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范文1
1、三年级和一年级学生去历史博物馆参观,由于学校仅有一辆车,车速是每小时60千米,且只能坐一个年级的学生.已知三年级学生步行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一年级学生步行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为使两个年级的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则三年级与一年级学生步行的距离之比为多少?
【分析】先让某个年级的孩子坐车,另一年级坐车,坐到某个位置下车,车回去接另一个年级的孩子过去。
谁先坐车都行(倒着看整个过程就变成另一年级先坐车),不妨让三年级先坐车,
假设三年级的下车地点是C,一年级的上车地点是B,则在一年级走AB的过程中车走的是,所以有,所以;
三年级走CD时车走的是,所以有,所以,所以,
1、电子表用表示11点35分,用表示6点5分,那么2点到10点之间电子表中出现无重复数字的时刻有________次.
[来源:学科网]
[来源:Z+xx+k.Com]
【分析】
设时刻为,其中,b可选2-9,c可选1-5,d没有要求
当b选2-5时:;当b选6-9时:
共种.[来源:学§科§网]
六年级奥数天天练试题及答案11.11
1、在所有的三位数中,是7的倍数,但不是2、3、4、5、6的倍数的数有多少个?
【分析】
三位数中的7倍数,从7的15倍到7的142倍
从1-14中剔除2、3、5倍:还剩1,7,11,13,共4个数;
从1-142中剔除2、3、5倍:2倍有71个,3倍有47个,5倍有28个,6倍有23个,
10倍有14个,15倍有9个,30倍有4个;
则剔除后还剩
个;
则满足要求的三位数有:
个.
六年级奥数天天练试题及答案11.12
1、有10枚棋子,每次拿出2枚或3枚,要想将10枚棋子全部拿完,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
[来源:学科网]
【分析】
若设n枚棋子的拿法为,则必有
已知,,可生成如下数列:
0,1,1,1,2,2,3,4,5,7,......;可见,即10枚棋子有7种不同的拿法.
六年级奥数天天练试题及答案11.13
1、下图是由18个边长相等的正方形组成的长方形,在这个图形中,含有$的长方形共有多
少个.
[来源:学科网]
【分析】
在$的上、下、左、右各选一条线横线或竖线,共
种搭配方式.
六年级奥数天天练试题及答案11.14
1、布袋中12个乒乓球分别标上了l,2,3,…,12.甲、乙、丙三人,每人从布袋中拿四球,已知三人所拿球上的数的和相等,甲有两球标有5、12,乙有两球标有6、8,丙有1球标1,问丙的其它
三个球上所标的数是多少?
【分析】
三人和均为
设甲为,只能为,即甲为2,5,7,12;
设乙为,只能为,即乙为3,6,8,9;
则丙除了1以外,还有4,10,11.
六年级奥数天天练试题及答案11.15
1、在
的正方形网格①中,用三张长为3,宽为1的短形纸片拼接成阴影部分.
⑴阴影部分的周长为.
⑵请用这三张纸片再拼接两种(全等的属于同一种)与阴影部分周长相等,但不全等的图形,
分别画在网格②、③中.
①
②
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范文2
社会实践是每一位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巩固知识,社会实践又是对每一位大学生知识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学不到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基础,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
2015年的暑假,作为即将进入大二的学生,我没有选择走进企业,熟悉企业的运作机制,也没用选择去山区支教,而是选择了在家乡做一名家教。
实践地点:
实践日期:2015年7月15日—2015年8月15日
实践目的:第一,勤工俭学;第二,丰富假期生活;第三,锻炼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增加社会经验实践经历及收获
正文:
一直特别相信一句话: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是迈入大学校门的第一个暑假,由于家境的原因,我没有奢望过自己可以有一个轻松的假期!另外,我是一个个性很强的人,即使家里可以负担我的学费我想我还是会选择假期打工的,而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选择支教!这样一方面可以检验我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有一份相当份额的收入,可谓一举两得!所以我选择在这个暑期中进行了一次家教实践活动。
我的假期生活在炎炎夏日拉开帷幕,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环境,才更坚定了我要在暑假参加社会实践的决心。我要看看我能否在恶劣的环境中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又手和大脑维持自己的生存,同时,也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经过了将近一个月的教学生涯,现在的我对于"老师"这个称谓不再陌生,当别人称呼我"老师"时,没有了昔日的逃避与羞涩„„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虽然我的暑期实习只是沾上了"教师"的丁点边,可我分明感到这两个字给我带来的豪迈感。然而当告别了教学职务时,原先最熟悉的称谓,瞬间只留下陌生的晕印,一圈又一圈„„
我是七月中旬才到家,那时好多孩子都已经去补课了。后来在亲友的推荐下招到四个学生,都是村里的孩子,三个小升初的学生和一个六年级的学生,其中两个男生,两个女生。由于招的学生不是在同一个年级,所以我就折中了一下。数学方面:教授初一上册数学,同时穿插讲六年级的奥数,因为那个六年级的学生数学基础挺好的。英语方面:我就使用了新概念英语一教材。语文方面:只是讲了些文言文常识和习作,有时间讲一下。就这样,整个家教补习活动在炎热的7月20日开始了。我每天不断激励自己,身为老师,要细心,耐心,要教有所获,他们要学有所成。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每天的自我总结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月的家教生涯,使我懂得了老师的责任和学生的需求,我总结出来了四点:
一、在讲课方面,我需要分清楚什么是重点,不是重点的可以一带而过,针对重点拿分的项目要详细讲解,这样才能让他们在以后的考试中,成绩有所提高。如此,才是补课之功效有所发挥了。
二、在讲的过程中,我应该尽量耐心点,慢慢的给学生讲,毕竟他们还小,有些我认为很简单的,对他们并非如此,切记不能烦躁,不能讲了一遍没听懂就凶学生,这样只能适得其反。这在我第一次上课的过程中,有犯这种毛病,所以后来我改了很多,尽量让自己耐心。
三、在习题布置与讲解上,我要尽量备课,一定要挑些有针对性的题目给学生做,不能做了很多题,但是很多都不是重点,那样会浪费更多时间。另外学生甚础比较薄弱,必须先强化基础才能够去提高层次。
四、最后就是要和学生处好关系,要让他们把我当朋友,而不是老师,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沟通。
难以避免的是在教学过程也遇到过困难,其中让我受挫最大的应该是他们的不懂装懂。明明讲过的内容,过了两天,检验复习的时候,我把那几道习题拿出来,让他们去做。结果,他们几乎是全军覆没。我有一种前功尽弃的感觉,这是我家教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挫折。事后,我不断地反思:是自己的原因,还是他们的原因?不管怎样,有一点很清楚:那几道习题,他们根本没听懂。答案在于他们的懒惰思想使他们遇到稍难的题目就会放弃,不懂也懒于发问,因为他们懒得钻研。面对这样的学生,我才第一次深深体会到了做老师的难处,也第一次扪心自问我适合做老师么?会做一个好老师么?
时间过的非常快,一个月的教学很快结束了,当我真正了解学生特点,开始和他们建立起感情时,却结束了。虽然非常短暂,但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特别是认真负责,也尝到了当老师的酸甜苦辣,感受到学生的聪明可爱。在这次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同时充分体会到“责任”在师生中的关键作用,只有你对学生付出真爱,承担责任,你才能取得学生对你的尊重和信任。
经过这一次家教实习,我真的是长了不少的见识,增长了很多社会经验,在实践中我也找到了自身的价值。我早晚都要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大染缸去。我积极的倡议当代大学生走出校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锻炼中寻找自我价值。
实习是一件很具意义的事情,在实习中能够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增加社会实践能力,我们必须在实践中来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尽管有时候会认为,书本上的知识根本用不上,但是,具备了知识也就等于具备了学习的能力,在学校学习是为了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通过学习保证能够完成将来的工作,为社会作出贡献。然而步出象牙塔步入社会是有很大落差的,能够以做一名实习教师的经历来作为缓冲,对我而言是一件幸事,通过实习教学了解到工作的实际需要,使得学习的目的性更明确,得到的效果也相应的更学好。
经过了一个月的相处,虽然我不敢以老师自居,但真的希望能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同样我也学到了一些作为一名老师所拥有的品质,而这些品质将是我在踏入社会后需永远铭记的。
耐心,宽容,关心,责任,友善。我想,这应该是我今年盛夏收获的最丰硕的果实……
结束语:
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范文3
接下来,就遇到的三大难题以及在解决过程中收获的三颗“珍珠”以实录的形式,一一向大家加以阐述,敬请指正。
一、花开四朵、单表一枝
问题:如何面对多样的教材和参差的学情?
人教版 苏教版
教材:在选定内容后,我就开始翻阅各种不同版本的教材,发现不同版本的教材对解决鸡兔同笼方法各有侧重。北师大版的教材以介绍列表法为主;人教版的教材主要介绍列表和方程法;苏教版的教材则主要介绍画图和列表。
学情:通过初次试教,了解到学生课前对鸡兔同笼问题也并非一无所知,有一部分在奥数班学习中已掌握了用假设法解,也有个别能用方程的方法解,原来没有基础的学生也会通过自己动脑筋凑出正确答案。
不同的教材和参差的学情,使教学设计曾一度陷入了困境,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教材、揣摩学情,找寻理想的教学支点,以期能够在教材的“主”方法和学生的“众”方法之间找到平衡。经过慎重考虑和多次实践,最后解决了这一问题,孕育出了第一颗珍珠――“花开四朵,单表一枝”
【实录】:
“花开四朵”
今有鸡兔同笼,上有10头,下有28足,问鸡兔各几何?
师:我们来试试,看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求出鸡、兔各几只?有困难的同学可以与边上的同学讨论。
生:(独立做)
师巡视,找不同的解题方法,让学生写在黑色卡纸上。
师:我们班的同学真不错,想了很多办法解决这个鸡兔同笼问题。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展示第一种方法:
(10×4-28)÷(4-2)=6只 10-6=4只
生:(解释)
(28-10×2)÷(4-2)=4只 10-4=6只
生:解释
师:你们这种方法是在哪里学的?
生:奥数班。
师:知道叫什么方法吗?
生:假设法。(板书:假设)
师:同学们,我们来检验一下你们的答案是不是正确。怎么检验?
生:看看脚是不是28只。
师:好。2×6+4×4是不是28只呢?
生:是的。
展示第二种方法:(画图)
师:请这位同学解释一下。
生:这些是10个头,然后先在每个头下面画上2只脚,这样就都成了鸡,而脚只有20只,说明还要添上8只脚,就2只2只添上去……结果也是兔4只,鸡6只。
师:画图是一种好办法,当我们遇到问题不知道从哪里下手的时候就可以画图。当然我们可以画得更简洁美观一些。
展示第三种方法:(方程法)
2×()+4×(10- )=28
生:如果第一个()填2,那么第二个就是(10-2),这样去试。最后我知道了,鸡6只,兔4只时正好等于28。
师:很好,这也可以看成是方程。
展示第四种方法:6+28=34 8+24=32 10+20=30 12+16=28鸡6只,兔4只
生:我是在算脚的只数,算到第四次的时候发现对了。
师:如果把他的这种思想方法列在表格里,就是我们今天重点要研究的列表法了。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列表法。(板书:列表)
“单表一枝”
在教材的主方法上,北师大版、苏教版、人教版教材不谋而合――其中都介绍了列表法。列表法蕴含了丰富的数学思想,且充分地体现了不同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人教版推荐方程法,并将这一内容安排在六年级上册学习用方程解决问题之后,具有达到巩固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用意。斟酌再三,本课以北师大版教材为主,其他教材为辅,单表列表法这“一枝花”。(详见教学实录片段)
探索列表法:
今有鸡兔同笼,上有10头,下有28足,问鸡兔各几只?
1.第一次列表
师:出示
师:我们可以从鸡有几只开始?
生:鸡1只,兔9只,脚有38只。
师:然后鸡……
生:然后就鸡2只,兔8只,脚36只。鸡3只,兔7只,脚有34只。……
师:怎么共有几只脚,算得这么快呢?
生:鸡每增加一只,兔就减少一只,脚数就会减少2只。
师:很棒。鸡每减少一只,兔每增加一只,脚数就会……?
生:会增加2只。
师:好,那我们接着往下写。
师:很能干,最后凑到了脚数是28只。让我们数一数,假设鸡1只,兔9只,总共算了几次脚数。
生:6次。
师:这个效率好像不是很……
生:效率不高。
师:那让我们一起来动动脑筋,看有没有提高效率的方法。
生:开始的时候假设是鸡5只,兔5只,脚有30只。鸡6只,兔4只,脚就是28只。
师:哦?!对半分。你一下就到了这里,再调整一次就成功了。对半分,好办法。
师:命中率真高。但是这有一个问题,如果在鸡5只,兔5只,脚有30只之后,我朝着相反的方向去凑,鸡4只,兔6只去想,那么岂不是南辕北辙啦,越走越远啦?
生:当你看到,脚数太多时就是兔要减少,脚数太少就是兔要增加。
师:太棒了,原来还有窍门的。还有谁也知道这个窍门呢?
生:脚数太多时就是兔要减少,脚数太少就是兔要增加。
2.《孙子算经》中历史名题
师:大家都来施展一下自己的数学才华,同桌两人合作用列表的方法做做这道历史名题。看看,在做的过程中,能不能找到更好的方法提高命中率。
生(用列表法解)
今有鸡兔同笼,上有35头,下有94足,问:鸡、兔共几何?
师展示学生的作业纸。
师:他是调了7次,得到了正确答案。有没有比他少的?拿上来展示,并说出你比他高明在什么地方。
生2:
生2:我想106只脚和94只脚相差比较大,所以鸡两只两只增加。
师:很好,确实次数也少了。还有更少的吗,说出你又是高明在哪里?
生3:
生3:106只脚和94相差12只脚,说明鸡要增加6只。
师:她高明就高明在提高了计算的含量。
师:我们班的同学太厉害了,不管先假设有几只鸡和兔,最后都能经过调整,得出正确答案,而且还发现了这么多可以提高列表法效率的好窍门。
闪光之处:
如果说“花开四朵”是顺应学情,充分展示学生的各种解决方法,那么“单表一枝”则是对学生已有水平的提升,是面对多样教材的一种选择。所以说“花开四朵,单表一枝”是针对参差的学情和多样的教材找到的一个平衡。
而其中“单表一枝”更蕴含了设计者的匠心。怎样用好列表法,是这节课的难点所在。如何让学生抽丝剥茧自己“悟”到其窍门所在,是我们设计者最期望达到的教学效果。从以上“单表一枝”的实录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的几个(黑体)关键问句,巧妙地让学生悟出列表法的几大窍门。
二、沟通联系,浑然一体
问题:各种方法像盘散沙,自成一家。
各种方法的较好展现固然是好,但是各种方法就如它们的名称一样,都自成一家。难道它们真的是几种完全不搭界的方法?还是也有一些共性存在,我试图去寻找它们的联系。在找寻中收获了第二颗珍珠――“沟通联系,浑然一体”
【实录】:沟通方法间的联系
师: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认真地研究一下这几种方法,看看能不能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
师:如果有用这种方法凑脚数的话,它是有方程的思想在里面的,(板书:方程)好,同学们仔细研究一下,这几种方法的联系。
生:画图法和假设法是同一种方法。
师:这两种方法一起看的话,在数学里是很重要的思想,叫数形结合。
生:方程和列表是同一种方法。
师:说的很好。再仔细看看,这几种方法是不是有同样的思想存在呢?
生:都是有假设思想。
师:说的太好了!只是有的是假设后,一步到位,有的是假设后慢慢调整。接下来我们要去解决问题,到底选择哪种方法,就看自己的喜欢。
闪光之处:
从教方法到教思想,是一种不同的境界和高度。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创设平台让学生去领会方法中蕴含的思想。学生容易找到画图法和假设法,不定方程法和列表法它们两两相似,而且思想几近一致。但教学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让学生更进一步找这四种方法共同存在的思想――假设。将来学生或许会忘却具体的解决方法,但是只要想到假设思想,就定能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三、破立之间,建构模型
问题:如何能让学生有较强的解决生活中鸡兔同笼问题的能力?
其实会解决鸡兔同笼这个历史名题并不难,难的是:能够解决各种由鸡兔同笼变式出来的生活问题。而学习鸡兔同笼问题的一部分价值也正在于此,如何能让学生拥有这样的能力呢?于是就有了第三颗珍珠――“破立之间,建构模型”
“立”基本模型
【实录】:
1.初建模型
师:龟鹤共11只,脚共32只。问龟几只?鹤几只?
你能解决吗?试试。
生:(独立解决)
师:说说,龟鹤各几只,你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生:龟是5只,鹤是6只。用画图法的……
生:龟是5只,鹤是6只。用列表法的……
师:为什么大家都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它和鸡兔同笼是一样的。鸡和鹤都是2只脚,兔和乌龟都是4只脚的。
师:其实,鸡兔同笼从中国传到日本,日本人才改名为“龟鹤问题”的。如果现在给你们一个重新取名的机会,你会取名为什么呢?
生:鸭猫问题……
师:虽然大家取的名字听起来有些可笑,但是从数学的角度看,都抓住了问题的本质特征,在脑子里,初步建立了这类问题的模型。
“破”基本模型
2.完善模型
师:生活中也有类似的问题,请看这是什么?(课件:四副照片,由学生自主选择看照片,然后引出相关的题)
师:12张乒乓球桌上同时有34人在比赛。正在进行单打与双打的球桌各有几张?是鸡兔同笼问题吗?
生:是鸡兔同笼问题。
生:12张乒乓球桌就是12个头,34人就是34条腿。单打就是鸡,双打就是兔子。
师:小明的储蓄罐里有12张2元、5元的纸币共30元。2元纸币有几张?5元纸币有几张?是鸡兔同笼问题吗?
生:是的。12张就是12个头,30元就是30只脚,2元纸币就是鸡,5元纸币就是5只脚的怪兔。
生:58名同学去划船,租了10条船,每条大船坐9人,每条小船坐5人。问大船要几条?小船要几条?
师:这是鸡兔同笼问题吗?你是怎么想的?
生:10条船就是10个头,58名同学就是58条腿,大船相当于9条腿的怪兔,小船相当于5条腿的怪鸡。
师:在这个活动中,把生活中的问题与鸡兔同笼问题建立了联系,大家发挥了很强的想象力,甚至想象出了5条腿的怪兔,3条腿的怪鸡。说明大家头脑中的模型越来越清晰、完整。那么选择其中的一题进行解决吧。
再现模型
3.再现模型
师:能不能编编生活中鸡兔同笼问题呢?
生编在作业纸上,师展示。
闪光之处:
从取名――初建模型,到和历史名题建立联系――完善模型,最后编鸡兔同笼问题――再现模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其间,初建模型是“立”基本模型,完善模型环节则是“破”基本模型,建更完整的模型。“破与立”之间,模型更完善与深刻,使“建立模型,由点及面”这颗珍珠更熠熠生辉。
结束语:
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范文4
转变观念,树立正确“三观”
首先,是要搞清楚几个问题。一是质量观的问题。什么是质量?要追求什么样的质量?从目前情况来看,现在很多学校对质量的认识有误区。什么是“质”?“质”的内涵是什么?笔者认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学生得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就是我们要追求的“质”。那么,“量”是什么?如果说“质”是品质,那么,“量”就是数量。也就是说,我们要关注的是全体学生的品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都应该重视。教育不能只是为一部分学生服务,而是要面对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这才是真正的质量。现在有些学校,尤其是小学,还在不断地追求升学率,追求考上名校的人数,笔者认为,这是对教学质量的错误理解。我们一定要回到质量的内涵上来,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广泛的兴趣、求知的欲望、观察事物的能力、探究新知的精神以至是探险的精神。教育成效不应只看学生是否能准确填写标准答案,更要看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看他们是否掌握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看他们是否具备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这才是对质量观最好的解释。
第二个是人才观的问题。这里也有两个问题需要思考。其一:什么是人才,人才的含义是什么?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用分数来“论英雄”,认为考试得高分的就是人才,低分的就不是人才。笔者认为,这样的理解太片面。首先,分数不是区别人才的唯一标准。比如说,姚明、刘翔、邓亚萍是不是人才,成龙、章子怡、朗朗是不是人才?莎士比亚13岁就没有读书了,22岁还在一家剧院的打杂,但他最终成为了世界级的文学泰斗;郑渊洁小学学历,他写的童话不计其数,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韩寒只读了两年高中,而且在高一就重读了一年,后来因为7门成绩不及格而留级,最后退学,但他在写作上已经有很高的成就。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人才的含义是多元化的。只有认识了人才的含义,才能正确评价一个学生,并且引导他走上成才之路。其二: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理解和落实“要把人人可以成才的观念贯穿教育全过程”。从前一个问题中,有人可能会问,那我们学校是不是就不用上课了,专门去培养体育明星、影视明星或者作家?我想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下一个问题。人才观的视野扩大了,那么教育的视角也会拓宽,教学的落点就会是多方位、多维度的。我们搞教育,不是在生产产品,而是在塑造人。我们要做的是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明确学习方向,体验学习乐趣。最近,有一本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的励志图书《最后一锹土》,其中有这样一段发人深思的话:“人生就像一块地,不适合种麦子的可以种豆子,豆也长不好的话,可以种瓜果,瓜果也不济的时候,撒上一些荞麦种子也能开花,因为一块地总有一粒种子适合它,也总会有属于它的一片收成。”所以说,学生成绩的好坏,并不能决定学生的未来,最重要的是不能丧失人生奋斗的勇气和自信,并且找到适合学生自己的发展空间。笔者以为,这就是正确人才观的最直接、最形象的阐述。只有具备了正确的人才观,才能有正确的教育观;只有具备了正确的教育观,才能有正确的教育手段、教育方式和教育途径。想起清代诗人龚自珍的“不拘一格降人才”,这在当时有它的政治意义,是希望清政府不要拘于一种形式来选拔人才;今天笔者要改一个字,就是希望学校要“不拘一格出人才”。
第三个是学生发展观的问题。前段时间披露的一则消息让人感慨: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从调查情况看,中国孩子并非不聪明,但是他们张不开想象的翅膀。像陶行知先生所说,孩子的聪明像被裹“小脚儿”那样,今天裹,明天裹,今年裹,明年裹,似乎非把个个都裹成“三寸金莲”不可。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笔者以为,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发展观。目前笔者所在的韶关市浈江区的教学现状存在着不少影响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比如有的小学,违反国家课程计划,尤其是到了小学五、六年级,就往往以一中实验学校、北中实验学校的考试科目来开课,一周10多节语文课、10多节数学课。这样一来,体育课没有了,音乐课没有了,自习课没有了,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时间和空间都没有了。这种以牺牲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的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还有,就是初中阶段不按常态分班的问题,开设所谓的重点班、快慢班、AB班等,就是只照顾了一小部分学生,放弃了大多数。另外,我们各个层次的教育也缺乏内在的延续性,小学不管初中,初中不管高中,不去想想学生有没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初中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出口,培养合格的公民是教育的着力点。江苏洋思中学从十多年前就在课堂上推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其出发点就是要培养学习自主学习、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理念。其实,这样的理念早在古代就有了,《吕氏春秋》中就有“授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的论述。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到今天能记住多少呢,能经常使用的有多少呢?从发展的眼光来看,现在的科学在不断进步,知识体系在不断更新,今天的知识到明天或许就跟不上时代了。据统计,2013年需求最高的10项工作在2004年的时候根本不存在。也就是说,现在就要使学生做好准备,毕业后投入目前根本不存在的工作,使用还没发明出来的工具,以解决我们从未想到的问题。那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规范行为,建立依法办学理念
规范办学行为,要怎么规范?要从哪些方面去规范?笔者认为,首先要认识我们哪些地方做得不规范。因此,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范管理。
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打造优质高效的课堂 要制止“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杜绝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防止低效、无效的教学过程。新一轮课程改革已推进十余年,但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还很滞后,教学的手段很单一,一堂课一讲到底,不管学生是否接受,也不给学生体验和实践的机会,造成学生养成被动学习的习惯,丧失了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能力。这样的教学行为所造成的危害是极大的。根据美国国家培训实验室的研究发现,不同的学习方法在两周后知识保留度的差异非常大,呈金字塔形体现,从上到下分别为:通过讲授也就是听觉所得为5%,通过阅读也就是视觉所得为10%,通过视频也就是视听结合所得为20%,通过教师示范或演示所得为30%,通过讨论所得为50%,通过实践所得为75%,通过互相教并马上使用所得为90%,这就是“学习金字塔”理论。从这个金字塔可以看出教师“满堂灌”的效率有多低,而最高的是哪种呢?前面提到的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可给大家一些启示。此外,杜郎口学校最初提出“0+45”模式,就是教师在课堂上不可以讲课,讲台都给撤掉,课堂的所有时间都给了学生,但又要求成绩不可以掉下来。听起来很荒唐,但却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那真是对传统教学理念的颠覆。笔者认为,一节课教师不停地讲授超过20分钟的,就不是成功的。当然,还有一个问题,“是不是不能讲这么多了,老师就可以轻松了,可以随意了?”笔者认为,这会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不仅要将讲、练、导有机结合,更要精心备课,精选素材,认真分析学情,找准最近发展区,设置更有针对性的教学问题、教学活动,为学生自主学习、体验、交流、讨论营造更好的课堂环境。
规范作业的布置,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国家出台了很多文件都对作业量进行了规定,但学生的作业量却一直下不来。调研发现:绝大多数学校的作业量都是超标的。经常听到身边的人说小孩做作业要做到晚上十一二点,语文有多少张试卷,数学有多少页练习,生字词要抄多少遍,奥数要做多少题,还要写作文。学生的课余时间都堆在做这些没完没了的作业上,学生怎么能不厌学呢?中小学生都在生长发育阶段,身体需要休息,大脑需要休息。但是大家算一下,如果一个学生从晚上七点做作业做到十一点,四个小时,等于又上了一个上午的课。这样的学习效率会高吗?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对孩子要有“六大解放”,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可直到今天,这些要求哪点做到了?其实,老师如果能将课堂抓好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互相交流,再加上老师的指导,在课堂上就掌握了教学内容,又怎么需要重复地做无用功呢?这样,布置作业就可以放在让学生参与生活体验、社会实践、阅读、交流、个人兴趣等方面上,让学生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下获取知识;这样的“作业”,要比他们在学校学得还要多。这样的作业对教学不但不会有不好的影响,还会有促进作用。前面提到的杜郎口学校就实现了“零作业”,这不是什么神话。
规范考试的次数,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很长时间,考试成了老师的法宝,学生都是谈考色变。通过考试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应该的。但如果考试过于频繁,就会造成负面影响。国家早就明文规定,取消小学升学考试,初中招生实行划片招生、电脑派位或小学与中学对口直升。但现在有些小学,却已经实行了月考制度,这和课标精神是相违背的。说白了,这些学校都是在急功近利,没有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放在第一位。他们在制造的是学习机器、考试机器。目前,高考的机制也正面临改革,已经由过去单一的评价方式逐渐向更加多元、更加自主的方式过渡。因此,一定要改革评价机制,用发展的眼光培养学生,不要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在起步阶段。
关于规范办学,还有很多方面,比如分班的问题、教辅材料的问题、课程计划的问题等,都是要注意的,这也要求校长们要学习法律法规,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依法办学、依法治教,树立科学发展的教育观,从真正意义上推进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