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支气管炎护士长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急性支气管炎护士长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急性支气管炎护士长总结

急性支气管炎护士长总结范文1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心内科;检查;监管;药物;改善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773-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观察组:观察组8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61-94岁,平均年龄73.4岁。对照组:对照组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60-91岁,平均年龄72.5岁。患者主要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炎、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等。合并其他疾病如糖尿病、支气管哮喘、前列腺增生、肺心病、痴呆、白内障、慢性支气管炎等,在住院治疗期间同时接受静脉、口服、皮下注射、舌下含片、肠道用药等多种方式给药。

1.2 人性化护理方法 对患者的护理从基础治疗护理、药物治疗护理、心理辅助护理三个方面进行人性化护理的实施。

1.2.1 基础治疗护理 对照组:结合老年心内科患者的疾病特殊性,医护人员在患者的合理饮食、大小便情况、睡眠质量、生命体征检查、皮肤护理等方面进行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之上,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治疗方案。如调节患者饮食以保证营养摄入量,患者出现排便障碍时及时辅以润肠通便药,睡前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等以提升患者睡眠质量。

1.2.2 药物治疗护理 对照组:护士要有针对性的了解心内科几大类药物如强心药、降压药、扩血管药等的药理作用、用药量、不良反应等,并依此保证患者的输液及用药安全。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之上,对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包括在输液过程中,认真核对药物数据,仔细观察患者用药后反应。仔细记录患者的用药时间、用药量,及时提醒患者服药以防止漏服、迟服的情况发生,以期达到药物治疗的最佳效果。同时针对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1.2.3 心理辅助护理 对照组:给予正常的护理措施。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对患者给予必要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教育。及时的解决患者出现的问题,有耐心的给患者讲解病情并指导患者正视疾病,对待患者态度温和,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患者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自信心。

1.3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记录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前后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对观察记录的全部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采用检验,P

2 结 果

2.1 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两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也充分说明人性化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愈效果,减小治愈时间,见表1。

3 讨 论

3.1 全面检查患者身体,准确评估患者状况 针对所有的入院患者,要结合心内科的特点,首先进行入院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既往病史、陪伴代诉情况、视力情况、肢体活动情况、自理能力、跌倒史、有无步态紊乱等,同时还要对老年人的鞋袜衣着等加以注意,并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挂出警示牌,相关护理人员做好记录。然后依据病情的轻重程度和缓急要求,将病人安置在重症监护病房还是普通病房,对普通病房又会随着医院内部划分的不同分为离护士站近的和离护士站远的,这样更有利于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观察和抢救,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在夜间,要为夜间起床的老年患者预留地灯以便于照明,行动不便者要及时和家属沟通并做好文档记录。

3.2 加强护理人员监管,提高护士安全意识 要做到护理操作流程化、护理巡视规范化、交班制度全面化。定期组织护士进行专科知识培训及考核,选择典型病例进行护理查房、死亡病例讨论,不断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提高护士的护理能力。同时,结合心内科的工作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科室护理工作手册,并加大执行力度,护士长做好抽查工作,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

3.3 加强重视药物护理,严格规范操作流程 由于生理病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老年心内科患者经常会出现漏服、多服等现象,而很多药物对老年患者常常会带来不良反应。比如使用镇静催眠药易引起头晕、嗜睡、精神萎靡不振,影响判断力等。因此,首先,要做好监督患者遵医服药。其次,在患者服药前后要采取措施降低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如降糖药物应该按照就餐前、进餐时等不同时间来按照不同的指标进行服用,并督促患者按时进食,防止低血糖情况发生。

3.4 改善健康教育方式,完善健康教育内容 医护人员和病人之间最好的桥梁就是沟通,因此,二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对疾病的治疗尤为重要。充分发挥老年患者的能动性,有针对性的指导老年人进行一些自我恢复锻炼,同时根据老年人自身性格、教育程度、行为习惯、接受能力等特点,尝试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心内科老年患者,也可以依据一些共同的特点进行小群体设计特殊的安全护理和干预措施。同时医护人员要强化患者的认知,增强患者的自信心,进一步增强护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