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记叙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学记叙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学记叙文

中学记叙文范文1

一、首先是记叙文的拓展。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它以写入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过写人、叙事表达。初中阶段常见的记叙文主要包括文学记叙文和说明记叙文。其中文学记叙文以虚构为主,如趣闻逸事、传说、寓言、传奇故事、短篇小说、科幻小说等;说明记叙文,以事实为依据,包括历史、传记、新闻报道、日记等。

1.针对记叙文的这种特点,笔者制定了相应的拓展方法

①教师指导学生上网搜集素材,寻找内容相似,写作手法相似的文章,对相同类进行比较。教师在指导学生搜集资料之前,先要充分地了解学情,对于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都要有所了解。②教师搜集素材,寻找内容不同,写作手法相反的文章,把不同类的文章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共同点。学生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对于一些内容较难的文章,学生搜集不到合适的类比材料,找不出内容迥异,写作手法相反的文章,这个时候,就要求老师在课前精心备课,事先找出此类文章,打印出来,当成课堂的阅读材料,并按照中考常考考点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课文阅读内容与拓展内容的不同。

2.在学生对课文阅读材料与拓展材料进行对比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相应的记叙文阅读方法的指导:

①抓住文章的6个要素:阅读时要学会从事情本身的发展去理解故事情节而不要只看事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因此,无论是顺叙还是倒叙,阅读此类文章时,必须要找到它结构中的5个W(when,where,who,why,what)和1个H(how),不过不是每篇都会完整地交待六个要素。毫无疑问,寻出这些元素是能够正确快速解题的一个先决条件。②归纳文章中心,把握作者态度:记叙类文章是通过记叙一件事来表达中心思想的,它是文章的灵魂。

概括起来一句话:读记叙文的关键是抓情节。抓住了故事情节,就理解了文章的脉络,其他的就迎刃而解了。

二、说明文的拓展。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简洁明了的文字介绍事物、解释事理的文章。它是一种应用性很强的文体。凡是对事物的类别、性质、特征、状态、功能等进行解释,以及对事物的发生、发展、消亡过程进行解说的文章,都属于说明文。说明的目的是让读者有所知,给读者提供知识,使之了解客观世界,掌握问题的解决办法。说明文的基本特点就是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应用性、解说性、条理性。常见的说明文有:解说词、说明书、书文简介、科普小品、内容提要等,它们或者用来介绍人物,或者用来介绍事物,或者用来解释概念,或者用来解说论据。

1.说明文的拓展方法如下:

①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搜集素材,按学习小组的不同,给予不同的任务。由于本校使用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模式,学生可以在各组小组长的领导下,搜集不同内容的说明文材料,除了学生手头上现有的《中学英语课外阅读教程》之外,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利用自己手边的其他课外阅读材料来整理出老师安排的任务。②教师把学生合理分在不同的学习小组。按小组分配任务,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资料中搜集素材,寻找出题点。阅读材料搜集整理后,在课堂上要呈现出来。③教师课堂内组织小组竞赛。比较哪个小组找的出题点准而多,加以鼓励,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说明文的阅读方法进行指导。

2.学生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说明文的阅读:要领会题干的意思,根据题干要求进行的拓展与创新才是科学合理的。

①要有一定的生活常识的积累,很多开放题就是要求将科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或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②依托原材料,精心选择一个角度,围绕一个中心逐层阐述。第四、在表达上要条理清楚,简洁明白。

因此,阅读说明文的关键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即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三、应用文的拓展。应用文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和公务活动中经常使用的具有某些惯用格式的一种文体。应用文用途广泛,种类繁多。其中包括书信(或电子邮件)、日记、通知、便条、收条、借条、影讯、球讯、寻物启事、招领启事、海报、贺卡等。

应用文的语言重在实用,力求朴实、准确、简洁。由于应用文使用广泛,在实际运用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格式。

1应用文的拓展方法如下:

①初中英语课文的常见形式为书信,广告启事等。教师指导学习小组分工合作,分别搜集出这几种常见形式的应用文。教师可以按各组的性格特点和学习情况,分别找出书信、广告、启事、日记等等,并让负责某一形式的的小组找出此类形式的应用文的行文特点,教师加以点评。②教师课堂内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增加趣味性,并引导学生找出应用文的出题特点。这一种方法可以适当为之,教师务必要确信所选的文体适合学生模仿和表演,务必要保证这一活动的效率。所选择的表演学生也应该举止得体大方,切忌扭扭捏捏,反而浪费了时间。

2.应用文的阅读方法相对于前两种文体来说比较简单,先做介绍如下:在阅读应用文这一类文章时要注意细节信息,做题时,根据所提问题用寻读、跳读的方法更有效。应用文种类繁多、涉及面广,包括广告(招聘、产品销售、宣传)、简历、图书资料、聘书、社交书信和产品说明书等,所以,学生平时要注意拓展知识面,积累知识。

①熟悉并掌握各种应用文的写作特点和格式。②积累应用文常用句型、表达方式和一些专业词汇及常用缩写形式,如表示薪水、工作年限的maximum(最高)和minimum(最低)等。③加强专项训练,培养自己略读、扫读、跳读等快速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中学记叙文范文2

【关键词】: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语文,作为—门基础性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语文知识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个人在生活中学到的知识比在课堂上学到的多。难怪有人说:生活是最好的教师。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在生活中去观察、摸索、探究,学习知识、掌握规律、认识事物,加深对书本知识的领会,从而归纳出学习知识的方法和规律。因此,我主张语文课走进生活。因为生活有多大的空间,语文教学就有多大的空间。不同体裁的文章在生活中都有体现。

一、记叙文——述生活中的“情”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感情是人们生活中的自然流露。亲情、友情、爱情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情”就成了记叙文丰富粪彩的题材。我在上朱自清的《背影》之前,就用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方式,请学生讲述他与家里人之间发生的一种特别感人的事或一两个片断。大家深思了几分钟,一个女同学举手,站起来向全班同学述说了与她父亲的一个动人故事:“我爸爸是,“个地道的农民,没多少文化知识,但他希望我们女儿俩认真学习,今后能上大学,所以他拼命攒钱,农闲时还到城里打工,早出晚归。可是他患了尸“重的痔疮,行动很不方便,每次我看见他痛苦的样子,客说‘爸,你去找医生看一下吧’!他总是摇头⋯⋯”此时她眼含热泪,语音变调,全班鸦筛无声,似乎都被这位高尚而伟大的父亲感动了。然后我调整了学生的情绪,带着学生从生活进入教材《背影》,品味作家笔下的父子情。由于课前有了情感酝酿,所以学生对课文中表现的情感把握得很准确。课后人人都写了文章来表现他们心中的“情”。学生们的“情”与作家笔下的情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学记叙性的文章让学生结合各自身边的人与事去体会其中的“情”,这样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同学们就能用学到的知识去展示自己的生活,抒发自己的情感。

多写片段,多记日记。—般地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中学生平时可以多练笔,多记日记。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倘若我们中学生平时能按照这样去做,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大至对时政国事的抨击,小至遣词造句,不——而足。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

二、说明文——说生活中的“物”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种文体,它与学习、生活、生产、文化等都具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文体。在生活中运用很广,如电视节目《动物世界》,浏览名胜古迹的解说词、产品说明书等等。这种文体的文章若教学形式单——的话就会使教学枯燥无味,不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有位教师在上了《核舟记》之后,在班上开展了一次工艺品拍卖活动,同学们为了让臼己心爱的物品卖个好价钱,都仔细琢磨物品的外形、用途,绞尽脑汁地思考以怎样的解说顺序和语言介绍,才能让自己心爱的物品能卖上个好价钱。这样让学生模拟生活,把课堂上学到的说明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实现了语文服务于生活的宗旨。

鼓励创作,推荐发表。俗话说:“乐此不疲”,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创作,培养他们创作的兴趣,而推荐发表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的,一个好办法。每次作文,我要求学生认真对待,选出一‘些较佳习作,编写作文专刊,名曰《绿萌》张贴出来,并在课堂上大加表扬,造成一种浓浓的文学氛围,以点带面,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份量,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

三、议论文——明生活中的“理”

议论文是削发自己对某种问题的见解或主张的文章,这类文体生活中处处可见。但是,对于初学者,很难将议论文于记叙文分开,以至于要求写作议论文时总是写成记叙文。如果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就会很轻松地将两种文体区别开来:上议论文之前,我们可在班上指出某种现象,让大家淡谈看法,然后把这些看法加以归纳整理。如我在上议论文之前,就设计了这样—个生活问题:“你对随地吐痰有什么看法?”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最后归纳为:1。随地吐痰不对。(观点即论点)2.为什么不对?(探究原因、分析)首先痰里有很多细菌,有的细菌传播很快,易造成流行病,“非典”就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此外,随地,吐痰是一种不良习惯,是个人修养方面的问题。

3。怎样避免这种现象?(总结得出结论)号召全民行动起来,遵守公共卫生,减少疾病的传播,增强健康意识。同学们把不能随地吐痰的道理讲得非常清楚,若将同学们讨论的内容形成文字,就是—篇很好的议论文。如果将随地吐痰写成记叙文,则需写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些在议论中则为概述),此外,还需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描写来表现人们对这种作法的憎恶之情(这些在议论中没有,它只是—种评价)。

中学记叙文范文3

时代的车轮即将辗过二十世纪,转入二十一世纪的轨道,人们都祈盼着新世纪曙光的到来。随着"科教兴国"在我国大地上勃然兴起,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初露曙光,尤其是《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把学校体育又推向一个新的历史彼岸。作为学校体育工作者面临的任务之艰巨,责任之重大,担子之沉重,自然不言而喻,许多新问题都等待着我们去世思考、去解决。现就跨世纪体育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发表自己的一点浅见。

1.高素质的教师,懂得体育户负的历史重任

苏联教育家阿里宁娜在《美学》中说:"体育负育使一个人的身体和精神协调发展的使命",作为跨世纪的体育教师要担负起这一使命,我想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1.1品德素质。"师者,人之楷模",说明教师应为人师表,要做到为人师表,首先就应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它包括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正直、进取、敬业、协作、献身未来等方面。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重德行、慎操守、严律已、鄞治学、遵师道,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体育人才。

1.2知识素质。明代张居正《翰林院读书说》中云:"根本因者,华实必;源流深者,光澜必章"。说明修养高,学识深,才会卓有成就。教学也一样,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有必须一桶水。因此,跨世纪的体育教师应有精深的专业知识,练就扎实的基本功。由于未来社会知识更新加快,高科技的体育教师应有精深的专业知识,练就扎实的基本功。由于未来社会知识更新加快,高科技的广泛应用以及多学科的相互渗透,光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还不够,还需要广博的相关学科的知识,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1.3素质。体育教师应有较高的组织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育`疏导能力、超前教育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其中开拓创新能力在现代体育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此外,跨世纪的体育教师还应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足够的涵养,才能担当起世纪体育教学的重任。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情境教学是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解,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体验体育的快乐。体育教学是一种艺术,其效果好坏与教师的语言表达有直接关系,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运用了生动活泼的儿童语言来带领学生投入体育教学中。例如课题为"抢险"、"2008奥运会"等,均通过预设的特殊情境来完成了教学任务,较好地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开展竞赛培养学生的兴趣

学生对体育课有无兴趣,关键在于教师的诱导和培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好胜心强,将教学内容融入到生产劳动中,例如课题"播种"、"丰收的场面"等,使学生对劳动产生间接的兴趣。而学生对体育活动直接的兴趣来源于丰富多彩的游戏与竞赛活动,无论多大的学生都如此,教学时学生自主地进行游戏竞赛活动,情绪特别高涨,竞争特别激烈,对其生理机能有良好的提高作用。活动结束后让学生还意犹未尽,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锻炼意志,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如此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和享受运动的乐趣,也是让教师从教学实践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干,获得教学成功的喜悦。

4.体育教学方法的适应性

中学记叙文范文4

我认为记叙类文体“主问题”设计可以从以下角度探究:

一、从文章的题目入手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甚至是文章灵魂的再现。记叙类文章的标题往往体现了作者别具匠心的构思,有的标题本身是文章的线索,有的能告诉我们写作的对象、内容、主要事件等。《背影》一文,题目便是文章线索;《老王》《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等题目告诉我们写作的对象、内容;《散步》《智取生辰纲》等题目告诉我们主要情节事件;《变色龙》《爸爸的花儿落了》等题目含义深刻,或揭示人物性格主要特点,或一语双关。教师要结合文本悟出题目中蕴含的信息,并围绕题目精心设计主问题,达到牵一发动全身,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效果。

在《散步》一文的学习中可以设计这样一个主问题: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请你换个角度为本文拟一个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目的在于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学会围绕中心事件、主题、主要人物等不同角度拟题。

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中,在第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两个主问题:(1)阅读全文,划分结构层次,找出在文章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2)作为学者与革命家的闻先生说和做各有什么特点?他做了什么?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以上主问题,便于引导学生抓住题目中关键词语“说”和“做”,迅速理清文章脉络,并抓住重点分析人物、概括情节。

二、根据文章特点设计主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与七年级下册的记叙类文章有的采用一事一理的结构形式,如《走一步,再走一步》;有的从生活中的小事物身上领悟人生的哲理,如《蝉》《贝壳》;有的通过写景表达自己对大自然与生活的赞美、喜爱,如《春》《济南的冬天》;有的回忆往事表达对生活、人生的感悟,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风筝》;有的介绍名人的事迹,如《我的信念》《邓稼先》。根据文章的不同特点,可以从表达方式、概括内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体会文中蕴含的感情等不同角度设计“主问题”。

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第一课时的主问题可以设计为: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给了作者怎样的启示?这一问题既能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训练概括问题的能力,又能体会本文最大的写作特点:一事一理。在《走一步,再走一步 》第二课时的学习中,主问题可以设计为:文章哪些地方通过描写使文章生动具体?通过此问题可引导学生体会环境描写与人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为阅读、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两个主问题提出的序也具有科学性,第一个侧重于整体感知,第二个侧重于引导学生研读文章。如《邓稼先》一文,使用了小标题,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因此可设计以下主问题:(1)罗列文中使用的六个小标题,从中找出文章拟小标题值得你学习的地方。(2)找出第二个小标题中使用议论、抒情表达方式的语段,体会抒情、议论与记叙的关系。

围绕第一个主问题,学生能总结出:小标题必须有高度的概括性,可以使用课文中的有概括性的句子,也可自己概括,字数不要求完全相等等特点。通过第二个主问题,让学生能体会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特点及在文中起的作用。

《猫》这篇文章的难点在于主题比较深刻,引人深思。为了突破难点,可以设计以下两个主问题:(1)通读全文,概说猫的生平。(2)“我”面对三只猫的亡失的情感是怎样的?为什么对第三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第一个问题的设置意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为分析理解主题做好铺垫。第二个问题的设置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探究其内在的深层原因。主问题的设置层层深入,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以上教学中设计的主问题,都是教师精细阅读文本与精心思考教学的产物,都能构建起课堂上一个教学活动的“板块”,引导学生较长时间的阅读与思考,减少了教师提问的随意性,从而优化课堂,达到有效教学。

3.从文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关键段入手

记叙类文章非常注意开头的领起、中间的衔接过渡、结尾的卒章显志。因此,要让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关键段阅读,以较短时间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主旨。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围绕关键词、关键句、关键段设计主问题,达到以点带面、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我设计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第一课时的第一个主问题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题目给我们提供了怎样的信息?第九自然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第二个主问题是:第一段哪个词确立了第一部分的感情基调?作者为什么认为“百草园”是“乐园”?这两个问题紧紧围绕关键段、关键词来设计。

中学记叙文范文5

关键词 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4-0044-02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以其生动的画面、直观的形象、鲜艳的色彩、动听的声音来传递教学信息,这极大地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化解了数学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间的矛盾,更利于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有效地突出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但多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有着巨大的教学优势与不足。在教学中如何科学、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使数学教学更精彩,这是教师所重点关心的话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应注意的问题。

1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更好地驾驭多媒体

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与指导者,同时是课件的制作者与操作者。可以说教师的信息素养如何,直接决定着课件的质量与教学的进程。因此,教师要加强学习,利用课余时间与学校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水平,以制作出更好的课件,并更好地驾驭课件。

1.1 提高制作水平

能够体现教师教学特色的课件才是成功的课件。许多教师忽视课件的制作,甚至有的教师直接从网上下载,这样的课件或许针对某个地区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成功的课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推动教学进程,增强教学效果。但是不同地区,即使是同一个地区同一个学校不同班的学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课件针对不同的班级需要体现出不同。对待其他教师成功的课件不能机械照搬,而是要在借鉴的基础上改进。课件不是素材的简单堆砌,而是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需要将这些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材料进行优化与组合,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遵循知识的内在规律,制作出具有实用性、艺术性的课件。

1.2 提高操作水平

有的教师对计算机操作不熟练,在课上教学时往往会因操作不当造成课件无法显示,或者电脑出现问题等,教师不能灵活处理,但是又没有纸质教案,而无法继续教学,往往是不得不改成自习课或复习课。因此,教师要提高操作水平,要能处理常见问题,以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

2 莫让数学教学丧失“数学味”

多媒体的优势是广大师生有目共睹的。但许多教师在运用时片面夸大了多媒体的作用,片面认为多媒体愈精美愈好,因此在制作课件时过于追求课件的外在,对于图片、图像、文字材料的选择追求华丽与优美,而无视其与具体的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将一堂数学课上成了优美图片与图像的欣赏课,使得数学课没有了“数学味”。这样的课还能称得上是一堂数学课吗?

因此,多媒体课件在制作时要兼顾外在形式与内在本质的统一,对于图片、图像、音频与视频的选择要科学、合理,要与教学内容紧密关联,加强选择的简洁性、针对性与有效性,使多媒体教学下的数学教学更具“数学味”,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在制作课件时,教师要在学生与教学内容间找好平衡点,课件所选择的材料既要符合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与认知规律,能够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激情,又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能够实现学生兴趣与思维的顺利转移,使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与精力集中在新知的学习上来,真正实现多媒体的桥梁作用,带着学生走进美丽而神秘的数学世界,让学生享受“数学大餐”。

3 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加强教学互动性

教学是师生双方多向交流与互动的过程,是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统一体,这样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而在多媒体的运用中,许多教师忽视这一点,教师是课件的播放者,学生只是看客,是欣赏者,这样的教学仍然是以教师操作电脑为中心,仍旧是单方面的单向灌输式教学,从传统教学的“满堂人灌”演变成了现代教学的“满堂电灌”,弱化了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缺失势必造成教学的失败。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要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要实现真正有效的互动教学。问题是思维的开端、智慧的窗口,是学生探究的强大动力。因此,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与自主探究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教学的多向互动。

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时,笔者并没有机械地照搬教案进行课件的讲解,而是适时用课件抛出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在小组间展开积极的交流与合作。笔者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个不完整的三角形,告诉学生这原本是一个等腰三角形,但由于受损,只剩下一条底边BC和一个底角C,现在请学生帮忙把这个图形复原。这样的问题以多媒体来呈现,更直观、更具吸引力,同时与学生的认知相矛盾,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来自主地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变教师的单向传递为师生间的多向互动,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主动拥有者。

4 实现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

在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大形势下,许多教师追求形式的现代化,只注重运用多媒体,而盲目排斥其他的教学手段,认为只要运用了多媒体就是实现了教学的现代化。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二者不是互相排斥的关系,而是一个统一体,是共同为教学服务的。

每一种教学手段都各有其优势与不足,其优势都是其他教学手段所不可代替的。

多媒体教学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减轻教师的板书负担,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进行知识的讲解,扩大知识容量;可以立体动态地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获得大量感性认识,并由此上升为理性认识,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增强识记效果。

传统的教学手段主要是黑板加粉笔,虽然存在很大的教学局限性,但是也具有多媒体所不具有的优势。传统教学可以完整地展现解题思路与推导过程,更能体现教学的完整性与流畅性,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教师也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可以实现师生间的知识互动、情感沟通与心灵互动。

因此,教学在教学中不能单独地采用其中一种教学手段,而将其他教学手段排斥在外,而是要对各种教学手段的优势与不足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与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科学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实现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其他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优势,活跃教学氛围,打造一个充满活力与魅力的数学课堂教学,向学生展现数学教学的魅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与自觉性,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5 小结

总之,运用多媒体是现代教学的重要内容与必然趋势,如果运用不当,就会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要科学对待、合理运用,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先进的教学手段相结合,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现代化进程,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实现高效的教学。

参考文献

[1]李勇.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注意事项[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2):100,103.

[2]董保艳.初中数学课堂运用多媒体技术应注意的问题[J].学周刊,2012(2):159.

中学记叙文范文6

【关键词】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多种手段

新课程提出:“一切改革首先是理念的更新,因为理念是行动的向导。”因此,语文课程的改革,首先必须从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入手。笔者现结合新课程中的新理念,对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普遍行为进行思考研究,发现不管我们的教学设计如何完美,如果不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很难有一个好的教学效果的。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是非常重要的。所谓积极的学习情绪,就是指学生的情绪处于积极的精神愉悦的求知状态。这种积极的情绪,就是学习的冲动性,具有强烈的学习意愿,学生发自内心的想学习,这样的状态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因此也就最容易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欲望。这样一个积极的求知状态,正是学生学习知识、思维活跃的最佳情境。如何营造一个积极的课堂学习情绪,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体会和探索。

一、利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1、课前激励,把学生情绪导入学习状态

为了让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到语文课堂学习中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前我都会进行一个激发学生积极心态的训练环节。短短的1分钟心态激发训练就会让学生的情绪立刻振奋起来,这与战士出征前的战前动员有异曲同工之妙,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这种训练对学生情绪的推动作用。因此,我把它引进到我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课前的情绪激励,学生的情绪立时就会为之一振,他们那种内在的自我完善的本能欲求就会要求自己立即主动进入学习状态。然后我再顺势引导学生的这种情绪状态进入到我的语文教学中来,学生对语文的喜爱和乐学就会主动起来。整堂课充满着积极的氛围:学生乐学,教师乐教。这样的课堂教学很是一种享受,充满着成就感、愉悦感。真正的达到了快乐学习、快乐教学的境界。

2、激情教学是引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动人心者莫过于情”。语文教学中的情从何而来?从教材中来。语文教材是美的天地,情感的海洋,离开了教材,课堂教学的情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教师必须挖掘语文中的情感因素,把作者的寄寓作品中的情感化为自己的情思,从而把握动情点,以此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进入角色,从而产生共鸣。例如:讲《观潮》一文时,以大海的涨潮落潮为动情点,激发学生对大海的喜爱之情;讲《井冈翠竹》时以井冈毛竹在不同革命时期的功绩为动情点,激发学生对井冈毛竹以及战士的热爱之情。总之,有的借助作者情怀;有的借助客观事物;有的借助人物形象,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怀,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的根本目的。当我们对学生进行这种积极心态训练的时候,教师必须要有积极的状态。如果老师无精打采,对学生只能产生更消极、更负面的影响,我们是无法激励学生的情绪的。因此,走进课堂教师首先要给学生一副良好的精神状态,情绪饱满,意气风发,春风满面。你的这种饱满的情绪会感染学生,使学生情绪亢奋起来,这样就为我们的课堂教学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情绪氛围,为顺利进行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开端。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堂上不断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满怀激情地展开教学活动,设法不断让学生受到感染,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使脑神经受到良好的刺激,对所学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讲“背影”一文时,抓住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太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在这个特定的镜头中,要启发学生体会“蹒跚”“慢慢”“攀着”“向上缩”“努力”等词语的内涵,从而感受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

语文课本的文章都是精选的美文,因此,老师应该充满激情的示范朗读和讲解课文,让美文真正的美起来,让语文的美像春雨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灵,让学生陶醉于美文的愉悦和赏析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产生学习语文的强烈冲动。

要达到上述目的,平时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内在修养,使自己具有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品德,高超的业务能力。这就需要语文老师要多学习、多阅读、多积累,多研究,把课备细备精。平时还要多与学生交谈,对其真诚关心,热情相处,既当好学生的师长又成为学生信得过的朋友,注重仪表的修饰,以求在学生面前始终精神饱满。让学生喜欢你,佩服你,进而喜欢你教的学科。如果学生不喜欢你,甚至消极对立,在学生心目中没有地位,要想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激起学生的情绪,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笔者在课堂上深深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因此我在走进教室的那一刻就让自己充满着激情,因而也带动着学生的情绪昂扬起来。这样的课堂充满着生机,学生的思维活跃,学习效果好,学生喜欢上我的语文课,从而也喜欢学语文。

二、多给予学生以肯定,是营造积极的课堂情绪的有效手段

课堂上,教师要尊重一每位学生,充分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并不断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思维状态,让学生在强烈的学习渴望中求知。语文的学习不像数学那样具有固定的答案,对课文的理解可能会千差万别,只要学生积极思考了就是进步。因此,当学生在提问或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我们千万不要批评。一旦批评,不仅提问或回答问题的学生情绪受到影响,而且也会触及全班同学,良好的课堂气氛就会眼烟云散,既伤害了学生的心灵,扑灭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又影响了课堂教学氛围。遇到类似情况,教师要像赞扬答对的学生那样,表扬其敢于回答问题的表现。这样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就不会被挫伤,反而会更加努力积极思考,然后再面向全体学生启发诱导,直到答错的学生悟出所以然,再给说错的学生一次成功的机会。

这样,学生会感到老师的亲切,使学生得到一种愉悦和激励,进而又营造并保持了一种和谐的课堂情绪。

三、得体的教学设计是营造积极的课堂情绪的重要手段

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做到吸引学生,使学习兴趣盎然,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兴趣是发展智力的一个重要起点,它决不是为了一时吸引学生活跃气氛,它应该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有的教师把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愉快地接受知识的教师比作旅游中的导游者,“在爬山爬岭中,使旅游者不是感到精疲力竭,而是感到兴致勃勃”。它生动地表明了培养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就不能不考虑这一重要因素。

上一篇幼儿园教案

下一篇少先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