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代文学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代文学家

古代文学家范文1

摘要 中国古代文论家对汉赋的评价颇不一致。本文试从古代文学审美批评标准入手,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以及对汉赋应采取的正确评价标准。

关键词 审美标准 汉赋 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 I2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489(2007)06-0070-03

古人对汉赋的评价颇不一致。汉代扬雄斥之为“童子雕虫篆刻”,王充非之为“虚妄之言”,唐柳冕批评汉赋“置其盛明之代,而之音”;与此相反,汉代班固赞汉赋是“雅颂之亚”,“炳焉与三代同风”。近人王国维更把它奉为“一代之文学”。为什么对同一种文学样式的评价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我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文艺批评标准的不同而造成的。

文艺批评标准的核心是审美标准,文学的审美批评标准是衡量文学作品审美价值的尺度。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很早就提出了真、善、美的审美批评标准。

在中国古代最早将“美”和“善”分开,并将“美”“善”标准用来评论文学艺术的是孔子,孟子继其后。孟子云:“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孟子·尽心章句下》)这是孟子在评论人格美时说的话,后来移用于文艺。同时,庄子说的“真”和“美”也被移用于文艺。用当今的文艺观点来看,“真”是指作品的真实性,即内容能表现出客观事物自身的规律性;“善”是指作品内容的倾向性,即作品内容能表现出进步的思想倾向、正确的政治伦理观念和美好情操;“美”是指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审美性,包括艺术形象的可感性、情感性、典型性,艺术形式的完整性、多样性、独创性等等。真、善、美三者密切联系而又相互区别。对三者内涵的不同理解,对三者偏重的不同,造成古代文人对汉赋评价的不同。

一、真——作品内容的真实性

作品内容的真实性是“美”“善”的基础,没有真实也就没有“美”“善”。“真”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常用“诚”、“信”、“实”、“核”来表达,含义很广,包括言辞、事物、景象、感情的真实和艺术真实等等,如“修辞立其诚”(《易·乾·文言》),“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八十一章),“信,辞欲巧”(《礼记·表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父》)等。王充作《论衡》,开始在文学上明确使用“真”这个概念,指出“文有真伪,元有故新”,阐明《论衡》的目的是反对“虚妄之语”,“立真伪之不平”,汉赋就是他所认为的“虚妄之语”的代表。但是,他的集焦点在于:文人史家笔下所叙述所描写的是不是符合事实,是不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他所说的“真”,强调的是客观事物的“真”,认为只有正确地认识、把握、再现客体的“真”才有主体的“精诚由中”,这大致是对的。但是,他还不能理解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区别。

所谓艺术真实,是指形象地反映了事务本质特征的真实,需要更多的从作品的象征意义和感情体验方面去领会真实,不能拘泥于其所言事物本身是否合乎常理。但直到南朝刘勰作《文心雕龙》才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他在《情采》篇中指出:“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丽而烦滥。”这里所说的“写真”,就是指通过景物的描写来抒发真情实感。当然,汉赋运用了大胆的想象和夸张,有诸多不符合生活真实之处,但这正是艺术真实高于生活真实之处。如司马相如《大人赋》为我们创设了一种虚无缥缈、扑朔迷离、若有若无、令人神往的神仙世界;扬雄的《甘泉赋》则提供了高度夸张、生动形象的描绘……而有些文论家,如王充等人,对这些动人的艺术描写不仅不欣赏、不认可,反而痛斥为“非”,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不能接受任何驰骋云天的想象以及与现实不符的描绘,总是以生硬死板的客观真实的标尺来衡量文学作品,对具有象征意义和夸饰性质的文艺持否定态度,结果把汉赋作品中夸张虚构的浪漫主义手法也纳入“虚妄”的范畴。这是对“真”的一种曲解。

二、善——作品内容的倾向性

作品内容的倾向性,与政治功利、道德情操密切相关。“善”是“美”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先秦时往往“美”、“善”不分。在中国美学史上,孔子首先把“善”和“美”区分开来,作为两个不同的标准来使用。如他在评论《韶》和《武》两种乐舞时说:“《韶》,尽美矣,又尽善也。…‘《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这里,“善”指思想内容而言,“美”指艺术形式而言。就思想内容来说,则有“尽善”与“未尽善”之别。因为,《韶》乐表现的是舜接受尧的“禅让”而继承王位的内容,这符合孔子的“礼让”思想,故称之为“尽善”;《武》乐表现的则是周武王以武力征讨商纣王而取天下的内容,故称之为“未尽善”。从孔子的评论来看,他对“善”的要求是很高的,“尽善尽美”的提法,应该说是美善统一,但实际上,他还是偏重于“善”。这种美善结合、以善为主导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影响深远。“善”这个功利性标准,包含着政治思想、伦理道德的内容,在中国古代常常通过与“文”相对的“道”来体现,如所谓“明道”、“载道”等,主张一切言谈论说必须合乎“道”、宣扬“道”。“道”泛指作品思想内容。但不同时代不同学派所谓的“道”,其具体内容有所不同,体现在汉赋评价中,就是强调其讽谏作用。扬雄、班固等对汉赋的评价均受孔子这一美学思想的影响。

扬雄在《法言·吾子》中说到:“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日: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批评汉赋铺陈事物、雕绘辞藻,有如学童雕琢虫书、篆写刻符,是小技末道,壮夫不为。扬雄是从儒家所强调的文学的教化作用的观点出发,认为写赋本来是要对统治者发挥讽谏、批评作用的,但是,汉赋“极丽靡之辞,闳侈巨衍”的艺术形式,使它产生“劝而不止”的作用,甚至已经失去了讽谏作用。但事实上,没其讽谏之义的并不是侈丽闳衍之词,而是当时的帝王及后世的读者。文学作品是需要读者的共鸣及再创造的,如果读者不能与作者、与作品产生共鸣,不能领会其创作意图,那作品也只能被湮没。

班固认为汉赋“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雍容揄扬,著于后嗣,抑亦雅颂之亚也。”又认为汉赋“后大汉之文章,炳焉与三代同风”,极力推崇这种歌功颂德的文体,并要求赋“抒下情以通讽谕”,体现的仍是儒家崇尚实际的功利主义文学观。

可见,儒家以“善”为根本、强调文学的教化作用的文学观影响着人们对汉赋的评价。

三、美——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审美性

“美”以“善”为基础,又与“善”密不可分,而且在中国古代常常是“美”“善”不分,以“善”代“美”。但是,文学作品都有它自身的特征和符合美的规律,否则它就不成为文学作品了。文学作品体现其自身特征和美的规律的程度,就是判断其艺术性高低的标准。

汉赋之所以被王国维称为“一代之文学”,至少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它显示了汉王朝的宏大气象和时代精神;二是它代表了汉代文学的最高成就;三是它是一种具有独立品 转贴于 格的文学样式,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特征。一般说来,汉赋是具有铺张扬厉、辞藻华丽、描写细致、散韵相杂、结构宏伟等特色的我国特有的文学样式,而其最根本的审美特征是“以大为美”。

关于汉代赋家的以大为美,前人早就注意到了。据《西京杂记》:“司马相如为《上林》、《子虚》赋,……相如日:‘合组以成文,列锦绣以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此赋之迹也。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揽人物。’”“苞括宇宙”是指在赋家的笔下,时间是无始无终,空间是无边无际的。刘勰在《文心雕龙·通变》中也认为“楚汉侈而艳”,而“侈”有夸大、张大之意。正是由于看出了赋家的以大为美,刘勰才准确把握了《七发》“独拔而伟丽”、《洞箫》“穷变于声貌”、《二京》“宏富”、《甘泉》“深玮”的特点。对这种特点,班固认识的也很清楚。他在《汉书·艺文志》中谈到:“其后宋玉、唐勒、汉兴牧乘、司马相如,下及扬子云,竞为侈丽闽衍之词。”这都充分说明,汉代赋家追求的是“大美”的艺术效果。

汉代赋家的这种追求,后世多受非议,因为很多人忽视了汉赋追求大美的合理性,忘记了汉赋是为了充分适应汉代的社会而产生、而存在的,是为了满足汉代人的审美追求而存在的。

这种追求“大美”的合理性,我们只能从历史发展中去找原因,因为“文变染乎世情,行废系乎时序”,“每一时代的美都是而且也应该是为那一时代而存在的,它毫不破坏和谐,毫不违反那一时代的美的要求。”汉代,作为秦以后又~个大一统的时代,它的疆域比秦时更加广阔,这个大国的统治者,难免要踌躇满志,比如他们建筑上的追求是“无令后世有以加”,追求大的东西,以大为美。同时,“繁荣的经济,强盛的国力和四海一家的政治形势,为文学家提供了优越的创作条件,使之得以用彩绘之笔歌颂帝王物质享受之富庶,描绘苑囿建筑工艺之精细,赞美祖国山河之壮丽,赋予作品伟大的气魄。”另外,疆土的扩展,中外文化的交流,大大开拓了人们的眼界,人们在审视自己面对的世界、面对的生活时,有了极强的开放性、并蓄性、包容性,有了一种傲视天下的豪情,从极度满足之中产生出一种夸诞的心态。在这种心态支配下,赋家自然喜爱用铺张扬厉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生存的环境,正像刘勰说的,在雕画现实时,“莫不因夸而成状,言饰而得奇。”赋家也把自己追求大、描写大、张扬大,认为是极为自然的。只有汉代人才能深刻理解他们生存的时代,才能理解赋家追求大美的合理性。即使像王充那样认为汉赋是“虚妄之语”的文学家,也认同了赋家追求大美的合理性:“汉室治定久矣,土广民众,义兴事起,华叶之言,安得不繁?”(《论衡·定贤》)

综上所述,古人对汉赋评价不一致的原因主要在于其所采用的文艺批评标准的不同,如从“真”的角度出发(主要是客观真实),汉赋被认为是“虚妄之语”;从“善”的角度出发,汉赋被认为是“雅颂之亚”、“炳焉与三代同风”等等。本人认为,不仅是对汉赋,对任何一种文学样式都要采取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既要重视其功利性,更要重视文学自身独特的艺术特征。汉赋作为汉代成就最高的文学样式,符合文学创作的“美的规律”,是真、善、美的高度统一,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时序》。

[2]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

[3]徐中玉:《秦汉散文发展概况》。

[4]李宝龙:《真与美的悖反统——兼论前人对汉赋的误读》,《东疆学刊》2003年7月。

[5]张毅:《关于汉赋的“丽以”与“丽以则”》,《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5月。

[6]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第1卷),1984年版。

[7]曹胜高:《汉赋“大美”的构成与渊源》,《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12月。

古代文学家范文2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等院校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但是近些年来它的地位和受重视程度有所下降,表现为:古代文学课时被压缩,学习意义不明确。认为在当今社会,掌握实用性的知识更为必要,古代文学离现实生活太远,对个人发展没有直接促进作用,是附庸风雅的声音时而有之。与国人忽视古代文学教学相反的是在“汉语热”的背景下,外国人对古代文学的向往。不少国家把中国古代文学作为来华留学生的必修课。我们不得不思考,中国的文化传承体现在哪里,作为中国人的最典型特征又在哪里?这样看来,在当代社会对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价值的思考和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当代价值体现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品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梁启超曰:“吾以为凡为中国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中国古代文学负载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传道价值、育人价值,是中华瑰宝,是新世纪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不仅教授理论知识,还使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其情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当代价值的根本在于教人成为一位典型的中国人。孟建伟提出了“文化教育”这个崭新的教育理念。他认为:“这是一种以文化为导向的教育:它将吸纳人类文化中一切有利于人的成长和文化创新的元素,并将教育的过程变成文化育人的过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符合这个教育理念并能很好地解释它。古代文学教学的作用是隐性的,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是实现文化育人的重要环节,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在使学生了解并感悟历史和现实的人文情态、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感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教学无法取代的功能和作用,它负载着文化,传承着文化。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三、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当代价值的实现途径

古代文学的教学分为两大块:文学史和文学作品,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并了解历代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及其作品,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掌握古代各类文体的演变轨迹、文化思潮的兴替、重要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和影响,获得阅读、分析、鉴别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进而提高思想修养、美学修养和文学素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以文学史为纲,作品只是穿插其中。但文学史教材一直在变化,各个版本的文学史教材注重的角度不同,所选的作品也不同。其次,文学史所讲述的多是知识性问题,比如文学发展的脉络、作家的贡献和地位、作者主张及相关的文学现象等,经典作品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情感。因此,古代文学教学应该注重作品本身,作品的教学可以从分析作品的艺术性,引导学生掌握鉴赏方法;从将心比心,和古代作家产生共鸣;深度挖掘,领悟真理三个方面着手。

(一)分析作品,掌握方法

对作品本身的分析是鉴赏作品的第一步,通过细读、诵读、解读作品能实现对作品的初步把握。细读作品就是仔细读文字,细细玩味,关注的是具体的形、音、义及标点。细读作品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对单篇作品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不是文学史知识的多寡。如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上阕开头“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细读时要抓住似是而非。接着分层铺叙,先说杨花的飘坠“抛家傍路”,次写念远之人“困酣娇眼,欲开还闭”,再写梦“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细读时要抓住分层的关键词。下阕直接抒发主观情感,“恨西园,落红难缀”,美好春光已经逝去。紧接“恨”的内容,同样分层次来写,“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飘飞的杨花变成了破碎的浮萍,此为第一层;“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伤春别离,此为第二层;“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将伤春之情推向顶点,此为第三层。诵读作品指用适合的话语声音形态、语调和节奏,在一咏三叹之间慢慢体味朗读并背诵作品。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凄切的氛围、凄凉悲哀的感情多是通过叠字、入声字的韵脚来体现。正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些叠字,让我们更容易感受到作家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情感。诵读作品可以采用教师范读,学生仿读的方法,通过对作品文字声音的感知达到理解作品、体悟情感的目的。解读作品。解读作品不是简单地讲析诗意,而是要了解作品的内涵以及作品之外的东西。解读作品的方法有很多,可以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与作者其他作品进行比较,与同时代作家的作品进行比较,把作品放在文学史的坐标上衡量其地位、贡献,等等。在解读秦观的《醉乡春》时,我们首先可以了解它的创作背景,此词为作者贬谪广西时所作,“瘴雨”“椰瓢”等题材都带有典型的南方特征,说明词人在流寓广西时受到了地方文化的影响。其次,可以把这首词同秦观的其他词进行比较,发现秦观的大多数词作都写自己遭遇挫折、身处逆境之时不能解脱的愁和恨,而这首词写到“醉乡”中去寻找精神寄托,不再为谪居而自伤。古代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古代文学教学是让学生体验文学的魅力,体悟文学的真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鉴赏文学的能力,多读、多揣摩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培养鉴别力的重要方法。

(二)将心比心,体验情感

古代文学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体验情感,读出作品中的情味。古诗词所负载的情感与今人有贯通之处。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所写是人人都能感受到的少年离家白首归的体验,读者可以身临其境般领略到这种沧桑之感。李白的《静夜思》语言简单质朴,但诗歌中蕴含的是千百年来人们共同的思乡情感。孟郊的《游子吟》所写只是一件小事,却把人世间最朴实最高尚的母爱写得感人至深。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所抒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情感,不仅是词人自己所能感受到的,更是处于同样环境中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这种感受超越了时空,可以使我们产生共鸣。积极体验作品表达的情感,在作品教学中至关重要。正如施议对先生所言:“将你心,换我心,必将有所得。”

(三)深度挖掘,领悟真理

古代文学家范文3

1.提升个人的爱国意识

作为一名学生,老师从小就教导我们要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同时教导我们要时刻牢记并且发扬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学习历史,我们知道了很多的仁人志士曾经为了保护祖国,为了祖国的繁荣,他们英勇抗战,甘于奉献自己的生命。同样的,历史上还有许多的爱国主义作家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以文字的形式宣扬自己的爱国情怀。这些先人的创作成果对于我们而言,是珍贵的财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所以,通过学习古代中国文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更加全面地了解爱国主义,从而科学高效的提升个人的爱国意识。

2.有助于启蒙学生的感情

接受古代中国文学教育对于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对学生的情感起到一定的启蒙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亲情方面,中国古代有许多的作品是宣扬亲情的,儒家文学就主张人们尊重师长,重视亲情伦理教学。比如:我们小学的时候就学过这样的一首诗歌《游子吟》,讲授一个母亲为自己即将远行的儿子缝补衣服,歌颂了母亲的伟大,整首诗十分的简短,语言也很质朴,但是读者却能够清楚的感受到母亲的爱,体悟到亲情的美好。其次是友情方面,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同样有许多的作家歌颂友情,比如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读完这一句,能够深切的感受到李白对于友人浓浓的不舍情谊。在学习这些经典诗篇的过程中,逐渐的树立起正确的友情观。最后是爱情方面,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涉及了多种多样的内容,有许多的作品就是宣扬爱情的美好。例如《凤求凰》,作品主要讲述的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之间的爱情故事。对于学生而言,品读这些作品是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的,因为通过阅读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健康、美好的情感。

3.激励人们勇敢向前、战胜挫折

作为一名高中生,需要学习很多的课程,完成各门功课的作业,所以时常会感觉学习压力大竞争激烈,以至于在遭遇到挫折时,不能以正确的心态面对那些挫折,甚至容易自暴自弃。很多的学生甚至会因为处理不好生活中的问题影响自身的身心健康。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就有很多的名人是值得学生去体悟学习的,学习他们身上坚持不懈,敢于直面挫折的精神。在古代,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遭受了巨大的挫折,经历了各种困难,可是他们并没有就此放弃,反而越挫越勇。例如:我们很多人听说过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在吴国和越国的战争中,越国惨遭失败,勾践最终沦落为俘虏,可是他并没有自暴自弃,在成为亡国之君后他忍辱负重,一度隐忍,一步步的获得信任,卧薪尝胆,最终成功消灭吴国,完成人生中的大逆转,实现了完美的翻盘。卧薪尝胆的几年里,他所忍受的痛苦,他坚韧不拔的品质,他积极应对挫折的精神都是当代的高中生应该学习的,都有助于激励学生勇敢面对考试的失利,顶住学习的压力,朝着自己的目标一路前行,不忘初心。在想要放弃的时候,以他们为榜样,给自己加油打气,勇往直前越战越勇。

二、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价值

1.蕴藏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国文化渊源流长,蕴含了大量文人墨客的思想成果。很多的创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我们后人在品读这些作品时一定要格外的认真,仔细体会先人的情感。同时,中国古代文学涉及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不仅仅涉及政治方面的内容,还包括文化以及杂论等层面的内容。像是《道德经》、《论语》这类的作品都是极具文学价值的,它的内容是值得我们后人去研究探析的。中国的四大名著我们应该不陌生,《红楼梦》可以说得上是家喻户晓,很多人都读过这本书,都知道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封建大家庭的故事,红楼梦的结局不是由作者本人写的,是由高鹗续写的,以至于有很多的人对于红楼梦的结局有所怀疑,因此很多的人都想要去研究红楼梦,并且想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探析?@个发生在封建大家族的故事。这些事情都证明了中国古代文学是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的,值得后人花时间去慢慢探索,细细推敲。

2.推动人类的思想文化教育

中国的古代文学对于我们后人而言,是珍贵无比的。一方面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历史,了解先人们所作出的贡献,激励我们时刻学习他们的优秀思想,另一方面可以激励我们以他们为榜样,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不断的努力,变得越来越好。如果我们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当代文化中有很多的思想是和古代文人的主张一致的,所以说中国的古代文化对于人们的发展是有着一定的影响,也可以理解成它有效的推动了人类的思想文化教育。

3.准确合理地阐释了文学现象

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它可以准确合理的阐释文学现象。对于一名高中生而言,我们应该做的是充分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思考探究,从而学会借助古代文学对那个时期的一些文学现象拓展探索,在此基础上去进一步了解先人的想法。

古代文学家范文4

关键词:禅学;文人画;审美情趣

中图分类号:J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0-15-1

中国文化由于受到儒、道、释的影响,具有了博大精深的内涵。中国绘画艺术也深得三家文化的滋养,充斥着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神韵。尤其是禅学思想更是对中国绘画艺术产生了更加直接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不仅在艺术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方面给文人画家带来了经验,而且也在创作思想、审美情趣等方面深刻地影响了艺术家。

一、禅的形成及特性

禅,梵语“禅那”,是“静虑”或“思维修”的意思。在佛教里一般称为“禅定”或“禅观”,是佛教僧侣的一种基本功。

我国禅宗是在印度禅学基础上融入老庄思想以及魏晋玄学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纯粹的中国式佛教。传说是菩提达摩在南北朝时代来到中国传法,经过五代祖师: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六祖慧能得到发扬,之后宗派林立,枝繁叶茂,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适合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思想情怀的一种形式。

对于禅所具备的特性,如果不去用心悟,单凭借主观的想象是很难理禅的特性的。它所具备的特性主要有以下几个:首先,禅是以心为宗的学说。其次,禅否定一切,反对传统。这是禅的否定特性。再次,禅既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最后,禅是神秘的。总之只有用心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真谛。

二、禅宗对文人画家审美情趣的影响

禅宗的兴起,对中国古代文人画的产生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不仅在艺术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方面给文人画家带来了经验,而且在创作思想、审美情趣等方面对文人画家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意境

“意境”这一说法并不是中国画特有的,而是源于佛学及禅学的理论。禅宗认为不同的人对美的认识也是不同的,意境美就是出于禅学。古代绘画中的“意境”之说就是受到了禅学的影响,在唐代开始盛行起来的对事物所存在的境界的认识,后来逐渐成为传统绘画的主导思想。这种说法在唐代还不太明显,只是认为画应该是有意境的诗,诗是有意境的画。到了宋代随着文人画的出现逐渐有了“诗不入禅意必浅,画无禅意境必俗”之说。元代画家倪瓒所提倡的“逸气”说,表明文人画家对客观事物的描绘逐渐从重客观向重主观过渡,促进了意境理论的实践和发展。清代画家笪重光在《画筌》中对意与境做了详细的分析。这些都表明古代文人画家对画面中意境的重视。

(二)重简练

文人画家受“高远简洁,天真幽淡”禅风的影响,画面审美情趣更趋向于“虚无、淡泊、空灵”,他们都认为以最简炼的笔法表现最多的事物为艺术的最高境界之一,所以在作画中自觉以最简炼的笔墨获得最大的效果,以增加艺术想象的空间。禅宗主张以少胜多,不立文字,点到为止。文人画家们在画面上也讲删繁就简,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宋代佛教人物画家梁楷深得禅法之妙,并得其理,以意传神,一改过去画法,创出“简笔泼墨”的新画风,打破了中国画的旧传统。

(三)重含蓄

含蓄是禅的主要表达方式。禅是自由的、漂浮不定的,它没有固定的规则与模式,一旦用特定方式将其固定下来,禅就会显得非常狭隘呆板。所以禅往往借用比喻强调点到为止。中国绘画也非常讲究含蓄,尤其是古代的文人画家,他们大多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非常注重画面情感的表达,崇尚含蓄美,对于那种直白的表达他们是不屑一顾的。如苏轼所说的“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他们所追求的不是画面上的事物,而是通过画中事物委婉表达出的情思,追求的是画外的东西。如郑思肖的《墨兰图》等等。

(四)重自然

禅具有自然、超脱、没有规律的特性。禅的自然美既不存在刻意的追求,也不存在任其随意的流露,是人原本之心自然的流露,这种美才是真正的大美。中国古代文人画家崇尚绘画的率性天真,反对矫揉刻画。如清代布颜图曾说:“挥笔如在深山,居处如在野壑,松风在手,林影弥窗,抒腕探取方得其神。”以此在文人绘画中“出乎天然,率竞天成”的作品往往被视为神品、逸品。后由于董其昌等人的提倡,“出乎自然”成为士大夫所追求的一种极致。

以上只是从几个方面探讨了禅学对文人绘画的影响,禅对绘画的影响是无穷尽的。这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慢慢地去探索。

三、结束语

禅学,是中国文化宝库的一颗灿烂明珠,由于其思想的渗透,才使中国画产生了特有的审美情趣和意境。无论是文学、诗词、还是绘画,处处可见禅对它们产生的影响。所以,研究古代文人画家的审美情趣不能撇开禅学对文人画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佛教的传入,中国绘画史的发展将完全是另一种风采。

参考文献:

[1]印顺.中国禅宗史[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1985.

[2]葛兆光.禅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3]陈衡格.文人画之价值[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4]范瑞华.禅学与禅意画[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

古代文学家范文5

我国的古代文学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但具有灿烂的文化艺术,又有流芳千古的文学作品遗产下来。古代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的载体和发展的源泉,在大量的文学作品中都是对当时社会背景的反应和对当时人们心里的反应,很多的文学作品都表达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的审美心理,所以,阅读和学习古代的文学作品,对现代的学生具有很好的教育作用。

在古代很多的文学作品中,都借助文章表达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爱国主义,都是经久不衰的爱国思想,而且每个朝代都有一大批的爱国主义文学家出现,他们的作品和故事的后人的口中口口相传,很多学生都是耳熟能详,比如禁烟的英雄林则徐,爱国英雄岳飞,唐代的杜甫等。都是具有爱国情怀的文学家和诗人,学习他们的作品,对学生的爱国的思想是很好的培养。

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除了爱国主义思想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思想,比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尊老爱幼的思想,还有道可道,不可道,明可明,不可明的超脱的老子的思想,孔融让梨的故事,还有很多乐于助人的文章,大无畏的精神,还有坚持不懈的精神等,都是现在的学生值得学习的,但是在阅读古代文学的过程中,对于那些三纲五常啊,君君臣臣的糟粕的思想,应该摒弃,要去其糟粕,吸其精华,使广大学生在古代文学的阅读中来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并且学习一些古人大无畏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些精神对每个人的将来都是有帮助的。

古代文学家范文6

一、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

古代文学由欧洲古代文学和中国古代文学这两大部分组成。欧洲古代文学主要化分为古希腊文学和罗马文学这两方面。而中国古代文学则按时间进行分类,其中涵盖了秦汉、魏晋南北朝、唐代、宋辽金、元明清等方面的文学。在我国地域文化通常指的是某区域别具一格、源远流长、传承至今并且仍在发挥积极影响的文化习俗。是各个特定区域的民俗、艺术、传统等方面的文明体现。并在固定的区域内与地理环境有机融合,充分体现出了其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产生的地理背景,不同的地域文化涉及到的范围大小都是不同的。其中的文化则可以分为单要素和多要素。地域文化的形成是要经过漫长的过程,并且时刻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发展趋势在不断进行变化。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需要我们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分析,从而使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的类型和范式探究

(一)综合研究

对于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本质联系的研究,要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深入分析古代文学问题,进一步探讨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正确掌握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的类型和范式的关键问题,注重探索古代文学的形成和演变,以及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的类型和范式有机结合的积极影响和密切的联系。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本质联系的研究,需要参考和依据人文和文化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来开展,从而更加深入的认识和探究古代文学和地域文化的类型和范式,准确掌握古代文学与现代地理和环境学之间的有机联系,能够充分了解到,古代文学家关于文学创作和地域地理分布间的思考。并深入认识到地域文化、环境对于古代作者创作的个性化影响,对古代文学和地域文化类型和范式形成的较为深远的影响,对于古代文学作品主题、题材、语言风格的影响。主要研究的方法,就是将古代文学和地域文化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且以其整体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作为出发点,着重研究两者之间存在的互动性、差异性、整体性。通过分析研究古代文学作品的主题、体裁、语言风格等方面,在不同地域环境中的产生和发展,以便能够对于两者之间进行较为综合性的研究。这项研究不需要着重针对某一个地域或是文化发展阶段,也不需要特别针对具体的时代的文学风格进行研究,只是将其当做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的类型和范式的案例去认识和区分。

(二)专题研究

对于两者之间的专题研究通常是以文学作品和文学时代为参考坐标。例如:《礼记》中充分反映了不同领域的文化文学思想模式,并且能够在其文化发展领域更好、更快的传播和普及。尤其是其中蕴含的启蒙思想,关键是来源于重要的古代文学和地域文化的发展趋势。其思想认识模式中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形成和发展,着重要考虑的因素就是古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古代社会思想的转变时期,人类文学精神的发展和变化。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各地域间地理环境对其造成的影响。其主要研究方式,一方面,可以通过针对某一各特定区域的地域和地理文化之间的文化因素做出较为深刻的研究,深入分析其古代文学作者的人生发展历程,以及其不同阶段文学作品风格的变化。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研究某一特定区域和地理环境变化,对古代文学家创造风格和题材的深远影响。由于古代文学所处的区域和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此背景下逐渐影响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的类型和范式的表现方式。通过不断研究证明,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之间的联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需要利用古代文学研究中的地域文化,通过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逐渐形成两者之间的积极影响。

三、意识研究

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研究是建立在某个特定区域,并将其作为研究案例,站在文化学理论的角度和发展趋势,深刻的探究怎样将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间的各种因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充分激发起研究者对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的研究热情,有效的提高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的研究质量和效率。而从对于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中的思维模式来讲,研究的关键在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领域特点。从整体上看能够代表创作主流的就是现实主义的古代文学作品,并且其在古代文学和地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不断影响着古代文学家的创作风格,地域文化的发展趋势。并且还要着重关注的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描写的一些现实生活情境,以及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发展中很多小人物的真实生活和成长环境,并针对这些小人物的生活环境,以及当时社会所处发展时期的研究,能够使我们更加深入的认识到,当代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的发展趋势和紧密联系。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