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典情感文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典情感文章范文1
关键词:经典诵读;兴趣;重读轻讲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9-0030-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9.017
儿童经典诵读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一个突破口。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提出要在教学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国学教育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而经典诵读是国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在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成为了广大教师开展较多的教学活动。国学对学生的人格完善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对健康心理理论、情感教育理论的补益。有关专家谈到经典作品对人格的塑造时,提出了“以经典孕育智慧人格”“以经典孕育道德人格”“以经典孕育审美人格”的理论,认为经典教育过程是一个使学生触摸智慧、发现智慧、启迪智慧、生成智慧的过程。小学是人的一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有关小学生情感教育的心理学理论还不十分完善,国学教育对健康心理学理论和情感教育理论能起到补益作用,有利于完善小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其阅读能力及语文素养,拓展其心灵空间。经典诵读教育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如儒、释、道三家的精华,不仅仅能提高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还对人格的健全、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为了使经典诵读真正发挥其作用,产生其应有的影响,在低年级经典诵读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突出一个“趣”字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经典诵读中,教师要在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切忌硬性要求布置任务让孩子死记硬背古代的经典。低年级经典诵读贵在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贵在对孩子进行国学经典的熏陶。诸如《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这些经典内容读起来朗朗上口,低年级的孩子虽然不理解其含义,但是若为他们创设语境,他们会在不经意之间背诵。而这种语境的创设可以分为在家和在校两个部分。在家可以让家长通过音像媒体设备播放经典,让孩子听、看音像媒体,接触、感悟经典,可以由家长给孩子朗读经典让孩子了解经典,也可让家长陪同孩子共同诵读经典,学习经典。在学校可以利用校园广播播放经典,使学生受到经典熏陶,可以开展经典诵读比赛,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也可以在课间或早午读时间讲经典故事,让学生学习经典。这种有意无意的诵读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经典,受到经典的熏陶,还可以不断地积累经典知识,在潜移默化中爱上经典。若是教师强行要求背诵,摊派诵读任务,不仅会使学生失去诵读的乐趣,也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因此,低年级经典诵读中教师要时刻把“趣”字放在首位,注意激发学生朗读经典的兴趣,让学生在趣味中朗读,读出兴趣。
二、要突出一个“易”字
低年级经典诵读选择内容要浅显,朗读起来要朗朗上口,切忌诵读内容过难、拗口。人在看书和学习中甚至是休闲时可以背诵一些名篇、成语、佳句、诗歌短文……这是锻炼记忆力的好办法。而经常进行经典诵读可以使小学生的记忆力大大提升。研究显示,小学阶段是学生记忆力最强的时期,诵读经典,记忆经典,可以使学生的记忆力得到强化。他们不仅可以在诵读中获得美好情感的熏陶,还可以积累大量的经典作品,拓宽语文学习的容量。小学语文教学以无与伦比的优势承担着人文素养教育的重任,在小学阶段进行经典诵读是将这一重任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内容的选择显得尤其重要,它关系到学生诵读兴趣的浓淡。因此,低年级经典诵读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内容不易过难,所选内容朗读上还要注意朗朗上口。比如《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这三部经典就十分适合一、二年级学生诵读。故而在经典诵读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多方考证、把关,真正把一些符合学生认知,易于学生接受的且对学生学习、成长有益的,能够激发学生诵读兴趣的经典内容筛选出来供学生诵读。
三、要注意诵读时间和诵读内容安排的合理性
低年级经典诵读要注意合理安排诵读时间和诵读的容量,切忌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低年级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都要注意容量和时间的控制。学习容量不易过大,时间不易过长,要在学生乐于接受的范围。低年级经典诵读可以安排在早读、午读或课前时间,以集体诵读的形式进行。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到校后有事可做,另一方面可以形成一种诵读的氛围。学生在长期的诵读中不仅可以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还可以积累大量的经典知识,且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若诵读时间安排不当,学生会产生厌烦情绪,反而起不到良好的作用。
四、要注意重读轻讲
经典情感文章范文2
一、多种形式诵读,传承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诵读是对典范性、权威性并经过历史结晶的最有价值的国学典籍的诵读,它重在“诵”。“诵”,意为“用高低抑扬的腔调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诵”这一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诵读,在诵读中探索,在诵读中感悟和理解,在诵读中提高语文素养。
1.有节奏地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语调的抑扬;二是句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教学中,第二种停顿方法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画出小节线,以便更好地进行诵读。如教学《学弈》一课,在初读时要引导学生画出小节线: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画出小节线后,学生懂得怎样停顿,读起来也就朗朗上口了。
2.配乐诵读。音乐是一种特殊而富有表达力的语言。在诵读教学中,选一首与课文情感一致的乐曲与朗读同步播放,音乐的节奏、旋律就会把朗读者融入乐曲的意境和情感之中,让朗读者在文学与乐曲交汇的海洋中神游,受到感染和熏陶。如教学《学弈》一课时,选择古筝曲子来配乐诵读,学生在背景音乐的配合下声情并茂地朗读,情感得以最大限度地释放,不仅能给听众带来美感,还能激起读者的情感波澜,扩大读者与听者的想象空间,最终达到理解曲词富于抒情性和音韵美的教学目的。
3.摇头晃脑地读。古代诗文讲求韵律,富有音乐感,诗人读诗往往会情不自禁地随着文章的节奏和韵律摇头晃脑,进入诗境。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摇头晃脑地诵读,不仅能把握诗词的节奏,让学生逐步进入状态,既读得非常投入,又能感悟诗文的韵律美和内涵美,感受到经典诵读的魅力。
4.表演诵读。表演是学生喜欢的形式之一。经典诗词的内容往往是通过小故事来揭示深刻的道理,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如果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把经典诗词编成一个个小故事并表演出来,就能更好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经典诗词。如表演《学弈》中两个弟子学习的情景,当乌鸦飞过时、当树叶飘落时、当叫卖声响时……其中一人专心致志,而另一人心猿意马的情景,可以让学生明白两个人由于学习态度的不一样,学习的结果也不一样的道理,进而理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通过多种形式诵读国学经典,可以让学生做到“乐读”、“美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态美和韵律美,也能使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深化学生热爱母语、景仰祖国悠久文化的情感。
二、故事启发理解,感悟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诵读关键在“诵”,过程在“趣”。国学经典中有时一句话就是一个故事,学生很不容易理解。如果创设故事情景,让学生在故事中感知,在故事中体验,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理解经典故事,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如教学《弟子规・出则悌》一课时,通过给学生介绍历史上很多孝悌的故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经典故事。如讲唐朝李绩的故事,李绩当时已经贵为像宰相一样的大官员,当他年老的时候,他还不忘照顾他的姊姊,还为他的姊姊熬煮稀饭,可在不小心当中,一阵风吹来,火就把李绩的胡子给烧焦了。我们想一想,当李绩的姊姊年纪这么大了,李绩年纪也不小、也是老人了,他还能这样的对待自己的姊姊,孝悌的精神实在是非常难能可贵。
三、联系生活实际,弘扬国学经典
中国优秀的古典诗文意蕴高远,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
1.运用经典,明辨是非。教学《弟子规信》时,通过创设情景剧“小红和小明”,让学生判断,他们中谁对谁错?错在哪?你们在生活中是否有这样失信的事?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就自己与朋友、父母、同学等相处时是否做到“信”来谈感受?在明白道理的同时规范自己的行为。
让经典走进生活,使学生学到千古美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学到“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掌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道德原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影响。
2.运用经典,充实习作。学生在学习古典诗文后,会在习作中引用经典名句来充实习作,突出习作的主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学生的习作片段:
①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我用学过的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来劝导他。
②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恩情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③来到瀑布下,仰望倾泻而下、泼洒飞流的瀑布,我不禁想起的诗句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学生把学到的国学经典诗词运用到习作中修辞语句,不但为自己的观点找到一个强有力的后盾,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还使文章显得更生动,语言更亮丽,体现出学生具有的文学素养和不同一般的写作功底。
四、有效拓展,展示国学经典
经典情感文章范文3
客观地说,对“文言经典”教学思考的基点,不应该落在对“文重”还是“言重”二元对立式的简单化逻辑选择上,而应该落在我们究竟需要采取哪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去改变现状、提升层次。传统的经典文本,不管从时间、空间,或者从文化、心理和审美上,都与我们的差距甚远,学生当今的语文生活和古人的语文环境也有了千差万别,存在这样的尴尬和冷遇似乎也情有可原,但这确实又不能成为我们逃避教育责任的最大理由。在阅读活动中,我们每一次回到文本,指向的都是一个有意义的本体。在此范围内,阅读和理解都意味着回到文本最初的真实性。在伽达默尔看来,读者的先见、先有和先行融合在理解中,或者说文本的视界和读者的视界相汇合,决定了理解中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当然也可能包括说话者的原初意图,即最初的真实性。孙绍振教授也指出:“文本,尤其是经典文本,并不如后现代哲学所说那样是无深度的、无本质的,而是有其稳定的主体层次结构的。阅读,就是读者主体、文本主体和作者主体从表层到深层的同化和调节。”[1]诚然,在常态化的“文言经典”教学中,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文言文课堂成为了文言知识积累的储藏室和文言能力训练的竞技场,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较为普遍地出现浅阅读或者误阅读的问题。之所以不能正确地体验项羽之悲、李密之苦和韩愈之痛,恐怕还是因为“读者主体”(学生)和“文本主体”之间同化的缺失和调节的失败。不管是教学目标的设立,还是教学内容的确定,这些“文言经典”的情感价值和育人功能,都应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说教育的本质是面对历史和文化,是接受,是传承,是将受教育者变成有历史感、有深度的人,那么理想的教育结果理所当然是让每一位受教育者都成为历史文化的载体。由于“文言经典”往往具有审美价值、情感价值和认识价值,因而“文言经典”的教学就先验地拥有对接历史文化的功能。由此,“文言经典”的教学要走出尴尬和冷遇的境地,就迫切地需要教师能真实、真切地唤醒学生的真情体验。换句话说,“文言经典”的有效教学很大程度上需要唤醒“读者主体”(学生)的真情体验。清代沈德潜说过,在研习古文时我们应注意两点:释疑难和通感情。尽管对“文言经典”的词义阐释可能会存在争议,但是在当下的教学对话语境中,“释疑难”不成问题,反而是“通感情”问题多多。我们有理由相信:当学生能够带着真情去诵读经典文本,和文本言语对象之间建立了情感联系纽带时,他们往往就能够将心比心,随着文本喜怒哀乐,甚至能够直抵文本的核心。李海林教授指出:“越是重要的价值,基本的价值,越隐藏在语文教材的深处,越难发现,越难掌握。”[2]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给“文言经典”贴上各类情感标签,诸如悲戚、悲伤、痛苦、哀愁等词语,而省略了必要的情感体验的过程和环节,那么这样的填鸭式语文教学方法只能把学生与“文言经典”之间的距离拉得更大,以致学生以冷眼旁观的态度来进行一些虚假的体验和伪装的品味,而那些蕴藏在文本深处的“价值”也就无从挖掘了。基于此,唤醒读者主体(学生)的真情体验,不但应是一种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而且应是一种基于学情的教学策略。在笔者看来,“文言经典”教学要唤醒学生的真情体验,需要采用两种教学策略:一是运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去体会和品鉴文本所蕴含的“真情”和“文心”;一是让学生带着真情去自主探究文本问题,去自主体验文本核心。
先谈第一种教学策略。在后现代教育理论家看来,教师即课程,教师的作用天生重要,教师的素养也极其关键。所以,我们主张由教师引导学生去体会真情、品鉴文心,这也是一种体现教师作用和教师素养的教学形式。我们知道,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显性知识的获得,还应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就语文教学而言,实现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是语文教学永远不变的终极目标,也是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所在。因此,虽然语文教学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不断有新的内容生成,但必须具有一定的价值,要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指向性,即指向教学的根本目标,指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指向大多数学生学习的需要。例如,教学《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时,我们不但可以通过诵读或者批注重点语句的形式,去体会文本中所蕴含的苏轼对文与可的赞美和怀念之情(这是文章的“气脉”所在),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去思考文章先抽象概述后,形象刻画的独特写法及其背后的言语形式价值。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苏轼的最初本意,才能真切地感受文与可的“豁达”和“率真”,以及文章深处蕴含的“人情之美”。再如,教学《兰亭集序》时,我们可以把握两个重要的教学“抓手”——一赏书圣文心,二品书法神韵。前者是对文中的“悲从乐生”这一看似矛盾和纠结的情感意蕴的体验和欣赏,后者是对这篇“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艺术的领会和赏鉴。“赏书圣文心”,赏的就是文本的“用心之处”,赏的就是文本的特点、亮点、重点和疑点等核心之处,赏的就是由语言文字编织成的精神世界、情感世界、思想世界和价值世界。“品书法神韵”这部分的学习,可以一改传统课堂教学中浮光掠影式的教具展示方式,而以书法为触媒,做足书法的“文章”,既有书法作品整体化的欣赏和评点,又着重品味其中“永”字的神韵,这样的教学处理能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也就容易使学生有参与感,能够感同身受。
再谈第二种教学策略。在这个价值观容易被庸俗化、肤浅化的时代,唯有提倡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情感体验,才能让这一代或只有幼稚价值观或价值观欠缺的学生,不再是情感和思想的贫瘠者。体验是在真切感受事物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每个人纯粹的精神世界,都是其独特能动性创造的结果,不会简单地接受外界影响和别人意见,而是必须经过自己的创造、理解和体验。在体验中,个人开始意识到他的独特个性存在,实实在在地感觉到了自我的存在价值,感觉到了自我理智的力量和情感的满足。让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体验,就意味着让学生成为活动者,让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同文本联结起来,共同构建一个新的文本。正是在深沉的体验中,学生才能深入到文本的内部,领悟文本的真谛。自主体验真情,正是需要阅读者能够透过文字的温度和语言的缝隙去触摸文本的灵魂世界。在《项羽之死》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垓下歌”去体会其中的悲情。通过语言的比照和语气的拿捏,学生既欣赏了诗歌的形象塑造和表达技巧,又感悟了诗歌所蕴含的悲情力量和审美意义。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说“作者情生文”“读者文生情”。可见,当我们的学生能够自主地发现在文本与读者之间那座真情的桥梁时,他们也就能够真正地走进文本世界和作者世界。又如,在归有光这位“写情圣手”的如花妙笔下,日常生活的琐碎和嘈杂被诗意消解了。《项脊轩志》中,一丈见方的破漏、昏暗的旧阁子,在归有光的“诗意”设计和装修下,成了一处明亮幽雅、其乐无穷的项脊轩。他的细节描写,总是带有一种不可抗拒的美:祖母的关切与激励,妻子的端庄和贤淑,枇杷树的静穆和玉立等等。文本深处氤氲着的浓浓的伦理之美和自然之美,学生在自行细细品尝之后是可以真实、真切地体验到的。
因此,虽然“文言经典”年代久远,背景各异,风格迥别,但只要我们能够采取适宜的教学策略,去缩短、对接和打通古今的情感联系,去搜寻、捕捉和锁定作品的文影心迹,那么我们的“文言经典”教学有理由可以出现崭新的面貌和可喜的状况。在尊重“文言经典”、尊重学生的前提下,“通感情”仍然不失为一条重要的教学途径,那么唤醒学生的真情体验显然也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参考文献:
经典情感文章范文4
关键词:小学生;经典诗文;诵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044-01
1.现状:
经典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学习经典诗文是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学生从小就开始学习经典诗文,既达到继承传统文化的目的,又能学生在道德和文化的洗礼中受益。经典诗文诵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各年级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经典诵读活动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作用非常明显,但在经典诵读学习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1 学习习惯培养的欠缺。笔者所在学区每一学年都会组织大型的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但是由于平时课堂任务繁重等原因,只有在临近诵读比赛时,个别语文老师才开始"临阵磨枪",使得经典诵读流于形式,经典诵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此外,作为班主任,在指导学生进行经典诗文学习时,重点放在背诵,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理解,更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经典诗文的积极性。学生诵读的习惯更加无从培养,更没有得到应有重视。
1.2 教师指导单一化。教师在诵读过程中指导方法的单一化,也显出了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的薄弱。很多教师仍然把指导的目标聚焦在"读了什么",而不是关注"怎么去读",也有教师已经注意到了,却不能运用于指导过程中。在一次语文常规性听课时,进行诵读的内容是一组古诗。教师选择了五年级学生熟悉的《渭城曲》、《别董大》。这两首古诗都是送别诗,通俗易懂,情感真切,冀教版教材把这两首诗编成一课的目的,目的之一在于让学生体会这两首诗歌送别情感中的不同。所以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了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情感上,让学生反复地练习。但对诗歌的句型节奏、读音轻重以及语调变化等并没有具体地展开指导,这大大地降低了经典诵读的效率,学生对于两首古诗的体会依旧停留在理解情感,会读会背会写的基础上。
1.3 诵读评价不够多元化。当前经典诵读活动还是一种相对并不成熟的教育活动,所以相应的评价系统也并不完善。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指标主要集中在"是否开展"上,导致教师形成一种应付观点,积极性难以调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比较随意单一。低年段教师主要以背诵的方式考查学生经典诵读的情况,这种方式操作起来似乎方便易行,但会影响学生的诵读兴趣。
2.对小学经典诵读教学的实施对策
2.1 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一经形成,遇到特定的阅读情形就会自动进行,从而可以取得理想的阅读效果。由于小学课堂注重的是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所以课程的种类非常丰富,语文课程的课时不是十分充裕,能独立安排经典诵读的时间并不多,笔者认为可以充分利用每天的晨读与午读或者其他空余的时间,或者学校在综合实践课中给经典诗文一席之地,进行学生自主的经典诗文的诵读活动。晨读和午读可依据班级情况抽一部分时间进行经典诵读。日积月累,每天10分钟的诵读也将取得惊人的效果。
2.2 提高教诵读教学能力。一部分教师对于经典诵读的教学并不熟练,学校可以组织相关学习培训,从而使教师完善对于经典诵读的知识结构的认知。教师自己也需要扩大阅读面,了解经典诵读的理论研究,特别是要补充在国学经典方面的知识。只有教师树立正确的经典诵读教学观,提高专业化的指导能力,才能有一个明确的经典诵读教学方向,切实有效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小学课程种类丰富,语文课业内容繁重,经典诵读可占用时间不多,所以要将经典诵读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使得诵读形式更丰富多彩。
2.3 完善诵读评价体系。"语文课程评价……目的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2]可见建立一个完善的诵读评价体系尤为重要。在进行经典诗文诵读的教学中,改变教师评价主体,进行学生可以参与的评价。在评价指标设立明确、有依据性、客观公平的基础上,学生进行评价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而在自定的诵读目标、目标的达成度反思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问题,然后自我改进。经典诵读不应该只局限在学校里,家长最大限度的支持孩子的经典诵读,"我妈妈一起读书"等类似活动侧重对经典诗文的理解,可对孩子进行及时的评价和监督。
经典情感文章范文5
关键词:经典;经典音乐;实用价值;审美价值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9-0106-01
近年来,很多人都在追求即时效益,指标、业绩,分数、成绩、没有这些似乎无法验证一个人的能力,学习和教育也是如此,如果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似乎做起来就没有动力,人们已经没有耐心去等待未来的效果或是物质以外的其他东西。所以,笔者认为:如今要提倡接近经典,学习经典,势必要证明经典可以带给人们哪些益处。那么,经典的价值究竟在哪里?怎样才能更好地学习经典?接下来笔者一一论述。
一、从理解“经典”开始
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或作品,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
狭义的经典音乐,其实是指古典音乐,而广上的“经典音乐”,还包含了19世纪至今历经时代洗礼,被传承下来的、为广大群众所接受的音乐作品。当然,古典音乐也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是指西洋古典音乐,那些从西方中世纪开始至今的、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音乐。狭义古典音乐是指古典主义音乐,是1750-1820年这一段时间的欧洲主流音乐,又称维也纳古典乐派。当然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是该乐派最著名的代表人物。笔者文章中指的经典音乐更多的是指广义上的古典音乐。
当人们听到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等古典音乐家的音乐作品时,它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优美的旋律,充满意趣的乐思,还有真挚的情感,或宁静、典雅,或震撼、鼓舞,或欢喜、快乐,或悲伤、惆怅……当巴赫的音乐响起,人们似乎已经驻足于中世纪的教堂,心灵震撼之余,内心更加平静、充实。因此,可以这样理解,经典音乐就是指能够启发人类理性思考,促动情感共鸣,愉悦精神世界、历经时代考验,传承下来的音乐作品。
二、经典音乐是无价至宝
经典音乐是音乐艺术中的瑰宝,是人类智慧和财富的结晶,经典音乐的魅力在于它历经时代洗礼,岁月熔炼,却历久弥新;换句话说,经典音乐不会被历史抛弃,是比较成熟的艺术作品。
经典音乐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著名诗人莎士比亚说过:“音乐有一种魅力,可以感化人心向善,也可以诱人走上堕落之路。”可见,好的音乐可以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而低俗浅薄的音乐只能使人更加萎靡不振,内心空虚,甚至走向歧途。纵观当今的某些流行音乐,很多旋律低迷,歌词肤浅,听完之后不仅没有深刻的愉悦之感,反而情绪更加失落,空虚。而经典音乐以其有没得旋律、乐思,丰富的和声,充斥着人们的内心世界,使人精神愉悦,充盈。我国自古就有“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说法。孔子认为改变社会风尚习俗或道德教化最擅长者莫过于音乐,的确,音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而经典音乐恰恰可以代表或引领具有时代特点的音乐艺术形式。音乐被用于教化、宣传、教育、认识、宣泄、科学利用等目的时,经典音乐无疑成为有力的推手。
经典音乐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音乐的非功利性的艺术目的都是指向精神性的听觉感性需要,审美是最重要的需求之一。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也是音乐艺术功能的基本表现。法国作曲家威尔第说:“一切好的音乐都是为了拨动心弦”。经典音乐作品之所以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源于审美理想的确立,作曲家通过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努力按照审美理想创造音乐,并不断提高音乐的美感,提升审美价值。可见经典音乐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精神上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要满足人们较高层次的审美需求,其听觉感性方式的高峰体验是其他音乐作品所无法替代的。
经典音乐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经典音乐是人类思想和智慧的高度提炼,可以激发人们具有深度意义的思考。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即便是历经百年,现在仍然能够体会那个时代描述的英雄气概,感受法国大革命时期人们对于共和的向往,作者的爱国热情无不激发感染着听众的爱国情怀。
三、只有接近经典,才能学习经典
接近经典,与经典音乐为伴,才能更好地认识经典,学习经典。学习经典音乐要有一颗安静的心。经典作品特别需要人们静下心来慢慢地品味,反复琢磨其中的意境,这样才能领悟作曲家表达的思想,和作曲家深度对话,品味经典中蕴含的真理。如果以一颗浮躁的心去聆听,势必也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
学习经典音乐要有良好的氛围。相对来说,导师引领,团队交流讨论,分享心得,更能激发学习热情,提升对经典作品的领悟层次,这是个体单独学习所无法达到的。而一旦通过交流分享,获得启迪,那么对于经典音乐的领悟将更为深刻。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条件接近经典。因此要尽可能创造接近经典的氛围。聆听音乐会、CD光盘、观看网络、电视,一切可以接近经典的途径都应当主动参与,接近经典,了解经典,才能更好地学习经典。要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克服困难,耐得住寂寞的毅力,才能最终做到与经典为伍。在经典中沉淀自我,提炼升华,提升精神境界。
总之,与经典为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接近经典,学习经典,才能够在经典中体会音乐的魅力,感悟人生体验;才能不断地净化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参考文献:
经典情感文章范文6
关键词:经典诵读;幼儿成长;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140-01
让幼儿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可以提高幼儿审美能力,丰富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幼儿学习经典应该有简单到复杂,为了让幼儿对过诗词更加通俗易懂,可以结合图片、文字、音乐等多种措施进行教学。同时,为幼儿营造诵读的环境,物质环境创设尤为重要。
一、尊重幼儿发展特性,选择适宜主题教学
1、选择语义浅显、用字自然、意境美妙、富有感染力的古诗词
如《咏鹅》《悯农》《相思》等,这些音律优美、语言凝练的作品,这些古诗我们可以配合相应的图片、音乐不仅让幼儿欣赏到一幅幅有声有色动感的四季图,同时也让给幼儿感受到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从而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激发幼儿了情感,丰富了幼儿的只是。也让幼儿了解了古代的一些著名诗人。
2、选择与幼儿生活环境接近的经典诗词内容
环境对幼儿有着长远的影响,让有幼儿在经典诗词找到自己熟悉的日常事物,这样学起来更易懂、感兴趣。如:骆宾王的《咏鹅》,鹅是我们农村小朋友熟悉的小动物,再结合诗中作者对鹅白毛、红掌、长颈以及高亢的叫声,让孩子们在逐句的朗读中便可以很容易理解诗中内容,自然也就把古诗印在脑海里。
二、注重古诗学习环境,选择适宜的学习方式
1、营造轻松自然环境,激发诵读兴趣
环境对幼儿的影响能都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我们应为幼儿营造诵读的环境,物质环境的创设,是通过物品的摆设、教室主题墙布置以及辅助教材实现的。如:教室主题墙我们可以布置一些《三字经》、《弟子规》的图片和名句。也可以将学习过的经典诗词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绘画并张贴。让孩子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这样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激发培养幼儿对经典诗文学习兴趣。
2、转变教学思路,将国学经典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1)利用幼儿早晨来园,中午进餐前,下午离园等不同时间段,带领幼儿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集体诵读适宜古诗。如:中午进餐前学习《悯农》让幼儿了解农民伯伯的劳动艰辛,让小朋友要懂得珍惜劳动果实。当米粒掉落到桌子上时,便会不自觉的边诵读着“粒粒皆辛苦”,边注意自己的食物。
(2)结合不同季节,选择适宜的古诗词如:春天读《咏柳》、《春晓》;夏天《小池》;秋天诵读《静夜思》、《秋浦歌》;冬天读《江雪》等。这些古诗简单美妙、朗朗上口我们配以一幅幅生动的图画,,让幼儿感受到了语言美、意境美,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再加了诵读的兴趣。
(3)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在诵读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提高幼儿诵读兴趣。
①图画法。将要学习的诗词结合图片展示,做到先图片后文字,图文结合的展示到幼儿面前,给幼儿直观的视觉效果。便于幼儿对诗文的理解和记忆。
②故事法。讲故事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将文中的故事线将给幼儿听。把文中难理解的词语意思换成通俗易懂的口语表达帮助幼儿理解的目的。如:在教授幼儿学习《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作品是可以使用故事法。
③示范朗读法。教师有富有感情的反复朗读,充分体现出诗歌的优美旋律,让幼儿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加强幼儿对诗歌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