合小班幼儿。而且人物形象中老爷爷、老奶奶、小姑娘、小花猫等富有特色的服装道具,更是徒增了表演的戏剧性。当幼儿跃跃欲试的投入表演时,教师有意识的引导:“老公公年纪大了,他走路是什么样的?”“老婆婆听见老公公的叫喊,她又是怎么样回答,怎样出场的?”“小姑娘和爷爷奶奶又有什么不同呢?”在同一个场域中,教师通过语言的提示,以及面部表情、身体姿势、手势等的灵活运用,引导小班的孩子更好地区分角色的不同,使幼儿与幼儿,幼儿与角色之间更好地进行有效互动。

二、中班阶段戏剧活动内容的开发

中班幼儿的戏剧表现能力以及语言和动作能力要比小班幼儿有明显的提高,但是他们语言的连贯性表达、协调地运用肢体及语言同时表现还存在困难。针对这些发展特点,对中班阶段的戏剧活动内容开发,我们采用木偶剧与多场景故事表演。

⒈裁剪经典戏剧情节,开发木偶剧活动内容

我国丰富的戏剧宝库中,有许多幼儿感兴趣的经典戏剧活动内容,怎样把这些瑰宝引入我们的戏剧集体教学活动中,我们遵循取其精华、简约流畅的准则,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大胆地对原剧本进行了编排取舍。

如《金色的房子》这一活动中我们将剧本进行改编,精简旁白,去掉原故事中小姑娘“独自游戏”这个与故事中矛盾冲突没有主要影响的场景,裁剪为“草地游玩、拒绝伙伴和欢迎到新房”三个场次,让剧中人物逐个亮相与小姑娘交流,同时采用信封偶的形式进行表现。幼儿不需用自己的身体表演,只要借助信封偶,用语言与手部动作表现不同的动物与小姑娘之间的对话情景,并按故事情节进退场。这样既减少了幼儿肢体表演的要求,又满足他们摆弄玩偶想要表现的欲望,同时还发展了他们在表演中的独白和对话的语言能力,深受中班幼儿的喜爱。

⒉捕获热点事件,开发多场景的故事表演内容

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他们谈论的话题,感兴趣的事物,教师及时观察发现,提炼出幼儿感兴趣的内容,与幼儿一起进行戏剧活动的探索。如中班生成的主题活动“小鸭的故事”就是在公园秋游时,孩子们对一群游水嬉戏的小鸭产生好奇,教师带领幼儿一起以“鸭子”为线索,开展戏剧探索活动。刚开始教师为幼儿创设了四个场景,每个表演场景分别安排了一名教师担任“导演”,这样既减少了幼儿单独表现完整戏剧活动的难点,又为幼儿创设了小组演出的机会。当每个场景的表演自然融入之后,班中就能进行多场景的故事表演,这样的选择安排符合中班幼儿的戏剧表现能力。

三、大班A段戏剧活动内容的开发

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动作表现能力更为丰富,他们能够语言流畅、动作协调地表现角色的形象,戏剧的合作能力以及对多情节的故事理解力也很强,因此大班幼儿的戏剧内容开发,我们有如下做法:

⒈续编绘本故事,开发话剧表演内容

绘本故事透过文字与画面,孩子得以进入不同的世界,会给孩子许多想象的空间,让孩子根据绘本的整体意境,对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联想,设计书中人物的语言、动作。

⒉仿编动画片内容,开发歌舞剧表演

现代社会,动画片充斥幼儿的生活,怎样从这一资源中汲取有效的信息,挖掘出有益的幼儿戏剧资源呢?大班的老师带领幼儿进行了尝试。如借助“小狐狸发明记”,结合时下日益严重的气候问题,仿编了剧本“小象进城”。在孩子们表演时,自然的融入了歌曲“牛奶歌”“低碳娃娃”等,使得表演更显立体与丰满。

经典古诗文范文6

01、中国古代文学史分期及各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

(1)上 古 时 期 ;神话传说

(2)先 秦 时 期: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

(3)两 汉 时 期:辞赋 乐府民歌 历史散文

(4)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等

(5)唐 代 时 期:诗

(6)宋 代 时 期:词

(7)元 代 时 期:曲

(8)明 清 时 期:小说

02、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

(1)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叙

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

A、解 释 自 然 现 象 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

B、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 的: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C、反 映 社 会 斗 争 的:黄帝战蚩尤

(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03、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2) 在先秦,《诗经》统称为《诗》或《诗三百》直到汉武 帝时期,儒学者将起奉为经典,才名为《诗经》。

(3)《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形式上以四言为 主,现手法为“赋”“比”“兴”。

(4)《诗经》的名篇有:《硕鼠》、《伐檀》、《关雎》等。

(5)《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基础。

(6)《诗经》名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 靡不有初,鲜克有初

04、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1)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出身贵族。他“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政治上主张修明

法度,联齐抗秦,遭保守派反对,先后两次被放逐(前——汉北;后——江南洞庭)。公元前278年夏历

5月5日投汨罗江而死.

(2)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诗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得伸展抱负的愤懑。

名篇有:《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

(3)《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首不朽的浪漫主义杰作,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首抒情诗(第一首叙事诗是

汉代的《孔雀东南飞》)。诗中的名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它奠定了我国古典

诗歌的浪漫主义基础。

(4)我国诗歌史上常有“”并称。“风”指的是诗经国风,“骚” 指的是《离骚》,二者又代表了文学。

05、我国第二部诗歌总集——《楚辞》

(1)“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首的楚国人在本国民歌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的诗体。

(2)《楚辞》是汉人刘向将楚国屈原、宋玉以及汉代的东方朔、淮南小山和他自己的诗歌编为一个集子。它是

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 集,有诗歌17篇,其中屈原的作品占绝大多数。

06、先秦历史散文

(1)《尚书》:上古之书,记言古史,上自唐虞,下到尚周。作者不详。今存

(2)《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内容从鲁隐公到鲁哀公共240多年的历史。

孔子编订。记事简单,类似现在的新闻标题。

(3)《左传》: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为春秋做传的,记事比《春秋》多13年,

作者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

(4)《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内容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500多年的历史相传作者为左丘明。

(5)《国策》:又名《战国策》,是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国别体史书,共12策33篇。西汉刘向编订。

(6) 名 句: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满招损,谦受益|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亡羊补牢,犹为迟也

07、先秦诸子散文

(1)《论语》:儒家经典。孔子弟子编纂。反映孔子思想(礼治),20篇。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儒家创始人。

(2)《孟子》:儒家经典。孟子著,反映孟子思想(仁政),7篇。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人,儒家重要人物。

(3)《荀子》:儒家著作。荀子著,反映荀子思想(唯物主义),32篇

荀子,名况,后人尊称“荀卿”,赵人,儒家最后的代表人物。

(4)《墨子》:墨家重要著作。墨子及弟子著,反映墨子思想(兼爱),53篇

墨子,名翟,鲁国人,墨家创始人。

(5)《老子》:即《道德经》,道家经典。老子著,反映老思想(无为)81章

老子,名耳,字伯阳,道家创始人 。

(6)《庄子》:即《南华经》,道家经典,反映庄子思想(清净无为),33篇

庄子,名周,宋国人,道家学派重要人物。

(7)《韩非子》法家重要著作。韩非著,反映韩非思想(法治),55篇。

韩非,先秦法家集大成者。

(8)《孙子》:即《孙子兵法》,孙子著。我国第一部军事理论著作,13篇。

孙子,名武,字长卿,齐国人,我国古代军事家。

(9)《吕览》:即《吕氏春秋》,杂家代表著作。吕不韦集门人编写,160篇。

吕不韦,韩国商人,曾为秦的相国。

(10)名 句 :工欲上其事,必先利其器|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是可忍,孰不可|

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08、汉处著名文学家——贾谊

(1)贾谊,西汉初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世称贾生、贾长沙,33岁死。

(2)贾谊的著名散文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

贾谊的著名辞赋有:《吊屈原赋》,《 鸟赋》

(3)贾谊共有文章58篇,西汉刘向将其编订为《新书》。

09、汉赋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主要作家

(1)“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属于韵文。

(2)形成期(汉初---汉武帝)多为书写悲愤之情的“骚体赋”,有贾谊的《吊屈原赋》 枚乘的《七发》等。

全盛期(汉武帝---顺帝)多为歌功颂德的长篇“大赋”,有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赋》 班固的《两都

赋》和杨雄的《甘泉赋》等。

转变期(汉顺帝---汉末)多为篇幅较小的抒情“小赋”,有 张衡的《二京赋》 蔡邕的《述行赋》等。

(3)“汉赋四大家”是:杨雄、司马相如、班固、张衡

10、司马迁与《史记》

(1)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二十岁开始漫游,三十二岁继父职为太始令,四十二岁开始

写〈史记〉。后因李陵(李广之孙)降匈奴一事得罪汉武帝受宫刑并下狱。出狱后发愤著书,历经十多

年,完成《史记》。

(2)《史记》,又叫《太始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52万余字,分为本纪(12)、

世家(30)、列传(70)书(8)、表(10)五部分,记载了从传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历史。

(3)《史记》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鲁迅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司马迁还有辞赋8篇和著名的散文《报任安书》

(5)名 句: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11、班固与《汉书》

(1)班固,字孟坚,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其父班彪曾撰〈史记后传〉。班固曾被污入狱,其弟班超替其

力辩,出狱后任兰台史令,奉诏写史,历经二十余年,完成《汉书》。

(2)《汉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西汉)。全书共100篇,分为帝记(12)、列传(70)、表(8)、

志(10)四部分记载了从汉武帝到王莽共229年历史。

(3)班固 还是东汉著名的辞赋家(〈两都赋〉)

(4)名句: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2、汉乐府民歌

(1)“乐府”是两汉时期的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有二:一是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演奏,二是采集

民歌。后来,乐府就成了民歌的代名词。

(2)乐府民歌的最大特点是写现实生活,叙事性强。

(3)乐府民歌的佳作:《陌上桑》,《孔雀东南飞》,《长歌行》等。

(4)《孔雀东南飞》是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第一首长篇抒情诗是〈离骚〉),它与北朝的《木兰诗》

合称为“乐府双璧”。

13、先秦诸子散文

(1)《论语》:儒家经典。反映孔子思想(孔子,名丘,儒家创始人。)

(2)《孟子》:儒家经典。反映孟子思想(孟子,名轲,儒家重要人物。)

(3)《荀子》:儒家著作。反映荀子思想(荀子,名况,儒家最后的代表人物。

(4)《墨子》:墨家重要著作。反映墨子思想(墨子,名翟,墨家创始人。)

(5)《老子》:道家经典。反映老子思想(老子,名耳,道家创始人 。)

(6)《庄子》:道家经典。反映庄子思想(庄子,名周,道家学派重要人物。)

(7)《韩非子》法家重要著作。反映韩非思想( 韩非,先秦法家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