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新技术企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新技术企业范文1
1四川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
2016年四川省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140家,年末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总数达到3134家,比上年新增427家,增幅13.62%。据科技部火炬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度我省共有3047家高新技术企业参加了统计调查,统计率达到97%。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099.7亿元,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30.87%;营业收入达到6287.3亿元,比上年增加6.28%;出口总额459.9亿美元,比上年增加85.43%;净利润282.3亿元,比上年增加15.33%;上缴税费314.1亿元,比上年增加6.71%。表1显示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推动四川省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高新技术企业经济显著向好
高新技术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快速增长,有效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我省的高新技术企业经济规模不断壮大。据统计,2016年营业收入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2246家,比上年增长了10.5%,其中,上亿元以上企业847家,50亿元以上企业19家,分别比2015年增长了4.6%、58.3%。特别是收入在1亿元与50亿元之间的企业已经达到828家,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27.1%,工业总产值占69.3%,出口总额占72.8%(见表2)。
3高新技术企业分类统计分析
3.1高新技术企业按技术领域分布情况
电子信息业仍占据高新技术产业重要地位,企业数量为1090家,占全省总量的35.77%;出口总额达115.59亿元,占全省总量的25.13%;全年实现净利润95.34亿元,占全省总量的33.78%。新材料405家,占13.29%,但营业收入和工业总产值均超过电子信息,净利润和实际上缴税额又均低于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474家,占15.56%,生物与医药业占比9.19%(见表3、图1)。
3.2高新技术企业按企业地区分布情况
(1)高新技术企业按地区数量分布情况。从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来看,成都拥有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最多,为2050个,占总量的比重为67.28%;其后依次是绵阳、德阳、乐山,分别为198个、141个、73个,占总量的比重分别达6.5%、4.63%、2.4%;阿坝州最少,为6个,占总量的0.2%。其中,成都是绵阳的10.35倍,是德阳的14.53倍,是阿坝州的336.4倍。(2)高新技术企业按地区工业总产值分布情况。成都工业总产值2302.02亿元,占总量的比重为45.14%;其后依次是绵阳、德阳、自贡,分别为468.16亿元、388.82亿元、333亿元,占总量的比重分别达9.18%、7.62%、6.53%;阿坝州最少,为6.07亿元,占总量的0.12%。成都和绵阳合计2770.17亿元,占总量比重达54.32%,已成为工业总产值的主要贡献力量。其中,成都是绵阳的4.92倍,是德阳的5.92倍,是阿坝州的376.17倍。(3)高新技术企业按地区营业收入分布情况。成都营业收入3400.89亿元,占总量的比重为54.09%;其后依次是绵阳、德阳、自贡,分别为460.33亿元、417.67亿元、314.67亿元,占总量的比重分别达7.32%、6.64%、5%;阿坝州最少,为5.42亿元,占总量的0.09%。其中,成都是绵阳的7.39倍,是德阳的8.15倍,是阿坝州的601倍。(4)高新技术企业按地区净利润分布情况。成都净利润234.08亿元,占总量的比重为82.92%;其后依次是绵阳、遂宁、宜宾,分别为23.26亿元、20.77亿元、16.56亿元,占总量的比重分别达8.24%、7.36%、5.87%;攀枝花最少,为-439056.90万元,占总量的-15.55%。其中,成都是绵阳的10.06倍,是遂宁的11.27倍,是攀枝花的-5.33倍。
4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4.1研发人员队伍不断壮大
四川省高新技术企业都拥有自己的研发机构,主要从事企业的技术管理、自主研发以及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2016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从业人员有所增加,年末从业人员达到76522人,其中大专以上人员数比上年增长了12.4%,其中国家高新区内的科技人员数更增长了21.8%(见表5)。
4.2研发投入不断加大
2016年我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合计329.7亿元,比上年增长19.3%,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不断提高,企业对科技活动的投入更大,更加重视对研究开发项目的支持。2016年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超过亿元的企业有4家:华为数字技术(成都)有限公司,投入4亿元;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入3.77亿元;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投入1.22亿元。
4.3专利申请数量大幅增长
2016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申请受理数达到20330件,比上年增长24.2%;授权专利数共13880件,其中发明专利4355件,与上年同比增长了29.7%(见图2)。
5四川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5.1区域发展不均衡
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折射出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从全省区域分布情况看,成都、德阳、绵阳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2389家,占全省的78.4%,在经济指标上表现的比较明显,近半数营业收入和工业总产值由成都创造。这种区域分布的不均将大大制约四川省经济全面发展的战略格局。
5.2收入规模在2000万元以下的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发展速度慢
高新技术企业范文2
1.自我评价。企业应对照高新技术企业的条件进行自我评价。认为符合条件的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网址:)进行注册登记。
2.注册登记。企业登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按要求填写《企业注册登记表》,并通过网络系统上传至认定机构。认定机构应及时完成企业身份确认并将用户名和密码告知企业。
3.准备并提交材料。企业根据获得的用户名和密码进入网上认定管理系统,按要求将下列材料提交认定机构
(1)《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书》;
(2)企业营业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书(复印件);
(3)经具有资质并符合本《工作指引》相关条件的中介机构鉴证的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研究开发费用(实际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近一个会计年度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专项审计报告;
(4)经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的财务报表(含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实际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
(5)技术创新活动证明材料,包括知识产权证书、独占许可协议、生产批文,新产品或新技术证明(查新)材料、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省级(含计划单列市)以上科技计划立项证明,以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4.组织审查与认定上述工作
在收到企业申请材料后60个工作日内完成
高新技术企业范文3
迄今为止,理论界对营销能力概念内涵的认识并未取得一致。M觟ller和Anttila(1987)认为,营销能力是一种多面体,是企业内部和外部与营销相关的人力资产、市场资产和组织资产的复合体。Carson和Gilmore(1993)认为,营销能力是企业在营销活动中所形成的满足顾客需求的技能。Day(1994)的研究为营销能力概念的界定做出了基础性贡献,他指出能力是技能和知识累积的复合体,它通过组织过程使企业得以协调其各项活动和有效利用其资产,并认为与营销职能相关的市场感知能力、顾客联结能力和渠道结合能力是市场驱动型组织的独特能力。Srivastava、Shervani和Fahey(1999)认为,营销能力就是在市场的变化中形成新观点,并通过重新设计和开发组织过程来创造新的顾客价值的能力。Knight和Dalgic(2000)则认为营销能力是企业利用所拥有的市场知识和营销手段在外部市场成功定位的能力。以Day的研究为基础,学者们进一步研究发现,营销能力是企业将集体的知识、技能和资源运用于满足相关市场需求,并通过增加其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来满足竞争需要的整合过程。同时,在近年来关于营销能力与动态能力的整合研究中,学者们提出了动态营销能力(dynamicmarketingcapabilities)新概念(Foley、Vorhies和Bush,2005)。Bruni和Verona(2009)指出,动态营销能力是企业通过创造、利用和整合市场知识及营销资源,而适应市场和技术变化的能力。Fang和Zou(2009)则将这种能力称为营销动态能力(marketingdynamiccapabilities),并认为营销动态能力是企业为应对市场变化而创造和传递顾客价值的跨职能组织过程。
二、高新技术企业营销能力的形成因素
(一)市场导向影响营销能力
从基于能力的视角来看,市场导向指公司对顾客要求的感应能力(Day,1994)。如今市场导向的概念代表了一种特定的公司层面的资源,它能够使组织感受市场的需求和开发能连接组织和外部环境的其他能力(Day,1994;Slater&Narver,1999;Songet.al.,2007)。研究表明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具有审视现状的能力、参与将来的能力和过程再造的能力(Day,1994)。Hooley等人(2005)的研究支持这种观点,并且认为市场导向的价值取决于营销活动的直接影响和取决于它对其他管理职能无孔不入的影响。市场导向作为文化资源的一个重要的部分正向地影响了营销能力的发展。因此,市场导向被看成高新技术企业营销能力的前因变量。根据Narver和Slate(r1990)的定义,市场导向包括三个部分:(1)顾客导向(2)竞争导向和(3)内部功能协调。市场导向的构成中最核心的部分还是与顾客相关的活动,它反映了组织的信念和文化。这个概念使我们更有理由认为市场导向推动了营销能力的发展。由于营销能力是使得企业的竞争优势得以建立和维持的主要因素之一,因而考察营销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意义深远。现有研究主要探讨了知识因素、组织因素和环境因素对企业营销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影响。Gran(t1996)认为,组织能力是通过企业员工知识和技能的整合而形成的。同样的,营销能力也是在企业营销人员重复运用其知识和技能解决营销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市场学习和市场知识管理能力对营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市场导向有助于推动营销能力的发展。
(二)技术导向影响营销能力
技术导向代表了一个公司识别和适应新技术的能力(Gatgnon和Xuereb,1997;Zhou,Yim和Tse2005)。以技术为导向的公司更愿意投入更多的R&D和在组织里应用新技术(Gatignon&Xuereb,1997)。市场导向和技术导向都鼓励接受新的观点,但他们主要的区别在于何处和如何产生创意。市场导向代表了顾客拉动的经营思想,而技术导向可以看做是乐于应用新技术的技术推动型的经营思想(Gatignon和Xuereb,1997)。企业对新技术的应用是IT企业营销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基于技术的创新与对顾客的紧密联系是分不开的,新技术的采用对IT企业的营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技术导向和基于技术的创新存在正向关系(Zhouetal.2005)。相似地,Srinivasan,Lilien和Rangaswamy(2002)的研究表明技术机会主义,即公司对新技术的感知和反应能力与技术的采用存在正相关关系,此外,他们的研究还发现高层管理层对新技术支持和技术机会主义的正相关性。而高层管理团队是IT公司营销能力的重要资源,由此可见,技术导向能正向影响IT企业的营销能力。
三、高新技术企业营销能力的影响因素
(一)营销能力对营销创新的影响
管理学大师PeterDruker认为所谓的营销创新,是指“营销人员把社会需要转化成有利于企业的各种机会”。实际上是指企业在营销管理的过程中,对营销各要素的重新组合,对新的营销观念、营销技术和营销组织的导入和应用,使得企业在营销理念、营销战略与策略、营销方式和手段上不断变革。企业能力和资源持续重组和整合创造了新的能力。这与营销文献中的创新的概念,即组织对新过程,新产品或是新观念的开发是一致的(Hult,Hurley和Knight,2004;Hurley和Hult,1998)。创新性是一种公司层面的能力,它反映了公司从事创造的倾向(Han,Kim&Srivastava,1998)。创新是经常性的市场导向学习的结果(Kirca,Jayachandran,&Hearden,2005)。理论界对企业能力的早期研究绝大多数是基于企业整体视角的,关注资源、信息流动,关注过程(Process)、位势(Position)和路径(Path),很少有学者将营销战略引入企业能力研究的范畴中。直到1993年,Meyer&Utterback才在其论文中提到,企业核心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产品创新的基础上将产品成功地推向市场的能力。Day(1994)随后也进一步研究了营销能力及其对产品商业化成功的贡献。Vorhies(1998)通过对美国企业的调查发现,营销能力强的企业效率也较高,但是Vorhies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研究的局限性,即营销能力的定义及其贡献。熊伟(2005)认为,营销能力是指企业在掌握经营信息的基础上,与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协作,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有效地向目标市场提品以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此后更多的学者开始致力于更为细致地研究“各种营销能力为企业获得成功分别做了什么贡献”。TigerLi和RogerJ.Calantone(1998)提出了市场认知能力与新产品竞争优势二者关系的研究模型,他们认为企业外部的市场因素和对市场认知的重要性的理解影响了企业的市场认知能力及其研发实力,继而影响了新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这两位学者在美国的软件行业抽取了1000多家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证实了他们的研究假设。ErikJanHultink等4人于1998年进行了“新产品上市策略”的研究。他们认为,新产品上市的战略方面的决策(产品、定价、促销、分销决策),并且与战术决策一起决定了新产品的市场绩效。因此,是营销能力推动了营销创新的发展。
(二)营销能力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在国外,在界定营销能力概念时关注到营销能力对企业创新的影响问题。Amabile等(1996)指出了营销能力在整合企业资源与推动创新领域工作方面的作用。Song等(1996)认为,在产品研发阶段,消费者需求和市场竞争是需要被评估并且整合到新产品创意过程中,营销能力对于辨识正确的创新方向和价值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就包括了技术创新。不少国内外学者越来越重视营销能力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如Twiss(1992)、Burgelman(2004)、吴贵生(2000)、银路(2004)等,就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以及评价体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虽然他们的角度和观点不尽相同,但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将营销能力纳入了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范畴。X.MichaelSong和MarkE.Parry在1997年《新产品开发过程的日美比较研究》的论文,通过对日本和美国一千多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研究,认为企业的营销能力、技术能力和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的集成度决定了企业新产品研发过程的效率,继而决定了新产品的差异化程度和竞争优势。因此,营销能力推动了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结论与展望
高新技术企业范文4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内部审计;审计质量;审计辅助技术;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5-0133-04高新技术企业的审计认定工作对于企业能否拥有国家的优惠政策支持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和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
1 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
1.1 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内部审计的理念和方式上
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在“高、新”二字上,体现的是先进性和高科技性。高新技术企业是在我们国家有一些尖端技术和技术再发展的企业,它们都有很高的研究性。很多研究成果一旦投入市场,就能给国家带来很大的利益。高新技术企业有很多自己的专利,这些成果是推进社会创新的主要力量。高新技术企业通常采用先进的企业资源管理体系,为企业内部资源管理实现智能化、自动化提供了平台。
1.2 企业的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高
高新技术企业有很多专业人才和自己的尖端产品,在自己的优势产品上还在不断研发出新的产品,这些后研发的产品项目无形之中形成了企业潜在的力量,使企业在以后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同行业领先地位,也充分体现了企业整体竞争力。
1.3 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生存能力差、投资风险大
有很多高新技术产品比如电子产品,刚投入市场时有很高的市场份额,能很快地占领市场,但是竞争对手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仿照出来,而且价格还低,对高新技术企业利益形成了威胁,市场逐渐被仿冒品代替,企业的产值也不断下滑。
1.4 高新技术企业内部审计出现的问题
固有风险:高新技术企业决策者的资金是否符合法律规定,高新技术企业在市场中的风险是很大的,只有不断地推出新产品,才能发展。这种行业风险是无法预测的,是企业财务无法左右的,我们只有先通过审计工作来推算产品的市场风险,进而规避风险、控制风险。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内部管理方法是比较先进的,这也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的管理方法需要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及执行加以测评。只有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生产体系充分了解的审计师才能对企业的规避风险能力做出判断、检查风险。如何使企业风险降到最低点并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需要审计师按照审计流程逐一检查,注册会计师可以从高新技术产品收入的确认以及科研开发项目投入费用的确认等重点环节入手,对其费用核算、编制等进行审核。企业风险的检查是直接影响评估风险水平的,风险控制的优劣直接和审计师有关系。
2 高新技术企业审计中主要的风险控制点
2.1 高新产品的研发经费确认审计流程复杂
在审查高新技术企业时,首先,要确定其研究开发费用是否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中;然后,根据这些费用的归类,详细审计企业的各项开支。在设计时应该重点对直接关系企业运行的支出项目进行审核,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2.1.1 人员支出是指研发过程中所参与涉及研究开发项目的人员费用支出,包括技术研究人员和项目的辅助人员,在人员支出费用审核过程中,其核心在于对研发人员的认定工作。每年度的研发人员清单应与申报材料保持一致,同时,需要关注研发人员的薪酬设计在各项目间分配的合理性以及在各研发项目中工作分配的依据是否充分
可信。
2.1.2 直接投入是指在工作中明确划分到直接投入的开支范围内的费用。由于注册会计师对于高新技术行业技术特点和背景信息掌握程度不同,其对企业申报领用材料的真实性判断具有很大的难度。通常,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用中各种直接材料费项目复杂多样,因而,很难直接判定该费用是否属于直接投入,缺乏可直接参考的依据。
2.1.3 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活动所造成的对自身设施的破坏或损耗折合成的费用等。在审查已经产生的费用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把企业原有的设备进行盘点,认真核对发票,并逐步检查其发票或申请单以及长期待摊费用等信息是否有研发人员的签字确认。
2.1.4 高新技术企业的设计费用主要是用在企业新产品的研发、制作上。一些高新技术企业由于自身研发能力有限,会将部分设计外包出去,涉及到部分设计费用的审核时,缺少充分的依据和凭证,给外包设计费用的审核带来难度。
2.2 高新技术产品收入的确认难度高
由于高新技术产品主要的价值在于其所蕴含的高科技上,而高新科技的跨学科性和复杂性使得经费划分时的难度加强。例如,企业某项高新的技术产品运用了多种研发技术设计而成,其产品营业收入比例划分对于高新技术产品收入认定也具有极大的挑战。分产品的全年收入分月明细表,合计数与审计报告的收入核对。对生产的产品进行合格率检查。对于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每个产品至少应详查1~2个月,以确认申报的收入真实准确。原则上应对最后一个月和销售最多的一个月进行详查,对于月份间销售波动异常的产品需追加详查。高新技术产品是否存在关联交易,是否涉及到异常或非商业惯例的交易行为等,对于关联交易的价格与其他客户的价格比较是否合理。
高新技术企业范文5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优化路径
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行业环境越来越动态多变,如何加强税收筹划活动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作为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中坚力量,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了一系列优惠税收政策,但同时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用支出较高,不利于其经营效益的提升。而税收筹划是高新技术企业在新常态发展背景下降低经营成本,增加经营效益的关键环节。但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筹划理念需要更新,筹划方法不够科学有效,导致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成本增加,阻碍了财务目标的实现。因此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变革传统税收筹划理念,建立全流程税收筹划模式,实现财务目标与战略目标的有效对接。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普遍存在的税收筹划风险,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以期能够为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控制税收成本,以及发挥税收筹划职能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导。
一、税收筹划目标及意义分析
(一)降低税收成本
高新技术企业在实施全流程、全方位的税收筹划体系,能够及时而高效的控制各部门的财务管理活动,不仅全面掌握各项目、各部门的研发费用、期间费用等,而且有助于分析各研发项目未来资金需要,从而提高研发项目的成功率,保障财务体系的稳定性。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支出阻碍了其利润的获取,通过科学税收筹划体系的建立健全能够有效帮助高新技术企业发现不合理税收支出,完善税务管理流程。另外,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各项研发项目的研发周期较长、产品转换周期较长,同时需要较大的流动资金,而高新技术企业只有重视税收筹划工作,减少不必要税务支出,才能为研发项目的巨大资金需求提供保障,避免高新技术企业资金的断裂与研发项目的中断,进而避免更大的、不可逆转的损失。
(二)实现财务管理目标
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将覆盖各项目部门、各层级人员,从而有利于加强企业各部门会计信息传递和合作沟通,并增强对各项税收的管理。高新技术企业构建全流程税收筹划模式能够有效减少各项目部门虚假会计信息编制行为的发生,保障财务利益。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工作不仅局限于简单的税务成本控制,而且将考虑整个财务管理体系的运行特点,进而实现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三)有利于制定研发战略
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不仅关注于短期的税务成本控制,而且还与高新技术企业长期战略目标与研发战略目标相结合,使得长期研发资金能够得到保障,进而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做好研发规划,避免研发中断风险,为研发战略的顺利实施做出保障。高新技术企业在构建全流程、全员的税收筹划体系时,能够将各项目部门的研发资金需求和未来研发成本合理预估和评价,从而为各项技术、产品的研发战略制定更完善的资源配置方案。因此通过税收筹划使得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目标与研发目标更好地结合起来,减少研发目标实现中的阻碍,提高研发战略成功的可能性。
二、税收筹划风险探讨
(一)税收筹划理念不科学
高新技术企业缺乏科学的税收筹划理念将不利于其控制税收成本,同时只关注于短期的税收筹划策略,而忽视了长期的税收筹划战略目标确定,将影响高新技术企业通过降低税收成本,保障研发资金支出。并且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不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全面掌握各项税收情况,缺乏宏观调控和控制。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筹划只局限于财务部门及人员,并且只针对短期税收费用的控制,单纯依靠财务人员在对各项目研发费用的信息收集以及处理,使得最终实施效果较差。
(二)税务信息平台不健全
高新技术企业在税收筹划过程中缺乏高效、快速的税务信息平台,不利于及时控制各研发税务支出,影响税收筹划目标和方案制定的科学性。同时高新技术企业税务信息平台的不健全将影响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获取,从而不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合理利用税收政策减轻税务支出。另外,当前高新技术企业缺乏利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科学信息技术的专业人员,从而不利于高新技术企业构建信息技术平台,降低了税收筹划效率。高新技术企业税务信息平台的缺失将降低决策质量,影响税收筹划方案制定的全面性、科学性。
(三)税收筹划制度不完善
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制度不完善会造成较大的风险,不利于战略目标实现和经营效益的取得。当前高新技术企业未能形成全面的税收筹划体系,只局限于短期成本控制,而忽视了建立全流程的税收筹划体系。同时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筹划方法对国内外科学方法的引进不足,从而未能实现最优筹划。另外,高新技术企业的各项目部门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足造成税收风险的存在,会计信息质量不够高,给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决策、财务决策以及资金配置和成本控制造成了较大困难。高新技术企业在税收筹划过程中各部门信息沟通不足、信息传递低效率,进而未能有效帮助税收筹划人员准确、及时掌握税收问题及风险。同时,高新技术企业在对实施税收筹划过程中未建立有效的监督控制制度,容易造成高新技术企业会计行为的规范性不足,并且缺乏对不规范税收筹划操作行为的严格惩罚制度。
三、税收筹划优化策略
(一)强化科学税收筹划理念
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管理体系建设,首先应树立科学、先进的税收筹划理念,而且要加强对专业人员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应摒弃以往传统、落后的税收筹划理念,要通过对专业财务人员优化税收筹划流程所需技能和理念的培养,构建适应新常态经济发展形势和高新技术企业长期战略规划的税收筹划模式,从而帮助高新技术企业提升外部竞争环境的适应能力。同时,高新技术企业应加强各部门管理人员对先进税收筹划理念和税收政策的认识,使管理人员能够帮助各基层部门利用先进税收筹划方法控制税收成本,实现经营效益的可持续增长。另外,高新技术企业不仅在财务部门人员中进行税收筹划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应覆盖高新技术企业各业务部门、各层级人员,保障各级人员参与税收筹划目标制定和实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建立信息平台
高新技术企业应引进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科学信息技术构建统一的税务管理信息平台,将科学信息技术合理运用到税收筹划工作中,能够提高高新技术企业信息传递效率,增强税收筹划人员获取各项目部门、各层级税务信息的能力。为此,高新技术企业应加强内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建设,加强对专业税收筹划人员对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的思想教育和技能培训。同时,高新技术企业应在各部门中建立税务管理信息传递与交流机制,增强高新技术企业各部门税务管理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搭建科学且高效的税务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能提升信息传递效率,而且能够为高新技术企业调整税收筹划方案以及长期战略规划和短期经营策略的调整提供更真实、有效的决策信息。高新技术企业应将税收筹划流程软件化,提升各部门税收筹划效率,从而全面监督、控制高新技术企业各部门的会计信息。另外,高新技术企业搭建税收管理信息平台能够及时发现各部门的税收风险,进而为税收筹划目标和内容的反馈调整工作提供有利条件。
(三)加大税收风险防控
高新技术企业应注重建立全方位的税收风险防御机制,为完善税收筹划方案和实现税收筹划目标建立有效保障。高新技术企业应充分调查分析各部门税收管理活动中的问题,促进各部门风险防控意识,搭建及时、动态、开放的税收风险防控体系。高新技术企业应构建能够覆盖全部部门和人员的事前、事中及事后的税收风险防控机制,最大限度地提升高新技术企业整体税收风险抵抗能力。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事前的风险防御机制对各部门有可能出现的税收风险进行合理估计与预判,提高税收筹划制度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四)加强对税收政策的认识
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应建立在对税收政策认识和充分利用的基础上,要加强对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掌握,了解合理避税的方法。因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人员应密切关注可以进行减税的领域,熟练了解各项税率,并及时关注我国税收政策变化,提高税收筹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外,税收筹划人员可以在全面掌握国内外高新技术行业税收政策的基础上,预测税收政策的变化趋势,从而最大限度地帮助高新技术企业控制税务成本。高新技术企业只有准确把握高新技术行业的税收政策变化,才能在行业竞争者中建立优势地位,实现各项研发项目长周期资金的需要,发挥研发优势。
(五)健全监督制度
监督制度的建立健全是保证高新技术企业实现税收筹划目标的关键因素,而目前针对各项目部门、各流程的税收筹划行为的监督评价不够深入,高新技术企业亟须建立全面的对各部门的税收筹划活动的监督评价机制,实现对不规范的税收筹划行为的全面监管。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监督制度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税收筹划目标以及内容。高新技术企业为实现高效的税收筹划必须应加强监督与评价,促进企业整体税收管理活动的规范性。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税收筹划规范流程,使各部门执行税收筹划目标的过程都能得到有效约束,并要对违反税收管理制度的行为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和奖惩条件。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新技术企业加强税收筹划工作对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企业利润,保障研发项目资金需要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体系的完善涉及到财务管理活动中的方方面面,提升了高新技术企业对各部门经营管理活动的控制能力,有助于实现财务管理目标。高新技术企业在税收筹划中存在科学理念认识不足,信息平台不完善等问题,对此本文认为高新技术企业应强化科学税收筹划理念,引进科学信息技术搭建税收管理信息平台,并建立税收风险防控机制全面控制税收筹划流程。同时高新技术企业应增强税收筹划人员对税收政策的认识,把握税收优惠点,掌握税收政策变化,切实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效果,减少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支出,提升整体利润获取能力。最后高新技术企业应建立监督评价机制,提升税收筹划流程的规范性。
参考文献
[1]仝书峰.基于财务管理视角的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2]李玉玲.基于财务管理视角的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7(15):159.
[3]杨皎鹤.基于公司战略的高新技术企业税务筹划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版),2019(20):115-118.
高新技术企业范文6
一、高新技术企业概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竞争是日趋激烈,企业如果在库存控制上,反应不够灵敏的话,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高新技术企业的库存,既占用资金又占库房,造成巨大耗费,但区别也其他企业,它不是产成品的库存控制,而是研发时产生滞废料的库存控制。高新技术的研发过程中原料需求是不稳定且不连续的。常用的库存控制方法效果不明显,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的管理方法,实现高新技术企业高效率低成本的完成研发工作。
第一,高新技术企业含义。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从事高新技术行业或处于高新技术领域的企业,即研究开发、生产销售高新技术产品或大规模运用高新技术的企业。它不同于一般传统企业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产品或服务中技术含量比较高。
第二,高新技术企业的库存控制的意义。
有效地控制手段可以降低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和耗费,提高存货周转率,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高新技术企业的库存要解决的是滞废料的库存。滞料就是在研发过程中使用过的原材料,它尚可以使用,一点都未丧失物料原有的特性和功能,只是以后不需要而闲置在仓库中的物料。还有一些废料、旧料、残料。
第三,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
“四高”,即高投入、高效益、高风险和高成长;
产品的生命周期短、更新换代快关系企业兴衰;
优秀的领导团队。
二、目前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库存控制技术的发展水平
第一,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库存控制的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必须具备两点优势,一是先进的技术产品,二是比他人低的研发成本,这样才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新产品所需的原材料不同于其他生产企业的原材料,它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批量小、品种多,特别是需求不稳定、不连续,给采购量的控制带来了困难。因此,库存控制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一大难题。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采用的库存控制技术有ABC库存控制法、订货点技术、JIT存货管理方式、MRP技术和仓储管理系统技术WMS297等。这些技术未能控制企业的库存,反而使滞废料存货不断增加,占用了资金,研发费用居高不下。
第二,国外高新技术企业的库存控制水平。
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起步早,有深厚的工业基础作支持,资金雄厚,创新意识更强,所以在技术创新方面领先于世界。国外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库存控制技术主要是库存策略与库存控制结合,运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理念,真正践行库存控制的原理,既控制订货、进货过程,也控制销售出库过程。以日本丰田汽车为例,它的核心是精益生产,即在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中,(从设计研发到进入生产线,再到销售)消除一切不能增加产品附加值的活动。目前丰田汽车在研发阶段的库存控制上,一方面,对采购工作进行控制,将最大库存量缩小,以减小产生滞料的机会;另一方面,以处理价值最大化的原则处理滞废料,洽谈供应商以旧料换新料,完全当作废品出售给废品收购站等方法,以实现库存的控制,从而研发费用有所降低。
三、高新技术企业库存控制的方法及解决方案
解决方法:我认为解决高新技术企业库存控制的方法应结合库存控制的原理,有进有出才能达到平衡。首先要在采购部门实施控制,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新产品是原料需求不稳定、不连续,所以应该调整采购策略,进行小量的单独采购,在此基础上将该原料的最大库存量压缩。然后,要学习丰田汽车,以最大价值原则处理库存中的滞废料。
具体措施:
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
成立销售小组或交由销售部。
减少研发过程中的浪费。
与供应商建立互利关系关系。
将无法出售、交换、调拨再利用的考虑破毁、焚毁或掩埋。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