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格林童话动画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格林童话动画片范文1
【关键词】《莴苣》;意向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6-0032-1.5
文学批评理论的作品中对意象的概念各不相同,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大部分文学理论批评家认为意象的功能非常丰富,它能有助于渲染作品的气氛和表达作者和主人公的情感、刻画生动的人物形象、衬托作品想要表达的主题等。
一、《莴苣》的出现,盛行,演变
《莴苣》又称《长发姑娘》,最初来自于《格林童话》,里面的小主人公莴苣姑娘拥有着一头迷人的长发,从她一出世就注定要成为童话史上的经典人物。她飘逸的长发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美的化身,善良勇敢的信号。从开始到现在,莴苣姑娘已经走过了二百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莴苣姑娘》经过了无数次改编和再创造,幻化成无数的形式和样本展现在世人面前,给我们这些长发公主迷带来了更多的精彩。
长发姑娘经历了哪些变身的经历的呢,我们可以来一起回顾一下。2010年,迪士尼根据《莴苣》制作了3D童话动画片《长发公主》,将长发女孩的故事推向。这无疑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是文学文本向影视作品转换的成功范例。文本作品借助新媒介的技术性和广泛性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此外,2002年,长发姑娘变身为一个漂亮的芭比娃娃,成为芭比的一员。《芭比娃娃之长发公主》同样是一部精彩的动画电影,讲述长发公主丽宝莎为了自由和爱与巫婆进行斗争的励志故事,由于动画技术的限制,整部作品的视觉效果并不理想,但同样看到了长发姑娘永不枯竭的魅力。2001年,美国好莱坞的动画巨制《怪物史莱克》中有位精彩的人物形象菲奥娜,她那头长发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菲奥纳的原型正是来源于《莴苣》中的长发姑娘。
以上介绍的都是长发女孩改编的经典荧幕形象,出来影视作品之外,长发姑娘被更多的艺术形式所接受,成为其他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首先是歌曲。《莴苣姑娘》,由陈晓娟作曲,七夜雪华作词,大琳琳演唱。将长发姑娘的故事娓娓的演绎成一首悲伤,期盼的故事,让人动容。其次许多童话作家将《莴苣》改编成其他童话,或者根据原著重新创作新的童话作品,如骨头在反转故事会中创作的《莴苣姑娘》和缪渺喵创作的《黑瞳巫语》——长发公主。此外,还有一些关于长发姑娘的诗歌创作,同样精彩和耐人寻味。不管长发姑娘经历了怎么的改编与再创造,她的美丽,善良,勇敢和正义永远不会改变。她将一切美好的东西集于一身,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美的感受,更是一种正义的强大,一种心底里暖暖的感动。
二、长发意象的审美分析
人性最纯洁的美。长发,从基本的理解出发就是美,没人能阻挡这种美的吸引,这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一种表现。莴苣姑娘受到人们的喜爱,她的故事世世代代流传下来,在人们的心目中,莴苣姑娘是美丽的。她的美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她那头瀑布似的金色头发,这种意向的营造引起人们心底对美的无限期望。阅读《莴苣》的过程就是欣赏美感受美的过程,虽然时代不同,国度不一,人与人的喜爱和兴趣各异,但对于秀发之美,我们的标准似乎出奇的一致,探其原因,我想大概就是秀发之美是本真之美,是褪去繁华的修饰,滤过世俗的装扮之后袒露在世人面前的一种自然之美,本性之美。美的自然,美的本真,美到了人们的心坎里,莴苣带给我们的是一种至美的情感体验。
再生的功能,生命的延续。迪士尼的动画片《长发公主》中,长发公主被女巫剪去头发后,头发竟奇怪的生长出来。金色的头发让公主复活,这是不仅是生命的延续,它带给观众的也是一种希望的再生和延续。我们在庆幸和欢喜公主的复活之时,心底深处一种生命的振奋感油然而生。头发具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强大生命力。留过长发的人会有一种情感经历,留了好几年的长发在即将剪断的时候,是那么依依不舍,那么犹豫不决,缕缕发丝蕴藏着许多岁月的故事,也许是某个人,某件事,某段时光。剪断发丝的瞬间,也是我们和心底里的过去的某些情感告别的时候。伤感的记忆毕竟是过去的事,然而当我们看到发尾一点点变长,心底里的安慰会大过于伤感的瞬间,我们能感受到些许勇气和希望。莴苣娘的一头长发几百年来给读者带来希望,看到长发,我们会油然而生一种动力,我们可以看到生命的力量。即使是现在,也觉得莴苣姑娘那头长发是活生生地存在着的,我们因为她,心里一直感觉得到一种生的希望,一种可以让生命延续的强大动力。
动感,飘逸,充满青春的活力。在《莴苣》中一段描写让人印象深刻。“莴苣长着一头漂亮的长发,如同纺好的金线一样。她听到女巫的声音,就解开辫子,缠在窗框的铁钩上,把长发放下来,足有十二厄尔长,女巫就会攀援而上。”读到这样的文字,我们头脑里就会浮现出一幅画面,莴苣的长发像瀑布一样倾泻下来,在日光的照耀下泛着金色的光芒,青春而有活力。长发往下掉的时候,那种强大的生命力会让你动容,这无疑是美的,鲜活的感觉可以触及你的神经,那是青春的象征,是生命的演绎。头发本身是静止不动的,是头部和身体的摇摆和移动赋予了头发摇动的形态。但是,我们转念一想,正是头发在那左右摇摆的瞬间我们才能体会到那强大的生命力,能给予我们更多青春的气息。在动画片《长发公主》中,长发公主的头发可以变换各种好看的发型,头发随着可爱的公主的动作上下律动,这种动态美是长发公主展现给我们的别样艺术。头发的动感飘逸似乎和我们的得心灵律动更合拍,正是那种真切的欣欣向荣才能给我们充足的动力,不管是孩子,还是老人,都喜欢这样赋予动感生命力的长发,喜欢生命这样的魅力,这是人类本能的对于生命的敬仰与向往,那种来自内心深处的深深的喜爱,无溢于言表。
长发与性象征。在《莴苣》中,长发姑娘的一头秀发被巫师和王子拿来当梯子用,他们可以借着姑娘的秀发从窗口爬进去。这一故事情节,从古至今,不知颠倒多少人。一个女人,有着一头飘逸、婉约、闪着柔软细腻的亮泽的长发,这是何等令人动容的一幕。头发是人的“第二性征”标志之一,也是人唯一可以公开炫耀的性征,一头秀发、一款时尚漂亮的发型,常会给人带来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这样所张扬和展现出来的的秀丽、优雅、妩媚的女性美,以及浓密、豪放、潇洒的阳刚气,都是对人类文化内涵的揭示。在与异往的过程中,人们十分重视头发的造型和装饰,尤其是年轻的女孩,更是持着一丝不苟的态度。例如在中世纪的波斯,诗人把女子垂贴两鬓的卷发咏赞为“令人丧失理性的神秘魅力”。就好比书中莴苣姑娘的秀发,“和尚、尼姑将头发剔去,意味着他们看破红尘,从此遁入空门,万念俱灰,与无缘。除此之外,处于谈情说爱中的青年男女,头发是其相互吸引的原因之一。少女的秀发能令倾慕她们的男士心神荡漾,而男士黑而短的浓发,在少女的眼中也是别具魅力的。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甘红莲.童话城堡上面的一面旗帜——《格林童话》赏析[J].语文世界.2008(4).
格林童话动画片范文2
关键词:动画剧本改编 颠覆 传统 两面性
改编是运用电影思维的特点与规律将他种文艺形式的作品进行再创作,使之成为动画剧作的过程。在影院动画片的剧本创作中,绝大部分是改编自其它类型的文学作品,其中占相当比例的又是本着秉承原作的精神在谋“片”布局。近年来,为了适应观影人群的不同口味,好莱坞几大动画制作公司在改编中求新求变,大打“颠覆”牌,从1999年派拉蒙推出《南方公园》、2001年梦工厂的《怪物史莱克》、2005年华纳兄弟的《僵尸新娘》等再到到2009年迪斯尼的《公主和青蛙》都取得巨大的成功。然而,不管何种形式的颠覆,观众依然能从新颖独特的影片中看到传统元素的价值支撑,正是颠覆式改编这种背离批判传统的同时又回归照应传统的两面性,使得这些颠覆式改编的动画片在影坛上别具一格。
下面,笔者将对以童话故事为蓝本的两部影院动画做分析比较,试图讨论动画剧本改编中颠覆这种改编形式如何与传统背离且相融,从而达到完美的效果的。
一、独具魅力的颠覆
颠覆就是“对原著的主题精神提出质疑,并以全新的视角、另类的思维方式重新诠释,甚至彻底的翻案”。
2001年梦工厂根据美国著名儿童作家威廉,斯蒂格的小说改编成的《怪物史莱克》带着彻底的革新精神讲述了一个沼泽怪物因私利救出城堡里的公主并与变成怪物的的公主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上映后因颠覆式的全新口味赢得满堂彩;2009年迪士尼推出了手绘动画长片《公主与青蛙》,用各种颠覆式的桥段与细节讲述了一个希望靠双手实现梦想的黑人女孩被误当公主亲吻了青蛙后变成青蛙,并在寻求解救的过程中与青蛙王子相爱的故事。这部改编自格林童话的《青蛙王子》上映所取得的轰动意味着代表美国传统卡通的迪士尼也正在寻求不同以往的自我突破,甚至从片名上就表明了向传统宣战的态度。
这些对原作进行颠覆式改编的作品需要极大的勇气,因为作为被广为流传的原作代表了传统的思想意识与主流价值观,而这种建立在受众传统意义认知基础上的叛逆,能“打破这些‘真理’,摧毁那些‘共识’,给人们心中引起巨大的震撼力,并带来全新的”。
1.对人物形象性格的颠覆
对传统叙事所刻画的人物进行形象和性格上的颠覆式改造是这两部片子取得重大成功的秘笈,正如李·西沃所言:“最成功的故事就是那些具有人物性格的故事。”
在主角的设置上,《怪物史莱克》中的沼泽怪物史莱克,丑陋粗暴肮脏自闭,他营救公主的动机仅仅是为了拿回自己的沼泽地的清净而已。而编剧对《公主与青蛙》中的这位公主蒂亚娜从身份到肤色再到性格都进行了一次颠覆式的改变,首先她是迪士尼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黑人公主,只是穿着公主裙的女服务生,打着好几份工只为了实现开一家餐馆的梦想,这与以往动画片中塑造的公主形象大相径庭。此外,蒂亚娜的独立与主见也让她成为动画史上第一个成为王子保镖的“公主”。
另外,《怪物史莱克》中被困在高塔上的公主菲奥娜也颠覆了史上所有美丽优雅的公主形象,菲奥娜会功夫有心计且缺乏爱心,把唱爆肚子的小鸟留下的3个蛋变成早餐、她对真爱之吻的渴求不是因为爱而是急于达到自己不要一到夜晚就变成怪物的目的。再看看《青蛙与公主》中的马文,他一改过去符号化的王子形象,游手好闲、虚荣落魄,需要通过与有钱人家的小姐结婚来取得财富,还有幸成为脆弱到需要女性来保护的王子角色。
在配角的设置上,《怪物史莱克》中营救故事的始作俑者法夸尔颠覆了以往卡通片中所有王子英俊潇洒的形象,身材矮小、性格乖戾、思想猥琐;三只小猪、匹诺曹、白雪公主、灰姑娘等经典形象都赢弱地等待着怪物的救赎,这是一个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经典的童话。而在《青蛙和公主》中,真公主白人女孩虽然任性刁蛮,但善良执著,也是一改往日动画片中用一个恶毒狡诈的姐姐或朋:友来衬托女主角的可怜;萤火虫雷屡屡解救朋友们,却在影片最后死去,成为第一个在动画片中死去的正面人物,以往的动画影片中用光影或音效淡化处理死亡而不去破坏其纯净的特质,而这个正面人物的死直接表现出来所取得效果处理得很到位,升华了人物形象。
2.对主题内涵的颠覆
童话故事惯常讲述美丽善良的女主角和英俊勇敢的男主角一见钟情后,毫无悬念的克服完困难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样常规而简单的主题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这个时代观众的口味,于是影片公司开始寻求对传统的质疑、背离或是彻底的颠覆,“向传统挑战,正是这类改编作品的主题”。
《怪物史莱克》开场就娓娓讲述着传统的英雄救美故事,画外“这都是骗人的”外加“啪”的合上书的声音和冲马桶的声音,大胆地表示了动人的童话不过是厕所读物。《公主与青蛙》同样一开始蒂亚娜就以“我绝不会去吻一只青蛙!绝不!’,的决绝态度表明了对所接受的唯美的童话故事的反对,开篇即是表明一种对童话精神颠覆的鲜明态度。
正如克莉丝汀·汤姆森所说的“经典好莱坞电影的主要人物都有一些欲望”一样,《怪物史莱克》中法夸尔救公主、史莱克救公主和公主无所谓嫁给谁只需要一个吻,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是真爱,这大概已经够颠覆了,关键时刻的表白史莱克因为误会和自卑而退缩,与以往童话中爱情的阻力来自外界不同的是,史莱克和公主的阻力都来自他们的内心世界。
如果说菲奥娜一开始对史莱克还有感激之情的话,那么蒂亚娜由始至终都对青蛙王子厌恶透顶。艰难痛苦地为达到交换条件付之一吻后,不但没有实现有钱开餐馆的愿望,反而进入新的黑暗旅程。剧情的突转在于“吻”,和史莱克救公主都抱着自己的目的一样,当青蛙王子在被伪公主在利益的驱使下吻了以后,青蛙还是青蛙,外加假公主也变成了青蛙。这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桥段无疑带给观众惊喜,同时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两位价值观差异极大的青蛙不得已开始亡命天涯。之后,我们又看到了编剧对以往童话的又一大颠覆,整整一路上,自主强悍的蒂亚娜都在保护王子。
这是对经典的才子佳人的解构,拆毁了原作中最根深蒂固的内涵,从而引起受众内心强烈的震撼。尽管影片的最后都采用了好莱坞典型的“最后一分钟营救”,但在万众期待公主变身的场面到来之后,观众在震慑中确信了这不是美女与野兽的故事,而是一部如假包换的野兽和野兽的故事,公主也变成了怪物。在《公主与青蛙》中,剧情的推动点是青蛙必须被真公主吻了以后才能恢复人形,但当青蛙变回王子后必然要和真公主结合,尽管王子作出了忠实于自己内心的选择获得观众认可,却错过了变回人形的时间。“这一切带着调侃味道的人物设计、情节安排,都是在同一主体的驱动下,就是要故意与原作反着来。”尽管最终我们看到了影片中和《怪物史莱克》的结尾有些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只青蛙举行婚礼,
格林童话动画片范文3
万众期待的迪士尼上海旗舰店终于开张了。开业当天便频频限流,大太阳之下人潮涌动,拖儿带女的父母通过移动互联网大肆吐槽商家的饥饿营销,却仍然义无反顾地挪动在几千米长龙中,一步不愿离开。虚拟世界蓬发的理性批判精神为何在现实世界的非理性冲动面前节节败退?原因很简单,身为父母者永远都抵挡不住孩子热切而期盼的眼神。
无独有偶,今年的戛纳电影节,迪士尼与皮克斯联合出品的年度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赢得了一片赞美。“快乐”“愤怒”“厌恶”“恐惧”和“悲伤”五个情绪小人共同主宰着小女孩茉莉的情感认知。当他们相处得其乐融融,茉莉的生活就明朗而快乐;当他们同室操戈,茉莉的世界就暗无天日。她是这个家庭的核心,情感的引擎。几乎每部儿童片里都驻扎有一个核心家庭,在共度的电影休闲时光中推行“爱”的教育。于父母而言,是成长怀旧与爱的给予;于子女而言,是生命游历与爱的回馈。我们不妨将目光返回到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一部长动画《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它彻底洗脱了《格林童话》原始版本的暴力与欺诈,单纯可爱的白雪公主用做家务征服了七个小矮人,俨然森林里的女主人,而王子的深情一吻悉数兑现了他们的家庭愿景。
离家,返回家庭,重建家园,是合家欢儿童动画片的常规叙事套路。《冰河世纪》第一部里雄猛犸象曼尼时时哀叹自己的单身汉命运,忧心忡忡于族类灭绝;第二部偶遇雌猛犸象艾丽,点燃了爱情之光;第三部他们在冒险旅途中生下了孩子;到第四部,这个名为桃子的小宝宝见风就长,变成了青春期问题少女。从单身、恋爱、生子到家庭教育,多么迅速而清晰的线性逻辑!对核心家庭的企望构成了故事的原动力,其中的是非曲直无一不折射出美国主流家庭日常生活必须直面的问题与挑战。《冰河世纪》第四部重新唤醒叛逆子女对于父母的情感与依恋,猛犸象爸爸教训小猛犸象“不要到瀑布那边闲逛”,俨然一位中产阶级父亲试图禁止十来岁的孩子接触游手好闲的诱惑。至此,北美大陆的新教家庭伦理与道德召唤呼之欲出。
无论老牌动画迪士尼,还是梦工厂、漫威动画或皮克斯,都对银幕上的核心家庭建设念兹在兹,而这种构建往往通过“缺席、补充”的叙事逻辑得以完成,恰恰印证了现代社会核心家庭在多方压力下的困境。《飞屋环游记》中出场不多但颜值超高的小胖娃罗素一路嘟囔着要找爸爸。老少携手冒险的征途上,倔强而坏脾气的老人卡尔替补了父亲的职责。故事对家庭成员角色缺失的设定不仅有爸爸,有时还会有母亲。《海底总动员》中的鱼妈妈被大鱼无情地吞噬,在鱼爸爸寻找尼莫的深海行程里,出现了一条名为多莉的热带鱼。她善良热情、温柔外向,不经意间塑造起一个再婚家庭中的好继母形象。《超能特攻队》干脆把父亲和母亲形象合二为一。超萌大白兼具父亲保护孩子的高效能战斗值,以及母亲呵护孩子的温柔无私,这个超越性别和家庭身份的全能守护者,让技术极客小宏在智能化语境中获得了幸福家庭的荫蔽。
好莱坞动画片的合家欢主题,更像一条由共识铺垫而成的道路。片中人物自我教育,自我成长,抵达大团圆结局。不仅孩子们发生了石破天惊的变化,其他家庭成员也都获得了提升。正像《头脑特工队》的宣传语“Meet the little voices inside your head”,不要轻易否认任何力量的存在意义,只有共融才能求得平衡。成长很纠结,也很美妙。
格林童话动画片范文4
关键词:改编 动画 发展
所谓改编动画,是指运用动画思维,遵循动画艺术的规律和特点,将文学形式的作品再创作为动画作品。改编的对象包括小说、戏剧、绘画、民间传说、神话等。在世界动画史上,有很多动画作品属于改编动画这一范畴,且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佳作;改编动画的成功,对我国动画界来说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众所周知,缺乏好的剧本是制约中国动画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而改编脍炙人口的经典名著、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不失为提高动画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改编动画的优势及基本模式
改编动画具有很大的优势,因被改编的作品在时间上已经过了读者的检验,其本身就是成功的艺术作品,它具有成功的人物形象、大众喜闻乐见的故事情节和结构,其作品本身的知名度使改编动画的前期宣传推广事半功倍,这些都为改编动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编动画需要改编者用动画的思维,对被改编的艺术作品进行重新审视,将文学语言、文学形象、文字化的矛盾冲突改编成动画影视语言、动画影视形象,并将其戏剧化。因此,改编动画常用忠实原著、局部改编和颠覆式改编的方法。
1.忠实原著
改编动画时,原汁原味地保持原著的风格面貌是一种方便快捷又可靠的方法。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人物形象都有了成熟的模型。以主角孙悟空为例,其人物形象设计是头戴金刚圈,手持金箍棒,身着虎皮裙;人物性格设计是身怀绝技而又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韧不拔、富有正义感;故事结构从拜师学艺到大闹天宫。根据这一名著片段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改编的动画片《大闹天宫》,不仅保留了原著对角色、故事结构的描写,还把原著中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对天庭的藐视以及天宫的神秘梦幻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观众在观看影片时很容易接受并产生共鸣。
忠实于原著的方法优点在于减少了编剧和原画的工作量,编剧不需要费尽心思编造故事,只需将原著的文学语言改编成动画作品的影视语言,原画也不必绞尽脑汁地设计人物形象,只需将文字形象转化为可视形象,这些都为动画制作单位节约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动画作品也更易受到观众的喜爱。
2.局部改编
局部改编指改编者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取原著的一部分改编成动画作品。局部改编对原著改编较多,仅保留原著内在的东西,如故事框架、角色的设计等,而对外在形式进行改编,如故事环境、主人公的身份,甚至对故事的某些情节站在一个新的角度进行改编。动画片《马兰花》改编自经典儿童剧《马兰花》,影片以一个新的角度进行了改编,提升了影片的内在张力,使《马兰花》这个已为很多人熟悉的故事增添了新内容,人物角色增加了,使原来的儿童剧主题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并融入全球语境下的价值观,加强了动画作品的精彩度。
局部改编的方法解除了原著对改编者的束缚,让改编者在创作上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也让观众看到了更加丰富多彩的作品。
3.颠覆式改编
与前两种改编方式最大的区别在于,颠覆式改编对原著主题内涵的处理方式是,改编者完全打破原著的故事框架、风格面貌、故事的思维方式等,对原来的主题提出质疑,甚至彻底颠覆。如改编自格林童话《青蛙王子》的动画片《公主与青蛙》,采用了各种颠覆式的桥段与细节,讲述了一位来自马尔多尼亚王国的王子莱文在新奥尔良中了邪恶巫师的黑暗魔法变成了一只青蛙,他误将黑人女孩蒂安娜当成公主,让她吻他以解除魔法,不料亲吻之后蒂安娜也变成了青蛙,于是两只青蛙在寻求解救的过程中相爱,在举行婚礼时,王子吻了蒂安娜,魔法也就此解除。这部影片上映后引起轰动,这意味着代表美国传统卡通的迪士尼也在寻求不同以往的突破。
向传统挑战是颠覆式改编的主题。被改编的原著在人们观念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地位,改编这些作品会在人们心中引起震动,同时,这种新与旧强烈的对比,也会带给观众一种全新的感受。因此,颠覆式改编能打破原著在人们心目中的共识,给观众带来全新的与震撼。
二、改编动画对中国动画发展的现实意义
相对于欧美、日本、韩国动画产业的繁荣,我国动画发展的步伐比较缓慢。迪士尼大量改编经典著作、各民族优秀民间传说、神话和日本改编自漫画及畅销小说的动画作品风靡中国影院及电视荧屏,吸引了大部分动画爱好者的眼球。因此,改编动画对我国动画的发展同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提高观众对动画的关注度
在我国大部分人认为,动画片就是给儿童看的影片,这种观念使动画创作的视野非常狭小,动画的题材也受到了限制,同时也失去了大量的成人观众。国产动画要吸引观众的眼球,可以先从改编动画做起。中国和日本合拍的首部动画影片《藏獒多吉》就是根据2005年杨志军的畅销小说《藏獒》改编,故事讲述了少年田劲在母亲死后来到中国青藏高原的藏区草原投靠父亲,并收养了一只金色毛发的藏獒“多吉雍直”,少年田劲与多吉雍直发生着一系列的事情,影片故事情节设置跌宕起伏,悬疑元素丝丝渗透,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其画风、剧情、悬疑色彩的融合都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
改编动画能引起广泛的注意,一方面是因为被改编的题材老少皆宜;另一方面,将经典名著改编成动画也提升了观众的好奇心。当一部动画片备受关注时,不仅有利于该片的传播,也有利于该片周边产品的开发。因此,改编动画有利于吸引成年观众群体对国产动画的关注,从而改变中国动画普遍低龄化的局面,推动中国动画及动画产业的发展。
2.有利于改变中国动画缺乏优秀剧本的现状
缺乏优秀的剧本成为制约中国动画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动画产业尚未走向成熟,动画编剧人员还不能完全把握大众的审美思维而写出优秀的动画题材剧本。改编动画则有望打破这一现状,改编已有的艺术作品相对原创来说难度较小,而被改编的对象一般是被读者认可的优秀作品,因此改编动画就会有一定的市场效应。
3.有利于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
如今,中国正进入一个浅阅读的时代,或是读图时代。当下的年轻人已经习惯用形象代替思考,习惯于快餐式的漫画、网络文学和影视作品,不容易静下心来阅读生涩拗口的古文和文学作品。中国传统文化能否薪火相传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改编动画,将这些经典名著、文学作品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则符合当下年轻一代的读图习惯,因此有利于优秀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葛竞.影视动画剧本创作[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
[2]马兰花..
格林童话动画片范文5
关键词:动画剧本改编颠覆传统两面性
改编是运用电影思维的特点与规律将他种文艺形式的作品进行再创作,使之成为动画剧作的过程。在影院动画片的剧本创作中,绝大部分是改编自其它类型的文学作品,其中占相当比例的又是本着秉承原作的精神在谋“片”布局。近年来,为了适应观影人群的不同口味,好莱坞几大动画制作公司在改编中求新求变,大打“颠覆”牌,从1999年派拉蒙推出《南方公园》、2001年梦工厂的《怪物史莱克》、2005年华纳兄弟的《僵尸新娘》等再到到2009年迪斯尼的《公主和青蛙》都取得巨大的成功。然而,不管何种形式的颠覆,观众依然能从新颖独特的影片中看到传统元素的价值支撑,正是颠覆式改编这种背离批判传统的同时又回归照应传统的两面性,使得这些颠覆式改编的动画片在影坛上别具一格。
下面,笔者将对以童话故事为蓝本的两部影院动画做分析比较,试图讨论动画剧本改编中颠覆这种改编形式如何与传统背离且相融,从而达到完美的效果的。
一、独具魅力的颠覆
颠覆就是“对原著的主题精神提出质疑,并以全新的视角、另类的思维方式重新诠释,甚至彻底的翻案”。
2001年梦工厂根据美国著名儿童作家威廉,斯蒂格的小说改编成的《怪物史莱克》带着彻底的革新精神讲述了一个沼泽怪物因私利救出城堡里的公主并与变成怪物的的公主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上映后因颠覆式的全新口味赢得满堂彩;2009年迪士尼推出了手绘动画长片《公主与青蛙》,用各种颠覆式的桥段与细节讲述了一个希望靠双手实现梦想的黑人女孩被误当公主亲吻了青蛙后变成青蛙,并在寻求解救的过程中与青蛙王子相爱的故事。这部改编自格林童话的《青蛙王子》上映所取得的轰动意味着代表美国传统卡通的迪士尼也正在寻求不同以往的自我突破,甚至从片名上就表明了向传统宣战的态度。
这些对原作进行颠覆式改编的作品需要极大的勇气,因为作为被广为流传的原作代表了传统的思想意识与主流价值观,而这种建立在受众传统意义认知基础上的叛逆,能“打破这些‘真理’,摧毁那些‘共识’,给人们心中引起巨大的震撼力,并带来全新的”。
1.对人物形象性格的颠覆
对传统叙事所刻画的人物进行形象和性格上的颠覆式改造是这两部片子取得重大成功的秘笈,正如李·西沃所言:“最成功的故事就是那些具有人物性格的故事。”
在主角的设置上,《怪物史莱克》中的沼泽怪物史莱克,丑陋粗暴肮脏自闭,他营救公主的动机仅仅是为了拿回自己的沼泽地的清净而已。而编剧对《公主与青蛙》中的这位公主蒂亚娜从身份到肤色再到性格都进行了一次颠覆式的改变,首先她是迪士尼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黑人公主,只是穿着公主裙的女服务生,打着好几份工只为了实现开一家餐馆的梦想,这与以往动画片中塑造的公主形象大相径庭。此外,蒂亚娜的独立与主见也让她成为动画史上第一个成为王子保镖的“公主”。
另外,《怪物史莱克》中被困在高塔上的公主菲奥娜也颠覆了史上所有美丽优雅的公主形象,菲奥娜会功夫有心计且缺乏爱心,把唱爆肚子的小鸟留下的3个蛋变成早餐、她对真爱之吻的渴求不是因为爱而是急于达到自己不要一到夜晚就变成怪物的目的。再看看《青蛙与公主》中的马文,他一改过去符号化的王子形象,游手好闲、虚荣落魄,需要通过与有钱人家的小姐结婚来取得财富,还有幸成为脆弱到需要女性来保护的王子角色。
在配角的设置上,《怪物史莱克》中营救故事的始作俑者法夸尔颠覆了以往卡通片中所有王子英俊潇洒的形象,身材矮小、性格乖戾、思想猥琐;三只小猪、匹诺曹、白雪公主、灰姑娘等经典形象都赢弱地等待着怪物的救赎,这是一个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经典的童话。而在《青蛙和公主》中,真公主白人女孩虽然任性刁蛮,但善良执著,也是一改往日动画片中用一个恶毒狡诈的姐姐或朋:友来衬托女主角的可怜;萤火虫雷屡屡解救朋友们,却在影片最后死去,成为第一个在动画片中死去的正面人物,以往的动画影片中用光影或音效淡化处理死亡而不去破坏其纯净的特质,而这个正面人物的死直接表现出来所取得效果处理得很到位,升华了人物形象。
2.对主题内涵的颠覆
童话故事惯常讲述美丽善良的女主角和英俊勇敢的男主角一见钟情后,毫无悬念的克服完困难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样常规而简单的主题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这个时代观众的口味,于是影片公司开始寻求对传统的质疑、背离或是彻底的颠覆,“向传统挑战,正是这类改编作品的主题”。
《怪物史莱克》开场就娓娓讲述着传统的英雄救美故事,画外“这都是骗人的”外加“啪”的合上书的声音和冲马桶的声音,大胆地表示了动人的童话不过是厕所读物。《公主与青蛙》同样一开始蒂亚娜就以“我绝不会去吻一只青蛙!绝不!’,的决绝态度表明了对所接受的唯美的童话故事的反对,开篇即是表明一种对童话精神颠覆的鲜明态度。
正如克莉丝汀·汤姆森所说的“经典好莱坞电影的主要人物都有一些欲望”一样,《怪物史莱克》中法夸尔救公主、史莱克救公主和公主无所谓嫁给谁只需要一个吻,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是真爱,这大概已经够颠覆了,关键时刻的表白史莱克因为误会和自卑而退缩,与以往童话中爱情的阻力来自外界不同的是,史莱克和公主的阻力都来自他们的内心世界。
如果说菲奥娜一开始对史莱克还有感激之情的话,那么蒂亚娜由始至终都对青蛙王子厌恶透顶。艰难痛苦地为达到交换条件付之一吻后,不但没有实现有钱开餐馆的愿望,反而进入新的黑暗旅程。剧情的突转在于“吻”,和史莱克救公主都抱着自己的目的一样,当青蛙王子在被伪公主在利益的驱使下吻了以后,青蛙还是青蛙,外加假公主也变成了青蛙。这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桥段无疑带给观众惊喜,同时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两位价值观差异极大的青蛙不得已开始亡命天涯。之后,我们又看到了编剧对以往童话的又一大颠覆,整整一路上,自主强悍的蒂亚娜都在保护王子。
这是对经典的才子佳人的解构,拆毁了原作中最根深蒂固的内涵,从而引起受众内心强烈的震撼。尽管影片的最后都采用了好莱坞典型的“最后一分钟营救”,但在万众期待公主变身的场面到来之后,观众在震慑中确信了这不是美女与野兽的故事,而是一部如假包换的野兽和野兽的故事,公主也变成了怪物。在《公主与青蛙》中,剧情的推动点是青蛙必须被真公主吻了以后才能恢复人形,但当青蛙变回王子后必然要和真公主结合,尽管王子作出了忠实于自己内心的选择获得观众认可,却错过了变回人形的时间。“这一切带着调侃味道的人物设计、情节安排,都是在同一主体的驱动下,就是要故意与原作反着来。”尽管最终我们看到了影片中和《怪物史莱克》的结尾有些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只青蛙举行婚礼,
二、颠覆与传统的有机融合
好莱坞有着自身的体系和模式,因而在各种颠覆性的表现之下,观众能接受的依然是一个秉承着
传统价值取向
因而,颠覆不过是一种手段,颠覆的是角色的身份、样貌和经历,秉承的是角色本质上的善良、正直、勇敢、勤劳、有理想,因为这是和人类最基本的传统价值观相吻合的,没有任何一个角色可以凌驾于最基本的传统价值取向之上。
1.影片的主题向传统致敬
《怪物史莱克》中各种颠覆的桥段下极力演绎的依然是一段传统的美好爱情,对于我们的英雄史莱克来说,在经历了这一切后,他学会了如何去爱别人和接受别人的爱。虽然史莱克有着外表内心的缺陷,但他拥有善良、勇敢和正直这些最传统的品质,它们是童话故事中的主角永恒的闪光点,即便到了一个以颠覆为主导的影片中,在众多缺点元素的包裹下,依然闪现着光芒,比如救出公主后还冒着生命危险回去救罗嗦得让人崩溃的驴子。而这些可爱的特质无疑打动了公主的芳心,并让公主值得拥有史莱克。
《公主与青蛙》中看似颠覆的伪公主同样承载着好莱坞永远的爱情,她在最后一分钟明白了自己真正需要什么,“WhatIneedandwhatIwantisdifferent,WhatIneedismoreimportantthanwhatlwant,”除此之外,蒂亚娜还传递最传统的价值观念:独立、勤劳、有梦想。片中的颠覆明显赋予了影片浓厚的时代感,人们在虚幻的场景中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现实感,主人公贫穷却不仇富,没有喋喋不休的抱怨,每天勤勤恳恳的工作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在这个浮华的世界中,当受众突然看到这位真正勤劳朴实的女主角时才会觉得她即使不是公主依然光彩照人。
好的东西总会对周遭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轻浮又骄傲的青蛙王子开始改变,开始体恤别人,开始学会为了爱人而“舍”。有了这些成长代价的沥炼,伟大的爱情终于战胜了虚无的繁华,王子做出了选择,成就了自己的境界和成长,也让整个影片回归到了最传统的价值体系上。美好的爱情和生活是电影永恒的主题,“又一次重复讲述了美国主流动画的主题:善良正直的主人公总会得到幸福和快乐,易于大多数观众所接受,孩子也看得明白”。
2.剧情走向的传统性
《公主与青蛙》和《怪物史莱克》从剧作上来说是运用典型传统剧作模式来演绎了一个全新的童话故事。和角色的颠覆一样,两部影片在剧情上颠覆大多是桥段上的。比如蒂亚娜吻青蛙结果公主也变成了青蛙、菲奥娜吻史莱克后彻底变成怪物等,但这不影响影片在总体剧情上的传统走向。无论开端如何新奇另类,一波三折层层推进的发展、感天动地的和团圆成长的结局,无一不在好莱坞经典叙事的模式中;不管角色怎么改变,风格怎么改变,桥段怎么改变,永远是换上新瓶的老酒。
格林童话动画片范文6
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有研究表明,孩子的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总阅读量的四至五倍时,才有可能形成语文能力。大量阅读是提高孩子能力、发展孩子智力的重要途径。不重视长期、大量的阅读是无法学好语文的,同样也是无法学好数学的。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阅读的保证,而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与孩子阅读的兴趣、家庭氛围的营造以及阅读材料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将“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小学低段学生阅读的目标,指明了小学低段课外阅读的方向和目标。家长应该顺应心理特点让孩子喜欢上书,同时用各种方法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
1.顺应心理特点,让孩子对书产生好感。顺应孩子的心理特点,选好孩子“爱看”的第一批书,使孩子对书产生好感。小学低段学生的思维水平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印刷美观、内容丰富有趣、情节发展符合儿童想象和思维特点的图画书有着浓厚的兴趣,如动物画册、彩图科等。而有的家长错误地将孩子理解为“小大人”,认为他们应该看一些有“深度”的书籍。因此,家长一定要对提供给孩子的书刊进行精心挑选,尽量让他们喜欢上这些书。可以为孩子选择他们喜欢看的益智游戏类的书籍,诸如《猫和老鼠》、《喜羊羊与灰太狼》等,这些书和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结合,里面包含了走迷宫、找不同、寻宝等方面的内容,这样,孩子们就会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2.利用各种方法,激发孩子看书的兴趣。
(1)游戏法。利用孩子经常玩的游戏激发阅读兴趣。喜欢玩游戏和活动是小学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家长只要留意孩子玩的游戏并顺势进行引导,就可以有效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如,有的孩子很喜欢玩一种叫“三国杀”的游戏,从中知道了张飞、关羽、刘备等人,知道了魏、蜀、吴,但是他们很想知道三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情,对此,家长就可以利用孩子对这些人物的好奇心理,引导他们看《三国演义》。
(2)悬疑法。在读书时,留下悬念给孩子。在为孩子阅读精彩文章时,家长可有意留下悬念,不告知结局,这样,孩子们就会急切地主动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慢慢学会主动看书。如有位家长给孩子讲了《木偶奇遇记》中的一段故事。故事的大致意思是有个人想把匹诺曹带到一个不用上学、有吃有喝的地方,匹诺曹很矛盾,最后还是去了……家长就问:去了这个地方之后匹诺曹会怎么样呢?孩子一听马上就来了兴趣,心里想怎么还有这么一个地方,究竟是怎样的呢?于是就产生了一种阅读《木偶奇遇记》的迫切愿望。
(3)以听促看法。美国著名教育家吉姆认为:读书给孩子听的作用“仅次于拥抱”,在这样的“拥抱”下,孩子的读书兴趣上来了,热情高涨了,慢慢的,他们对读书的态度就变成了“我要读”。家长可以把要孩子看的书以故事的方式讲给孩子听,如曾经有位家长给孩子讲了《我是霸王龙》这个故事,孩子觉得很好听,后来在新华书店看到这本书后,就要求买回家看。此时,家长故意显得极不情愿,并告诉孩子,买回去的书要自己看,结果孩子回家后真的很认真地把这本书看完了。
(4)电视辅助法。喜欢看动画片是小学低段学生的特点,只要家长抓住机会,因势利导,趁机向孩子介绍相应的读物,学生就会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些动画片往往会对孩子的阅读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例如,中央电视台播出《美猴王》后,孩子非常感兴趣。为此,家长就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孙悟空和六耳猕猴的故事,引导他去看《西游记》。
二、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的选择主要是指阅读材料的内容和阅读内容的表现方式,根据阅读内容的类型,可以把阅读材料分为童话类和科普类等。阅读内容的表现方式可以分为纯图画的、绘本形式的、拼音的和纯文字的表现形式。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与阅读材料的选择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在每个年龄阶段都有着自己的合适的阅读材料。在小学低段应尽量为孩子选择绘本和带拼音的材料,在材料的选择方面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1.尊重孩子的兴趣选择阅读材料。一般说来,从上小学开始,大部分孩子在阅读内容的选择方面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对此,家长应注意观察、了解和引导,不宜过多地干涉。美国图书馆学教师苏珊?罗森韦格有一句名言:“如果您想要孩子完全按照你的计划阅读,那注定不会长久。”因此,在为孩子挑选图书时,一定要选择他们自己喜欢的,这样才能慢慢培养起他们的阅读兴趣。
2.针对不同个体选择合适的材料。针对不同个体选择不同书籍,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人有七种智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和劣势智能。同样,在阅读方面每个孩子的阅读兴趣点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喜欢看一些科普类的书籍,如《大科学系列》;有些孩子喜欢看一些漫画类的书籍,绝大部分小学低段的孩子都是喜欢看童话类或故事类的书籍的。因此,家长帮助孩子选择阅读材料的时候要针对其个体的爱好选择阅读的材料。当然,有的家长会担心因此而造成阅读的片面性。同样地,加德纳教授认为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要利用孩子的优势智能带动其劣势智能的发展,即在阅读上,家长要利用孩子的阅读优点,引导他们在阅读喜欢材料的基础上阅读其他书籍,在这个引导过程中需要家长的智慧和方法。
3.加强引导,选择经典材料。小学低段的孩子比较适合读童话(故事)类有拼音标注的书籍。家长可以选择一些经典名著,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叶圣陶童话》、《伊索寓言》等;也可以选择一些充满童趣的书籍,如《宝葫芦的秘密》、《小熊维尼》、《绿野仙踪》等。一年级的孩子更多地应该选择绘本,优秀的文学作品有教诲、有批判、有鞭挞、有唾弃、有颂扬、有歌唱,让心灵一片空白的孩子从小就浸润在这样的文化营养里。因此,尽管《三字经》、《论语》等古代经典著作比较难以理解,但也应成为孩子们阅读的对象。为了扩大孩子的知识面,鼓励孩子多看些科普类的书籍,如《十万个为什么》、《昆虫记》等。
三、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对于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有适量的阅读书籍。孩子能否经常接触到书与其是不是喜欢阅读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家长在家里要为孩子准备适量的书籍,只要是对孩子阅读有益的书籍,如果家庭条件允许,都可以先买来,以为孩子的阅读做好准备。
第二,将书放在合适的位置。为了方便孩子阅读,家长应该将孩子阅读的书放在合适的位置。书放的位置会影响到孩子阅读的次数,越是不方便拿的书,孩子看的次数就越少,因此,家长应该将书放在孩子能拿到、容易拿的地方。比如,可以放在孩子容易见到的地方、书架的最下层,也可以放在床头柜上,这样,孩子每天都会接触书,慢慢就会对书籍产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