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档案管理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档案管理规划

档案管理规划范文1

城建档案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主要依据和条件,城建档案的管理水平是城市管理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准之一,是城市管理科学化的主要渠道[1]。城建档案优化管理,是城市人们正常生活的保障,人们生活中所涉及到基础设施建设档案的正确性与完整性,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正常生活。城市档案是预防自然灾害,减少城市损失的重要基础。城建档案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完整的城建档案是城市在破坏后及时恢复与重建的依据[2]。城建档案从科学的角度反映城市的发展规律,是城市科学研究与发展的重要信息资源。城建档案集中反映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过程,对于城市规划与发展以及城市建设科学研究水平具有重要作用。1960年在城市建设基本建设档案规划中,明确城建档案范围包括工业建筑工程、民用建筑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市政工程以及城市规划五分方面[3]。其中国城市规划档案包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档案、城市规划档案以及国土整治规划档案三大方面。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具有综合性、完整性、专业性以及特殊性的特点,城市的本身就是一个综合体,城市规划的各项工作以城市为基础展开。基础设施项目在建设过程各项内容相互交错,通过单行工程互相配合,实现城市规划以及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基于城市规划的综合性,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与城市规划需求相符合。工程项目建设项目众多,涉及内容甚广,城市规划发展与建设需要基于城市的历史情况开展,因此档案在管理过程中应注重其完整性。城镇档案项目具有专业性特征,因此在开展管理工作时,必须要注重档案的专业区分,保证其专业性特点。城市规划中,以特殊性事件为对比,规避传统规划过程中存在的弊端[4]。因此城镇档案管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应注其特殊性,为城市规划发展奠定基础。

2城建档案管理在城市规划中存在问题

2.1城建档案利用意识不强

城建档案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在城镇规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档案管理不仅在于保存,发挥档案信息价值才是档案管理工作的真谛。当下社会人们对档案利用意识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发展。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是城市现代化建设、改进以及管理的依据,在城市规划建设之前,将城建档案作为参考依据,避免及建设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浪费。由于我国城镇档案管理工作起步较晚,相关系统建设处于发展阶段,导致档案意识不强的现象产生。档案利用意识不强直接影响城镇档案作用的有效发挥,对城市规划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2.2城建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城建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的根本原因在于城建档案并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档案管理机构,导致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无法落实,行政执行力缺乏,档案管理组织系统与工作任务内容不符,难以形成上下统一,兼具系统性以及全面性的管理系统。基于此种管理体系,难以对城建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专业的指导,使之与城市规划需求不匹配,难以发挥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作用。

2.3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落后

智慧城市的建设,对城市管理各项工作提出新要求。城建档案作为促进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信息基础,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由于决策层的不重视、设备配备不到位、城建档案管理专业性、规范性以及标准化等不达标,导致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

3改进城建档案管理在城市规划中应用对策

3.1加强宣传引导,强化档案利用意识

扩大档案的影响力,使群众了解城建档案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以此强化群众档案利用意识,提升城建档案在城市规划中的利用率。档案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强化人们的档案意识是提升人们法律意识的方法之一。基于法律保证,宣传档案正确利用的重要意义,强调忽略档案利用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现象,通过对比的方式强化人们的档案利用意识。在此过程中,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应充分挖掘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发挥城建挡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让人们在利用档案的过程中受益,以此强化人民的档案管理意识,促进城市档案的利用,推动城市规划建设发展。

3.2依据法律法规,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基于城建档案的重要性,我国已经出台关于城建档案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等。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在开展时应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健全城建档案管理制度,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化、专业化以及规范化。加大城建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城建档案的法律意识,将档案管理工作上升至法律层面,落实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以及工作内容,保证档案管理的专业性和完整性质。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强化档案管理工作的权威性,降低社会上违反城建档案法律法规现象的产生。

3.3拓宽应用渠道,完善档案信息系统

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体现,也是城建档案适应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关键。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转变传统档案管理观念,以现代化城市规划与建设需求为基础,建立城建档案信息化平台管理。档案信息化建设实现办公自动化,强化档案管理、收集以及利用各个方面。强化城建档案宣传力度,拓宽档案管理应用渠道,实现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有效发挥城建档案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作用。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强化档案管理质量效率的同时,提升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水平,满足城市规划的实际需求。

4结语

在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中,结合城市规划的具体情况,促进城市现代化以及信息化建设。在档案建设过程中,强化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使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与城市规划发展相符合,进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牛力,王烨楠.基于档案的城市记忆资源建设全过程模型及应用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7(1):26-32.

[2]周惠英.谋定后动厚植优势———杭州市城建档案馆基于新时代智慧档案馆建设的创新实践[J].浙江档案,2018(3).

档案管理规划范文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8023302

1 引言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林业调查规划档案管理工作正在逐渐的从传统的模式转换成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的模式。在信息化时代这样的大背景下,林业调查规划档案管理运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以经变得非常重要,可以保证档案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的规范化,能够有效的提高档案的利用率,从而不断的提高林业调查规划档案管理的水平。

2 林业调查规划档案的重要性和特点

林业调查规划单位的档案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即设备档案、文书档案、会计档案、科技档案以及基建档案等。林业调查规划档案来源于林业工作者们长期的实践工作总结和从事林业活动的记录,它能够为林业单位比较科学和及时的进行林业资料的存储。林业调查规划档案中详细记载着非常丰富的、容量巨大的、特别珍贵的林业方面的知识和内容,可以为今后林业工作者们提供非常宝贵的参考资料,是林业工作者们进行林业活动的非常重要的基础和依据。林业调查规划档案的主要内容有森林资源调查、林业开发规划、林业区划、森林资源监测、森林资源规划等,其中涵盖了多种内容的文字、图片、照片以及关于树木培育和保护的各种内容和材料。随着国家和社会对林业和森林的不断重视,必须要加大对林业调查档案管理的重视,要明确林业调查规划档案的重要性,能够给林业各个方面的工程以及活动提供宝贵的基础资料,并且可以做为地区解决林权纠纷的主要依据和证据。

对比林业其他类型的档案,林业调查规划档案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的,林业调查规划档案有着其他档案没有的三大突出特点:①具有较高的实用性。林业调查规划档案在归档之后不像其他一般的档案资料一样退出现行使用过程,而是能够充分的发挥并且长时期的发挥有效的作用;②专业性。林业调查规划档案除了与普通的档案存在较大的区别之外,也与林业科技档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而可以说林业调查规划档案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专业性;③多样性。科技档案的收集、分类、保管以及利用等环节都必须要将此特点作为依据,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科技档案的管理以及有效的利用。

3 林业调查规划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重藏轻用

档案的价值在于开发利用。就目前情况来看,林业调查规划档案管理普遍存在“重藏轻用”的现象。在林业调查规划档案管理工作中,单纯的是进行档案的收集、处理和保管,但是却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档案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仅仅是追求档案的数量和规模,但是却不能够更好的重视档案资料是否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是否能够满足社会对档案资料运用的需求。甚至有一些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认为档案都是比较过时或是没有用的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归档的管理主要就是进行看守,并没有什么大的用处,只要保证归档资料不发生损坏和丢失就可以了,无法认清楚档案对林业科研以及生产建设的重要的作用。

3.2 档案服务方式被动

林业调查规划档案存在的主要作用和目的就是为了能够给林业调查规划提供一定的服务和参照依据,给林业工作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和数据。但是事与愿违,很多林业档案部门基本上处于半封闭状态,不会主动向需要资料的林业工作人员提供资料,而是坐等需要资料的人员上门进行查询和阅读,因而导致很多人员因不熟悉档案资料的检索方法,花很大的力气都很难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导致林业调查规划档案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3.3 缺乏足够的经费进行档案管理工作

目前,在林业调查档案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缺乏资金和经费的现象,不仅导致无法较好的展开档案管理工作,还导致从事档案管理的专业人员不足。同时因为资金激励不足,导致工作人员没有足够的热情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最终导致档案编研工作成果差,质量低,仅仅是停留在文献的不断重复加工上,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资金的不足也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无法运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缺乏先进的设备,导致档案管理停留在传统的手工操作阶段,没有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便利性,导致档案检索速度慢、效率低下。

4 林业调查规划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4.1 可改善档案管理工作

在林业调查规划档案管理工作中,为了实现档案的充分开发和利用,必须运用信息化技术,这样才能够保证档案管理部门更加开放,从单纯的档案保管工作变成对档案信息的采集、管理和服务,确保档案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配置和管理,从而为林业活动提供更加全面和优质的服务。

4.2 可用详实的档案信息支持决策和管理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运用信息化技术,可以使得档案管理部门能够得到完整和可靠的信息,同时具备非常快速的综合处理和分析能力,保证相关决策的及时和正确,并且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

4.3 提供智能化的服务

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档案管理中,可以使得档案利用的服务工作变得智能化,可以实现远程服务和资源共享的目标,从而能够及时的对档案资料进行利用。

4.4 有效管理电子文件

随着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日常档案管理工作中不可避免的需要使用到现代化信息技术,对电子文件的处理也变得十分的普遍。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对电子文件形式的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

5 信息化时代林业调查规划档案管理的对策

5.1 加强林业调查规划档案数字化建设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林业调查规划档案数字化建设已经变得十分的迫切。运用以现代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为载体的林业数字化体系,是对林业调查规划档案信息实现共享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在近期要形成先进的信息化体系,之后再逐渐的建成集数据、图像以及数据于一体的信息宽带网络,建成一个功能强大的数字化系统。

5.2 加强林业调查规划档案网络化建设

在林业调查规划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将网站作为基础,加强对档案资源的数据库建设,从而实现林业调查规划档案资源的信息化和自动化。与传统档案管理不同的是,大量电子文件形式的档案可以实现在网络上进行下载和传播,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建立电子文件网络自动上传的工作模式,将需要归档的资料上传给档案管理员,档案管理人员及时的将资料进行收集,之后在服务器上进行归档。对调查中收集到的纸质文件可以使用扫描或者拍照的方式进行处理之后再进行上传,档案管理人员将整理好的档案电子文档发送给单位局域网的服务器窗口上,以不同的档案调阅权限点击允许查阅的档案材料。这样需要对林业调查规划档案进行利用的人员就可以用身边的计算机,不需要出门就能够将电子文件下载下来,进行资料的查阅,非常方便和快捷。

5.3 采用先进技术进行在线服务

在信息化时代,林业调查规划档案的运用方式将会得到很大的改变,档案服务方式将逐渐的从传统的被动方式转变成为主动的的方式。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在网页上通过汇编相应的专题等服务方式,让利用者和档案室利用电子邮件在网络上进行通讯和交流。

5.4 做好档案资料的备份

在信息化时代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做好数据备份工作,因为一旦计算机遇到系统瘫痪、病毒侵害、人为破坏等因素的影响,就会导致档案数据缺失,造成很大的损失。因而,档案管理部门应该需要信息的备份工作,将已经信息化处理之后的林业调查规划档案进行备份处理,主要方式有刻录光盘和多乡存储等方式。这样就可以保证在发生问题时,能够迅速的对丢失的数据进行恢复,对档案成果进行保护。

档案管理规划范文3

【关键词】新农村;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优化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乡镇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基层群众的居住环境大大改善,乡镇面貌的改变日新月异,乡镇规划建设资料的数量及种类也随之大幅增加,乡镇管理对规划建设资源的依赖性不断增强。因此,怎样收集和管理好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直接形成的对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文字、图纸、声像等文件材料是乡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的内容

乡镇规划建设档案源自乡镇规划、设计、建设及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参与单位,直接形成于规划和建设乡镇的各个环节,其内容主要包括:一是乡镇规划中产生的大量规划建设文件,即为编修对乡镇建设独具指导性作用的具体控制性规划与总体规划,需广泛开展必要的调查与勘测工作,并申请、审批,以此所形成的反映乡镇地名、经济、水文、人口、气象、资源、测绘、地质勘测等情况的乡镇基本资料;利用乡镇土地的总体规划以及控制性规划、整治土地的文本及图表等档案。二是乡镇设计与建设中产生的工程项目档案,主要有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计划任务书、乡镇规划选址、用地及规划许可、设计勘测、征地动迁、申请审批等各种各样的前期材料;定位测量资料、鉴定、验收隐蔽工程的材料、复验试验报告、变更设计的通知、验收现场质量的记录、竣工图及验收资料、结算审计报告等乡镇规划建设项目的施工、竣工档案。三是形成于市政管理的大量档案材料,涵盖乡镇排水、供电、供气、有线电视、电讯等地上与地下管线工程的材料;道路、桥梁、防洪设施、涵闸、相关配套工程等档案;小型车站、停车场等交通设施档案;公共厕所、广场、环卫设施等乡镇公共建筑物档案。

二、优化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

(一)优化乡镇档案管理体现时展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业大国推动农业甚至广泛涉及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变革,意义之深、规模之大、道路之艰难让人无法想象,这就对如何优化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如何最大限度发挥档案管理工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传承文明、记录历史、造福人民、服务社会等特殊作用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在新时期,每一位建设者都要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喜迎挑战的乡镇规划建设意识,跟随时展步伐优化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促进档案管理更适应社会全面进步及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适应时展需要。

(二)更好地满足乡镇规划建设提出的高要求。乡镇规划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无法一蹴而就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所以在乡镇的规划与建设中务必要真实记录实践活动的点点滴滴,它是纵深推进乡镇规划建设的主要参数和参考依据,对创新、传承和发展新农村建设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乡镇规划建设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作,需要通过档案的形式把一些工作经验及成就永久保存下来,所以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务必要把践行乡镇规划建设的瞬间变成永恒,以便为后人观察、研究乡镇规划建设的历史、探索规划和建设乡镇的规律提供可靠依据,从而实现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三)为综合改革农村提供真实的记录及参考。乡镇规划建设不仅能推进对农村的综合改革,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还能促进发展农业农村的档案事业,使档案管理变成乡镇规划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综合改革农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基层政权建设、组织建设、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以及山林土地经营、社会保障等真实的历史记录。这些全面的、活生生的第一手资料对综合改革农村具有很大的指导与借鉴作用,所以优化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不但能促使农村综合改革沿着科学发展的方向迈进,还能使后人充分享受发展农业农村档案事业的成果,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三、优化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

(一)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乡镇发展规划。乡镇规划建设已经成为各级政府主要的工作任务,而作为乡镇规划建设重要组成内容之一的档案管理工作,在编制乡镇发展规划时就应占据一席之地,做到档案管理工作与乡镇规划建设各项工作的协调同步发展。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应成为乡镇整体规划的一项主要内容,并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任务、整体要求及建设档案基础业务、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资源、建设档案干部队伍等作出明确部署,从而为推动实施乡镇规划建设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在规划建设之初就要更好地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促使每一项工作、每一阶段任务、每一个具体措施都紧跟乡镇规划建设步伐,使档案管理工作贯穿于乡镇规划建设的整个过程,实现档案管理工作和乡镇规划建设的同步发展。

(二)使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设施完善化。乡镇政府要建立科学的经费保障制度,为优化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资金支持,用于建设档案室、购置档案管理装备、落实奖励措施等,其中建设档案管理信息化至关重要,以此完善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设施,成功调动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优化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条件。具体可按照乡镇实际建立档案基地,包括集中统一管理各种载体的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的保管中心、收集档案和提供服务的档案利用中心等,并加快建设档案信息化的进程,及时配备高性能计算机硬件设施、实用性软件、安全防护措施等,通过完善和升级档案管理系统来提高软件兼容性、系统安全性以及数据共享性,优化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如某村就成立了档案室,并成立村档案管理领导小组,配备专用铁皮档案柜、温度湿度测定仪等设施,完善村档案室基础设施,落实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的防盗、防火、防潮等工作,提高村档案管理水平。乡镇政府可建设包括保管室、展览区、查阅区以及开放区在内的档案中心,并配备大批刻录机、复印机、密集架、计算机等基础设施,把建设乡镇档案馆变成现实。

(三)加强乡镇档案管理工作的业务指导。加强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业务指导是当下优化档案管理的重要一环,它是开展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沿阵地,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建馆档案质量。在指导业务的过程中要将传统业务指导模式打破,确保业务指导更主动、更超前、更灵活。一是前移开展业务指导工作的时间,按照乡镇规划建设工程的特点主动上门了解各规划建设单位每一年的规划建设计划,提前上门服务,及时指导和纠正档案收集环节存在的问题,保证竣工档案的质量。二是前移开展业务指导工作的内容,及时把档案案卷内容、排列顺序、编制要求以及整理组卷要求等告知建设部门,使施工单位在开工后及时收到相关资料,落实收集和整理档案资料的工作。三是前移开展业务指导工作的地点,将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的业务指导工作从办公室向工地现场前移,主动深入施工现场进行一对一指导,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

(四)促进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规范化。促进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具体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严格把控材料形成关。乡镇规划建设工作相当繁杂,不能开展了很多工作却没有形成材料、文件,所以要将用脑子想、用嘴说、用本子记录的工作思路、办法等变成会议记录、计划、总结等文字材料,并做好归档保存工作。二是严格把控材料收集大关。在收集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严格依据有关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规定的要求,落实档案归集管理工作,保证乡镇规划建设档案完整、齐全。三是严格把控档案立卷大关。如某村档案室在成立之后及时健全村档案管理制度及安全防护措施,制定规划建设档案分类大纲,编制档案室简介、档案数量统计台账、档案检索工具、档案利用以及档案安全及温湿度登记表册,为规范管理规划建设档案奠定基础。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的收集齐全与否、案卷规范与否都会对档案的利用产生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严格依据国家相关规范及立卷要求全面落实乡镇规划建设项目各阶段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保证档案立卷准确、系统。

(五)提高乡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一方面,乡镇档案部门要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提供培训平台,坚持进行乡镇档案员的集中培训,要求参训人员带上档案资料,通过倾听理论讲解、观看实战演示、亲自动手操作等培训方式切实提高参训档案员的业务工作水平,培训出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能手。对于新的档案员应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的一对一培训手段,让业务人员下到基层单位或新档案员带着资料到档案局培训,使大多数乡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能得到轮训,基本掌握收集、整理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其业务素质,确保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基本做到科学分类、合理组卷、整齐装订、准确编目、规范排列,让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化、优化。另一方面,要按照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实际确立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思路,把部分乡镇列为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示范乡镇,有针对性地指导示范乡镇优化档案管理工作,加强业务指导,培植示范典型,并组织档案员到示范乡镇参观学习,提高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

四、结语

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在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更高的要求,需要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重新定位,明确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的内容及优化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并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不断优化档案管理工作,提高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水平,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孔冰冰.做好乡镇档案工作应采取的几项措施[J].档案天地,2016(06):48-49+42.

[2]吴宝龙.对乡镇基本建设档案规范管理的思考[J].上海农村经济,2014(11):34-36.

档案管理规划范文4

关键字企业档案管理;服务;城市供水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档案管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从纸质档案向全数字化档案转变、从人工档案管理为主向自动档案管理为主转变、从单一部门档案管理向跨部门、跨专业档案管理转变。 

一、建设档案管理信息平台的背景 档案管理是企业管理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历史悠久,档案资料悠久,多而杂,如何促进档案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服务企业、服务职工的作用,是档案管理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坚持以档案网络建设为基础,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促进企业发展为目的,不断加强档案基础信息、基础设施、应用系统、信息资源利用、安全保障体系、人才队伍等六项基础性建设,着力打造公司档案信息共享交换网络平台。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以建立健全“一站三库”(即档案信息网站、档案目录数据库、档案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档案数据库)为重点,以“分步实施、突出重点、资源共享、安全保密”为原则,有序推进传统载体档案的数字化进程,建立档案信息化的长效发展机制,逐步实现管理自动化、利用网络化,全面提升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服务水平。  二、实现数字化档案室的目标

1.数据采集功能:“通过苏州市档案局提供的“公文档案一体化管理平台”软件,多层面、多门类采集、接收公司必须长期或永久保存的、符合归档要求的各种电子档案信息,逐步实现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同步归档和有效管理。积极推进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建设,采取数字化扫描、转换等技术手段,逐步实现档案全文信息查询,不断提高服务效率与质量。

2、实现数据保存功能:通过在线NAS、移动硬盘、蓝光刻录等多种技术手段,对采集到的各类档案信息在备份的基础上进行永久保存,完成公司数据备份。

3、实现数据利用功能:依托OA网,建立档案信息网站,提供分层次、智能化、方便快捷的档案、文件综合信息访问查询、数据分析服务,同时有目的、有重点的搜集、整理、数字化部分企业文件资料,面向企业,服务企业,不断探索数字档案室为企业服务的新路子。

4、实现数据管理功能:实行系统化管理,实现分类、排序、价值鉴定、数据检验、目录生成、数据统计、自动标引、信息组织、打印输出等,并运用身份认证、保密、访问控制等技术确保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及合理利用,有效地维护整个系统信息的安全。

5、实现档案宣传功能:充分利用数字档案室综合保管的,反映公司成长历程的文本、音频、视频、图像等各种数字档案资源,全方位展示给职工,并择要在外网公开宣传,进一步发挥档案信息资源作用。

档案管理信息平台主要应用模块包括公文处理、档案管理、资料管理、系统管理。其中数字化档案存放在档案管理模块中,按照档案属性分类为:文书档案、合同档案、生产档案、科研档案、基建档案、设备档案、会技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招标档案。档案检索条件包含:题名、文号、责任者、起止日期、机构、文件类型、主题词、关联词、分类号等。档案管理信息平台以确保文件的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四个特性为基础目标,确定了十大功能:确定需要捕获的档案,确定档案的保存时间,档案捕获,登记,分类,存储和保管,利用,跟踪,处置计划的实施,对档案管理过程的记录。

档案管理信息平台是一个覆盖整个公司的一体化综合平台,使档案信息实现纵向贯通、横向集成和高度共享。档案管理信息平台深化应用后,将实现档案信息传输网络化、档案管理自动化和档案信息利用在线化,充分发挥档案部门的信息服务功能,注重电子文件管理、档案管理先进理论的具体应用和国际标准的贯彻实施,融合思想理念创新与技术方法创新,最终实现电子数据的共享利用和综合应用,为企业生产、管理提供决策服务,真正实现档案管理水平质的飞跃。  三、实现企业档案管理的技术手段  认真执行国家档案局8号令《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和《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CAD电子文件光盘存贮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等一系列技术标准,确保数字档案资源格式统一、数据规范、便于转换、实现共享。1. 全宗内档案分类科学,编号规范  档案分类原则是以苏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全部档案为对象,依据管理职能,结合档案室全部档案内容及其形成特点,保持档案之间的有机联系,便于科学管理与开发利用的原则。  全宗内要统一的分类方案,根据档案属性划分档案的种类,做到门类之间界限清楚,层次分明;全宗内文书档案类别设置合理,按保管期限--年度--问题(或组织机构)分类;会计档案按年度--形式分类;科技档案的分类应符合国家档案局有关文件的规定;其它专门档案的分类符合本系统主管部门与档案管理部门确定的标准;全宗内档案的编号排列按统一标准,以卷为单位整理时,档号编制为全宗号--目录号--案卷号;以件为单位整理时,档号设置按国家档案局有关规定执行。2.明确类目设置  一级类目按卷根据资料与档案的特点,共设置为6个。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专门档案、特殊载体档案、分类业务档案、基建类档案。

二级类目按件管理的档案,以部门为类目。各部门文件,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方便其他部门进行借阅,针对历史档案进行管理,电子化,流程化部门档案。 

3. 档案整理要求  全宗内所有档案应收集齐全,经系统整理。文书档案、科技档案、照片档案、磁性载体档案质量必须符合《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照片档案管理规范》、《磁性载体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的要求,要遵循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保持卷内文件材料的有机联系,参照文件材料的不同价值,便于利用和保管。

3.1文件材料的种类,份数以及每份文件的页数均应齐全完整;

3.2同一问题、同一会议、同一案件的文件以及正件与附件、印件与定稿、请示与批复转发文件与原件等应一起整理;

3.3跨年度的会议、活动、案件等形成的文件一般归入结束年度整理;

3.4产品、科研课题、基建项目、设备仪器按其部件、结构、阶段等分别组卷;

3.5录音带、录像带、照片等档案的整理、编目应与分类方案相统一,文字说明材料齐全、准确;

3.6文件材料的制作和书写材料必须达到永久保存。  四、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1硬件方面:添置计算机、服务器、高速扫描设备、数码相机等设备,服务器配置应满足海量数据存贮,快速检索利用的要求;除进行纸质档案数字化加工外,还应加大音频档案、视频档案等多媒体档案数字化的力度。

序号 内容 型号 配置 单位 数量

1 服务器 IBMX3650M4 7915 E5-2609/4G/1TB*8/19’ 套 1

2 台式计算机 HP 8300 I5 3470/4G/500G/19’ 套 7

3 高速扫描仪 紫光Uniscan Q280 A4/30PPM 台 1

4 高清拍摄仪 紫光Uniscan G660 A3/500W像素 台 1

5 激光打印机 HP P1606dn 自动双面/有线网络打印 台 1

6 喷墨一体机 OfficeJet J4660 打印、复印、传真、扫描5合一 台 1

7 A3扫描仪 明基 U809 A3幅面,15秒快扫 台 1

8 A4扫描仪 明基 5560C 开机即扫,无预热 台 1

9 便携扫描仪 方正Z16 600dpi 台 1

10 数码相机 索尼RX100 2020万像素 3英寸液晶屏(32G含三脚架) 台 1

11 备份设备 西部数据 DX4000 12TB(含硬盘) 套 1

12 移动硬盘 希捷 新睿品 1TB 2.5英寸 USB3.0 个 3

2软件配置:

a、服务器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2008 Advance Server

b、服务器数据库: MySQL5.0以上

c、客户端操作系统:Windows XP

d、客户端应用软件:Microsoft IE 5.5 + SP2及以上版本+ IBM WebSphere Application Developer Advanced Edition 4.0

注: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索引服务器可以安装在一个物理服务器上;安装系统前确认服务器上已经安装有IIS5.0以及其是否有WWW、FTP服务正常运行。

3场馆要求:进一步优化档案保管条件,新增不少于60平方米的工作场所作为扫描工作间、档案存储间。五、档案管理的应用范围及其效益  苏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档案管理应用于三厂两所,各个科室;档案材料包括案卷文书档案、基建档案、科研档案、人事档案、宣传档案、财务档案、视频档案、照片档案等。  它为企业带来了直接、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一,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档案管理的实施,提高了项目文件归档的工作效率,以往,一个工程项目完成收集整理工作大量的人力,而现在有档案可查,大幅降少投入人力。  第二,丰富、完整的档案资料是日后其他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行、维护的重要依据和参考。  第三,是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重要保证。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社会各方面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也越来越多。丰富完整的档案资料可以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比如,土地征用手续、林木砍伐协议等文件可以在日后解决相关纠纷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再如,工程建设的立项审批及规划、环保、土地、消防许可等前期依据性文件,可以使企业规避法律风险及行政处罚风险。 转

档案管理规划范文5

关键词:电子档案;电子文件;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17(C)-0345-02

一、档案管理电子化

随着电子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现有的档案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电子化的优势已日益凸显,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档案管理电子化是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办公自动化、无纸化的进步,使档案的生成方式发生很大变化,诸如文件的起草、签发、催办、归档等运作过程在计算机和通讯线路中进行,这样档案的前身必须以机读为主要形态,那么档案也自然以机读形式存在。这些档案信息可能来自不同的机读形式,要综合系统地提供有价值的档案信息,必须有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使得机读形式的档案信息具有系统性、真实性、有价值性,用户才能获得更为完善的服务。因此,档案管理电子化是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档案管理电子化的益处

所谓档案信息电子化,就是以档案资料为主要物质对象,用微机对档案文献进行收集、筛选和不同层次的加工,使之转化成为微机软件形式的二次文献信息供人们利用的过程。其益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微机的潜能,提高利用率。第二,可缩短二次文献信息的加工时间,提高档案信息的时效性。第三,档案管理电子化,信息成果可多份拷贝,将拷贝成果送到领导及各个部门,就扩大了社会影响,拓宽了服务范围。第四,档案管理电子化,可使档案信息顺利地与最新技术接轨。

(三)档案管理要适应新时期工作的需求

档案软件没有信息管理功能,缺乏通用性,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档案部门使用的计算机型号不一,规格各异,各自开发的软件不能互用,并且没有一个既适用于文件检索又可用于档案信息管理的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由于不能互调,就不能利用电脑完成信息管理工作,不能快捷地出版信息编辑成果,这制约了档案管理电子化的进程。现有的机读目录档案系统不利于资源的共享。

在我国至今还没有建立一个达到数据交换的机读目录档案系统,档案信息系统和网络建设形式各行其是,层次不一,规范性、开发性、服务性、共享性较差,不能适应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有待提高。档案管理电子化的前提是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但由于历史原因,档案业务基础差,案卷质量不高,特别是各类档案的著录细则相容性不强,系统软件移植性差;档案自动化工作尚无统一标准,无法全面实施、推广统一标准,这也制约了档案管理电子化。

现有的档案管理模式不能适应电子化发展。档案的技术标准、组织工作程序标准未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特点和发展考虑,越来越多的归档“文件资料”是磁盘、光盘,现行的档案整理、分类方法、著录标准及有关规定已不能完全适应。

二、对电子文件的认识

信息技术领域的电子文件是指通过计算机进行操作,传输、存储等处理的数码序列,从社会生活的角度来认识,电子文件是人们在各种活动中使用电子计算机作为工具,产生的一类数字化形式的记录。按电子文件产生的工作领域,可将其分为两种:一种是记录人们在办理公务,处理一般事务或交流信息过程中产生的电子文件,例如,OA(办公自动化)电子文件、E-mail(电子信件)电子文件等,它们多以文本、图像、声音或影像等形式存在;另一种是记录人们生产或科研活动的技术性电子文件,例如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等生成的电子文件,它们多以光栅图或矢量图等形式存在。

计算机应用的迅速普及,电子文件的生成量已经非常可观。在中国较大的省、部级政府机关办公自动化网络中,每年约生成两,三万份电子文件,这些大量的电子文件,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的档案工作者逐步认识到,电子文件在许多方面不同于以往的纸质文件,如果使用或保管不当也会给人们带来严重问题。

国家科委将CAD电子文件的管理方法研究工作列入了国家“八五”规划,国家档案局于1996年成立了电子文件归档问题领导小组,并由国家档案局科研所牵头成立了课题组,组织科技人员对电子文件的特性和管理方法进行研究,《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的国家标准已完成报批稿,正在进行试点工作,目前课题组正在制定我国的档案行业标准《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方法》。

三、电子文件归档管理上遇到的问题

据了解,在很多办公自动化系统设计时没有档案工作者参与,或者因档案工作者缺乏相关知识无法参与意见,使得电子文件从生成到归档存在着不少问题。已经发现,一些部门的电于文件管理不严密,存在被删改的可能;还有的单位由于存储器的容量问题,使新产生的电子文件可以不断地覆盖旧的电子文件,造成电子文件的不完整;有的存储过于分散,未实现集中脱机保管,计算机系统如出现问题,电子文件可能丢失;还有的单位未考虑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共同归档管理的适当办法;甚至一些单位采用了“无纸”办公方式,由于对电子文件管理存在隐患,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以上问题,如果在电子文件归档时才考虑就已经无法挽回了,下面对一些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介绍。

(一)网络是电子文件的生存基础也是引起管理问题的根源

电子文件之所以涉及范围迅速扩展、数量急剧增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计算机网络化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在短短几年中就深入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可以想象,网上的信息量无疑是天文数字,何况互联网络还正在高速发展过程之中。

(二)技术发展和更新过快,造成电子文件长久保管的困难

日新月异的多媒体技术使电子文件的技术环境及存储结构更加复杂。如果只限于单纯的字处理范围,电子文件信息处理的标准化程度还比较高,而且技术环境的复杂程度也有限,但是伴随着多媒体化,电子文件就成了很复杂的多种信息的混合物。例如,为适应办公习惯,在字处理文本上,可以签署具有图形属性的手迹批示,甚至声音批示,使同一份文件的不同信息存放在不同地点或不同的数据库中。又由于技术更新太快,非标准信息必然增多,使电子文件离开了特殊环境就失去了可读性。

(三)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的技术难题很多

档案管理规划范文6

关键词:规划审批档案 城市档案管理 动态管理

城建档案管理过程中,主要以规划审批档案和工程竣工档案为重点,其实这二者占的馆藏比重,一般均在90%以上,所以了解其特点与用途,对于城建档案管理人员,尤为重要。相对而言,规划审批档案应用性、保密性更强,因此解析规划审批档案,显然更为迫切。

1 规划审批档案

1.1 规划审批档案的形成过程

规划档案形成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规划审批的流程:计划部门下达前期工作计划,相关部门审查意见核发《规划选址意见书》,规定建设用地范围及规划控制线,提出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条件测绘部门对规划用地界线及控制坐标点、用地面积进行测绘规划部门组织审批前公示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审查建筑方案消防、人防等部门进行审查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1.2 规划审批档案的特点

与建设工程竣工档案相比,规划审批档案有以下特点:

1.2.1 数量较少。这里所说的数量,是指无论整体上,还是个体上,审批档案的数量远远低于竣工档案,比如某城建档案馆一年进馆的审批档案大约有600卷,而竣工档案则在4000卷以上。这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审批了一个项目,可能要盖多栋楼,也就是说一个审批档案,可能衍生出数个竣工档案。另外,审批档案立卷时,一项大多是一卷,偶尔有多卷的,但一般也不会超过5卷;而竣工档案则恰恰相反,立卷时一项一般很少低于5卷,大多均在10卷以上,动辄20卷往上,这就造成了二者数量上的巨大差异。

1.2.2 利用主体不同。规划审批档案的利用主体是规划局,主要是针对违法违章的查处。如超面积、违反规划红线的工程建设,其主要内容有立案审批表、调查笔录、送达证、停工通知书、复工通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存根等。当然,涉及个人房屋变迁引起的法律纠纷,有时也需要审批档案来最终确认,不过相对而言,这部分利用量还是远远低于规划局的。工程竣工档案的利用主体主要是个人,多用于房屋格局的改造,以及电路方面的维修等民生方面的用途。

1.2.3 内容侧重不同。规划审批档案集中记录了建设单位或个人在工程建设前期所办理的各种手续和所做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反映了建设工程的政策性和合法性。工程竣工档案则体现了工程的施工情况,诸如隐蔽工程施工记录、各种原材料的试验试压报告、工程质量的验收与评定等,它主要反映了工程建设质量的可靠性。

1.3 规划审批档案的收集

城市规划审批档案形成于城市规划管理活动中,涉及的部门和单位也不同,因此,应区分不同情况,将城市规划管理文件材料的收集与归档纳入日常工作管理和有关的制度规定之中。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从提高社会对档案的意识入手,依法治档。其次,建立专门的文件归档制度,规定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保证各类文件材料的收集和归档。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档案法》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将城市规划管理文件向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移交,以确保城市规划审批档案的齐全、完整。

1.4 规划审批档案的重要意义

1.4.1 规划审批档案是规划管理工作的核心

由于城市规划管理是保证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手段,因此,在实施具体的城市规划管理中,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城市规划管理档案。如在建设用地管理工作中,涉及建筑用地的申请、审批工程选址、施工放线等,都要以有关的批准文件工程设计图纸等文件材料为工作凭证。可以说在整个规划管理工作各个环节中,都与规划审批档案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规划审批档案是进行规划管理各项工作的前提和条件,没有规划审批档案或规划审批档案不完整、不准确,都将给规划管理工作带来困难。

1.4.2 规划审批档案是规划管理成果的最终实现形式

开发利用城市规划审批档案信息资源,要围绕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心工作,围绕重点工程、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等对规划审批档案进行加工,如编辑城市规划审批档案年度目录、城市规划管理数据汇编、公建住宅小区档案汇集等文件材料,有针对性地提供给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对城市的发展建设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依照国家有关开放档案的规定,适时公布城市规划审批档案信息,使社会各界都能充分利用已开放的规划审批档案,解决办理产权证、土地证、小区环境建设标准等一系列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使规划审批档案起到应有的作用。

2 规划审批档案的动态管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要求,我国实行“一书两证”的规划审批制度,即项目建设应取得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核发的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然而一个建设项目在其完整的生命周期中会不断发生属性的变化,例如建设用地的用地性质、位置和界限的变更,建设工程的扩建、改建、翻建及道路改造,项目产权变更等等。这些变化客观上要求城市规划主管部门不断变更原有规划审批的结果,而从项目的成套性出发,在对规划管理审批档案(以下简称审批档案)的管理中,就要始终保持动态跟踪的机制,这样才能确保审批档案内容的完整、准确。因此,动态管理是审批档案管理的基本方式。

所谓动态管理就是指为保证审批档案内容始终与其记录的规划审批业务的一致性,档案内容应根据其记录对象的变化而变化,其管理方式必须适应档案内容不断变化的要求,随时反映规划审批管理的最新状况,提供及时、有效的档案服务。当前审批档案动态管理中普遍存在两个问题。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档案人员从繁重的撤并卷工作中解放出来,但无论是半撤并卷方式还是阶段管理方式,动态管理的实现都仅局限于档案管理环节,缺乏过程控制是当前审批档案动态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首先,缺乏有效控制档案完整、准确的措施。当前,审批档案的管理普遍是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形成并移交档案,由城建档案馆负责保管和提供服务的。这种形成、管理与利用相分离的管理体制显示档案部门的工作是以被动接收档案为开端的,缺乏对文件形成过程的监督和控制,这也就导致了档案质量缺乏保障。

其次,档案管理基础数据的重复采集。目前,审批档案管理系统存储与检索所需要的基础数据依然是由城建档案馆工作人员以手工录入的方式来完成的,不能有效利用规划审批业务系统中的数据,造成大量的重复劳动,工作效率低下;同时也增加了由于著录数据错误而导致档案无法利用的风险。

解决当前审批档案动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深化动态管理要从前端控制和过程控制入手,同时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目前,审批档案的动态管理大都是在档案管理环节实现的,即在城建档案馆的检索系统,通过数据库方式实现项目信息的关联,以此提供利用服务。这种方式是造成档案数据错误和工作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在规划审批过程中,大多数工程项目在申请立项时首先都要进入收件窗口。如果在窗口收件过程中自动生成条形码,并对其信息归属进行相应的处理,这样既能准确揭示档案内容的历史联系,又有助于对项目审批过程的动态跟踪。但是在项目审批环节利用条形码建立的项目信息需包括:①着眼于建设项目的全程管理,揭示项目不同规划审批过程的信息;②反映项目内容交叉或包含、撤销等关系的信息,如工程分期建设、地上和地下建设、建设主体加层、建设主体变更等相关信息;③与其他类别相关档案信息的关联信息。在完整建立以项目为核心的审批档案信息关联的过程中,将分散在办文和公文管理中的审批档案信息包含其中,这样才能真正完整地实现全部审批档案的完整揭示和便捷利用。

参考文献:

[1]卢凤娣.城建档案利用的几点启示[N].中国档案报,2000年.

[2]钟晓军.从档案利用看城建档案管理[N].中国档案报,2001年.

[3]应莉华.规划管理档案分类初探[N].中国档案报,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