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模范的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模范的故事范文1
这是我在西沟村旅游时照的,上面是申纪兰和郭凤莲的合影,旁边还差了个小小的我。当时的申纪兰奶奶穿得是黑色的服装,郭凤莲奶奶穿得是棕色的毛衣。而我则穿上了我最喜欢的粉色裙子,微笑地站在照相的镜头。我们的后面是连绵起伏的山还有一排排整齐的房子。
妈妈说:“申纪兰奶奶和郭凤莲奶奶可是咱们全国的劳动模范呢!这些整齐的房子好这么美好的山林环境可都是申纪兰奶奶和郭凤莲奶奶她们俩发动大家用勤劳的汗水和智慧创造出来了。”
听了妈妈的一番讲话,我是越来越羡慕她们了。申纪兰奶奶和郭凤莲奶奶能把那么贫穷的西沟村建设得这么美好,怪不得是全国的劳动模范呢!
劳动模范的故事范文2
新闻行动受到北京市委主要领导同志和的肯定。4月21日,市委书记刘淇在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全体会议上,两次提到“幸福绽放”播出的社区民警沈琦和刘春的事迹,指出以后应该多些这样的报道。5月4日市委常委会会议上,在谈到建党90周年的宣传时,市委书记刘淇再次强调,要让人民群众看到自己身边的人,北京电视台“幸福绽放”就做得很好。5月5日,相关部门在对“幸福绽放”等栏目评价时,以《体验劳动艰辛唱响劳动光荣许多新闻媒体“五一”劳动节报道有特色》为题,对北京电视台等部分媒体的五一报道予以肯定:“劳动光荣,劳动者伟大。围绕这个话题,许多新闻媒体对五一节的报道可谓精心策划,匠心独具,很有特色。……北京电视台镜头对准普通劳动者,诠释他们身边的幸福……或许对媒体策划节日报道、选择新闻角度有所启发。”
“幸福绽放”新闻行动的成功是新闻媒体深入生活实际、树立群众观点的结果,这在主题选取、节目呈现、社会影响等方面都得到了印证。
最美的旋律总是放歌时代――实践出新知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与元九书》中的一句话,用在新闻主题的选取中同样适用。“幸福绽放”告诉我们: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实践,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把握时代脉搏,才能做出取得社会共鸣的节目。
应当说,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报道是一个带有命题作文性质的主题报道。长期以来人们给了它一个主题,那就是“伟大”;给了它一个基调,那就是“光荣”;给了它一个主角儿,那就是劳动者中的精英――劳动模范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而此次新闻行动在内容方面的最大创新在于主题设定的与时俱进,实现了“三变”:报道主题从伟大到幸福、报道基调从光荣到快乐、报道主人公从单纯劳动者中的精英到全体劳动者。
但这个主题的设定绝不是灵光一现,而是走出大门接地气、迈开双脚跑选题的结果。我们先后多次走访了北京市总工会、首都文明办、国资委、北京市委讲师团,走访了部分国有企业、学校、社区,策划团队成员还多次直接和身边能接触到的劳动者交流,同时学习了包括“十二五”规划等众多重要文件。在这个过程中,捕捉到时代的气息,思路逐渐清晰,我们把握到“十二五”开局之年的这个春天,求解幸福“方程式”,描绘幸福“路线图”,已经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着力点和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追求,由此才没有循例把表现劳动伟大、劳动光荣作为单一主题,没有把报道对象局限于劳动模范,而是明确提出从幸福的角度解读劳动、解读劳动者。幸福和伟大的不同在于幸福更关注劳动者的主体感受,把劳动模范从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变成了我们身边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同时使得普通劳动者也可以进入报道的殿堂。全国劳动模范、首汽车队的于凯说,你们这个报道很好,以前劳动模范报道让有的人觉得没有人情味,或者觉得劳模就是既要吃苦受累又要吃亏受气,而你们的报道让人觉得劳模也有和一般人一样的幸福,而且每一个劳动者都可以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
深入实践对我们确定主题的价值还在于每一个分主题的设定上,在“幸福绽放”14个主题中,专门有一集是走近在华工作的外国劳动者群体,报道了北京市两名外籍劳动模范之一北京泰德制药的日本籍工程师岸明和长城友谊奖获得者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的美国籍教授杜大卫。这绝不是巧合,也不是猎奇,而是因为我们在进行大量前期采访中,感受到北京已经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城市特点,从首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角度,自觉地让新闻报道的气质与城市发展的气质相匹配。
最好的新闻常在基层一线――实践出精品
“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这是20世纪最伟大的战地记者卡帕的一句名言,这里“好”与“近”的关系不但适用于战地新闻,也适用于我们绝大多数新闻实践。“幸福绽放”的新闻实践告诉我们:新闻工作者只有“怀着深厚的感情、怀着学习的态度、着眼群众需要、以群众喜欢的方式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走进群众,写百姓故事,为人民放歌”①,才能提高我们的报道水准,提升BTV品牌影响力。可以说,谁的根扎得深,谁的作品之树就枝繁叶茂。
在“幸福绽放”新闻行动中,反映被社区居民称为干闺女的沈琦和干儿子的刘春为代表的片儿警群体的一集受到各界广泛好评。而这集报道感人至深的秘诀同样是深入一线的采访。首先,报道组在选取人物时没有局限于“光荣榜”单上的先进人物,而是到基层单位进一步搜索报道对象,从而选取了报道的“好胚子”;随后记者进行了深入的前期采访,走进社区民警工作的环境和报道对象一起值班了解他们的工作细节,直接走近社区居民和大家交朋友、聊家常,从多方面深入了解报道对象,掌握了大量的细节,为做好报道奠定了基础。这一集中最感动人的细节是社区民警刘春正和一群社区居民聊天,看到了辖区里最让他牵肠挂肚的高大妈出来遛弯儿(高大妈80多岁了,孤身照顾着自己已经50多岁患病常年卧床的儿子,刘春多年来一直主动照顾这对母子),刘春立即向高大妈走去,两人手拉手唠起了家常,刘春眼里流下了泪水,反而是高大妈安慰他,说自己身体挺好,然后刘春陪着高大妈散步。这组镜头自然真切,而之所以能够捕捉到是因为在拍摄的过程中,我们的记者摒弃了新闻节目正面人物报道惯用的摆拍,采用了专题节目使用的纪实手法,把声音收集设备安装在报道对象身上,摄影师远距离调画面,而主持人则和刘春一起执勤,从而获得了无论如何也摆不出来的最佳场景。
事实上,“幸福绽放”的每一集报道都是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深入群众的产物;都是先感动自己才感动别人的结晶。有记者在“幸福绽放”的采访过程中,在某公交站台补采新闻时遇到市民说你们是做“幸福绽放”的吧,记者为被发现感到奇怪时,对方说:看到你们的报道真好,我也想说两句幸福感言行吗?我们说,这种“被发现”其实并不奇怪,因为我们把自己置身于群众之中,置身于实践之中,所以百姓就认得我们、记得我们!
最强的传播来自资源整合――实践出创新
当前社会,各单元主体意识增强,传播进入全媒体时代,电视机构作为党的宣传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环节的一环,作为媒体传播方式的一种,如何适应新的社会特点、出色完成宣传任务?我们既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能被动守常,而要深入实际,在同社会各单元的互动中,在同其他媒介的互动中寻找共同利益,并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因为我们作为主流媒体,作为,只有占据主流地位、居于主导地位,才能把党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
“幸福绽放”无疑在这方面进行了成功的尝试: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实现传播效果的多赢和最大化。
一是对政府资源寓引导于整合。五一节前夕宣传劳动模范是每年铁打的宣传任务,也是媒体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但由于缺乏创新,有时效果并不都好。“幸福绽放”新闻行动把对劳动者的宣传和时代特点、受众需求以及媒体的传播规律进行很好地组合,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同样的事例在以前也遇到过,2006年在联合北京市发改委策划发起“节能医生进家庭”大型主题公益活动时,北京市领导也一改往年节能周发表电视讲话的做法,采取和节能医生一起进家庭的方式,在和市民一起交流节能心得的过程中完成了“电视讲话”,并从此取消了原来看来是铁打不动的“环保周电视讲话”。上述实践告诉我们,对政府资源进行整合可以很好地实现主流媒体“包装政府”的功能,在政府与市民之间搭起了沟通和传递的桥梁,在符合媒体规律的宣传中和政府资源形成良性互动。
二是对社会资源的整合要有机统一。以对公共领域大屏幕的整合为例,应当说这在北京传播历史上是一个创新。它整合了政府资源、企业资源、事业单位资源。众多大屏幕权属单位也对这个理念感到是一种创新,包括新华社北京分社,他们今年也制作了一部“劳动创造幸福”的形象片在天安门广场播出,而且他们自己手里还有两块大屏幕资源,但听到我们的创意后,也感到非常认可。而通过这样的资源整合,也实现了双赢,首先每一块大屏幕都提高了知名度,同时BTV影响力随着“全城同放”也更加绽放了。
注释:
劳动模范的故事范文3
一、用爱滋润学生的心田
有一次,上午第一节课已经上课很久了,姜平安同学还没有来,我有点担心,因为这个同学是本班个子最矮、学习最差的一名学生。是病了,还是路上跟人打架发生了意外?我不多想,忙问与他同村的学生,都说不知道原因。正在着急的时候,姜平安气喘吁吁地跑进了教室:“报告老师,我来晚了。”看到他满头大汗的样子,那些生气的话语我又咽了回去,让他上了位子。下课后,我才知道他的姐姐生病了,父母都在昌邑陪她住院,只有平安一人在家,所以起来晚了,连饭都没有吃。面对饥肠辘辘的他,我二话没说买了一包方便面和两根火腿肠放在他的手里说:“你已经长大了,父母不在身边要学会照顾自己,做一名真正的男子汉,这样才会让父母和老师放心。”平安拿着我塞在他手上的东西,激动地说:“谢谢老师。”从那以后,这名同学再也没有迟到过,学习比以前认真了,成绩自然也有了提高。
提起马光磊同学,老师们都感觉这个学生很“棘手”。他天资聪明,成绩突出,但非常调皮,打骂同学,损坏公物。马光磊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一直认为缺乏父母之爱的爷爷、奶奶对这个可亲又可怜的孙子百般溺爱,以至养成了他自制能力特差、违反纪律最多的坏习惯。因此,老师经常训斥他,同学冷落他,他对老师、同学产生了怨恨的心理。我选择了用爱去影响他心灵深处的琴弦,引起了他对周围一切爱的呼应。
二、润物细无声,转化学困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记住,每一个儿童都是带着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这种愿望像一颗耀眼的头星照亮着儿童所关切和操心的情感世界,他以如此信任的心情把这颗头星交给我们。做教师的人,这颗头星很容易被尖刻的冷落的态度所熄灭。”后进生和其他学生一样有着进步的愿望,向往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因此,要转化后进生,首先要倾注一片爱心,树立学困生的信心,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引导其向好的方面转化。
学生郭文芳学习较差,但思想品质好。她看教室的地脏了,会马上拿起扫把扫干净。我决定抓住这一闪光点,促使她学习进步。于是在一次劳动结束后,我看到被评为劳动模范的她露出自豪的笑容,就趁机说:“你很积极能干,是我们班的劳动模范,希望你全面发展,在学习上加把劲,取得好成绩。”从此,她改变了学习态度,不但学习成绩有了提高,而且成为我们班名副其实的劳动模范,为班级做了许多的好事。
人们总喜欢从道德上把学生分成好学生和差学生,因此对差学生一般都采取斥责、不管不问的态度。这无疑给这些幼稚的心灵留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尝试着努力改变差学生所处的地位和具体环境。
如本班董伟兵是个调皮捣蛋、不爱学习的学困生。对如此顽劣的孩子,他的父母没有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不是打就是骂,结果适得其反,致使孩子的各种行为越来越没有节制。教育好学生是我这个班主任的职责,为了不让孩子掉队,我决定家访。面对我这个班主任的到来,一家三口各怀心事。董伟兵的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他们以为自己的孩子又闯祸了,可当他们听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聪明、能干、活泼、好动这些自上学五年来一直未有人在面前提起过的优点时,脸上不禁露出了惊喜。“孩子从小不争气”,这个观点在董伟兵父母心里几乎根深蒂固了,以致在学校老师和其他孩子的面前一直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自卑感。可这次看得出来,他们觉得轻松多了。我接着对他们说:“评价一个学生的优劣不能光看成绩,卫兵年纪小,具有厌恶学习的根本原因,就是自卑感太强,破罐子破摔,加上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果同学们的嘲笑变成帮助,老师的歧视变成鼓励,家长的训斥打骂变成安慰和引导,那么孩子就会变自卑为自信、变厌学为好学。一番鼓励,终于和董伟兵的父母达成协议。无论以后卫兵犯了什么错,都不要打骂,要对他讲道理,以理服人,用爱去感化他,以情动人。而在学校,我则经常找他谈心,跟他讲一些名人成才的故事,不断鼓励他,帮助他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一个月后,董伟兵这匹小马各方面都有了进步,跟换了一个人似的。
三、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劳动模范的故事范文4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新课程下的品德学科更要注重素质教育,同其他学科相比,新课改精神指引下的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更要体现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目标。作为一名品德课教师,我认为若想从根本上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必须要从德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出发,因为课堂是学生汲取营养的重要途径。下面,笔者就这些年个人教学经验,谈一下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实施素质教育。
1 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完美人格
首先,教师要善于用故事来影响学生。要想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造福社会的有用人才,必须先培养孩子建立完美的人格。人们常说成才先成人,这就说明了做人的重要性。小学生年龄小,自己很难辨别是非,不知道一件事的对与错,和他们讲一些大道理太深奥了,孩子们也是似懂非懂,模糊不清。所以,笔者就抓住小学生爱听故事和童话这一特点,针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并引入了大量的寓言故事和童话。把深奥的道理转换成生动的故事,让学生如临其境,产生共鸣。如:在教学“遇到难题应该怎么办”这一内容时,笔者就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小马过河”,同学们听得特别认真,都替故事的小马捏了一把汗。当讲到小马听了松鼠和牛伯伯的话时,笔者停住了。然后问学生:“你们认为小马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呢?”学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应该回去,不要冒险了;有的说牛伯伯说得对,河水应该很浅。笔者又接着把整个故事讲完了。孩子们都很佩服小马的勇敢,同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遇到难题或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时应该动手试一试,别人的意见只是一种参考。这样教师不用讲深奥的道理,通过一个故事就让孩子们有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孩子们是从内心思考的,发表的见解也是自己真情的流露。对孩子良好品格的养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次,教师要让学生增加情感体验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在教学中教师要多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体验生活,只有让孩子们体验了,孩子们才能了解在平时生活中不能了解的一些感受。因为体验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而引起共鸣的一种情感体验。在思想品德课中笔者经常让学生进行换位体验,例如, 我在教学《帮助残疾人》一课时,笔者先向学生了解在社会上人们是怎样看待盲人的呢?孩子回答:有的人嘲笑他们说盲人是瞎子,并在旁边说一些风凉话。在回答的时候笔者发现有个别孩子的态度一点也不严肃,甚至的有孩子还在偷偷的笑,笔者装着没有看见。接着笔者就让全班学生用手巾把自己的眼睛蒙上扮作盲人,让他们找语文书,然后再系鞋带。孩子们在动手的时候吃尽了苦头,系完鞋带一个个累得满头大汗。随后让孩子们谈一谈感受,当时他们的表情一下子严肃起来,没有一个人再嘲笑盲人,都非常同情残疾人。有的同学倡议我们班要组成一个帮助残疾人的小队,定期到有残疾人的家庭帮忙。
再次,还要让学生多体验社会活动。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多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例如,学完《保护环境》一课后,笔者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宣传标语,走出校园做一名环保的小卫士,看到破坏环境的行为及时制止。这样的体验更深刻,维持的时间更长。
2 动手实践,加强学生自理能力
劳动是人的生存本能,也是一种生存技巧。现在每个家庭都一个孩子,像小皇帝、小公主一样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父母也舍不得让自己的孩子参加家务劳动,在家庭里孩子一般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因此学校和教师就要给孩子们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掌握劳动的技巧和方法,并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思想。笔者在教学的时候就有意识地让学生多参加劳动,学习劳动技巧。如:教学“我长大了”一文时,笔者就精心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笔者说:“同学们,你们都学会了做什么呢?”有的学生说自己学会了拖地,有的说学会了擦玻璃,有的说学会了叠被子……于是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叠被子比赛,看谁叠得又快又好。结果有的孩子累得满头大汗,还是叠不好。笔者就叫叠得好的学生说一说叠被子的经验和技巧,鼓励没叠好的学生再叠一遍。最后全班都学会了如何正确的叠好被子。比赛结束后,进行评比,评出今天的“劳动模范”,并及时给予奖励,评上“劳动模范”的同学感到特别自豪。教师向学生提出要求,希望他在平时生活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主动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学期结束后,教师将要向家长进行问卷。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学会了自理,并能持之以恒。
3 教师要善于把歌曲引进课堂,实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优美的音乐可以带人走进一个美妙的世界,可以把孩子们引入到情景当中。因此在品德课教学中,笔者适时地播放了音乐,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劳动模范的故事范文5
如果仅读上面这几句话,你会把这个人物想象成城镇的下岗职工还是农村的特困户?或者是比下岗职工和特困户更惨的穷人?因为现在很难找到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的人了,即便是在偏远的农村。但,上面的猜测都不是。这是几家媒体在对“首届慈善人物”、“全国劳动模范”李云广的报道中的描述。这些报道,最早的从2001年开始,最近的则在今年5月份。这些媒体,既包括地方媒体,也包括有名的中央媒体。
李云广,一个向临沂师范学院捐款600万的民营企业家,因为频频为教育捐款而成为新闻人物。“报道是否真实,是否可信,是不是这些媒体的记者有意把典型人物拔高神化了?”2006年5月30日去采访李云广之前,面对诸多媒体几乎一致的报道,记者非常疑惑:典型人物报道如果神化只能适得其反,引致读者的反感,难道这么多媒体会集体失语?
见到李云广,记者很遗憾――竟然真有这么多媒体集体撒谎了:现实中的李云广尽管常常慷慨地为教育捐款,但他也是一个普通人,他也很世俗,他同样看重功名,他穿着时尚的格子衬衣,开着好车,用着名牌手机。
在国内只有1%的企业关注慈善、参与慈善活动并捐款,有99%的企业因为缺乏爱心而受到舆论谴责的时候,临沂环保炉具厂厂长李云广几年来不断捐赠教育的事迹,无疑成为一个正面宣传的典型。
临沂环保炉具厂规模不大,据李云广自己介绍,他的企业只有固定资产50万左右,年利润几十万,但就是这样一个企业,在过去的6年里共捐款680万元,“把我过去所有的积蓄都捐出去了。”
对李云广的捐款行为,他的亲戚朋友、企业职工都难以理解,有的职工甚至因此离开了企业。而李云广仍然坚持捐赠教育,甚至为自己制定了一个捐赠计划,利用5至10年时间,向社会助学捐款1000万。让人难以理解的李云广为什么如此衷情捐赠?对此,媒体有非常详细的报道:生活在沂蒙山区的李云广童年忍饥挨饿,因为穷困而失学,他的兄弟姐妹也同样的不幸。长大后,李云广为了让穷困的孩子不再重复自己上不起学的痛苦,辞职下海经商,于1987年建起了临沂环保炉具厂。历经磨难,几番拼搏,精打细算,省吃俭用,李云广手里的钱渐渐多起来。但有了钱的李云广不是想着怎样享受,而是开始实现自己多年的梦想――向教育捐款。在2005年的福布斯慈善榜上,李云广以捐款523万名列第19位,在今年的胡润100强慈善榜上,他以560万的捐赠额居100位。
对李云广超常行为背后的真正动因,这些媒体都以描写细腻、情节感人的故事给出了答案,这些故事使这一典型更真实可信。
李云广的无私助学行为是高尚的,值得人们学习。但许多媒体为了体现已成为百万富翁后的李云广不变的追求,就用本文开头的文字介绍他。
然而,也正因为这种描述,本来让人感觉可敬、可信、可学、可爱的典型一下子变得遥远起来,孜孜助学的李云广不食人间烟火?
也许记者这样写是为了美化典型,但人是社会中的动物,在改造社会的同时也被社会所改造,典型人物、英雄人物概莫能外,把自己的积蓄都捐出去了的李云广不可能远离社会而生活在真空中。在报道典型人物时,如果违背客观事实,将正面典型拔高成“超人”或者“非人化”,使其脱离正常人的思维或者行动,就会引起读者的怀疑和反感。 于是,记者在《一个草本企业家的行善》中这样描写生活中的李云广:“他穿着时尚的格子衬衣,开着60多万元的VOLVOs80轿车,用着三星手机。” 这才是生活中真实的李云广,而且记者发现,他很在意名声,他把“首届慈善人物”、“全国劳动模范”、“十大爱心人物”等荣誉证书悬挂在办公室最醒目的位置,他还把500多万捐赠额的支票复印件放大后放在了办公桌旁,买来刊登他事迹的杂志送给别人,并喜欢养小金鱼。
这种白描也许使李云广不再高大、完美,却更真实,更容易打动人。李云广甚至把积蓄都拿出来捐赠了,但这不意味着他必须穿破衣、吃素菜才能维护其形象。
《人民日报》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中这样描写任长霞:“记者在任长霞局长办公室的洗面台上发现,她的玉照下也有不少女人化妆用的必需品,一瓶忘记拧盖的化妆品仍散发着淡淡的芳香。”这种细节描写不仅不会降低任长霞的高大形象,反而使她变成一个热爱生活、可敬可爱,有着普通人追求的可以学习的典型。
劳动模范的故事范文6
在万年县汪家乡坑边岭上村,生活着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在老人纵横的皱纹里,藏着一段故事让当地人耳熟能详:抗美援朝时期,在攻击梅山岘东南山的战斗中,他两次三处负伤坚持战斗,冒着枪林弹雨,连续爆破敌人地堡三个,为攻占主峰05高地立下了卓越功勋。他就是曾先后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政治部荣记“一等功”,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一级战士”荣誉勋章,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省劳动模范”的抗美援朝老英雄李亲武。
老英雄退伍后被分配到万年县工作,任劳任怨,奉献了一腔热血。退休后,他本可以颐养天年,可他却不顾自己已年迈的身体,无时无刻不思忖着如何能再为家乡建设做点贡献。2008年,新农村建设的春风吹到了他的家乡――汪家乡坑边岭上村。老英雄觉得机会来了,便顶着77岁高龄,带领岭上村民,义无返顾地投入到了一场新的战役中――以“六改四普及”为重点的村庄整治建设战。曾经,老英雄在钢枪铁炮,纷飞战火中的英勇表现让人敬佩;新时期,他在垂暮之年为新农村建设所作的点点滴滴更让人感动。是他,一次次深入拆迁户做思想工作;也是他,带头搞三清投劳,带头筹集资金;更是他,啃下了一块块“硬骨头”,始终冲锋在前,以老军人、老模范的身份率先垂范。在老英雄的精神感召下,理事会成员动起来了,群众的积极性高起来了,社会和有关部门的帮扶力度也大起来了。
旧貌换新颜。不到一年时间,岭上村这个昔日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脏乱不堪的旧村落彻底改变了面貌,代之而起的是一个村道硬化、街院清洁、村区绿化美化、生活设施配套初步完善的生态文明新村。坑边岭上村的百姓笑了,他们感到幸福和满足。李亲武也笑了,他感受到的却是欣慰,欣慰自己在整治建设村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又一次表现了“退伍不退志”的军人本色,欣慰自己带领坑边岭上人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新农村建设“堡垒”,欣慰自己圆了祖祖辈辈渴望“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的梦想!
(图文由万年县新村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