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一地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一地理范文1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它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同时又具有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鉴于地理的上述特征,地理学科课程标准里明确提出地理学科的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1]针对高一学生,教师由该如何践行此理念,让学生真正学到对生活,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呢?在笔者看来,快乐教育是上述问题的最好答案。快乐教育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加学习活力,是教育的一大进步。英国著名社会学家,斯宾塞曾提出:“痛苦的学习会使人感到知识讨厌,而愉快的学习会使知识吸引人……在同等情况下,教学的效率和与学生从事学习的快乐程度是成正比的。”[2] 我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子也曾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3]然而,纵观全国的高一地理教学,情况却不容乐观。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上学校对学生卷面成绩的极其重视,课堂上,教师们采用的仍然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有趣的地理现象在教师那被支离成众多的枯燥的知识点,学生无须深入大自然去感知,只要课后死记硬背便可。这样一来使得我们的高一学生一开始便对地理产生了极强的厌恶感:地理课堂上,玩手机者有之;睡觉者有之;复习其他科目者有之。于是,我们的地理老师会花大量的课堂时间来维持纪律,其教学效果当然不尽如人意。
一、高一地理教学现状
在全国的教育水平评估中,江苏省的教育一直名列前茅,众多教育专家对江苏的基础教育评价甚高。盐城虽不比苏南部分城市,但相比苏北及苏中一些城市,其教育水平应属于上等。盐城市教委也极其重视本市的教育发展。尽管如此,高中地理教学情况确不尽如人意。笔者现任教于盐城市明达中学,承担多年的高中一年级的地理教学工作,以曾执教过的两个班(共100学生)为研究对象。由于初中时教育背景和高一学生自身素质的迥异,笔者所在班级学生地理成绩水平差异较大。刚开始学时,笔者做过一个统计,地理试卷能得60分的同学只占到了全体同学的51%,其中一个班25人,另一个班26人,试卷的总分是100分。而能得75分以上的学生却有5人,占到了总人数的百分之5%。笔者继而作了问卷调查,其中喜欢地理的学生仅占到了全班学生人数的百分34%,不喜欢也不不讨厌地理的学生占到了总人数的百分之21%,不喜欢地理的学生占到了总人数的百分之45%。综合学生的基本情况,笔者认为高一学生的地理学习存在以下问题:1.地理基础薄弱;2.对地理这门学科的学习的兴趣不高。
二、高一地理快乐教育的方法
2.1创设场景,寓教于乐
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高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所谓自我同一性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地位,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和怎样成为理想的人等的认识。因此学生的一举一动无一不是想引起他人的注意,赢得他人的认可。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营造活泼的学习气氛。例如在学习《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时[4]教师可以采用作游戏的方法来先让学生理解“自转”和“公转”的基本含义。具体做法:上新课前,教师无须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而是告诉学生本节课将进行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且需要3至4个同学的配合,首选,让学生围成一个小圈挥舞着手原地打圈,教师可以给其动作取名为“自转”,其次,老师站在中间,让学生自转的同时,围着老师转圈。这就是公转。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自己座位上自由旋转,或者围着桌子公转,这样一来,课堂上的活跃气氛就会异常浓烈。整个课堂,学生手脚脑并用,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
2.2培养高一学生快乐学习习惯
若想让高一学生真正体会到地理学习的乐趣,只在地理教学的某个环节创设快乐的情景,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竭力培养高一学生快乐学习的习惯。也就是说在教学的任何一个环节,教师都应该联系生活实际,设置相应的场景或适合高一学生的娱乐节目。由于地理学科的地域性,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户外学习,深入大自然,了解盐城的风俗地貌。培养学生快乐学习的习惯。
高一地理范文2
关键词: 高一地理 原因 对策
进入高一的学生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对高一地理知识理解困难,尤其是因基础不牢、学习方法不当而产生失落、失望、迷茫等不良情绪,使得成绩不断下滑,彻底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丧失兴趣及信心。针对地理学科的“难学”现象,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及对策。
一、原因
1.初、高中地理学科知识的衔接不够充分,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
许多学习过初中地理的学生在大脑中有这样一种印象,初中地理很好学,不外乎死记硬背,考前记一记,却忘记了人的认知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中地理涉及许多学科的知识,而地球、地图、气候的基本知识在初中教材中介绍得很浅,再加上高一地理章节中涉及的数学、物理等方面的知识此时学生还未来得及学习,从而导致在教学中出现知识的“断层”,增加了对有关地理知识理解的难度。
2.学习方法不当,对地理的学科特点认识不足。
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学科特点,如具有文理交叉的特点,以及综合性、空间性、实践性强的特点。许多学生在刚进入高中阶段时有一个认识的误区,简单搬用初中的学习方式,强化死记硬背,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常常重记忆轻理解,总认为在考试前背一背就行了。没有真正理解地理的学科特点,不注重理性的思考和推理的学习方法,不注重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采用这样的学习方式当然就难以学好地理,难怪有学生经常发出感慨:地理怎么这么难学啊,书上的内容很好看,地理课也很好听,就是地理考试最难。
3.缺乏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
(1)思维的深度不够,分析、鉴别能力差。这要求对学科知识有深入的掌握和扎实的基础。要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就必须对认识对象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这要求学生的思维有相当的深度。有些学生常把一些词语形式相似的概念混为一谈,如“光照”与“热量”、“溶解”与“溶蚀”等,没有抓住它们的本质区别。
(2)思维的广度不够,综合能力差。地理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学生的思维品质要达到一定的宽度,这样才能在学习中用全面的、综合的观点对待问题。但不少的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他们在进行地理思维时,常常用片面的、孤立的观点看待问题,不能把各种地理要素相互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的思考,因而往往抓住了问题的一方面而忽略其它方面,这在地理成因的学习中表现得特别突出。
(3)思维逻辑性差,考虑问题缺乏条理性。在地理学习中常有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虽然具备解决某一问题的知识,但由于思维过程不清,违反了某些逻辑规则,结果得出的却是错误的结论。
4.学习地理的兴趣、需求不高,缺乏内驱力
地理学习动机是推动地理学习的直接的动力。在我国现行的教学体制下,学生从初中开始,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自觉不自觉地产生地理是一门副科的错误认识,从而在学习时间分配上,潜意识地对地理学科的关注很少。这样的学生没有学习地理的兴趣及内在需要,也无法产生学习地理的积极动机,明显影响其思维与主观能动性,“地理难学”的观念被感性地强化了。
二、对策
1.把握新教材,树立现代教学理念。
(1)树立现代教学新观念。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以学生为本的主体观、素质教育的质量观、面向世界和未来的人才观为指导。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服务,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另外,教师还要不断给自己充电,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当代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信息化的社会,学生的视野十分开阔,个性化倾向明显。教学中要多采用开放式、活动式、探究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推广学法指导。高中阶段的学生无论在智力还是能力上都比初中阶段有了一个大的飞跃,迫切希望教师把学习方法的指导纳入教学任务中。为此,我们应引导学生在“知地”――了解地理事实,“明理”――理解地理原理的基础上,会“说理”――用实例说明地理原理,“析事”――对社会中出现的地理现象,会用地理原理进行判断、分析、评价。特别是要指导学生掌握记忆方法,积累地理知识;指导学生掌握思维方法,理解地理知识;指导学生广泛联系实际,注重知识应用;指导学生读图方法,提高识图能力,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3)增强实践活动。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教材设置了大量的“活动”或“研究性问题”,利用好这些材料,既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又是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与深入探究的有效载体,一旦学生投入到这些与日常生活或自身需求紧密联系的“活动”中去,必将大大消除对地理学习的抑制情绪,有利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利用好这一教学资源。自然界的神奇现象震撼人心,社会中的地理现象耐人寻味,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妙趣横生,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求精神。因此,在地理教学中除了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之外,教师还要注重学生实践知识的获得,教学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认识地理现象,探求地理规律。
2.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清除学习障碍。
教学难点是学生在课堂上最容易疑惑不解的知识点,它犹如学生学习途中的“绊脚石”阻碍着学生进一步获取新知。在具体的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点,成为学习地理知识的障碍。顺利突破这一障碍,不但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而且可以使学生不断感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产生高昂、持久的学习动机,提高地理学习的效率和成绩。反之,不能及时突破难点,学生所习得的地理知识、技能就支离破碎,缺乏系统。
3.深化初、高中地理教材内容,改进学习评价方式。
高一地理范文3
一、学生认为地理难学的原因
学生之所以认为地理难学,我认为主要是因为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知识储备不足。
首先,由于初高中地理课程之间存在巨大“断层”。从知识角度讲,初中地理主要要求学生认识一些重要区域及地理特征,虽有涉及地球和地图等知识,但难度较低,且初中阶段各方面普遍对地理重视不足,主要在初二会考阶段进行“催肥式”强化训练;到了初三,对地理学科而言,即进入了“绝食减肥”阶段;到了高一,学生的地理知识已是“如烟往事俱忘却”。
其次,地理学科是一门跨文理两大门类的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特征,学习过程中,大量涉及数学、物理等其他学科的知识。如必修一第一单元主要讲地球运动,学生还没学过立体几何,空间概念不强,再加上不能对一些物理知识灵活应用,导致不能正确理解地球运动规律和意义,学习难度陡增。
(二)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差异。
初中地理重在讲“地”,高中地理重在说“理”。初中地理主要要求学生认识一些重要区域的特征,即“在哪里”、“有什么”,以识记为主。而高中地理则要求学生全面分析,即分析“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要求学生善于调动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多角度思维。而学生的学习方法还停留在初中阶段,常见晚自习时,一些学生大声诵读背诵。思维角度较单一,如当问学生:“从近地面某地往高空,气压如何变化?”学生往往回答“升高”,问及原因则回答“高空气温低,则气压高”。
(三)对学科特点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初中地理被认为是一门次科,高考曾有几年没有考地理。虽然近年来,地理也被视做中考科目,但地理在许多人心目中不受重视是根深蒂固的,他们认为地理属文科,只要考前认真读一读、背一背,就能考好。平时可把地理放一边,临考抱佛脚。
(四)教材结构先难后易。
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地理教材的编排普遍被认为最难学的“地球运动”放在最前面,成了高一学生的“拦路虎”,许多学生谈“地”色变,失去学习地理的热情。
二、针对地理难学现状提出的措施
针对地理难学的原因,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一)课前做好学情分析。
认真研读初高中教材,多与学生交流,从中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比如,讲授“地球的运动”一节时,先复习“经纬网”的知识,要求学生掌握经纬线的特点,能画出不同角度的经纬线的形状。这样,学生在阅读光照图时,就较易区分众多点和线。为帮助学生理解地理原则,经常用生活中的例子作类比。如讲太阳的视运动,让学生回忆坐车情景,看窗外时感觉道路两旁树木后退,从而让学生明白相对运动的,明白太阳视运动和地球运动的关系。
生活中处处有地理。上课过程中,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观察、体会每一种重要地理现象,并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如冷空气南下,造成降温降雨过程时,要求学生连续几天做好记录:气温、降水的变化。当学到常见天气系统时,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对地理原理的认识就加深了。
地理学科涉及大量其他学科知识,有些学生还未学过,就要求教师运用各种手段,深入浅出地为学生补上这一课。如台风眼的形成,需要学生了解离心力的原理,而学生未学过,我就举生活实例。如下雨时,雨伞上有水滴,这时把雨伞旋转起来,雨滴会被甩出,这就是离心力的作用。
通过为学生构建知识背景,学生学习地理的梯度、难度降低了,跳一跳就够得着,学习有了收获,学习劲头更大了。
(二)培养兴趣,激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只有对地理感兴趣,上课过程中才能保持敏锐的思维,才能理解一个个抽象的地理问题,每一节课的导入都是激发学生兴趣的良机。我常用小故事导入,如讲日界线时,用麦哲伦向西进行环球旅行,每天记录航海记录,可回到出发地时,却发现“丢失了一天”的事例辅助说明,这是怎么回事呢?奇特的现象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思维容易跟着老师走,学习效率大为提高。久而久之,逐渐养成学习地理的兴趣,积极主动地探索地理问题。
上课过程中,常用一些诗词作为地理知识点的小结,如讲锋面时,列举“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使学生对不同性质的锋面的差异有更深的理解,能运用所学原理加以分析,学以致用,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的趣味性、实用性,也更有成就感。
(三)加强学法指导,培养思维能力。
高一新生带着初中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学习较为被动,思维方式单一。初高中地理课程的巨大断层使他们无所适从,此时加强学法指导非常关键。第一,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预习、听讲、笔记、复习、作业等环节,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可提高学习效率。第二,要善于思考、比较、分析、归纳、记忆等。地理学科中有大量概念,学生易于混淆,通过相似或相异对比,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理解更为深刻。第三,要善于读图、画图、用图。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高考无图不成题,可见地图在地理中的地位。第四,要养成“左图右书”的习惯,做到图文结合,把所有地理规律、原理都落实到相应图中理解、记忆。第五,要掌握读图的一般方法,即先看图名,了解本图类型和基本内容,再看图例,最后看图中的内容。形成看图、析图、绘图、默图的能力,学会图文转换和图图转换。
高一地理范文4
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原始型:高低高(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现代型:三低(发达国家)、传统型:“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4、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
高一地理范文5
一、不管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都应该写详案
详案里包括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学生的知识储备等等,在自己的教案本里要详细注解,做到有备无患。在45分钟的课堂讲授完之后,还应该总结该节课的得失,在下节课还可以补充。
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课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很多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老师要能够不失时机地抓住当天或最近本地发生的一些地理现象与课本上的理论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分析解释一些基本的地理事物和现象。
三、传统教学与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现代教学手段可使课堂生动、形象地再现生活,使课本内容与现实有机结合。现代教育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计算机、激光视盘等,具有形象生动和容量大的特点。利用它们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有板书,可以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四、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有趣
我们的教学,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或方法,都离不开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在地理教材中,许多地理事物是学生没有见过或经历过的,在教学中需要用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引导学生想象,包括肢体语言,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他们正确理解地理事物的特点以及形成过程。我在教学中抓住区域地理相互联系的规律,编成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的歌诀,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记忆较快,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自然就高了。
五、变老师主导为学生主体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灌输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与创新,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积极思维。在新教材中体现最突出的是活动题,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掌握了重点、难点,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为此,教师要在相信学生具有创造潜力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与想象,运用已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六、课堂的记忆很重要
记忆是学习知识的前提,是理解知识的前提。在课堂里,当讲解完了一些比较浅显易懂的知识后,我会立马给学生时间记忆,让学生强化刚刚所学的,这样学生的第一印象就很牢固,下课后通过练习题的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问题不大了。
高一地理范文6
【摘要】教育制度缺失,初中地理科目地位尴尬,导致高中地理教学难度凸显,前后衔接问题较多。尤其是高一地理教学,更是让科任教师难以展开工作,其中不乏学生认知、课时安排、教学模式死板、管理无序等问题。文章以四川省广汉市为例,就已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广汉;地理教学;教育体制;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4-0065-02
一、广汉地区地理教学现状陈述
广汉地区教育制度缺失,初中地理被漠视,导致高一地理教学备受掣肘,加之高一未分文理科,学生对未来的茫然、对综合科目的轻视,这些都影响着地理教学的展开。以笔者所任教的两个班级来说,高一开始,50%的学生确定读理科,30%的学生摇摆不定,只有20%的学生确定要读文科。其中,这30%的学生恰恰是思想上认知不够,行为不够勤快,意志不够坚定的。确定读文科的20%的学生,有一半是喜欢文科,有一半则是因为偏科导致。综上所述,文科教学前景堪忧。如何改变此种现状,破解地理教学难题,不仅是摆在地理科任教师面前的难题,更是教育管理制度亟需改革的难题。
二、广汉地区地理教学问题陈述
1.高一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不错,但是抽象思维能力方面表现相对不足,空间感缺失,导致高一新生普遍认为自然地理为最难部分。尤其是在必修一地球运动部分,学生普遍反映内容难度较大、空间感缺失是根本原因。但是必修二学生普遍反映较为简单,只需记忆即可,这也导致地球运动部分直至高考都是大部分文科生的首要难点。
2.现阶段部分学生缺少激流勇进的勇气,更是导致自然地理部分知识掌握情况每况愈下。学生长期缺乏正确的地理认知引导,认为地理科目死记硬背就一定能考高分,但事实是学生成绩始终徘徊不进,导致丧失信心,进一步导致学生放弃其他部分的学习,影响了整体发展。
3.在“满堂灌、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式下,学生被动学习,缺乏主动学习能力,造成地理科目的理解片面、不完整。教学模式陈旧、课堂氛围死板、填鸭式教学导致学生学习习惯欠缺,缺乏主动思考能力,知识体系的衔接不够,知识点散乱,以死记硬背为主。现阶段,题目多偏向能力培养,重点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仅仅依靠以前的老方法,不能满足目前的教学要求,最终导致地理教学检测通过率不高。
4.完全按照小学、初中的学习模式,一味重视地理现象的描述,忽视地理现象的成因、过程及规律的探究。目前,还有部分高中地理科任教师完全按照老方法教学,认为地理学习就是为了高考,重视地理现象的描述,而忽视成因分析、过程总结、规律探究等活动,导致学生理解一知半解,没有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
5.学校及相关管理机构管理模式陈旧,停留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层次。学校重理轻文,管理阶层对文科的认识度不够,导致过去一段时间始终轻视文科的存在,现阶段再想挽回过去的失误,已经落后了太多。
6.相关制度亟需改革,激励制度、评价机制缺失。激励制度、评价机制不完善,导致文科教师缺少积极性,更多地认为干多干少一个样,导致在地理教学中能过则过,不予重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导致学生对地理科目缺乏认知,难以建立地理素养。
三、广汉地区地理教学发展建议陈述
1.加强高一新生地理学科能力培养,提升地理学科素养。在新课改背景下,注重以学生为本,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的同时,还注重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要培养学生提出地理问题的能力、地理信息能力、表达交流能力、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地理实践能力等。
(1)加强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通过地图教学,构建心理地图,最后强化空间思维,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感。此外,新课标明确要求学生掌握识读、解图的能力。因此,心理地图的形成必然是重复、持续的过程,可通过反复讲解、读图、用图来感知,以完善学生的心理地图。
(2)青少年的天性是好奇的,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但也容易被挫折所击败。所以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是培养地理学科能力的重要一环,但又要通过教师的细微观察,保持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不被挫伤。
通过创造性的问题教学设置,学生之间的问题讨论,广泛涉及学科外知识点,因此,教师应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使之敢于质疑思维。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应将问题留给学生讨论,通过同阶层之间的对比,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这样既扩展了学生的思维,又升华了他们的创新思维。事实证明,广泛开展地理兴趣教学活动,如制作地理模型、观察天文现象、看地理科教片等,既能增长学生的见识,还能深化课堂知识,更促进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增长。
2.改变教师授课“满堂灌、一言堂”的现状。要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就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环境,因此,笔者建议让学生在合作竞争中学习,有对比方能有差距,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1)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多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然后分组把答案展示于投影仪上,再花两分钟时间进行教师总结。此方法既能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培养了他们的学习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授《地球运动——地球公转》中地球公转方向及轨迹特征时,笔者采用模型讨论的方法,将班级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中有一只地球仪。笔者先在多媒体中播放了一遍地球公转、自转模式图,让每个小组讨论,总结地球自转、公转方向及地球轨道和太阳系其他行星轨道的特征。任务布置以后,各小组迅速讨论,自己组织语言,然后把答案写在一张便签上。接着,笔者再将每个小组的答案进行编号,用投影仪投影于屏幕上。最后笔者总结知识点,学生同时做笔记。
(2)学生与教师进行角色互换,让学生体验当教师的乐趣。此种情况下,可让优等生讲授较为容易的知识,这样既能完善优等生的知识体系,又能加深其印象,更能增加基础较弱学生的进取心。
又如,在讲授《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时,笔者充当学生,在不停的提问中,让优等生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并引导其讲授此课。授课完成后,再由其他学生点评,包括优点、缺点、意见等。最后,笔者补充遗漏知识,完善知识框架结构。
实践证明,此方法既能培养优等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班级来说,还起到了带头作用,激发了其他学生的好胜心理,以及地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了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促进了整个班级学生的全面发展。
3.加强地理教师再教育基地建设,提升在职培训力度。
(1)目前对中学地理教师的评价过于单一,仍是以学生成绩为主,学生的考试成绩代表了教师的一切,忽略了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个人发展等。最终导致教师将全部精力都用在为学生应付考试中,没有建立完全的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这种体系严重制约了中学地理教师的发展和技能提升。
(2)广汉市地理教师的数量缺失,尤其是年轻地理教师的引进较少,导致地理教师年龄结构偏大。针对此种情况,市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有计划地引入人才,增加经费投入,加快继续教育的实施,加强现代化教学技术培训,适当与高校或兄弟学校联谊,提升教师素养,培养教师良好的职业情操。
(3)建立健全教师评价体系,促进地理教师成长。传统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的发展,要提升地理教师的热情,就必须有针对性地建立地理教师专业素养,提高发展体系,包括地理教学水平、师德建设水平、地理教学态度、工作绩效、地理教学新方法研究等。
提倡地理教师的主动性,倡导自我批评、自我教育、自我监控、自我反思,以激励教师不断缩小与其他科目教师、发达地区地理教师的水平差距。同时,还要做到有的放矢,增强彼此的交流合作,从而促进地理教师的健康发展。
地理教育任重而道远,不是一个地理教师、一所学校、一个部门就能做好的,需要各级领导部门、各位地理教师及其他科任教师互相配合,方能把新课标贯彻到底,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袁小红.多媒体技术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师书恩,孟月萍等.计算机辅助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刘戈.如何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效果[J].中国职业教育,2002,(3).
[4]王冉.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3).
[5]宋叔华.浅谈地理课堂教学的开放[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
[6]齐占东.谈实施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教学[J].教育探航,2007,(35).
[7]曹玮.新课标教材教学中的几点建议[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3,(12).
[8]李井芳.谈多媒体在地理课教学中的应用[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6,(1).
[9]余腊英.开放式中学地理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
[10]刘家会.让地理教学走向开放[J].当代教育科学,2005,(10).
[11]吴大明,查良松.新地理课程标准背景下的高师地理教学改革[J].安徽师范大学学(自然科学版),2004,(3).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3]江敏等.浅谈中学地理教材变化对高师地理专业课程改革的影响[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