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程制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程制图范文1
1《工程制图》的课程设置规划本课程作为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面向工科类和工业管理类的学生开设,其目的就是通过教授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原理和方法,培养低年级学生建立必要的工程意识和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形象思维能力,为后续的课程打下良好基础。根据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本着“高素质、宽口径、厚基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在研究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多方面内涵和本科生各专业培养计划要求以及教育部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我校专业设置的具体情况,我们将本课程建设目标确定为:通过多途径的混合型教学方式本着“实用为主、淡化理论”的原则,培养学生必备的工程素质,面向后续课程,为处理工程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1)本课程的知识模块包括:①制图标准模块;②画法几何模块;③绘图识图模块④计算机软件应用模块。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制图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实际应用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初步能力以及应用计算机绘图的能力,同时通过《工程制图》的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
(2)课程重点内容包括:①三视图的形成以及画法;②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法;③机件的表达方法(基本视图、剖视图、断面图);④熟悉制图标准的相关规定;⑤读画零件图;⑥读画装配图。
2《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思路
2,1教材选用目前针对工业工程专业还没有专门的《工程制图》教材,所以各校的普遍做法仍然选用工科的《工程制图》或《机械制图》教材。我们目前暂定的教材是同济大学、上海交大等编写组编制的《机械制图》(第五版及其配套练习册。该教材面向现代制造技术,并紧紧围绕以“学”为中心、以“素质提高”为目的的指导思想,简明扼要、质量上乘、覆盖面广,极大地方便了教师的教学,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工程制图习题集》:练习题型博采众长,由浅入深,覆盖面宽,难度适宜,兼顾通用性和典型性,为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创造和设计能力提供了保证。
2.2教学内容的组织根据工业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将《工程制图》分为五大模块,每个模块包含若干章节,既自成体系,又相互衔接。在内容选取上,本着“新、简、实、精”原则,力求精炼,以“实用、够用”为度。
(1“)制图标准”模块,重点介绍有关国家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国家标准规定的良好习惯
。
(2)画法几何”模块,介绍点、线、面的投影知识;在几何元素的相对位置关系中,重点介绍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相交求交点(或交线)的问题;截交线和相贯线的问题一直是一个教学难点,要多用模型或动画图形展示,让学生理解这是一条自然形成的、共有的、封闭的空间折线(或曲线)。
(3)绘图识图”模块,在介绍组合体的识图、绘图及其尺寸标注中,形体分析是一个关键性的内容,要抓住“先叠后切”的原则重点进行投影分析;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的表达是组合体绘图的补充,其目的在于“完整、清晰、准确、规范”地表达图形。
(4“)专业制图”模块和“计算机软件应用”模块可以结合起来教学,采用(1+1)的模式,即一节上课一节上机的形式,通过Auto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绘制完整的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
2.3教学方法的设计其主要设计思想是充分体现基础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教与学,基础与专业的有机结合。
(1)课堂教学。①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理论结合实际,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贯彻少而精的原则,精选教学内容,精讲多练。②教学手段;采用电子课件、录像带,进行多媒体教学。
(2)习题课。习题课的类型一般应包括补图线、画图和改错题等。以图示为主、图解为辅,每次课都留有一定数量的习题,用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3)实践教学。①画图课(6学时)。其中组合体三视图A3图纸1张,表达方法A3图纸1张,零件图A3图纸1张。②计算机绘图上机操作(8学时)。分别练习AutoCAD基本操作及绘图命令;编辑命令、尺寸、图案填充;绘制简单的零件图。
(4)考核方案的设计。本课程采用理论知识闭卷笔试、CAD技能考核及平时考查(作业、提问、测验、学习态度)的方式进行成绩评定,以百分制记分。期末闭卷考试占70%,平时考查及上机绘图占30%。
3《工程制图》创新性教学的探索3.1由传统型教学向多媒体教学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利用挂图、模型、板书进行授课,既费时费力,且信息传递量又很少,效率很低,学生难以建立必要的空间图像概念,教学效果不尽人意。采用多媒体教学,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图形的构造过程,丰富图形知识,同时还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3.2由单一的课堂教学向实践性教学转变
工程制图范文2
关键词:课程设计;科目课程;实践知识;课程体系;网络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214-02
自室内设计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出现在高等教育专业目录内,《室内工程制图》也成为其中一门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早期也是随同其所属专业的发展历程在《建筑制图》的基础上初成雏形,随着室内设计行业的蓬勃发展,制图标准自成体系,《室内工程制图》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独立的专业课程。个人计算机的普及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电脑制图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制图,因此,AUTOCAD技术成为该课程必要且重要内容,有些学院索性直接将课程名称改为《AUTOCAD室内制图》。当然,无论名称如何改变,课程内容包含两大块:制图基础和制图技术。
高职院的发展改革必然引发授课教师对该门课程的改革探讨,笔者通过和兄弟院校交流、学术文献查询等,总结出当前改革的两个特点和共性:项目化课程内容、程序化课程实施。简言之,使用一套完整的施工图作为内容案例,通过识图和临摹绘图达到掌握制图技术的最终目标。笔者从事《室内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多年,几番改革到如今,发现在后续的专业设计类课程中,多数学生还是不能自如地运用制图技术完成方案。面对老师和学生关于“到底怎么学?”的质疑,在现有改革的基础上开展理论研究和思考,有如下四个方面。
一、明确课程性质
根据分类,职业教育有两大类课程模式:项目课程和科目课程。科目课程的类型包含技术知识课程、技能训练课程、技术理论课程、素质课程、学科课程等等。无疑项目课程是近年高职教改的主角。非常多的科目课程在教改热潮中转型或整合为项目课程。但无论如何改,在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内,科目课程必定是要存在的。因为如果课程体系全部由项目课程组成,必存在局限性,对学习者知识的扩展、职业的转化、职业生涯的发展以及与普通高教的沟通都有限制作用[1]。改革前的《室内工程制图》显而易见属于科目课程类别的技能训练课程,那么按照上文所述改革之后的《室内工程制图》课程能否定性为项目课程呢?笔者认为不能,原因有二:一是项目课程中关于“项目”的定义是指具体产品、服务或决策,是职业活动中的实例,而该课程中很多被设置的所谓项目,如绘制家具图块、平面图等,只是实际设计项目中的一个任务;二是课程内容中包含大量理论规范和技能操作,这部分内容有些可以通过项目的操作掌握,有些还是需要系统知识的传授,课程的主要学习方式不单是项目,而是项目、任务、技能和知识的混合体。因此,《室内工程制图》仍然还是属于科目课程,但是这并不影响对其进行的项目化改革,我们要研究的是科目课程中的项目教学,而非项目化课程。此外,这也提醒了我们不能一味强求“项目”而忽视了其他内容。
二、设计知识内容
上文已经论述了课程属于科目课程,而知识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内容,而这恰恰也是课程设计中的难点。笔者发现近几年高职教改中出现的一个误区:凡是职业能力课必用项目贯穿教学,认为掌握技能必定学会了知识,知识成了课程中的配角,有些甚至剔除了知识部分的学习。但是职业教育的内涵并不是排斥知识,恰恰相反,知识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职业教育课程设计不仅要以职业能力为逻辑主线设计课程,还应当有知识发展这条辅线。实际工作岗位对制图技术的要求往往不满足于利用AUTOCAD软件熟练地完成图形的绘制,而是更强调操作人员能在室内制图规范和经验下完成完整、准确、规范性的图纸。由此可见知识内容在《室内工程制图》课程中不可忽视,接下来的任务是选取和组织知识。首先要对课程中的知识按照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类型进行分类,比如,投影和三视图原理、图例、符号、文字规范等属于理论知识,AUTOCAD操作基础、图纸表达内容、版面要求、打印基础知识等属于实践知识;然后以任务需求为立足点,找出知识之间、知识与实践的结合点。根据徐国庆教授对职业活动中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关系模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直接与工作任务相连接的实践知识可以通过任务(项目)来组织;作为对实践知识起着理解和解释作用的理论知识一方面应根据课程目标定位确定选择的层次,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其性质确定组织方式[2]。《室内工程制图》课程中同样也存在这种关系,其中实践知识完全可以结合任务以项目化教学呈现,而理论知识需要精心的设计。比如,投影和三视图原理在传统制图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占据大幅比重,对学习者文化基础水平要求高。但在实际岗位中,其并非直接与实际项目发生关联,再加上深度的理论不适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此,在这项内容的设计上,一是要选择易于理解的理论知识,比如删减点、线、面的投影求解内容,以识读、绘制组合体的投影为主要内容;二是考虑与直观任务的结合点,比如通过简单家具三视图的绘制让学习者掌握三视图的原理方法。
工程制图范文3
[关键词] 高职 工程制图 教学
一、明确专业教育目标,了解专业领域实际工作,认识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和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刚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需改变以往基础教育学习的观念和理念,明确专业目标,认识专业课程的重要性。通过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介绍,使学生在感观上有清晰的认识:工程图样是工程技术界的“语言”,是工程技术人员相互沟通交流的工具,是工程结构物修建的基石。通过讲解和多媒体演示,使学生认识专业工作,深刻体会本课程与专业工作的紧密联系,与相关专业课程的紧密联系,自然产生学习的欲望,并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为“入门”学习奠定基础。
二、引入空间坐标体系,建立投影的基本概念,强化“三维”与“二维”的转化关系
本阶段最佳采用多媒体教学,把投影法,“三维”与“二维”的转化过程,用动画的形式给学生多遍演示,使学生熟练掌握,尽快“入门”(如图1)。
对本图详细剖析和多遍讲解,把深刻的投影理论融入图中,使学生加深理解,加深记忆。
许多学生在最初学习制图课程时,空间思维有障碍,则产生畏难情绪。教师在教学中,应将抽象的知识简化,使学生容易接受,乐于接受,引导和启发学生产生深入学习的动机,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加强抽象思维的训练,锻炼空间思维能力
《画法几何》是工程制图的基础,研究在二维平面上图示和图解空间几何形体的理论和方法。由构成空间几何形体的基本几何要素点、线、面的投影入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通过抽象思维上升到具体感观,使想象力更丰富,形象更清楚。本阶段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把抽象的空间几何要素,在三维坐标体系下具体化,而后转化为二维平面投影,或逆向练习,反复训练,使立体思维与平面相互转化,往复交替(如图2:交叉直线)。
四、通过视图、轴侧图和立体模型三者之间转换练习,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不断由物画图,立体思维向平面转化,由图想物,平面向立体思维转化,使形象、联想、想象、推理、判断等思维形式往复交替,空间思维能力会逐步提高。轴侧图可表征物体的形状,作为辅图样使用,它的图样效果类似于从不同角度对物体的直观形象观察,在培养读图能力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利用绘制轴侧图作为沟通视图和空间形体的纽带,通过画轴侧图练习,使学生根据形体画轴侧图,再由轴侧图画三视图;或由三视图画出轴侧图,再由轴侧图对照三视图,想象出实际形状。经过立体图与平面图之间的往复训练,不断加强空间概念,提高空间想象力。
教学中,反复将视图、轴侧图和立体模型三者对照,使学生对三者的联系加强,实现三者之间的自如转换。通过多种练习方式,加强训练。
五、借助立体模型和动画演示,分析相贯体和复杂组合体的投影问题,结合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截交相贯组合体,对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针对该部分内容,利用多媒体制作软件对图形进行加工处理,使一些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观察的过程,能生动、形象的显示出来。建立三维模型库,根据需要,随时调用,并根据需要旋转任意角度观看,形象的说明物体的形状及相贯线形状,有助于学生空间概念的建立,化难为简,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并为更复杂组合体的学习打下基础。
读组合体视图,常用两种方法: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教学中,组合体从形体角度分析可认为由基本体经过叠加或切割形成,故其组合形式可分为叠加式、切割式和综合式三种。读图时,从最能反映组合体特征的视图入手,联系其他视图,找出基本几何体相应投影,逐个剖析其形状,再根据它们的相对位置,综合想象出组合体的整体形状。
画组合体视图时,先进行形体分析,分析它们由哪些简单基本几何体组成?以什么形式组合?相对位置关系如何?而后选择最能反映组合体结构形状特征的图作为主视图,依据由主到次,由外到内,由可见到不可见,逐步画出各视图。
六、工程图样部分,充分利用实物、图片及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
讲授前,挑选一些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结构模型,或者结构图片,让学生对其仔细观察,对物体的形状及外在关系进行分析。利用多媒体,演示一些较为复杂的工程结构物,使学生在头脑中加深对工程结构物的图像认识和图象记忆。通过阅读简单的工程结构物投影图,让学生想象出结构形状。通过绘图,练习读图,同时提高绘和读的能力。并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多留意观察土建工程结构物的结构形状,加深图形认知能力。
七、在制图教学中充实AutoCAD绘图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绘图能力,使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基本工程技能进一步提高
在制图课程内可以将计算机绘图纳入制图课程教学中,介绍CAD软件的基本功能及操作方法,教会学生使用CAD软件,建立组合体的三维模型及投影图、剖面图、断面图和尺寸标注方法,利用CAD软件绘制工程物的总平面图、平面图、立面图、详图、结构施工图等图形。这样,让学生学会了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提高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又可满足日后工作的需要。
八、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行互动的教学内容体系,强化实践教学
根据行业企业对实践教学内容的要求,适当加强实践课程时间,加强学生对工程专业图样的了解、认识和学习,根据专业特点,进行课程建设.改进和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突出高职教育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工程制图范文4
对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程度等理念的实现至关重要,有很强
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微课 课程改革 工程制图
作为“工程界的语言”,土木工程制图课程主要研究工程图样绘制与识图原理和技能,是土建类及其相关专业培养生产一线工程技术人才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着重培养学生绘图、读图、图解分析及创新能力,是工科学生最早接触的专业课程之一,被公认为既抽象又难学的专业基础课程。如何改变土木工程制图传统教学,让学生从枯燥、抽象的学习方式中解放出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变得尤为重要。
一、土木工程制图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土木工程制图传统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多媒体ppt教学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导致一些教师的教学活动变成“读课件”,过度依赖课件,上课像走马观花,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较差。课程学时较少,使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只能讲解必要的理论知识,压缩学生的课堂练习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微课对于工程的适用性分析
土木工程制图是土建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思维能力、读图和绘图的基本能力。该课程主要介绍投影基本理论,画法几何部分和工程图识图等内容,具有很强理论性和实践性,是较难理解和掌握的一门课程。刚刚入学的学生就要求他们投入大量的精力学习,往往效果不理想。微课指的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把教师关于某个知识点,尤其是某些教学重点和难点、疑点问题的讲解,或是某个教学环节记录下来的一种新型教学形式,主要依托于互联网络和现代化信息技术。除课例片段或是课堂教学视频之外,微课还包括同教学主题有关联的教学素材、课件、教学设计、联系测试、教师点评、学生反馈、教学反思等带有辅质的教学资源。微课作为互联网时代下的一种新型教育信息资源形式,以短小精悍、主题突出、交互性好、趣味性高等特点在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中得到迅速推广。
三、微课在土木工程制图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步骤
1.前期的调研。微课设计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高职院校土木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现状相关的研究现状。2.选择研究对象、微课教学条件分析。基于调研结果,对课程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土木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提炼课程重点、难点,结合微课教学条件的特点选择研究对象,确定微课教学主题的选择,进行微课知识点的细化和分割,分解成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知识点和技能点。3.土木工程制图课程微课的模式设计(1)微课资源组成的内容。本项研究会开发微课资源的组成内容,不局限于微视频,可以是微课件、微练习讲解等。根据前期知识点细化框图,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内容选择恰当的表现形式。针对知识点和技能点挑选典型案例等,教师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例如,施工图绘图等操作类技能点适用屏幕录制式微课,动手操作类技能点适用实景拍摄式和动画演示式微课等。(2)微课的教学模式设计。“以生为本”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行为特点、学习需求、土木工程制图课程特点等要素,设计符合高职学生学习习惯和兴趣所向的微课形式,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置。微课模块:课前知识引导、课中知识点微课、课后作业等。(3)微课视频制作:设置课程的各个环节,编写拍摄微课视频相关脚本,具体到每个步骤的设计;对设计的微课进行录制或者拍摄工作,对制作好的视频进行后期编辑和优化;设置与微课内容配套的学习单元,包括知识引导、学习课件、课后作业等。4.《土木工程制图》微课资源在教学过程应用(1)微课的应用平台。共享性是微课的首要特征,微课一般先在“线下”制作,再上传到微课学习平台进行“在线”运行和学习。因此,需要建立应用平台。(2)微课资源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课程教学的内容、流程、方法进行了优化与重构,巧妙地将微课资源用于与教与学。教学方法和手段新颖不仅吸引学生注意,同时可以通过好的设计,达到训练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可以参考的教学手段有分组教学、情境教学、现场教学等。5.微课应用效果研究。学生学习成绩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教师访谈结果分析、学生及教学督导评价等。
工程制图范文5
关键词:教学改革 多媒体教学 改革效果
引言
工程制图是工科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构形能力以及阅读和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近年来,由于受各学科方向课程规划总体学时压缩的影响,工程制图(非机类)课内计划学时也一再压缩,其学时已减到32~64学时左右,并且增加了计算机绘图的内容。为了适应这一变化的形势,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必须更新原有课程的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这方面,我校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探索。
1 课程体系的改革
工程制图的改革应立足于工科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结合各学科系列课程的整体优化,以培养学生空间构思能力、绘图和读图能力为目标,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基于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在工程制图课程体系的改革方面,我校确定围绕以下中心进行:密切结合工程制图和计算机绘图的应用;调整和削减画法几何内容;计算机绘图和手工绘图并重;三维CAD作为可视化设计工具加以应用。
2 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应削枝强干、注重实用,精选和更新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内容和知识,删减不必要的、重复的和繁琐的部分,增加反映当代科技发展的内容。目前,我校工程制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投影基础、工程图和计算机绘图三个部分。
2.1投影基础部分
非机械类学生的培养目标是:能够绘制和阅读简单的工程图样,并能掌握产品设计的基本知识,因此,对原有画法几何部分的内容应大大简化。例如:点、线、面的投影分析与截交线、相贯线两部分内容,虽然讲解学时少、深度浅,但面面俱到,不论是老师讲授还是学生学习都有困难;更重要的是这两部分对组合体的画图与读图的帮助并不明显,抽象的几何描述对学生在空间思维能力方面并没有直接的帮助。针对这些问题,在画法几何部分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采取了以下改革措施:在讲授点、线、面的投影时,以“体”为纲,从立体入手,分析立体的投影,简单介绍点、线、面的图示特点,在体上抽象出点、线、面等基本几何元素,并对此进行分析,研究其投影原理及方法,并用分析点、线、面的方法来分析几何形体的投影,这样就把形体与点、线、面结合起来;对平面与曲面立体的投影应加强徒手绘图能力的训练;立体的截交线与相贯线的作图是该部分的教学难点,但在投影图中只要知道它们的形状、大小、相对位置,近似地画出截交线与相贯线的形状即可,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对这部分内容可以降低其教学要求。
2.2工程图部分
对工程图部分,要熟悉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讲清组合体三视图、视图表达方法、常用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画法,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由于计算机绘图的介入,尺规绘图将逐渐被摒弃,而徒手绘图则是不可取代的绘图方式。徒手绘图可以训练学生对投影关系、投影规律的掌握,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表达设计思想、记录创意成果。因此,在教学中应减少尺规作图,加强草图绘制能力和计算机绘图能力的培养。组合体是工程制图的主要内容,应重点加强,特别是木模的徒手绘制,它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空间分析能力与想象能力;尺寸标注应掌握尺寸标注的基本方法,尽可能正确、清晰地标注尺寸。同时增加技术图样的知识,使学生明白技术图样是制造、施工的重要技术文件。
2.3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相结合
为了顺应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在机械行业实施“甩图板”工程后,计算机绘图已在科研院所、工厂企业广泛地普及应用,计算机绘图已成为制图的主要形式和手段。
目前计算机绘图教学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独设课,即在制图教学中单独分出16学时用来介绍计算机绘图的内容。这种方法便于集中讲授计算机绘图课程,集中使用教学设备,避免现行教材与计算机绘图教学的矛盾;但这是一个独立的知识点,这种拼盘似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对计算机绘图掌握不彻底,应用能力差,且不能将计算机绘图与工程制图有机地紧密结合。另一种是将计算机绘图与工程制图相结合,将计算机绘图逐步地加入到工程制图中。这种教学时间较长,学生有比较充足的时间上机实践,可以将徒手草图、尺规绘图、计算机绘图技术融会贯通在一起,同步进行,使学生对计算机绘图与传统工程制图掌握得更牢固,应用得更灵活,便于学生在此基础上自学、掌握其他更先进的软件,使其毕业后很快就可上手工作,真正达到学有所长、学有所用的教学目的。
3 教学方法的改革
工程制图的教学改革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改革是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在传统的工程制图教学中,教师主要借助挂图、模型等教具加上黑板板书及口头表述的模式,进行灌输式的教学。这种讲授模式不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理解困难,也限制了课堂时间利用率的提高。尽管制图教师在教学中也积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电化教学等方法和手段,但均不能实现突破性的、根本的变革。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地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必然趋势。
3.1利用CAI课件与传统授课方法相结合
采用多媒体技术开发的CAI课件教学,可将原本抽象、静止的教学内容,以图文并茂、形象逼真的动画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既能看到三维形体的立体形状,又能看到动态的二维图形的作图过程,从而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三维立体与二维图形的对应关系,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我们开发的“相贯线”课件,采用动画的形式,生动地表现了相贯线空间形状随相交两立体的几何性质、相互位置以及大小不同而发生变化的过程。但多媒体课件一般是按教学内容要求,编排固定的封闭的教学软件,利用这样的课件进行课堂教学会形成“教学方法千人一面”,束缚教师创造性和个性的发展,不能体现教师的教学特色,削弱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CAI教学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方法,尤其是不能替代教师多年锤炼而成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对于制图课程而言,有些重要授课内容和典型例题的讲解,仍然需要教师使用黑板和模型进行传授,设置直观环境,如:讲螺纹时,让学生先参观螺纹的生产加工和观察螺栓和螺母零件,然后再讲清看图的基本规律,并画出其投影图,帮助学生掌握绘图思路与要领。若将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选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则可弥补双方的不足,能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2改进辅导和测评方法
工程制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每次课后学生需完成一定的作业,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多年来为辅导和批改制图作业,教师们花费了大量精力,但结果却不尽人意。许多学生并不关心作业批改效果,甚至互相抄袭作业。目前校园网已深入到学校的各个方面,逐渐发展成为行之有效的教学载体,成为校园内辅助教学的重要资源。在校园网上建立“工程图学教学网站”,实现学生网上访问电子教案,可重现教学过程,学生可以按个人需要灵活选学教学内容,实现网上答疑和获取教学信息。利用计算机教室和校园网进行答疑和测评是一种新手段,可以发挥计算机教室和校园网的优势,拓宽课堂空间,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性。现已研制出用于制图辅导和测试的CAI课件,改善了辅导、测评方法和手段。利用网络化教学,开辟“工程图学教学网站”,可构建立体化的教学平台,拓展学生学习的维度和空间,将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4 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
经过近几年工程制图(非机类)教学改革实践,采用新的课程体系,使得在较少的教学课时下,保证了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内容的紧凑性、衔接性;各种先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应用,使得课堂教学容量得以增加,课堂教学气氛浓厚,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突出,学生的绘图和读图能力及计算机绘图能力较以前大大提高,学生的补考率大大降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将教育推向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如果说传统的工程制图为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现代工业技术又将传统的工程制图远远地抛在后面。因此,必须深化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使工程制图这门古老的课程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诸方面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努力把它建设成为一门内容合理、手段新颖、与科学技术发展不断适应的技术基础课。
参考文献:
[1]董国耀.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左宗义,冯开平.几何与图学的现状与发展――第八届工程计算机图学与画法几何学国际会议介绍.工程图学学报,2000.1.
[3]程军,田宝俊.谈工程制图课程改革.华北工学院学报,2002.2.
[4]丁一,夏红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与“工程制图”教学.重庆大学学报,2002.3.
工程制图范文6
(一)教学思路问题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是一门理论和实际结合得比较紧密的课程[5,6],本校将其设在大学一年级上学期,对于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既缺乏机械方面的常识又没有参加过水利、土木等方面的工程实习。因此,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他们思考问题的角度与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教师在讲授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式与教师的教学思路很难实现同步。
(二)学习方法问题
本课程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实践绘图能力有着较高要求,对于大一学生来说,容易出现“懒于动笔”、“只想不做”等问题。同时,由于缺乏对该课程的了解和认知,学生之间缺少对课程重点和难点问题的交流和沟通,只有少数学生在课外时间通过练习与作业形成自身的学习方法。
(三)日常练习问题
广西大学陈倩华老师深有体会说:“学生的空间思维表达能力较差,如果体形较复杂,就很难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作图不规范,画图不按照国家标准有关制图规范中的要求作。有少数学生连最基本的制图标准都知道很少。有些学生到了毕业设计还不太清楚什么地方该用点划线、什么地方该用虚线、粗实线、细实线以及各种符号用法”[5]。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许多学生学习本课程仅仅是为了考试,他们更喜欢在纸上大量练习和演算高等数学习题而并不习惯拿着绘图工具规范化地完成本课程的练习题。
(四)学时问题
20世纪50年代工科高校机械专业(本科)工程制图开设两门课程:画法几何学和机械制图,学时为220,学习两年。后来进行教学改革,从220学时变为200学时、180学时、150学时、120学时、100学时、80学时、70学时[6]。目前,我校水利类该课程的学时为64,但是其内容涵盖了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的所有内容,导致教师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如果偏重理论教学,学生听起来枯燥乏味、学习积极性降低[7];如果偏重实践性,学生的专业知识缺失、易失去信心。
二、教学改革方式和方法
(一)丰富教学手段
板书式教学方式相对耗费时间,但给学生一个思考的间隙,使学生更加集中精力、强化记忆,使学生掌握正确和规范的作图过程与步骤,起到示范作用。多媒体教学集图文声像于一体,能够扩大课堂的信息量,缓解学时少的矛盾。作者通过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咨询、学生调查以及试卷的统计和分析,有针对性地制作学生感兴趣、思考积极的课件。同时,借助计算机绘图软件来进行教学,比如Solidworks、UGII、Pro/E等[8],提高复杂几何形体的直观性。将板书式教学、多媒体教学以及计算机绘图软件教学有机融合,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理解和掌握教学重点与难点,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模型教学
结合课程内容,作者制作了丰富的实体模型,学生通过对模型的观察和分析,增强了空间上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讲授绘图的理论方法,使学生可以准确、快速地把空间形状抽象为平面图形。同时对于一些难以制作实体的复杂形体,作者制作了三维数值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旋转、拆卸、缩放和不同视角的显示等操作,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形体进行清晰观察,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三)实践认知教学
借助于我院“国家级农业水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将实验设备或模型与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相结合,开展制图实践练习,为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讨论、共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也是对学生平时所学内容进行检验与强化的关键环节。教师也参与其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剖析,真正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制定教学信息反馈制度
学生遇到的问题若得不到及时解决,会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态度产生严重影响[1]。作者在每个班级成立若干教学信息反馈小组,定期将小组所总结的问题反馈给教师。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协作、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教师根据学生的普遍问题嫩巩固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水平和质量。
(五)注重考核过程和方式
在现代工程图学教育中,应该“以能力立意”,切实把能力尤其是根据平时所学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放在首位,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知识、能力、素质相结合的新的课程评价体系,以正确的导向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发展[2]。作者在每一个独立的章节或内容讲授完以后,通过开卷笔试的方式,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及所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多思考、多动笔,避免上面所提到的“只想不做”的问题。其次,适当安排制图测试,让学生掌握和应用制图标准和规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最后,在期末考试时,考题应综合和全面,考题的解答应是分析、比较、理解和应用的过程,让学生想得清楚、弄得明白。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