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长城手抄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长城手抄报范文1
合作的力量处处都可见到,大如科学研究、战争……小如生活中各种琐事,它们的成功,莫不由合作而成。
古有廉颇,蔺相如文武合作,团结一致,外拒强秦,内建强大的赵国;今有我国南极考察队,队员虽然来自不同地区,但能通力合作,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团结一心,仅用了四十五天就顺利建成中国南极长城站,谱写了一曲团结之歌,成就了一番大业,又如刘基云:万夫一力,天下无敌。萨迪:蚊子如果一齐冲锋,大象也会被征服。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也会有一些合作,比如同学之间共同攻克一道难题;所有同学一起绘制手抄报来美化班级面貌,今天就来讲一讲这个事例:
对于一个人来说,绘制一副漂亮的手抄报是非常困难的。不但画得不够生动,而且精力也不够多,,我们便五六个人一组,一起绘制一副生动的手抄报,各自分担一些任务,不但少了一些任务,而且做得还更有精神了,很快一张生机勃勃的手抄报就显现在了我们的面前,老师也表扬了我们的作品,说:“你们做得真棒。”
在我们每个人的学习生活上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我也不例外。每到我遇到难题时,我第一个找的就是我们这一小组的几个同学,与这几个同学一起进行讨论,很快就会得到结果。使我感受到了无限的快乐。
长城手抄报范文2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五千年的发展史中,各族人民用他们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共同谱写了辉煌的篇章。这次中队活动通过畅游祖国的山川河流,了解各民族的风土人情,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各族人民在祖国大家庭中幸福地生活着,从而激发他们自觉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爱国热情。
活动准备:
各小队队员搜集我国各民族的相关资料,如少数民族的服饰、建筑、节日、杰出人物等。
各小队准备向祖国妈妈献礼的书法、绘画、手抄报、手工制作作品。
设计民族精神雏鹰奖章。
活动过程:
中队集合:汇报人数,出旗,唱队歌。
一、赞华夏美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人们用自己的勤劳、勇敢,建设、保卫着自己的家乡,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首首赞歌。
诗朗诵《我们爱你呀,中国》(配乐)。
全体队员合诵。
二、观华夏景
我们可爱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画,悠久的历史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绘织了一幅幅壮美的画卷:
苗苗旅游团成员配乐介绍:北京(故宫、长城)西安(兵马俑)台湾九寨沟(布达拉宫)
三、知民族风情
举行一次“锦绣中华”知识竞赛。
第一轮:必答题
a.每小队选一名队员在小黑板上写出自己知晓的少数民族名称,数量最多者获胜。(3分钟之内)(写对一个加10分)
b.多媒体依次出示画面及乐曲,各小组的同学回答出这是哪一个民族。(答对加10分,错一个减10分)
①蒙古族《敖包相会》;
②傣族《月光下的凤尾竹》;
③藏族《北京的金山上》;
④维吾尔族《掀起你的盖头来》。
c.看画面,辨民族节日。(答对加10分,错一个减10分)
多媒体依次出示动画:
①汉族 元宵节;
②傣族 泼水节;
③彝族 火把节;
④藏族 赛马会。
第二轮:抢答题
看服饰,辨民族(答对加10分)
多媒体依次出示画面:
a.满族服饰
b.高山族服饰
c.汉族服饰
d.朝鲜服饰
e.苗族服饰
f.维吾尔族服饰
第三轮:风险题
四个小队由低分到高分依次选择题号。
多媒体依次出示题目:
a.说出2个以上少数民族的杰出人物,并讲一个人物故事。(故事《回民英雄马本斋》)
b.听歌曲,自编舞蹈。(新疆维吾尔族歌曲《娃哈哈》)
c.在中国版图上找出北京、新疆、、香港、台湾的位置,并按要求表演节目。(表演节目,表达盼台湾回归的心愿。诗朗诵《台湾一定要回归祖国》)(张贴中国地图)
d.看表演,说说是什么运动项目,是哪个民族的。
由学生表演。(藏族:摔跤;朝鲜族:顶瓮竞走)
第四轮:颁奖
“锦绣中华”知识竞赛经过激烈角逐,产生三等奖2名,二等奖1名,一等奖1名,给他们颁奖。
四、抒爱国情
1.吴仪、张婷演唱《爱我中华》。
2.同学们向祖国妈妈献礼:书法、绘画、手抄报、手工制作等。
3.王瑶等同学吹竖笛《茉莉花》。
4.各族人民用他们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共同谱写了伟大祖国辉煌的篇章,祝福祖国繁荣昌盛,各族人民大团结万岁,伟大的祖国万岁。请欣赏歌曲《歌唱祖国》。
五、颁发雏鹰奖章
为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表现突出的队员颁发雏鹰奖章——民族精神章。
六、辅导员讲话,呼号
七、退旗
长城手抄报范文3
语言大师叶圣陶先生教导我们:“阅读和写作都足人生的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习惯才好。”因此,作文指导首先要引导学生养成勤于观察、善于积累、认真市题、严于构思、编拟提纲、讲究文面、反复修改等良好的写作习惯。其次,采取各种导法,使之驾轻就熟会写。
(1)以听导说,让学生畅所欲言,培养口头表述能力。作文有口头和书而两种,而口头作文是书面作文的基础。不少教师忽视口头作文的指导,不少学生羞于说话,更淡不上能言善辩。为之,常利用课文,录音,以听导说,充分发挥语言交际功能的作用。如利用《舍身炸暗堡》的录音、幻灯片、让学生在听、看中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加深理解,产生浓厚的兴趣,便会发自内心地表述自己的心声。此时如问:“面对,你想说什么?”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各抒己见:“叔叔,你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我一定白倍地珍惜今天一分一秒时光。”“你献身的精神永远激励我奋发上进。”“你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等。在学生乐说的基础,引导他们讲述等及身边的真实故事,有意识地发展其语言。久而久之,就能出口成章。
(2)以形导思。诱学生合理想象,培养思维能力。作文指导和其他’[作一样,增强效率意识,优化课堂结构,恰到好处地利用电教媒体,再现生活表象,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如四年级的林承鹏这样记述《一笔画比赛》的经过:“比赛开始了,同学们认真地画了起来,教室里很安静,我也专心地画。不一会儿,我们画好了。”后借助照片,让其重温比赛情景,再现比赛场而,提供想象依据,激发想象兴趣,开拓想象思路,这位同学修改后的叙述是:“一笔画比赛开始了,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大家都在冥思苦想,构思画面。你瞧,大胖子曾鹏双眉紧锁,小指头伸人嘴里,好像还没有想出什么好画来。人称‘聪明豆’的漆彬胸有成竹,画笔如飞龙走凤,三下两下就画好了,正在得意洋洋,眉开眼笑呢。‘笨鹅’艾新星急得汗珠从额角滴下,眼眶里盈满了泪花。……”想象合情合理,文风生动活泼。
(3)以读导写,读写结合。叶老曾说过:“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因此,抓好阅读教学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前提。我们必须根据教学大纲,把握教材,狠抓双基训练。要在每单元的讲读课文中,把审题(解题)、文章结构、作者写作意图、写法等化整为零,节节渗透,一课一得,分步训练,形成课堂里教学方法,实地用方法,写时验方法的读写教学格局。像教《长城》一文,侧重观察能力的培养,课堂里先讲观察方法,看人看物,都要选好适当的角度,有顺序地观察。或上或下、或远或近、或整体或部分。同时,观察要细致,抓住其特点,展开联想。再指导观看《长城》两张幻灯片:一是站在高处看长城全貌,体现出“长”的特点,一是站在低处看长城结构,显示长城“高大雄伟”。课后,带学生站在四层教学楼顶上,远看临街的白公渡大桥,接着到大桥上近看桥的构造,再写“白公渡大桥”。学用结合,学生就能较快地掌握其方法。若长期坚持多看多练,就会熟能生巧,运用自如。
长城手抄报范文4
一、兴趣――成功的基石
兴趣是学习之母,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多种多样,悬念激趣就是我课堂教学常用的一种方法。如《囚绿记》一课中,首先引导学生自己对绿色进行一番描绘,并说说自己独特的感受,这时学生的心中就对绿有了初步的体验(给人带来生气,让人心旷神怡等)。然后就直接让学生朗读课文第五小节中的“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学生对绿色也就有了更深、更美的感受。这时我突然发问:“绿色是这样的美,作者怎么忍心囚绿呢?”这样学生求知的激情又一次被燃烧了。不用我说他们就积极投入到课文的阅读中,并且学习小组主动地探讨答案。自然这节课成了朗诵和探究的“大舞台”。在教学《背影》一文时,我就抛出一问:作者为什么只去描写父亲的背影?这时学生就要去主动思考(因为以前所学习的课文大都描写人物的面部表情,动作,语言等)。这时我就引导学生在讨论中逐步领悟“背影”的深刻含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也领略了文章所蕴涵的感情,产生情感共鸣,文章的动人之处也就在于此。再加上课后学生对自己父亲的描绘,学生对亲情的感受就更深了。总之,语文课堂教学的激趣艺术是多种多样的。但我们教师每一次激趣都必须建立在激发学生认识事物的内部动因上,树立学生的自尊自信,驱动学生的知、情、意、行,从而达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方法――成功的关键
使学生获得较强的学习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的引与导,让学生学会和会学,就方法而言,学法指导一般有:注重学习方法,概括学法;精讲重点段落,展示学习;举一反三,迁移学法等。
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鼓励学生自学,学生自学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再讲,要把教师讲解的时间降到最低限度,把学生自学的时间放到最大限度。例如我在教学《伟人细胞》这一课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曾事先布置一组学生(4人),要他们登台表演贾里伟人计划――使自己变的强壮这一环节,但没有告之方法,而他们只想到要表演好,没有把握人物的特点,效果不大好,而另一组学生,我给他们观看了课本剧表演《半夜鸡叫》,再适当地讲解了表演的要领,然后让他们去准备,结果表演得惟妙惟肖。在表演过程中他们和别人都充分自学到了课文,而我安排的第一组同学只是在努力的把我交给他们的任务完成。课后,我分别找这两组学生交流,第二组表演的学生讲出了他们的方法:先认真阅读文章,然后写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小组里交流,结合所看的课本剧,采用最好的方案,这样自然能表演得更好。所以我们教师要利用学生拥有的不同的参考资料,让他们结合提示、注解,展开小组讨论,再适当地传授方法。这样学生会在探索中总结学习的得失,也利于他们问开辟新的天地。所以好的方法是到达成功彼岸的桥梁,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
三、情感――成功的催化剂
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因素尽量去创设)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的情感融入在亲切的教态,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手势,真诚鼓励等等之中。
我在教学《沁园春・雪》时,通过多媒体教学,将词句融进课件之中。比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所显示的壮美的意境,学生凭想象很难真正领悟,然而采用画面呈现出那种辽阔的境界时,我发现学生的表情发生很大的变化,从张大的口型,我也猜测出他们此时内心的真切感受。再比如我在教学八年级上专题《长城》时,我先搜集了关于长城的影视资料,长城的介绍资料,精心制作了课件。当课堂一开始呈现那种气势磅礴的意境时,学生不由一齐发出了由衷的赞美之情,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心中的热情一下子喷发出来了,不用说这堂课学生的积极性极高,主动学习的效果很高。基于此,我趁着他们高涨的情绪,把他们带到电脑房,让他们遨游在网络世界中,探询长城的“轨迹”,学生收获颇丰。有的学生还整理了关于长城的专题手抄报,我把它们放到橱窗里,让资源共享。因此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兴趣高,他们就愿意学,乐于去学,乐于去创造。
另外,语文课外活动应该着眼课外,广辟个性发展的渠道,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苏教版语文七年级教学中“口语交际”是训练的重点,基于此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上网有利有弊”的辩论赛,学生在比赛过程中,语言连贯,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这次亲身经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了语言交际,语言的组织得到了锻炼,同时也受到一次很好的心灵洗礼,真是一举两得。
因此,教师必须转换教学观念,让课堂空间还给学生,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有思维探究的空间和时间,教师只需充当组织者,引导者,与学生共同探究讨论,激情点击,娱乐耳目,心领神会,共同饱赏无边的春色。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称之为有效。
参考文献:
长城手抄报范文5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2―0033―01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民族的基因。地方文化包括一定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传统精神、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和道德传统等,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独特性。以地方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能较好地挖掘课程的价值,更容易体现课程的社会功能。
一、甘肃地方历史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契机
2012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3341”项目工程。这项工程是全省“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大战略工程的延伸和拓展,其中打造三大战略平台就是开发甘肃地方历史文化校本课程的契机。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正式批复支持甘肃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2014年3月教育部公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一系列方针措施。依据《纲要》精神,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关加强地方学校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要求,基于我省开展甘肃地方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方面的教育需求,对甘肃地方历史文化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十分必要。
二、地方历史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
1. 团队组建确保质量。课题研究团队以兰州市高中历史名师工作室为核心,成员来自兰州二中、民族中学、五十二中、五十八中、八十二中、永登一中、永登六中等各个学校,还邀请高校专业老师进行指导。各学校中对历史有浓厚兴趣的高二年级文科班学生也有参加,组建成一个有核心、有层次、涉及面广的课题团队。
2. 研究方法灵活多样。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历史名师工作室团队申报立项甘肃省规划课题,成员分别申报立项兰州市个人课题,研究的方法是以团队研讨与个体攻关相结合、统一规划与分工协作相结合、文献研究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理论认识与实践反思相结合的方式。成员选择自己擅长的内容,以个人小课题研究为主,撰写读本课文。
3. 课程方案具体易行。地方历史文化作为校本课程的资源,涉及面广,相关的素材多。如何将甘肃几千年的历史文明简单地以通俗读本的形式展示出来,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轻松而愉悦地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推动甘肃文明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做好具体的课程方案设计。课程开发方案的设计要具体到读本体例的确定,纲目的拟定,资料的积累,内容的选择,课文的编撰,活动建议与思考练习的设计等。
4. 开发目的聚焦三个方面。一是让学生认识、了解、吸收家乡的文化,激发学习兴趣,开阔历史视野,补充历史知识;二是通开发式的过程为学生创设开发式的学习环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三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5. 课程内容围绕四个方面。校本课程内容要与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的“一带”、“三区”和“十三板块”紧密联系,具体为:①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②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③以敦煌文化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④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
6. 读本特点彰显四点。读本编排以“先秦――秦汉隋唐――宋元明清――晚清以来”的时间为线索体现时序性特点。读本中“长城文化”、“石窟文化”、“土司文化”、“走过的地方”、“省会文化”等都是学生身边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典型文化,体现典型性特点。读本意在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故乡的历史文化;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关心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现状与趋势;增强学生对历史资源、文化精神保护的责任感,体现引导性特点。读本中的部分内容把教材中的概念具体化,增进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对历史学科做了有益的补充,体现了互补性特点。
长城手抄报范文6
青少年违法犯罪时有发生,而且还呈现出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小学生缺乏明辨是非能力,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学校是法制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不容忽视,从小培养学生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养的培养,不仅可以减少青少年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从小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习惯。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促使他们将来成为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并推进国家法制建设,建立良好的法制秩序,依法治国意义十分重大。而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生硬、枯燥的法律条文的学习并不被青少年所接受,因此在小学课程中有机渗透法制教育,达到润物无声的目的显得尤为重要。而小学语文教学在进行德育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学科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教师可以凭借学科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把握时机,运用多种途径将法制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语文教学担负着人文教育的功能,作为语文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熏陶情感的同时,不能忽略法制的引领。那么,如何有效地将法制教育与语文学科有机结合呢?
一、语文教学内容与法制教育有机融合。既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法制课,也不能漠视教学内容中蕴涵的法制教育因素。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利用课文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自然是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我们要根据学科特点,凭借教材,充分挖掘小语课文中的教育因素,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尺寸,适时渗透,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法制教育。例如在学《检阅》这课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深入理解:“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这个小伙子叫博莱克,他作为一名残疾儿童,在检阅的队伍中拄着拐杖,能与同伴保持一致,博得了观众的称赞。博莱克的同伴也很棒,他们为了集体的荣誉,也想过是否把博莱克藏在队伍中间或不让他参加检阅,最终他们的善良和对同伴的关爱让他们做出了把博莱克放在队伍第一排的决定。这时,可以自然的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渗透进来,让学生明白,作为残疾人应该坚强自信,每一个人都应该尊重、关爱残疾人,残疾人拥有和普通人同样的权力。
二、法制教育必须遵循学生认知特点,找准渗透点。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大多寓于知识之中,呈隐性状态。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实际,深刻挖掘德育内容,找准“渗透点”巧妙设计渗透方法,探寻到知识教学与法制教育的最佳融合点,法制教育收到立竿见影之效。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文讲述了从前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由于村民们无节制的砍伐,小村庄被一场洪水卷走了。“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含义,师生共同讨论:保护动植物、保护环境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面对惨痛的教训,我们该怎么做?紧扣“我们该怎么做”这一话题,简单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相关内容,领会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三、法制教育的渗透要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形成法制道德。
语文学习中有很多内容从现实生活中取材,要求学生关注生活,缩短教学与生活的距离,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叶圣陶曾经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语文学习是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语文学习来源于生活,生活是语文学习的素材。因此,口语交际、开放性练笔、习作等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为创设法制氛围提供了机会。
如,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口语交际保护文物,通过一则关于长城的报道,让学生说说读后的感受,再围绕保护长城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保护长城的建议,交流能为保护文物做些什么。联系生活中不文明、不规范行为,以此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思考,整理自己的思想,表达对事件的看法,规范自己的言行,法制教育水到渠成。当学生在受到美的感情激发和熏陶后,适时把语文教学中美的景象与现实中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丑恶现象(如白色污染、沙尘暴频虐城市、酸雨影响人民生活等)进行对比,自然而然就会激发学生对环境的热爱,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