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柳永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望海潮柳永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望海潮柳永范文1

窗外雨声如同钟鼓般一次又一次打在地上,也打在心上,落寞的愁绪凝在脸上。本想轻松一点离别,却不料敏感的心被这骤雨触动,一泄万里。

一口辣酒入腹,浓浓的苦涩味从喉咙深处传出,此时却什么都感觉不到,看着依旧抚琴的佳人,还是那么美,望着酒水中自己的倒影,年轻的脸庞却印着沧桑,苦笑挥毫望海潮,东南形胜,哈哈哈,苦笑自己半生浮华。再次饮下那杯酒,琉璃杯,尽空碎。看着眼前模糊的影子,想着当初的美好回忆,如今要分别。一个酿跄,紧紧握住她的手,明显感觉到泪不住的落下来,佳人紧紧贴在身上,可是寒冷却由心而生。帐外蝉声连绵,也仿佛在哭叫。

终于要走了,船夫看着这对依依不舍的恋人,心中不忍却也无奈,只能一次又一次催着柳永上船。手紧紧相握,却只能用衣袖拂去,终于上船了,佳人沿着十里长亭不舍奔去,终于到尽头,泪连绵,哽咽地唱着那首望海潮,柳永心内透着悲凉,想着当初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然而如今相隔两地,便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歌声渐渐听不见,想着当初豪气冲天写下的望海潮,钱塘美景尽收眼底,如今却觉得厌烦不已。一把扔掉手中的玲珑杯,提起手中的酒壶一饮而尽,风吹起了自己的衣诀,醉倒在甲板上,看着岸边的杨柳飘起,丛林深处的花瓣吹来,抬起手,落英绕着指尖回旋,看着天空,残月绯红,宛如佳人哭泣的眼神,红肿,难过。天空笼罩着乌云,前方一片雾霾。闭上眼睛,名誉真的难么重要吗?年少轻狂,只想醉卧人间,浅酌低唱,然而父亲却在如同今夜的夜晚死死拉住他的手,希望他忠于朝廷,还记得那个花林,玉英在丛中抚琴弹唱,自己也执一玉箫鸣之。如今物是人非,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碎花红叶,仿佛激起了自己的诗心,勉强支起身子在朦胧中写下了名传千古的《雨霖铃》。然后醉在船上。

船夫摇摇头,世间尽是痴情郎,一片孤帆随着流水向远方飘去,也不知该去何方,天涯海角,四处为家。

江苏南通海门市海门张謇职业技术学校高一:蔡婷婷

望海潮柳永范文2

秦 观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望海潮》的词牌最早见于柳永的《乐章集》,最著名的要算柳永写钱塘的“东南形胜”一首。作为后来人的秦观,虽在词的整体特色上有别于柳屯田,但早年也曾有两首咏都市的《望海潮》,一首写广陵的“星分牛斗。疆连淮海”。一首写越州的“秦峰苍翠,耶溪潇洒”,均表现出一种豪情盛气,并明显地带有模仿柳永词的痕迹。但真正能体现秦观词独特的深婉风格的,是另一首写洛阳的《望海潮》。

元好问曾在《论诗三十首》中拿秦观的“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与欧阳修《山石》中的“芭蕉叶大栀子肥”相比。说“始知渠是女郎诗”,认为秦观词太过柔弱了。但词毕竟不同于诗,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并说词的妙处就在于其“能言诗所不能言”。其实。无论从词的产生还是词与诗的区别来言,柔婉精微都是词的醇正之质,至于苏轼、辛弃疾等人不断扩大词境,以“诗”为词,甚至以“文”为词,也是词在发展演变的历史中所不可避免的。

这首《望海潮》为秦观晚年所写。秦观少年豪俊,胸怀壮志,一直希望能驰骋边疆,建功立业,并以为“功誉可立致,而天下无难事”,但世事艰难,他37岁中进士。到43岁才在朝廷谋得一职。可不久,即被卷入党争的政治漩涡,随苏轼、黄庭坚等人屡受迫害,先后被流放到郴州、雷州等地。过高的人生期许和过多的失败挫折使他异常失望痛苦,再加上心理承受能力差、性格纤弱,使得他比一般人领会了更多人生痛苦,所以,他的词作多凄厉哀伤之声。无论是“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还是“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都浸透着伤心的泪水。充满着揪心的愁恨。但秦词的妙处不在于以离愁别恨动人,而在于情韵兼胜,最是词之“本色”。

此词写故地重游。首句“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写季节的变化。梅花逐渐稀少了、褪色了,结冰的水流也融化了,东风悄悄吹来。不知不觉之间。已经又换了一年。你看。秦观的心灵是多么细腻和敏锐。“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不仅是花开花落,连花瓣颜色的浓淡都领会了,不仅是冰结冰溶,连冰下水流的声音都听到了,而一个“暗”字更识破了东风蓄谋已久的小诡计――我知道,你来了。仅十四个字,就把季节微妙的变化细腻地描绘出来。

就像春天来得无声无息一样,作者的思绪也在不知不觉间回到了过去。那是怎样美好的春天呀:良朋盛侣,携手漫步在雨后平坦的道路上,走遍了洛阳名胜,享尽了春日情趣。最有意思的是。骑在马上,只顾左看右盼,信步于“铜驼巷陌”,忘情于“金谷俊游”,竟错跟了别家女眷的车子。韩愈有诗“直把春偿酒,都将命乞花。只知闲信马,不觉误随车”,诗名日《嘲少年》,可实际上,这正是青春年少的轻狂和得意呀!更何况,在这“误途”上,正柳絮翻飞,蜂蝶起舞,浓丽的春色沿柳下桃蹊被“乱分”到无数人家。好一个“乱”字!真是写尽了春之盛、之烂漫、之浓郁!它充溢在每一个空间,翻飞在每一户人家,那么,还有谁的心中不洋溢着春天的喜悦和快乐呢?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评宋子京《玉楼春》云:“‘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此处的“乱”字不也把春景之盎然。春意之浓郁刻画得淋漓尽致吗?良日苦短,又是在不知不觉中,夜晚降临了。尚未尽兴的作者和友人一起来到西园。把盏高歌,那繁盛的灯火使明月失去了光辉,那飞驰的车辆擦损了路旁的花枝。“碍”、“妨”二字给人拥挤、盛密之感,恰恰极言了当时的热闹、繁华,与失辉之明月。擦损之花枝是很好的对比。

然而。“兰苑未空。行人渐老”,今日故地重游,看到的是夜雾弥漫中飘飞的酒旗。听到的是老树枯藤上乌鸦的鸣叫,真可谓“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也许,春花秋月只能装进岁月的口袋,并尘封起来,不经意间打开时,流出来的便全是辛酸和眼泪!

整首词结构错综,先由今忆昔,再自往感今,不知觉间即将不同的时空场景,密集的诗歌意象转换迭现,不仅独到不俗。而且十分切合词人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理。流年似水,物是人非,今昔之感,盛衰之叹都在时空的迅速转换中冲击着你的心。而文辞的华丽,描绘的繁缛不仅有六朝小赋的体调,更写尽了过去的青春、热闹、繁华和今日的衰弱、孤独、感伤。在这曲折起伏之间,我们看到作者心绪的流动,也体会出他对现实生活毫无假借的善感心性。最后一句“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更是融情入景,赋予整首词柔婉深约的特质。“奇祸一朝作,飘零至于斯”。思归之情,只能随流水而去。无止无休,无涯无际……

宋词自柳永大量填置慢词以后,在结构上就有了从自然天成到思索安排的变化,但结构贵在严谨而不呆板,变化而不生硬。这首词结构复杂却又切换自然。不留痕迹却又有迹可循。从“东风暗换年华”到“金谷俊游”是不露声色的时空转换,而“长记”、“重来”是轻轻淡淡的点拨说明,正所谓雁过“无痕”却又“有声”。这种时空的处理既飘逸又深挚,也造成读者内心千回百转的思绪。

望海潮柳永范文3

关键词:柳永词思想内容艺术成就

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柳永、晏殊、李清照等。因其四人词风相近,却又各具风韵,自成一家,被后人誉为婉约派“四大旗帜”。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四旗中号“情长”,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永是北宋时代大量制作慢词的第一人,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他通晓音律,熟悉旧调,并善于吸收民间语言,明白晓畅,流传甚广。“凡有井水饮处,既能歌柳词”(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三)。

柳永词概括为三类:

一是表现男女情爱、离愁别绪。例《雨霖铃》:寒蝉凄切……

这首词为抒写离愁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永和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之作。词中,作者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满悱恻、凄婉动人。

二是描写都市生活的繁华。如《望海潮》:东南形胜……归去凤池夸。

此词展现了杭州富庶繁荣、豪华阔大的都市景象。

三是抒写羁旅行役之苦。如《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此词抒写羁旅悲秋,思乡怀人之情,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词风细腻委婉,题材新颖开阔,善于铺叙和使用俚俗语言,大量制作慢词,对词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第一,柳永对宋词的题材有新的突破。柳永写了许多描写都市风光和歌妓生活的词,他用彩笔一一描绘过当时汴京、洛阳、益州、扬州、会稽、金陵、杭州等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游乐情景。这方面的代表作,首推《望海潮》,词从自然形胜和经济繁华两个角度真实地描绘出杭州的美景和民众的乐事。这是他对词的题材的一大开拓。描写歌妓在柳永的情词中占有极重的分量。除秦楼楚馆的放荡和等传统内容外,歌妓们的温柔多情、善解人意得到了充分的理解,“心性温柔,品流详雅,不称在风尘”(《少年游》);对她们在生活中的悲喜感情,理想愿望也有真切的表现:“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迷仙引》)开市民文学之先声。

第二,柳永对宋词的形式有新的创造。柳永是第一个大量制作慢词的作家,是慢词的真正开创者,并使宋词开始由小令阶段进入慢词时期。诚如宋翔凤在《乐府余议》中所说:“词自南唐以后,但有小令。慢曲当起于宋仁宗朝。中原息兵、汴京繁庶,歌台舞席,竞赌新声。耆卿失意无聊,流连坊曲,遂尽收俚俗语言,编入词中,以便使人传习,一时动听,散播四方。其后东坡、少游、山谷等相继有作,慢词遂盛。”在创体的同时,柳永在创调方面也成就卓著。柳永之前的宋代词人,多沿用唐、五代的词牌,而柳永的慢词则多用新调;即使词牌与唐、五代相同,柳永在字数的多寡、句子的长短等方面常常花样翻新,即所谓的“同调异体”。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宋代八百多个词调中,有一百多个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词至柳永,体制始备。故李清照《词论》云:“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时。”

第三,柳永对宋词的表现手法有新的拓展。他融合曲词和辞赋之长,创造性地将赋体的铺叙笔法移植到慢词的创作之中,将铺排式的叙事和白描式的写景抒情结合起来,从而大大扩展了词叙事、写景和言情的空间,极大地丰富了词的艺术表现手法。如其《雨霖铃》(寒蝉凄切),创造了情景递进的铺叙模式,将叙事、写景、抒情有机地结合起来,写景则近景远景相连,虚景实景结合,写情则极尽渲染,层层推进。情随景生,景随情移,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第四,柳词语言有俗有雅,雅俗兼得。他既善于将有趣的白话加入词中,既浅且尽,构成一种市民文艺特有的俚俗色彩和平民化的表述风格,如《小镇西》“意中有个人,芳颜二八。”又能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使词音律协婉,语言优雅典丽,警句叠出,表现出文人词应有的典雅的品位。如《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词雅不避俗,俗不伤雅,雅俗共赏,为词的普及做出了重要贡献。

柳永对词的多方面开拓,是对词进一步的解放,使宋词面目一新,为宋词成为有宋一代最有特色的文学样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唐圭璋《唐宋词简释》[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2]《词话丛编》[M],中华书局,1986年

[3]刘扬忠、张宝坤《名家解读宋词》[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4]欧阳鹤《柳永词的特点及对我们的启示》《中华诗词》[A],2005年第5期

望海潮柳永范文4

要了解“三秋”的准确含义,首先,要清楚“三秋”的组成部分,它由数词“三”和名词“秋”组成。“秋”指“秋季”,这没有争议,关键是数词“三”。古诗文中,“三”,一般虚指,泛指多数,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是几个人在一起走路,这当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再比如成语“三人成虎”,意思是说谣青说的人多了,就让人信以为真了。但是,我们又不能简单地把“三秋”理解为“几个秋季”,比如,柳永的“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望海潮》),就不能理解为“几个秋季的桂花”。因此,要弄清“三秋”的意思,我们就不能习惯性地按照固定熟语推断法去推断文言实词“三”的意义,而是要追根溯源,理清“三秋”的缘由。

“三秋”之“三”跟季节有关。古人将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为了便于称呼,依次为:孟、仲、季。比如秋季即为孟秋、仲秋、季秋三个月。但是即便如此,还是存在一个问题,“三秋”的“三”是指序数词“第三”,还是指基数词“三”?也就是说,“三秋”是指秋季的第三个月,也就是季秋,还是指秋季,即指孟秋、仲秋、季秋这三个月?再以柳永的“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为例,这里的“三秋”就存在着如上的争议。

其实,要解决“三秋”问题。还是要将其放到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结合生活常识来理解,这样才能准确理解其词义。从语法结构来看,《望海潮》中的“三秋”是修饰“桂子”(即桂花),俗语云:八月桂花香,不可能说九月桂花香,所以将“三秋”理解为“秋季”,相对来说比较妥当。高中教材中还出现了另外一个“三秋”的例子:“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王勃《滕王阁序》)教材注释为“季秋,这里指秋天的第三个月,即九月。”这争议较少,因为后文补充道,“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积水退尽而寒潭清冽,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现紫色,这写出了九月的景色特征。所以从景物特征来看,这里的“三秋”当然指“季秋”。

当前,关于“三秋”争论最大的应该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般人以为,这里的“三秋”指的是“三年”,以显示那种度日如年的相思情。其实,这是读者的一厢情愿,以为尽可能将时间拉长,就足以显示热恋中男女的恋情。同样,要准确理解“三秋”的含义,还是把它放到语言背景之中。这一句俗语源于《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诗中所写的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和采葛(文中“采萧、采艾”同)的小姑娘之间的恋情,一日不见面,就好像很长时间没见面一样,时间的长度越来越长,从“三月”到“三秋”,最后到“三岁”,所以可以肯定这里的“三秋”不是指“三年”,因为“三岁”就是指“三年”。元代朱公迁《诗经疏义会通》认为,“三秋则不止三月矣”“三岁则不止三秋矣”。此种说法,相对来说为大家所接受,具体而言,有人认为,这里的“三秋”指的是“三个季度”,也有人认为是“两年多”。不管怎么说,这可以看作“三秋”的引申义了,因为它不是指“秋季”,也不是指“季秋”,而是指一个大致的时间段。这一时间段总是大于三个月而小于三年,

望海潮柳永范文5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共收录柳永、苏轼、辛弃疾和李清照等人的词作8篇,分别是:《望海潮》、《雨霖铃》、《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和《醉花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的第四单元是古典诗歌。其中,第17课主要编排了宋词,它们是:《雨霖铃》、《念奴桥・赤壁怀古》、《声声慢》、《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苏、辛、柳、李这四位词人是宋词的集大成者,分别是宋词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教材所收录的这几首词既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集萃,又是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的典范。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从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三个方面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品读和鉴赏宋词,自然而然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一、品味语言美

(一)语言的音律美

词与诗的最大区别就是词与音乐的关系密切,词在产生之初就是配合音乐吟唱的,因此词是一种具有音律美的文学体裁。词的语句长短参差,韵律错综变化,看似无诗之韵律规整,实则富有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李清照《声声慢》用了不少双声叠韵字。如“将息”、“伤心”、“黄花”、“憔悴”、“更兼”、“黄昏”、“点滴”等,都是双声:“冷清”、“暖还寒”、“盏淡”、“得黑”等,都是叠韵;“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组共十四个叠字。《望海潮》中多有《望海潮》中多有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了”、“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或为实指,或为虚写,均带夸张的意味,读来也琅琅上口,颇具韵味。

(二)语言的图画美

词的语言细腻形象,词的篇幅也很短,必须用最精练的语言,寥寥几个字把人物、景物以及情感展现出来,同诗一样,词的语言也具有画面美。但是词比诗篇幅略长,词所呈现的往往不是一张图画,而是一幅画卷。比如《声声慢》,“最难将息”,首先看到的是个未能入睡的女子,“晚来风急”,天渐晚渐冷,这个女子独自人“三杯两盏淡酒”依然无法消除寒冷,“守着窗儿”,倚在窗边的她,看到“雁过也”,还看到了“满地黄花”,听着细雨滴滴答答。这样顺着词句塑造起一个孤独凄婉的女子形象,不仅具有静态的画面感,更有动态的镜头感。读者的脑海中浮现出一组动态的镜头,仿佛身临其境,自然而然就能体会到那种“怎个愁字了得”的愁苦情感。

二、感受意境美

意境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是经过作者的心灵化之后的物我合一的体验状态。宋词是一种诗歌体裁,它以语言文字承载着诗人的思想与心灵世界,王国维认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在宋词的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感受词的意境美,因为意境的创设直接影响到作者情感的表达,是激发学生审美情感的重要突破口。宋词的意境幽深婉约,最能言说人生复杂细腻的情思。

(一)把握词的意象

在词的创作中,意境创造的前提是意象的设置,意境是情与景、虚与实的不同层面的有机结合,只有了解了词的意象层面,然后以此为基础,才能好好地品味词作的意境美。比如《雨霖铃》,教师要先让学生找出文中出现的客观景物,“寒蝉”、“长亭”、“都门帐饮”、“兰舟”、“暮霭”,这些单独的客观景物描写并不能引发学生的感情,教师应该把它串联起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解读各个意象,并在意象解读中带领学生带着自身情感体验一步步进入到组合成的整个意境里,去揣摩那山水间蕴含的深厚情感。

(二)掌握词的艺术手法

感受宋词的意境美,还要掌握宋词中艺术手法的表达作用。宋词在艺术上融诗文辞赋于一炉,表情达意的艺术手法更加精湛,铺叙用典、对比反衬、比喻象征等手法是宋词的一大特色。如《醉花阴》中比喻的巧妙运用是这首词广泛传诵的重要原因。下阕写菊,并以菊喻人,但全篇却不见一“菊”字。“东篱”、“把酒”、“暗香”、“黄花”,或用典或借代,“菊”的色、香、形态俱现纸上。最后一句“人比黄花瘦”更是以花喻人的千古佳句。词中比喻不着痕迹,有烘云托月、藏而不露的韵味。《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连连用典,上阕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阕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最后还借廉颇自况,抒发未能实现自己怀抱的感慨。《念奴娇・赤壁怀古》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望海潮》用铺叙的手法展现了杭州的繁华、西湖的秀丽和市民的游乐场景。《声声慢》里用“秋风”、“过雁”、“残菊”、“梧桐”、“细雨”等景物和“寻觅”、“喝酒”、“望雁”、“观花”、“独坐”等动作反衬出作者极度孤寂与悲凉的心境。这些艺术手法的运用营造出宋词旷达幽深的意境美,是语文老师要重点讲解和引导学生感受的部分。

三、体味情感美

宋词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古代文学史占据一席之地,不仅在于它细腻生动的语言和旷达幽深的意境,更重要的是词中充盈着作者丰沛的情感。相比诗,词的形式、题材和世俗性,都使词能够自由地释放人的全部情感,如果说唐诗显示了中华民族的雄大气度,那么宋词则充分表露了国人的内涵和底蕴。宋词中一些伤春悲秋、离愁别绪、怀古思今之作往往蕴含着词人伤生伤世、忧国忧民的深厚情怀和对人生万物的通达感受。以生活中随意碰触到的一景、一物、一事为载体,把它们联想刻画成或美丽壮阔、或清幽凄幻的各种形象,来承载词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宋词虽然年代久远,但它所表达的情感内容与现代人的情感体验具有共同性。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完全能够体味词中情感美,教材选取的几篇宋词都体现了古人有代表性的人格理想和生命感悟,学生对这种情感的把握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情趣。

(一)生活情感

词起源于民间,属于民间文学,多以世俗生活为题材。进入文人阶层之始,是一种由歌妓们在樽前花间配合着丝竹演唱的小曲,一度成为抒发儿女之情的专门文学体裁,后来爱情与相思成为词的一种重要题材。柳永和李清照均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词将儿女情长表现得淋漓尽致。《雨霖铃》以种种凄凉、冷落的秋天景象衬托和渲染离情别绪,活画出一幅秋江别离图。作者仕途失意,不得不离开京都远行,不得不与心爱的人分手,这双重的痛苦交织在一起,使他感到格外难受。整首词情景兼融,时间的层次和感情的层次交叠着循序渐进,一步步将读者带入作者感情世界的深处。

李清照作为闺阁中的妇女,在封建社会的种种束缚下,她的活动范围和生活阅历有限,却将闺怨词发展到极致,是我国最伟大的女词人。《醉花阴》是作者早期和丈夫分别之后所写,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声声慢》写于作者晚年,丈夫去世后作者饱受颠沛流离之苦,晚年孑然一身,寄人篱下,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抒发了作者极度孤寂和悲凉之感。

过去我们认为儿女情长难登大雅之堂,高中语文教材却选了三篇与情爱有关的经典宋词。除了这三首词语言和情感的表达非常自然优美外,我们现在能够正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追求美好的爱情是灿烂人生的一部分。要让学生懂得真正的爱情是灵魂和肉体的完美结合,是事业前进的动力,是生活美满的象征。同时引导学生珍重亲情和友情。生活中的爱情、亲情和友情是完美人生的组成部分,有了这三种情感,即使物质贫困,精神上也是富有的。

(二)生命情感

宋代的文人善于站在哲学的高度对生命和人生进行理性的思考,把对生命无常的了悟、对人生缺憾的醒觉、对历史烟云的感叹寄予在诗词作品中。苏轼是这方面的翘楚,他的诗词具有浓厚的思辨色彩。《定风波》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一切归于自由、和平、宁静、恬然自适。

苏轼的很多词在超逸脱俗之外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语文老师可以适当拓展,比如我们熟知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所表达的既生于现世又超脱现世的洒脱情怀。宋词中这种通达的人生感悟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重要意义。我们常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只有坚持对自身的超越和完善才能获得真正的人生自由,在一种寓意于物而不守制于物的精神状态下,领受大千世界的无穷之美。

(三)爱国情感

在宋朝南渡之后,词中忧家忧国的感慨多了起来,辛弃疾便是“爱国词派”的代表人物。他对国家的前途命运密切关注而又满心担忧,词中满溢着对家国的忧患。《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些慷慨激昂的词句,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人们至今犹可强烈地感受到词人心中翻滚的那一股爱国热忱。

说教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早已引起学生的反感,但辛词所包含的深厚的爱国情感却是对学生自然而然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范例。现在的学生生活在和平发展的年代,狼烟四起的峥嵘岁月对他们来说太过久远。物质生活的丰富,随之而来的是享乐主义的滋生,对国家民族责任感的淡漠,辛词中充满着慷慨激昂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传达出来,对他们有着振聋发聩、扣击心灵的巨大作用。

宋词洒脱、多情、与音乐相和,是更具美感的文学形式,赏析宋词是一种审美娱乐过程。我们在讲解宋词的时候,不能单纯地把它当作古诗文的篇目来解读,还要通过引导学生领悟其中的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参考文献:

[1]翁晓君.刍议高中语文教学中宋词的审美鉴赏[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05).

[2]朱少山.高中语文宋词的教学策略[J].语文月刊,2013,(03).

[3]杨奕蓉.论宋词对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7.

[4]周桦.论宋词与中学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3.

[5]林霓.浅析宋词教学中审美情感的培养[J].文学教育,2010,(04).

[6]唐致文.宋词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教师教育研究,2010,(02).

[7]张常清.谈谈宋词教学的着力点[N].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01).

[8]李桂萍.由“诗庄词媚”谈宋词教学的显与隐[N].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04).

[9]买丽娜.在审美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宋词的兴趣[J].考试周刊,2009,(27).

望海潮柳永范文6

关键词:霜;柳永;离别;羁旅;思妇。

“霜”,是自然界的产物,本与人的情感无关,但在柳永的词中却赋予它丰富的内涵,离别的痛苦、羁旅的艰辛、思妇的愁情……

在柳永的词中,“霜”这种自然意象经常出现,如: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八声甘州・对潇潇》)“霜天冷,风细细。触疏窗、闪闪灯摇曳。空床展转重追想,云雨梦、任欹枕难继。”(《婆罗门令》)“嫩菊黄深,拒霜红浅,近宝阶香砌。”(《醉蓬莱》)“偶露凄清,正是登高时节。东篱霜乍结。”(《应天长》)“人寂静。夜永清寒,翠瓦霜凝。疏帘风动,漏声隐隐,飘来转愁听。”(《过涧歇近》)“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望海潮》)等21首词中都存在“霜”这一自然意象。词人通过“霜”来展现自己的内心感受,表现羁旅行役之艰辛,引发游子的思乡怀人之情。柳永也借晨霜经太阳即化隐喻人生短暂,哀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恶劣。

这类“霜”意象的词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表现离愁别绪。霜,出现于秋季,遇太阳而化,自古至今,这一自然意象在古诗词中就被披上了伤感的外衣。在柳永的词中,表现离愁别绪是典型的一种类型,此类词中,“霜”这一意象也经常出现,为离愁更增伤感。如《采莲令》: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四征客、此时情苦。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恁急浆凌波去。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斜月西沉,霜天破晓,执手相送,情何以堪!这首送别词,既表现了心上人的无限依恋,也抒写了将行人的感怀。把送别和别后相思的情景层层铺开,深刻而细致地写出了人物的不舍、怀念的感受。上阕将离别的时间定在月落云收,霜天欲曙之时,离人去去情苦,居人依依不舍,而“霜”这一意象更增加了两人内心的伤感、痛苦;下阕写离人别后无限惆怅和不尽的留恋,而无人可与诉说愁苦,只能恨别吞声,其哀其痛,更是不能忍受,“寒江”,既与上阕的“霜”相呼应,又异曲同工地勾起了词人内心的思念、不舍,为离别更添了几分痛苦。

二是传达羁旅行役之苦。柳永一生仕宦失意,命途多舛,他的羁旅穷愁之词俯拾即是,这类词充满了人生的失意之感,在意象的使用上,也是尽其所能地使用伤感、悲凉者,“霜”意象就是期中一种。《鹤冲天》:“闲窗漏永,月冷霜华堕。悄悄下廉幕,残灯火。再三追往事,离魂乱,愁肠锁。无语沈吟坐。好天好景,未省展眉则个。”背井离乡,羁旅异地,想起往事,内心充满了离乱、愁苦,“月冷”、“霜华”、“残灯”,这些外在的事物无不增添词人内心的愁苦。

三是体现思妇之情。离情别绪是诗词的传统题材,这类词在柳永《乐章集》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其中体现思妇情感的也不少。这些词在描述思妇幽怨、思念情感之时也不乏生动的自然意象的运用。如《斗百花》:

飒飒霜飘鸳瓦,翠幕轻寒微透,长门深锁悄悄,满庭秋色将晚,眼看菊蕊,重阳泪落如珠,长是淹残粉面。鸾辂音尘远。无限幽恨,寄情空“歹带”纨扇。应是帝王,当初怪妾辞辇,陡顿今来,宫中第一妖娆,却道昭阳飞燕。

飒飒霜飘鸳瓦:飒飒,本为风雨之声的象声词,此处专指深秋之风声;鸳瓦,鸳鸯瓦,即成双成对的瓦。飒飒霜飘鸳瓦,是说深秋的冷风吹动鸳鸯瓦上的霜花,长门宫一派深秋之萧瑟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