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秋天的文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有关秋天的文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有关秋天的文章

有关秋天的文章范文1

朱自清先生的《春》和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都是借景抒情的典范之作。作为通过对季节描写来传递情感的作品,它们类似的结构及抒发出的迥异的情感值得我们玩味揣摩。

我们先以朱自清的《春》为例来分析它的结构。

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作者先用“盼望着,盼望着……”奠定了自己的感情基调,渲染出了作者的欣喜之情;接着又对春天的各种景物进行细致的临摹;最后通过对春天的赞美来表现自己的喜爱之情。全文形成了“盼春-画春-赞春”这样三段式的结构。

而在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开头用“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也是先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接着也是对秋进行细致描绘;最后表达自己对秋的眷恋之情。形成了“向往秋天-描绘秋天-眷恋秋天”三段式的结构。

对比如下:

盼春-画春-赞春

向往秋天-描绘秋天-眷恋秋天

在写法上,两位散文大师为了更好地抒怀,在对季节的临摹中都选用了最具季节特征的景物。如在《春》中,朱自清先生具体描绘了5种最能体现春意的景物: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春天人们的活动,分别形成了五幅优美的图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在《故都的秋》中,郁达夫也具体临摹了最具秋天特征的五幅图画:早晨所见画、槐花落蕊图、秋蝉残声图、秋雨图、果树奇景图。

对比如下: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早晨所见画-槐花落蕊图-秋蝉残声图-秋雨图-果树奇景图。

《春》和《故都的秋》在结构和写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在文中抒发的情感却是完全不同甚至相反。这也许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有关

古人早抒发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喜悦,也有“万里悲秋常作客”的哀叹与惆怅。作为文人的朱自清和郁达夫不可避免地要接受古人的文化熏陶。因此在《春》中用“盼望着,盼望着……”为开头,这就决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是充满希望、明快而喜悦的。朱自清先生在行文中使用了大量的暖色调的词,如:“朗润、红、粉、繁花嫩叶、呼朋引伴、热闹……”这些词语的运用,给人以热烈和欢愉的感受,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而在《故都的秋》中却以“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开头,奠定的基调是深沉、悲凉和寂寥的。在行文中使用的词也都是冷色调的,如:“一椽破屋、破壁腰、疏疏落落、清闲、落寞、衰弱……”这些词的运用足以让读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强烈的共鸣。

有关秋天的文章范文2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要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和主观能动性。教师应在尊重教材、立足幼儿能力的“最近发展区”基础上,结合当地环境及时令变化,设计出具有一定适应性和挑战性的活动,使主题活动真正“活动”起来,富有实效,让幼儿的身心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因“地”制宜,引领学生亲近自然,陶冶学生情操

教材上的主题活动并非适合所有幼儿园开展,因为教材内容设计体现的是共性,而每个幼儿园所处的人文及自然环境各具特性。所以,要开展好教材中的主题活动,教师务必因地制宜,优化策略,让主题活动走向有效。例如,主题活动“秋天的画报”,是从秋天的蔬菜、水果、树叶、大自然的色彩等方面体现出秋天的典型特征,从而引导幼儿充分感知秋天和大自然的美景。在开展此活动前,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对幼儿的家庭情况、生活环境和知识水平等方面有清晰的了解。教师应对幼儿园周围的环境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哪里有秋天特征的树,哪里有秋天特征的花,哪里秋天的农作物比较齐全等。正所谓“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农村幼儿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去野外看看,到田间走走,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对于观察的兴趣,使之获得对田野的认识与感悟。比如,丰收的季节,组织幼儿去稻田观看收割机收稻子。通过观察,幼儿会发现收割机的速度快、省力,人工收割既慢又辛苦,从而比较出机械化的先进;从繁忙的景象中,幼儿还可以体验到农民的艰辛,从而产生珍惜粮食的意识。对于这一主题活动,城市幼儿园则比较难以实施。但是,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这一丰收景象,引领幼儿进入情境,感受秋天的欢乐。城市幼儿对公园里的花草树木、景物变化较为熟悉,但对田园风光却缺少丰富感知与真切体验,对于认识各种蔬菜、农作物,则更不具备条件。因此,城市的幼儿教师应创造机会,引领幼儿们走出校园,亲近大自然,深入田间,去观察和收集关于秋天的蔬菜、水果、农作物的第一手资料,在大自然中为幼儿上好生动的一课。

二、因“时”制宜,创设有效教学情境,丰富学生认知

开展主题活动,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幼儿实际水平,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整合,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教材中跟季节变化有关的综合活动,因“时”制宜,跟着季节的脚步走,根据时令变化灵活地调整或开发。美丽的大自然随着四季变化而蕴藏着各种各样的奥秘,为教学带来了更多契机。但教材中有关秋天田野的活动并不多,教师就可利用地方资源优势,拓展相关内容。比如,农村幼儿园可以举办综合活动“金色的田野”“庆丰收品尝会”;城市幼儿园可举行“秋游公园”“校园里找秋天”“水果大聚会”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促使幼儿对自身所生活的环境有更深入的认识,充分感悟到秋天是一个色彩斑斓、硕果累累的季节,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收获的季节。再如,幼儿大多不喜欢吃萝卜,秋天蔬菜刚上市时,教师可以设计综合性活动“成长的好伙伴――萝卜”。通过观察、分类、品尝、制作等环节,使幼儿对萝卜产生深刻的认知,让他们知道吃萝卜好处多多,从而使幼儿在生活中逐渐改掉不吃萝卜的习惯。

有关秋天的文章范文3

关键词:古诗;悲秋;原因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024-01

古诗人以悲秋为主题的诗歌,一般是借秋色、秋景、秋物、秋风、秋声、秋叶等一些具体意象来表达羁旅怀思、感世伤生、老病之哀、家国之痛的感喟。本来秋天是一个秋高气爽,五谷丰登,万物成熟的季节,这个季节带给人丰收的喜悦以及成熟的饱满感。那为什么秋天总是引起古代诗人的悲愁?以下将作简要分析。

一、心理因素

诗歌是文学作品基本体裁之一,一切样式的文学作品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诗歌不同于其他文学样式,“它吟咏的是使人最激动的生活事件。它要求精选生活材料,抓住感受最深、表现力最强的自然景物和生活现象,用极概括的艺术形象达到对现实的审美反映。”诗人进行诗歌创作必须要一积累获取一定量存在在生活中诸多材料为基础。外来刺激被眼、耳、鼻、舌、身等感官所接收,作为信息进入记忆。有的刺激强烈,或与本人某种需要、某种经历密切相关的内容的信息不经处理就作为精神材料直接流入长期记忆。这些会经常不经意地被诗人运用到诗歌创作中,同时,人们在快乐悲伤两种不同感受中常常对悲伤消极的事物情绪反而感受更深刻,能形成强烈的刺激。秋天季节里的景物多呈现出成熟即将凋零的状态,从一年四季节的范围来看,从小范围来说古代诗人以伤春为主题的诗作多是以暮春为创作材料,而非初春。从大的范围来说古代诗人以悲愁为主题的诗作就会多以秋天为创作背景和材料,而非春夏冬。这是一种心理意愿自然选择。

所谓“秋日凄凄,百卉具腓”秋天最突出的特点便是萧瑟凋零,古诗人生活的时代往往征战不断,又交通不便,也不像现在有通信工具,离别之后难以联系。每到秋天,自然景物中由于自然规律纷纷开始归向自己该归向的地方,有道是:“落叶归根”、“大雁南飞”。看着这些自然景物诗人联系自身或想起离别的亲人朋友便会形成心理失衡形成易感点,从而情景交融便形成了 “燕支黄叶落,妾望自登台。海上碧云断,单于秋色来。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二、文化因素

比较外国诗歌以及现代诗歌可知悲秋感秋的诗歌创作多数出现在中国古诗中,外国诗歌情感抒发很少集中在某个季节时段,在无论哪个季节里只要心里有想宣泄的东西他们多半就会通过文艺创作表现出来。两者的不同说明民族文化差异是造成中国古诗人多作悲秋之诗的又一重要原因。

我国古代主要是儒家文化为主导,儒家文化思想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范式以及思想精神。儒家的敦厚内敛影响了几乎每个中国诗人或文人的创作;同时,中国古代长期封建自给自足的经济环境的熏染使中国人形成了内敛含蓄的性格特征。中医讲究“因天之序”,这里的天之序即生发、生长、收敛、收藏这个顺序,这天之序相对着季节便是春天即生发、夏天即生长、秋天即收敛、冬天即收藏。中国人内敛含蓄的性格特征正好对应天之序中的收敛即秋季,这样的契合和对应容易引发诗人的悲秋之情。从这几点可看出,中国文化错综复杂地对从各个方面对中国文人的熏陶,塑造出中国文人特有的东方文化性格,这种性格与中国文化对秋的理解和阐释正好相契合,于是使得中国古诗人总悲秋。

三、生理因素

人的情感一方面会受生理身体因素的影响,中国诗人多是男子,悲秋主题的诗歌多为中年男子所作。孔子道:“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人到中年对生活已经有足够的认识积累,开始思考生活生命思考身边的事物。同样人的生命过程大致分为儿童、青年、中年、老年四个阶段,这四个生理年龄阶段也对应着上面提到过的天之序,因此中年对应着秋。由于人的趋同心理,人生活在地球上和其他自然生物一样遵循着一定的自然规律,所以中年人对秋天的各种自然景物表现出来的自然规律现象能有同感,同感的触发易引起情景交融的情感体验进而引发诗人的情感宣泄,如白居易的秋思中写到:“病眠夜少梦,闲立秋多思。寂寞余雨晴,萧条早寒至。鸟栖红叶树,月照青苔地。何况镜中年,又过三十二。”

经过以上的原因略析可见有关这种现象的原因分析很复杂,需要了解文学艺术创作的过程及基本心理机制等的理论知识,上面提到的生理因素也需要了解中医的精神,而中医又与中国的文化密切联系,所以这种原因的分析由于涉及面广泛而艰难繁杂。本文只作简略分析。

在我国古诗诗歌创作史上悲秋诗歌是其中的一个亮点,不可否认它们的中国诗歌贡献,而有关这种现象原因的分析也值得我们去进行深入研究。

有关秋天的文章范文4

1、中秋节简介: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3、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中秋赏月 ,吃月饼,品桂花糕等。

4、中秋节传说:吴刚折桂,相传月宫里有一个人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把他贬谪到月宫,每天都砍伐月宫前的桂树,以示惩处。这棵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会立即合拢。李白在《赠崔司户文昆季》一诗中写道:“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

(来源:文章屋网 )

有关秋天的文章范文5

关键词:语言教学;启蒙;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91-02

阅读是学习的基础,是思维和语言共同作用的过程,阅读能力是每一个获取成功认识必备条件之一。从幼儿阶段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师应从幼儿的身心发展出发,在语言教学活动中采用多种形式的阅读策略,激发幼儿的阅读欲望,让幼儿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使幼儿通过阅读提高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以后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阅读活动

教师要从幼儿的实际需求出发,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创设各种具体、生动阅读活动情境,将幼儿引入所要学习的情境之中,激起幼儿的阅读情思,促进幼儿全身心地进入阅读活动中。因而教师要善于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阅读情境,激发幼儿全身心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以积极的情感、态度体验、了解阅读的内涵,初步发展学生启蒙阅读能力。如一位教师教学《造字的故事》片段: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古筝乐曲声,在优雅的古筝声中,画面上呈现出“结绳记事”、“画图记事”以及仓颉当史官怎样记录各地发生的事情,接着仓颉又是怎样通过记事发明中国最早的象形字。教师结合画面进行娓娓叙述,让幼儿沉浸在故事情境中,教师讲述的过程中,应着重出示打结的绳子及故事中出现的象形字,使幼儿明白“结绳记事”的意思以及“象形字”的基本特点,接着教师根据故事情节设计一些问题,如:①“结绳记事”是什么意思?②发明字的仓颉为什么不赞成用绳子打结来记事的方法?③最早的象形文字是不是很像画出来的物体形状?你知道的象形字有哪些?幼儿带着这些问题再一次倾听教师讲述第二遍故事,然后让幼儿根据问题自由地说一说、答一答,由于幼儿对故事内容有了深入的了解,回答问题积极性较高,教师则适时给予帮助、点拨,使幼儿的解答更加完整具体。教师又出示一些象形字,让幼儿根据象形字体猜一猜现代汉字,此时,幼儿对了解汉字来源的欲望自然更加强烈了。教师并提出,要想对我们中国文字的来源了解更深刻,就必须利用时间多阅读有关汉字来源的故事、歌谣。教师布置幼儿课后搜集、阅读汉字来源的故事、歌谣、谜语等。教师以生动的故事情境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调动幼儿的情感,让幼儿带着探究的欲望参与阅读活动,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阅读能力。

二、结合语言教学,培养阅读技能

阅读的技能和方法是幼儿阅读活动的前提,也是阅读得以深化的基础。语言课堂教学是形成幼儿初步阅读能力的主阵地,因而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语言教学活动时,应创设有利于幼儿阅读能力发展的环境和空间,让幼儿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和方法,使幼儿掌握语言能力的同时,阅读能力获得应有的生成。如在一次语言课堂教学时,有一位教师与幼儿以聊天的形式谈论应该怎样爱护公共卫生,或讲一讲不讲卫生的笑话。教师给每一个幼儿分发一本故事书,其中就有《鸡毛鸭》这个故事,教师先教幼儿按页码顺序翻书,找到《鸡毛鸭》这篇故事,培养幼儿学习按页码顺序看书的方法并养成习惯。接着指导幼儿学习按从左向右、自上向下的顺序看书,让幼儿亲身感受到图书是一页一页组成的,故事是要一幅一幅有序的接下去看,才能知道故事内容,并且详细指导幼儿学会观察每幅画面上人物、动物,理解前后画面的联系。最后,教师要帮助幼儿把相关的知识经验与当前的故事阅读联系起来,这时,教师要时刻有意识地利用幼儿已有的经验,如与主题有关的汉字、单词、概念、知识和言语经验等,从而提高幼儿对故事的学习与理解。教师有意识地采取各种策略,引导幼儿自觉形成阅读习惯,形成初步的阅读技能。教师引导幼儿自主阅读故事后,继续组织幼儿讨论:故事中有哪个不讲公共卫生,所以被惩罚了?我们自己讲不讲卫生?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探究故事内容。幼儿已基本了解故事的内容和教育意义,教师则将鸡毛鸭、大脚、大头的形态、动作在黑板上画出来或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让幼儿观察画面可笑不可笑,同时又出示写有“鸡”“鸭”两字的卡片,引导幼儿认真观察这两个字在书中故事的位置,师幼一起交流这两个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语言学习活动后,教师让幼儿课后从故事书里找一找类似讲究公共卫生的故事,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了解故事内容,然后与小伙伴或在家中与他人交流。教师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注重幼儿阅读技能的培养,既可以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发展幼儿语言能力,为幼儿逐步达到独立阅读的状态,为幼儿入小学学习,获得知识,增长智慧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关秋天的文章范文6

一、挖掘文本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1.结合文本内容生发活动主题。苏教版小语教材每单元都有一个专题,我们可以根据文本内容和学生的兴趣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从中生发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将课堂延伸到社会,将课外知识迁移到课内,让学生在学语文中用语文,在用语文中学语文,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比如,在教学《猴子种果树》时,可以请学生自行设计分角色朗读和戴头饰表演。虽然学生不能像专业演员那样技艺高超,但是他们演得很投入、很认真,积极性特别高。学生读一读演一演议一议,自主参与,大胆实践,既是对课文内容的内化过程,又是对学生健康完美人格的塑造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在教《鸟岛》《台湾的蝴蝶谷》等课文时,为学生创设情景,促使学生积极地研读课文,理解、搜集、整理、运用有效信息,在搜集处理资料中讨论合作,在展示、交流、欣赏学习成果中体验合作和成功的喜悦,最终达成问题解决,从而使语文综合性学习落到实处。在教学完《秋游》一课后,教师结合秋游开展了“寻找秋天”活动,让学生亲近自然,捕捉秋天,自己去公园、去野外找一找秋天,画一画秋天,读一读其他描写秋天的好词、佳句、诗歌、美文,举办一次“赞美秋天”诗歌朗诵会。在教完《英英学古诗》后开展“古诗大擂台”活动等等。

2.根据课后习题生发活动主题。除了识字单元外,每篇课文后面都安排了有关练习,我们可以围绕相关练习题延伸开去。例如,《有趣的发现》一文的课后习题:“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的故事?选一个你最喜欢的讲给大家听。”《月亮湾》课后习题:“你的家乡哪儿最美?试着画一画,再向同学们作介绍。”这一类的习题,我们都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3.围绕单元练习生发活动主题。苏教版二年级教材的单元练习中的“说说写写”“口语交际”练习都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为小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提供了活动的资源。我们可以充分发掘这些文本资源,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出来,走向生活和家庭,让学生在读书、写作、调查、研究等多种学习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二、开发课程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语文作为母语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当地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俗民情、名贵特产、传统文化、校园文化等都是非常宝贵的课程资源,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从中挖掘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文化活动、传统节日活动、社会、国家乃至国际发生的重大事件,都可以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资源。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提炼综合性学习主题,让学生学习鲜活的语文,在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

三、借助课外阅读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二年级的孩子已经认识了大量的汉字,也能够开始阅读一些浅显的文章,此时,我们可以利用学生课外阅读开展一些读书活动。

1.开展每日读书活动。教师要求全班学生去书店选购自己喜欢的书,坚持每天阅读半个小时。每月组织一次讲故事比赛,先小组内交流,推荐代表到班上讲故事。

2.开展制作书签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制作两张书签,写上勉励的话,一张给自己做纪念,一张可以送给自己的好朋友。书签上的内容可以是书上的好词好句,也可以是自己读书后的感受。

3.开展文配画活动。给学生一段文章,结合内容要求学生设计简单的图画。

4.组织交流讨论。在交流活动中,学生可结合自己看过的书来谈,可以说说看了什么书,最喜欢哪个人物,故事情节是怎样的等等,也可以说说自己是怎么制作书签的,为什么要在书签上写这一句话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