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的好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发展的好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发展的好处

科技发展的好处范文1

关键词:职业培训 区域经济 全面发展

一、职业培训的作用

1.1 职业培训是提高劳动者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

职业道德是指在维护劳动者社会地位的基础上,劳动者要具备与本行业相一致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使其最大限度的为经济社会服务。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中,继续加大对职业道德素质修养的培训工作,制定适合本单位经济发展的职业道德规范,坚决抵制一切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行为发生。

各行业必须注重对职业道德的培训,以职业道德规范和企业文化贯穿整个职工的生产活动过程中,是企业的灵魂。通过在职在岗教育,可以使劳动者胜任其所从事的工作,具备协调工种、工序、转岗的能力,以企业为荣,增强改革创新意识,使劳动者具备职业责任感和荣誉感,与企业共生存,企业的发展强大与自己息息相关。

1.2 职业培训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国家的综合竞争能力不仅取决于资源与财富,更取决于它所拥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数量。国家综合能力的竞争也就取决于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根本之一,所以职业培训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从全球看,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雄厚,一方面通过商贸流通带来的有形财富,另一方面通过科学技术带来的隐形财富,科学技术进步能够推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进步需要大批高科技人才,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是不可缺少的,科学技术需要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才能够发挥自身的功效,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正是通过操作精密的设备和运用科技知识将隐形的生产力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推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大发展。所以,经济发达的国家企业的劳动效率高,正是因为企业通过对职工再继续教育的培训,员工专业能力得到了提升并且技术过硬,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企业,企业实力增强,员工工资待遇提高,这两者相辅相成的。总之,职业培训不仅能为企业培养越来越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1.3 职业培训是解决技术人才短缺的关键

随着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国外的先进生产工艺技术引入我国,企业在不断的增多和壮大,我国经济也随之平稳的增长,贸易总量比重也越来越大。但随着企业不断的发展壮大,矛盾也随之而来,其中一个最主要的矛盾就是生产不断的扩大,但生产一线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相当紧缺。透过生产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人才缺乏这一矛盾现象,中国提出了未来10年的职业培训的发展目标:掌握一门技能就离不开科学技术和专业技术。当今,科技以火箭般的速度进行创新,科技创新离不开技能型人才,然而技能型人才的缺乏是制约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一个瓶颈。要解决好这个矛盾,必须要发展职业培训,加大对职业培训的支持力度,只有发展了职业培训,才能培养出越来越适合企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使其通过生产加工过程将专业技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力促我国2020年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

1.4 职业培训是促进就业的重要措施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仍将存在。企业下岗失业人员问题、移民就业问题、被征地农民就业问题,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统统摆在政府的面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2011年失业率达到4.8%,而2012年失业率达到5%。同时,普通劳动者整体素质与快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不相适应。科技的发展,产业的升级,劳动者现有技能远远跟不上时代的进步。企业要发展就需要技能型职工在一线生产。而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与企业发展成为了主要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措施就是大力发展职业培训。

二、职业培训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职业培训,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途径。它与区域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它必须根据所在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来设置、调整培训科目,并结合人才需求和技术发展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另一方面,它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功能,通过培养高技能人才来不断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因此,建立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职业培训,必须首先处理好职业培训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使之相辅相成。

2.1 区域经济对职业培训的发展具有制约作用

区域经济发展是制定职业培训发展目标及内容的基础,职业培训的体系建设无论从财力投入、专业设置、布局结构上都将受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同时区域经济发展明确规定了职业培训的发展方向。

2.1.1 区域经济制约着职业培训的财力投入,区域经济服务于职业培训,它将为职业培训提供财力的保障。其中包括:学校办学规模所需经费、硬件设施购买资金以及教师的工资发放等各个方面。

反之,职业培训就不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例如:企业不能开展职业培训,生产效益下降,导致员工流失,企业倒闭,当地工业经济指标出现赤字。所以,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财力的投入和物质保障的供给使职业技能培训成为可能。

2.1.2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决定职业培训专业设置,产业结构是由支柱产业、带动产业和其他产业所构成。不同的产业结构要求了不同的劳动力的类型和素质,从而人才培养的标准也就不同,职业培训必须适应产业结构设置专业科目。例如:克拉玛依市新城区产业结构是由以三产为支柱产业、商贸流通、服务业、信息产业和金融业五者构成,那么新城区的职业培训主要就要面向这些行业,设置相应的培训专业和制定培训的内容。

2.2 区域经济影响职业培训布局结构

由于各个区域的特点不同,相应的产业结构布局也不同,有的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城市,有的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城市,有的是以服务型为主的城市,还有的是以“一产”为主的城市,所以每个地区职业培训都要围绕着自身城市的经济发展而布局。因此,职业培训发展布局必须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相链接,从而培养出适合该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人力资源。否则容易出现不适应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培训项目,不仅导致人力、财力、物力的极大的浪费,并且造成人力资源的流失。总之,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好职业培训的专业及制定培训课程内容,更好地为区域经济服务。

三、总结

3.1 职业培训可提高劳动力素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职业培训提供的劳动力数量和质量。

所需的劳动力数量得不到有效的提供,经济就无法得以发展,但劳动力的质量更为重要,劳动者的质量决定了其能为企业创造多少财富,企业的财富积累能够推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所以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更为迫切,只有通过职业培训,才能够培养出这些适合企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

3.2 职业培训可优化区域劳动力素质结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职业培训通过对劳动者进行行业知识的提升培训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培训,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使劳动者具备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专业技术,有效的提高了当地的城镇就业率,同时也有效地解决了结构性失业问题,维护了区域的社会稳定。同时,职业培训通过不同方式开展不同类型的培训,培养了一批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的保障,为克拉玛依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夯实了基础。

参考文献:

科技发展的好处范文2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关于科技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这个辨题,我方辨友一致认为科技发展利大于弊。

对方辩友,试问可以发展给了了我们多少好处。几千年来,从马车变成了轿车、火车、飞机;从煤油灯变成了白炽灯、霓虹灯、节能灯;从海角天涯变成了近在咫尺、视频聊天、鼠标一点尽知天下事。我认为科技发展是推动人类进程的主要力量。没有了科技的进步,我们哪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科技,我们哪来的舒适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享受?没有科技的进步,我们哪能吃到杂交二号?我们哪能穿上全棉衣服,我们哪能住进高楼大厦?所以,我方认为:科技发展利大于弊。

对方辩友,你们认为科技发展弊大于利。我也确定,是有一些负面影响。但是,所有的事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总有些不好的影响。但你们不能光凭这一点就断定科技发展弊大于利。再说,之所以科技有发展,才能发明出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调、太阳能电池……这麽好的节能环保的产品。虽然有弊端,但是比起造福人类,那就无关痛痒。

对方辩友,如果你说科技发展弊大于利,请问,你能在一周之内不坐车来上课,不用中性笔、不用圆珠笔、不用钢笔?你能在一周之内不看电视、不听新闻,不看报纸,不读书,不上网?你能在一周之内不吃研发的杂交水稻?不吃面食?不喝饮料?不能不能,你不能也不可能能,因为科技已经和你息息相关,已经和你密不可分!

所以,我方坚持认为:科技发展利大于弊。

科技发展的好处范文3

正方:利大 反方:弊大

正方(不慌不忙的说):我觉得科技发展利大,现在有了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让我们出行方便多了。

反方(急忙反驳):是,汽车是方便,但你们知道汽车排放出来的尾气有多大吗?现在的空气都被污染了,不就是这些交通工具的危害吗?

正方(胸有成竹):现在有电车,既方便又环保,可以解决污染的问题。人们还因为有了电话、手机,人们的通讯也十分方便,不用那么麻烦去写信了,这就是车技带来的好处。

反方(摇了摇头):我正觉得手机对人非常不好,现在,“手机党”越来越多,许多小孩子因为玩手机成绩下降;有的人过马路玩手机而出交通事故的人不在少数;现在的年轻人光顾着玩手机,与亲人的交流越来越少······我觉得手机的坏处是大于好处的。

科技发展的好处范文4

人们畅想美好生活,但只畅想美好与快乐,殊不知低碳生活才是最美好的生活。那些所谓的“美好生活”,不过是自取灭亡罢了,早点结束自己的生命。就好比一只蚂蚁因贪吃蜂蜜,去没想到严重的后果——自己被蜂蜜粘住了,出不来了,这就是生活中的“美好生活”,只图一时之利,而不作长远的打算。文公曰:雍季之言,百世之利也,咎犯之言,一时之务也,焉有以一时之务先百世之利者乎?一个国家的计谋关系到它的生死存亡,一个人怎样治理生活,自己的身体健康就取决于其中。是要“低碳”生活,还是要“多碳”生活,这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所谓“低碳生活”,便是指一种低能耗、低二氧化碳的一些有害气体的生活。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的增多,导致了空气的污染严重,全球变暖,出现臭氧层空洞,每年酸雨大量增多,腐蚀了很多著名的建筑物,大片树木严重枯死等一系列危害地球的情况。由于人口的增多,满街都是汽车、公交车,其排放的二氧化碳、废气充满了空中,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古人云;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科技有好处,也有坏处,科技虽然给我们带来了交通的方便、生活变好了的一些好处,但它也有坏的地方:

1:环境污染。这个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显眼的坏处。

2:物种灭绝加快。这是由环境污染和人类的捕杀所造成的。也属于科技发展的坏处。

3:人身安全越来越没保障。现在平均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犯罪行为发生。而其犯罪手段大多都与当下时新科技相关。尤其是枪械犯罪,更是让普通人民防不胜防。而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已经可以看出,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战争所造成的破坏与损失以远远不是以前可比。甚至有可能造成人类灭亡的命运。

4:人类身体素质大不如前。随着科技发展,气车,火车,飞机等各种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人类的日常生活发生了重大改变,人类已经不再总是依赖自己的两条腿,因而现在的人类的身体素质和以前相比已经是不能相提并论。以前项羽“力拔山河气盖兮”在当今的社会已经是不可能再出现。而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则有可能使人的四肢萎缩,使人类出现一个新的形态。

5:各种新兴病菌不断出现,很多病菌的杀伤力已经远远超过以前的病菌的破坏力。这是由于医药科技的迅速发展加快了病毒的变种。以至于科技的发展速度已经跟不上病毒的变种速度。或许有一天人类会灭亡于某一场大的瘟疫。

自从2008年提出“低碳生活”方式,生活有了许多的变化,但是,仍有些人不遵守,从坐车这方面即可体现出来。现在,有很多人为了上班不迟到,而不坐公交车,自己开着私家车去上班,不知道他是怎样想的。这不仅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也许还会造成交通堵塞,自己上班也迟到了。所以,我们应该养成坐公交车的习惯。

随着人类与科技的发展,地球变脏了、变挤了、变小了,她已经面临着死亡的边缘。人类,快救救自己的母亲吧!虽然我们控制不了人口的增长与科技的发展,但我们可以保护环境、实现低碳生活呀!其实,实现低碳生活并不难,只要从自身做起,实现这个理想并不难。古人云: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望君听我此言,应“亡羊补牢”,勿时机一晚,再悔也。

科技发展的好处范文5

 

近几十年,通信科技发展不断革新,从1837年莫尔斯发明了有线电报通信开始,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就被逐步“拉进了”。现代社会是讲究高效率、高质量的社会,而无论是政府、企业、军队甚至小到个人,对于通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在为数较多的80、90后,被网络热词“低头族”所代名,就是因为生活当中离不开手机,离不开网络。最流行的通信工具、软件则是腾讯公司旗下的微信,功能强大和使用方便的确造就了它独特的用户体验。

 

而运用微信除了语音留言、对讲以外,最常用的就是视频电话和小视频功能了。

 

视频电话满足了个人、家庭之间的重要需求,也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人们的安全感、新鲜感。运用到政府、公司、企业,最常用的则是视频会议系统,大大缩短了时空的距离,解决了以往开会必须去现地的麻烦。

 

双向的可视化通信不仅满足了通信双方的视听需求,更实际帮助了人们“缩短距离”、“减少麻烦”、“提高效率”。单向的可视化通信在这方面则运用得更加广泛、更加简单。最常见的是商场、学校、仓库、小区、路口所见的摄像头,随着物联网的不断发展,监控系统的地位也越来越高。高科技产品和高科技领域更是离不开可视化通信,如航空航天、微创手术、智能手机等。

 

从上世纪60年代美国登月留下的宝贵影像资料到前几年我国载人航天的发展,从倒计时点火到航天员视频资料、人体出仓,从近地飞行到绕月飞行,再到前段时间震惊世界的NASA宣布通过“开普勒”望远镜发现了“第二个地球”。可视化通信不仅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更是人类探索和进步的重要保障。

 

生活和工作当中许多场合是离不开视频通信的,正如人们对可视化需求的依赖越来越高一样。

 

未来可视化通信的发展必将作为重要的领域继续不断深入探索、研究。这不仅给我们生活和工作带来许多便利,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带动我们已知科技的发展,对探索未知科技和未知领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可以试想一下,生活当中,每个人可以通过手机、手表随时随地与家人、朋友、同事进行可视化通信,没有场地和设备的约束,甚至可也和陌生人进行可视化通信从而判定对方是否诈骗,也从而留下了视频“证据”,逐步达到“眼见为实”;

 

工作当中,即使你在出差,即使在任何场合,都可以通过一种便携式设备参加公司的视频会议,甚至无需考虑网络的因素,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科技运用中更不用说可视化通信带来的许多好处了,许多我们肉眼和身体探及不到的地方都需要借助其他器械,而可视化通信则可以完成这样的任务,使我们离进步更加近。

 

“通信”两字含义原本就是沟通、信息,未来某一天,可视化通信普及之后,在现有普遍的电话通信基础上,沟通方式发生了变化,且信息的种类、类型也发生了相应变化,这就是科技的进步带来的通信样式变化,正如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刚刚发明时一样。

 

未来的可视化,不会仅仅停留在手机、手表、电脑等媒介上,可能会发展为面对面,甚至是通过神经、大脑直接反应的通信方式。并且也会普及到像目前手机一样,不受地域的限制、不受流量的限制、不受时间的限制。可视化通信广泛运用到国防和军事建设也是意义深远的,尤其是发展到普及化时,对于精确目标的打击影响重大。

 

可视化通信是未来通信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将来,普及可视化通信还将面对更大的压力,也需要克服更多困难,才能使之逐步发展为家用、民用、商用、军用的便捷通信手段。尤其对于今后信息化战场上的可视化通信,不仅讲究“稳、准、快”,还要保证在一定带宽条件下视频的分辨率和清晰度、流畅度,因此,对于军队和国防建设,可视化通信必然是首先试验并实践的。

 

民用可视化通信也将随着流量、自费、速度等因素的完善,在后续的发展中占据通信界的主导地位并逐步取代传统的通信方式。当然,在这基础之上还需要制定相应的规则来对其使用进行制约,以此来维护可视化通信发展的正规、纯洁、可靠。

科技发展的好处范文6

摘要:当前,技术预见作为一种制定科技战略、推进技术进步的重要工具,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运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鉴于现阶段技术预见工作主要由政府主导,且大多是从宏观角度进行运作,提出了从宏观、中观、微观的三重视角对技术预见进行重新审视的观点,分析了技术预见的开展对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主体的企业的影响,以期通过对技术预见潜力的挖掘,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技术预见;宏观战略;产业发展;企业竞争力

1 引论

“技术预见”的称谓来源于英文“technology fore―sight”,它是一个“长期预测科技趋势、综合选择重点方向、优化配置科技资源”的综合工程。传统上技术预见被看作一种“系统的研究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在未来的长期发展情况,以选择那些能给经济社会带来最大利益的技术”,它突出了对未来科技发展领域的宏观选择,要求在系统化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领域、关键技术和通用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市场的最优化配置手段实现地区经济与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2 技术预见中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技术预见活动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发展起来的,因此,它首先是作为政府制定长期科技发展战略的有效手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服务于政府科技决策,这就使得它在应用中存在着三个缺陷,主要表现为:

首先,政府主导下的技术预见活动与以企业为主体的经济活动之间存在矛盾。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是经济运行的主体,技术预见要协调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就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的需求,这一点在现有关于技术预见的研究文献中已经得到充分认识。但是,由于技术预见是在政府主导下开展的,其与企业的沟通并不畅通,特别是在存在一个强势政府的前提下,政府往往将自身意志强加给企业,从而难以客观预见技术发展的趋势。

其次,技术预见成果如何转化为创新的动力存在障碍。技术预见更多强调的是对发展领域的选择以及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而如何运用技术预见引导和促进创新活动,实现从技术预见到创新预见的跨越,则成为一些地区在开展技术预见活动中面临的“死亡之海”。

第三,后发国家在技术预见中往往面临“阿基里斯悖论”。理论上说,通过技术预见各国可以实现对自身未来优势科技领域的界定和划分,从而在未来将优选项目转化为自身的科技领域,使得后发国家在某些领域上缩短甚至超越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但是事实上,后发国家在技术预见中往往面临“阿基里斯悖论”,即由于后发国家在技术预见中存在“服从趋势性”,使得其选定的领域超越自身能力,与本国国情不符,进而无法追上领先者。

根据布坎南的理论,政府干预经济活动失效的原因包括三个方面,分别为:资源低效配置、寻租行为、信息非对称。

在技术预见活动中,当政府成为主体时,其往往出于自利的考虑,自觉或不自觉地对技术预见的过程实施影响,包括专家的选择以及出于种种非经济因素预设范围等。

同时,由于预见活动结果直接影响政府未来科技发展战略,也就决定了科技投入的分配,在取得更高投入的目标下,通过寻租行为尽可能为本领域谋取利益成为相关人员的必然选择,而这也必然影响技术预见的客观与公正。

此外,技术预见活动的成功开展依赖于信息的充分流动,而由于政府机构往往更加关注与发达国家的比较,因而对本地区技术预见产生误导,且难以正确反映企业的需求,在这种条件下,企业无法享受技术预见的成果成为必然。更重要的是,由于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而当技术预见不能服务于企业的时候,其与创新之间也就必然缺乏紧密的联系。

因此,笔者认为,减少政府对技术预见的干预,弥合政府引导下的技术预见活动与作为经济运行主体的企业之间的鸿沟,确保技术预见切实服务于企业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这也是本文从不同层面对技术预见的作用进行系统分析,阐述如何推动技术预见服务于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原因所在。

3 宏观视角――国家层面的技术预见分析

政府主导下的技术预见是国家制定科技产业政策和科技发展战略的依据和基础.因此,它主要指向“战略性研究领域的选择”,以技术供给为导向,特点在于持续性。从目前的实践来看,世界上大规模开展技术预见的国家已经将这一活动逐渐制度化,每隔一段时间就组织实施.并对上个阶段的预见成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以更好地发挥其指导作用。

国家层面的技术预见包括两个部分,分别为国家技术预见与跨国技术预见。前者是由一国政府组织并实施的,目标在于填补科学界、政府和产业界之间的认识差距,确定关键共性技术,以及在未来科技发展方面达成一种思想上的共识,因此,凸显了战略性和全局性,通常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而后者则由跨国机构组织实施,主要搭建了一个供参与国相互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可以在更广阔的领域内跟踪和确定让多数国家受益的技术机会,并形成了一个涵盖大部分参与国的科技资源的网络,从而在整个地区内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科技资源,进而指导各国科技政策的制定,因此,需要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由于各国实际情况有所不同,语言与文化各异,跨国技术预见的开展仍然停留在研究层面上,其成果应用往往流于形式。

宏观层面的技术预见为企业的研发活动指明了方向,按照OECD组织的观点,宏观技术预见有助于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和技术风险,帮助中小企业充分把握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并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科技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但是,宏观技术预见提到的战略性与企业技术发展的战略性有本质的区别,前者看重的是经济、社会与技术的协同效应,而后者则更加注重对自身发展机会的把握以及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宏观技术预见结果并不能使企业在短期内受益,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提供了一个可能。即企业在某一领域的研发活动有较大可能在未来某一时期得到丰厚回报,至于这种回报有多大,以及什么时候到来则要看企业自身发展与外界环境的变化。

(2)划定了一个范围。即企业在这一范围内开展研发活动,培育科技竞争力,将得到国家的支持,而一旦跳出这个范围,则不但得不到国家的支持,甚至在某些领域会受到限制。

(3)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事实上的支持。针对那些前景广阔,但研发成本高昂、技术外溢现象明显的通用技术、关键技术、基础研究给予资助,为企业借助外力提升自身能力提供了途径。

上面提到的主要指国家技术预见,而对于跨国技术预见来说,由于其宏观性更强,涉及领域更广,不但要借助各国自身的科技政策实现对企业的影响,而且由于存在信息流通障碍,中小企业往往难以获取有关跨国技术预见的信息,唯有那些信息灵通,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大企业才能尽快从跨国技

术预见中获益。

4 中观视角――产业层面的技术预见分析

关键技术开发是维系产业竞争力的重点工程,因此,产业界开展技术预见的目的表现在应对市场竞争、争取政府支持、整合产业内部研发力量等几个方面。与国家层面的技术预见相比,产业技术预见的影响持续时间相对较短,更加注重“市场需求定位”,以确定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复合性、具有较大市场潜力、能够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技术为目标,因此,重点明确,即偏向于满足产业界发展需求。当前产业技术预见多数仍然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开展的,其结果也还是服务于政府部门制定的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但由于得到产业界全方位的参与,因此,凸显了产业需求和市场需求。

产业技术预见更加贴近企业实际需求,企业也能从中更加直接的获益。如果说国家层面的技术预见只是指明了科技发展的大方向,那么产业技术预见则提供了与企业休戚相关的技术路径。同时,产业技术预见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对市场的激烈变化有更强的传导性,因而企业更加容易从中筛选适合自身特色的突破点,克服限于知识结构和视野局限而难以把握未来特定产业技术发展趋势的弊端。

产业层面的技术预见对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辐射模式不同,这是由两者技术创新组织形式的不同决定的。中小企业限于技术水平,在应用产业技术预见的过程中选择范围较小,且容易受制于大企业,因此需要依靠政府特殊扶持才能充分享受技术预见带来的好处。特别是借助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形成基于知识交流层面上的创新,从而将产业技术预见的成果进一步分解为单个企业可以开展或通过若干企业合作能够承担的任务:大企业拥有相对丰裕的创新资源和多样化的信息渠道,因此,在将技术预见成果转化为自身技术优势的过程中能够占据先机,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可以凭借自身实力紧密跟踪产业乃至国家层面技术预见的最新成果,并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直接影响政府的决策。

产业技术预见的关键是避免技术发展与市场需求脱节,防止科技成果需求与供给“双重过剩”,因此,产业技术预见应该综合国家发展目标、国家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发展水平以及产业技术发展趋势等多方面,遴选技术重点,寻求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5 微观视角――企业层面的技术预见分析

谈到企业技术预见,首先要对企业技术管理有所认识,根据欧洲技术与创新管理研究所(EITIM)的定义:技术管理涉及技术的有效识别、选择、获取、开发、应用和保护,这是根据企业目标来实现、保持和提高企业的市场地位和企业绩效所必须的。企业技术管理将技术问题融入企业决策的方方面面,而企业技术预见正是企业技术管理的基础环节。企业通过开展技术预见工作,在充分利用政府技术预见成果的基础上,针对自身情况将技术方面的考虑有效融入企业战略,塑造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企业技术预见更加微观,它通常只能在国家层面的技术预见、产业层面的技术预见的基础上进行,同时更加注重本企业的实际能力,以有利于在企业技术选择中集中资源,提高效率。

企业层面的技术预见着眼于收集技术信息,沟通企业技术目标与外部技术环境之间的动态联系,其功能涵盖如下几个方面:

(1)战略方面,主要是关注未来技术与业务前景关系,包括技术对市场、业务、产品等,体现了技术的发展对企业竞争能力产生的影响。

(2)产品方面,主要涉及如何将技术应用于产品,将技术发展趋势与产品开发联系起来。

(3)资产方面,主要是通过预见明确企业自身拥有的关键性知识资产,以及这些资产与技术、市场等之间的关系。

企业在开展技术预见活动和应用技术预见成果的过程中仍然面临众多困难,因此,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才能满足企业业务的具体要求:此外,由于技术预见本身是对未来的一种预测。其准确程度受限于信息的完整性和预见人员的个人能力,在这两个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成为企业缺乏技术预见动力、技术预见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主要原因。

6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