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炉中煤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郭沫若炉中煤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郭沫若炉中煤范文1

1、《女神》、郭沫若作。收入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连同序诗共57篇。多为诗人留学日本时所作。

2、其中代表诗篇有《凤凰涅槃》、《女神之再生》、《炉中煤》、《日出》、《笔立山头展望》、《地球,我的母亲!》、《天狗》、《晨安》、《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在诗歌形式上,突破了旧格套的束缚,创造了雄浑奔放的诗体,为“五四”以后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

(来源:文章屋网 )

郭沫若炉中煤范文2

谈郭沫若的诗歌必须从五四时期新诗所处的文化氛围谈起。简约地讲,这一文化氛围 的核心命题就是如何应对西方的冲击。在抉择路径的区分中,形成了不同的立场和思潮 ,如全盘西化和文化守成之类。尽管对于中国新诗来讲,它的至深的生长动力恐怕并不 在于其文化资源的纯净。然而,由于中国新诗在其发生期正处于中西文化的大碰撞中, 应对西方文化冲击的焦虑使得人们对它的文化身份异常的敏感。《女神》出版后,闻一 多、梁实秋、朱自清等都曾指出《女神》主要受的是西方的影响,闻一多更是明确表示 了对郭沫若诗歌的“欧化”倾向的不满。闻一多在1923年的《女神之地方色彩》一文中 ,以《女神》为批评个案,对中国新诗的文化选择与文化身份问题提出了至今仍深有影 响的论述。针对新诗的欧化倾向,他指出:“我总以为新诗迳直是‘新’的,不但新于 中国固有的诗,而且新于西方固有的诗;……他要做中西艺术结婚后的产生的宁馨儿。 ”在对东方文化的“恬静底美”的赞美中,他不无遗憾地指出,《女神》过于“醉心” 于“西方文化”,“《女神》的作者对于中国,只看到他的坏处,看不到他的好处。他 并不是不爱中国,而他确是不爱中国的文化。我个人同《女神》底作者底态度不同之处 是在:我爱中国固因他是我的祖国,而尤因他是有他那种可敬爱的文化的国家;《女神 》之作者爱中国,只因他是他的祖国,因为是他的祖国,便有那种不能引他敬爱的文化 ,他还是爱他。爱祖国是情绪底事,爱文化是理智的事。一般所提倡的爱国专有情绪的 爱就够了;所以没有理智的爱并不足以诟病一个爱国之士。但是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另一 个问题,是理智上的爱国之文化底问题。”在这里,闻一多关于中国新诗的思考就是以 其文化选择和文化身份为第一要义的,因为诗歌是“理智上的爱国之文化底问题”。而 关于“中西艺术结婚后的产生的宁馨儿”的设想更是影响深远。这是他基于新诗“不但 新于中国固有的诗,而且新于西方固有的诗”的性质所做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闻一 多对新诗性质的判定是犀利和准确的,而他“中西艺术结婚后的产生的宁馨儿”的设想 却只有有限的合理性。中国新诗实质上存在着文化身份归属上的尴尬。因为它已经无法 原汁原味地回到传统,它也不可能完全真正地西化,它的幸运在于它同时拥有了中与西 、传统与现代两种资源,然而它也必然同时遭遇中西两种诗歌及文化资源的撕扯,而这 一点更为重要。闻一多的“中西艺术结婚后的产生的宁馨儿”的设想对这一点显然估计 不足。其实,他貌似公允的设想里却潜伏着新诗在形式和审美趣味上回归传统从而丧失 其发展动力的危机。从根子上讲,中国新诗想成为“中西艺术结婚后的产生的宁馨儿” 只是一个心造的幻影。恰恰相反,它必须在体认中与西、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的文化 困境里获取自己发展的动力。

五四时期,“白话诗的难处正在于他的自由上面,在诗上面,白话诗与白话的分别, 骨子里是有的。”(注:俞平伯:《社会上对于新诗的各种心理观》,《新潮》,第1卷 第4期。)检阅一下当时的新诗,白话诗的诗味的流失是普遍的,白话诗人的焦虑在于在 对古典诗词音律句法的老调厌弃后,并没有得到诗的自由。正是在这种普遍的不自由中 ,郭沫若酣畅淋漓的“绝端的自由”愈加令人瞠目结舌。而且,在郭沫若这里,并没有 许多五四作家在文化选择和生命感受上的对立与纠缠。五四一代知识分子在自己的生命 感受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在情感与理智上承受在中与西、传统与现代之间选择 的焦虑。例如,鲁迅的生存感受很大程度上有着对自己所居属的文化空间的反抗,其反 抗的激愤使他在文化选择的态度上主张“文化偏至论”。郭沫若在五四时期,既和鲁迅 等激烈地抨击传统文化不同(他对孔子的别一种理解和推崇甚至可以说颇有点出人意外) ,又和学衡派那种文化守成主义者不同,在他这里,似乎没有中西文化以那个为本位的 问题。在五四知识分子关于东西文化异同的思想论战中,郭沫若的态度确实是别致的。 以动静之别去区分中西文化,他是不同意的,也不尽同意那种高扬西方文化精神的 做法。

在郭沫若自身的文化谱系中,既有庄子、王阳明,又有泰戈尔、歌德、斯宾诺莎、惠 特曼、雪莱、加皮尔,呈现出一种混合的状态。以他的泛神论为例,他在1921年的解释 足以反映出他在文化抉择上的特点:“泛神便是无神。一切的自然只是神的表现,我也 只是神的表现。我即是神,一切自然都是我的表现。人到无我的时候,与神合体,超越 时空,而等齐生死。……忘我之方,歌德不求之与静,而求之于动。”(注:郭沫若: 《<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创造季刊》1922年创刊号。)这里既有斯宾诺莎神是“ 无限在”的“实体”理念,又有《奥义书》“梵我不二”的主旨,更有王阳明“吾心之 良知,即所谓天理”,庄子“万物本体在道”的思想。”(注:陈永志:《郭沫若思想 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版。)在这种六经注我的方式中,郭沫若的中西对 比差异的文化意识是相当淡薄的,或者说,在他的文化选择里,在中与西、现代与传统 之间并没有一个先验的对立的意识。郭沫若的文化选择有一个鲜明的特征,那就是充溢 着自身强烈的精神体验特征。这一精神体验特征的核心是“动的文化精神”。由此出发 ,郭沫若运用六经注我的方式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大面积和大幅度的重组。他总结出 的“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更加值得注意,他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质概括为:“把一切 的存在看作动的实在之表现”,“把一切的事业由自我的完成出发。”(注:郭沫若: 《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10 月版,第262页。)这里不准备详细讨论郭沫若具体的重组策略和惊人的高论,我们要探 究的是:郭沫若诗歌那种酣畅淋漓的“绝端的自由”和他对中西文化富有个性化的诠释 是否有着内在的关联。

我们认为,郭沫若体现出的文化心态是以他的生命感受为轴心和统摄的,生命的体验 和感受跃居第一位,而中与西、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文化选择退居为第二位。这一特点正 是闻一多在《女神之地方色彩》中指出过的“但是既真爱老子为什么又要作‘飞奔’, ‘狂叫’,‘燃烧’的天狗呢”的原因。闻一多的诘问是基于对中西两种文化差异的理 解基础之上的。他的思考是有一个中西文化比照的框架的,而且在这个框架中中国文化 这一边有着明显的本位意味。从这个意义上讲,闻一多关于中国新诗建构的起点是在中 西文化比照的层面上进行的,其核心就是新诗的文化选择。所以,闻一多关于新诗要做 “中西艺术结婚后的产生的宁馨儿”的设想在骨子里更为焦虑的是新诗的文化归属。而 郭沫若的突破正在于,他的文化选择已咬破了闻一多那样只在中西文化比照框架内运思 的蚕茧。郭沫若以他的生命感受为轴心和统摄的文化心态使他有可能在新诗建构的基点 上与闻一多那种把新诗的文化中国身份作为中国新诗建构的核心来对待有所不同。事实 上,郭沫若一开始就是从诗歌表达的主体上起步的,而且他在诗歌创造的主体考虑上首 先是生命意义与情绪层面上的人,而不是人的文化身份的归属。对于诗歌,他的思考焦 点是生命意识和文学表达的关系,按郭沫若的表述,就是:“本着我们内心的要求,从 事于文艺的活动。”(注:郭沫若:《编辑余谈》,1922年8月25日《创造季刊》第1卷 第2号。)文化、国别的界限并不那么在意。所以,在他看来,“胡怀琛先生说:‘各国 诗底性质又不同’,这句话简直是门外话。”(注:郭沫若:《论诗三札》,《文艺论 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9月版,第206页。)这无疑表明,郭沫若的诗歌的起点是 超越闻一多意义上的新诗的文化选择的文化身份的。历史恰恰就是这样,没有那种身陷 其中的焦虑才使他如此轻松地在另一种路径上开始了中国新诗的奠基。这一路径就是“ 情绪的直写”。

关于诗歌是“情绪的直写”,郭沫若的论述比比皆是。如:“本来艺术的根底,是立 在感情上的。”(注:郭沫若:《文艺之社会使命》,《民国日报·觉悟》,1925年5月 18日。)再如:“我这心情才是我唯一的法宝,只有它才是一切的源泉,一切力量的, 一切福祉的,一切灾难的。”(注:郭沫若:《<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创造季刊 》1922年创刊号。)在我们讨论郭沫若这种“情绪的直写”时,多在浪漫主义的诗学框 架内进行,不过,郭沫若给出的诗歌的公式却是:“诗  =  (直觉  +  情调  +  想象)  +  ( 适当的文字)。”(注:田寿昌、宗白华、郭沫若:《三叶集》,上海亚东图书馆1920年 5月初版,第8页、第57页。)在这一公式中,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在情绪、想象这些浪 漫主义诗学的关键词前面,郭沫若异常地强调了直觉。这当然与他曾接触过克罗齐的《 美学原理》中“艺术即直觉”的理念有关。不过考虑到郭沫若同样异常地强调诗歌“写 ”的即兴性(例如他在《论诗》中说:“不容你写诗的人有一章的造作,一刹那的犹豫 ,正如歌德所说连摆正纸位的时间也都不许你有。”),而再认真思量一下他在《三叶 集》里所用的语词:“只要是我们心中的诗意诗境底纯真的表现,命泉中留出来的Stain,心琴上弹出来的Melody,生的颤动,灵底喊叫,那便是真诗,好诗,便是我们 人类底欢乐的源泉,陶醉的美德,慰安的天国”,便会发现,郭沫若所注重的是诗歌里 充溢的那种生命冲动的气息。从《女神》体现出的勃发的生命的奔突与激情及其所展现 的抒情主人公充满欲望的放纵恣肆状态,从郭沫若以生命感受为轴心和统摄的文化心态 以及他在文化选择上对“动的文化精神”的极端强调,我们便会发现郭沫若诗歌内在的 精神驱动力:这便是“生命底文学”。

《生命底文学》是郭沫若在《女神》创作期间重要的诗论文字。它是反映郭沫若吸收 现代生命哲学的直接文献证据。在此文中,郭沫若写道:“Energy底发散便是创造,便 是广义的文学。宇宙全体只是一部伟大的诗篇。未完成的、常在创造的、传大的诗篇。 ”“Energy底发散在物如声、光、电热,在人如感情、冲动、思想、意识。感情、冲动 、思想、意识纯真的表现便是狭义的生命底文学。”郭沫若对整个宇宙的把握是一种充 满生命冲动的诗意的把握,他认为生命与文学是同样归属于一个具有本体性质的“Energy”里,因而极力地压缩生命意识与文学表达之间的距离,这就是他“绝端的自主 ,绝端的自由”的真意。至于郭沫若的“Energy”到底指什么,在《<少年维特之烦恼> 序引》里说得再清楚不过了:“此力即是创造万物的本源,即是宇宙意志,即是物之自 身。”“能与此力冥合时,则只见其生而不见其死,只见其常而不见其变,体之周遭, 随处都是乐园,随处都是天国,永恒之乐溢满灵台。”这是典型的现代生命哲学渗透的 文字,不过又涂抹些希冀和乐观的色彩。这自然和郭沫若对以柏格森为代表的现代生命 哲学的吸收有关。他说:“《创世纪》我早已读完了。我看柏格森的思想,很有些是从 歌德脱胎来的。凡为艺术家的人,我看最容易倾向到他那‘生之哲学’方面去。”(注 :田寿昌、宗白华、郭沫若:《三叶集》,上海亚东图书馆1920年5月初版,第8页、第 57页。)在《论节奏》一文中郭沫若还曾引用柏格森的“绵延”理念,他准确地抓住了 “绵延”的思想中极端强调生命的绝对运动性的精义,强调运动中的每一刻都有新东西 的出现。在《印象与表现》、《文艺之社会的使命》、《西厢艺术上之批判与其作者之 性格》等文章中,生命哲学特有的冲动与创造气息都流贯于内。其实,就是《女神》中 的“涅pán@①”、“创造”这些语词本身也都分享着“绵延”的意识。《女神》中 极端渲染生命的毁灭与新生的涅pán@①情结,与其说“是以哲理做骨子”(宗白华语 ),还不如说充满了生命意识。

郭沫若正是在生命意识的绝端自由地表达上建立起自己的诗歌美学的。同时,郭沫若 的《女神》又是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最典型的标本,是那个时代的骄子。它的 决绝与新生的涅pán@①情结、破坏与创造的呐喊狂吼何尝不是在与老朽的中国文化 长期压抑人的生命冲动的对抗中所爆发出来的一种放纵恣肆的状态和情绪。于前因后果 中,《女神》无不洋溢着中国文化在其现代转型初期激发出的极端自由、芜杂、放纵的 精神气象。而且在《女神》的字里行间,还充盈着祖国无比眷恋的情绪。闻一多当年是 看到这些的,但他仍不满意它的“地方色彩的不足”,即在文化选择上的中国文化身份 的模糊。这是一个相当诡异的现象。在这个意义上,《女神》可以说是我们重新反思中 国新诗文化身份认定标准的经典文本。

我们的反思就从清理郭沫若对生命哲学吸纳的特点入手。郭沫若在五四文化选择上所 走的明显是中西汇通的路子,误读是其显著的标志。他在生命哲学的吸纳上也不例外。 他说:“《创世纪》早已读完了。我看柏格森的思想,很有些是从歌德脱胎来的。”( 注:田寿昌、宗白华、郭沫若:《三叶集》,上海亚东图书馆1920年5月初版,第8页、 第57页。)郭沫若从“歌德”这一浪漫主义的窗口看待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这一特点,已 有学者注意到了,(注:王富仁、罗钢:《郭沫若早期的美学观和西方浪漫主义美学》 ,《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3期。)更有学者在浪漫主义诗学的范畴内将郭沫若的诗 歌本体称之为“情绪的本体论”。(注:孙玉石:《郭沫若浪漫主义新诗本体观探论》 ,《北京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从某种程度上讲,《女神》的生命意识确实停留 在情绪的层面上,尽管他因强调情绪的高峰体验和即发性,与生命意识中较为深层的直 觉、无意识已挂上了钩,但其诗歌基本的调子仍显得浮泛与明朗。这当然与柏格森的生 命哲学的精神格调有着极大的不同。在郭沫若理解的柏格森的生命哲学那里,他抓住的 是其生命哲学的核心理念“绵延”极端强调生命的变动的思想。在柏格森那儿,正是由 于生命绝对的变动导致了人的生存的无根。柏格森试图在人的主体意志中解决这一寻找 人的生存依据的问题。但他的寻找最终被无根的生存意识所淹没了,柏格森的生命哲学 也因为充满了彻底的悲观和幽暗体验最终滑入到了神秘主义的深渊。相比之下,郭沫若 的生命体验本身达到的程度,是相当肤浅的,他的“生命底文学”在精神气质上和柏格 森那种深沉的幽暗和彻底的悲观甚至是南辕北辙的。因为在他看来,“创造生命文学的 人只有乐观;一切逆己的境遇乃是储集Energy的好机会。Energy愈充足,精神愈健全, 文学愈有生命,愈真、愈善、愈美。”(注:郭沫若:《生命底文学》,上海《时事新 报·学灯》,1920年2月23日。)值得注意的是,郭沫若在“生命底文学”里注入的这种 与柏格森生命哲学相当隔膜的进取乐观的精神取向恰恰与他总结的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 相沟通,甚至可以说就是异曲同工的表述,这就是“把一切的事业由自我的完成出发。 ”(注:郭沫若:《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人民文学 出版社1982年10月版,第262页。)

《女神》的巨大艺术感染力有着诸多原因,例如不能排除它与五四时代人们的精神焦 虑的契合等等。单就作品本身来看,我们认为《女神》具有直击人心的艺术魅力的重要 原因,是在其恢宏阔大的空间里,流贯其中的一种“气”和一种“势”并相互作用的结 果。

先说“气”。《女神》的“气”是一种“大”气、理想主义之气、勃发之气、破坏之 气、更生之气。气必须有所恃,在《女神》中它大致是以两类意象为依托的。第一类是 大海。郭沫若在解释《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时曾说:“没有看过海的人或者是没有看过 大海的人,读了这首诗的,或者会嫌他过于狂暴。但是与我有同样经验的人,立在那样 的海边上的时候,恐怕都要和我这样的狂叫罢,这是海涛的节奏鼓舞了我,不能不这样 叫的。”(注:郭沫若:《论节奏》,《沫若文集》第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6月 版,第229页。)另一类意象是火以及火的宇宙形象太阳。在这一类意象中还有两个特殊 的意象:煤(见《炉中煤》、《无烟煤》)和血。煤是凝聚的、处于燃烧的临界点上的火 ,血是人自身流动的火,都具有火的势和能,是火这一意象的特称形式。当然,这两类 意象常是相互映衬的,比如在《浴海》、《太阳礼赞》、《沙上的脚印》、《新阳关三 叠》、《海舟中望日出》等作品中,审美空间的恢宏感就得益于这种火、太阳与大海的 交相辉映。在《女神》中,大海、太阳、火都是具有宏大的象征性的意象。在郭沫若的 笔下,现代都市同样具有大海的形象:“哦哦,山岳的波涛,瓦屋的波涛”,“涌着在 ,涌着在,涌着在呀!”(《笔立山头展望》)火则是生命的涅pán@①的象征:“火便 是你。/火便是我。/火便是他。火便是火。”(《凤凰涅pán@①》)而太阳在《女神 》中更是具有最为辉煌的人格形象,“他眼光耿耿,不转眼睛地,紧觑着我。/你要叫 我跟你同去吗?太阳哟!”(《新阳关三叠》)《女神》携带冲动的激情,张扬着生命形式 的运动与变化,高扬生命主体的无限扩张、膨胀的生命欲求,开拓了诗歌的内在空间。 《女神》的“气”实际上正是郭沫若在生命哲学里注入他所认同的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 (尤其是“自我的完成”)的结果。

再说“势”。《女神》在郁积着的几乎爆裂的生命冲动的推动下,生命力极度张扬的 诉求目标是“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吸我的血”(《天狗》),以求“一切的一, 更生了”,“一的一切,更生了”,将生命个体极度扩张从而使有限的个体生命与无限 的宇宙和永恒统一起来。对《女神》的高度紧张和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精神取向,已有 学者从它这种“现代性”的乌托邦色彩提出了质疑:“它无意识地受到某个‘神’(历 史新纪元)的内在牵引;它感兴趣的也不是无目的的精神壮游,而是明确地向某一既定 目标凝聚,以求最终有所皈依。……而所谓‘紧张’与其说存在于作品内部,不如说存 在于偶然在世的个人和即将到来的‘历史新纪元’之间。”“正是在《女神》式的‘现 代性’热情中埋藏着新诗后来遭受的毁灭性命运的种子。”(注:唐晓渡:《五四新诗 的现代性问题》,《唐晓渡诗学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女神》式的“现代性”热情中是否埋藏着新诗后来遭受的毁灭性命运的种子,还是一 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不过,这种“现代性”热情在《女神》中确实遮蔽着另一种力 量,我们称这种力量为一种“势”,因为它是潜隐的但却具有内在的能量,对《女神》 整个文本的构成的作用是蓄而待发的。在《女神》中个体生命与宇宙、永恒的关系无非 有两种:一是用宇宙的无限来充实和扩张个体生命(如《天狗》);二是个体生命向宇宙 与永恒的溶入(如《凤凰涅pán@①》)。然而,这两类关系是以首先意识到个体生命 和宇宙与永恒之间巨大的分裂感为前提的,都必将隐藏着强大的悲剧性倾向。事实上, 我们称之为“势”的这种强大的悲剧性倾向是《女神》的诗歌主题本身就具有的,因为 生命的毁灭与新生本身就是互为因果的。

生命的毁灭与新生是自叔本华至柏格森的现代生命哲学至为核心的命题,尽管郭沫若 对生命哲学的吸纳还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层次,但生命哲学深渊中漂浮上来的悲剧性气息 是《女神》的诗歌主题本身就埋藏下的基因。所以,在辉煌热烈的《太阳礼赞》中,“ 我”乞求太阳“永远照在我的面前,不使退转”,因为“太阳哟!我眼光背开你时,四 面都是黑暗!”这是摆脱不掉的恐惧。在《凤凰涅pán@①·凤歌》里,“我”以屈原 《天问》的方式对宇宙的存在提问,同时又追问“你(指宇宙)的当中为什么又有生命存 在?/你到底还是个有生命的交流?/你到底还是个无生命的机械?”天、地、海都无从回 答“我”的追问,最后,“我”只能感慨“我们生在这样个世界当中,/只好学着海洋 哀哭。”这无疑表明,郭沫若在对生命存在本身的追问已展现出对生命哲学的形而上的 思考,伴随着这一思考,生命哲学特有的悲剧性体验的精神基因已经渗入到了《女神》 中。

从上文对《女神》中的“气”与“势”的粗略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女神》式的“生 命底文学”已经处在现代生命哲学特有的悲剧性精神体验的临界点上。但也仅此而已, 就在这一临界点上,郭沫若的脚步停止了。他对生命哲学做出了乐观主义式的接受。正 如我们一再强调的,这正是郭沫若基于他所认同的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所做出的选择。 而另一方面,他对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所做出的概括又有着生命哲学渗透的鲜明烙印。 由此可见,在郭沫若诗学思想的核心——“生命底文学”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理 解之间有着内在的关系,可以说他的“生命底文学”有着中国文化的鲜明烙印。郭沫若 并不纠缠于闻一多意义上的中国新诗的文化身份问题,但他的“生命底文学”在中西文 化的交汇状态中不但没有失去中国的血脉,反而是一种突破中的再次确认。《女神》提 醒我们,中国新诗的文化选择和文化身份是极为复杂的,面对这种复杂的状况,应该多 一份迂回进入的勇气,而少些简单的中西文化的标签意识。在反思中国新诗的“现代性 ”路向时,这份勇气更应是我们的一份精神资源!

郭沫若炉中煤范文3

关键词:诗歌;感情;欣赏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灿烂文化的艺术长河中,诗歌这颗瑰丽生辉的宝石一直是闪闪发光的。从几千年前的《诗经》到现代诗,优秀的诗篇无不承担着丰富和美化精神生活的使命,并启示真理。它以默默的持久的力量,改造并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净化人们的灵魂。读诗可以激荡情怀,可以陶冶情操,可以开阔视野,可以坚定志向,可以增长学识。一言以蔽之,欣赏诗歌是一种美的享受。那么,该怎样鉴赏诗歌呢?

一、要深入领会诗歌所蕴藏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的情感美

有位诗人这样说:“诗歌是感情火山爆发出来的岩浆。”优秀的诗歌,都具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和充沛的感情,以之打动读者的心房。柯岩的《,你在哪里》就是一首撼动人心的诗。诗中哪句不是强烈感情的产物?“,你在哪里”这反复出现的呼唤,字字催人泪下;那层递式的应答,无不表现了各族人民对自己的好总理的怀念、敬仰之情。反复朗读它,仿佛感到的高大形象和亲切笑容就在眼前。再看郭沫若“五四”时期写的《炉中煤》:“啊,我年轻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烧到了这般模样!”这“心爱的人儿”“年轻的女郎”,就是“五四”时代我们祖国的象征。“炉中煤”就是立志改造中国的志士仁人。这两个比喻使得全诗虽然没有出现过一次“怀念祖国”的字样,却充分传达出诗人怀念祖国、热爱祖国的炽热而深切的感情。反复咏颂,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在读者心中腾升。

二、要着重理解诗歌所描绘的形象,欣赏诗歌的形象美

诗歌所包含的强烈的思想感情,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寓于诗歌所描绘的艺术形象中。如的《咏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仅用20个字,就生动逼真地勾勒出青松那傲霜斗雪、巍然挺拔的英姿。这是一个刚强不屈的胜利者的艺术形象,是一个笑迎风雪,与艰难作斗争的勇士形象。而贺敬之的《回延安》则塑造了抒情主人公的鲜明形象。诗人即第一人称的“我”,以赤子之心,表达了对延安母亲的深情厚谊,使我们看到了诗人赤子的纯情,窥见了诗人美好的心灵,感受到诗人高尚的情怀,听到了诗人激动的心跳。

三、要反复鉴赏诗歌精练概括的语言艺术特色,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诗歌丰富的感情、艺术的形象,都通过精炼、生动的语言艺术表现出来。如,的《七律・》仅仅56个字,便写出了“历时一年多,行程二万五千里”的,讴歌了这举世闻名的伟绩,可谓精练极了。而贺敬之的《回延安》,以口语入诗,陕北地方色彩就突出、鲜明。如,迭字的运用,像“几回回”“几辈辈”,构成一种舒缓而深沉委婉的语调,增加了浓郁的抒情气氛;还有“油镆”“黄土”“宝塔”以及“气喘得紧”等,更是具有陕北地方色彩的语言和景物。这些都使得这首诗更具有浓烈的民歌风味,有助于抒发诗人淳朴、深沉、真挚的感情。再看唐诗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仅仅10个字,却包含着几层意思:一是写鹳雀楼。这座楼有三层,当时楼有三层的比较少,这是鹳雀楼的一个特点。“更上一层楼”,写出了鹳雀楼的这个特点,不是泛泛而言的。因为只有身在二层楼才能有这个说法。二是富有哲理的意味。人们读了这两句诗,会离开鹳雀楼的景物描写,在愉悦中想得更深远,探讨一个道理,研究一门学问,不也如登楼一样吗?从而使思想得到升华。

四、要反复吟咏诗歌的节奏与韵律,鉴赏诗歌的韵律美和建筑美

郭沫若炉中煤范文4

关键词:诗歌类材料作文;现代诗;意象

高考作文以其在高考语文学科中占据的半壁江山重要地位而倍受大家关注,2013年也不例外。2013年福建高考语文学科一结束,不少考生心里就发虚,都担心作文会否偏题、离题。笔者有幸参加了2013年6月福建省高考作文阅卷工作,听闻作文组组长的阅卷后质量分析,结论是:大家并非“忧天”,2013年福建考生作文平均分比去年下降,偏题离题现象较为突出。

本次考题材料是顾城的一首诗歌(原诗题为《忧天》,诗人顾城,考题中均未标注)。诗歌语言特点的概括性与多义性,增加了作文审题立意的难度,以诗歌尤其现代诗作为作文材料形式出现,自2004年来福建高考作文2013年是首次,让不少考生意外,看不懂诗歌内容,也就无法准确立意。

一、考生习作片断

以下是本人在阅卷过程中看到的部分考生的作文(开头、结尾)片断,立意大体有以下几种:

片段1.“保护地球、保护环境”派。……地球失去引力?肯定和我们人类污染环境有关系,呼吁人们,好好保护地球吧……(抓“失去引力”)

片段2.“个人与集体”派:……地球失去引力,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同理,一个人如果离开集体,那么也将困难重重,所以个人是离不开集体的……(抓“无依无附”)

片段3.“找准位置”派:……树根只有向地底扎根才能保证树木长得枝繁叶茂,一个人若不想无依无附也得像树根一样找准自己的位置……(抓“扎进地层”)

片段4.“未雨绸缪”派:……地球失去引力后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我感到惊恐。生活中为避免出现类似的惊恐与忧心,需要我们常怀警惕之心,未雨绸缪……(抓“惊恐”)

二、原因思考

诗歌作者顾城虽是朦胧派诗人,但此诗内容却一点也不朦胧,最后一句甚至把意思都表达出来了,但就是这么一首不难的诗,居然难倒了一大批考生,令人深思。除客观上2013年福建整份试卷稍难、思维强度较高而导致考生写作时间太紧之外,主要还有主观上的原因:相当部分考生审题能力弱,没有完全看懂这首现代诗,而只看到“角度自选”就抓“一鳞”弃“全鱼”地片言立意、局部立意。

福建省语文学会会长王立根老师说:“作文要想得高分,首先得读懂材料,包括在材料背后隐藏着的某种信念。”本次阅卷指导组作文组长余岱宗教授在阅卷后质量分析时也特别指出:“根据材料写作,不可能只取局部,而不看整体立意。不是任何一句话,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写,大家千万别被通常的一句套话‘角度自选’所迷惑。”而一些考生并不明白这个道理,随便从诗歌中选取一些词句进而联想和发挥,于是就有了诸如以上的立意。他们或读不懂诗歌,不理解诗歌材料含义;或朦朦胧胧,半懂不懂;或抓现象而弃本质;或抓“一鳞”而弃“全鱼”,不抓整体而抓局部地片面解读、过度解读,甚至错误解读。

考生审题能力弱,读不懂诗歌的现状则反映出高中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教学的缺失。缺失造成的原因涉及教材本身的编写以及教师的实际教学两个方面。

其一,教材编写上。在人教版高中教材中,现代诗只有包括《沁园春・长沙》等4首新诗在内的一个单元,且被安排在必修一第一单元,教师学生都不重视。

其二,教师的实际教学上。诗歌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常运用意象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诗歌(尤其现代诗)意象繁杂,不好学更不好教。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因为高考不考,大多数教师就“读诗歌,讲背景,介绍作者”急功近利走走过场地教学,对现代诗形式及诗意不作任何解读,有的教师甚至让学生自己读、自己看、自己抄主旨……如此,学生怎能读懂诗歌的意象、意境并分析诗歌的主旨呢?高一下来,对现代诗解读能力还几乎为零,高二、高三又不再涉及现代诗,当现代诗最后作为作文的材料出现在高考中时,学生不懂借助诗歌意象理解材料进而审题立意也就成为必然了。

三、出路探究

意象,解读现代诗歌的钥匙。

1.思想上重视

从高一开始,教师就要重视现代诗教学,寻求解读诗歌的钥匙――意象。“意”是意念,“象”是物象,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本次考题具象征意义的重要意象是:流星、树根、地层、“自由”。)

2.训练内容分层分块

如果仅仅只学习教材上一个单元的现代新诗显然远远不够,教师应拓宽内容,通过指导学生鉴赏一些名篇佳作(如郭沫若的

郭沫若炉中煤范文5

1.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

A.《寡人之于国也》

B.《段于鄢》

C.《季氏将伐颛臾》

D.《秋水》

2.《李将军列传》一文中,不属于作者重点记述的战役是()

A.上郡遭遇战

B.雁门出击战

C.萧关之战

D.右北平以四千对四万敌之战

3.《张中丞传后叙》中所说的“守一城,捍天下”的“城”是指()

A.汴州

B.睢阳

C.洛阳

D.长安

4.我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是()

A.陶渊明

B.王维

C.孟浩然

D.谢灵运

5.《山居秋暝》是一首()

A.边塞诗

B.爱情诗

C.山水诗

D.田园诗

6.我国诗歌被誉为“诗史”的是__________的诗歌? ()

A.李白

B.屈原

C.白居易

D.杜甫

7.王昌龄的《从军行》是一首()

A.边塞诗

B.爱情诗

C.山水诗

D.田园诗

8.下列哪位作家的诗歌风格是“雄劲豪迈,悲壮沉郁”? ()

A.苏轼

B.柳永

C.辛弃疾

D.曹操

9.《季氏将伐颛臾》中“且在邦域之中矣”的“邦域”指()

A.颛臾

B.鲁国

C.齐国

D.宋国

10.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是

A.宝玉与戏剧演员琪官交往

B.金钏被逼跳井自杀

C.宝玉对封建“仕途经济”生活道路的鄙视和叛逆

D.薛蟠在贾政前的挑唆

11.《礼记》是一部()

A.法家著作

B.道家著作

C.墨家著作

D.儒家著作

12.《答司马谏议书》一文的语言特点是()

A.柔中寓刚

B.刚劲有力

C.层层设喻

D.细腻感人

13.《冯谖客孟尝君》中最能表现冯谖的政治才能的情节是

A.弹铗而歌

B.焚券市义

C.营造三窟

D.乘车过友

14.《楚辞·九歌·国殇》的语言特点是()

A.语言整齐,节奏舒缓

B.语言整齐,节奏短促

C.语言短促,节奏整齐

D.语言舒缓,节奏短促

15.下列括号中的句子翻译错误的是()

A.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技艺的精湛又何须再问呢?

B.数与虏敌战,(恐亡之)。恐怕失掉他。

C.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莫非曾经做过令人仇恨的事吗?

D.至于长者(抱才而困),则又令我怆然有感。怀抱才能无法施展而处于困境。

16.《门槛》一文是()

A.抒情诗

B.散文诗

C.寓言诗

D.哲理诗

17.冰心擅长写散文,其文体被誉为()

A.冰心体

B.新文艺腔

C.白话文西化

D.工艺美文

18.郭沫若在《炉中煤》中,借“炉中煤”来诉说衷情,这种修辞方法是()

A.比喻借代

B.拟人 比喻

C.设问拟人

D.借代设问

19.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是()

A.以此诟远。诟:肮脏

B.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仅:近

C.然尚恨有阙者。阙:宫殿

D.其讲之精矣。讲:讲话

20.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是()

A.巴金

B.老舍

C.茅盾

D.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 B

【解析】 “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段于鄢》,是郑庄公指斥弟弟共叔段的话。

2.【答案】 C

【解析】 司马迁选择了具有典型意义的情节突现人物形象。本文中,作者从李广一生大小七十余战中选取了四场典型战役:上郡遭遇战、雁门出击战、右北平以四千对四万敌之战、最后随卫青出击一战,来刻画李广形象。只有C项“萧关之战”,不属于作者重点记述的内容。

3.【答案】 B

【解析】 安史之乱起,张巡起兵抗击,与许远同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市),睢阳被围超过一年。在百姓和士卒的支持下,张、许坚守不降,牵制了安史大军南下。五十年后,人们对张、许坚守睢阳有些不准确的认识,甚至存有非议,韩愈认为应该明辨是非,伸张正义,为英雄正名,以维护国家的统一,便写了这篇文章。《张中丞传后叙》中所说的“守一城,捍天下”的“城”是指睢阳。

4.【答案】 A

【错误分析与防范】 王维、孟浩然都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所以很容易选这两位诗人。但这里问的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所以应该想到在他们之前的陶渊明。我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是陶渊明,故A项正确。

5.【答案】 C

6.【答案】D

7.【答案】 A

8.【答案】 C

9.【答案】 B

10.【答案】 C

【解析】 宝玉与戏剧演员琪官的交往,宝玉与母婢金钏儿调笑酿成金宅JIIJL被王夫人逼迫跳井自杀,其弟贾环从中又有意拨弄是非,这些都成为宝玉挨打的导火索。而宝玉荒疏学业、鄙视和背离家人为他安排的仕途道路则是导致他挨打的真正原因。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是他对封建“仕途经济”生活道路的鄙视和叛逆。

【错误分析与防范】 要注意区分宝玉挨打的导火索和根本原因。

11.【答案】 D

12.【答案】 A

【解析】 《答司马谏议书》一文的语言特点是柔中寓刚。全文语言委婉有礼,柔中带刚。由于这是一封书信,从头到尾都按照书信的礼仪来写,而且一再表明与对方有交情,并表示希望得到对方的谅解。但在谈到具体问题时,却旗帜鲜明,毫不退步,特别是处处强调自己是在奉上命办事,使对方难以反驳。体现了作者政论散文雄健峭拔、严谨犀利的风格。

13.【答案】 C

【解析】 《冯谖客孟尝君》通过冯谖为孟尝君出谋划策、焚券市义、经营三窟、巩固政权的故事,赞扬了冯谖的深谋远虑、有胆有识、聪明果敢的政治才能,其中最能表现冯谖政治才能的情节是“营造三窟”。

14.【答案】 B

【解析】 《楚辞·九歌·国殇》的语言特点是全诗语言整齐,节奏短促,读来铿锵有力,风格刚健豪壮。

15.【答案】 C

16.【答案】 B

17.【答案】 A

18.【答案】 B

19.【答案】 B

20.【答案】 B

二、文言文阅读

21.运用了类比的方法来论证,即以人死和绳断总会从一个地方开始来比喻城陷的情形,从而说明了城从许远所守的地方先被攻破,根本不能说明许远没有尽力。

22.诟:辱骂。

绝:断。

尤:归罪。

卓卓:特异貌。

23.将绳子拉断,肯定有一个地方先断开。

24.说:同“脱”,解脱。

徂:往,指嫁往男家。

汤汤:水盛貌。

渐:浸湿。

25.“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比喻女子年轻貌美;“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引出“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比喻女子不可为爱情所迷;“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女子年老色衰。

26.“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表明当时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这是造成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根本的社会原因。“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丈夫的“二三其德”是造成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直接原因。

27.了:终了,完结。

雕栏玉砌:带雕饰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指南朝故国的宫苑。

朱颜:年轻时特有的红润的脸色。

几多:多少。

28.这首词中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密切融合,所有景物描写都带有情感色彩。如“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本来都是美好的景物,但这些美好的景物在作者的眼中却成为反面的刺激,使他想起故国美好的时日,因而这些景物给人的感觉不是愉悦,而是无可奈何的感伤。

29.这首词的末尾两句,成功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是比喻忧愁的千古名句。忧愁本来是一种情绪,但作者将之比作一江东去的春水,滚滚而去,连绵不绝,使这种抽象的东西有了可感知的形象,使读者受到直接的感染。

三、现代文阅读

30.金柳新娘艳影 荡漾 青荇‘招摇柔波 水草 一潭 清泉虹 浮藻沉淀

31.“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既是写景,又是写意,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迷离恍惚,色彩斑斓。清泉潭底的浮藻,荡漾着染有晚霞的榆树的倒影,美丽得如同幻觉,使诗人遥想当年的欢乐。这些美丽的、斑驳的颜色和水草,仿佛是当年欢乐和理想的沉淀,像梦一样遥远,可它又在眼前。诗歌景中有情、音调柔美。

32.写出河中水草的飘忽肥美。

33.一是祖辈们所安排的囿于封建家庭礼教和孝道的“平坦而舒适”的道路,这是一条扼杀青春和生命的死路,另一条是作者自己勇敢走出来的、投身到“广大的世界中”的光明和希望之路。

34.作者重回故里,原本是兴奋、高兴的。他本想寻觅遥远的旧梦。但所目睹的一切令他感到痛苦:封建旧家庭的衰亡、故宅早已物是人非、周围的一切似乎都变了,又似乎什么也没有改变。在故居里找寻不到旧日的梦,更看不到任何希望和光明,因此作者带着失望和伤感离开了故里,离开了旧家,踏上走向广大世界的道路,作者心情很快由悲转喜。

35.作者心情的前后变化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思考和批判,表现了他的叛逆和追求精神。

36.在诗的开头,诗人把“我”假设为一只“鸟”的形象,而且这“鸟”是饱受磨难的喉咙嘶哑的鸟,使读者立刻被诗人的忧患意识所感染。这忧患意识来自对多灾多难的祖国博大深沉的爱。

诗歌就在这样的基调下,进一步展开了对鸟儿的歌唱对象的描述。

37.它们是:土地、河流、风、黎明。

38.从四个歌唱对象前面的修饰词语看来,它们都是长期遭受风雨打击、悲愤满怀、奋力抗争的形象,与下文鸟儿献身于土地的精神相吻合,强化了诗人所要表现的“爱土地”、“爱祖国”的主题。

郭沫若炉中煤范文6

论文摘要:以意造象是文学创作中思想情感表达的一种外化技巧,从古至今文学家们均普遍运用。以意造象应讲求“意”的新颖、深刻;而“造象”应符合事物本质,要有象趣和个性,方能产生艺术魅力。

“以意造象”,是文学创作中思想情感的~种外化技巧,就是作者从创作意图出发,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创造出适合于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形象。“意”即主观的思想情感,“象”即客观的人事景物。《周易·系辞上》:“圣人立象以尽意。”…‘造象”的目的,就是为了表达“意”。有什么样的“意”,就会有什么样的“象”。没有“意”,就没有“象”。人的思想情感是内在的、抽象的,而人事景物则是外在的、可感的。人的思想情感的表达,需要附载在具体的人事景物的形象上,即寓情于景,寓情于物等,才能被人理解、接受和引起共鸣,产生艺术魅力。

一、“以意造象”,在古典文学创作中十分常见。

如《诗经·关雎》中开头四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描写了水鸟欢快的应和呜叫,表达了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赞美之情。“关关,水鸟叫声。王先谦《三家诗义集疏》:‘《鲁》说日:关关,音和声也。’……《玉篇》:‘关关,和鸣也。”《集传》:‘雎鸠,水鸟。”,(诗中用起兴手法,写水鸟的呜叫,是为了表达人的情感。或者说,是为了表达人的情感的“意”,才造了水鸟的呜叫“象”。

又如杜牧的诗《长安秋望》:“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这是一曲对秋天的赞歌,赞美了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诗人对秋的思想情感是要表现的间接对象。诗中写诗人登高远望,纵览长安高秋景物的全貌,并用南山这个有名的归隐之地来作衬托,使“秋”的形、神都得到了具体的描绘,更表达了诗人心旷神怡的感受和高远澄净的心境。“这首诗的好处,还在于它写出长安高秋景色的同时写出了诗人的精神性格。”“秋”之高远无极的景色与诗人旷达胸怀的精神气质跃然纸上,让人心有所悟。

还有李清照的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词中对“绿肥红瘦”的描写,皆为表达女词人暮春时节的感伤情绪,“这种感伤来自她对春光的留恋和惜别,也是对自己青春将逝的烦闷与苦恼。”“绿”和“红”是冷暖互衬的两种颜色,“肥”和“瘦”是差异明显的两种形状,这样的描绘对比鲜明,生动形象,怜春惜花的情感被抒发得淋漓尽致。

“以意造象”,在现当代文学创作中也十分广泛。如郭沫若的诗歌《炉中煤》,用“黑奴的外表”、“燃烧”的模样表达了诗人眷恋祖国的炽热情感;袁鹰的散文《井冈翠竹》,写了青翠、挺拔、永不低头的井冈山的毛竹,以表现英雄的井冈山人以及亿万中国人民的革命气节和精神;许地山的《落花生》,则以平常事物比喻做人——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以此寄托希望。思想情感的表达,通过“以意造象”的外化技巧,都有了具体的形象,看得见,摸得着,更有感染力。

二、作为文学创作的一种技巧,“以意造象”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突出主题,塑造形象,完成文学作品的整体艺术构思。

因此,以意造象是有目的的创作,它要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体现的是作者对生活的理解、感受和认识,需要受生活本身的触发。有了较为明确的立意,进而加工、提炼出符合生活本质的艺术形象,使立意得到生动的表达。

“以意造象”是一种积极的文学创作技巧,它强调先有“意”再“造象”,重视“意”的统帅作用,古人所言“意在笔先”、“胸有成竹”正是此理。如清人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就强调了“造象”要先有“意”的重要性:“古人意在笔先,故得举止闲暇。后人意在笔后,故至手脚忙乱。”…“就是说,前人创作往往先有“意”,再“造象”,所以从容不迫;后人反之,所以手忙脚乱。

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没有把握事物的本质,没有一定的文学修养,运用“以意造象”的技巧也容易带来三个问题。一是先人为主。就是在立意之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所塑造的形象往往如“瞎子摸象”,先摸到什么就以为是什么,只表现一个侧面,有失偏颇。二是生编硬造。就是在立意之后,将一些并不十分贴切的形象生拉硬扯地往上套,七拼八凑,象个拼盘,缺乏鲜活灵动之气。三是平淡枯燥。因为先有立意,后有形象,抽象的东西先于具象,掌握不好就可能导致理性过多,感性缺乏,赋予形象的感彩不够,而表达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的愿望又很强烈,“意”强“象”弱,就是平淡枯燥。

所以,要注意“意”和“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形象的塑造贴切生动,思想情感的表达才可能深刻感人。

三、那么,怎样才能运用好“以意造象”的写作技巧,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呢

从“意”的方面来说,有两个要求:

一是要有新颖、深刻的立意。如丁芒的诗歌《家书》,这是一封作为老军人的父亲写给在部队的儿子的信。没有象一般的信那样,写报告亲人平安、家乡建设等老一套内容,而是寄给儿子“还燃着的青春的记忆”,“闪耀着壮岁风华的巨大的爱情”,鼓励儿子安心驻防,不忘过去,继承革命的传统。诗歌包含着父辈的深情,引人思索。父亲的“礼品”是珍贵的,特殊的,情感强烈,寄寓了老一代军人的期望。诗中的“硝烟”、“刀光”、“血影”、“英姿”等,形象生动,如在眼前。诗歌立意新颖、深刻,能触发人的联想和想象,引起丰富的形象思维活动,情动与中,感人心魄。

二是要有深厚、强烈的思想情感。如张常信的《秋雨》,这是一首写丰收的诗,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又显然是对家乡的牵挂,是对家乡丰收景象的赞美。但他不直接写抽象的思想情感,而是写“洒洒扬扬”的“中秋雨”,写“家乡的美酒”、“黄黄的谷子”、“红红的高粱”,还有心中无比思念的“她”,以及沉浸在丰收喜悦中的老乡们,写他们庆祝丰收的醉人场景。一幅幅的画面,象电影镜头般一幕幕地闪现,表达了诗人浓浓的乡情,思想情感深厚、强烈的,打动人心。

从“造象”的方面来说,有三个要求:

一是造象要符合事物本质。所造之“象”符合事物的本质,才有典型性,才具有文学的魅力。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从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需要出发,“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塑造了时期农民的典型形象。阿Q渴望革命,却又不了解革命;他痛恨被欺侮,却又总是欺辱比他弱小的人;他对自己受到的欺压无力改变,就用精神胜利法聊以;他希望通过革命过得好一些,但最终只能在被判处死刑之时叹息画押的圈儿不够圆……作者通过这个形象的塑造,深刻揭示了因脱离民众而招遭受失败的根源,阿Q的愚昧及其悲剧命运亦引起读者深长久远的思索。小说的形象极为真实生动,符合事物本质,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体现了深刻的主题。

二是造象要有象趣。象趣,就是指形象应具有浓厚的情趣。它要求用生动、有趣的形象,表达出某种深刻的思想观点,寓情于象,寓理于象,使读者在轻松愉快中获得教益。所以,象趣既包括作者塑造形象时所带有的情趣趋向,也包括读者在接受形象时所获得的审美情趣。超级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