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生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人生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人生规划

大学生人生规划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人生规划自主性;问卷调查;多元回归;系统聚类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2-0087-03

自主性(autonomy) ,又称自我管理或自我决定,指个体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的基础上,对行为做出的自由选择。[1]狭义上的“自主性”通常指自主决定和执行事务,并对自己负责的能力。[2]学生的较强自主性不仅表示其对父母或重要他人的依赖降低,而且反映其将各种资源为己所用,以控制自己人生方向的能力。[2]

大学阶段处于青年时期,正是自主能力发展的高峰期。[3]合理规划未来人生道路,较早确立人生目标,有助于提高自身能力和创造成功的人生。[4,5]然而,现阶段中国社会人心浮躁,急功近利;现行应试教育模式下青少年的人生规划教育严重滞后,不利于学生们自主地规划和选择未来的人生道路。[4]本文基于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方法,探讨当代大学生对未来人生规划的自主性现状和影响因素,期望为促进大学生成才成长和加强青少年人生规划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一、问卷调查简况

问卷调查设计了24个问题,多数问题有3-4个答案备选项(考虑程度等级或者多个倾向性),并根据问题和答案选项对人生规划自主性的体现程度,在问卷回收前进行了赋值评分以供评估。问卷问题涉及自主性的3个方面:(1)进入中学以来对待个人重要事情决策习惯的自主性倾向;(2)大学期间对未来人生规划的主动关注度和获取相关信息的来源渠道及利用能力;(3)大学阶段独立自主决断的倾向性。问卷问题和备选答案的赋值评分见表1。

调查问卷提交到问卷星调查网(http:// ),并借助北京大学各院系2014级微信群进行问卷调查和收集。共收到有效答卷210份(都来自手机或电脑的不同IP地址),即总样本数N=210。其中约80%的答卷为北京地区的在读大学生填写;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和研究生的样本分别占26.7%、41.0%、10.5%、13.3%和8.6%;男、女生比例平衡(110:100);来自社科类(36%)和理工类(43%)专业学生居多。总体上,调查得到的大样本数据对性别、年级和专业类都有代表性。

答卷收回后,针对问题的分类变量和连续变量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使用表1的最后4个有关未来人生规划重要问题的选答项体现的自主性得分平均值(Y21~Y24),来表示人生规划自主性综合得分。

二、应用的分析方法

采用方差分析法[6]分析各分类变量(如所处年级)与人生规划自主性得分的关系,使用相关分析法[6,7]初步判断人生规划自主性综合得分(Y21-Y24)与其他问题(连续变量)的关联性。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哪些是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对自主性综合得分影响的相对大小。再根据主要影响因素(体现的)自主性得分(指标)的样本序列,应用系统聚类法[6,7]客观划分样本种类,并分析各分类样本组的相关属性特点。系统聚类法针对样本分类可有效识别属性相似的同类,和分辨多个属性指标有明显差异的若干个样本类,广泛应用。[6]统计分析都在SPSS17.0软件平台下完成。

三、分析结果

1.影响大学生人生规划自主性的主要因素

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人生规划自主性综合得分Y21-Y24与3个变量得分呈正相关:大学学龄X2(n =210,相关系数r =0.209,显著性水平 P =0.001);与同学朋友/老师或兄长/父母三项的专项交流及信息利用X17-19 (r =0.250,P =0.001)、个人重要事情决策习惯的自主性倾向X9 (r =0.326,P =0.001)。与一年回家次数Y13呈负的弱相关(显著性水平P =0.10)。与通过Internet获取、利用人生规划相关信息的得分(X20)和其他问题反映的因素相关不显著。

2.各主要影响因素作用的相对大小

鉴于影响人生规划自主性综合得分的主要3因素(X17-19、X2、X9)两两之间相关性均不显著,使用此3变量与自主性综合得分Y21-24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方程如下:

Y21-24=0.562 + 0.067X2 + 0.193X9 + 0.152X17-19 (1)

大学生人生规划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问题 对策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对于将要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势必会造成生命和时间的浪费。在现代人才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成为人才竞争中的另一重要利器,它的意义在于发现自我、激发潜能;了解环境、适应社会;明确目标、确立方向;制订计划、科学规划;掌握策略、行动成功。

二、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

1.多数高等院校比较缺乏职业生涯方面的教育和指导

我国的职业指导起步较晚,中小学几乎没有。近几年来,根据教育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文件),要求高等院校要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经过3~5年的完善后全部过渡到必修课。但由于认识不足,缺乏专业师资和经费等原因,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仍未能深入开展,没有实现范围全员化、过程全程化、内容系统化、师资专业化和方法多样化。

2.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到工作无疑是大多数人所选择的一条较为稳定的人生之路,虽然人们未必从事自己喜爱的职业,但在没有更多和更好选择的时代,大家也能比较满足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宏观调控、学校推荐、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职业选择和发展空间,但大学生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如下:

(1)对所学专业的满意程度低。调查发现,有21.0%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较满意,有66.6%的大学生不清楚,有10.0%的大学生比较不满意,有2.4%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非常不满意。对专业不满意的直接表现是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或毕业后不愿从事与专业相关的职业,严重影响到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

(2)对自我认识程度低。调查发现,只有6.7%的被调查者对自己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而52.3%的被调查者对自己的人格特征、知识和能力持含糊态度,41.0%的被调查者完全不了解自己。这说明较多的大学生未能很好地关注自身特点,发现自身问题,促进自身发展。

(3)缺乏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调查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比较模糊,到毕业找工作时还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干什么、适合干什么、需要什么、能干什么、社会需要什么,导致在校期间缺乏学习动力,没有目标和计划地学习和生活。

(4)对社会环境缺乏了解,就业观念不良、过于理想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些大学毕业生不了解行业情况、职业环境、社会需求和就业形势,没有树立市场意识,缺乏正确的大众化就业观念。

(5)缺乏计划性、行动力和执行力,知行不一。

三、对策与措施

1.积极参加理论学习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能指导实践活动。大学生学习和掌握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理论、方法和技能是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所以,大学生在一年级就应参加学校开设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课程学习,使自己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知识、职业生涯分析与决策的内容、技巧和方法等。

2.自我分析和职业定位

自我分析和定位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点,其目的是使大学生能对自己的职业兴趣、性格、职业价值观和能力等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并根据结果来确定最能发挥自己优势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做到“人职匹配”。

(1)分析自己的职业兴趣——择己所爱。职业兴趣是一个人力求了解某种职业或进行某种职业活动的心理倾向。职业兴趣是职业选择的重要依据,它可以增强个人的职业适应性,影响自己对工作的满意感和稳定性。有人曾对美国成功人士进行过一次调查,结果表明,他们之中94%以上的人都从事着自己感兴趣的职业。这充分说明,兴趣对自己的职业和职业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起到决定性作用。

怎样分析自己的职业兴趣呢?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和应用美国心理学家、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Holland)的相关职业兴趣理论和相应的测评工具来分析自己的职业兴趣,然后来确定自己感兴趣的职业群目标和发展方向。该理论的核心是将人的职业兴趣类型分为六大类,即现实型、研究型、社会型、传统型、企业型、艺术型,每一种类型都有不同的特点和与之适宜的职业群。这一理论在大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将详细讲授,这里不再论述。

(2)分析自己的性格特征——择己所适。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了的行为方式,是一种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个人心理特征的核心部分。一个人的性格一旦形成,便具有了一定的稳定性,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的就是这一道理,性格特征对自己的事业能否成功具有重大影响,有三本书叫《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决定一切》《性格决定成败》,都说明性格对人的重要性。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和不同的职业适应性,而不同的职业对从业人员的性格也有特定的要求,如果不太匹配,那就不可能做到最好,严重影响到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

对于性格特征的研究,对我们影响较大的当属瑞士精神分析学家荣格的研究理论。荣格认为,他通过研究把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第一种是外倾型;第二种是内倾型。大学生可根据荣格的理论和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MBTI性格理论或卡特尔的16PFT性格理论来分析和测试自己的性格特征,并根据分析结果来分析和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目标和职业发展方向。

(3)分析自己的能力——择己所能。能力是一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两类,一般能力也叫智力,它包括注意能力、观察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其核心是思维能力。一般能力是大多数职业都共同需要具备的能力。特殊能力也叫特长,是指完成某一具体活动所需要的能力,如数学能力、音乐能力、机械能力、绘画能力等。不同的职业需要从业人员具备不同的特殊能力,如绘画能力是美术教师、广告设计、建筑设计师、服装设计师、工艺美术师等必须具备的能力。

不同的职业对从业者的智力和特殊能力水平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大学生在选择自己的职业时,要充分考虑自己的智力水平,选择能充分发挥自己特殊能力的职业。否则容易犯让兔子去游泳,而让乌龟去跑步的严重错误。

一个人的能力具有后天性,能力主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培训和在实际工作中获得和发展。因此,大学生要分析和了解自己的目标职业群到底需要哪些方面的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在大学学习过程和以后的工作中,就要重点锤炼这些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做到有备无患。

(4)分析自己的职业价值观——择己所需。职业价值观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受到社会价值、家庭信仰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当你面临职业、事业、家庭等选择时,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最看重的是什么。

自我分析和职业定位最关键和最难的是对自己的兴趣、性格、价值观和能力等做出准确的分析和总结,大学生可在学校就业主管部门、心理咨询中心等部门专业人员或职业规划师的个案咨询或帮助下来对自己进行深入分析,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综合分析来进行自己的职业倾向及职业发展方向。

3.社会环境分析

主要包括行业、职业环境、社会需求和就业形势等方面的分析。社会大环境对职业的类别和职业发展前景影响较大,从而也影响到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因此,除了分析自己的主观因素外,大学生还要分析和了解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科技、政治、文化、行业、产业、职业、就业等方面的因素来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以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达到内在和外在双满意目标。大学生可通人才招聘网站、现场招聘会或利用假期到社会上去进行市场调查或模拟就业等方法来了解社会、了解行业、职业信息和就业形势等,也可通过生涯人物访谈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职业的详细信息。

4.确定职业生涯目标

俗话说“无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长志”。大学生经过自我分析和环境分析后,下一步就该给自己的职业生涯确定一个初步的总目标和发展方向。在现实中生活中,我们做事经常会半途而废,原因可能是目标定得不科学。所以,大学生在制定目标时,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实际,坚持SMART原则,即制定明确的(S)、可衡量的(M)、可实现的(A)、实际的(R)和有时限的(T)的目标;其次要将职业生涯目标分解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短期目标为大学四年以内的目标;中期目标一般为工作后五年内的目标;长期目标为10至20年以上的目标;同时要将每个阶段的目标细化为具体的职业目标、收入目标、学习培训目标、家庭目标、健康目标等。

5.制定职业生涯策略

职业生涯策略是指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制订的行动计划和采取的措施。没有达成目标的行动计划,目标就难以实现,也就谈不上事业的成功。行动计划和措施主要包括教育、学习、培训、实践、工作等方面的内容,例如,在职业素质方面,你计划学习哪些知识,培养哪些能力,掌握哪些技能,开发哪些潜能以及如何做等。内容一定要具体、细致,要有时间期限,措施要有力,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6.行动与总结评估

有了具体的行动计划和措施后,大学生就要按预定的计划去实施,从而一步一步地去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当然,古人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是一个动态非线性的过程。人和环境都是发展变化的,所以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审时度势,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及时评估、总结和调整。

参考文献:

[1]王昆来,尹玉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章友达.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3]杜林致.职业生涯管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4]马亚静,谷世海.我国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8(2).

[5]周宏岩,苏文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6]邱美华,董华欣.生涯发展与辅导[M].北京:心理出版社,2004.

大学生人生规划范文3

二、活动背景

我们现在的大学生,身处在后金融时代与信息时代的背景下,面临着的就业压力自然比长辈们多了许多,然而社会对现代的大学生要求更多更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同学们自己去规划自己的未来。

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只有通过一定的规划,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才能够在这样激烈的环境下成为佼佼者。

三、活动目的及意义:

为了增加同学们将来到社会上时的竞争力,我们进行这样一项活动以期可以唤醒同学们的忧患意识与竞争意识,使得同学们到社会上可以找到自已满意的工作。

四、活动单位:

主办单位: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团委学生会

策划承办单位: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10级园艺一班团支部

五、活动时间与地点:

地点:西南大学第四运动场

六、参与对象:

10级园艺一班全体同学

七、活动开展:

(一)活动准备阶段:

(1)需要了解同学们的活动情况以便到时候都能够参加活动

(2)告知同学们活动形式,以便让同学们做好准备(需要准备的有材料或者表演的节目等多种形式,只要能表达出自己对职业的规划或者想法即可。)

(二)活动举办阶段:

(1)由团支书主持活动,组织委员负责照相

(3)然后一起去四运草坪开展活动。活动开展,先由主持做简短的开场,以将同学们的注意力拉到活动上来。

(4)然后活动正式展开,同学们按照准备的节目或者材料表演或讲出来。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可以采用击鼓传花或者其它形式(如切葫芦等形式)来随机的决定谁表演或演说,说过或表演过的不再表演或演说,直到全班同学一一说完。在间隔时间同学们就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5)每个同学完了之后,主持做最后的总结,总结大家出现的问题,并给出针对性的解答。

(6) 解决完个人的问题之后,来讨论班级的问题,主要是下一段时间如何组织同学将班级打造成一个学习型班级、文明型班级、以及温馨型班级。在此期间解决班级博客管理的问题。

(三)活动后续阶段:

(1)解决了大家职业上的问题,然后一起聊聊天,谈论谈论自己这些天来的生活,想法。

(2)收拾自己的周围,然后解散。

整个活动时间大约持续两个小时。

八、应急方案:

大学生人生规划范文4

关键词:职业规划;大学生;就业教育

随着大学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成为目前全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加强就业教育,积极引导毕业生科学规划个人的职业发展,使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对职业发展规律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社会经济大环境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对自己面临的客观现实和自身条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将对有效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职业规划理念概述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连续从事和负担的职业、职务、职位的过程。职业生涯不仅仅是职业活动,还包括与职业有关的行为和态度等内容。职业生涯规划一般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是自我评估,即对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的了解,其目的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从而对自己所适合的职业和职业生涯目标作出合理的抉择;二是职业生涯机会的评估,主要是评估周边各种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三是确定职业发展目标,合理、可行的职业目标的确立决定了职业发展中的行为和结果,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四是选择职业生涯发展路线,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工作以及各种行动措施,沿着预定的方向前进;五是制定职业生涯行动计划与措施,主要包括工作、培训、教育、轮岗等方面的落实措施;六是评估与回馈,不断对职业生涯规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其目的是及时根据各种难以预测的变化因素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二、对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的基本认识

l.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处于探索阶段

一是从年龄特征角度进行判断,即试探阶段(25岁以前)、创立阶段(25 ― 45岁)、维持阶段(46 ― 64岁)和衰退阶段(65岁以上)。维持阶段又可分为成长与停滞两种状态,有人在此时期继续成长,有人在此时期停滞不前。按照这种判断方法,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发展阶段应处于第一阶段即试探阶段。但是,由于第一阶段年龄跨度较大,涵盖了小学、中学和大学三个年龄段的群体,而实际上这三个年龄群体的职业发展特点是有显著差别的,按此来判断高校毕业生所处的职业发展阶段不太合适。

二是从人的终身发展角度出发并结合具体的年龄以及职业需求特点,分析判断某一群体属于什么样的职业发展阶段。从年龄上看,高校毕业生大都处于18 ― 25岁;从职业需求上看,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前还没有确立自己的第一份职业,对职业有较强的需求,对于自己的兴趣、个性、能力、特长及喜欢从事的职业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理解,希望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期望从事合适的职业。因此,从整体来看,可以大致判断高校毕业生处于职业的探索阶段。

2.大学生职业发展探索阶段的特征

一是在探索中确定自己的职业取向。大学毕业生对于自己的兴趣、个性、能力特长和喜欢从事的职业有一定的了解,希望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期望从事不同的工作,进行试探性的职业选择,在探索中逐步选定合适的职业。二是不同个体具有不同的职业决策任务。探索阶段可分为三个不同的时期:尝试期、过渡期、实验和初步承诺期。不同的个体由于职业经验和个体成熟度不同,在职业需求和职业决策任务上会表现出差异化的特征。

尝试期职业决策任务:个人对需要、兴趣、能力、价值观以及就业机会等因素都有所考虑,并通过幻想、讨论、课外工作等方式进行择业的尝试性选择,鉴定出可能的合适工作领域和工作层次。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明确职业偏好。

过渡期职业决策任务:个人已经进入人才市场或专门的培训机构,能够考虑现实问题并试图补充对自我认知的看法。这一时期的职业发展决策任务是明确一种职业取向。

实验和初步承诺期职业决策任务:这一时期个人已经发现了一个大体上合适的职业,开始从事第一份工作并试图把它作为可能的终身职业,在这个时期承诺仍是暂时的,如果第一份工作不合适,个人可以重新选择。这一时期的任务包括:实现一种职业倾向,发展一种现实的自我认知,了解更多的机会。

尽管不同的大学生个体在选择职业时处于探索阶段的不同时期,但在确定职业之后,基本上会达到或超越第三个时期。

三、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模糊

职业生涯教育的对象是处于从依赖向独立、从学生向社会角色过渡时期的大学生,他们对职业显示出较强的偏好,却缺乏理性的思考和规划。目前,大多数学生都缺乏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职业规划相关知识匮乏,给职业生涯教育工作的开展造成了极大的障碍。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模糊以及缺乏清晰的自我认知,不能准确地定位自己,直接影响职业生涯教育的有效实施,大学生面临职业选择时非常盲目,对以后的发展道路更是感到迷茫。

2.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没有普及

目前,虽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但真正普及的面还不够广,尤其是内地一些专科院校和职业技术学院。一些调查资料也表明,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普及工作还比较滞后,一部分高校没有就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和重要性向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普及。

3.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就业和成才的灵丹妙药,它需要指导老师和学生身体力行去实践。而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只给学生举办讲座或者在毕业班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犹如把职业生涯规划当做学生就业的“急救药”。同时,时间安排的不合理使职业生涯规划形同虚设,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4.缺少专业的指导人员

目前,许多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还没有专门的职业规划师,一般是由做学生工作的老师或辅导员来指导,而这些指导者往往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导致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体系缺乏系统性、实践性。专业指导人员的缺乏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影响较大,大学生接受到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十分有限,使职业生涯教育的渗透力度不够。

四、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基本要求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是现代管理学的核心,属于人本管理的范畴。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提倡尊重人的个性差异,发挥人的潜能,提高人的内在素质。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多层次、多元化的人才,所以要为学生创造不断发展个性的条件,创设能够展示个性的舞台。个性的充分发展有利于人的自主性、灵活性、创造性以及潜能的充分发挥。

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大学生首先进行自我评估,即对自己进行全面分析,通过自我分析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并在此基础上确立奋斗目标。由于每个人的成长环境、文化背景、性格类型、文化资本构成、价值观、职业生涯目标、对成功的评价标准等不尽相同,所以不同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也不相同。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也需要教师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应很好地体现尊重个性差异、充分发挥人的潜能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目标管理模式

目标管理理论是一种过程型的激励理论,在国外被称为现代企业之导航。目标管理于20世纪50年代初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德・德鲁克提出,他认为目标管理有两个层次:一是把目的和任务转化为目标,二是每个成员在达到目标过程中的自我控制。目标管理包括四大要素:明确目标、参与策划、目标期限和绩效反馈。一般通过以下步骤完成目标管理:(1)确定使命和战略;(2)制订计划,大目标细化(每个成员都要参与设定自己的具体目标,然后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完成计划付出努力);(3)工作考察与考评;(4)开始新的循环。

从本质上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目标管理模式。职业生涯目标通常分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阶段目标是对总体目标的细化。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学生确定大学毕业后的总体目标,并把总体目标细化到每个学期。

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应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高校管理思想

2001年以来,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始终只有70%左右,待业人数逐年上升,大学生毕业后工作难求的局面依然存在,这与大学毕业生择业盲目、缺乏职业规划有着密切的关系。资料显示,有40%的毕业生在走出校园后对就业前景感到一片茫然;另有一部分毕业生急功近利、心态浮躁,什么挣钱就做什么;还有的人随遇而安,找着什么干什么,最终丢掉了专业知识或迷失了发展方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大学生通过自我分析对自己做一个清晰的定位,并在大学期间按照一定的目标制订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并为该计划的实施制定具体措施,增强发展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为理性地选择职业做必要的准备,而不是盲目地“守株待兔”。

4.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引导性自我管理模式的具体运用

人本心理学认为,人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潜能,这种潜能是积极的、合理的和现实的。发挥人的潜能是每个人最基本的要求,所以科学的学生管理应以学生的全面、内在发展为核心,为满足学生的基本要求而创造相应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不仅要关心学生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要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科学的学生管理应让学生主动参与学生管理工作,改变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从属和被动的地位,不单纯把学生看做教育管理的客体,以利于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个性化发展的条件,也是个性化发展的结果。

五、结语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创设了一个能让人全面发展的机制,间接引导学生自主发挥自己的潜能,因此,它是引导性自我管理模式的具体运用。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教师应由命令者变成建议者、引导者,协调大学生的行为,指导学生自我管理和协作,最终有效地完成个体规划目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更加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动机,增强自我约束能力,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也会明显增强。在这种管理方式中,学生本身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在这种角色转换中提高了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从而引导他们走上自我管理之路,大大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郝颖,丁广龙.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4).

[2]马乐章.吴建卫.职业生涯管理初探[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0).

[3]曾玉芳.职业生涯没计理念在高校图书馆应用的障碍分析[J].图书馆学刊,2006,(1).

[4]李文静.员工职业生涯的心理契约的动态管理[J].经济与管理,2004,(10).

[5]林泽炎.员工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大学生人生规划范文5

关键词: 地球科学 职业规划 问卷调查

一、问题提出

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价值观相关的研究越来越得到高等教育者的重视,但多数研究是基于面上的、笼统的,对于某个专业或行业的专门性研究相对比较缺乏,在对相关专业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指导时缺乏针对性,教育效果有可能大打折扣。专业领域的职业规划调查研究,对于相对艰苦、冷门学科的专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尤为重要。

对于研究型大学,由于学生个人素质和个人期望值均较高,专业选择自由度越来越大,对于艰苦专业的不认可往往会表现得更为凸显;与此同时,作为国计民生至关重要的地球科学学科,需要为国家培养更多专业领域的高层次、高素质的领军人才,这对研究型大学的地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非常明确也很艰巨的任务。深入了解地球科学专业学生对于专业的认识以及职业规划的现状和期待,探索更为有效的专业教育与职业规划教育途径,对于地球科学学科的人才储备、学科发展有着积极的实践性意义。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基于地球科学专业学生管理工作实践,参考当前国内外有关职业规划的调查问卷,自编“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调查问卷”,从专业认识、职业期待、职业规划现状、择业价值观四个方面共48个衡量指标开展问卷调查,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二至四年级、研究生一至三年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选择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空间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部分本科生、研究生为调查对象,以进行必要的比较分析。

调查方式采用群体研究和抽样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南京大学学生采用群体研究方法,针对本科三个年级和研究生三个年级的全体学生开展调查,共发放问卷348份;北京大学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从本科生和研究生中随机抽样,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5份;中国地质大学也采用随机抽样调查办法,共抽取本科生、研究生200名,回收有效问卷197份。本调查有效问卷640份,涉及地球科学领域14个专业,被调查学生的本科院校涉及48个地学领域院校。对640份有效问卷调查材料采用SPSS11.0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对一般指标进行校际比较分析,重要指标进行个体因素相关性分析。

ξ示硭母霾糠值牧勘矸直鸾行了信度分析,职业规划、自我探索、职业价值观三个重要量表的克朗巴哈系数分别为0.884、0.843、0.791。一般而言,克朗巴哈系数越接近于1说明量表的内在信度越高,只要克朗巴哈系数超过0.6,调查数据就有分析的价值。所以,本调查中的职业规划测量项目内在信度很高,具有分析的价值。

三、数据分析结果

(一)地球科学专业社会认可度分析

1.专业认可度。对于专业的选择初衷,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学生“服从专业调剂”和“无奈选择”的比例分别高达65.5%和71.1%,而中国地质大学则有 46.7%的学生是因为感兴趣而主动选择地球科学专业的。综合性大学的学生在入学前对于专业的认识相对更欠缺,且主动选择地学专业的比例较低,因此综合性大学的学生在入学后的专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问卷通过“高考时选择高校和专业的考虑因素”进行数据统计,前三项因素为:学校所在地区29.8%、兴趣爱好45.3%、方便就业10.3%,启示高校要在学生进校后需要从兴趣激发和就业指导角度开展相关的专业认识教育。

2.影响因素分析。影响专业认可度相关性分析表明,父亲受教育情况、家庭所在地、父亲职业、性别等是显著相关因素(表1)。父亲受教育程度越高,学生更倾向于“感兴趣,主动选择”;父亲的受教育情况越低,学生则倾向于“服从专业调剂”。性别是“入学前对专业认识”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统计数据显示,接近60%的女生在入学前对地球科学专业完全不了解,对专业“有所了解”的比例男女生分别为49.0%、37.3%的女生。

表1 专业认可度影响因素相关系数

注: ** 表示,在置信度(双测)为 0.01 时,相关性是显著的;* 表示在置信度(双测)为 0.05 时,相关性是显著的。

将就业前景的四个表述方面进行离散化后进行家庭所在地的相关性分析(图1),可以看出地级市和副省级市生源对地科就业前景比较看好,高于总体情况,农村、乡镇生源对于专业的就业前景表示更为不乐观,来自农村和乡镇的同学更需要了解地球科学领域的职业、岗位信息。当父亲的职业是专业技术人员时,对于地学专业的就业情景持最积极的态度,当父亲职业为农民时,对专业的就业前景最为不看好,这也说明地学专业不为普通大众所了解,由不了解造成相应的不看好。

图1 就业前景的离散化分析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进展分析

1.职业规划现状。调查显示 ,81.4%的学生认为职业规划非常重要,但49.4%的学生对于职业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不了解;对于个人探索、职业世界探索、求职技巧等方面的认识,超过50%的学生表示不了解;79.7%的学生认为兴趣测试非常重要,但仅有36.7%的学生接触过职业兴趣测试。职业规划教育在研究型大学尚有大量普及性工作亟待完成。“自我探索”调查显示,80%的学生对于自身有一定的思考和定位,但是对于自身所适合的“职业和岗位”、“职业技能”探索甚少,65.2%和73.2%的学生对此表示不了解,提示学生个体职业规划的深入层度比较欠缺。

关于就业实习,93.7%的同学都认为是重要或者非常重要的,遗憾的是,参加过就业实习的学生比例较低,仅为19.4%。其中中国地质大学(29.2%)参加就业实习的学生比例显著高于北京大学(17.0%)和南京大学(14.4%)。学生职业规划开始时间的调查显示,大二、大三是开始职业规划较为集中的时间,但仍有39.7%的学生对于未来没有规划,尤其是相当一部分大四(27.3%)、研三(30.4%)学生尚未开始职业规划。

2.相关因素分析。对自我探索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父母受教育情况与学生的综合素质探索呈现正相关;性别与自身所具备的职业技能存在相关性,女生中34.1%表示不了解,男生不了解自身技能的人数占24.5%,其他方面的相关性不明显,表明自我探索的能力可以通过教育手段获得有效提升。“大学前学习相对轻松,参与社会实践较多”、“在大学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其职业规划明显早于没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学生,非学生干部的高年级学生中有40.6%的学生尚未开始职业规划,表明社团和学生活动组织有助于学生更早地制订学业和职业规划。

对“专业选择缘由”与“职业规划情况”两个量表选项进行相关性分析,运用卡方检验得出的p值为0.029,说明地球科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进展情况与其专业选择的原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数据分析表明,对专业感兴趣而选择地球科学专业的学生职业规划的开始时间更早,而“无奈选择”或者“服从调剂”的学生到高年级阶段仍然有36.1%和34.5%的学生尚未进行自己的规划。

3.对职业规划教育的期待。大学生在专业课老师、辅导员、父母等处可以获得较多的职业规划指导,专业的职业规划咨询师尚未发挥明显作用,但是仍有不少学生期待一对一的职业咨询。对于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大学生最大的期望是能够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就业实习的机会,此外,希望学校能够提供更多的职业兴趣和技能方面的测评,帮助他们认识自我。

(三)职业期待

1.就业领域。对于未来从事的职业领域,三所大学具有各自的特点,中国地质大学的学生更愿意在本专业对口领域工作(43.1%),南京大学选择在对口领域的人数比例为21.7%,北京大学仅为15.5%;选择“与本专业相关的领域”的学生比例在三所学校都很高,综合性大学更明显,显示出地球科学领域的学生既希望利用专业知识优势,同时期待不局限本专业领域的、更为广泛的就业领域。关于“就业决策自主性”,90.7%的学生表示择业决策由自己决定,体现出这三所大学的学生较好的自我管理能力。

2.就业去向。对于未来的就业去向,33.3%的学生希望到国有企业,其中南京大学的比例明显低于另两所高校;希望到外资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学生比例相当,显示出南京大学的学生以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事业单位为未来求职的三个主要去向;除了国有企业,北京大学的学生更希望去外资企业,而中国地质大学的学生则更希望到事业单位。可以看出综合性大学的学生更为看重职业的挑战性,地学特色院校的学生更为看重职业的稳定性。

3.岗位类别及城市。对于未来所希望从事的岗位性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学校”和“性别”是相关性因素。以学校分类进行稻莘治觯三所学校的学生期望从事的岗位比例最高的为专业技术类(33.4%)、科研学术类(30%)和管理类(12.1%),11.2%的学生对于未来想从事的岗位没有考虑。比较分析表明,期望从事科研学术类岗位的学生中,北京大学的学生比例最高(37.1%);专业技术类岗位最受中国地质大学的学生青睐(43.1%)。南京大学的学生的岗位期待主要集中在科研学术、专业技术、管理和规划设计类,相对而言较为分散,与专业设置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南京大学工科专业的设置对于拓展学生的岗位选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表2 期望从事的岗位性质

A. 科研学术类 B. 专业技术类 C.管理类 D. 营销类 E. 规划设计类 F. 艺术创新类 G. 自由职业类 H. 服务业类 I. 自主创业 J. 尚未确定

关于未来职业所在城市的期望,相关性分析表明其与学生“家庭所在地”的相关性不明显,但是与“学校”的相关性显著。北京大学近一半的学生倾向于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就业,南京大学的学生有29.7%的学生希望在南京就业,20%左右的学生希望在江苏附近、江浙沪等地就业;19.8%的中国地质大学学生希望能在武汉就业,不少学生希望到环境较好的城市就业,杭州、成都等地的选择比例较其他城市略高。

4.月薪期待。关于第一份工作的月薪期待,北京大学选择人数比例较高的月薪值分别为5000(28.0%)、8000(17.1%)、10000(20.7%),南京大学学生期望的月薪值较为集中在4000(10.6%)、5000(33.6%)、6000(10.3%),中国地质大学学生期望的月薪值相对集中在3000(17.6%)、4000(23%)、5000(21.9%),一定程度体现了不同地区的薪酬水平和不同学校学生的薪酬期待。

5.就业难点。对于就业时可能遇到的困难,53.3%的学生认为会是“专业局限性”,“社会关系”成为就业担忧的第二大因素,其次是实践能力欠缺及性别歧视,均与专业的特殊性相关。从学生性别角度的比较分析显示,除了专业局限性这一共同的难点外,男生更担心社会关系和实践能力,女生更担心性别歧视。

(四)职业价值观分析

1.就业形势预判。三所大学的学生对于就业前景的态度表现出乐观与谨慎的态度,一方面认识到就业的形势很严峻,不容乐观(61.7%),另一方面也自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找到工作(88.9%)。相比较而言,北京大学的学生的就业自信心表现得最为乐观(92.6%);南京大学的学生则表现出自信(88.2%)并随遇而安(49.9%)的态度,“不担心就业”的学生比例在三所学校中最高(43.9%);中国地质大学的学生在对于就业形势的态度上与前两所学校相比,自信心稍低,但是“不想考虑就业形势问题”比例最低(14.1%),表现出较为客观现实的一面。

性别比较角度的分析表明,男生对于就业形势的态度更为乐观,而女生对于职业规划的态度更为积极。从专业与就业形势预判的相关性分析来看,地质学类、地质工程、地球化学类的学生对于就业的形势表现得更为积极的一面,且对于职业规划表现得更为主动。

2.就业时机。关于最佳的就业时机,支持研究生再就业的学生比例略高于本科生,三所学校的差异明显。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的学生都更倾向于研究生再就业,但北京大学的学生认为自身尚不够成熟的动因更大,更多的是从内在考虑,南京大学的学生从就业形势、就业压力和自身修炼三个方面都有所考虑,更多的是从客观的就业形势角度考虑就业时机;中国地质大学的学生57.7%的学生希望本科就业,趁着年轻多到社会上历练。从性别对比角度看,男生更愿意在本科毕业后就业,女生对于本科就业更没有自信。

3.野外地质工作认可度分析。野外地质工作认可度调查显示,多数学生认可“野外工作对于地球科学领域职业的必要性” ,仅有17.8%的学生表示不同意,其中中国地质大学的学生最认同,北京大学的学生最不认同。认为野外地质工作很辛苦,“能不出去就不出去”的学生中,南京大学的学生所占比例最大(27.5%),中国地质大学中74.5%的学生不同意这样的观点,是三所学校中比例最高的。对于“室内一样可以从事相关的科研工作”这一说法,73.5%的学生表示同意这一说法,表现出学生更愿意在室内从事科研工作,对野外地质工作之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根本性认识。其中,南京大学对室内从事科研表现得更为赞同,女生比男生更愿意从事室内的科研工作。

从专业角度看,地质调查专业的学生对于野外工作的看法最为积极,古生物与地层学专业的学生更不看重野外地质工作。地质工程和矿物岩石矿床学专业的学生同意“能不出野外就不出野外”的比例最高,地理学、地球物理、地质调查专业的学生对此表示不同意的比例最高。

随着交通和住宿条件的大大改善,野外工作环境和条件已得到了非常有力的提升,关于“目前交通住宿条件便利,野外工作艰苦程度不高”的说法,约70%的学生表示认同,南京大学的学生表现得最为认同,而中国地质大学的同学却最不认同,可以看出两所学校的学生所参与的野外地质工作程度有所不同。

综观分析,多数学生认可野外工作对于地球科学领域职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认可当前野外工作各方面条件的良性改善,但是在野外地质工作对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方面存在较大的分歧,多数学生认为在室内一样可以从事科研工作,且越是综合性强的高校的学生,越是理所当然,专业性的高校学生更能接受野外工作在科研工作中的分量。

4.职业价值观分析。问卷设计了14个指标测量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调查显示,学生最关注的是个人价值的体现(73.2%)、薪酬待遇(63.4%)和兴趣爱好(73.3%),对于专业对口的需求不是很强烈(39.5%),认为“国家需要”是重要和非常重要的学生比例是最少的(32.2%),在择业时考虑“国家与社会需求”比例最高的为中国地质大学(23.1%),

三所学校学生的择业因素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南京大学与北京大学的学生更看重“个人价值体现”、“个人兴趣” 、“工作的体面性”,中国地质大学的学生更看重“工资待遇”、“行业发展前景”与“与所学专业对口”。除此之外,南京大学的学生更关注“工作环境舒适”、“工作轻松自由”和“较好的人际氛围”,北京大学的学生更关注“多样化的工作体验”,中国地质大学的学生更关注“工作的稳定性”。综合性大学的学生更关注自身发展、体验与挑战,地学特色院校更注重工作内容和稳定性。

其次,男生更关注工作的体面性、挑战性,女生更关注工作的舒适环境和个人能力的提升。多数学生对自身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发展前景非常关注(72%),近半数学生认可职业发展前景与国家需要之间的相关性(47.7%)。后现代的价值观念表现得较为明显,71.2%的学生希望在工作中“学到知识和技能,促进自身成长成熟”,45.4%的学生视工作为“生存的手段,更为享受工作之外的生活”。

家庭所在地与择业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在择业时考虑“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学生比例最高的是来自于农村的同学,表现出在择业时,农村和乡镇的同学更能够相应国家的号召和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来自农村和乡镇的同学对于工作人际氛围的关注度高于来自其他地^的学生,体现出农村和乡镇学生对于环境的适应性焦虑。随着生源所在城市的级别提升,学生本人对于自身的价值体现和需求、工作挑战性和多样化体验都表现得更为明显,说明随着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个人的择业价值观更趋于务实和后现代化。

四、结论与思考

地球科学专业的大学生在专业认识与职业规划方面具有以下特点:(1)专业选择比较被动,专业兴趣不足,对于专业的社会地位、就业领域不够了解,尤其是综合性大学,需要及早进行专业内涵与发展前景等方面的教育;(2)多数学生能够认识职业规划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对于相关的理论、方法缺乏了解,职业规划开展的进度和深入程度均存在不足;(3)地学领域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比较务实,注重个人价值的体现、薪酬待遇和兴趣爱好的满足,价值观引导与教育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4)“高校”、“性别”、“父亲职业”、“父亲学历”、“性别”、“生源地”等大学生个体的自然属性与专业认识、职业规划的诸多要素呈现明显的相关性,这对于高校地学专业进行自主性质招生及更为精准的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基于此,高校地球科学的学科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国家战略人才培养与大学生个体需求的相结合,从专业兴趣引领、专业美誉度提升、职业价值观教育引导、精准化的就业指导体系构建等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探索切实有效的职业规划教育方式和方法,为地球科学学科的发展储备和培养人才。

(一)努力提升艰苦专业社会认知度与美誉度

地球科学专业领域的专业认知随着时代的变迁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从建国初期的推崇,市场经济发展后的逐步消退,到新世纪以来认知度和认可度均较低,专业发展与社会认可度之间的矛盾愈加显著,亟待有效的专业形象提升措施。大学生对于地学专业的认可度与其自身的职业规划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充分说明提高专业认可度是大学生提升规划意识、建立自我认知、树立正确职业观的重要开端。

高校可以通过地学校园文化环境的氛围营造,通过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方式,将专业文化融入学生的学习、科研、公益、社团、休闲等活动中,展示地学魅力,对话现实问题,解决公众困惑,提供志愿服务,普及地学知识等,让学生在图文展示、文体表演、户外拓展、演讲辩论、知识竞赛、校园宣讲、志愿服务等多样化的活动中,梳理架构并灵活运用地学知识,在自我组织的过程中提高专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在实际应用中提升学生的专业敏锐度,提高专业的社会认知度。

地学科普创作是更为广泛的提升专业美誉度的有效手段。现代地球科学专业的美誉度提升有赖于多层次、多角度和专业化的科普活动,需要行业主管部门与教育部门、专家学者与创作团队共同参与提供组织保障,建立起由行业科技专业人员、科普人员、新闻媒体组成的科普创作人才队伍。教育主管部门应鼓励和支持高校突破学科和专业限制,开展地学与新闻学的交叉复合人才培养,有计划地培养地学科普创作、编导和出版人才,为地学科普创作的可持续开展提供人力资源的保障,逐步建立起专兼结合、动态稳定的地学科普创作人才队伍。

(二)因势利导提高大学生专业兴趣

兴趣对于大学生明确目标、合理规划、集中精力、发掘潜能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专业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有赖于系统、全面、有效的专业认识和了解。

新生导学活动是大学生尽快了解专业、建立兴趣的重要途径。新生导学课程的内容应涵盖地球科学领域各个专业方向,包括专业的内涵、研究内容、研究前沿、难点和挑战、未来发展方向及职业去向等,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灾害防治等方面分析现代地球科学学科对于人类生存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古生物、岩石、矿床等地学基础学科角度激发学生的科学好奇心;从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水文、地质工程等方面,揭示数理化等基础理科学科在地球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领域,激发学生对于地球科学的专业兴趣。导学课程的内容需要专业知识和职业规划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专业的内涵和社会地位,同时能够结合自身找到契合点,建立与地球科学专业之间的个人内在关联。

名师参与导学活动是兴趣提升活动的有效保障。学术精湛的大师、名师更能够将深奥的地球科学专业知识阐释得通俗易懂,学者对于某一学科领域的研究越是深入,越是能够接近这门科学的核心和精髓,对于学科体系的了解也越是透彻和系统;他们不仅有较高的学术造诣,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生产实践也有相关的接触和了解,可以融科研与教学为一体,创造性地开展基础课教学;他们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学术经历能够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视角和方法,因此其授课更具有启发性,更能够深入浅出地带领新生进入科学殿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于初涉地球科学的学子至关重要。

(三)全方位开展精准化就业指导工作

精准、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对于地球科学专业学生更快地明确目标、提升动力、规划学涯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高校应建立由学校、院系共同参与、分工负责的两级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统筹协调、统一部署全校性的就业指导工作。就业部门负责专业化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团队的组建和培训,教务部门负责职业规划课程体系的建设,学院学工人员负责职业规划课程教学及职业规划咨询指导具体工作,充分调动专业教师、校友、用人单位的多方面资源,共同开展针对不同学生团体、不同求职意向学生的精准化就业指导工作。

从课程内容角度,专业课程需要增加专业所对应职业市场、未来发展前景、岗位性质和内容等信息,帮助大学生了解市场需求和职业信息,引导大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探索,并进行相应的知R储备,为职业目标的实现进行有效的积累。从教学方式角度,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运用分组讨论、项目开展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互动与交流中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思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发其对于未来的思考和规划。

针对多数同学对于职业规划体系尚不够了解情况,高校需要将职业规划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正常的教学课程体系,组织专业教师队伍进行系统的课程教授。在课堂教学的同时,应通过职业规划竞赛、专业技能竞赛、生涯人物访谈、校友交流、单位参观、就业实习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强化课程内容的消化和应用,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职业规划的基本方法,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树立积极的成才观和职业观。

对于社会认可度不高的专业,职业世界的探索对于学生的职业定位非常关键。职业世界内容可以通过学生的就业实习、生涯人物访谈等方式进行有效的探索,这决定了职业规划教育需要用人单位及行业内的从业人员及杰出、知名校友的普遍参与。学校应积极组织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有效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邀请行业内的从业人员进校园,帮助学生认识职场世界和职业要求;邀请各个领域的校友返校,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和指导。有关行业的实践性较强的职业课程可以邀请经验丰富的行业从业人员或校友进校园担任授课教师,以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地球科学学科与国计民生休戚相关,其科研和就业领域涉及各行各业,但目前社会对于该专业的认可度尚显不足,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储备极为不利。地球科学学科招生政策、专业宣传、人才培养等方面有效机制的形成,有待于政府、高校、社会的共同参与和通力合作。

参考文献:

[1]薛薇.SPSS统计方法及应用(2009)[M].电子工业出版社:367.

[2]白强,高定伦.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调查[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大学生人生规划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变迁;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6-0259-02

青年时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个体最认真也最为迫切地关心人生态度、生活方式、生存价值等问题。大学生作为青年最重要的亚群体,正处于个体价值观逐渐定型和稳定的决定性阶段。他们所抱有的人生价值观是对自身的社会地位、人生目的及意义、个体与集体,人与人的关系进行认识和评价时所持的基本观念。

在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关系到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维系和民族国家传统文化的传继。笔者通过个人访谈形式,探索新时期高校学生人生价值观变迁的趋势与深层原因,为有效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地价值观提供借鉴。

1 高校学生人生价值观变迁的新特点

笔者在川北某省属重点师范类院校,对在校学生通过个体访谈的方式,通过与受访大学生个体访谈,对他们的学习认知心理、价值结构、人文关注等方面作了较深入了解,受访目标116位,其中女性受访对象为82位,男性受访对象为34位,通过对访谈内容的分析,笔者发现在西部高校学生人生价值观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1 价值实现手段的功利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生活的渗透,同样反映到高校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中。西部师范院校大部分学生来自低收入与农村家庭,家庭经济状况对学生的利益观和金钱观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多数受访学生普遍关注职业、收入、家庭,认为个体的幸福是人生价值的最好实现。大部分学生认为物质是幸福的基础,将金钱、收入、地位作为成功的标准,部分受访对象甚至表现出将市场等价交换原则泛化到校园生活中,对自在学习、院校社团活动、人际交往方面的付出进行成本化计量的倾向,反映了高校学生人生价值观实现手段的功利化倾向。

1.2 价值观内容的职业中心性

就业,占据成为受访学生的价值优先位置。在师范专业受访群体中,70%的学生提处作为教师的基本理论素质和职业道德成为他们人生价值观的趋近取向,并希望通过对这个职业的业务道德要求的符合完成匹配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因此,跟就业高关联度的国家等级考试、师范技能成为受访群体普遍关注的学习内容。

甚至,在高校学生中出现职业价值化的倾向,在衡量事物价值的时候,将其与就业的有效关联度作为考横的标准,过高地估计了就业在人生价值观众的地位。

1.3 价值目标混乱

大部分受访学生关注社会发展趋势下的个人利益的实现与个体的完善与发展,但是抱有对家庭和社会的高度责任感。高校学生的人生价值目标体系的建构以个人发展为中心,以回馈家庭为支撑,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效结合为发展空间的多层面目标的交错咬合体系。

由于高校学生整体的理性,使得他们对问题的思考表现出更多的现实性。多数受访对象认为在现有的条件下,个体难以实现价值体系的较高层面,即对社会的责任。他们更倾向考虑价值目标实践的现实性,对更高的个体发展和个体社会价值的实现缺失所造成的情感空虚和理想虚无表达出一定程度的不安与焦灼。职业规划与物质导向的差距,也会导致部分受访群体对自身的职业生涯产生一定的悲观情绪。

学校、寝室通过高等教育直接影响到高校学生的价值观结构,这种价值观结构跟社会大环境紧密联系,并体现出低幼性与思虑性、物质性与精神性、现实性与发展性的高度结合的状态,同时因为价值观结构内部的张力,很容易导致高校大学生的社会紧张与焦虑,甚至表现出某种的倾向。

2 高校学生人生价值观变迁的原因

高校学生人生价值观变迁所体现的上述特征,既离不开经济全球化下的产业结构的变化,也与社会经济政治形势转变而造成的社会形势相关,也与高校内部的如下几个因素紧密相关。

2.1 全球经济下的严峻就业形势

经济全球化下的高强度竞争以及金融危机降低了高校学生的就业期许。近十年来我国高校扩招也导致高校毕业生求职变得愈加困难。随着我国师范院校的职业需求逐年递减,就业缺口日渐缩小,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多流向中小城市市县镇。

高校学生入校起,就业就成为首要关注问题。学生在高校生活各个层面的选择,例如专业的调整、课程选修、社团兼职等,都与就业紧密相连。同时,学生关注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出于职业规划和发展的考虑,有意识地养成符合职业发展的习惯,这种自发的职业的自我内化,使得高校学生人生价值观具有更明显的职业导向性。

2.2 大众传媒,尤其是互联网在高校学生信息获致的主渠道作用

第四次科技革命以来,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生产和交往模式,开辟社会关系的新场域,更新了人类社会的互动模式,尤其是改变了人们对知识和信息的获致途径。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近日说,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为1.75亿人,半年增幅5%,目前这一人群在总体网民中占比51.8%。目前我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仍然是学生。在依赖互联网获得大部分信息的受访对象中,更多的表现出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背离和冲突的倾向。深究其原因有两点:

(1)受访对象生理与心理还处在快速发展时期,不具备稳定性,对于事物的判断还流于表面,无法有效地对互联网上得海量信息进行甄别;

(2)互联网上的信息呈现出爆炸性、易逝性、复杂性的特征,这也使得性对激进的观点易被这个时期的青年所接受。

2.3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滞后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与形式滞后,无法适应新时代青年的要求。同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表现出较强的意识形态性,具“重施教、轻受教,重灌输、轻引导”特点,远离学生自身发展和内在需求,导致青年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抵触,无法达到引导教育服务学生的效果。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赖于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承担者,完成对高校绝大多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高校在配置辅导员工作时,没有将学生专业与辅导员严格联系,同时绝大多数辅导员没有承担相关专业的教学工作,使得学生与辅导员的沟通与交流存在一定的障碍。

另外,在规划辅导员职业发展时,辅导员承担了职业规划师、心理咨询师、专业导师等多方面的功能,但是并没有足够的培训使得辅导员能够满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性时效性的要求。

3 高校学生人生价值观变迁的影响

3.1 高校学生价值观变迁导致人生规划的短视性

高校学生人生价值观在新时期表现出的这种内在的矛盾性,表现为“效果”成为他们第一个下注的举足轻重的砝码。在人生价值目标选择上的浅显与急功近利的状态,使得青年学生较难把握人生价值观的深层内容,因此在人生规划中表现出短视性的不足。

他们或将人生归结于简单的职业规划,或则将阶段性目标与手段等同于人生规划。大学生涯的规划停留于具体可操作目标,对四六级证书、计算机考试等级证书与奖学金等直接在求职中使用的证书有高关注度,二较少关注自身的精神层面的追求,同时也较少地流露出审美和道德情感的诉求。

3.2 高校学生价值观变迁新特征导致高校管理难度加大

高校大学生价值观结构转型的流变性,个体性与差异性成为主流,使得高校覆盖全校的管理模式愈来愈跟不上管理服务教育学生的诉求。如何有效地协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学生个体价值观的发展,在高校教育中完成青年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成为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

新时期学生个体发展与价值观形成,紧跟时代变迁,越来越具有个体心理因素,高校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多的跟心理疏导、情绪引导、情感导向、道德教化、和审美培养紧密相连,传统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往往采取学生所不喜的说教方式,某种程度上滋长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抵触心理。学生管理工作的新要求,无疑加大了高校管理教育学生工作的难度。

3.3 高校学生价值观结构转型导致学生和社会在一定程度上的紧张

高校学生出于对自身位置的认识,同时网络信息量的大量摄取,使得高校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呈现出差异性、复杂性。与之相连,在高校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得大量未经甄别的信息时,他的价值机构使得他往往吸收其中与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相背离的信息,这种信息与高校学生的长期同化,使得高校学生在进行自我定位时候,偏离自身的具置,将自身带入一个被动的、弱势地位。

这种自我弱势化的认知,从积极方面来看,会引导学生明确认识自我,对未来不抱过高的期待,从而脚踏实地地努力。从消极方面看,往往导致学生对主流社会抱有某种不认可的态度,这种态度的发展会影响高校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使高校学生与社会形成一定程度的紧张。

4 针对特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4.1 以人为本,分类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群体分类。根据学生经济条件、个体差异进行指导,利用“两课”课堂和个体辅导,开展形式各样的团学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地价值观。涉及人生价值目标的实现,受访学生中78%的学生在访谈中仅仅提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其中45%的学生将自身价值的实现等视于职业的顺利发展,高达60%的受访学生将家庭与父母纳入到在价值目标体系。

4.2 个性咨询、心理疏导,以“八荣八耻”帮助高校学生进行价值观观纠偏

针对学生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及时跟踪高校学生思想变化的新特征,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开展个别咨询,进行心理疏导和行为指导,培养学生自强、自立、自信、自律精神,帮助学生进行价值观的纠偏。高校学生价值观表达了大学生对特定结果和行为的偏好,或者他所期望达到的目标。高校承担了培养学生价值体系的诉求。学校系统地通过社会化疏导过程,将社会规范和文化习惯传递给青年学生,力图将社会主流价值观内化为高校学子的内在规范,使青年学生转化为社会习惯、规范所规整的“社会人”,完成个体与社会有效整合的结果。

5 职业规划,人生定位,以集体主义精神指导高校学生有效规划人生

以就业为为中心,规划先行,帮助学生及早的建立职业规划计划,分阶段解决高校青年遇到的问题,将职业规划与人生规划有机结合,以集体主义精神教育高校学生,完成高校青年的职业发展和人生发展的和谐统一,并将低层的就业需求与社会价值的实现内化于学生的价值体系。

6 结语

高校学生出于人生发展关键期,价值观结构的形成仍然处于不稳定状态。在这个变动不居的社会,社会存在的变化,直接影响到高校学生的价值观结构。尤其是在高校扩张后,随之而来的就业压力,使得脱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域的高校学生,越来越容易被互联网上未经甄别的信息所吸引,在社会化过程中,自我内化成为主要的形式。

因此,高校学生价值观发展过程那个中,呈现如下几个特点:价值体系目标的交错咬合、物质导向性、职业中心性、目标紧张等特点,这些特点造成了高校学生大学生涯规划的混乱,自我认知的模糊,同时也造成高校学生与社会某种程度上得紧张。但是,随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和革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学生心理从未成熟期进入成熟期,这种混乱、迷惑、紧张、焦虑的状态将有所缓解。

参考文献

上一篇民办幼儿园

下一篇观沧海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