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创新能力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技术创新能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技术创新能力范文1

我国电子工业近20年来的确取得了很大成绩。与1987年第一届电子百强相比,当年排榜首的企业的营业收入只有5亿多元,而2004年所有上榜企业都超过了10亿元,榜首企业的收入更是当年榜首收入的177倍。

但是,如果把我们的“百强”放到国际上比较,却并不值得骄傲。据信息产业部公布的资料,2004年中国百强企业的总营业收入为985.7亿美元,仅相当于IBM一家企业的收入水平,而榜首的海尔仅是IBM的1/8左右。因此,尽管我们看到海尔等龙头企业的规模每年在不断扩大,但与跨国公司比,依然瘦小。

尤其要看到的是,在看似繁荣的销售收入增长的背后,我国电子企业的盈利能力在不断削弱。今年上半年,我国电子工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仅336亿元,同比去年下降5.5%,而利润率只有3%左右,为199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电子百强”1~5月实现利润总额48亿元,同比下降53%,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有6家利润大幅下降,京东方、TCL集团等出现较大亏损。

不少人认为,我国电子企业近年来利润大幅下滑是由行业恶性竞争加剧、原材料涨价以及能源紧缺等原因造成的。比如海尔集团指出,恶性竞争导致家电产品的利润率越来低,厂家与家电大卖场都不惜牺牲利润以抢占市场份额;钢材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与电力、汽油等能源价格上涨,给企业增加了成本包袱。美的电器称,家电业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市场竞争进一步白热化,行业非理性竞争行为时有发生。还有一些企业则将原因归结于国内制造能力出现总体过剩,内需不振,以及海外市场拓展难度和风险增大等等。

笔者对上述观点难以苟同。因为信息产业部公布的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也就是在我国电子企业的利润整体陷入大幅降低的同期,跨国公司如英特尔、三星电子、诺基亚等公司的利润率却仍在高速增长。比如三星电子尽管出于战略调整的原因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仍达到了12.7%,这个数字是中国电子百强平均增长速度的4倍。从2004年的情况来看,情况也是如此。2004年,我国“电子百强”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仅为4.07%,“百强”中排名前十名的企业仅有2家的利润率超过5%,有4家企业的利润率甚至在2%以下。然而,也就是在同一时期,英特尔、三星电子、诺基亚、戴尔的利润率却分别达到了21.9%、18.8%、14.7%和8.8%。

笔者认为,我国电子企业盈利能力不断削弱的根本原因是我们的产品技术创新能力低下。以反映创新能力的发明专利为例,目前我国企业在国家申请的信息技术发明专利数量,只占全部信息技术发明专利总量的28%,而且主要集中在低端技术领域。在国际标准中,我国参与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制定的不到2%,在国际电联制定的4000多项标准中,中国仅有TD—SCDMA等3项被采纳。2004年,电子百强企业总投入为37.6亿美元,而IBM、诺基亚、三星等企业都超过50亿美元,差距之大可见一斑。

由于我国电子企业大多数从事的是技术门槛较低的行业,或者通过向跨国公司买专利技术做“代工”或做“准代工”,所以,始终只占据着国际制造业盈利最少的生产环节,销售的巨大盈利空间都掌握在跨国电子巨头手中。对此,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我国电子企业在国际上扮演的只是一个“民工”的角色,“干的是最苦最累的活,挣的‘工分’却最少”。比如,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冰箱、空调、彩电出口国,但2004年我国排名前十位的冰箱、空调、彩电生产企业的净利润,还没有三星电子一家的利润多。

因此,我国电子企业,尤其是代表本土龙头的百强企业,如果不尽快加强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产品附加值低、仅靠规模取胜等传统短腿问题,必然会在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受到洋品牌的挤压和冲击。比如手机行业,过去跨国公司一般不在低端市场与本土企业竞争,因此给国内企业留下了发展空间,一度国产手机份额占到60%以上。而随着跨国公司战略转变,开始高中低端全线介入,国产手机市场份额就迅速下降,目前只有40%左右。

高技术创新能力范文2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00-2011/ES(2016)02-0042-04

一、广西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发展概况

新世纪以来,广西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步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根据《中国高技术产业年鉴2014》的统计,2013年广西高新技术企业的从业人员达到125132人,是2000年从业人员数量40522人的3倍多,高于同期的西部地区平均增速。2013年广西大中型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经费支出和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分别达到30810万元和18434万元,分别是2000年研发经费支出和技术改造经费支出的10倍多和4倍多,两项指标均高于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同期平均增速。2013年广西高新技术企业新增固定资产169.31亿元,是2000年新增固定资产1.56亿元的108倍多,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同期的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广西高新技术企业的项目建成投产率达到67.32%,高于同期的全国平均水平大约7.81个百分点。2013年广西高新技术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1126.2亿元,是2000年主营业务收入44.7亿元的25倍多,不仅高于同期的全国平均增速,而且高于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的同期平均增速。2013年广西高新技术企业完成利税163亿元,是2000年完成利税7.4亿元的22倍多,高于同期的西部地区平均增速。2013年广西高新技术企业的出货值231.8亿元,是2000年出货值亿元的96倍多,不仅高于同期的全国平均增速,而且高于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的同期平均增速。在感受喜人成就的同时,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广西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尤其是持续创新能力的问题,毕竟广西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现阶段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广西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偏低。2012年和2013年全国综合科技进步指数的平均数分别是60.28%和60.30%,年增长幅度为0.02个百分点。而广西同期的数值大约是36.44%和35.97%,指数不仅没有上升,反而降低了0.47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当中,广西综合科技进步指数排名在2012年和2013年分别位列第28位和第27位,该指数降幅排名第12位。(2)广西科技进步环境的现状不容乐观。2012年和2013年全国科技进步环境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57.47%和58.59%,年增长幅度为1.12个百分点。而广西同期的数值分别是36.49%和32.17%,指数不仅没有上升,反而降低了4.32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当中,广西科技进步环境指数排名在2012年和2013年分别位列第26位和第29位,该指数降幅排名第4位。(3)广西科技活动的“投入-产出效率”偏低。一方面,广西科技活动投入指数略有上升。2012年和2013年全国科技活动投入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60.54%和63.81%,年增长幅度为3.27个百分点。而广西同期的数值分别是34.01%和38.09%,指数增加了4.08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当中,广西科技活动投入指数排名在2012年和2013年分别位列第25位和第24位,该指数增幅排名第16位。另一方面,广西科技活动产出指数呈现向下调整。2012年和2013年全国科技活动产出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57.06%和59.22%,年增长幅度为2.16个百分点。而广西同期的数值分别是10.13%和10.01%,指数数值不仅低于西部地区的许多省份,而且还略微下降了0.12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当中,广西科技活动产出指数排名在2012年和2013年分别位列第30位和第29位,该指数降幅排名第17位。(4)在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下降的背景下,广西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却逆势上升,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扎实推进。2012年和2013年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58.12%和50.00%,年下降幅度为8.12个百分点。而广西同期的数值分别是45.06%和45.40%,指数略微上升了0.34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当中,广西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排名在2012年和2013年分别位列第21位和第14位,该指数增幅排名第7位。(5)广西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呈现略微减弱的态势。2012年和2013年全国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62.78%和62.84%,年增长幅度为0.06个百分点。而广西同期的数值分别是54.71%和51.24%,指数不升反降3.47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当中,广西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排名在2012年和2013年分别位列第24位和第25位,该指数降幅排名第9位。在《中国科技统计资料汇编2014》重点监测的34项指标当中,除了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相关的5项指标推进速度较快之外,广西在科技进步环境、科技活动效率(即科技活动投入与科技活动产出的对比)、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发展相对滞后,大多数监测指标的全国排名都比较靠后。技术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现实状况可能会影响到广西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创新能力。所以,为了给持续创新注入强劲的动力并营造优质的外部发展环境,广西高新技术产业必须重点关注研发投入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和环境支撑能力等三个方面的问题,努力夯实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和人员储备,尽快改善那些发展相对滞后的、关键的技术经济指标。

二、持续创新能力的关键指标及重要性评价

广西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创新能力(Z)应该从三个维度进行评价,即研发投入能力(Y1)、成果转化能力(Y2)和环境支撑能力(Y3),如表1所示。其中,研发投入能力是持续创新能力的基础,成果转化能力是持续创新能力的动力,环境支撑能力是持续创新能力的保障。任何一个要素的缺失都会令创新活动难以持续。当然,考虑到广西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相对薄弱,难以同时改进《中国科技统计资料汇编2014》的所有重点监测指标,所以只能部分地筛选关键性指标,并增加了广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广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等反映环境支撑能力的新指标。指标总数合计是17项。首先借助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X1)、万人R&D研究人员数(X2)、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X3)、每名R&D人员仪器和设备支出(X4)和万人吸纳技术成交额(X5)等5项指标反映广西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能力(Y1)。其次,利用高技术产业利润增长率(X6)、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X7)、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商品出口额比重(X8)、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X9)、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X10)和万人输出技术成交额(X11)等6项指标反映广西高新技术产业的成果转化能力(Y2)。第三,笔者采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X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X13)、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劳动生产率(X14)、环境质量指数(X15)、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X16)和综合能耗产出率(X17)等6项指标反映广西高新技术产业的环境支撑能力(Y3)。不仅如此,虽然这些指标都很重要,但是它们的重要性程度应该有所区别。换言之,广西高新技术产业在持续创新过程当中优先解决问题的排序是不同的。一般认为,持续创新能力的判断往往涉及较为复杂的系统分析与综合评价方法。其中,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是最常见的一种分析手段。它是美国运筹学家ThomasL.Saaty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根据AHP方法,郑勤朴(2001)将企业的持续创新视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组织和新市场不断涌现,并产生经济效益的过程。由于经济效益是企业持续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经济效益是企业持续创新的核心评判准则。邓馨阳和肖燕红(2011)从技术能力、组织能力和企业家能力等角度分析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并构建了包括技术创新能力、创新投入能力、企业家创新能力、组织创新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营销能力、财务管理能力等7个一级指标以及每千人专利申请量年增长率、科技人员比重年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等39个二级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张昊一(2012)看来,产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受到主体能力和框架能力的影响。主体能力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制造能力、产业化能力等。框架能力则包含生产要素的流动能力、组织能力和关系能力等。然后,根据AHP法对各级指标进行赋权。在收集和整理15位专家意见之后,笔者使用从1至9的比例标度反映不同指标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与指标因素j相比较,如果指标因素i具有相同的重要性,那么比例标度bij=1;如果指标因素i稍微重要一些,那么比例标度bij=3;如果指标因素i明显重要,那么比例标度bij=5;如果指标因素i非常重要,那么比例标度bij=7;如果指标因素i极端重要,那么比例标度bij=9。比例标度2、4、6、8所代表的重要性则是分别介于1、3、5、7、9等各个比例标度之间。例如,与环境支撑能力相比较,研发投入能力明显重要,相应的比例标度bij就等于5。与环境支撑能力相比较,成果转化能力显得非常重要,相应的比例标度bij就等于7。根据AHP方法,笔者还需要进行层次总排序,即根据递阶层次结构从最高层次(目录层)开始自上而下逐层进行合成排序,直至最低层次(方案层)。例如,上一层次B包含B1、B2、…、Bm等m个元素,其层次排序的权值分别为b1、b2、…、bm。下一层次C包含C1、C2、…、Cn等n个元素,它们对于元素Bj的层次排序的权值分别为c1j、c2j、…、cnj。当元素Ck与元素Bj之间没有联系时,ckj=0。于是,元素Ci相对于总目标的合成权重等于。如表2、表3、表4、表5所示,一致性比例CR分别等于0.0121、0.0640、0.0752和0.0977。由于CR数值均小于0.10,因此笔者可以断定相关的各个判断矩阵都具备满意的一致性,判断矩阵具备合理性。主要测度指标的权重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按重要性程度不同,它们可以被划分为四类指标。(1)高技术产业利润增长率(X6)、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X1)的这2项指标对广西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创新能力的影响力最强。它们的权值分别等于0.3012和0.1717,属于第一类指标。(2)每名R&D人员仪器和设备支出(X4)、万人吸纳技术成交额(X5)、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X10)、万人R&D研究人员数(X2)等4项指标的权值小于0.10且大于0.05,属于第二类指标。(3)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X3)、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商品出口额比重(X8)、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X9)、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X12)、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X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X13)、万人输出技术成交额(X11)等7项指标的权值小于0.05且大于0.01,属于第三类指标。(4)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X16)、综合能耗产出率(X17)、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劳动生产率(X14)、环境质量指数(X15)的权值小于0.01,属于第四类指标。

三、结论与建议

借助AHP法评价广西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创新能力,笔者发现虽然各个指标都很重要,但是它们的重要性程度却有所区别,即优先解决问题的排序是不同的。(1)成果转化能力最为重要,权重约为48.69%。它是持续创新的动力。各级政府、产业园和企业必须层层抓落实,努力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激励技术人员创办企业。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开展协同创新。尤其是高技术产业利润增长率在持续创新能力评价当中的权重大约是30.12%,政府和产业园需要采取财政、金融等政策措施,降低高技术产业生产成本和费用,努力提升利润增长率。(2)研发投入的重要性仅次于成果转化,权重约为43.53%。它是持续创新的基础。特别是要提升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它在持续创新能力评价当中的权重大约是17.17%,仅次于高技术产业利润增长率的权重。政府应该对产业园或者企业的重大研发活动给予专项补贴。(3)虽然环境支撑能力的权重只有7.78%,但它却是持续创新能力的保障。尤其是广西经济增长率(权重2.98%)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权重2.42%)的较快提高,能够为持续的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外部资源和条件。所以,稳定区域经济增长,保持投资增长的合理区间,将有助于产业园和企业的持续创新。

参考文献:

[1]郑勤朴.浅谈定量评价企业持续创新能力[J].理论与现代化,2001(5).

[2]邓馨阳,肖燕红.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商业研究,2011(10).

高技术创新能力范文3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因子分析

一、引言

在知识经济激烈竞争的今天,技术创新成为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选择。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园从20世纪50年代起步以来,不断促进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培育创新型的高科技企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地区和国家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有效方式,成为推进我国新经济发展进程的中坚力量。目前,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截至2015年,全省共有高新技术企业3157家。这些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产出能力对本地区技术进步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对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能力进行测算和综合评价,对于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引领技术创新先导作用,保持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快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二、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能力评价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利用2003年―2013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对安徽省的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四类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产出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1.研究方法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技术创新的成果产出,本文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新产品产值(X1)、新产品销售收入(X2)和专利申请数(X3)三个指标来综合衡量创新产出水平,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上述三个指标进行提取和归纳,并根据主因子方差贡献率计算安徽省四类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产出能力综合得分,根据得分高低对安徽省四类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能力的强弱进行排序。

2.数据分析

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文中主要采用安徽省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四类高新技术产业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收集了该统计年鉴中安徽省2003年―2013 年11个年度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新产品产值、新产品销售收入和专利申请数三个指标的数据样本,并对数据整理归纳。由于部分年份指标数据存在缺失值,为了保持时间序列的周期性,采用了回归分析法对缺失值进行修补。

2.安徽省高新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结果

利用SPSS13.0软件对原有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办公及设备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的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量分别为94.529,80.055,79.914,103.811,相应的概率Sig.均小于0.001,同时KMO值依次为0.733、0.793、0.705、0.687均大于0.5,因此原有变量适合作因子分析。分别对四类高新技术产业3个变量的原始数据进行因子载荷矩阵估计,第1个因子的特征值分别为2.911、2.991、2.864、2.703均大于1,累计解释原始变量反映信息分别为97.036%、99.704%、95.479%、90.107%,因此提取第1个为主因子是合理的,在计算综合得分TS时以各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其权重。

通过因子分析法对四类高新技术产业的3个变量数据进行分析,将因子得分评分标准。经计算2003年―2013年医药制造业因子得分FS1分别为-0.821、-0.811、-0.784、-0.751、-0.691、-0.582、0.143、0.112、0.852、1.243、2.091,以主因子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计算出综合得分TS1分别为-0.797、-0.787、-0.761、-0.729、-0.671、-0.565、0.139、0.109、0.827、1.206、2.029,根据综合得分TS1医药制造业2003年―2013年排名依次为11、10、9、8、7、6、4、5、3、2、1。2003―2013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因子得分FS2分别为-0.562、-0.677、-0.627、-0.609、-0.600、-0.622、-0.298、-0.398、0.711、1.531、2.149,综合得分TS2分别为-0.560、-0.675、-0.625、-0.607、-0.598、-0.620、-0.297、-0.397、0.709、1.526、2.143,根据综合得分TS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2003年―2013年排名依次为6、11、10、8、7、9、4、5、3、2、1。2003年―2013年电子计算机办公及设备制造业因子得分FS3分别为-0.407、-0.578、-0.587、-0.404、-0.423、-0.502、-0.273、-0.538、0.162、2.742、0.808,综合得分TS3分别为-0.389、-0.552、-0.561、-0.386、-0.404、-0.479、-0.261、-0.514、0.155、2.618、0.771,根据综合得分TS3电子计算机办公及设备制造业2003年―2013年排名依次为6、10、11、5、7、8、4、9、3、1、2。2003年―2013年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因子得分FS4分别为-0.759、-0.701、-0.778、-0.671、-0.534、-0.608、-0.052、-0.171、1.462、2.147、0.664,综合得分TS4分别为-0.684、-0.632、-0.701、-0.605、-0.481、-0.549、-0.047、-0.154、1.317、1.935、0.598,根据综合得分TS4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2003年―2013年排名依次为10、9、11、8、6、7、4、5、2、1、3。根据四类高新技术产业综合得分TS计算出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办公及设备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平均综合得分ATS分别为0.0000882、-0.0001813、0.0000000、-0.0000909,排名依次为1、4、2、3。

根据因子分析结果,安徽医药制造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在2013年主因子得分FS1和FS2分别为2.091和2.149,排在所处行业历年来的第一名。电子计算机办公及设备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在2012年FS3和FS4分别为2.742和2.147,排在所处行业历年来的第一名。从行业历年排名来看,安徽省医药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创新产出能力总体处于上升态势,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电子计算机办公及设备制造业排名波动较大,创新产出能力不平稳。安徽省四类高新技术产业的综合得分TS逐步从负分变为正分,创新产出能力总体上均有所提高。其中医药制造业从2009年之后连续几年综合得分TS1均大于0,说明其创新产出能力提升较快,2013年TS1为2.029为所在行业考察年度范围内的最高水平。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从2011年后TS2、TS3和TS4大于0且得分增长较快,说明2011年后这三类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能力有明显提高。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2013年TS2为2.143、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2012年TS3为2.618、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2012年TS4为1.935为所在行业考察年度最高水平。

横向对比四类高新技术产业2003年-2013年的平均综合得分ATS可以发现,安徽省医药制造业排名第1,其余三类高新技术产业按排名顺序依次为: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安徽省医药制造业平均综合得分ATS高于其他三类高新技术产业,说明其创新产出能力较突出,技术创新程度提升较快。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在2003年-2010年间的ATS为负值,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落后,创新产出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对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建议

文章通过因子分析进行实证研究,获得了安徽省四类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能力综合排名情况,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能力总体呈上升态势,其中医药制造业创新产出能力提升较快,其余三类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能力前期较不平稳,2009年后增长较为稳定。此外,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能力平均综合得分有正有负,其中医药制造业得分为正,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得分为负,说明医药制造业创新产出能力相较其他三类产业较强,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能力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为提升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能力,进一步促进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出几点对策。

1.建立和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各类高新技术企业要把增强创新产出能力作为核心战略纳入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中。企业要构建创新管理体系,整合企业各类创新资源,健全有利于创新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分配制度。

2.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创新效应。产业集聚便于集聚区内的企业和其他组织协调,从而帮助企业快速获得创新所需要的资源;集聚区内企业间的竞争压力也能推动企业不断创新。安徽省拥有合肥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蚌埠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应充分发挥产业集聚的积极作用,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能力。

3.要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高新技术企业要增强创新产出能力,需要提高技术创新投入,尤其对于创新产出能力较弱的高新技术产业,除了加大研发方面的投入之外,还要加大对注意对技术的引进、改造和吸收再创造的经费投入,以提高其创新产出能力。

4.政府应制定并出台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给创新产出能力较弱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宽松的政策环境。例如制定专门的高新技术产业减税政策,简化高新技术产业金融贷款的限制和手续,扩大其融资渠道等等。

参考文献:

[1]蒋含明,李非.台湾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研究[J].亚太经济,2012,No.17506.

[2]谭开明,魏世红.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西部地区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3,v.26.

[3]傅为忠,韩成艳,刘登峰.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与建设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1.

高技术创新能力范文4

关键词:人力资本;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6-0160-02

一、引言

人力资本是现代企业存在的前提和重要条件,物质资本只是企业存在的必要条件。经济增长模型的研究从提出人力资本思想的舒尔茨人力资本模型,到阿罗“干中学”模型;新增长理论阶段,着重研究人力资本和研发(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并建立了内生增长模型,如罗默加入除资本和劳动生产要素外的知识要素的知识推动模型,卢卡斯将技术进步和知识推动都转变为人力资本来研究,将人力资本内生化。这些研究的总体特点是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显现在模型中。人力资本是决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决定性因素,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决定力量。Nelson,Phelps(1966)认为,人力资本可以通过对创新能力的激励产生外部效应,受教育者比其他劳动者对特殊资本要素更具替代性,高教育水平劳动者是低教育水平劳动者很好的替代者。并且Benhabib and Spiegel(1994)与Islam(1995)的研究发现人力资本通过影响本国国内技术自主创新率和吸收国外新技术速度两种机制来影响经济增长,并且人力资本对与产出的直接贡献不明显,却显著地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进而,Papageorgiou(1999)通过对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得出人力资本对技术创新具有决定作用。

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其高知识密集性、高信息积累性、高度创造性、高R&D投入性决定了知识信息积累、技术创新值逐渐成为高新产品的价值实体,随着技术和知识内化于人,人力资本积累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较一般产业将会更加显著,尤其表现在创新能力方面,高新产业的发展可以说就是典型的人力资本决定的经济增长阶段。创新能力是高新产业实力的综合象征,是科技进步的本质与灵魂,也是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能保持持续发展的动力,而创新能力又表现在知识吸收能力上,即知识获取能力、知识消化能力、知识转化能力、知识利用能力,所以研究人力资本积累对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就是研究人力资本积累对知识吸收能力的促进作用。

以往的研究中,高新产业创新能力的研究多倾向于R&D行为,创新机制等方面,高新技术产业与人力资本关系的研究多是从管理上的人力资源激励,人力资本产权问题。而本文在这些基础上针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与人力资本特点,研究现实经济中对经济发展起主要作用的高新产业创新能力与人力资本关系,将各国学者的研究的理论基础应用于实践,使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与人力资本关系明了化。

二、人力资本从自身特点和作用两方面作用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

人力资本积累是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创新能力的动力和源泉,充足的资金和昂贵的试验设备只是科技创新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创新主体才是充分条件,起决定作用。

(一)从人力资本特点角度分析

人力资本有生产性、可获利性、自增性的特点。生产性是指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存量;可获利性是指人力资本也是一种投资必然会有收益;自增性是区别于物质资本,指个体人力资本通过“干中学”提高自身水平,或整体相互交流、相互作用使个体人力资本增值,从而整体人力资本增值。所以,人力资本存量越高,其所能带动的生产性越显著,可获利性越大,自增性越快。高新技术产业中占比重最大的是技能型人力资本,而技能型人力资本是对人力资本积累度影响最显著的资本要素。高新技术产业中多数为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和有经验的科研人员,这使得产业内基础的人力资本存量大(用教育年限法衡量),有利于员工内部的互相学习和提高,加上“干中学”效应,高新技术产业内人力资本积累迅速上升,为知识的获得、消化、转化和利用能力的提高提供有力支持,会给产业带来更高的价值增值。

另外,在卢卡斯的人力资本“内在效应”和“外在效应”理论中,指出“内在效应”是指人力资本能给其所有者带来收益,后者是指人力资本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但其所有者并不能以此而获益,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从一个人扩散到另一个人,一个有高人力资本的个人能影响周围人并促进他们生产率的提高。高新产业中高人力资本环境中,每一个技术层次上的人都具有高生产率,所以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明显对其整体的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

(二)从人力资本作用机制角度分析

1.对知识获取能力的作用

知识获取能力从两方面体现,一方面是企业从外部获得知识技术,另一方面是企业引进的人才所具有的个人知识库。高新技术产业的高知识密集性决定企业必然要大量引进购买新知识新技术,这里人力资本作用体现在,企业引进人才时的选择,高新技术产业倾向于选择带有技术项目、高技术、高学历人才,这样,在引进人才同时也获取了知识。所以,高新技术产业引进人才的水平越高即人力资本存量越大,会对知识获取能力提高有一定拉动作用。

2.对知识消化能力的作用

企业获取的知识必须经过内化、共同化才能成为企业组织的知识。Huber认为,企业如果没有较高的能力理解新知识,必然造成知识解释的欠效率,会导致知识资源的浪费。Cohen和Levinthal(1990)强调员工个人吸收能力是企业吸收能力的基础,提出个人以往的知识、经验都与他们自身的知识吸收能力密切相关。企业内部员工的知识水平决定了企业对知识作出反应的灵敏度和准确性。组织中的个人或技术团队成员的知识经验越丰富、知识类别越多,同时,他们能解释的信息也越多样,也越能解决较困难问题。高新技术产业中的技能型人才储备高,这些人才多数具备特殊才能,存在差异性,在认识、思维、能力、偏好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对于同一知识或技术产生不同的认识、不同思维结果。对于高知识密集性的高技术产业高水平的工程师、科研人员越多,其消化能力也就越强。

3.对知识转化能力的作用

知识转化能力,即知识整合能力,是指企业将获取和消化的外部新知识与企业内部现有知识有效整合的能力。卢卡斯在他的《经济发展讲座》里提到,即使科学发现的传播非常迅速,要想将发现转化为生产,还需要借助于受过培训的劳动者。高新技术产业中较高的人才储备,必然决定其有较强的分析能力,这些人才凭借自身的知识经验,通过相互交流、研究、试验,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和内容的知识进行整合,实现知识再建构,使单一、零散知识、新旧知识形成新的知识体系,有利于企业把握变化中的机会,开发新的认知并改进现有的生产过程,从而提升组织的绩效。

4.对知识利用能力的作用

约瑟夫・熊彼特在1912年德文版《经济发展理论》中强调,技术创新是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其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索罗坚持其观点,认为技术变为商品并在市场上销售得以实现其价值,从而获得经济效益才算是真正的技术创新。因此,企业的科研人员在结束对外来知识的转化后更应注重知识的利用,即将新知识、新技术应用于生产新产品和销售,实现真正的科技创新。

三、结论

我国高薪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的是技术,而技术恰恰来源于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企业要充分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培养并引进高水平人力资本,增加自身人力资本存量,为新技术的引进、吸收、开发、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本文的分析,不难看出人力资本存量越雄厚,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提高得越快,这为我国正在兴起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重点指明了方向,从理论上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Richard R.Nelson, and Edmund S.Phelps. Investment in Humans, Technological Diffusion, and Economic Growth[J].American E

conomic Review,1966,(61).

[2]Benhabib,.Jess, and Mark M. Spiegel. The Role of Human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Evidence from Aggregate Cross―

Country Data[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94,(34).

[3]Islam, N.. Growth Empirics: A Panel Data Approach[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110).

[4]Papageorgion, C..Human Capital as a Facilitator of Innovation and Imitation in Economic Growth: Further Evidence from Cross

Country Regressions.mimeo,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1999.

高技术创新能力范文5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F7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2-0148-03

一、引言

十七大报告指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高技术产业,作为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励雅敏,2000),在促进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65%的专利、75%的创新和80%的新产品都是由高技术创造的,高技术产业主要经济指标每年均以30%~60%的速度增加,如专利申请量由1995年的612项增加到2007年的34 446项,增长了近55倍(见下图)。

但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还非常薄弱,表现为:(1)研发投入强度低。2006年,日本、德国、英国和韩国高技术产业R&D强度(R&D经费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都在20%以上,美国、法国更是高达30%,而中国到2007年也仅为6%;(2)发明专利申请量少。2007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占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比重仅为9%,而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发明专利申请量与其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比率已达60%~70%;(3)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目前中国高技术产业中大中型企业仅有不足40%有R&D活动,34%的企业设立了科技机构,从业人员中工程技术人员不足10%,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1.3%(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年鉴,2008)。因此,如何提高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已引起政府高度重视。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外商直接投资(FDI)因其对发展中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及经济增长具有基础性作用(Barro&Sala-I-Martin, 1997)而受到普遍重视,1995―2007年,中国实际使用的外商直接投资由375.21亿美元增加到747.68亿美元。尽管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技术溢出效应已为学术界所公认,但从微观层面围绕FDI对中国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研究显得稀少而零散,本文首次就FDI对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进行分析。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对中国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相关研究和文献回顾

国外对FDI技术溢出效应理论的探讨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MacDougall(1960)在分析FDI的一般福利效应时,第一次提出FDI技术溢出效应的概念。此后,Corden(1967)、Caves(1971)分别考察了最佳关税、产业模式和福利的影响,其中多次提及溢出效应。Caves(1974)选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两个国家1966年制造业的行业横截面数据,发现在两国的制造业中均存在FDI的正技术溢出效应。Liu等(2000)与Girma和Wakelin(2001)对英国的研究、Blomstrom和Persson(1983)对墨西哥的研究、Kokko(1996)对乌拉圭的研究、Sjoholm(1999)对印度尼西亚的研究、Kugler(2001)对哥伦比亚的研究都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还有相当数量研究表明,FDI正向溢出并非绝对的。Kokko(1994)指出,当跨国公司与当地企业技术差距过大时,当地企业难以消化吸收,没有证据表明FDI促进了东道国的技术进步。Barrios(2000)对西班牙的分析表明,外资对该国的工业整体并未产生显著的溢出效应。Barry等(2001)考察爱尔兰制造业,发现FDI存在负溢出效应,他们认为这由当地企业与跨国公司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过度竞争所导致。

国内学者就FDI对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由于研究角度、使用数据的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主要可分为三类:

一是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有正的技术外溢,如陈国宏等(2000)在利用因子分析法和协整检验法研究1981年以来FDI与技术转移的关系时,把中国技术进步的主要原因归结于FDI。王红领等(2006)选取中国工业共37个行业1998―2003年面板数据,就FDI对内资企业自主研发影响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FDI的流入促进了中国内资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沈坤荣、耿强(2001)利用1987―1998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认为FDI技术外溢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中国FDI年流量相对于其当年经济规模的比例每增加1% ,相应的人均GDP就将增加0.27%。

二是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技术外溢效应不明显。如包群、赖明勇(2002)通过对中国1979―200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得出结论:FDI虽然促进了中国的技术进步,但外资企业对国内企业的技术外溢效果并不明显,并且外资企业的技术进步效应还存在较大的波动性。周燕(2005)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的溢出效应,得出当内外资企业差距较小或中等,且外资企业相应能力水平较高时,溢出效应才易于发生。刘星等(2007)运用1983―2004年时间序列数据,应用Engle-Granger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就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服务业技术进步产生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服务业技术进步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但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服务业技术进步呈弱显著。陈柳(2007)对长三角地区1987― 2003年面板数据的分析显示:考虑到本土创新因素之后,FDI技术外溢不再表现出对经济增长的显著正面作用。

三是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有负的技术外溢。如姜奇平(2004)指出,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并不明显,相反,其对本地企业的研发活动是挤出、替代的。何洁(2000)把整个工业经济分为外资部门(F)和内资部门(H)两部分,使用1993―1997年中国28个省、市、自治区(除海南、和台湾省)连续五年140个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发现FDI外溢效应的发挥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门槛效应制约,单纯提高一个地区的经济开放程度对提高FDI的外溢效应水平没有意义,甚至有负面作用。

本文拟通过构建FDI影响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模型,利用面板数据,就FDI对中国高技术产业行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

三、实证分析

(一)模型构建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构建方式,构建如下函数:

P=f(L,R,FDI,AVER) (1)

L为研发过程中的人力资本,R为研发投入,FDI为外商直接投资参与的程度,AVER为高技术产业行业平均规模。以(1)为基础,对研究序列分别取自然对数,得具体估计模型(2):

lnPi t =C+β1lnL i t +β2lnR i t +β3lnFDI i t +β4lnAVER i t +μi t (2)

其中,i指19个高技术行业(见附录),t为时期,以年为单位。C表示常数项,β为偏回归系数,μi t为随机误差项。

(二)变量选取

1.自主创新能力。将专利作为重要的评价创新能力的产出指标,一方面是专利数据的可得性和可比性,另一方面是现在还没有一个比专利更好的客观指标(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4―2005)。已有的研究多用新产品销售额或新产品开发项目的数量作为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但随着中国产权制度日臻成熟,愈来愈多的科技工作者选择用申请专利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科研成果,所以本文选择用各年各个产业的专利申请量来衡量自主创新能力。

2.人力资本。前人研究有用到高等教育在校生数与总人口的比例来近似的表示人力资本(薄文广,2007),可2000年以来,中国高校扩招中高职类学生所占的比重迅速增加,高校在校学生人数与总人口数的比并不能完全反映人力资本存量,鉴于此,本文选择用高技术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来衡量人力资本这一变量。

3.R&D。在研究自主创新投入的经费支出时,有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和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支出之分,鉴于研发更主要、更直接地与自主创新相关,本文选择采用后者进行分析。

4.外商直接投资。度量FDI参与程度的指标有三资企业的资产总值、三资企业的资产所占比重、人员所占比重或产出所占比重等指标,为避免内资企业在这些变量数据统计上可能存在的误差,本文选择用各年各个产业三资企业投资额来衡量外商直接投资。

5.行业平均规模。胡靖(2004)的研究显示,影响跨国公司向其子公司技术转让的重要因素是东道国的市场规模、结构。东道国市场的快速扩张所带来的需求,将加速跨国公司向其子公司的技术转让。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加入WTO,经济迅猛发展,市场规模不断地成长扩大,加速了对技术的需求;理论上,规模以上行业存在规模效应。通常认为,规模较大的行业具有更强的技术实力和研发能力。所以,本文将行业平均规模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之一,并用固定资产原价与企业数的比值来衡量。

即AVER=固定资产原价(用消费者物价指数平减)①/企业数

(三)数据处理

本文所涉及指标数据均来自《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5―2008)和《中国统计年鉴》(2008),统计口径为大中型工业企业(全国国有及年销售收入为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见下表)。内资企业的数据用全行业大中型企业数据减去三资企业(指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以及外商独资三类企业)数据而得。本文所用回归软件为Eviews5.1,方法为广义最小二乘法(GLS)。

(四)实证结果(见下表)

1999―2007年FDI对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

注:***、**分别表示在1%、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

上表显示:

1.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回归系数为0.11且不显著。这个系数表明FDI每增加1%,高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产出只增加0.11%。理论上,进入东道国的FDI是否引起技术进步,并进一步影响自主创新能力,主要取决于技术外溢和技术抑制的大小。从示范作用和学习效应来看,虽然进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在生产本土化中注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为本土企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但是其对核心技术的保密和控制相对较为严格,技术壁垒较高,加之中国大部分高技术企业对吸收科技成果往往采用“现实”、“功利”的做法,因而难以通过模仿改进实现自主创新,最终掉进技术依赖的陷阱;从技术扩散效应来看,中国高技术产业总体技术水平相对低下,内资与外资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差距相对较大,外资进入之后前向和后向的技术扩散渠道不畅,使得外资在技术创新中的带动作用不强,产业配套难以形成;从国内科研方面来看,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科技力量闲置,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2.R&D投入(R)的回归系数为0.652128且通过显著性检验,从数量关系上看这系数表明R&D投入每增加1%,高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产出就增加0.65%,换言之,创新投入水平因素对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主要还是以加大科研投入的直接途径为主。出现这种结果可能的原因是:高技术产业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附加值、高渗透性和高创新性的特点,代表了中国技术最先进的一部分,其本身就具有相对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积累水平,而研发的强度也远远高于制造业等其他产业,所以相对而言,内资高技术企业R&D的创新产出较高。

3.人力资本(L)对中国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回归系数为0.3819,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个系数说明中国高技术企业每增加1名科技活动人员,可以带来自主创新产出增加0.38。可以看出,近年来由于企业薪酬、激励、保障体制等的改善,极大地促进了人力资本能力的发挥,但也存在不足:(1)技术人员产出效率低下。2007年,中国高技术企业百名R&D人员申请专利只有13.9项;(2)企业激励体制不够完善,尤其是规模以上企业或国有企业,即使设立了科研机构,也常是人浮于事,缺乏将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内在动力。

4. 行业平均规模(AVER)对中国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回归系数为0.11且不显著,这表明中国高技术企业的规模每扩大1%自主创新能力产出仅增加0.11%。国际上对高技术产品生态化要求上升、原料价格上调等提高了企业生产成本,标准与规制滞后阻碍了产业发展,阻碍了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高技术产业集聚化发展的资源约束逐步显现。如沈北新区新引进的具有明显增长势头的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多因土地指标问题而迟迟难以落实。高技术产业集聚力不强,规模效应难以实现。

四、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的分析,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强化择优引资的意识。中国现在对外资的需求已转变为结构型补缺,因此,在利用外资战略上应加强对外资的导向和规划:要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选择引资合作伙伴和方向,把外资的技术含量与技术水平作为引进外资质量优劣的评价标准,最终达到通过利用FDI提升中国的整体自主创新水平的目的,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内涵式发展。

2.优化高技术企业内部结构。加大R&D投入的同时优化其配置的结构,提高科研人员与科研资金的配置效率,充分发挥出中国科研人员的科技实力;完善企业有效推进自主创新的内部管理体制,切实树立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意识,使企业在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下真正成为产品研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主体。

3.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服务、金融机构形成以产权和利益为纽带的产学研结合的、多种形式的研发机构和“技术联盟”、“省院校合作工程”等,把企业推向自主创新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包群,赖明勇.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进步的实证研究[J].经济评论,2002,(6): 63-66.

[2]陈国宏,郑绍濂,等.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转移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0,(3):23-28.

[3]何洁.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外溢效应的进一步精确量化[J].世界经济,2000,(12):29-36.

[4]刘星,赵红,等.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服务业技术进步影响的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8-21.

[5]王红领,李稻葵,等. FDI与自主研发:基于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J].经济研究,2006,(2):44-56.

高技术创新能力范文6

关键词:能力成熟度;CMM;创新能力

地方高新技术企业是地方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它的特点是集高智、高创、高效、高成长以及高群聚为一体。地方高新技术企业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城市发展的速度和效果,关系到地方产业转型的质量。芜湖市作为安徽省的第二大城市,是安徽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实验区”,拟建设创新型城市,大力鼓励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本文运用软件能力评估和改进的方法,即能力成熟度模型(CMM)对芜湖市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成熟度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关结论。

1能力成熟度模型

1987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提出了一种开发模型,它可以用在软件开发过程当中,同时也是评价及改进软件开发能力的一种方法,称之为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MaturityModel,英文缩写为CMM)。随着研究的深入,CMM模型可适用于其他领域,包括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评价。CMM模型定义了5个不同等级的“成熟度”。任何组织均可遵照一系列的微小改进步骤逐步以增量递进的方式从低成熟度往高成熟度方向发展,可以有效改进组织的软件开发能力。从低到高排序,5个不同等级即从一级到五级。一级为最低级,即初始级,对软件企业而言管理过程混乱无序,预算控制、功能开发、质量和过程管理方面的进度无法把控和预测;二级为可重复级,指的是企业的管理过程适当有序,工作有制度、有章程可依据,流程可重复;三级为已定义级,即对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的细分和标准化,所有的流程和过程均按照标准过程进行操作;四级为已管理级,即在三级的基础上,更实现了过程的定量化管理;五级是最高级,称之为可优化级,在此级别的企业可在过程管理遵循量化标准的基础上能够自主发现问题并能自主改进。当前,我国企业能够进入到最高级的为数不多。

2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成熟度级别界定

CMM模型的五层分级为研究企业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标准增量、阶梯进化的框架。适应不同企业不同阶段的使用需要,对应CMM中的五级分类,我们将企业创新能力的成熟度也对应划分为五个等级,并据此将芜湖市高新技术企业划分为三个等级:一般企业、特色企业、优势企业。如图1所示:2.1初始级对应CMM模型中的一级。此阶段下,企业的创新活动管理过程混乱,企业没有相应的创新研发部门,也没有相应的规范、制度、创新活动,其结果也是随机的、不可控的。在此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建立相关创新项目的计划;建立规范的创新管理过程;设立有效的市场反馈机制。2.2规范级对应CMM模型中的二级。此阶段下,企业具有了一定的创新能力培养意识,建立了相应的组织,在创新管理的制度保障方面相对健全,创新活动管理相对可控,对基本的项目计划、问题管理进行了一定的合理组织。在此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把具体的经验归纳为企业的标准创新过程;建立创新能力评估部门;积累数据。2.3战略级对应CMM模型中的三级。此阶段下,企业具有明确的创新战略规划,创新意识和渗透度强,能够对创新所需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有效的管控,建立了过程标准化管理,能够对创新效果进行有效估算和合理控制。此过程中主要解决的问题有:进行技术创新过程的定量分析;通过质量管理的手段达到技术创新的质量目标。2.4可预测级对应CMM模型中的四级。此阶段下,企业创新能力趋向成熟,高度重视创新文化,创新能力成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企业自身能够对创新结果密切相关的重要环节进行评价,能够有效降低过程对结果的不确定性影响,提升创新的投入产出转换率。此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处理竞争危机;进行创新改革;进行过程变革管理。2.5持续优化级。对应CMM模型中的五级。此阶段下,企业能够系统全面地总结相关创新知识与经验,自动发现创新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并主动完善,从而使企业始终保持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

3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

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较为复杂。为了能够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价,综合运用多指标评价体系,并运用国际上通用的评价创新自主能力的核心指标体系。从创新资源运作、创新要素投入、创新产出能力、创新环境等四个方面建立了芜湖市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成熟度模型是由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组成,是基于能力提高的一个循序渐进和逐渐提升的过程。我们将上表中的创新资源运作(B1)和创新环境(B4)定义为成熟度模型外部结构的影响因素,将创新要素投入(B2)和创新产出能力(B3)定义为成熟度模型内部结构的影响因素,从而构建了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成熟度内部结构评价指标体系,从全市、全行业和代表企业的视角出发,借鉴从过程角度划分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思想,将其与成熟度模型过程改进的思想相融合。

4芜湖市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成熟度评价过程及其结论应用

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成熟度内部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对芜湖市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价。通过评价阶段所做的工作,明确芜湖市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成熟度水平。4.1设定等级评价列矩阵。为有效评价,我们首先设定等级评价矩阵。对应创新要素投入(B2)和创新产出能力(B3)这两个内部一级指标所辖的所有二级指标均有对应的等级,根据上文中相应的定义和解释,对初始级至持续优化级分别进行1至5的分数赋值并用集合表示,我们将得到等级评价矩阵为H=(初始级,规范级,战略级,可预测级,持续优化级)=(1,2,3,4,5)T。4.2确定各关键要素的评判矩阵。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将创新要素投入(B2)和创新产出能力(B3)的所有二级指标制作成调查问卷并对企业进行调查。根据企业从实际情况出发做出的答案,按照五分制进行评定:企业情况完全符合问卷描述指标的记5分;企业情况基本符合问卷描述指标的记4分;企业情况较为符合问卷描述指标的记3分;企业情况仅有一点符合问卷描述指标的记2分;完全不符合的记1分。综合调查结果的分数,从而可以确定各要素的评判矩阵。其判断矩阵如式4.1所示:每一个子能力都对应一个Ri,本文中创新能力的内部评价指标共有8个方面,即创新能力具有8个方面的子能力。其中Rim=(rim1,rim2,rim3,…rim8)表示子能力Ai的第m个关键指标Aim的单因素评价,所以rimj表示Ai的第m个关键指标得分。4.3单项评价运用模糊矩阵乘积运算对W和某一子能力的评判矩阵R进行合成,即:iiiRWZ4.2Zi表示的是某一子能力Ai位于某一成熟度等级的概率向量,进而可以计算出子能力Ai的成熟度等级MDi(MaturityDegree):HZMDii。4.4综合评价。根据步骤3计算出芜湖市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各个子能力对于某一成熟度级别的概率向量,将其与权重综合即可得到技术创新能力的成熟度概率向量,如式4.3所示。(4.3)基于式(4.3)可以计算创新能力成熟度等级MD。依据《2012-2015年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并运用上述成熟度模型对芜湖市高新技术企业成熟度等级进行评价,如表2所示,2012—2015年芜湖市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成熟度分别为:0.226、0.228、0.384、0.771。由此可以判断芜湖市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在逐步上升,其创新等级由规范级上升到可预测级别,同时由一般企业步入特色企业行列之中。

参考文献:

[1]汤永林,阎立,冯俊文.R&D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模型[J].江苏论坛,2005,8(08).

[2]刘海涛,孙明贵.关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分析[J].经济管理与研究,2009,7(07).

[3]魏江,郭斌,许庆瑞.企业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J].中国高科技企业评价,1999,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