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女性健康的文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女性健康的文章范文1
关键词:职业;职业女性;工作家庭冲突
1.前言
职场中的女性,要扮演好工作和家庭双重角色,承担起作为职员、妻子、母亲的三种责任。她们常会面对来自工作角色与家庭角色间的矛盾冲突,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她们的职业生涯发展、生活质量、工作绩效、家庭幸福感。如何解决这种矛盾冲突状态,笔者进行了相关文献检索后发现目前关于这方面的讨论很多。
2.职业女性的相关研究
笔者将本文职业女性的研究范围界定在那些以一定的组织为载体而依存的,受了较好教育的职业女性群体。
国内关于职业女性的相关研究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主要关注她们的角色冲突,如陈其芝《已婚职业女性的角色冲突》。第二,关注职业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的相关研究,如安砚贞《已婚职业女性工作家庭冲突调查研究》。第三,关注职业女性的社会支持方面的研究,如李丽英等《职业母亲的工作倦怠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第四,关注职业女性健康的研究,如刘秋玲《职业女性心理健康的现状调查研究》。第五,关注职业女性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如王陈硕士论文《高校女教师主观幸福感》等。所以,关于职业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还很少。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外对职业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的研究就开始了。早期研究对象多指向女性的职业,多以角色本身作为问题进行研究。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工作家庭冲突,他们不但探讨角色本身的问题,而且开始关注工作家庭冲突的一些前提变量和结果变量的研究,积极探索工作家庭冲突的形成机制和作用机制。
3.工作家庭冲突的相关研究
3.1工作家庭冲突的概念
首先,关于工作家庭冲突这个术语的表述不统一,而Greenhaus和Beutell就总结了这个术语几乎所有的表达,如job-family role tension,work-family tension,interrole conflict等。在此基础上,他们将工作家庭冲突定义为“一种角色间冲突的特殊形式,在这种冲突中来自工作和家庭生活领域的角色压力是不相容的”。
其次,Frone等发现工作家庭冲突是一种包括为工作干扰家庭与家庭干扰工作两种情况的双向概念。Stephens等认为工作家庭冲突包括基于时间的冲突、基于压力的冲突和基于行为的冲突三个组成成分。Gutek等也曾发现基于时间、压力和行为三种形式的冲突都有两个方向,因此,这三种形式的冲突与两个方向相结合,就构成了工作家庭冲突的六个维度。
最后,笔者从中总结出:工作家庭冲突是指当来自工作和家庭两方面的压力在某些方面出现难以调和的矛盾时,产生的一种角色交互冲突。本研究采用work-family conflict(以下简称WFC)这一术语来表达工作家庭冲突。
3.2工作家庭冲突的前因、结果变量
3.2.1前因变量
前因变量包括工作、家庭与个体三个层面的变量。首先,在工作层面上,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方面的冲突与压力、工作的多样化、工作的高时间投入有关:个体的工作压力越大、工作对个体的心理与生理需求越高、个体工作时间越长,体验到的WFC就越多。其次,在家庭层面上,工作家庭冲突与家庭中的婚姻状况、子女的数量及年龄有关:已婚者体验到的WFC比未婚者多;个体拥有的子女数越多,个人体验到的WFC越强;子女在0~12岁时,母亲体验的WFC最强。最后,工作家庭冲突与来自于家庭中更高时间要求却有较少的家庭支持相关。
3.2.2结果变量
结果变量主要包括工作领域、家庭领域与个体自身有关的结果变量。
首先,在工作层面上,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的压力、工作的满意度、工作/组织承诺有关:WFC能有效地预测员工知觉到的工作压力、工作满意感;Mesmer等发现高组织承诺者的工作卷入程度越高,体验到的WFC就越高。
其次,在家庭层面上,工作家庭冲突与家庭/生活的满意度有关,Adams等发现WFC能有效地预测家庭满意感/生活满意感。
最后,在个体层面上,工作家庭冲突与个体的婚姻状况有关,Matthews发现,WFC通过心理苦恼这一中介变量来影响婚姻稳定性。夫妻间的WFC越高,双方的心理苦恼越强,婚姻质量和稳定性就越差。
3.3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工作家庭冲突的研究还仅限于综述性研究和少量实证研究。首先,关于综述方面的研究和国外文献翻译的文章有张再生对工作家庭关系有关理论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李淼等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工作家庭冲突的中介变量和干预策略进行了探讨。其次,张伶、宫火良等人在综述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展望。最后,真正高水平的学术性实证研究较少,如,陆佳芳等对银行、科研单位和高新技术企业中的195个员工、吴谅谅等对浙江省杭州市职业女性、李晔对448名文教卫生系统员工、安砚贞等对50名MBA课程的在读女士或已毕业女士、张慧英等对河南省高中教师进行有关工作家庭冲突的调查研究。杨海荣等对工作控制感、工作家庭冲突与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3.4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的影响机制
早期有专门针对女性的工作家庭冲突的研究,旨在积极地探讨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的影响机制与理论模式。Frese发现了“控制模式和健康”理论模式中工作家庭冲突的直接模式,调节模式,交互作用模式等三种机制的存在。Noraini通过对来自大学,各种组织,学校,商界等各个领域的310位马来西亚的职业妇女进行了调查研究,进一步印证了上述机制。
4.研究展望
总结以往的研究:可以看出研究者们主要在探讨职业女性的角色定位与工作家庭冲突、心理健康的关系,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倦怠、组织支持的关系,工作家庭冲突、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员工时间管理、工作家庭冲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等,他们很少涉及工作家庭冲突、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所以笔者今后想探讨职业女性的工作家庭冲突,研究她们应该如何积极有效地运用社会支持这个中介变量或调节变量来处理好这种冲突,帮助她们积极寻求社会支持,增强她们的主观幸福感,这将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1]Beutell.N.J,Greenhaus.J.H.Interrole conflict among married
women: The influence of husband and wife characteristics on conflict and coping behavior.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1982(21): 99-110.
[2]Frone.M. R, Russell.M,Cooper.M. L.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 work family conflict: Testing a model of the work:family interfac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92(77):65.78.
[3]Stephens.G. K,Szajna.B. Perceptions and expectations: Why people choose a telecommuting work sty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1998(3),70-85.
[4]Gutek.B.A.Searle,S,Klepa.L. Rational versus gender-role
explanations for work:family conflic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91(76):560-568.
关于女性健康的文章范文2
【关键词】《生命周刊》 年轻化 专家团 互动性
医学科普读物越来越受到欢迎,这对报纸医学科普专版的编辑记者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抓住机遇为读者架起“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之间的桥梁”,并从大思维、大健康的思想角度去干预人们的行为?怎么样将专家的高深理论转化为普通读者“一看就懂、一读就会、一用就灵”的科普知识,让广大读者受惠?笔者立足于自己工作的新安晚报《生命周刊》,尝试性的以实践做出回答。
一、“内容为王”争取年轻读者
新安晚报《生命周刊》于2004年初创刊,笔者从2006年起在《生命周刊》从事采编工作。在2007年创刊4周年之时,笔者曾专门做过一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阅读《生命周刊》的读者55%为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而30岁以下的读者仅占15%左右。在获取信息多样化的年代,传统媒介的健康周刊如何抓住年轻读者的眼球,成为笔者一直努力尝试的方向。
众所周知,在社会现代化进程加剧和社会竞争压力增大的背景下,许多“老年病”逐渐年轻化,同时,由于有的年轻人生活不规律,作息时间颠倒黑白,滋生了许多“时代病”。但是作为社会顶梁柱的年轻人群,由于受工作和生活所迫,并不把早已“潜伏”在身边的健康危机放在心上。笔者以为,这群“顶梁柱”应该成为《生命周刊》争取的阅读对象。如何吸引这群潜在读者,是《生命周刊》的编辑记者所要思考的问题。
“高血脂、糖尿病、痛风,以及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骨质疏松、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年龄都是60几岁。然而,随着现代生活习惯以及饮食结构等的改变,近年来这些疾病正悄悄逼近年轻人,降临到了20岁至45岁的年轻人身上。”2008年,笔者通过采访省内众多三甲医院专家,以连续报道的形式,在《生命周刊》连续刊登《聚焦越来越年轻的“老年病”》,分别从疾病的形成、预防、治疗等方面加以阐述,让广大年轻人关注自身健康。
随着现代互联网的发展,年轻人越来越习惯从网络获取各种信息,但他们往往分不清众多不同,甚至是观点截然相反的信息,帮助他们提高分析能力是争取他们的重要手段。因此,周刊的选题以及选择的对象就显得尤其重要。时下,很多年轻女性热衷从网络上获取美白嫩肌的知识,有的甚至照搬网友的经验,带来了很多严重的不良后果。笔者在2011年7月份的《生命周刊》上,连续撰文“时尚美白误区”、“美容大王的歪理”等,并配合大量临床中出现的事件,以科学的数据和医学权威专家的客观分析,让年轻读者走出误区。
另外,由于现代性观念的开放,不孕不育患者增多。为此笔者在《生命周刊》开辟“医生论坛”,邀请从事生殖健康的专家从医生的角度分析门诊中的案例,并教读者如何避免同类事故。文章除了科学性、趣味性之外,在措辞上还尽量有亲和力,使人觉得有个关心你的医学博士在指导你的私生活。此类科普版受到了赞赏。
减肥是时下十分热门的话题,许多年轻人尤其是女性热捧各种减肥新方法,甚至盲目追求骨感美,一些人因方法不当或者被误导,导致很多不健康的事件发生。如何引导正确减肥成为笔者关注的内容。为此,每周四出版的《生命周刊》整形美容板块,编辑从多方面搜集目前国际上最为流行的减肥信息加以分析:物理、化学、药物手术等各种方法,然后有倾向性的让营养专家去引导科学减肥,读者反映较好。
二、广邀专家构筑健康新理念
笔者虽涉足医疗卫生新闻报道,但由于并非医学专业出身,对一些疑难问题并不能做出科学的解析。在遇到此类问题特别是面对几种不同观点该如何取舍时,笔者均请专家核实后再发表,并虚心听取专家意见,与专家保持密切联系,得到专家的认可和信任,这一无形资产使笔者获益颇多。
2004年《生命周刊》创刊以来,在报社领导的支持下,我们专门开辟“安医生问答”栏目,广邀省内知名三甲公立医院专家作为《生命周刊》的专家团成员,其中包括省卫生厅原厅长、著名保健专家戴光强,省立医院妇产科专家赵卫东、安医大一附院皮肤科专家刘盛秀、省中医院专家王宗殿、合肥市一院急诊科专家程立顺、合肥市二院心血管病专家徐明安、省立儿童医院专家冷志勤等,专家团成员均来自省内各大公立医院,设计专业包括妇科、产科、心脏内科、急诊科、儿科、营养科等多个学科。2006年以后,每期《生命周刊》均开通热线和邮件形式接受读者咨询,并邀请专家进行权威解读,最后以“安医生问答”的形式刊登。此栏目成为健康领域的无形资产和品牌,由于专家们的参与,凸显了稿件的权威性,版面很受欢迎,自然也得到了读者喜爱。
全国爱眼日、世界睡眠日、世界哮喘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一年之中多达60个以上的健康节日,成为笔者重点关注的对象。由于人民健康意识的增强,抓住健康节日这个关键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宣传,成为《生命周刊》的一大亮点。
2009年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记者通过采访安医大二附院口腔科专家夏荣,从口腔疾病为何多发、口腔疾病带来的危害、口腔疾病预防等三个方面对口腔疾病进行解读,为读者提供最权威的口腔健康知识;2009年10月20日为“世界骨质疏松日”,笔者采访了合肥市二院骨科专家郑曙翘,通从骨质疏松的现状、病理、危害和防治等四个方面,为读者解读骨质疏松这个“默默的流行病”,提醒广大市民对骨质疏松早发现早治疗;2009年三八妇女节之际,《生命周刊》推出特刊,以“女性健康新生活”为主题,分别从女性疾病、妇科检查、女性整形、女性营养、女性心理等多方面,以8个版的形式推出,受到广大女性读者的关注……初步统计,一年之中《生命周刊》以头版形式推出关注健康节日达到20期以上。
这些健康稿件地推出,与《生命周刊》专家团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笔者以为,作为健康周刊的编辑记者,一定要牢牢把握专家资源,一方面可以提高健康新闻的可读性和权威性,另一方面,也可达到提高专家知名度的目的,从而实现一举两得的效果。
三、加强读者互动提高传播效果
如何使健康宣传在较少投入的情况下得到较好的宣传效益?笔者认为,谁能以最吸引人眼球的手段开展宣传教育,传授读者最新的健康理念和技能,使其对健康的渴望不断变成现实,谁就能收到更大的宣传效益。
为了提高健康宣传的传播效果,笔者在《生命周刊》加强与读者互动性方面做出有益的尝试,收效较好。首先,根据季节的变化和不同的社会需求,采写关于四季保健的知识,并多次面向读者开展有关肿瘤、高血压、心脏病、失眠等方面题材的征文活动,以此来响应读者需求,与读者增强互动。这与选题的准确性有很大关系,比如在父亲节之际,面向读者征集“我与父亲的故事”征文并进行刊登,文章故事多娓娓道来,以真情来触动读者的心灵。2010年,笔者在生命周刊开辟“生活小窍门”、“民间偏方”等栏目向读者征集稿件,一时间收到众多读者的投稿,不仅吸引了健康人群的关注,更受到其他行业读者的喜爱。这样的征文形式很受读者欢迎,有商业敏感的商家立即与本刊开展类似合作,比如黄金搭档、减肥产品等,与本报开展“母亲节征文”和“我的减肥故事”等征文活动,一方面提高了周刊的知名度,另外也收到了颇好的经济效益。
除了报纸上静态的征文活动外,我们还开展动态的户外活动。比如,在2006年10月本报的读者节上,笔者邀请著名中医针灸专家王振琴出席,现场接受患者咨询并给予治疗,一天共给200多人进行义诊,成为当天读者节上的亮点。每年本刊都会与多家医院合作,开展多场大型义诊活动,邀请著名的医学专家根据读者的需求讲授多发病、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误区等,现场通过有奖问答、专家问答的形式与读者进行互动,并派发由本刊与医院共同编写的小册子,成为读者喜闻乐见的健康宣传形式。
关于女性健康的文章范文3
1 维生素与心血管疾病
维生素与心血管疾病研究方面,有2组维生素最受人们关注,即抗氧化维生素和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B族维生素。
1.1 抗氧化维生素与心血管疾病
自由基介导的氧化反应及其产物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体内和体外试验表明,维生素E、维生素C、β-胡萝卜素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因而被认为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1.1.1 维生素E有研究显示,从食物或补充剂中摄入大剂量维生素E(相当于现行推荐的适宜摄入量10倍以上)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或延缓其病理进展的作用,可能与以下途径有关:①抑制LDL氧化;②抑制与炎性反应有关的细胞因子的释放;③抑制血小板的反应性和平滑肌细胞的增殖;④控制血管的张力;⑤抑制蛋白激酶C(PKC)的活性,调控细胞信号,减少血管内皮与免疫和炎性细胞的交互作用等。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维生素E摄入量和心血管疾病呈负相关,增加维生素E的摄入量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如WHO/MONICA项目观察维生素E和心脏病死亡率的关系,涉及16个欧洲国家的特定人群,在其中的12个人群中发现血浆维生素E水平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之间呈负相关。一些大规模人群研究,如美国的87354名护士健康研究显示,维生素E消耗量低的女性患冠心病的概率较高;与维生素E摄入量低百分位的人群相比,维生素E摄入量高百分位的人群患冠心病的概率要低33%。又如美国的34486名男性内科医生健康研究表明,在每日服用100―200mg维生素E补充剂的男性中,冠心病发生率大幅度下降。再如11178名老年人群的研究结果,补充维生素E降低患冠心病的危险(RR=0.53,95% CI:0.34~0.84)。
但另几项研究不仅没有获得上述结果,甚至观察到相反的结果。如芬兰α-生育酚β-胡萝卜素(AT―BC)研究显示,服用维生素E的人群与对照组相比,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剑桥心脏抗氧化研究表明,服用RRR-α-生育酚(天然维生素E)400~800 mg/d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其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比对照组减少77%,但心血管疾病病死率和总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发现补充维生素E有增加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意大利的GISSI研究结果,受试者补充dl-α-生育酚(化学合成的维生素E)300 mg/d,连续随访42个月,未发现补充维生素E能减少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总死亡率。美国的心脏结果预防评价研究,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补充RRR-α-生育酚醋酸酯400 IU//d,连续4.5年,未发现有降低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发生及减少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此后的心脏预防研究和女性健康研究也未能证实补充维生素E对心脏的保护作用。
对于前瞻性临床试验与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研究结果不相一致的情况,有许多解释。有人认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的高维生素E摄入量和高血浆维生素E水平对降低心血管疾病危险性的作用,反映的是终生暴露在较高饮食摄入量或长期使用维生素E补充剂,没有理由期望在3~5年的临床试验中能复制出长期终生饮食所产生的保护作用;抗氧化剂之间或抗氧化剂与其他营养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或协同作用,天然食物中除维生素E外,还有其他保护性因素共存,如异黄酮等植物雌激素和多酚类等,而维生素E补充剂是单一的成分。
1.1.2 维生素C维生素C对心脏保护作用的证据比较弱而且不一致。虽然苏格兰心脏健康研究表明,维生素C对男性的冠心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大多数观察性研究表明,饮食中维生素C摄入量高或补充维生素C对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无有益作用。维生素C对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心脏病的保护作用尚缺乏大量临床干预试验证实。
1.1.3 类胡萝卜素流行病学资料表明,人群β-胡萝卜素摄入量与年龄标化的冠心病呈显著负相关。有研究报道,79%男性和56%女性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类胡萝卜素缺乏;36%(男女)有维生素C缺乏。血浆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lyeopene)、叶黄素(luteine)/玉米黄素(zea―xanthin)、隐黄素(Cryptoxanthin)、维生素C缺乏与低HDL相关,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但根据Ness等对4个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所做的meta分析,补充β-胡萝卜素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使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相对危险性增加12%。
1.2 B族维生素与心血管疾病
已知同型半胱氨酸(homoeysteine,Hey)是冠心病的新的危险因素。病理学和流行病学证据表明,心血管疾病的传统危险因素,如肥胖、高血压、脂质代谢紊乱、糖尿病、吸烟等,只可能解释1/2~2/3的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血管疾病的发生,还有1/3~1/2的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血管疾病应归咎于传统以外的因素。
1969年MeCully提出动脉粥样硬化的同型半胱氨酸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后,通过诸多的实验研究、流行病学、营养素补充干预研究得出基本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浆同型半胱氨
酸升高导致心血管疾病的机制主要是:损伤内皮细胞;促进血栓形成;增强LDL致动脉硬化作用;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增加氧化应力和氧自由基。增加叶酸摄入量可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血清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含量及其摄入量呈负相关。70%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者血清叶酸和B族维生素水平较低。95%的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症人群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体内叶酸的营养状况(血清或红细胞叶酸含量或叶酸的饮食摄入量)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决定因素,几乎在所有的研究人群中,单独补充叶酸或与维生素B6、维生素B12同时补充都能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斯德哥尔摩心脏流行病学研究(SHEEP)是目前规模最大的人群观察型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补充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能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危险。有人建议,冠心病患者或高危人群每天补充含叶酸400ug的多种维生素可能有利于防止冠心病的进展,而且是安全的。
2 维生素与癌症
2.1 林县营养干预试验
在中国进行的“林县营养干预试验”共纳入29584名试验对象,干预方法为补充β-胡萝卜素、维生素E及微量元素硒,干预时间超过5年。结果显示,干预后总死亡率下降了9%,肿瘤死亡率下降了13%,胃癌死亡率下降了21%。
2.2 ATBC和CARET研究
林县研究结果发表数月后所公布的另两项干预试验结果却未能证实这些令人鼓舞的结果。其中一项为1985年在芬兰开展的“α-生育酚及β-胡萝卜素(ATBC)肿瘤预防研究”。研究纳入29133名年龄50~59岁的重度吸烟者,结果不仅未发现α-生育酚(50mg/d)及β-胡萝卜素(20m/d)具有预防肺癌的功效,还出人意料地显示,接受β-胡萝卜素补充者的肺癌发生率增加了18%,总死亡率增加了8%。紧随其后的“β-胡萝卜素与视黄醇有效性研究”(CARET)进一步就以往对β-胡萝卜素的评价提出了质疑。CARET共纳入18314位重度吸烟者,每日补充30mg β-胡萝卜素及2.5万IU棕榈酸视黄醇。试验较预计提前21个月结束,因试验开始4年后,补充者的肺癌发生率及总体死亡率反而有所增高。
ATBC研究和CARET研究(补充β-Car和VA)均支持避免给吸烟者补充β-Car;而α―T对前列腺癌可能的预防作用在其他研究中得到十分肯定。对ATBC研究结果有人认为,吸烟者和石棉工人不能代表其他人群;芬兰人群血浆维生素C水平较低,可能对研究结果有影响;饮酒对研究起了重要作用,如芬兰研究显示,不饮酒的吸烟者未因补充β-胡萝卜素使肺癌增加。
2.3 其他研究
就在ATBC及CARET研究得出与先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截然不同的结果之时,开展于同一时期的其他两项研究又得出了不同的结果。始于1982年的“医师健康研究”纳入22071名年龄40~84岁的美国男性医生,大多数无吸烟史。12年后,未发现β-胡萝卜素(50mg,隔天给予)组和安慰剂组之间肺癌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一项“女性健康调查”也未发现维生素E(600mg)或β-胡萝卜素(50mg,隔天给予)长达2.1年的补充对试验对象严生任何影响”。
对上述研究结果,Hereberg S提出以下几点认识:包括β-胡萝卜素(剂量相当于日常饮食的摄入量)在内的多种抗氧化剂可能在健康男性中具有一定防癌功效,即含丰富水果、蔬菜的健康饮食具有防癌效果;长期摄入富含抗氧化营养素的饮食仍然值得推荐;上述不同类型的干预研究得出的β-胡萝卜素的不同影响的原因可能在于应用剂量及研究对象的不同;现有证据显示,富含蔬菜水果的健康饮食可降低肿瘤发生风险,而仅仅给予β-胡萝卜素强化治疗可能并无类似效果;由于大剂量β-胡萝卜素可能具有促氧化作用,应当限制长期、大剂量服用β-胡萝卜素,特别是在癌症高危人群(吸烟)中尤其值得重视。
3 维生素与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由于严格的饮食控制,胃肠功能紊乱,高糖的渗透性利尿作用等常导致维生素缺乏。而维生素缺乏常影响胰腺的分泌或胰岛素敏感性,与糖尿病乃至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一项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显示,补充600 mg/d维生素E可改善还原型谷胱肽和氧化型谷胱甘肽比值(GSH/GSSG),利于β细胞对葡萄糖的反应,改善胰岛素抵抗。Paolisso G等人完成一项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参与的研究结果显示,服用维生素E600 mg/d,连续8周,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上臂动脉直径。作者认为这种维生素E的长期服用可以通过抗氧化作用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盛小刚等的研究表明,维生素C改善糖尿病兔颈动脉内皮功能,该项研究中以颈动脉对乙酰胆碱诱导的舒张反应作为评价颈动脉内皮功能的指标,结果发现补充维生素C组颈动脉内皮功能明显得到改善。另一项研究显示,维生素C可减少高糖诱发的细胞凋亡;降低高糖诱导的细胞内H2O2形成,证实维生素C的抗氧化作用。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已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可推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预后。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血管病变明显增加,无论是高血压发生率、大血管病变还是冠心病的发生率,都是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组中发生率更高。
新近研究显示,维生素D和钙缺乏可影响血糖;补充维生素D和钙则有益于糖代谢。维生素D对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包括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直接作用:①胰腺β-细胞含有特异的维生素D受体;②1-α-羟化酶可在胰腺β-细胞表达;③缺乏活性维生素D受体小鼠,胰岛素分泌减弱;④人胰岛素基因启动子中含有维生素D应答元件;⑤人胰岛素基因转录可被1,25-(OH)2D3激活;⑥维生素D缺乏,由葡萄糖诱导的胰腺β-细胞胰岛素分泌减弱;⑦动物实验显示,补充维生素D可恢复胰岛素分泌。间接作用:①维生素D有助于细胞膜钙通过正常流出,并保证足够钙池,从而使细胞外钙维持正常;②通过维生素D依赖的钙结合蛋白的调控,可以调节胰腺β-细胞中钙的流出和钙离子浓度。
通过上述有代表性的文献复习,可得出以下几点认识,维生素摄入不足或缺乏不仅可引起维生素缺乏病,还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故对维生素的传统认识应有所转变。诚然,维生素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作用尚有争论,但这恰是对新世纪维生素科学的挑战和机遇。尽管人们对维生素在饮食中重要性的理解已经取得显著的,并令人兴奋的进展,然而,要把这种认识转化为理解维生素补充对疾病的预防和对健康的有益作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不仅是基础科学和生物学的进展是必要的,而且要投入更多的注意力来研究基因组学、实验胚胎学、行为科学以及分析研究的新技术。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已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可推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预后。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血管病变明显增加,无论是高血压发生率、大血管病变还是冠心病的发生率,都是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组中发生率更高[25]。
新近研究显示维生素D和钙缺乏可影响血糖;补充维生素D和钙则有益于糖代谢[26]。关于维生素D对胰岛素分泌作用包括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直接作用:①胰腺(-细胞含有特异的VD受体;②1-(-羟化酶可在胰腺(-细胞表达;③缺乏活性VD 受体小鼠,胰岛素分泌减弱;④人胰岛素基因启动子中含有VD应答元件;⑤人胰岛素基因转录可被1,25-OHD激活;⑥VD缺乏,由葡萄糖诱导的胰腺(-细胞胰岛素分泌减弱;⑦动物实验显示,补充VD可恢复胰岛素分泌。间接作用:①维生素D有助于细胞膜钙通过正常流出,并保证足够钙池,从而使细胞外钙维持正常;②通过维生素D依赖的钙结合蛋白的调控,可以调节胰腺β-细胞中钙的流出和钙离子浓度[27]。
通过上述有代表性的文献复习,可得出以下几点认识,维生素摄入不足或缺乏不仅可引起维生素缺乏病,还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故对维生素传统认识应有所转变。诚然,维生素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作用尚有争论,但这恰是对新世纪维生素科学的挑战和机遇。尽管人们对维生素在饮食中重要性的理解已经取得显著的,并令人兴奋的进展;然而,要把这种认识转化为理解维生素补充对疾病的预防和对健康的有益作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不仅是基础科学和生物学的进展是必要的,而且要投入 更多的注意力来研究基因组学、实验胚胎学、行为科学以及分析研究的新技术。
4 参考文献
[1] Fletcher RH,Fairfield KM. Vitamin for chronic disease prenention in adults[J].JAMA,2002, 287(23):3127-3129.
[2]Goran Bjelakovic,Bjelakovic G, Nikolova D, Gluud LL,et al. Mortality in randomized trials of antioxidant supplements for pimary and secondary prevention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JAMA,2007,297(8):842-857.
[3]The Hope Study Ivestigators.Vitamine E supplemintation and crdiovascular events in high-risk patients[J]. N Engl J Med,2000,342(4:154-160.
[4]Rimm EB, Stampfer MJ, Ascherio A, et al.Vitamin E consumption and the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men[J].N Engl J Med, 1993,328(20):1450-1456.
[5]Stampfer MJ, Hennekens CH, Manson JE, et al.Vitamin E consumption and the risk of coronary disease in women[J].N Engl J Med,1993,328(20):1444-1449.
[6]Losonczy KG, Harris TB, Havlik RJ..Vitamin E and vitamin C supplement use and risk of all-cause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ortality in older persons: the Established Populations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of the Elderly[J]. Am J Clin Nutr,1996,64(2):190-196.
[7]Heinonen OP, Albanes D, Virtamo J,et al.Prostate cancer and supplementation with alpha-tocopherol and beta-caroten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a controlled trial[J].J Natl Cancer Inst,1998,90(6):440-446.
[8]Stephens NG,Parsons A,Schofield PM,et al.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vitamin E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disease:Cambridge Heart Antioxidant Study(CHAOS) [J]. Lancet,1996, 374:781-786.
[9]Gruppo Italiano per lo Studio della Sopravvivenza nell'lnfarto miocardico(GISSI).Dietary supplementation with 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nd vitamin E after myocardia infarction[J]. Lancet,1999,159:748-754.
[10]Heart Protection Study.MRC/BHF heart protection study of antioxidant vitamin supple- mentation in 20536 high-risk individuals: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J]. Lancet,2002,360:23-33.
[11]Lee IM,CookNR,GazianoJM,et al.Vitamin E in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cancer;the Women's Dealth Study: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AMA. 2005, 294:56-65.
[12]Huang J, Fu G, Yao Q,et al.Relation of thrombomodulin, TFPI and plasma antioxidants in healthy individuals and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J]. Acta Cardiol,2008,63(3):341-346.
[13]The Hope and Hope-Too Trial Investigators.Efects of long-term vitamin E supplementation on 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cancer: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AMA, 93:1138-1147,2005.
[14]Holmquist C,Larsson S,Wolk A,et al.Multivitamin supplements are inversely associated with risk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men and women-Stockholm Heart Epidemiology Program(SHEEP)[J].J Nutr,2003,133(8):2650-2654.
[15]黎钧耀,布洛特,李冰,等.中国林县居民癌症和其他常见病营养预防试验效果初步报告[J].中华肿瘤杂志,1993,111:165-181.
[16]Blot WJ,Li JY,Taylor PR,et al.Nutrition internention triais in Linxian[J].Chin J Nati Cancer Inst,1993,:85:1483-1492.
[17]Virtamo J, Pietinen P, Huttunen JK,et al.ATBC Study Group.Incidence of cancer and mortality following alpha-tocopherol and beta-carotene supplementation:a postintervention follow-up[J].JAMA,2003,290:476-485.
[18]Goodman GE, Thornquist MD,Balmes J,et ai.The Beta-Carotene and Retinol Efficacy Trial:incidence of lung cancer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ortality during 6 year follow-up after stopping beat-carotene retinol supplements[J].J Natl Cancer Inst,2004,96:1743-1750.
[19]Lee IM,Cook NR,Gaziano JM,et al.Vitamin E in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cancer:the Women's Health Studay: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AMA,2005,129:863-873,
[20]Hereberg S.The history of beat-carotene and cancer: from observational to intervention studies. What lessons can be drawn for future research on polyphenols[J]? Am J Clin Nutr.2005.81(1 Suppl):218S-222S.
[21]Barbagllo M,Domimguez LJ,Tagliamonte MR,.et al.Effect of vitamin E and glutathione on glucose metabolism:role of magnesium[J]. Hypertension,1999,34(4Pt2):1002-1006.
[22]Paolisso G, Tagliamonte MR, Barbieri M.et al.Chronic vitamin E administration improves brachial reactivity and increases intracellular magnesium concentration in type II diabetic patients[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0,85(1):109-115.
[23]盛小刚,宋卉.维生素C改善糖尿病兔内皮依赖血管扩张功能[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2000,9(6):342-344.
[24]Ho FM, Liu SH, Liau CS, et al.High glucose-induced apoptosis in human endothelial cells is mediated by sequential activations of c-Jun NH(2)-terminal kinase and caspase-3[J]. Circulation,2000,101(22):2618-2624.
[25]Buysschaert M, Dramais AS, Wallemacq PE, et al.Hyperhomocysteinemia in type 2 diabetes: relationship to macroangiopathy, nephropathy, and insulin resistance[J]. Diabetes Care, 2000,23(12):1816-1822.
关于女性健康的文章范文4
[关键词] 鹰嘴豆异黄酮;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
[中图分类号] R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4(c)-0006-02
异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大豆、鹰嘴豆等豆科植物中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其分子结构跟动物雌性激素比较相似,故被称作植物雌激素。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对人和动物的健康有多方面的有益作用。研究表明异黄酮具有抗氧化、抗溶血、通过降低血脂和血浆胆固醇来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其独特的类雌激素活性能与体内代谢酶相互作用,有利于骨质疏松症、更年期综合征、前列腺癌及乳腺癌等疾病的预防。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目前,国内外关于异黄酮及其所具有的生理活已被广泛报导,主要集中在对大豆异黄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的医疗保健功能已经被公认,对于鹰嘴豆异黄酮的应用特性和所具有的生理活性研究颇少。鹰嘴豆属豆科野豌豆族鹰嘴豆属(Cicer arinuml L.),是世界第二大消费豆类,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种植鹰嘴豆。鹰嘴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抗氧化、保护心血管等多种药理活性,这些功效均与其活性成分异黄酮有关,鹰嘴豆中异黄酮主要为鸡豆黄素A、芒柄花黄素。鹰嘴豆异黄酮的种类和其特有的分子结构具有其它异黄酮所不具备的生理功能,国内外尚无文献系统地报道。
1 异黄酮及其生理活性
异黄酮(Isoflavones)是最常见的一类植物雌激素,几乎全部分布于豆科植物中,其基本骨架为3-苯基苯并二氢呋喃,异黄酮在植物中主要以糖苷形式存在。常见的豆科植物中的异黄酮主要包括芒柄花黄素(Formononetin)、鸡豆黄素A(Biochanin A)、染料木素(Genistein)、大豆黄素(Daidzein)、6-甲氧大豆素(Glycitein)等12种化合物[1],鹰嘴豆中异黄酮主要为鸡豆黄素A、芒柄花黄素。
异黄酮能够有效刺激免疫系统,具有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预防和抑制心血管疾病发生[2],抗神经退行性疾病、预防和治疗更年期骨质疏松症等诸多生理功能及药理作用。膳食中的异黄酮以糖苷的形式存在,在体内可转化为具有生物活性的代谢物质。
2 降血糖、降血脂作用 0091-4507163
鹰嘴豆是一种药食兼用的植物,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3],在维药中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高血脂症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4]。鹰嘴豆降糖降脂的作用与其活性成分异黄酮有关[5-6]。
李燕[7]等研究鹰嘴豆异黄酮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血糖及机体氧化-抗氧化的影响,其研究结果显示鹰嘴豆异黄酮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有显著降糖作用,降糖机制与其提高抗氧自由基酶类活性,保护机体组织免遭过氧化损伤有关。鹰嘴豆异黄酮提取物在降低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方面的功效由于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二甲双胍。何雯等[8]研究亦证实了鹰嘴豆提取物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肝指数、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增加胰岛素敏感指数,能改善肝脏、肾脏病理损害。
何桂香等[9]通过鹰嘴豆异黄酮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小鼠进行干预试验,研究证实鹰嘴豆异黄酮能高脂血症小鼠血清总胆固醇降低,对小鼠高脂血症有预防作用,尤其以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最为明显。郑玲玲等[10]通过鹰嘴豆异黄酮对高脂饲料喂养大鼠造成高血脂症模型过程中的血清甘油程中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的影响,探索异黄酮类化合物对动物高血脂症诱发过程中血脂代谢方面的干预功效。其研究结果表明,鹰嘴豆异黄酮对高脂饲料喂养大鼠诱发高血脂症过程中血清TG、TC、LDL-C含量有一定的降低作用,并能提高大鼠血清HDL-C含量,对高血脂症形成过程中血脂带血具有一定的干预与调节作用,并提出鹰嘴豆异黄酮对于心血管疾病预防与辅治疗发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3 抗氧化作用
鹰嘴豆由于富含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抗菌能力,因而被作为重要的天然抗氧化和抗菌剂而成为研究热点[11-12]。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鹰嘴豆具有抑制细菌再生、扩张冠脉血管、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抗心律失常、抗肿瘤、抗病毒及抗心绞痛等多种生理活性与药理作用,而这些均是以异黄酮特殊的生理活性为基础。周建军等[13]通过一系列的抗氧化和抗菌实验证实了鹰嘴豆异黄酮在抗氧化和抗菌方面具有较好的生理活性。竺平晖[14]研究鹰嘴豆异黄酮提取物(CIE)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其研究结果表明CIE可以改善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IE的抗氧化能力有关,作用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4 抗肿瘤功能
国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亚洲地区人们乳腺癌、结肠癌和大肠癌等癌症的发病率远远低于其他地区的人,主要原因是食用含有大量植物雌激素的豆类食品[15]。异黄酮的化学结构为双酚,与人体分泌的雌激素在结构上十分相似,具有弱雌激素活性,可用于预防与雌性激素分泌有关的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异黄酮通过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发挥微弱激素效应,同时对雌激素也有拮抗作用,与雌激素竞争结合雌激素受体,从而减轻雌激素的促细胞增殖作用,降低与雌激素相关疾病的发生。鹰嘴豆芽素A能够有效消除紫外线引起8-羟基-2-脱氧鸟苷的形成,使DNA免受氧化攻击达到抗肿瘤的作用。Hairong M 等[16]研究鹰嘴豆萌发后异黄酮含量比种子中异黄酮含量高,低浓度的鹰嘴豆异黄酮(ICS)能有效刺激子宫内膜腺癌细胞中碱性磷酸酶(AP)的表达,研究结果证实鹰嘴豆异黄酮有重要的雌性激素活性。鹰嘴豆异黄酮可作为临床治疗肿瘤、心血管疾病等的辅助激素和膳食补充剂。
5 其他功能
异黄酮能够改善妇女绝经后雌激素缺乏而引起的动脉硬化症、骨质疏松症或盗汗等血管舒缩症状。鹰嘴豆异黄酮是具有生物活性的植物类激素,对女性健康的影响也很大,它能够延迟女性细胞衰老,使皮肤保持弹性、丰乳,减轻女性更年期综合症状等。
6 鹰嘴豆异黄酮的应用前景
鹰嘴豆异黄酮有重要的雌性激素活性,鹰嘴豆异黄酮可作为临床治疗的辅助激素和膳食补充剂。Wu Z等[17]研究显示鹰嘴豆种子萌发后异黄酮含量增加100倍,主要增加了柄芒花黄素和鹰嘴豆芽素A的含量,异黄酮指纹图谱分析表明鹰嘴豆种子萌发后能显著增加异黄酮类化合物的多样性,因此萌发后的鹰嘴豆可以作为有广阔前景富含异黄酮的功能性食品。鹰嘴豆营养价值丰富,对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起到辅助作用,有很好的食用价值和保健功能。鹰嘴豆及其制品是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特殊人群的首选健康食品,因此充分利用丰富的鹰嘴豆资源,研制和开发药食两用的鹰嘴豆功能性系列产品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谷利伟,谷文英,过世东.新型生长调节剂一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J].饲料工业,2000,21(12):26-28.
[2] Limer JL,Speim V.Phyto-oestrogens and breast cancer chemoprevention[J].Breast Cancer Res,2004,6(3):119-127.
[3] 肖克来提,木尼拉.维药鹰嘴豆的国内外应用简介[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3,11(3):20-21.
[4] 吐尔逊江.维吾尔医常用药材[M].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1:315.
[5] Zulet MA,Martinez JA.Collective role of Chickpea intake on a Dietary-induced model od hypercholesterolemia[J].Plant-Foods-Hum-Nutr,1995,48(3):269-277.
[6] Siddiqui MT,Siddiqui M.Hypolipidemic principles of Cicer aritinum:biochanin-A and formononetin[J].Lipids,1976,11(3):243-246.
[7] 李燕,巫冠中,张巨松,等.鹰嘴豆异黄酮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血糖和氧化-抗氧化态的效应[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38(11):7625-7629.
[8] 何雯,李郁,吴发宝,等.鹰嘴豆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1,34(2):168-171.
[9] 何桂香,.鹰嘴豆异黄酮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小鼠的降脂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5,9(7):80-81.
[10] 郑玲玲,裴凌鹏.鹰嘴豆黄酮对大鼠高血脂症形成过程中脂代谢的干预作用[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1,3(3):39-42.
[11] Lai H H,Yen G C.Inhibitory effect of isoflavones on peroxynitrite-mediat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oxidation[J].Biosci Biotechnol Biochem,2002,66(1):22-28.
[12] Goel H C,Prasad J,Singh S,et al.Radioprotection by a Herbal Preparation of Hippophae Rhamnoides,RH-3,Against Whole Body Lethal Irradiation in Mice[J].Phytomedicine,2002,9(1):15-25.
[13] 周建军,赵曙辉,邵志军,等.鹰嘴豆异黄酮抗氧化和抗菌性能[J].应用化学,2009,10(26):50-54.
[14] 竺平晖.鹰嘴豆异黄酮提取物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J].中草药,2011,42(5):969-971.
[15] Adlercreutz H.Effects of dietary components includings lignans and phytoestrogens on 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 and liver metabolism of estrogens and on sex hormone binding golbulin[J].Seroid Biochem,1987,27:11-17.
[16] Hairong M,Huabo W,Zhen C,et al.The Estrogenic Activity of Isoflavones Extracted from Chickpea Cicer arietinum L Sprouts in Vitro[J].Phytother Res,2012,10(15):4858-4864.
关于女性健康的文章范文5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表柔比星;紫杉醇脂质体;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12(b)-0065-03
Effects of the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of the combination application of Epirubicin and Lipid Paclitaxel in the treatment of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WEI Wen-song
Department of the Third Galactophore,the Third Hospital of Nanchang City,Jiangxi Province,Nanchang 330009,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of the combination application of Epirubicin and Lipid Paclitaxel in the treatment of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TNBC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simple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of Epirubicin.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of the combination application of Epirubicin and Lipid Paclitaxel.The tumor diameter,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BRCA1) level,fork-box protein A1 (FOXA1) level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clinical efficacy,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2.50%,which was higher than 70.00% of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The tumor diameter,the level of BRCA1 and FOXA1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Key words]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Epirubicin;Lipid Paclitaxel;Neoadjuvant chemotherapy;Clinical efficacy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一种恶性病变,发病率较高,且死亡率高达50%。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持续上升,已经引起临床的广泛关注[1]。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一种特殊的乳腺癌类型,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雌激素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2]。目前,临床无明确的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靶点,所以TNBC患者的预后较差[3]。对乳腺异常症状应提高警惕,早发现、早治疗是临床防止乳腺癌的主要治疗原则,TNBC对化疗较为敏感,合理的化疗方案是临床治疗TNBC的主要治疗方法。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CT)是适用于中期肿瘤患者的全身化疗方法,旨在缩小肿瘤面积,为手术做好准备,主要化疗药物有紫杉类、蒽环类[4]。本研究旨在探讨紫杉醇脂质体、表柔比星联合NCT治疗TNBC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TNB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为26~68岁,平均(40.6±1.2)岁;肿瘤直径为2.8~7.8 cm,BMI指数为21.6~24.8 kg/m2;临床分期:Ⅱ期52例,Ⅲ期28例。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的年龄、职业、文化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
1.2{入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①均符合WHO关于TNBC的诊断标准;②经X线检查、CT检查、组织病理检查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确诊断,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雌激素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③年龄为26~68岁;④在告知患者观察目的后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排除标准 ①对化疗药物过敏患者;②预测生存期低于3个月的患者;③精神疾病、凝血功能疾病、其他恶性肿瘤患者;④严重脏器功能不全患者;⑤哺乳期女性,孕产妇;⑥近期已接受影响观察结果治疗的患者。
1.3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NCT治疗前均给予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南通精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 H10980235,剂型:注射剂)3 mg,在4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稀释后于10~15 min内静脉滴注用于止吐;地塞米松片(广西万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 H20113234,剂型:原料药)0.75~3.00 mg/次,2~4次/d,进行抗过敏治疗。对照组给予表柔比星(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 H20041211,剂型:注射剂)60 mg/m2,缓慢静脉滴注,1次/周,3周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南京绿叶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 H20030357,规格:30 mg)135~175 mg/m2,在3 h内静脉滴注完毕,1次/周,共12次。化疗期间积极给予护胃、止吐、保肝及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措施,密切关注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并积极处理并发症。
将80例患者的TNBC切除样本加入10%甲醛溶液固定,脱水后采用石蜡包埋制片,切口的厚度约3.5 μm,对治疗前后患者的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叉头框蛋白A1(FOXA1)水平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进行检测。FOXA1多克隆抗体与BRCA1抗体均购自上海瑞生生物制品有限公司,FOXA1多克隆抗体浓度为1∶200,BRCA1抗体浓度为1∶50。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的肿瘤直径、BRCA1水平、FOXA1水平。
1.5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评定采用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具体如下。完全缓解:肿瘤完全消失或超声检查显示肿瘤面积缩小>75%;部分缓解:超声检查显示30%≤肿瘤缩小≤75%;病情稳定:肿瘤缩小
1.6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总有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有15例出现不良反应(37.50%),对照组有17例出现不良反应(42.50%)。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2.3两组肿瘤直径、BRCA1水平及FOXA1水平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肿瘤直径、BRCA1和FOXA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肿瘤直径、BRCA1和FOXA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的肿瘤直径、BRCA1和FOXA1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3.1 TNBC现状
TNBC的发病率约占所有乳腺癌患者的15%,患者的发病年龄集中在年轻人群[5]。实验室检查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雌激素受体均为阴性[6-7]。TNBC患者以导管癌为主要生物学特征,3年内病灶转移率较高,容易向骨髓、脑部转移,增加了死亡的风险性。本病主要与遗传因素、绝经期过多服用雌激素、高脂肪饮食、放射性损伤等因素有关,患者主要有乳腺肿块、疼痛、溢乳以及皮肤、轮廓、、乳晕改变等表现,具有肿瘤直径大、侵袭性强、分化程度低、复发率高、病灶转移概率大的特点,预后较差,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已经引起了临床的广泛关注[8]。由于TNBC没有明确的内分泌治疗靶点、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点,因此治疗难度较大,临床暂无统一标准治疗方案[9]。早期有效的治疗方案关系着患者的预后情况。
3.2 NCT化疗方案及疗效
外科手术、放射疗法、生物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是临床治疗TNBC的常用方法,手术切除是临床治疗TNBC的主要方法,但是部分中晚期患者达不到手术要求,只能通过NCT化疗方案术前化疗控制肿瘤细胞,缩小肿瘤面积,降低癌症分期,进而使患者可以达到手术标准,提高对肿瘤病灶的切除率,使患者能够获得保留的机会,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10]。NCT化疗是TNBC比较敏感的治疗方式,高效、合理的化疗方案是影响化疗效果的关键。通过临床长期研究发现,表柔比星、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化疗在TNBC的治疗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11-12]。表柔比星是阿霉素的主体异构体,疗效优于阿霉素,属于细胞毒性攻击性药物,具有高效抗肿瘤作用,且对心脏损伤性小,疗效安全,对化疗有增敏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卵巢癌、乳腺癌、肺癌等疾病[13]。静脉用药后其直接进入DNA核碱对,阻断肿瘤DNA的转录过程,同时阻断mDNA的合成途径,使肿瘤细胞失去活性,起到杀灭肿瘤的作用。此外,表柔比星在体内的清除率高,残留毒性小,降低了骨髓抑制、肝肾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紫杉醇主要通过提取太平洋紫杉的有效成分进行人工合成。紫杉醇脂质体通过胆固醇、磷脂双层分子包裹,提高了组织相容性和药物的稳定性,对细胞的亲和性强,静脉滴注后不会引起免疫反应;对肿瘤细胞有强效的抑制作用,且毒性低,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14]。通过特异性与细胞蛋白结合,阻断细胞G期和M期,裂解细胞骨架蛋白,从而阻断肿瘤细胞的增值,使肿瘤细胞逐渐凋亡[15]。紫杉醇脂质体在临床使用时避免了与聚氧乙烯蓖麻油联合使用,保证了其水溶性,在体内的溶解速度快,药物浓度高[16],其与表柔比星联合使用增强了化疗效果,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疗效安全可靠。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差异^小。患者对紫杉醇脂质体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脱发等,骨髓抑制、肝功能损伤症状较少,能够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FOXA1是乳腺癌的一个主要致病因,其是维持细胞生长环境稳定的代蛋白,对细胞的代谢、分化、生殖等具有调控作用。FOXA1突变会加速肿瘤细胞分化,加速病情发展,因此,FOXA1蛋白质阳性水平越高提示患者病情越严重,可作为早期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12]。本研究中,化疗后两组患者的FOXA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提示病情有所控制,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有所降低。BRCA1基因具有抑癌作用,能够对细胞有丝分裂起到控制作用,可参与基因重组,维持基因完整。一旦BRCA1发生基因突变,就会导致蛋白质异常,引发乳腺癌。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的BRCA1棕黄色细胞数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患者的抑癌功能有所恢复,观察组的化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NCT将化疗周期控制在4个疗程,使化疗药物达到累加剂量而发挥预期治疗效果,且在安全期内大大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的耐受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在化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情况,做好对症处理措施,积极防治并发症,同期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对症处理等措施,这可以优化治疗效果,增加患者的康复信心,稳定患者病情。
综上所述,紫杉醇脂质体、表柔比星联合NCT治疗TNBC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独表柔比星NCT治疗,且患者的BRCA1和FOXA1水平明显降低,肿瘤直径明显缩小,显示联合化疗方案的疗效更突出。此外,治疗后出现骨髓抑制的情况较少,患者的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提高了TNBC患者的病情完全缓解率,有效地控制了癌细胞扩散,降低了癌细胞分化程度,这有利于帮助患者尽早进行手术,改善预后,疗效值得肯定。由于本次实验的比例范围较为局限,随访时间较短,研究结果还缺乏广泛数据的支持,需扩大样本以提高本次结论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阮寒光,熊娟,邬蒙,等.TAC与TP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观察[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3,18(2):133-136.
[2]边志杰,杨彬.紫杉醇脂质体联合表柔比星新辅助化疗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6, 19(2):104-108.
[3]郝静,赵鹏飞.回顾性分析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9(7):496-497,500.
[4]尼杰,智英辉,只向成,等.P53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铂类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J].天津医药,2013, 41(4):317-320.
[5]袁M,徐兵河,王佳玉,等.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方案与表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序贯多西他赛方案辅助治疗三阴性乳腺癌Ⅲ期临床研究的安全性[J].中华肿瘤杂志,2012, 34(6):465-468.
[6]吕刚,施开德,朱际飚,等.79例三阴乳腺癌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6):35-39.
[7]邹伟,朱淑玲,蔡方.雄激素受体、磷酸化蛋白激酶B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8):124-127.
[8]王燕.p53对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意义及与铂类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7):1804-1805.
[9]陈宏亮,丁昂,王富文,等.三阴性乳腺癌TAC方案治疗及预后分析[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4,41(6):765-770,778.
[10]吴恢升,何劲松,陈伟财,等.TAC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及预后[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2, 12(3):187-189.
[11]马文h,张频,张柏林,等.卡铂联合紫杉醇治疗局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Ⅱ期临床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2012, 34(10):770-774.
[12]李俏,徐兵河,李青,等.顺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蒽环和紫杉类耐药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J].中华肿瘤杂志,2015,37(12):938-941.
[13]林智蔚,苏静.三阴性乳腺癌应用TAC方案术前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6,29(2):154-156.
[14]王丽娜,张崇建,李连方,等.三阴性乳腺癌表柔比星和环磷酰胺联合紫杉醇周疗新辅助化疗临床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5,22(3):2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