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陋室铭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陋室铭教案

陋室铭教案范文1

一、网络资源的引用

21世纪的教师应有意识培养学生独立获取信息和更新知识的能力以及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资源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为学校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同时也为中小学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给中小学教学带来革新的契机。传统的教学设计是分析和研究教学的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与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现代语文教学不强调对教学活动的绝对控制,逐渐放弃呆板的设计模式,开始强调教学设计的关系性、灵活性和实时性。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引用大量的材料,引用得当,学生生龙活虎、趣味盎然,效果事半功倍。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从网上获取资料越来越方便。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陋室铭》时,有效利用网上资源,在学生预习课文时,教师不以为然地说:“一间破旧的房子,也值得这样大写特写?”让学生寻找原因。上课时学生对教师的话进行了反驳,从网上了解到刘禹锡书写《陋室铭》的背景:刘禹锡因参加当时的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陷害贬到安徽和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知县看人下菜,见刘是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不但无怨言,反而高兴地在门上写道:“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差役把刘的住处迁到北门,房子由三间减到一间半。可那附近垂柳依依,刘仍不计较,又在门上写道:“垂柳青青江边水,人在历阳心在京。”那知县得知后又将他迁到县城中部,且只分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刘禹锡想这狗官实在欺人太甚,于是愤然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这样学生不用教师过多的讲解,情绪就得到点化,升华了认识,达到了预期效果。

网络前所未有的丰富材料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当我们的学生养成及时查阅、积累材料的好习惯时,他们的语文素养自然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这就是我们所期望的。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的课程理念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角色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从传统的角色中解放出来;课堂教学形式也要随之发生变化,需要教师形成新的课堂教学行为方式;课堂是学生的舞台,教师由教学的主导者变成了学习的组织者、服务者,这一切都有赖于教师在实践中逐步获得新的角色行为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把书本知识原原本本地传授给学生。教师是教材、教参或教案的复制者。在新课程环境中,教材或教参知识的教学只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具有导引价值的资源,教师需要与学生共同发展和利用这一资源。现在,教师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给予学生更多的是激励与思考,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材中的文本是语文教与学的载体。我们要运用好这一载体,并借助社会生活的经验和以往的知识储备来解读文本,同样需要运用学习所得去反思生活,以整合学生的知识体系和道德体系,更新其思维理念。

课堂只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场所,现代教师应把自己变成一个课堂教学的反思者,走出教室并不意味着教师这堂课的教学就已经结束,而需要进一步地反思我们除了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加以彰显外,有没有找到学生的缺点并加以弥补。全新的教师理念也并不完全否定“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一教师角色定位,只不过给新时代的教师概念赋予了新的内涵,我们在提倡新的教学理念时会对一些旧的东西加以批判。教师由神坛走入了凡间,由讲台走到了学生中,带着平等与关爱、合作与愉悦走进语文课堂,从而完成教师角色的转换!

三、师生情感的交流

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语文教学不只是感知过程,同时也是情感过程。因此教师要把握“情感态度和知识能力”的相互融合,努力使教材中的“情感和知识”教育相互结合,达到相互促进、相互强化的目的,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丰富自己的情感,并通过情感体验强化认知活动,使认知更加清晰深刻,情感感悟更加刻骨铭心。语文教材本身具有情感交流得天独厚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对文本的解读不需要教师作定性的解释说明,而应表现为一种直觉,对文本所应有的可能性始终保持开放的态度。教师的教学活动既是知识信息的交流过程,又是教师、教材、学生间的情感交流过程。教师要力求挖掘教材中健康、愉悦的情感去感染自己的教学对象,使其产生强烈而积极的内心体验,从而把教师的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动机,从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并把这种情感体验带到下阶段的学习中去。学生产生正面的学习迁移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升华学习中的情感,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之达到一个文本中有我、我与文本水融的境界,使情感功能真正实现升华,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教育。

陋室铭教案范文2

一、限时阅读,疏通文意,学生勾疑,合作解决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遵循这一原则我在教学文言文新课时,尝试“三不原则”,即课前不作任何介绍,不提任何问题,不加任何引导,给学生一个干干净净的阅读空间,这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要求学生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读文章,圈点批注,划出疑难之处(时间一般为10分钟)。学生的思维要处于紧张有序状态才会有所得,因此限定时间必不可少。之后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合作解决疑难之处,如仍旧不能解决的可以求助别的学习小组和老师。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有的学生非常乐意提问和解答别人的疑难,为了鼓励他们,我带领学生评出 “文言小博士”,专门来解答同学们的提问。这大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当上“文言小博士”的学生主动去查找资料以备不时之需,而没当上的也会主动去找寻问题。如在教学《爱莲说》时,学生发现“世人盛爱牡丹“中的“盛”字有的地方用做“甚”字,到底哪一个更合适呢?我首先对这个问题作了高度评价,并提出希望:“大家看看自己能否解决,怎么解决?”之后学生自己查找了《古汉语词典》,找到“盛”字有七个意项,找到与课文相对应的为意项6,最终合作讨论得出用“盛”字更能体现出当时世人对牡丹的狂热态度,也委婉的表明了作者对世俗之人的鄙夷讽刺。

在这一环节老师要注意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动口,老师在课堂中应少讲废话、少替代、少包揽、少埋怨,鼓励他们的批判精神,允许他们标新立异。重视学生提出来的问题,不要随便打发他们,要真正激活学生思维。

二、分段教学,留足空间,自定疑难,组长评题

以往教学特别注重上课的连贯性,疏通完文意后就忙着分析课文,一般选择几个预先设定好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解答,除了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学生能响应外,大部分的问题只能由老师自问自答,教学效果十分低下。有一次我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上完《陋室铭》后,学生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刘禹锡为什么要住在简陋的房子里,是不是古时候的君子都住陋室?”这真的让我手足无措了,因为刚才我自认为已经把课文分析得够透彻了。由此看来学生思维一旦受到抑制,只知道跟着老师走,其接受的也已经是打了很大折扣的了;即使老师分析的丝丝入扣,学生也只是学习上的被动接受者,更谈不上激活他们的思维了。

某位专家曾说“老师的教学目标要是站在胡同口,把学生从胡同这一头引领到另一头就算完成教学目标的话,那是老师的悲哀,也是学生的悲哀。我深表赞同,这样的接受性学习有可取的一面,但是,它产生的“被动性”和一定程度上的“强制性”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而采用自评问题能极大激活学生思维,在教学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下面是我在教学《石壕吏》时,摘录的学生提的问题:

1.“有吏夜捉人”有什么深刻含义?

2.为什么老妇人来开门应答?

3.老妇人一家的悲惨遭遇如用一个字加以概括,那是什么字?为什么?

4.老妇求征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新课标提倡“让学生对自己活动的对象和过程进行支配和控制”。我在尝试新的文言文教学模式时,尽量由学生自己定题和评题,就是让他们对所学的文章有自己的自和支配权,而不是完成老师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

老师如果漠视学生的存在,抑制学生的热情,“捆绑”学生的手脚,绳规学生的思维,亦步亦趋、按部就班地执行“原计划”,哪怕教学设计得再周密,组织得再巧妙,打磨得再精细,它与学生仍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因为这时的“设计”与“组织”,它忠诚于教案,却背离学生;它进行着表演,却没有观众;它体现了权利,却忘记了民主;它实现了控制,却封锁了自由;它塑造了共性,却泯灭了个性。那学生就会万马齐喑,课堂就会死气沉沉;而当堂抛出由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学习兴趣普遍高涨,纷纷查看五星级题中有没有自己设计的问题,这与以往老师提问反应者寥寥形成了鲜明对比,学生思维被激活了,学生真正尝到了“当家作主人的快乐和激动。”课堂上精彩纷呈,学生思维之门大开,妙语连珠有之,切中要害有之,振聋发聩有之……

三、立足课后,欣赏精髓,激发想象,鼓励创作

文言文在中学课本中占到了30%,这不是个小数目,文言文虽然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不常用,可是它散发出来的文学底蕴和魅力是不可低估的,所以我认为要激活学生的思维,离不开课后让学生欣赏文章精髓,激发他们想象,鼓励进行再创作。这一环节老师可作主要的引导,要精心准备有趣而又耐人寻味的问题,让学生欲罢不能,争相一吐为快,从而达到激活学生思维的目的。我在教学文言文时,积累了几个能激活学生思维的问题。

1.《石壕吏》中并没有写差吏是否让儿媳去应征,但从老妪的“请从”“急应”我们不难推断,差吏是有意让儿媳去应征的,在此不妨让学生想象一下,老妇人是如何说动差吏让自己应征的?

2.《桃花源记》中有矛盾之处,你能找出来吗,这是陶渊明的疏漏之处吗?

3.《愚公移山》中愚公之妻和智叟所说的话有异同吗,你愿意做愚公还是智叟,为什么?

陋室铭教案范文3

【关键词】课堂教学;高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110-01

在语文教育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这样既可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因此,教师应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活”起来。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学“语文”用“语文”的情景中,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我们可以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

1 转变观念,优化课堂教学

当前语文教学的观念的一种深刻的变革就是:师生共学,教学相长,改变教师唱主角的局面,要让学生唱主角,变讲堂为学堂,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下沉浸在喜怒哀乐的情境中,在阅读的前提下进一步思考,文章相关的内容,谈自己的感受体验,提阅读中遇到的疑问,尤其对于一些像《春》、《白杨礼赞》、《济南的冬天》、《陋室铭》、《散步》等优美的散文,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美的语言,美的情感。对于一些文学作品如《变色龙》、《七颗钻石》、《皇帝的新装》、《孔乙己》等可通过分角色朗读或排演成课本剧,使学生对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性格思想,细细揣摩,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表现出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也通过学生自己的参与,进入教学情景之中,也丰富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情感的体验。教师在给学生提供表演体验的平台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字、词、句、标题、内容、结构、主题、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作者观点、写作背景等各个方面提问质疑,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讨论解答,有些问题学生解答不了,教师再适当点拨,引导学生进一步研讨,这样即激活了学生思维也利于培养学生自觉钻研和大胆质疑的精神,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真正感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语文教学的活水来源于生活,对于生活的仔细观察处处留心皆是语文所包含的内容。新教材的许多篇章都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搜集资料、感悟生活,尤其教材中的专题、综合实践活动都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把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如《端午日》、《本命年的回想》、《宇宙里有些什么》、《大自然的语言》、《看云识天气》等,让学生课外查找资料,寻问老人,观察周围的人与景,搜集民谣谚语,再把资料带进课堂进行交流,即丰富了课堂内容,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强了对课文的理解。语文课是最具活动特色的,除了把课内与课外联系起来,更要关注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如课前三分钟演讲、成语接龙、名句欣赏、故事会、辩论会、口头作文、学做记者、学做主持、新书推荐等等,把听、说、读、写紧密结合起来,在生活中提高兴趣,锻炼能力,挖掘潜力,此外适当补充课外读物,与课内进行比较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阅读欣赏能力。语文课本所选的文学作品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阅读需求,而在教学中适当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进行比较阅读,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活跃学生的横向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比较,鉴赏的能力。

要把语文课教好,使课堂教学活起来,教师自身要博学多才,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在语文学科内知识渊博,而且还要在相关的学科如天文、地理、绘画、书法、音乐等方面不断钻研,一方面精读课本教材,用心钻研,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感知交流给同学,另一方面要广泛阅读与教材相关的资料、信息,特别是近年来报刊上有关教材内容的资料。此外对于现代信息技术之类的知识也要多读,教师多读书,才能丰富、更新自己的知识,有了渊博的学识,才能以新颖的见解、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感体验,叩响学生的心弦。语文课包罗万象,为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博览群书,博采众长,刻苦钻研,使自己成为一个多面手,自觉接受当代学生对教师知识的挑战,不断学习生活中鲜活的语言,学习生活中丰富多变的知识,使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起来,不断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语文课艺术的海洋里吸取营养,获得知识,全面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2 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需要充分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资源配置

陋室铭教案范文4

论文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创新意识主体性学习文化拓展想象力

创新意识是指一个人根据社会和个体发展的新需要,引发出的一种创造性动机或愿望。它是人们从事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驱力,是自觉的心理活动和思维动量、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人们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学习兴趣和创新激情。它是整个创新过程的前提和基本条件。创新意识的培养,从其与思维关系上来讲,就是使人们的思维具有一种对于现有条件、状况重新思索的冲动和习惯。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和结果,思维发展同语言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中所表现出的条理性、清晰性、准确性、简练性正是其思维的直接反映。文言文是中国语言文字发展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是古代劳动人民思维的结晶,也是整个中华民族思维习惯、思维模式的最直接的体现。文言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更能表现出现代语文教育对古代优秀思维的继承和发展。《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不难看出,文言文教学在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方面有着密切的作用。

一、文言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首先在于一种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更新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语文教师在传统文言文教学中的地位,是权威的代言者,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语文教师转,围绕着语文教材和教师教案转。这种以“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无疑限制了学生主体意识和主动思维的发展,大大阻碍了语文学科创新思维的开拓和发展。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彻底地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狭隘、封闭的教学思想模式,要注重语言的发展尤其是文言文发展的规律,尊重语言的继承性、持续性和语言所具有的思想性,始终以引导学生为主,尊重传统与教学创新的统一,充分发挥个性化的文言文教学理念,这样才能使中学的文言文教学与素质教育、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与创新意识的独创性、开拓性、联想性结合起来,真正地发挥语文在重新建构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家园中的作用,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文言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学习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

主体性学习,主要表现在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几个方面。独立性,就是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律自强、独立生存、独立学习生活的精神。而自主性,应着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并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独立自主的学习,是一种研究发现的过程,也是一种创新的过程。它和创新意识中所具有的最大特征—独创性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习,认识到主体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使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兴趣和独立的思维习惯,来激发由此而产生的创造性。

吸工之侨献琴》文言的难度并不太大,学生完全可以在书下注解的帮助下,对原文的意思做出准确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还以标准译文的讲述为重点的话,显然会压制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机会和兴趣。因此在教学的策略和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自主性学习:引导学生借助多种形式的主体性学习活动,培育自主、合作、互动、探究性学习方式,建立民主、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循序渐进地化解重点难点,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优化全程教学。如:对于文言意思的理解,可以通过个体自译,同桌对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文言文的习惯;对于章节的理解,可以通过学生自导自演的课堂短剧,也可以举办自由评说的课堂活动。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氛围,也大大增加了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程度;教师从作断纹、作古获,埋诸土等方面进行发散思维的启发,让学生自己去理解造假的喜剧、爱假的悲剧、助假的闹剧,从而得出有爱假的,才有造假的,根除造假,先莫爱假的结论。这样才真正地体现了主体性学习的宗旨,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完成了整个教学过程,主体性精神成了创新意识的独创性再现。学生在这堂饶有趣味的文言文课中,不仅学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语文知识,而且习得了语文的学习兴趣和相对独立的思维习惯。让学生自主进人文言课文的情境,领会其中的深奥之妙,并升华为一种领悟力和理解力,也许这正是创新意识培养的开始。

三、文言文教学中深层次的文化拓展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条件

历史文化之所以深沉丰富,乃是因为数千年积淀下来的思想内涵有着巨大的力量。应该说,能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经过历史长河冲刷而流传下来的作品,当然是思想文化的精华,至少是可以让我们去批判地接受的优秀遗产。而充分发掘出这些作品中的思想之美,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先秦的“百家争鸣”,各种学说莫定了中国文化的思想基础,此后千百年来思想的发展更是无比丰富,对这些思想有一些初步的了解,能初步接受思想光华的照耀,是文言文教学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反过来,文言文的教学应该重视深层次的文化拓展,从而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供一个人文的环境。

中学大量的古诗文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前人思想品质和道德智慧的范例:《陋室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境界,《爱莲说》所暗喻的精神追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展示的道德情操,《过零丁洋》所凝聚的民族气节;《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对古人的聪明睿智的展示,《勾践灭吴》对人的精神力量的充分肯定,《寡人之于国也》、《过秦论》对治国得失的规劝和考证,《劝学篇》、《秋水》对人的个性自由的深思……凡此种种,都会对阅读者带来人格力量和思维模式的巨大震撼。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这种导向性的文化反省和思维开拓,这种对文化深层次的追求为培养创新意识提供了更广阔的实践空间。只有在这种广阔的实践空间中,创新意识才有可能真正地在我们的思维中生根发芽,才能在我们的思维中发挥它积极的作用。可见,文言文教学中.文化的深层次拓展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条件

再如《鸿门宴》中,对于项羽的描写和塑造,是建立在霸王分封十八路诸侯的伟业之上,也是项羽日后势衰、该下之围、乌江自列的预兆,司马迁所倾注的,不单单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扬刘抑项的寓意,相反是对如此历史背景之下,英雄人物悲剧命运的揭示。如果不对史迁“互文”记事写人的方法进行挖掘,不对《项羽本纪》、《高祖本纪》乃至整部《史记》等作进一步拓展,就不可能理解这种英雄悲剧的意义了。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完全可以抛开教材教参的束缚,广泛搜集材料,更深层次地去挖掘中国传统文人的独立人格和精神世界,从而完成了教学过程中学生与作品人物之问的一段交流的心灵历程。正是因为对文言文中传统文化的有力拓展,让学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全力思考、倾心感受,领会并理解文本之外的深义,枯燥的文言课文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提供了条件。只有对传统文化量的占有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对文言文中涉及的文化进行深层次的拓展,才能实现质的创新性的飞跃。《四书·大学》中有一句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意识的开拓性特征也就表现于此。

四、文言文教学中学生的想象力是创新意识的翅膀

上一篇木兰诗教案

下一篇画杨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