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就业前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法学就业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法学就业前景

法学就业前景范文1

关键词:民国;职业学校;发展困境;生存空间

作者简介:吴启琳(1982-),男,江西南康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博士,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地方文化研究》编辑部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历史人文地理、职业教育史、区域社会史。

基金项目:2015年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抗战前夕全国职业教育发展研究”(编号:15YB088),主持人:吴启琳。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4-0092-05

一、引言

关于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学术界围绕民国时期职业教育思潮的兴起与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校长状况、师资结构、抗战前发展概况、民国初期职业教育受挫的原因等方面展开了细致探讨,加深了我们对民国初期直至抗战前全国职业教育的一般发展脉络的了解。其中,文黎明分析了清末至民国二十年代末期我国职业教育思潮与实践兴起的概况及其发展的原因[1]。杨智γ窆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简单梳理,分析了这一时期职业教育演变的过程及特点,考察了民国初期我国职业教育受挫的几点原因,对本课题的展开具有重大启发意义[2]。白媛媛同样通过对民国时期职业教育演变发展历程加以梳理,进而希望探究职业教育产生、发展的动因以及在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某些特征[3];戚洪以江苏为个案,探讨了民国江苏职业教育体系特征及与江苏本地的社会、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凸显了近代江苏职业教育在中国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4];兰自珍、杨佩霞从学制角度对民国职业教育体系之演变及特点进行了深描,指出民国职业教育体系经历了三个重要的演变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初步形成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在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职业教育与农村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重视学生的实习等方面,都对后来的职业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5]。

在具体的职业教育运作方面,张晓东从师资建设层面揭示了师资状况对教育成败的决定作用,在整个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发展较为缓慢,在各种影响因素中,教师这一角色不容忽视[6];王志兵考察了民国时期职业指导员队伍的来源、责任与作用、资格条件及工作要求,充分凸显了职业指导员对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7];而吴文华则从作为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成效和教育政策执行力度的校长这一群体切入,考察这一特殊群体的任职资格、聘任考核状况、职责范围、报酬俸薪以及存在的相关问题[8]。

另外,抗战前民国职业教育发展也或多或少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吴文华对这一时期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的综述在肯定了民国建立后到抗战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经历了波折的同时,也强调了我国近代职业教育在这一时期所取得的成绩以及为后来的职业教育发展所奠定的基础和积累了办学经验。我们认为,成绩的取得固然值得引起我们注意,但这一阶段所遇到的挫折似乎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纵观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不难发现,以往的研究既有对职业教育发展脉络的宏观把握,也有针对不同部门或特定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特定的微观考察,对于我们了解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发展不无裨益,但也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民国职业教育留下了一定空间。

由于资料和视野的限制,前人的研究较多注重历时性的宏观研究,而忽略共时性的微观探讨,特别是就同一时期全国各地的职业教育的地区差异没有很好地把握,也无法展现具体的职业院校在这一时期的办学情况和发展脉络;另外,一部分学者在论证过程中所采用的资料实是某某《职业教育史》、学术期刊杂志或评论性文章等二手史料,没有借助诸如《全国职业学校概况》一类的一手调查资料,在分析职业教育时,对当时职业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实际困难也就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此,采用一手职业教育调查史料对全国职业教育进行全息式的考察无疑是当前亟待跟进的工作。

二、《全国职业学校概况》所见抗战前夕职教演进脉络

我国职业教育发轫于清末,进入上世纪二十年代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最幸运的时期”,出现了“国人注意职业教育已数十年,即就有正式组织的提倡论,亦已十余年。但呼声最高、宣传最盛,没若最近二三年”的盛况。

何清儒从职业教育的发展动力角度出发,将这一盛况出现的原因总结为:“近来呼声、宣传的来源,不限于教育家、政治家,实业家亦都认职教为当今的急图,即一般有知识的民众亦都以为是救国要道。”为了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他提倡尽可能完全掌握已有的职业教育的实际状况:“一看现在的职教究竟是怎样办的,方能得到效仿、改善、创造的根据。有了实际的情形作根据,方能研究到经济、人才、方法等等的理想化、标准化。”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之下,何清儒、郑文汉二人依托于中华职业教育社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展开了对全国所有职业学校的调查,并于第二年将所收集的调查报告汇聚一册,编成《全国职业学校概况》,以供社会各界参考,达到“没有特别研究的能明了各种职校的内容,对于职业教育有概括的观念。有研究的可以得到正确的参考,作为批评演进的基本”之目的[9]。该书将1933年当年全国各省市著名的职业学校统统收录①,就每个学校之校址、沿革、编制、行政组织、经费、教职人员、课程、实习情况、训育情况以及学生人数、录取学生之办法和办校之心得尽录其中,是我们了解当年全国职业学校办学情况的绝佳材料。

透过《全国职业学校概况》一书可知,在1930年代,教育界有了“职业教育之亟待推行,有刻不容缓之趋势,良以中国经济衰落,苟不培植生产人才,无以救危亡”的危机意识;与此同时,各校也不能避免因社会大环境和学校小环境的变化而面临不少困境(这些困难不一而足,包括或地区发展不平衡,或学校课程建设欠完善及课程与专业设置不合理,或办学经费不足,或学校规模有待加大,或学生实习场所欠缺,或学生毕业后的出路严峻,或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存在严重的偏见等等),其中最为普遍的则是经费短缺问题。

以下针对这一时期全国职业教育学校所面临的经费问题作一探讨,希望从一侧面来加深对于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存空间”的理解。

三、抗战前夕职业学校发展“生存空间”制约要素

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由于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整体上发展相当迅猛;然而从微观层面来看,各学校之间因其沿革、办学规模及所在地理位置不同,导致各自发展脉络也存在较大差异;就特定的职业学校而言,其或多或少都可能面临一些发展方面的困境。

(一)《全国职业学校概况》所见民国职业学校困境面面观

民国二十二年(1933)《全国职业学校概况》对此即多有关注,如河南省立洛阳初级农蚕职业学校、私立江苏女子职业中学校和湖南省立第四职业学校的总结颇具代表性,节录其文如下:

一、农村破产,农民子弟,多无力就学,其他各界子弟,又以学习本校课程不能升学,不愿来学,以致招生时报名者甚少;二、学生毕业无出路,若以所学自谋生计,常以社会不安,宣告失败;三、经费缺乏,设备不能充分,以致学生不能充分练习技术;四、科目复杂,不能精一[10]。

一、优良职教员之人才难得;二、社会习尚公私不分,办事极感困难;三、毅力可以胜恶社会;四、女子职业之前途在社会对于女子性生活之观念;五、学生家属颇多不明事理,为学校教育之梗;六、转学生不良者多;七、在校有年者均有显著之进步;八、养成诚实、公正、热心、爱人、爱社会、爱国家、能牺牲之习惯最难;九、法令阻止实验及自由发展。政府颁课程标准中有无甚用之学科分量过重,拟以实用者代而不能违反,且有会考关系,只能作罢。他校并废去不会考学科,额外再增加会考学科分量,如之奈何?十、学科中教材多重复实不经济;十一、高初中普通科学程用圆周教法亦不经济,高初中入学以毕业资格为限,实太无谓;十二、现在的年时制使天才无早成立望,亦非经济之道;十三、中国有些地方浪费,有些地方无钱[11]。

注重工场建设及实习,确能引起学生之勤奋耐劳与研究兴趣。所感觉问题有:一、为经费困难,以致工场设备难臻完备;二、为风气闭塞,能切实明了职业者甚少,信仰职业者尤少;三、因本校驻在地公私中学校林立,本校系省款,开支经费预算比较广阔,用人行政上,恒生忌妒之心,对于职业教育,认为卑鄙教育,故学生往往受外界煽惑,家长多不愿子弟学职业,不仅招考困难,甚至学生中途退学;四、为职业教育与建设事业不相联贯,致毕业学生无实地工作之机会,因建设人员之任用,不以技术为标准,均为主管官厅呼朋引类,职业学生不能插足,因是职业信仰无从表率,而煽惑阻碍之行动,反生特效[12]。

从以上材料来看,至少可以说明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整体而言,抗战前夕职业教育发展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境和瓶颈,除了学校本身的问题之外,社会环境也制约着各地区不同职业学校的发展路径,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直接对职业教育的发展风向起导向作用,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又直接影响了各地职业学校正常运作与办学规模,直接导致职业学校的经费日趋紧张;其二,经费问题是抗战前夕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普遍问题,成为诸多职业学校发展进程中的一大瓶颈,极大限制了职业学校日常工作的开展及办学水平的提升。

(二)社会变迁与办学经费的短缺

职业教育发展至民国时期,其规模和社会认同观念已渐成气候,全国各地一大批职业院校不断兴办,为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诸多职业技术人才。通常而言,政府的教育支持力度与教育发展水平是相辅相成的,恰如江苏省立淮阴农业学校校长所言:“充实设备在现在教费困难情形下,惟赖校内之生产费与经常费撙节之款,殊难及时进行”;“欲使学生毕业后确能改良农业,固须有适当之训练,亦赖有政治上之诱掖。盖培才之责任在学校,而用才之责任在官厅,各尽厥责”[13]。

然而,时至抗战前夕,与社会经济发展变迁相契合,职业教育的发展态势逐渐发生转折,随着政府财政的紧缩,各区均有不同程度的经费紧张情况。兹如私立中华职业学校的情况,其办学过程中所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就是经费问题:

一、训练青年以社会环境复杂,极感困难,一曝十寒,收效殊非易易;二、公家补助极少,完全由学校自给,常有左支右绌之虞;三、生活程度日高一日,本校以经费竭蹶,教职员待遇未能随之而增加,欲罗至人才,困难殊甚[14]。

私立大公职业学校亦申言其该校的经费情况,节录其文曰:

草创伊始,不敢言有心得,惟感觉职业教育之亟待推行,有刻不容缓之趋势,良以中国目前之经济衰落,苟不培植生产人才,无以救危亡。惜乎本校之经济有限,不能如愿以偿,深望政府积极提倡社会人士,划力协助,庶学有所用,而用得其宜,此即本人于办理本校后无日或忘之感觉也[15]。

再如福建省莆田县私立莆田职业学校的情况,亦不免充斥着该校对于官方支持力度不够而产生的抱怨之辞:

本校设立期间只有五年,经费多由个人及华侨捐助,政府尚少有津贴,故收入仅足维持,设备方面均未能照原定计划实施。况职业教育以适应社会需要,增进社会生产力为原则,学生须能实地工作,养成专门技能,故购置机器设备工场,经济实为困难。又社会上封建思想牢不可破,一般学生父兄,多存读书即为做官之路径,对于职业教育,未能十分了解。政府虽具苦心提倡,但对于学生出路尚无十分保障,致学未得其用,故招收学生,亦为困难之一点[16]。

类似的情况同样还见诸于陕北公立职业学校,该校办学问题主要是“政治不上轨道,财政困难,办理工厂,颇不易易”;江津县县立职业中学校也出现了“惟是经费支绌,设备简陋,图书既无大部头与必要者之购置,药品复乏成整数与精美者之买人,所有实习,零星拉杂,点点滴滴,殊难使学生得正确技术上至改良及参考读书内之益助,此经费之必须增加而为个人感觉之第一问题也”[17]。陕西省立第三职业学校提出的“本校在陕西,颇具长久历史,而学制屡变,更替频繁,近年尤甚,长斯校者,从无久远计划,兼以教费奇绌,有心无力,以故办学者,徒存粉饰主义。鄙人今岁接事以来,原拟悉心规划,增办应用化学及玻璃等科,以图扩充,而求实际,乃经费丝毫不能增加,无从设计,即旧有染织科,重因目前陕棉影响,亦颇觉无出路可想,深感困难耳”[18],湖南省立第一职业学校指认的“惟本省财政困难,对于本校各科应行设备之机械,未能尽量备置,学生时感难期技术熟练之苦”,这一类的诉求亦颇能反映这一时期职业学校对于社会环境的变迁对职业教育发展掣肘的无奈。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地区一般的省立师范学校可以依赖政府的少量拨款,而省立职业学校却无法得到官方的支持,以致出现了像山西省立第二职业学校的大声疾呼:

本校环境现象地瘠民贫,学生等易养勤俭之习惯,又据历年实习实验,本地不能养蚕种棉及栽培果树,造林以榆树为最佳,蔬菜以玉芜菁茴茴白菜为最佳。又职业学校与师范学校同为贫民而设,乃省立师范十余校,县立师范数十校,均系官费,省立职业学校三处,均为自费,甚觉偏枯,急宜一律改为官费[19]。

这一情况表明,抗战前夕中西部某些区域的职业学校并未与普通教育一样受到官方重视。相比师范而言,其处境相当困难,所以才有了山西省立第二职业学校的追求同等对待的呼声。

总之,无论是省立公费职业学校,还是自费学校,这一时期职业学校普遍出现经费紧张这一困境基本可以确认;而这一困境的出现,与当时的时局、政局及官方的教育政策紧密相连,直接限制了职业学校的正常运作。

四、抗战前夕职业学校发展困境应对及启示

抗战前夕全国社会经济趋于下行,政府财政紧张,对于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的投入日趋减少,引起了职业教育界的普遍不满;这一时期社会各界对于兴办职业教育的呼声和行动却有增无减,大声疾呼应培养技能性人才以图救亡,但在财力不济背景下的官方教育政策面前,职业教育经费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且极大地压缩了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存空间”。

湖南私立衡粹女子初级职业学校所提交的报告即指出:

吾国每年入超将达六万万两,巨大漏,不知抵塞,实由三十年来之教育皆趋于游民化一途所阶之厉。欲图挽救,端在注重职业教育。凡事非人莫办,非财莫举,我全国职教同人,非一致请求地方教育当局,遵照教部规定之职业教育经费分配标准,发给补助金,以厚裕其力量,则风气何由转移,产业安能改进,贸易安望丰赢耶?吾中华民族之经济力因受内外两重压榨,已至九死一生之危境。起死回生,尚有何道?愿得闻焉[20]。

该校校长痛陈地方教育当局应当按照职业教育经费分配标准发放补助金,作为提交给官方的总结报告,其言辞不可谓不犀利,这一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经费困境之严重亦由此可见一般。

当然,作为教育经费捉襟见肘的职业学校领导而言,在获取尽可能多的政府津贴、补助金不多o望的背景下,一些学校开始另谋出路。诚如上海私立国祥女子职业中学校长所言:“本校草创,一切异常吃力,以实心实力之工作,期谋得社会信任,将来经费困难,亦只有自己苦斗”[21]。江西省立第二职业学校则提出,职业教育“应与现实社会打成一片,欲做到此点,须实行对外活动,方可奏效,本校有见及此,爰于二十一年着手募集股本,筹设二职银行一所,培养学生运用资金营商业之能力,近又组织二职美术广告社一所,实行对外代制广告。本年度拟筹设大规模国货商店一所,增进学生自营商业之经验”[22]。

相对而言,私立广南初级职业学校就幸运得多,“本校办理年余,屡以经费奇绌,致校务废弛,改组以来,深得各方之赞助及职教员等的努力合作,虽经济未比前稍裕,而学校之形实已日渐规模。”应当说,这些做法无非是针对教育部门无法提供充足经费条件下职业学校的自救之举,其在职业教育界的覆盖面相当有限,恰如该校校长所强调的那样,该校“经济未比前稍裕”,此举显然无法改变抗战前夕全国社会经济下行与官方财政紧缩、教育经费支持政策导向偏离导致整个职业学校发展乏力的现状。

由古鉴今,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模式,其发展不过一百多年,当前我国大力支持和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但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的发展瓶颈,其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职业学校所面临的困境有很多相似之处。其中,教育经费问题仍然是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问题。因此之故,要拓展职业教育的“生存空间”,建立适应职教发展规律的制度保障体系及教育经费倾斜政策的制定应积极跟进。

注释:

①之所以选择著名职业学校,在于调查者“所征求报告的,只限于各省市著名的学校。又因为少数的学校没有填答所发的调查表,所以数目又略微减少。但是我们所得的结果,代表二十余种类,十六省市,所以可以说是全国职业学校概况的代表”。参见中华职业教育社编:《全国职业学校概况・何清儒序》,第1-2页。

参考文献:

[1]文黎明.试论民国初期职业教育思潮与实践[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1990(1).

[2]杨智.浅析民国初期我国职业教育受挫的原因[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6).

[3]白媛媛.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4]戚洪.民国时期江苏职业教育体系的特点及成因[J].民国档案,2006(3).

[5]兰自珍,杨佩霞.民国时期职业教育体系的演变及特点[J].职业教育研究,2007(11).

[6]张晓东.民国时期职业学校师资结构状况研究[J].职教论坛,2012(31).

[7]王志兵.民国时期职业指导员队伍建设考述[J].职教论坛,2014(7).

[8]吴文华.战前民国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10(7).

法学就业前景范文2

关键词:营养学;中国;发展;就业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如今,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人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生活方式也开始向更高的水平迈进。我国营养学起步较晚,与营养学先进的国家相比,发展速度相对滞后,但是随着与营养相关行业立法的确立和完善,中国未来对营养师的需求将形成巨大缺口。随着人们对于健康和饮食的关注度的热情逐渐高涨,营养学人才也将越来越多并且地位逐渐提升。

中国古代就有古典营养学思想,古人创立了《伤寒论》或者《黄帝内经》等著作,形成了阴阳理论、五行关系、四气五味等理论,中医理论中更是蕴含着丰富的营养学知识,而现代营养学起源于18世纪。20世纪初,美国率先成立了营养学会,承认营养学是一门科学并且迅速发展,奠定了当代营养学的基础。随着不断地发现各种营养素,对营养研究工作日益深入。美国确定了推荐的膳食供给量、膳食参考摄入量,并且成立了营养学会,制订了美国居民膳食指南,而中国在相关方面滞后很多。

我国的营养学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如今虽然关注饮食营养与卫生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由于营养知识的缺乏,人们将营养简单地理解为吃得好,但是结果往往与初衷背道而驰,如今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营养过剩的现象发生,并且由于营养过剩造成的肥胖伴随着很多对人体健康存在严重威胁的并发症。虽然我国目前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但是贫富差距仍然存在,还是有很多人因为营养不良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营养师就是指通过对营养学知识的理论学习和专业临床营养技能的修炼,从而帮助人们达到预防疾病、辅助治疗以及管理健康的营养专业人才。在营养学的普及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中国与营养相关的从业人员却非常稀少,但就经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趋势来看,营养专业人才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原因主要在于营养立法还没有出台,专职营养师目前集中在医院等医疗机构,但是大多数医院还没有设立营养科,只有少数大医院才有受过正规专业教育的营养师。在发达国家,医院诊所都是需要有专业的营养医师的,食堂、宾馆、学校、餐馆均配有专职营养师,所以要提升国民身体素质,我国未来急需配备大量的营养师,引导消费者的科学饮食。

从营养师在中国的发展进程来看,以前,从业人员对营养学知识的把握并不系统,就业范围也只是局限在保健行业的推销员和讲师的岗位,对于健康知识的普及也仅在产品介绍时,为了方便推销产品,目的并不是普及营养健康知识。各种食堂、医疗单位、幼儿园、社区等营养师的从业人员非常稀有,社会培养的营养师的工作机会寥寥无几,社会地位不高,即使有些许对营养方面人员的需要,人们也是首选医学专业的人员,个人或家庭营养师的数量凤毛麟角。近几年,营养问题开始显现,国家和各地政府都采取了一系列营养干预措施,如大豆行动、学生饮用奶计划、学生营养餐等,但是这些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出现的营养问题。我国法制正在逐渐完善,营养立法后院校毕业的营养学学生将会获得很大的发展空间,营养学相关研究更加先进,到时候营养师也会非常普及。

参考文献:

法学就业前景范文3

电子商务专业是随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新兴专业。网络环境为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探究式教学法提供良好的探究基础,将探究式教学法运用于电子商务专业,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一、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探究式教学法的基本内涵

教学模式是依据教学思想和教学规律而形成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和方法的策略体系。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探究式教学模式是组织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的系统程序。它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是以探究式教学为核心,依据各课程特征实施的一种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现代化教育观念的体现,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这也符合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电子商务是一个新型专业,其内容和模式一直处于不断创新和发展状态。利用网络收集各种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最终为企业服务是电子商务人才的一项基本能力要求。探究式教学的研究性和学生主动性对学生熟悉和研究网络市场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电子商务教学以网络作为教学平台,它所涉及的对象以互联网为中心,网络营造了企业电子商务的真实环境,这为电子商务专业的探究式教学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料;电子商务实验室拥有良好的信息共享和实时交流功能,这正是组织探究式教学所需要的。

二、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探究式教学法的网络环境设计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题探究,需要一个开放性环境、有大量信息、企业案例辅助,同时能进行项目实践的平台。普通的教室环境难以进行电子商务专业课题探究,而网络环境不仅仅能为探究式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和企业案例,还能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项目实践和沟通,这些为电子商务专业探究式教学组织提供良好的探究保障。所以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探究式教学必须在网络教室中进行,同时将教室课桌摆放成适合小组讨论的结构。

三、网路环境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探究式教学法的组织

第一步,激趣引题,自学探究

激趣引题是指教师的课堂导入,自学探究是指教师提示后的学生活动,这一环节起着影响全局、辐射全课的作用。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要求教师有良好的导入,要使学生觉得所探究的问题和学生紧密联系。良好的选课和老师的导入为学生自学探究作铺垫,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进人自学探究阶段。自学探究是学生通过网上个案分析、网络信息收集和网下实地调研等方式去分析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目标是挖掘学生潜力,发挥其自主性,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使其终身受益。学生自主探究过程知识发现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不同学生个体在探究中会表现出能力的差异,但只要能够积极参与探究,都是能力形成的过程。

第二步,解疑引导,合作探究

学生自学探究是学中有探,探中有学,一般问题均可以在边学边探中自行解决,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集中在这一阶段解决。这个阶段可以安排3~5分钟时间,学生简要表述各自探究中的难点,要求学生不重复、不提与主题无关的问题。面于这些疑问,教师不必过早解释,而是对问题进行整合,然后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合作探究采用小组探究的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团队(3~5个人),然后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必要时要求学生将探究成果制作PPT展示。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切不可搞成问答或对话形式,要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答辩、争论、教师只需在关键处加以指点或引导,要避免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合作探究能促进学生思想情感交流,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构建民主和谐气氛,养成良好个性品质。

第三步,明理强化,实践探究

这个阶段是对探究过程的总结和提升,对探究成绩进行巩固,对探究效果进行校验检验,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学会方法。这个阶段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点评,教师要根据教学能力目标的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情况,简要归纳、概括讨论要点,掌握什么方法,理清什么概念,明白什么道理,几句画龙点睛的话,就给学生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交待。同时也要要求学生运用自学和讨论探究获得的知识,学会举一反三,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学生实践探究是巩固和扩大知识,同时也是吸收、消化知识为能力的过程,实践探究的内容和形式,要根据学科要求和特点决定,不必强求统一。

第四步,激励评价,深入探究

法学就业前景范文4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课程

1、主干课程: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经济学、公共关系、公共财务、管理定量分析、应用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文秘。

2、主干学科:公共管理。

3、核心课程: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法学概论(公共事业管理法律制度)、公共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学、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理论与实践、 非政府组织管理、公共工程项目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前景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新专业,其社会需求十分强烈,而且需求量极大,这是我国继经济体制改革、政府体制改革后事业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形势所决定的。

要建立政事分开、管理自主科学、面向社会、独立的社会主义事业单位,没有众多的高层次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是不行的。另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还可以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政府系统,参加MPA考试进行进一步深造。因此,无论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总需求,还是从毕业生就业和进一步深造来看,其专业发展前景都十分看好。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法学就业前景范文5

1、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2、本专业的就业前景不错,学生可从事案件登记、文书送达、协助调查取证、法律文书起草、办案记录、案卷整理、登记与保管、司法保卫、基层法律服务、企事业法制化管理等工作。

(来源:文章屋网 )

法学就业前景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法学专业;职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1-0185-03

当前社会竞争激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在2014年破了700万大关后,201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一跃达到749万,增长势头不减。由于高校毕业生拥有的实际技能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就业人数不断增加而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对有限等原因,极需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与教育研究。法学专业是既是传统学科也是朝阳学科,从社会需求及目前正在进行的司法改革来看,发展前景是光明的。就业前景非常广泛,可以选择做警官、检察官、律师、法学教师等等相关职业。法学专业前景开阔不容置疑,目前学生要做的不是对毕业以后就业前景的担忧,而是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争取高质量就业。

一、法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存在的问题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直接访谈法,对一地方高校法学院200名法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进行调研。具体内容包括:自我认识能力、职业规划意识、就业环境认识、就业指导获得途径、学生对学校职业规划辅导满意度等方面展开详尽的调研。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法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存在以下问题。

1.职业规划意识不强。①在有无明确的职业目标这一问题上,只有14.3%的学生表示“特别明确”,65.3%的学生回答“了解一些”,而20.4%的学生则选择“不知道”。②在被问及是否有自己的职业规划时,有特别明确的职业规划的学生仅占4.1%,79.1%的学生表示“有一些”,15.8%的学生没有自己的职业规划。③很多大学生不知道怎样进行职业规划,仅有7.1%的学生很清楚怎样进行职业规划,53.1%的学生了解一些,39.8%的学生不知道怎样进行职业规划。说明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欠缺,亟需接受相关职业规划教育。

2.自我认识能力较弱。①在回答“你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优势吗”这一问题时,只有15.8%的学生表示很清楚,63.7%的学生只是了解一些,20.5%的学生不知道。②对于选择法学专业的原因,50.5%的学生是基于个人兴趣,20.9%的学生听从父母亲友的建议,6.6%的学生基于职业前景的考虑,还有22%的学生志愿被调剂。③不清楚自己适合什么工作。法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类型主要有:律师、公务员、其他。

3.对社会环境认识有限。①大部分学生对就业形势能够有一个客观的认识。68.3%的学生认为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27%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正常,而5.7%的学生乐观地选择就业形势较好,就业容易。②在关于就业地点的选择上,39.8%的学生选择大城市就业,选择中小城市的占42.3%,选择家乡小城镇的占18.9%。表明大学生对社会环境认识有限,应该理性选择急缺人才的中小城市,避开竞争激烈的大城市。

4.缺乏系统的深层次的职业规划指导。①关于职业规划知识从何得来。31.6%的学生表示职业规划的相关知识来自于网络,从教师课堂上获取的占31.1%,还有15.3%的学生是从学校、教学院系举办的讲座获取相关知识和指导。②在被问及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是否满意,21%学生表示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满意,63.2%的学生感觉一般,14.8%的学生表示不满意。说明高校及相关部门缺乏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深层次的职业规划指导,这方面的工作亟待加强。

二、加强和改进法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的主要举措

在一些发达国家,大学生的职业指导起步较早。而在我国,大学生职业规划还处于起步阶段。区分专业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更是令人堪忧。我们认为,建立包括大学生本人、高校职能部门、教学院系和国家与社会全员参与的职业规划教育机制,整合资源,提高合力,对促进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具有积极意义。

1.从大学生自身角度出发,制定职业规划,提高就业竞争力。从一进入大学校门时起,大学生就应当及时树立职业目标,制定职业规划,在此指导下积极思考并合理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律职业工作者,在校期间必须获得必要的技能: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法学专业大学生都面临行业资格证的考试――司法考试。需要他们在大一、大二阶段打好专业基础知识,大三复习冲刺,大四上学期顺利通过司法考试,为毕业时高质量就业奠定坚实基础。其次,法学专业作为实践应用型专业,大学生应当通过实习获取必要的工作技能。

2.从学校及相关职能部门角度出发,多方协调,合力促进大学生就业。①高校就业处进行就业指导,及时就业信息。高校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大多由招生就业处负责,优势在于该部门对相关就业政策比较熟悉,可以及时各种就业信息,帮助大学生就业。②学校成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职业咨询和辅导。③在大学生中开展职业规划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职业规划的前提基础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按照目标合理规划大学生活,为未来职业生涯做好充分的准备。面向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的教育咨询与服务就是要帮助大学生有效地提高择业能力。因此,在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教育与咨询过程中,学校可以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借助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手段,使大学生职业规划更加科学化、个性化,提高职业规划咨询的信度和效度。③聘请校外法官、检察官、知名律师、法学专家进校举办讲座。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就业范围主要包括企业、律师事务所、行政机关等,相关职业主要涵盖律师、公务员、法官、检察官、企业法务等。学校和教学院系可以积极与校外法官、检察官、知名律师、法学专家联系,经常聘请各行业精英给大学生做讲座。还可以把他们请进校园当兼职教师,通过他们把真实的案例、办案经历带到校园,使学生了解社会的实际需要,增强职业规划的针对性。④积极争取社会资源,搭建职业实践平台。学校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输送人才。因此,高校在构建内部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和服务体系的同时,还应当积极主动走出校门与社会联手共建,主动与社会企业、事业单位等部门加强联系和沟通,通过建立大学生实践锻炼基地、大学生职业培训基地、大学生实习基地等形式,构建校内校外共同育人的格局,形成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强大社会合力和长效机制。

3.从院系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重要作用。①院系就专业特点、职业特点、就业范围做广泛宣传介绍。各教学院系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院系针对本专业的特点,向学生详细介绍专业特点、就业范围、职业要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从大学生一进入学校就积极开展职业规划活动,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自豪感。②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课堂教学引导作用。法学专业课教师大都毕业于各大高校法学院,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接受过系统的法学专业教育,他们或者通过了司法考试,或者有实务部门工作经验,有的教师还同时兼职律师。教师通过介绍未来职业前景和需求,帮助大学生制定和完善职业规划。法学是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学科,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一方面使得学生获得丰富的法律专业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法学专业的积极性。同时,把这些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技能与能力,是应用型法律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

4.从国家的角度出发,制定相关政策,积极支持大学生就业和创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法学专业大学生,除了传统的就业方向外,还可以选择自主创业。目前,国家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给予多方面的优惠和支持的政策:①减免各类税费:对高校毕业生申办高新技术企业的,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万元,如资金确有困难,允许其分期到位。②享受资金扶持政策:优先贷款支持、适当发放信用贷款。加大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贷款支持力度,对于能提供有效资产抵押或优质客户担保的,金融机构优先给予信贷支持。对高校毕业生创业贷款,可由高校毕业生为借款主体,担保方可由其家庭或直系亲属家庭成员的稳定收入或有效资产提供相应的联合担保。对于资信良好、还款有保障的,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适当发放信用贷款。③提供培训指导服务:(1)对高校毕业生在整个毕业学年内参加创业培训的,根据其获得创业培训合格证书或就业、创业情况,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2)进入“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创办企业,可享受减免12个月的房租、专业技术服务与咨询、相应的公共设施以及公共信息平台服务等。(3)在办理自主创业行政审批事项时,可以通过“绿色通道”享受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和承诺服务等。

参考文献:

[1]周祥龙.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7,(5)下:112-113.

[2]田飒.职业规划的现状与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8):51-52.

Legal Professional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ZHANG Hui-xia

(Hubei Engineering University,Xiaogan,Hubei 432100,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