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形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师形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师形象

教师形象范文1

关键词:教师;概念;进展

学校向来被认为是人类社会良心之所在,教师更是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个国家教师形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乃至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教师通过自身良好的教师形象示范,教育与熏陶学生,为社会和谐、蓬勃发展奠定基石。

一、相关概念界定

在我国,关于教师形象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对这一名词学术界众说纷纭,尚无权威定义,人们仍未达成统一认识。

周雁总结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观点,认为“形”与“象”二者的关系是:以形示象,以象表意。如果说“形”是事物构成的内在骨骼,那么“象”则是情状组合的表现、肌理和面貌;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形象是指“能引起人们思想和情感活动的具体形状或姿态”,或指“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有的学者认为:所谓形象就是指个体的表现,是个体在外表、行为、知识、修养、道德以及个性品质等内外特征一起显示于外的综合表现,是个体展现给社会大众的整体印象;有的学者认为:形象是能够引起人们的思想或情感活动的具体形态或姿态,是事物表现在外面的、被感知或者凭借感知所做出的判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可作如下理解:形象是某一客观事物呈现出的现象,被社会大众感知后所形成的整体评价或印象。

那么,何谓教师形象呢?有的学者将其定义为:能够引起人们认知并进而做出看法,对教师内在与外显诸因素的总和;有的学者指出,教师形象是教师的信仰、价值观与教学知识或者是作为教师对自己的观点、看法,教师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他们的经验;还有的学者则认为:教师形象是教师社会地位和教师素质、能力等的总体等等。

结合国内外学者的诠释,笔者认为,所谓教师形象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作为教师角色的个人和群体在教育教学活动及社会生活中被社会大众感知后所形成的整体评价或印象。

二、国内关于教师形象研究的进展

我国关于教师形象的论述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如孔子的“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等。不同的时代和社会,人们对教师形象也有不同的认知与评价。我们可从对教师形象的隐喻性陈述中窥其一斑。如,以“桐子”隐喻:汉代杨雄云:“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这说明教师与儿童的命运息息相关;以“蜡烛”隐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以“工程师”隐喻,将教师喻为灵魂的塑造者。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各项关于教师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教育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也引起了我国学者的研究兴趣,但真正对教师形象进行专门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后蓬勃发展。自起步以来,我国学者在教师形象问题研究中,较具代表的著作与文章有:冯克诚等人主编的《教师行为规范》(1996)、李成学等人主编的《教师的素质与形象》(2000)、叶澜等主编的《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2001)、吴运友等的《要塑造完美的教师形象》(1996)、叶澜的《未来教师的新形象》(1999)、周星的《社会变迁与教师形象――银幕中的教师》(2004)、杨海林的《当代教师形象设计探析》(2005)、周娅的《中国转型期大学教师形象变迁》(2008)等。如,在《未来教师的新形象》一文中叶澜强调:要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要有多层复合的、独特的教师业务知识与能力素养;要有“教育智慧”。在《要塑造完美的教师形象》一文中吴运友等人提出完美的教师应是:塑造健全的人格形象;塑造精深的学识形象。

此外,还有少量有关教师形象的实证性研究,如范希甄的《小学生喜爱的教师形象》(2000)、陈志坚的《当大学生心目中的体育教师调查研究》(2004)、袁晓琳等人的《中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研究》(2005)、杨慧敏的《大学生对教师角色期望的调查研究》(2007)等。

综上所述,我国关于教师形象问题领域的研究尚未成熟,并且理论性研究居于主流地位,运用实证性测量开展的研究极少。因此,我国学者不仅应在理论层面增强对“教师形象”的研究力度,更应加大定量视角的研究,以便为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此问题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国外关于教师形象研究的进展

教师形象一直是国外教育学者的关注焦点之一,其中对此问题的研究较具代表性的国家有美国、日本、英国等。

如日本:近代以来,日本不断更新教师形象,将教师形象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教师圣职者”引向70年代以来的“教师专业者”,这种差异明显的教师观,集中体现了不同时想的教师形象和教师养成制度。目前,日本对教师形象的要求是不仅要善于传授知识,具有教育者的使命感,热爱教育工作,而且要研究教育、教学问题,理解人的成长和发展的理论和学科专门知识,富有教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解决道德教育问题的能力。

又如美国:美国学者更多从教育社会学角度研究教师形象。国外学者在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情况下撰写了大量有关高校教师形象的著作。如Elaine K.McEwan于2007年主编的《培养造就优秀教师――高效能教师的十大特征》,在该书中作者认为优秀的教师形象应具备的特征是满怀使命感和热情、积极而真诚、具有领导才能、全面关注、个人风格、激励技巧、有效教学、书本知识、社区经验、精神生活; Colin Lankshear和Michele Knobel于2007年主编的《教师研究:从设计到实施》,在该书中作者提出教师角色应是“思想家”“设计者”“调节专家”“实践者”; L.J.Saha于1997年主编的《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一书中专门列有“社会中的教师”一章,主要从教师的专业化、教师的角色等方面探讨了高校教师形象。此外,西克森米哈利与麦科马克的《教师的影响》(1989)、L・Fielstein等人的《教师新概念: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Ken Bain的《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2008)、Jeffrey A.Kottler等人的《怎样成为一名优秀教师》(2009)等书中都对高校教师形象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

总体而言,国外关于教师形象领域的研究与我国相比研究较为深入,且实证性研究居于主流地位(以美国为典型),如Joanne M.Arhar等人于2002年主编的《教师行动研究――教师发现之旅》、Angela Thody等人于2007年主编的《成功教师的教育策略》等著作。这些成果对我国学者进一步开展有关教师形象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启示作用。

四、启示

教育与社会相适应,所包含意义的另一方面是教育必须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起作用,也就是为社会的发展服务。教育工作是传播人类文化的重要途径,其好坏不但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对社会发展也起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教师正是教育工作开展的执行者,肩负着传播知识和文明的责任,承载着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使命。因此,正确认识教师工作的性质,尤其是教学工作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做好教师管理工作,对于推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教师形象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等都有很深的影响。作为一名教师应时刻注意自身形象,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知识、做人做事的道理,更要不断发展完善自我。首先,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素养。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教师应遵守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要求教师必须爱岗敬业,认真负责,严谨治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其次,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底蕴。教师必须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并站在所学领域的高峰,了解本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再次,要有热爱学生之心。教师既要传授知识、热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又要允许学生对权威的质疑,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以仁爱之心去教育学生。最后,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师应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美]KenBain.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陈永明.教师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周娅.中国转型期大学教师形象变迁[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8(6).

[5]安春梅.理想教师形象与教师资格标准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6).

教师形象范文2

教师工作在“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园。如果将校园比喻成船,那么教师就是船长,学生就是船员,船长的一言一行对船员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如果教师掌握了正确的“言教”技巧,将会在教学和管理工作中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1.抓住关键,对症下药

言教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认识错误,接受批评并加以改正。比如:一天,佳豪同学来告状,说小凯打他,我叫来小凯问清原因,原来是佳豪不知为什么先骂了他。像这种用错误方法对待别人的过错,在学生中已习以为常。我让小凯坐下,然后说:“一个人走路时被路边的石头绊了一跤,脚好痛。他气急了,又用脚狠狠地向石头踢去。你看这样聪明吗?”小凯愣了一下,摇摇头说:“太傻了。”“他傻在哪里?”“脚会更痛。”“那怎么办?”“绕开走,”“别人也会被绊,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小凯想了想说:“把石头搬到墙角。”“对!这样做,脚不痛了,又做了好事。”小凯在思考片刻后说:“老师,我错了,佳豪骂我不对,我打他更不对,我应该讲文明礼貌。”“对极了!不能用错误的方法对待同学的过错,应该想法共同搬掉横在同学之间的‘石头’,下次可不要再踢‘石头’了!”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教师在与学生谈话时一定要抓住问题的关键,促使学生反省觉悟,不要不涉主旨,避重就轻,否则就失去了言教的意义。

2.把准时机,一击即中

不管处理什么事情,火候必须把握住,早了不行,晚了也不行。一位高明的教师,应该善于发现机会,创造机会并相机而动,一击即中。

开学初发新书时,有一本书在包装的最上面。书皮出现污渍,有褶皱,给这个同学发要求换一本,给那个同学发要求换,最后有个平日调皮的学生说:“老师,我拿那本书吧!”他的这句话如同惊雷,在教室炸响了,随即响起了急骤的掌声,接着便是“我要”“我要”的喊声。班长直接走到我面前,换走了那本书。开始要求换书的那几位同学听了这话,有些尴尬。见此情景,我说:“通过这次发书,说明两个问题:第一,说明同学们思想是积极向上的,尤其是小乐(年级出名的调皮鬼);第二,班长拿走那本褶皱的书,说明班干部能以身作则,先人后己,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从那以后,班上同学间总是互相谦让,就连平日难排的座位,也变得容易了。先人后己,互相友爱的风气在班级逐渐形成。

3.掌握分寸,适可而止

俗话说:“响鼓不要重锤,好马不用鞭催。”现在的小学生,别看他们小,但敏感、脆弱、自尊心强,听得了表扬,受不了批评,因此,教师对其所犯的错误要点到为止,不要抓住不放,穷追猛打,否则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课堂上,有一位同学说肚子疼想上厕所,同桌自告奋勇地要陪他去。过了好长时间不见他俩回来,我布置完作业派班长去找,班长回来说他俩在厕所下棋,我控制住自己的火气,让他们回来先写作业。放学后,我让他俩来办公室,故意不提下棋的事情,问:“今天的作业都做好了吗?”一个同学结结巴巴地说:“没有,今天没听讲,有些题不会做。老师,我们错了。”说着哭了起来。我说:“既然你们认识到错误,我就不责备你们了。”“老师,我们今后再也不下棋了。”“不,下棋是一项很好的智力活动,它能够锻炼人的大脑,使人思维敏捷,有助于学习,问题是能不能合理安排时间。”此事过后,他们懂得了合理利用时间,在学习上也有很大的进步。

4.春风细雨,润物无声

教师对学生所犯的错误,应该具有足够的细心、耐心、恒心和爱心,春风细雨地教育和感化学生。当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错了时,教师不可取笑、嘲讽,应该帮助他正确回答问题,给他提示,肯定部分回答,或者挖掘学生回答中的积极因素,让学生一步一步地接近正确答案。

5.教师有错,应向学生道歉

教师形象范文3

“三格”,为师表人格,师德品格,教学风格。如果说一个教师具备了这“三格”,他(她)准是一个倍受学生崇拜的教师,他(她)的一言一行,包括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将在学生中间产生重要影响作用。

什么为师表人格?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加“师表”二字,师表人格就不同于一般人的人格了。因为教师是教育人的人,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他(她)的性格、气质、能力,均要超出一般水平或标准。师表性格,主要体现在关心和爱护学生方面,对学生要爱生如子,不歧视差生,不偏爱优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师表气质主要体现在言行举止等精神风貌方面,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精神就更应该显得朝气蓬勃;师表能力在管理学生上的体现是如何带活一班学生,重点体现“带活”二字,管理应严而有度,光让学生怕教师那不是能力,另一种折中观点是让学生对教师要产生一种敬畏感,我认为只可以说明一部分,真正的能力应体现在自己渊博的知识学问,灵活多样的管理方法,让每一名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崇拜教师。

师德品格是指教师的品性和品行。品性是指品质性格,教师应有高贵的品质性格,即廉洁从教,廉洁自律,不以职谋私,乐于奉献,还要谦虚谨慎,虚心好学,求实进取,勇于创新,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教育中去;品行是指有关道德行为,教师的一言一行在学生心目中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如果说一个教师的一言一行十分规范,便会激起学生的崇拜,从而激起学生学习需要模仿以至内化。这如平常教师们在一起议论的,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它是一种无声的命令,一种无形的力量,无时无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立教师“教学风格”,主要是立一种研究型而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学。这种教学是自始至终“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是把“教给学生知识”转化为“教会学生学习知识”,激发学生尝试、探索、发现与创新。另外是把自己的教学风格渗透于教育过程中去,“以深厚的思想文化底蕴,颇有审美价值的教学设计,富有愉悦品味的语言、神情、举止,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使学生在心悦诚服的心理基础上主动地接受教育从而影响学生的发展。”立教学风格还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形象化教学,启发式教学,要给学生多动脑,多动嘴讨论,多动手训练的机会;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直至独立完成各科作业。

教师形象范文4

一、何谓良好的教师形象

有学者认为,良好的教师形象问题有以下几点,笔者做出自己的理解:第一,教师形象的两个要素:知名度和美誉度。笔者对知名度和美誉度做出个人理解,知名度主要体现在教师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社会工作和生活实践能力、较强的科研能力以及拥有丰富而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美誉度主要体现为教师获得的一种社会认可度,包括学生的认可、喜欢和赞美,同事、领导的认可和赞誉,学生家长、社会同行、相关单位机构和组织的认可和认证等。知名度和美誉度两因素相互相成、相互促进!是良好教师形象不可缺少的要素。第二,在教师形象的基本要求方面。包括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素养、要爱护学生和要有正义感和使命感。笔者做出的理解是这些要求是从三个层面提出的,教育教学科研层面、师生关系层面、对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对社会的正义感层面,其实是教师活动的两个领域:教育教学领域和社会发展领域。第三,学生所期盼的教师形象、家长所期盼的教师形象和中国传统文化对教师的形象要求。笔者想说的是,上述学者对教师良好形象的塑造的因素、要求做了很有意义的界定,提出从教师形象评价的主体角度思考塑造教师良好形象值得借鉴,但是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主要是针对学生而言的,即应该关注如何塑造学生心目中良好的教师形象,因为塑造学生心目中的教师良好形象是全面的、系统的,需要我们展开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

二、怎样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哲学家詹姆斯曾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这些对人的本性的科学揭示,就给教育者一个启迪:在实施教育时就必须要以学生为核心,以学生为本。也就是必须尊重、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必须随时随地激励他们,宽容他们和提醒他们。第二,要真诚地赞赏学生。教育者经过长时间与学生们的相处,就不难发现学生的素质不一,性格各异,也自然会发现学生们的长处、短处和与众不同之处。这时候,我们就要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加以激励,而且是热情的激励。第三,要有意地影响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与学生的非语言的交流。所谓非语言行为,包括面部表情、身置、姿态与人际距离等,因为这些行为能有效地影响师生之间的相互印象。第四,要适当地展示给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适时在学生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从而进一步确定自己良好的教师形象。这样,就会在无形中提高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和提高教研能力,提高自己的学术形象,教师要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就要研究教书育人的学问和规律,不能满足于当个教书匠,要当研究型教师。第五,要经常地反思矫正给学生。曾子有云:“吾一日三省吾身”,这可为教师反省开了先河,圣人“反省”的目的是修身养性,是自主、自愿、自享的,我们现在教师的反省目的是要使教师教学经验理论化。笔者认为以上观点就如何塑造学生心目中的良好教师形象进行了具体、具有可操作性的论述,十分值得我们借鉴。但是观点主要体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直接的影响,对教师隐形、潜在的影响因素和感召力没有相应的论述,而教师良好形象的塑造是全面、系统的工程。

教师形象范文5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形象礼仪及审美能力,打造一支拥有阳光心态和完美形象的教师队伍,12月13日下午,XX幼儿园XX园长对全体教职工进行了教师形象礼仪及摄影培训。

你的形象会说话

XX园长从着装、颜色的搭配、配饰的选择、发型与形象的关系及化妆等多方面进行讲解。她用形象的语言,生动的示范,亲切的互动,让老师们深入浅出的学习形象礼仪。

百变丝巾

如何让一条普通的丝巾衬托女性的美丽气质呢?XX园长指导老师们尝试着丝巾的多种系法与搭配方式。老师们懂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何保持自身形象得体大方。

用镜头记录身边美好

教师形象范文6

[关键词]新标准新理念新形象情趣新才识新文采新

在多年的实践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感叹:当教师辛苦,当语文教师(兼做班主任)更辛苦,当教学“水平高”的语文教师更是不容易。是啊,这里的“高”,难免带有这样和那样的人为意味,但是要想真正争到“教学水平高”的泛誉,说简单也简单,无非是将学生的考分高借光到教师自己头上。怎么办呢?天天逼学生呆呆听讲,死记硬背,多做习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或由教师增加补课量而已。结果呢?窗外事无所知,圣贤书又知多少?教师们如果扪心自问,这样的“笨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什么实际意义呢?若是学生对于学语文很苦闷,很乏味,即使考分高了,而同时又在磨损着或消耗着自己原有的语文兴趣、语文素质,这样的语文教学水平之“高”,又有谁信?语文教师教得好,不是靠任意性的"自我感觉良好",而是有客观依据的。几十年来,我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并兼任班主任,我的体会是,教师光是教得严、教得勤、教得熟还不行,还要教得通、教得新,尤其是能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的真正提高给力。

什么是“新”?通俗地说就是打破一切陈规陋习,教学时能取消僵硬死板的有形痕迹,完全顺应《全日制义务教学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树立新型语文教师的形象,使教与学在“润物细无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式的自然状态中进行。说说容易做做难啊!对语文教学来说,新标准的推行,新理念的深入,新形象的设计尤其重要。语文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无论是语言能力的训练,还是文学素质的培养,如果离开兴趣、才气、悟性的辅助是很难做到的。光是教而不新,不如教师本身常教常新。

语文教师的新形象设计,主要有三点:一是情趣新,二是才识新,三是文采新。

一、情趣新

众所周知,学生以听从老师的教导为天职。而新生入学,第一次接触语文课,语文教师首先应培养学生什么?千条万条,第一条必须是唤起、激发学生学语文课的兴趣。这是大学问、大本事。我觉得,老师所说的话、所布置的任务,学生的执行情况是不同的,其中担任班主任的班级的学生的执行效果要远远超过非班主任班级的学生的执行效果。另外,班会课活动与语文情趣密切相关,它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第二课堂。语文教师可利用班会活动举行正反辩论赛、故事会、时事报告、模拟广告语、模拟主持人、一分钟演讲、歌唱会等;还可以进行书法、查字典、改错别字、一天一成语或名言警句等活动,来激发语文情趣;更可以走出校园去野炊、郊游、参观访问等,以开拓视野,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每星期的周记和日记其实就是很好的小作文教学的基地。试想,谁能使学生一接触语文课便有解放感,便有愉悦感,写作文时不但无压力,而且有摩拳擦掌欲,这位语文教师至少取得了成功的一半,甚而不止一半!一个语文教师什么本事都有,就是没有本事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乃至使学生对语文课一天比一天头疼,如服苦役,这位教师的各种"成功"都要大打折扣,有时要折合为零。要想解决这个矛盾,我以为语文教师兼做班主任是语文教师新形象的设计的首要之点,也是情趣新的具体要求。

二、才识新

语文兴趣不等于其它娱乐兴趣,主要是指语言和文学的兴趣。当然,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凭相声小品、搞滑稽表演来取悦学生,要靠对语文的真正学识。有的语文教师“学”得不少,但却没有像样的“识”。讲语文课至多做到了讲细、讲明、讲熟,始终没有讲通、讲活,讲得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尤其是只在学生作文卷子上写些模式化、公式化的评语,而教师本人却始终没有亲手写过一两篇像样的文章,或是写的文章在水平上远逊于学生。学而不识,识而不同,通而不透,笔下又无高于学生的才气,学生对语文,尤其是作文,岂能不感到“谈文色变”呢?我认为,语文教师在鼓励学生在扩大阅读面,多看中外名著,关心世界时局的同时,应多关心自身素质,比如,鼓励学生多看新闻类、纪实性的电视节目,或者老师看了以后多给学生讲一讲实质性的问题,分析综合,针砭时弊,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和实施,注重对学生的情趣、才识和能力的培养,这就对我们语文教师的才识修养是一次新的挑战。我们不仅要在理论上努力探讨新课程标准的新要求,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探求、总结,努力进取。

三、文采新

语文教师对学生培养这、培养那,如果忽略了或没有能力培养学生的才气和文采,不仅会把学生教呆,而且还可能把本来有才气、有文采的学生教得越来越笨,越来越蠢!这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一个严峻的考验。因此,我设想,自己多亲手写一写自己的经历,特别是真实的故事,并念给同学们听,或打印成文,发给同学们借鉴,让学生们从内心深处去感受老师真正的才气和文采,从而以此为楷模,为起点,定能激发学生的才气和文采,此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道理,几十年来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果把语文教学比作一艘之舟,那么,语文教师便是强劲的东风,它将鼓起语文教学的风帆,乘风破浪济沧海;如果把语文教学比作不停转动的轴承,那么,语文教师便是之油,它将使教学工作左右逢源。因此,语文教师新形象设计要实现三“新”,说穿了就是“活”:一要使语文课活跃,二是把学识讲得活泼,三是把自己的笔头弄得活生生。简而言之就是:教师要把语文知识学得通些,把语文教材教得活些,把自己的笔墨练得美些。做到这三点,谓之新。自己未新,何以新人?只有不断完善教师自我形象的设计,才能常教常新,永不逊色。

(参考文献)

《全日制九年制语文新课程标准》

上一篇古代文学家

下一篇蓝梅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