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语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语录范文1
当你快乐的时候,保持微笑让全世界都知道是没关系的。但当你难过的时候,你应该少抱怨,你不必在朋友圈里多愁善感,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朋友圈经典的语录适合发到空间或朋友圈里,供大家参考。
朋友圈分享心情的语录1.不用每日缠绵,时刻联系,你知道他不会走,他知道你不会变,大概就是最美好的爱情吧。
2.当你拥有它时,你浑然不知,在你失去它后锥心刺骨,它的名字就叫爱。
3.因为陪伴与懂得,比爱情更加重要。
一生中会有很多段爱情,陪你走到最后的,始终只有一个人。
4.如果,我们的生命真的还只剩下几天,请一定坚信,你还是那个你,不要放弃任何改变的尝试,纵使注定不会成功。
5.逝去的岁月怎么找得回来?你曾经的微笑,在回忆里却散不开。
6.不要轻易掉下眼泪,如果忍不住,抬头仰望天空,无声落泪,别让别人看见你的脆弱。
7.想念一个人,有时也许会面带微笑,但心却在流泪。
8.以前喜欢你这件好事我巴不得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现在我喜欢你这件丑事我巴不得知道这件事的人都死去。
9.不想用爱情来渲染悲伤,不想看你如此疲惫,低着头不理会,说我冷漠?无所谓!
10.我不愿意想起来你,是因为我爱你,而你从没爱过我。
11.突然很喜欢惊鸿一瞥这个词,一见钟情太肤浅,日久生情太苍白,别人眉来眼去,我只偷看你一眼。
12.不懂承诺意义的人会轻易许诺,真正重视承诺的人是会害怕誓言的。
13.等待一场姹紫嫣红的花事,是幸福。
在阳光下和喜欢的人一起筑梦,是幸福。守着一段冷暖交织的光阴慢慢变老,亦是幸福。
14.你只有走完必须走的路,才能过想过的生活,有的路,你必须一个人走,这不是孤独,而是选择。
15.不被廉价的言论和情感煽动,坚持自己的判断不后悔。
愿你成为这样的人。
16.沉默不是冷漠,只是不想再让那些无关痛痒的人看到真实的自己。
热闹的日子看不清未来,一个人也能独自盛开。
17.笔端,黑色的字迹,就像是我心中的灰可惜,只要有那么一点的光亮,就会让它,轻易的破碎。
18.当所有人都以为我过得风生水起的时候,我只是一个人走了一段又一段艰难的路。
19.人人都可以做自己的主角,美好如阳光,心里布满阴霾,阳光就走不进来。
心存美好,判断人事的标准就会偏向美好。
20.敢于尝试,就等于你已经向成功迈出了第一步。
朋友圈精辟的短句1.话语本身不伤人,除非,说这话的人对你而言很重要。
2.过往不恋,未来不迎,当下不负,如此安好。
3.终有一天你会明白,原来失去比拥有更踏实。
再喜欢也不要旧情复燃,旧情复燃的结果就是重蹈覆辙。
4.如果没冇过去,俄罘会伤心;
但是冇如果,还是要爱你。
5.多少人对你说不能没有你,后来他们在哪里。
6.这世上真正能让你笑和哭的人不多,大部分的人都只会让你不痛不痒。
7.随时保持警觉心,做事要独立,合乎逻辑,合乎自己良心。
8.我有密集恐惧症,不能接近心眼子多的人。
9.做人必须要经得起谎言,受得起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诺言,放得下一切,最后用笑来伪装掉下的眼泪。
10.我要过好自己的生活,管他妈天昏地暗日起日落。
11.心这东西殇了多少人,凉了多少意,薄了多少情!
12.当看到在乎的人和别人玩得很嗨的时候,自己却被冷落在一旁,那种感觉真的很难受。
13.忘了那些不高兴的事吧!连上帝都认为忧伤和烦恼是不属于你的。
努力让自己走出来,你会看到明天的太阳比今天更温暖!明天的天空比今天更蔚蓝!
14.这是个泪雨纷飞的时节,雨若散落的薄愁,缘如浮云片片飘于相思的风中,空余一曲相思泪默落在尘埃里,殆尽于茫茫然然的长夜里。
15.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还是会选择认识你,虽然会伤痕累累,但是心中的温暖记忆是谁都无法给与的。
谢谢你来过我的世界。
16.我曾以为你是我的光,却没想到你成我的伤。
17.这个世界最难做到的两件事,一件是放弃,而另一件是原谅。
18.匆匆走过,一世荒芜,淡淡回眸,一世凄凉。
19.生活有太多的无奈,让人言不由衷。
20.人生心累多于身累,心累重于身累,心累困于身累。
适合发朋友圈的说说1.你在我身边也好,在天边也罢,想到世界的角落有一个你,觉得整个世界也变得温柔安定了。
2.有些人,有些事,该忘就忘了吧,人家从没把你放心里过,你又何必自作多情。
3.渐渐的知道了,很多东西可遇而不可求,不属于自己的,何必拼了命去在乎。
你在意什么,什么就会折磨你。"期待"是所有心痛的根源。
4.曾经你是我纸上的阳光,而现在却成了我提笔难书的远方。
5.应当在朋友正是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不可在事情无望之后再说闲话。
6.有时,喜好也是种毁伤。
残酷的人,选择毁伤别人,仁爱的人,选择毁伤自己。
7.聪明人变成了痴愚,是一条最容易上钩的游鱼;
因为他凭恃才高学广,看不见自己的狂妄。
8.谁应了谁的劫,谁又变成了谁的执念。
9.满城的思绪,落了一地的心碎,满地的心碎,拼凑不了昨日的心伤。
10.你又不是我的氧气,可是离开你我就会痛到窒息。
11.你可以爱一个人到尘埃里,但没有人会爱尘埃里的你。
12.感情中,有时候信任和安全感比感情本身更重要,貌合神离的痛苦比一刀两断痛苦百倍。
13.看着烟花那么绚烂的绽放,突然好想好想远处的那个他。
14.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无法理解,我们能做的就是,爱我所爱恨我所恨,人生那么短,好酒要喝完;
衷心祝我们老死不相往来,今生不复相见,再无联系。
15.在幸福的路上我一直在向前走,只是因为心还在爱着你。
16.嘴甜是一回事,但是做不到真的别逞口舌之快。
17.如果你见到有人没有笑,那你就给他们一个微笑。
18.悲伤的秋千总有微风陪伴,孤寂的夜,总有繁星点点,蓦然回首,而你却不在我身边。
19.很多时候,看到太透反而不快乐,倒不如幼稚的没心没肺。
20.我知道你今天不想上班也不想上学,可是很多事情是你不想做就可以不去做的吗?
朋友圈激励人心的文案1.生活就像我的歌声,时而不着调,时而不靠谱。
2.如果别人朝你扔石头,就不要扔回去了,留着作你建高楼的基石。
3.不要做让自己后悔的事,要做,就做让别人后悔的事。
4.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5.我真的喜欢你,闭上眼,以为我能忘记,但流下的眼泪,却没有骗到自己。
6.有些故事不一定要讲给每个人听,有些悲伤不一定谁都会懂。
7.别总把悲伤挂在嘴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8.当你觉得孤独无助时,想一想还有几十万亿的细胞只为了你一个人而活。
9.你笑了,我懂那是你言不由衷的快乐。
10.时间被轻轻踏碎,再也无法拼接完全。
11.音乐是灵魂寄宿的天堂,人向往的光明。
12.如果我一直不放弃,你会不会陪我走下去。
13.生命太短暂,没时间遗憾,一分钟都不要留给那些让你不快的人或事。
若不是终点,请微笑一直向前。
14.你在我心里住了那么久,即使要忘记也会留下痕迹。
15.懒于解释,也无谓能否做个好人,活得不尽纯粹,至少要过得干净利落。
16.你可以像疯狗一样对周围的一切愤愤不平,你可以诅咒命运,但是等到最后一刻,你还得平静的放手而去。
17.回忆在岁月的痕迹里,沉淀出好看的样子。
18.他在我这里下了一场雨,从此我这再无云开见日出。
19.七月的风和八月的雨,无力的喜欢和遥远的你。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语录范文2
1.悲伤是看不见的一把软刀子,杀人于无形。
2.年少时的记忆血肉横飞,老来诸事皆忘,舔舔唇,还可以隐约感受到当年热血的腥甜。
3.人活在世界上,最幸运的事不是中大奖,而是身陷囹圄的时候,忽然铁窗外传来一个声音说:“抓错人了,你走吧。”
4.在任何时候,她的心里都不忘给自己留一条救命的绳索,假如这条绳索救不了她的命,至少她还可以拿来上吊。不管好的记忆,坏的记忆,忘不掉的话就干脆记得吧,就像你一直按着自己的伤口,然后再松开,忽然就觉得没有那么痛了。
5.童话里只说灰姑娘和王子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但没有人深究过,那幸福是多么的卑微,没有人问过灰姑娘原不愿意,好像只要她的脚合适地穿上了水晶鞋,就理该感激涕零地跟王子回宫,然后永远在幸福中诚惶诚恐,如果没有他的拯救,她至今在冰冷的河边浣纱。可是,假如灰姑娘遇上的是一个普通的渔夫呢?他们相爱,然后她脱离后母的家与他相守,那世界上就没有了灰姑娘,只有一个渔夫心目中永远宠爱的公主。
6.永远不要轻言等待,等待是多么的奢侈的东西,电影中会出现一行小字——20年后,然后红颜白发,一切都有了结局。可现实生活中,三年五载。哪一秒钟不需要生生的挨,一辈子真长。
7.时间真是一个可怕的东西,它能抚平一切,将心里好的或是坏的痕迹一刀刀刮去,只留下个面目模糊的疤痕。
8.人和人之间的气场是很奇妙的东西,上一秒还粉饰太平,相谈甚欢,下一秒却是僵持。
9.如果你改变不了沙漠,那就只能想办法让自己变成仙人掌。
10.别人不需要知道那些苦涩的前因和回不了头的艰难,他们只要结果。
11.谁是路人,谁又将陪我们到终点?
12.正如故乡是用来怀念的,青春就是用来追忆的,当你怀揣着它时,它一文不值,只有将它耗尽后,再回过头看,一切才有了意义——爱过我们的人和伤害过我们的人,都是我们青春存在的意义。
13.世事岂能两全,我们的一生中,得到的同时也总在失去,幸与不幸的区别只在于得失之间孰重孰轻。
14.连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可以拥有,所以注定得不到。
15.为什么我们总要到过了半生,总要等退无可退,才知道我们曾经亲手舍弃的东西,在后来的日子里再也遇不到了。
16.人世间的感情为什么不能像打地基一样,挖一个坑,就立一个桩,所有的坑都有它的那根桩,所有的桩也能找到它的那个坑,没有失望,没有失败,没有遗恨,永不落空。
17.曾经我们都以为自己可以为爱情死,其实爱情死不了人,它只会在最疼的地方扎上一针,然后我们欲哭无泪,我们辗转反侧,我们久病成医,我们百炼成钢。你不是风儿,我也不是沙,再缠绵也到不了天涯。
18.事实上,他们再也没有了继续面对面对弈的一天,很多人,一旦错过了,就是陌路。
19.爱情是足以焚身的烈火,不管是聪明人还是笨蛋,爱上了,都成了飞蛾。谁都知道飞过去会成为飞灰,但那又怎么样,百年之后,不管燃烧过与否,我们都将成为尘土。
20.再好的过去,回忆的次数多了味道也就淡了。
21.看得见的伤口,迟早有一天会痊愈的。
22.在时间和现实的夹缝里,青春和美丽一样,脆弱如风干的纸。
23.别让我再等你,我怕我没有足够的勇气一直等在原地,更怕我们走着走着,就再也找不到对方了。
23.这世上没有谁会永远等谁,更没有谁会永远相信谁...
24.曾看到一句话,相信你,就象相信我自己,
可是当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时候呢......
25.少年意气的时候我觉得有很多东西比感情更重要,后来才发现我们能记住的偏偏只是一些小的幸福。
26.人和人之间的隔阂永远比默契更坚固。
27.不爱也有不爱的好处,分开了,尽管遗憾,但也仅仅是遗憾而已。
28.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塞纳河,它把我们的一颗心分作两边,左岸柔软,右岸冷硬;左岸感性,右岸理性。左岸住着我们的欲望、祈盼、挣扎和所有的爱恨嗔怒,右岸住着这个世界的规则在我们心里打下的烙印——左岸是梦境,右岸是生活。
28.苦苦寻觅的东西,从头到尾不知所终也就罢了,偏偏无意中看见了,伸出手去,却又眼睁睁地看着它从指缝间掉落,直至再也找不回来。
28.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的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其实有时我觉得,人的悲、喜、爱、憎都像这朵花一样,你睁开眼看它,它就存在,你闭上眼,也完全可以当它是虚无。这样想,就可以释然,太执著真的没有必要。
29.一个人能有多少泪可以流?我怕了这些流泪的眼睛。太偏执的感情和太强烈的悲喜其实都是执念,正是因为放不下,才有了那么多苦痛。
30.因为很多话,只有听的人才会记得。
31.有些人觉得住得越高,视野就越广阔,当然也看得更远。其实城市的远方是什么?是另一个城市。站在高楼上,只能看到更远的高楼,有何意义?还不如小小的一个院子,抬起头,看到一片切割得很平整的天空。
32.爱是永世不可以忘记的,但却是可以放弃的。
33.我原谅,不代表我忘记。
34.陪你到最后的那个人永远只有你自己,但是,曾经陪伴过你的那些人存在的痕迹却永远不会消失。
35.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
辛夷坞经典语录之回忆篇
1、她知道她漂亮,却从不以此为筹码;她聪明,却从不咄咄逼人;她骄傲,但那也只限于严苛的自我要求;何况,她还努力、有趣、善良、可靠……她是那种可以让你大胆倾诉秘密从不担忧泄露的朋友;她是春风得意时可以跟你畅饮,苦闷失意时陪你买醉到夜深再把你安全送回家的伙伴;她是一个感性的时候浪漫得一塌糊涂,理智的时候无比清醒的可爱女人。
2、也许被他爱上也是幸福的,但女人一头扎进去的时候怎么会想到自己不是陪他走到终点的那个人?一不小心沦为“路人”,岂不是平添伤感。
3、面对彼此,他和她就好像世界上最高明的心理医生,轻易就洞悉了对方的病态。即使最甜蜜的时候一个话不投机,也会像两条疯狗一样撕扯起来,谁也不肯相让。他们太了解对方的每一个软肋和死穴,充分发挥恶毒的潜能,总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到最大程度的两败俱伤,一口下去绝对见血封喉。一切故事的结局都自有它的合理逻辑,就像司徒i和姚起云,本来就该是离得远远地,最好远到天各一方的两个人。
4、年轻一些的时候觉得爱情就是一切,所以目空一切地去爱,自以为披荆斩棘,无往不利就一定能够得到,最终才发现自己输在最瞧不起的一些东西上。
5、人们都说玉是最坚贞的东西,其实那是傻话,往往最珍稀昂贵的玉就最容易碎,另外,黄金也很软,‘情比金坚’都是谎言,钻石禁不起高温,琉璃也太脆。越是好的东西就越留不得在身边。”
6、果忘掉过程,只记住结果,卑微一点地去爱,怎么样都是相守一生。
7、她要他说:我信你,我懂。而不是:我要你,我不在乎。
8、然而,如果命运自有它的轨迹,人最大的幸运和所有勇气的来源不就是在开头的时候无法预知结局吗?
9、夜风真是个好东西,它可以在一瞬间把人变得无比清醒,当然,也可以搅碎一个刚织就的梦,把一颗心变得很凉。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语录范文3
1、如果我早点遇着你,我们是不是就不会相差一锦年。
2、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离开你。
3、就像童话,午夜一到,马车变回了南瓜,公主变回了灰姑娘,只有王子,依旧是王子。
4、不能见面的时候,他们相互思念。可是一旦能够见面,一旦在走在一起,他们又会相互折磨。
5、你终于还是承认。你承认你还是放不开他,放不开你们的往事。
6、当然有过那样的一个人,是生命中不可磨灭的烙印。有了他,世上别的人都可以被忽略。即使把握不住任何有关于爱情的线索,也深深感激他陪同我度过的漫漫人生。即使人暮黄昏黯然回望,也庆幸曾经有泪是为他而流。
7、真正的幸福并不是要与不爱的长相厮守,只要你能握紧我的手,哪怕蹉跎漫长的时光,我也要来到这个世界与你相遇。
8、是为了留下别人的记忆,又或者是,在别人那里留下记忆,忧伤到麻木。
9、原来,没有你,日子这样难熬。
10、有道是,云雨巫山枉断肠,原来这生生死死的徘徊,不过是笑话一场。
11、少女嘉言沉醉于对周亦晨的爱恋中,无法自拔,虽然明明知道,一切皆是枉然。或者,当我们沉醉时,我们会看不清自己,看不清对方,看不清未来及希望。又或者,当我们渐渐老去,回首之时,才发觉,那些渴望而不能够得到的东西,它们,永远住在,我们无法抵达的森林里。
12、如果情感喝岁月,也能轻轻撕碎,扔到海中,那么,我愿意从此就在海底沉默。你的言语,我爱听,却不懂的,我的沉默,你愿见,却看不明白。
13、人们对于生命的馈赠总是显得如此心平气和,我们无法抗拒,却要一并应承错过。只能奢望下次契机出现时能坦然迎接,可即使在期望与焦虑中熬过整个严冬,邂逅的,也未必就是春暖花开。
14、原来每时每刻,这世上的爱与不爱的都在告别。
15、为什么要那么痛苦的忘记一个,时间自然会使你忘记。
16、是的,我说了我相信你,可就算是Believe,中间也藏了个Lie.
17、原来,世事都敌不过时间。喜怒哀乐都是它的手下败将。
18、请你再带我回到我们认识的第一个仲夏夜,我们要背靠背看星星,一直走到下一个夏天的夜晚。
19、也许有一天,我会笑着回来。也许,我将请求你遗忘。我不能用那样丑陋的无法自控的模样来说我爱你。我宁愿,从此缄默。
20、你曾经不被人所爱,你才会珍惜将来那个爱你的人。
21、谁不希望有那样一个人,许你今生来世,永不相弃。
22、你许给我的未来那么长,可是你却这样不够坚强。
23、如果不相信他,那还有什么资格说爱呢?如果这一切可以重新开始,那我宁愿在最初的时候--不要遇见他。没有你,我哪里都不去。
24、站在六楼望下,眼里是忍了又忍的眼泪。辞远,我们不说那么虚幻的东西。来生太飘渺,我只要今世。今世爱你就足够。
25、人生若只如初见,便可省略诸多的怨怼。她说的,人生再好,怎如初见。她这一生,早就覆水难收。唯一的契机,只是在初见的那一瞬间,却无法永恒。
26、世界上最好的爱,就是让所爱的人找到自己的爱。
27、也许只有经历,才让我们懂得什么是喜欢,什么是爱,什么是最爱。
28、我就像苍耳一样,想随着你到天涯,可你却将我丢失在十六岁的那年夏季,可是我再也找不到家。
29、如果我不爱你,我就不会思念你,我就不会妒忌你身边的异性,我也不会失去自信心喝斗志,我更不会痛。如果我不够爱你,那该多好。
30、你是否相信,世上所以的感情都会走向分离。芸芸众生,恰逢其会,然后分道扬镳。有关这些,犹如一幕幕黑白电影在回忆里一闪而过。所有的心,在磨难中渐渐式微成一块坚硬而冷酷的石头,却再也找不到一个人剥去粗糙的壳来窥视其中柔软的核。
31、我一直不曾明白,我的爱,原来只是一个虚无的梦境,把眼角最后一滴眼泪的余温挥发掉,我就应该幸福了,傻瓜,答应我,一夜一定要幸福啊!
32、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和缘分,所谓的惜缘和分离,有时就是这么让人无力承担的轻,与飘渺。
33、只是一个人安静地流泪,悲伤到不能自已。再也回不来了,那些安静幸福的时光,那些相濡以沫的爱情,再也找不回来了。整个世界,都空了。
34、后来你们擦肩而过,他的身边是陌生红颜。你装作什么都没有看见,什么都可以不在乎了。但是朋友没有放走你眼中稍瞬即逝的悲伤。他们说你要是想哭就哭出来。你有些恼了,你不明白为什么大家连你作鸵鸟的权利都不给你。你开口要辩解却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35、爱火,还是不应该重燃的,重燃了,从前那些美丽的回忆回化为乌有。如果我们重聚,也许我回带着他深深的思念活着,直到肉体衰朽,可是,这一刻,我却恨他。所有的美好日子,已经远去一去不回。
36、你终于知道你们是真的早就结束了,没有续集了。你漂亮的坚持他根本就不需要。
37、没错,我们是相爱过,在那个青葱时代仓促缠绵,可到了现在,还说这些还有什么意义。再怎么眷恋,也不过是一声唏嘘。
38、如花美眷,敌不过似水流年。原来那些你爱我的错觉,都不过是一枕黄粱。
39、她不依不饶地紧紧抓住那些只会让她难过的往事,一遍一遍地敷衍自己,做一株醉生梦死的罂粟,散发独特的末世繁华气息。像一匹色彩明艳却日益蒙尘的锦缎,只有颓败的凄美。
40、她知道,既然不能开始,就只能离去。
41、有些人注定是等待别人的,有些人注定是被别人等的。
42、爱一个人需要一分钟,但是恨一个人只需要一秒。
43、爱情并不复杂,来来去去不过三个字,不是我爱你,我恨你,便是算了吧,你好吗?对不起。
44、我希望你能遇见一个女子,不再让你受暧昧的苦,予你幸福,予你安稳,予你风雨不倒的感情。
45、想你,我会更孤单。
46、那些温暖,以及纯真,在岁月的侵蚀下,已成虚妄。唯一的感恩,是在我们初初相见的那一刻。
47、像离开一个再也回不去的城市,像传闻里所有陈词滥调的故事,你不见了我才这样想念你。
48、如果我们之间有1000步的距离,你只要跨出第1步,我就会朝你的方向走剩下的999步
49、我想,都是我不好,如果我懂事一点,沉稳一点,走过去,问清楚,一切都不会是现在这样。
50、你再也遇不到一个人这样爱你,我亦不会再这样爱一个人。
51、人生不是电影,没有倒带,就像我们的爱情,在那个深夜戛然而止。
52、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童话,并且,坚信不移。
53、身边还是有好多的朋友,但你知道有些东西是无法被取代的。他是你的灾难,你在劫难逃,恍然间又想起你曾经问过的那个问题。呵。原来真的又这样一个人会让你心甘情愿的追着他的灵魂漂泊不定,即便知道那是一场流离失所的放逐。没有办法,你知道,你无法获得解脱。
54、也许每个动荡的青春的最后,都有一个最最平常的结局。我仅仅是希望你此后的人生顺畅,岁月静好,万事如意。而属于我的人生,有一段记忆,独属于你。
55、是吧,应该是这样的,忘了之后才没有亏欠。但这样的割舍会有怎样的疼痛呢。不知道,但那绝对是难以承受的。多少人告诉你以后你会爱上别人的,但你知道,不会了。你忽然感谢上天此时赠你一场大雨因为它,没有人看得到你脸上的泪。
56、凡事皆有代价,快乐的代价就是痛苦。
57、你一直不来,我只得离开。
58、我们只是不可以在一起,但我爱上了你,并决定一直到底。
59、开始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总会有终结。
60、他不是归人,只是过客
61、曾经相遇,总胜过从未碰头。
62、缘起缘灭,缘浓缘淡,不是我们能控制的。我们能做到的,是在因缘际会的时候好好的珍惜那短暂的时光
63、虽然在最伤心的时候,他们都没有机会安慰到对方,但是此刻踩在雪地里的脚印,却并不是孤单的。
64、爱一个人而不自知,幡然醒悟的时候,总会有种淋漓的痛楚,以及一种豁然的畅快。
65、如果时光变了,世界暗了/整个城市的灯都闭上了眼/在你看不到我的时候/我是不是就可以对你说/我爱你。
66、回到那面金壁琉璃墙,从此便是湘水两茫茫,原来不是只有生离死别,阴谋算计,才算是悲凉。
67、你就是我的劫难,而我,却在劫难逃。
68、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那其实不是相守白头的誓言,而是悲伤的诗歌,诉说情人无法相守,破碎远去的幻梦。
69、年少的爱情是信仰或者是沿途的风光,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时光已经泛黄,过不去的都过去了。是谁说的,有些爱终是散落在人海。
70、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总会有点害怕,怕得到他,怕失掉他。
71、他耗尽了你的感情,他是你丧失爱人的能力之前最后爱上的人。他走了,你却再也无法爱任何人了。不是因噎废食,是曾经沧海。你想瞻仰爱情的遗容,最终却发现那爱早就面目全非。
72、她是我今生无论走到哪里都忘不掉的人,我不见得如何深爱她,可再也不会有一个人那么轻易就让我心痛
73、假使活着本身是失败。毁灭。伤感和贫困。死了便是幸福和咏叹生命的歌谣。
74、不喜欢一个人,原来是无法用感动来支撑起爱情的摩天大厦的。
75、我想,爱情里最伤人的就是记忆,如果没有那些回忆,我也不会如此伤心。
76、可是我从没怀疑,爱你是我做过的最好的事。
77、这一次,他没有挽留,有些缘分就是需要,到了期限,就抓不住了。
78、这个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个人,让你爱得愿意为他做任何事,让你爱得很想很想,为他死。
79、有些情爱,任时光侵袭,也始终无法忘记。有些情爱,注定要埋在心里,蹉跎一生。
80、(编者)年少时都曾那样的执着,或因一件事物,或因,一份感情。那些可长可短的情绪会幻化成一种力量,令我们痛不欲生,或,生不如死。
81、两人之间要是又一个太聪明,另一个就会输得很惨。你没有自不量力,自始至终你都知道你不是他的对手
82、你是专属于我的独家记忆,其中所有是悲欢喜乐,都只有自己晓得。
83、于是真的开始在这个城市特立独行。你成为了自己臆想中的女子,睿智而严谨。只是,没有爱情了。有新结识的朋友笑你冷血。他们不知,曾几何时,你也是把爱情看的比生命还重要的女子。曾几何时你也对爱情顶礼膜拜。
84、不属于我的东西,我不要。不是真心给我的东西,我不要。
85、他每次出现在你面前都那么从容。你终于明白,他不是不知道你还爱他,他只是不想知道。
86、。没有一丝一毫的防备全心投入的爱,泥足深陷,无法自拔。你愿意在那样的温柔里沉溺,宛如飞蛾扑火般义无返顾。过往的感情犹如心里的一根刺,看不倒伤口但是隐隐作痛。但他却是一把钝刀,在你的心上重重的砍下去,这一次,不痛,因为已经是残缺。
87、我们也许可以同时爱两个人,又被两个人所爱。遗憾的使我们只能跟其中的一个人厮守到老。
88、圣经说,不要叫醒我的亲爱,等他自己愿意。
89、最初的梦境,是我们都在沉睡。
90、喜欢一个人,是不会由痛苦的。爱一个人,也许哟绵长的痛苦,担他给我的快乐,也是世上最大的快乐。
91、天已微凉,我已长大,学会微笑,学会坚强,学会不再掉眼泪,但却依旧学不会--忘记他。
92、只是,再也回不到过去了。他不在这里,整个城市都失去了最初的意义。它像一座巨大的冢,陪你祭奠逝去的爱情。失了他,这个地方再也没有任何的温暖何眷恋。
93、就这样开始遗忘,其实也没有什么艰难,就让潮汐洗涤往事,就让年轮画成句号,就让记忆,此地深埋。
94、可是美丽如她怎么也留不住你的心,你们笑得那么自然,我实在是不懂,有过爱情的人怎么可以这么云淡风清?
95、你可曾懂得,生不逢时是怎样的无奈?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语录范文4
写给同学的毕业赠言语录【最新版】
1、你走来的时候,我的期待在远方;你离去的时候,你就是我梦绕魂牵的期待。
2、梦被黎明轻轻地摇醒,朦胧中我再说一句多情的悄悄话:晚上再与你相见。
3、路遥遥,心漫漫,伤离别,何感叹;风潇潇,夜长长,盼君至,不觉眠。
4、留下相逢的倩影,带走萌芽的相思草,惟有绿色的邮路,载下别离的思念。
5、临别请你喝一杯故土的水,你走遍天下,也别忘了把家乡装在胸中。
6、离别是暂时的,共度人生是永远的,离别滋生相思情,使我们的爱情更炽热。
7、离别时,留下一串艰难的足迹;相逢时,欢愉一对欣喜的身影没有离别的痛苦,也就没有相逢的欢愉。
8、离别,泪水成了留言,你说:这泪可以凝结成珍珠,变成永久的纪念。
9、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离绪千种,期待着一次重逢。
10、尽管是匆匆地相逢,匆匆地离别,但短促的生命历程中我们拥有着永恒,相信今日的友情是明日最好的回忆。
11、今天笑着和你分手,但愿不日笑着把你迎接。
12、今日同窗分手,道一句:珍重!明天校友重逢,贺一声:成功!
13、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需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日何夕,君无陌路。
14、高山重洋将我们分离,没奈何我只能在回忆中与你重逢,在梦境中与你相遇。
15、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16、分别时,我们没有流连的泪眼,相对,无语。看夕阳透过文峰塔尖,把它的余晖洒在西清河畔。
17、不要勉强自己,明天没什么特别!只是想你能完完全全陪我在你有时间我离开前。
18、别离的泪水,为记忆的长河增添新的浪花;别离的祝福,为再一次相聚拉开了序幕。
19、白浪给你献花,阳光与你拥抱,海鸥与你话别,啊,生活的大海托着你青春的船只启航了。
20、愿我的临别赠言是一把伞,能为你遮挡征途上的烈日与风雨。
写给同学的毕业赠言语录【精彩版】
1、知识是引导人走向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火炬,知识不是孔雀华丽而累赘的羽毛,而是雄鹰朴实矫健的双翅,知识使你有智慧。知识是辽阔的天空,任鸟儿自由自在地飞翔。愿你张开翅膀,在知识的蓝天中自由飞翔!
2、不要说一天的时候短暂,无足轻重,人生的漫长岁月就由这一天一天连接而成;愿你珍惜生命征途上的每一个一天,让每天都朝气蓬勃地向前进。
3、生活像广阔的大海一样,烟波浩瀚中保存着无数的奇迹。愿我们乘风破浪,做这些奇迹的勇敢探秘者。
4、朋友,愿你长成一棵大树:春天,绽放美丽的花朵;夏天,结成一片浓密的绿荫;秋天,送出一树丰硕的甜果;冬天,做一个养精蓄锐的好梦!
5、不管是晴天、阴天、雨天,能见到你的一天,就是晴朗的一天;不管是昨天、今天、明天,能和你在一起的一天,就是美好的一天。
6、当你们选择好最高的顶峰,选择好攀登上去的道路以后,这就需要有坚定不移的决心,百折不挠的勇气。因为只有这样,你们才不会为半途中的坎坷不平的道路所难倒;你们才不会在悬崖峭壁之间摇头叹气;你们才不会被丛生的荆棘挡住去路;你们才会毫不犹豫、毫不动摇地勇往直前,直接奔向那光辉的顶峰。
7、放眼望去,此时的校园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欢笑,似乎总是默默地睡着,也许是它也不想与相处了四年的小伙伴分离吧!平日总是坐在树下乘凉,大家在一起畅谈心声,而再次坐到这里的我却显得那样的孤寂与安静,我喜欢这个校园,喜欢它的生机与活力,喜欢它的温馨与和睦,喜欢它的一切一切……
8、如果林子里有两条岔路:一条芳草萋萋,不曾被践踏;一条足迹斑斑,有许多人走过。朋友,你将选择哪一条?我相信你会去踩出一条新路来。
9、青年是生命之晨,黎明之光,栋梁之材,由幼树长成,人的成功与失败往往从青春开始。愿珍惜青春,努力奋斗!
10、社会是一部书,让我们刻苦地去攻读它,去领会它的深切含意,再去续写它的新篇。
11、别离,是有点难舍,但不怅然;是有点遗憾,但不悲观。因为我们有相逢的希望在安慰。
12、愿你像那小小的溪流,把高高的山峰作为生命的起点,一路跳跃,一路欢腾,勇敢地,勇敢地奔向生活的大海……
13、只有在生活的海洋中不畏险阻,成为搏击风浪的弄潮儿,才有幸领略人生道路上的绚丽风光。愿你成为勇敢的弄潮儿。
14、要平凡,但不平庸;要大胆,但不大意;要敢说,但不空说;要多思,但不乱思;要大干,但不蛮干;要谦让,但不迁就;要虚心,但不虚荣;要勇敢,但不横蛮。
15、徐徐的轻风带去了我无尽的思念,温暖的阳光捎去了我无数的祝福。春光可以融化冰雪;冰雪可以带走秋天,但这颗为母校默默祈祷的心,永远驻足在这里……
16、孤独是最意味深长的赠品,受此赠礼的人,从此学会爱自己,也学会了理解别人孤独的灵魂和深藏于他们之中的深深的爱。
17、你长着一对翅膀,坚韧地飞吧,不要被风雨所折服;诚挚地飞吧,不要因蜜汁的香甜所陶醉,愿你朝着远大的目标,飞向美好的未来。
18、如果你们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谨慎为兄弟,以希望为星光。
19、生活是一本博大精深的百科全书,别人的注释永远代替不了自己的理解。愿我们认真阅读,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20、短暂的别离,是为了永久的相聚,让我们期盼,那份永恒的喜悦。
写给同学的毕业赠言语录【经典版】
1、我感谢,陪我一起度过初中生涯的同学们,感学他们陪伴我一起给我的初中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2、我们即将步入新的生活,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所拥有的青春和友谊,用真情去浇灌友谊的花蕾。
3、我想,我们还会不断地相遇,就像当初我们不经意地走到一起。我想,我们还会如此,轻轻地深深地把彼此记起,就像时光在心里烙下的印痕。
4、与你相识,我感到无比幸运,而能与你相知,我倍感生命的充实,以前嬉笑相伴的日子我将深藏,以后不可测的日子,愿你多保重。
5、在此毕业之际,我面对同学们的毕业纪念册,内心无比激动。三年来,我们记住了老师的恩情,也忘不了同学的友谊。想来想去,我在小明的毕业纪念册上写下:不“打”不相识。
6、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我们从站在
学校的舞台上,一下子跑到了照分班照的台阶上。一窝蜂地站上去,傻乎乎地微笑,咔嚓一声后,又一窝蜂地散开。
7、终于毕业了。本以为在离开的时候我应该会是多么悲伤与激动,可是却没有,初中生活里,即使发生过再怎么不开心的事,人的感情是不可预知的。初中里我们经历的风风雨雨,开心,痛苦,甚至绝望……所有的所有都是我们一起在度过。
8、毕业了,就像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从此,我们告别一段年少轻狂的岁月,一个充满幻想的时代……毕业的前写日子,时间过得好像流沙,看起来漫长,却无时无刻不在逝去;想挽留,一伸手,有限的时光却在之间悄然溜走,毕业答辩,散伙宴席,举手话别,各奔东西……
9、毕业如一扇玻璃,我很平静地走过了一扇又一扇,总以为凛冽的碎片不会割伤自己,只是回头一看,不仅是一地的流质,还有哭泣的过往。
10、当我轻松地将试卷答完,为自己的初中生活画上一个句号时,暮然回首,原来一切都那么值得回味。我亲爱的初中生活,再见!
11、多彩的初中生活就要过去了,回首往日,一切就像是在昨天。三年的初中生活,无尽的酸甜苦辣,在这即将告别的日子,一起涌上心头。
12、还异常清晰地记得去云峰山野炊的时光,我们一路走一路寻觅春天的足迹。怎么敢忘记广组长带着我的高压锅闯天下,龙厨师炒的那一大桌子菜,那一大锅被我们抢完的没有盐的汤,还有屈屈就要被风吹走的小身板儿。
13、记得毕业前,陌说:灯光下的黄晕很美,不会孤单行走,至少还有我陪着。可我不知是因为年少无知走进了天长地久,还是不顾遍体鳞伤执意闯进天长地久。
14、每一个相聚的日子,都有阳光和被吹乱的粉尘作证。老师们曾经在我们班的黑板上写完了一盒又一盒的粉笔,我们在许许多多充满阳光的日子里,共同奔跑,努力奋斗。
15、哦,我们的青春咏叹,我们的花季故事,我们挥斥方遒的青春故事,我们在一起的峥嵘岁月,不离不弃,永远珍藏在心里。
16、人有悲欢离合,不知道这个是受说什么为好,大家都说这样的话,初中生涯结束了,现在都有点舍不得离开初中的时代,但是事实终究是事实,过了的事是不可能再回来的,以为时间是不等人的,因此敢于面对现实吧。为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做准备吧。
17、若不得不分离,也要好好地说声“再见”,也要在心里存着一份感激,感谢你给了我那一份终身难忘的甜蜜的回忆。
18、三年,在人生的旅程中不过是短短的一段,然而和你同桌三载,却使我终生难以忘怀。你是我记忆中的一粒珍珠,心里天幕上的一颗明星。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语录范文5
多年来我所分析的中国哲学,是16世纪王阳明及其弟子们所创建和发展的哲学。对他们来说,最终的问题在于:人自身如何能成为圣人,亦即如何能成为神圣的人(holyman)或圣徒(saint)。这些思想家是儒学家,但是这一基本的问题也可以类比于佛教徒的问题:人如何能够成为“佛”或“觉悟者”(anenlightenedone)。此乃每一佛教徒的最高目标。这些儒学家询问人之所以成为神圣的人或圣徒的原因、动力、手段和方法。我将汉语“圣人”译为“神圣的人或圣徒”,这个译法可能会遭到批评。有人会反驳说,必须将这个表述译为“智慧的人(awiseman)或智者(asage)”,因为这个问题关乎哲学而非宗教。不过在中国的精神史上,哲学和宗教并没有原则性的分离。而这些16世纪儒学家们的取向和兴趣,也具有一个宗教的维度。他们的“圣人”当然是“智者”,但也是“圣徒”。我在这里用“神圣”或“圣洁”翻译的“圣”这个字,在汉语里始终处在宗教的语境之中。
从中国哲学的语境出发,我想向胡塞尔现象学提出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关系到为其他的人和动物的某种同感(Mitgefühl)(同情sympathy,或感受feeling),
它对于这些16世纪的中国哲学家来说非常重要。第二个问题关系到道德良知与一个人对自己的意向行为或意向体验的直接意识之间的关系。
第三个问题关系到冥思的、寂静的①意识的意向性。
一、为他的直接感受(immediatefeelingforothers)
我在这里讨论的这些中国哲学家将那种使人能够履行神圣行为与生活的基本能力称为“良知”,我译为“原初知识(ursprünglichesWissen,originalknowledge)”。这个中文表述在当代的翻译者们那里得到了不同的翻译:“直观知识intuitiveknowledge”(DerkBodde,中文名为德克·卜德,或德博德)、“先天知识innateknowledge”(陈荣捷)、“对善的知识knowledgeofthegood”(秦家懿)等等。我在此只能略加提及,而无法详述翻译上各种差异之理由。当我们的16世纪哲学家谈论“良知”时,他们援引的是公元前4世纪到3世纪的儒家哲学家孟子。不过这个表述在孟子的文本中只出现了一次,它与人心中的德性(Tugenden)起源之学说有关。孟子区分了四种人类德性,人们大致可以译作“慈善”或“仁爱”(benevolenceorhumanheartedness)、“社会的正确”或“正义”(socialcorrect2nessorjustice)、“礼貌”(courtesy)和“智慧”(wisdom)。①他认为,这些德性不可能仅仅是从外部人为地灌输给人的,而是被安置在人的心灵和精神(HerzundGeist)中的禀赋(angelegt)②。这种在人的心灵和精神中的德性禀赋(Anlagen)尚不是德性,但却是其开端或萌芽。③所有这些开端或萌芽都被我们这里所讨论的那些16世纪哲学家们称作“良知”(原初知识),同时也在与孟子相同的意义上用“良能”(原初能力)这一表述来称呼它们。
孟子列举子女对父母的爱作为仁爱和慈善的德性之开端,但对此起源他也给出了另外两个非常直观的例子,我很乐意从现象学上来理解它们。对他来说这些例子提供了这样的证据:一个人如果本性或心灵尚未败坏,就“不忍”看到另一个人或者其他某种有感知的动物的痛苦。他在一处说到:“每一个人都有不忍见到他人受苦的心。这就是为什么当一个人突然见到一个小孩子快掉进井里的时候,他一定会感到惊吓和趋向于同情。这不是因为他想和孩子的父母交朋友,也不是因为他想要赢得他同乡和朋友的赞誉,甚至不是因为他不喜欢听到孩子的哭声。从这个例子来看,如果缺乏同情的心,就不是人。”(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另一个例子如下:一位国王问孟子,他作为一个国王,是否有能力保护其人民并带来和平。孟子回答说,国王有这样的能力,其理由在于如下他听到的关于这位国王的故事。“国王坐在大堂之上,有人牵着一头牛经过大堂的下面。国王看到了,问道:‘牛要到哪里去?’牵牛的人回答道:‘这头牛的血要被用来献祭给新钟。’国王说:‘省下它吧。我不忍看到它在恐惧中战栗的样子,好像一个无辜的人要受死刑一样。’那人问道:‘那么要废除献祭新钟的礼仪么?’国王回答说:‘这当然不能废除。用一头羊代替吧。’”(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孟子·梁惠王上》)
从这位国王的行为中,孟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国王拥有使得他能够成为一位好国王的心灵。他
对国王说:“百姓都认为你吝惜(杀牛的)花费,但是在我看来,我并不怀疑你是不忍(见到牛在受
①即仁、义、礼、智。———译注
②德文动词“anlegen”有放置的意思,与此相应的名词“Anlagen”一般译作“资质”或“禀赋”。它们含有“天生的”意思,与“习得的”相对立。———校注
③即“四端(本作‘耑’)”。《说文解字》:“耑,物初生之题也,上象生形,下象其根也。”———译注
·50·
《哲学研究》2009年第1期
苦)。”国王同意他,并且说:“怎么会有这样的百姓呢?我的国家虽然很小,但是我还不至于小气到吝惜一头牛的花费。我只是因为不忍见到它在恐惧中战栗⋯⋯所以用了头羊来代替。”孟子回答说,他不应该惊讶于百姓的错误看法,因为他用一头小的动物去换掉了一头大的。“如果你是因为动物无辜被杀而感到不安,那么在一头牛和一头羊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国王也对自己心里的感受有些迷惘。一方面他同意用羊代替牛并非出于吝啬,而是因为他不忍看到牛的战栗,另一方面他也同意杀掉另一头无辜的动物。孟子就他的感觉和看似矛盾的行为进行启发,说到:“你看到了牛,但是并未看到羊。一位君子对动物的态度应该是这样的:一旦他看到它们活着,就不忍看到它们去死,而一旦他听到它们的叫声,就不忍吃它们的肉。”(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王无异於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於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对国王对待牛和羊的态度的解释使我们联想到一个普遍现象:例如当我们仅仅在报纸上读到一场自然灾害或者其他某些人的苦难的时候,或者仅仅从收音机上听到而没有直观地想象其灾难性的情境的时候,我们一般不会自发地和衷心地去回应那些要求救助这些不幸受苦的人的呼吁。让我们去同感并因此而趋向于帮助的最好方法,是在电视上展示其他人的苦难的画面。当我们看到这些画面,我们一般会被映现出来的悲惨状况所震惊,并倾向于去帮助这些不幸的人。但这种自发的同感并不仅仅是感性的感知。电视上感动人的画面并不束缚在感性感知上。相反,它们是通过画面而发生的当下化(Vergegenwᄒrtigungen),并且基于想象之上。直观的回忆或者任何对描绘他人之悲惨处境的文字的直观的想象,也能够唤起自发的同情。
对于这些16世纪中国哲学家来说,这些仁爱或慈善之开端的例子可能是对人心中能够通过适当的滋养产生出导向神圣性的萌芽的最重要论证。它们之所以可能是最重要的论证,乃是因为对我们这里讨论的儒家哲学家来说,“仁”的德性不仅仅是最重要的德性,它自身中最终包含了其他一切德性,而且或许也是因为在孟子那里,要把握到其他德性的萌芽或开端,困难要大得多。孟子在一处将对他人的恭敬感(feelingofrespect)当作正义或社会性正确的根源,①在另一处又将这一德性的根源界定为一种羞耻感和厌恶感(afeelingofshameandafeelingofloathing)。对第二种描述,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情境来加以说明:当一个人对他人不尊敬时,他会自发地感到羞耻,并且他厌恶其他人不尊敬地对待他。孟子为这里的第二种情况给出了一个特殊语境中的例证:一个乞丐可能会拒绝接受他生命所必需的食物,如果这份食物是在对他的羞辱和踢打中被扔给他的话。②他会厌恶这种不尊敬的对待。但孟子在这个语境中并不想要展示在人心中有“义”的萌芽,而是想要展示有时候人们爱正义更甚于他的生命。孟子并未为我们在不尊敬或不正当地对待他人时所具有的羞耻感提供任何例证,相反,我们必须自己设想这样的例证:譬如,当某人为我们完成了某个我们请求他完成的任务,而我们
却不妥当、不尊敬地回报他的时候,我们就会为自己感到羞耻。
①见《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译注
②见《孟子·告子上》:“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译注
中国哲学向胡塞尔现象学之三问
·51·
孟子认为,在一定的场合对他人的尊重(feelingrespect)①或一种自发的恭敬(regard)或辞让(torecede),也是“礼”的萌芽②。但他没有给出例子来阐明他的意思。而在孟子的论述中,智慧德性的萌芽甚至更难以把握,他称这一萌芽为“肯定或否定之心”(affirmsanddenies)或者“赞同和不赞同之心。”(approvesanddisapproves)③
通过对人心中自发的善的感受和倾向的指明,孟子论证说,人的德性并非从外部教育得来,而是在其心灵中就有根基。④我们这里讨论的那些16世纪哲学家们就是在这样的感觉和倾向中,发现了让人能够成圣之心灵的原初力量。
在两千多年后,在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中,孟子关于同情的具体例证也可以为我们(西方人)直接理解和领悟,这真是非常奇妙。孟子在这里似乎说出了某种普遍人性的东西。这样一种同感如何能够更为清楚地从现象学上加以理解呢?我们首先尝试找到其他一些能够成为这种“人的德性之开端或萌芽”的同感的例子。我们了解这样的经验:当一个人在我们面前为他的处境而哭诉时,我们会为其所感染,以致有一种自发的倾向去设法帮助他脱离不幸的处境。这样一种同感总是一种怜悯,或一种对处于糟糕处境中的他人或其他生灵的同感么?也可能存在着一种在与他人交往关系方面的原初欢乐,以及一种自发的倾向,去赠予他们某些东西,或者去做一些对他们而言的善事。这种对为他们做善事的自发倾向有可能变成慷慨(generosity)的德性。另一种自发的充满欢乐的同感,也许是我们对那些基于善意而馈赠或帮助过我们的人所抱有的自发感激。在这种感激之情中,包含着一种通过适当的行为来回报他人之善意的倾向。这种自发的感受也能够变成一种重要的德性。托马斯·阿奎那便把对上帝的感激视为虔诚或宗教的根源。(《神学大全》,第2部下,问题106,回答1,论题1)或许我们也应该将以下这样一种自发的欲求算作德性的情感“萌芽”:它尤其在孩子身上表现出来,如向其他人去指明周围环境中的某个东西,让人注意到它,或告诉人们有些什么东西以及它是怎样的,而且自发地避免去说某些错误的事情,或者倾向于否定错误的东西等等;因为从这种欲求中有可能产生出“真诚”德性的萌芽。向他人说真话的倾向要比欺骗他人的倾向更为原初:孩子们在能够说谎之前就已经会说真话了。人心的各种自发倾向看上去是内在关联的,因为它们只有在其统一性中才能够实现为真正的德性。譬如说,一个真正有同感的人必然也是一个感恩的、顾及他人的、尊重他人的、正直的且真诚的人。这些感受和倾向并非是那种能够相互分离地得到实现的人之能力,例如那种可以彼此分离地加以培养的数学才能和音乐才能。
我对胡塞尔现象学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如下:如何能够将这种自发的社会情感和倾向刻画为意向的生动体验呢?可以从突出以下两点开始:第一,这些感受的特点在于,它们并不是仅仅意向地涉及到一个人自身的处境,类似喜、怒、哀、乐、怕的感受便有可能是这种自身处境。相反,这些社会性感受和倾向的意向性乃是指向一些对其他人或其他生灵而言的处境。一个人在这样的处境中才会同情:譬如说对他人来说悲惨的、危险的事件,或者某人为自己对他人的行为不尊敬或侮辱人而感到羞耻;或者某人寻找可以令另一个人快乐的礼物;或者某人因为收到了来自于他人之善心的令人愉悦的东西而非常感激。因此这种社会性感受有一种对象化的意向性,它不仅是朝向一个人自身处境中的某物,
也是朝向对他人或其他生灵而言的处境。
①见《孟子·告子上》:“恭敬之心,礼也。”———译注
②见《孟子·公孙丑上》:“辞让之心,礼之端也。”———译注
③见《孟子·公孙丑上》:“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或《孟子·告子上》:“是非之心,智也。”———译注
④见《孟子·告子上》:“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译注
·52·
《哲学研究》2009年第1期
第二,这些意向性地朝向其他人之处境的感受,渴望着为其他人或其他生灵而行动,并且只是在这些行动中才获得满足。如果对他人的同感并不带来为了其人的对应行动,就会变为虚假的同情,或者就会消散。因此,这是一种包含着为了其他人或生灵而行动之倾向的感受。譬如说,看到一个小孩就要坠入井里而感到的同情,就包含了去把他抓住不让掉下去,或者如果他已经掉了下去就把他救出来的倾向。那些在意向上仅仅指向一个人自身处境的感受,自身也包含了动作的倾向,但这些并不是为他人行动的倾向。事实上,它们是表达性的动作,或者是情感性的姿态,譬如高兴时跳起来或欢呼,悲伤时哭泣或抽搐,愤怒时咆哮或挥拳,恐惧时后退等等。这些表达性的动作与它们所“表达”的情感是一致的,并且不是为了他者的行动。这些感受在动作中被表达,但是却不是在行动中被实现。这些感受也不能够变成德性。收到礼物而感到的单纯快乐还不是感激之情。诸如同感这样的社会性感受并不只是感受,而同时也是为他者而行动的倾向。
但是这两种特点只是关于这些社会性感受的一种非常粗糙的初步刻画。如对于那个就要掉下井的小孩,或者那头就要被送进屠宰房的牛的同感(同情sympathy),我们如何能有一种更确切的理解呢?它是否如休谟所解释的那样,是以某种方式将他人的感受转移到我们自己身上呢?休谟的解释以这样的经验为出发点:“一个性情和善的人立刻就会和他的同伴们性情相投”。(休谟,第353页)他是这样解释的:我们同伴的表情及其谈话首先传达给我们一个他们情感的观念。“这个观念立刻转变为一个印象,得到那样大的程度的强力和活泼性,以至于变为那个情感自身。”(同上)这里,休谟将同情当作一种感受的暗示性注入或同感的回应。亚当·斯密则以另一种方式去理解对孩童掉进井里或者牛被拉到屠宰房的同情:他将同情设想为“设身处地的想象”。(斯密,第5页)按这种解说,同情就在于想象地把自己放在另一个人或者另一个动物的处境中,并且想象地从其视角出发感受其处境。但是,这两种描述看上去均未能解释孟子和我们所提供的例子。当我们被孩子将要坠入井中的一幕所震惊,并努力要让他脱离危险时,我们并未如休谟所解释的那样接受孩子的感受。如果我们稍稍改变这个例子,这一点就很明显了:我记得多年前的一个冬天,我曾和我的姐姐一同散步。我们忽然看到她当时只有五岁的儿子,正俯身乘着雪橇以极快的速度从一个陡坡上呼啸而下。我们都感到了惊吓,以至于我和我姐姐都想要把他抓住,不让他去这么冒险。我姐姐告诉我:她没法看着她的儿子驾雪橇这么快,如孟子所说,她“不忍”看到她的儿子在这种危险的处境中。但是她并没有抓着他不让他去冒险。实际上,她扭头望向旁边,去逃避这对她来说无法忍受的景象。她解释给我说,她已经不得不禁止她的孩子们干那么多事情,所以她不想再禁止儿子去开心地滑雪;而且到现在还没有出事,所以她相信接下去也没问题。这个例子展示了两点:第一,我们看到这个小淘气在这种危险的处境中,因而感到了惊吓。但这种被惊吓的感受不可能是从他身上被注入到我们身上的,因为他自己并没有因为滑得那么快而被惊吓,反而觉得这很有乐趣。第二,我的姐姐之所以忍住了,没有一看到儿子在做危险的滑雪这惊人一幕就进行干涉,是因为在她的想象里,她把自己放在儿子的处境中,并理解了快速滑雪对她的儿子是非常可取、非常愉快的,而她并不想破坏这种享受。因此,将她自身放在这种处境中这一点不能解释她看到小淘气进行危险滑雪时所感到的惊恐以及把他抓住的倾向,而只能解释她何以克服这种第一性的、自发的倾向。再举一个例子:当我们看到一个成年人有意投井,或者从高楼上跳下来的时候,我们被惊吓了,而且可能也有设法阻止其自杀的倾向,但是当看到这惊人一幕之时,我们并没有从这个自杀者身上接受其对生活的厌倦,亦即我们并不是在这一意义上同感他。在突然看到孩子坠入井中的例子中,如果既不能将我们的惊吓和“不忍”理解为这个孩子的感受注入我们体内,也不能将其理解为对孩子所认知到的和情感上所经验到的处境的想象的话,那么我们该如何解释这些感受呢?我们必须坚持以下事实:我们之所以受惊吓,并不是因为这个处境被我们
中国哲学向胡塞尔现象学之三问
·53·
体验为(感受为)对我们自己是危险的,而是因为它被我们体验为对另一个人(füreinenanderenMenschen)是危险的;我们为另一个人(füreinenanderen)而受惊吓,并且我们并不具有为我们自己而是具有为这另一个人(fürdiesenanderenMenschen)去做某事来抵御这个危险处境的倾向。
在1920年的伦理学讲座中,胡塞尔批评休谟的同情理论,认为它混淆了真正的同情和暗示性的感受转移。在这一语境中他写到:“怜悯(Mitleiden)并不意味着和他人受同样的苦,而是(意味着)随他而苦(ihnbemitleiden),为他在受苦而苦,以及因他在受苦而苦。”(Husserl,2004,S.
194)①不过,胡塞尔对怜悯的界定———为他人在受苦而苦以及因他人在受苦而受苦———对于我们
所援引的孟子的例子并不奏效:任何人如果突然看到一个小孩将要坠入井中,他并不是因为对孩子被惊吓或者将要坠入井中而害怕或痛苦才感到惊吓或痛苦。但是,就在我们刚才引用的那句话后面,像想要描述这个事态一样,胡塞尔紧接着说:“我们的怜悯与他人之苦一样,只是间接地朝向同一个客体。当我为一个人父亲的死而与他同苦时,我并不直接因为其父亲的死而苦,而是因为他失去了父亲才苦。”(ibid)我觉得,在对怜悯的第二个界定中,胡塞尔说出了某些与第一个界定不同的东西:他不再说“我们在为他者受苦的同苦中受苦,或因他受苦而受苦”;而是说“为这个他人失去了父亲而受苦”。在这一怜悯中,我们为之受苦的是对他者来说的苦痛处境,而不是他在受苦,不是因他在受苦。我们当然也能够“为他人在受苦以及因他人在受苦而苦”,但这和“因为他失去了父亲而受苦”不是一回事,与孟子的例子中所涉及的怜悯也大相径庭。“为他人在受苦而苦以及因他人在受苦而苦”是某种比为对他者来说不幸的处境难受更复杂的东西,且与后者相比可能是次生的。我认为,“为他人在受苦而苦以及因他人在受苦而苦”包含一种对他者的感受和感觉的反思对象化(reflektier2endeVergegenstᄒndlichung),而为对他者而言的不幸处境的受苦从现象学上说则更为自发、更为原初,且在其意识结构中更为简单。它正好对应于我们之前在孟子的例子中对同情的规定:我们为他人的可悲外在处境而受苦,我们为他悲伤。他人父亲的死对我们本身来说并不直接是令人悲伤的,或许我们本人从不认识他的父亲,他的死对我们来说不是损失。但是我们却因这一他人所面临的处境而被触动、被震惊。这种怜悯不仅仅是一种感觉,而且包含了做些什么的倾向,亦即去安慰这个人,去设法帮助这个悲伤的人,去做任何传统上被当作吊唁的事情。这样一种对他人之不幸的同感及其安慰他人的倾向,我们在两三岁儿童身上也能发现,因此它能够成为德性的开端或萌芽。对于他人的感受的反思,譬如对他对他父亲的死究竟觉得如何、为什么他这么感觉、为什么他如此哀痛而不能克服其悲伤的反思,以及我们因为他如此悲伤而感到的悲伤,这是和对他者是不幸的处境所引起的自发悲伤不同的东西。尽管胡塞尔在这个1920年开始的伦理学讲座中并没有明确区别,但在一份可能与此讲座相关的研究手稿———该手稿作为讨论主体间性现象学的《胡塞尔全集》第十四卷附录二十四发表———中,胡塞尔本人提出了这个区分。在其中他写到:“他人为他的母亲死了或为他的财产损失了而忧伤,我也因此感到忧伤。但是我也因他忧伤而忧伤。在这里哪一个忧伤是原本的呢?他的悲伤⋯⋯是我悲伤的对象么?或者那个令他忧伤的东西原本就是一种令我忧伤的东西呢?”(ibid,1973a,S.189)
在同一份文本中,胡塞尔也尝试建立起在同感(Mitfühlen)他人和回忆自己以前的感知、感受和意愿之间的初步类似性。不过这种初步的尝试却走进了死胡同。他以下述命题开始:“人们可以说:正常的回忆是某种像同情一样的东西。”(ibid,S.185)因为在正常的回忆中,我们实际上“一同执
行了”对我们自己所记得的感知的信念:我们不只是记得在过去的感知中曾相信当时所感知到的,
①德文词“Mitleiden”的字面意思是“同⋯⋯一起受苦”,“悯”亦有“愁苦”之意,或可借中文中的“同甘共苦”一词而译作“共苦”或“同苦”。后面将根据语境分别译作“怜悯”或“同苦”。———校注
·54·
《哲学研究》2009年第1期
而且现在也相信过去所感知到的。引用胡塞尔的话:“在正常的记忆中有着‘同信(Mitglaube)’。人们可以说这是信念之同情(Glaubenssympathie)。”(Husserl,1973a,S.185)当我们意识到在我们现在所回忆的感知的当时受到了感官上的欺骗,或者过去的感知是一种幻觉的时候,这一“信念之同情”就终止了。类似地,我们能够“同情”所回忆起来的感受、欲望、意愿和行动,但当我们在感受或意愿等方面发生改变时就不能这么做了。然而,胡塞尔接着却论证,我们对他人的感受之同情这一方面和对回忆起来的本人的感知、感受和意愿的另一方面之间的类比不成立:“但这两方面的情况真的是一样的么?在回忆中,我当下的执态(意见Doxa)乃是惯留在我里面的、我过去的执态的持续进行、持续延伸,这里没有移情(Einfühlen)的问题。”(ibid,S.186)在这些思考中,当胡塞尔尝试将对他人的同情设想为和当下对自己过去的、记忆中的信念,感受和意愿之“一同执行(Mitvo2llziehen)”相似时,他暗示对他人的同情不仅在现象学上和他人发现自己处于不幸的境况中的受苦相区别,而且也和“为他人在受苦而受苦以及因他人在受苦而受苦”相区别。这种胡塞尔尝试着和对自己回忆中的感知和感受之同情相比拟的对他者的同情,并不是一种为了他者的感受或者对他者感受的感受。相反,这是一种与他者的感受相一致的感受。这是一种马克斯·舍勒在其《同情的本质与形式》中称为“相互共感(miteinanderfühlen)”的东西。譬如当父母在一起为孩子的诞生而欢喜,并意识到他们在这种喜悦中融合无间时,起作用的就是这种相互共感。
现在我的主要问题是:这种关于他者之危险处境的惊吓,这种对他者的苦痛处境的悲伤,或者一般说来,这种为了他者的感受,它们在自身中是否已经包括一种对他者的主体体验的表象,对他者在其处境中所主观感知到、感受到和意愿到的事物的表象?或者,当我们最原初地将一种处境经验为对于另一个生灵而言的处境时,这种经验方式就是对于这另一个生灵的单纯感受,同时我们却并不表象出他者的经验,也不尝试认知或理解它吗?当我们最原初地意识到另一个生灵是主体———即对于他来说有某物在此———时,这种最原初的意识到另一个主体的方式仅仅是一种情感么?对于他者的基本感受肯定包含着表象,即对于他者作为其中一个部分的、感性地可感知的处境的表象,以及对他者感性地可感知的行为举止的表象。但是这些表象并非对他者主体体验的表象,后者本身根本无法感性地被感知。对他者之感受的这种情感性是否优先于对他者的对象化认知呢?以下情形是否是真的:无需表象另一个生灵的体验,我们就已经能够将其感受为一个体验着的他者?胡塞尔在他的移情的现象学中所一再强调的是,表象另一个生灵、另一个主体就意味着从他的视角出发去表象这个主体。如胡塞尔所说,这就意味着将自己放在他者的视角上去表象。我认为这是正确的。但我也认为,对于他者的那些基本感受还不是这种将自己放在他者视角上的想象性表象。
有可能像孟子所想的那样,对于他者的基本感受乃是德性的原初推动力。但也如孟子所说,它们本身还不是德性;为了成为德性,它们需要被发展。现在我以为,反思的意识,即人们想象性地将自己放在另一个生灵的感知、感受和意愿的视角上,并且从这另一个生灵的视角出发设想“世界看上去如何”———这种反思意识对于将情感的驱动力转变为德性是必需的。让我们再看看我姐姐的例子:她看到她的小儿子在对他来说是危险的滑雪橇的时候受了惊吓,但是却没有阻止他不去滑雪。她以当下化的想象方式(vergegenwᄒrtigend)意识到滑雪从她儿子的视角来看非常快乐,所以不希望剥夺他的快乐。如果我们仅仅根据我们对他者的直接感受来对待他们,我们常常不会增进他们的福祉。在对他者之情感触发下的直接反应可能会伤害他。对他者如何感知和经验其处境的当下化想象表象,对于与他者良好的伦理关系是必要的。但是,这种对于另一个生灵的处境从他的视角来看究竟如何的当下化想象本身,仍然不包含以相应伦理方式对待他的动力。因为我们也能够从另一个人的视角出发来表象世界,以便更好地去迷惑他、欺诈他、蒙骗他,甚至杀了他。这种对他者的表象式理解也能够用于
中国哲学向胡塞尔现象学之三问
·55·
更为有效地获得自己利益的目的,并且扼杀对他者的直接感受。与另一个生灵的良好伦理关系的真正
动力,乃是孟子意义上的对他者的感受:它们是“德性的萌芽”,尽管它们本身还不足以成为德性。
二、道德意识与对自身意向行为之直接意识的关系
在16世纪,王阳明继承了孟子关于德性在人心中的“开端”和“萌芽”的学说。但是,他也看到了人心中与这些德性的“萌芽”相悖的倾向,即占有和自私的欲望。要想能够成为“圣人”,就必须消除这些欲望并实现“德性的萌芽”。我们想要对这些“占有和自私的欲望”是什么做一个更精确的现象学描述。根据王阳明所提供的例子,这首先不是一个直接感望(Begierden)的问题,而是对于社会地位、特别是对于社会声望的欲望:为了“美名”和声誉———或者如中国人常说的,为了“面子”———而奋斗。这种对美名和声誉的追求在王阳明的知识圈中十分盛行,在今天的知识圈中也很盛行。这是一种对单纯外表的追求,因此是对虚荣(vanitas)的追求。它无疑有非常复杂的现象学结构,不过我在此将它搁在一边。因为人心中既有好的倾向,也有坏的倾向,而人应当实现好的倾向和消除坏的倾向。王阳明就面对着人究竟如何能在心中的好坏倾向之间作区别的问题。他的学生询问,人能否被欺骗而将他自私的欲望设想成是“良知”的好倾向?他们通过一些寓言问道:这是不是可能像当一个人听到隔壁房中的一些声音而以为是他的儿子发出的时候,实际上却是一个贼在偷东西?王阳明回答道:在一种他称为“独处的知识”或者“独自的知识(独知)”———亦即一种独立于从他人那里得到的信息的知识———的原始意识中,人在不同的清晰程度下可以直接意识到这一意向的善恶。这一“独自的知识”王阳明也称为良知。在一封1527年的信中他写道:意向和“良知”应该被清楚地区分开来。当思想对实践需求作出反应而浮现时,我们就称为“意向”。在“意向”中有伦理的好与坏。能够知道意向的好与坏的,就被称为“良知”。如果一个人能够依赖良知,就不会有虚假了。(意与良知当分别明白。凡应物起念处,皆谓之意。意则有是有非,能知得意之是与非者,则谓之良知。依得良知,即无有不是矣。)(《王阳明全集》,第217页)在他对于一部儒学经典的阐释中他说道:从其自身出发,我心中的“良知”知道意向的一切发生。如果它是好的,我心中的良知仅从自身出发就知道;如果它是不好的,我心中的良知也仅从自身出发就知道。就此而论,这里不牵涉到其他人。(凡意念之发,吾心之良知无有不自知者。其善欤,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其不善欤,亦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是皆无所与于他人者也。)(同上,第971页)他明白地将这种“独知”和“良知”等同起来:“人们所说的其他人不知道,而唯独自己知道的东西,就是我心灵中良知所在的地方。”(所谓人所不知而己独知者,此正是吾心良知处。)(同上,第119页)
因此,王阳明假设了我们意向中一种直接的道德意识(moralischesBewusstsein),他称为“良知”或“独知”。这一意识已经呈现在我们意向的实行中,因此并非最初随着对这些意向的反思而出现。我们可以将这种意识理解为“道德意识(良知Gewissen)”。①
在这个语境中,我对胡塞尔现象学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是:这种我们的意向的直接道德意识与胡塞尔称为一切意向行为的原意识(Urbewusstsein),或萨特说的前反思意识(laconsciencepréréflexive),处在何种联系之中?我指的是这样的状况:我们的一切意向行为,诸如看到某物、思考某物、意欲某物,在我们对这些意向行为反思之前就已经被意识到了:当我们看、听、思考和欲望的时候,我们
“知道”自己在看和听,在思考,在想要(某物)。但是胡塞尔并未赋予对这种意向行为的原意识以
①德文的“Gewissen”或英文的“conscience”一般译为“良知”或“良心”。为与文中直接讨论的“良知”相区别,且为了凸显其与意识(Bewusstsein,consciousness)的联系,在此译为“道德意识”。———译注
·56·
《哲学研究》2009年第1期
任何道德内涵;它是一种意识(Bewusstsein,consciousness),但不是道德意识(Gewissen,moralcon2science)。在意识与道德意识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是不是我们在进行意向行为时,关于我们的意向行为所具有的“原意识”属于无关伦理的意向行为———譬如说,当我看到这篇英译文并绝望地在英语发音中挣扎时,或者说在我思考这些理论问题时———而道德意识则属于关乎道德的意向(意图
Absichten)呢?我们能把意向行为划分成两组,一组无关道德,一组有关道德,然后把“原意识”指派给第一组,把道德意识指派给第二组么?这种区分如何能被证实呢?在我们的欧洲传统中,纯粹从语言上就已暗示了一切意向行为的“意识”和“道德意识”之间的统一。因为二者都最初通过一个单词而成为概念,即希腊语中的syneidesis或拉丁语中的conscientia。在日耳曼语言的翻译中,“sy2neidesis”或“conscientia”一开始分化成了“Bewusstsein”和“Gewissen”,“consciousness”与“con2science”,或者,“bewustsijn”和“geweten”,①而在罗曼诸语言中,这一概念的统一仍然存在着。②在古代文本中,希腊词“syneidesis”或者对应的动词“syneidenaiheauto”(认识你自己)经常被用于道德的语境中。我的问题如下:对一切意向行为的道德中立的直接意识(consciousness),是否只是道德意识(Gewissen)的一个点状的、非独立的成分或抽象角度呢?实际上我们并非具有一个时间上同时的或接续的意向行为———诸如看、听、记忆、思考、意愿等等———之单纯集合,并且分别地意识到它们。相反,这一切意向行为只是一个或多或少统一的心理过程的抽象方面或要素,亦即它们只是意识之流中的涟漪或波浪。胡塞尔写道:“自我是感触与行动的极点,但这是一个贯穿在整个意识过程中的持续追求(Streben)的统一之极点。这种追求在其模态的多样性中构成了自我的生活。”(Husserl,1973a,S.173)如果意向的生活在其整体性中是追求,那么对它的意识就不可能是道德中立的,而是对其是好追求或是坏追求的道德意识。回到我的例子上来:当然,谈论我在看着这篇文本或者其文字时的“道德意识”,或者我在吃力地读出这些符号时的“道德意识”,这没有什么意义。但是所有这些意向行为都只是我如下追求的非独立成分:在这篇演讲中,向你们报告中国哲学中的一些问题,并且通过求助于胡塞尔的现象学而使得这些问题更容易理解一些。如果我的这种个别意向行为的具体关联被考虑进来的话,道德意识在此就不再是多余的了。因为在作这个演说之时,我在我的道德意识中知道,我是否在我的陈述中诚实而真切地面对你们,我是在说某种我有所洞见的东西,还是在提出一个空洞的、无凭无据的说法。对这种道德意识的追随,甚至可能就是最重要的哲学
“方法”。进一步来说,这篇演讲只是包罗万象又融贯一体的、由目的和意愿活动组成的生活的一部分,道德意识存在于这种生活中,即便人们并不总是按照它来行事。
在这一语境中我想要提出的进一步问题如下:道德意识作为对于自身意向的伦理性质的直接意识,它能够被理解为一种对自己在一个具体的实践处境中的意图和行动与自己对他者的基本倾向和感受———后者构成了孟子“良知”(ursprünglichenWissens)的概念———之间的一致或不一致的直接意识么?如果能够的话,道德意识或良知就是人在其感受、追求和意愿中是否与其自身相一致的意识。诚然,根据我们这里讨论的16世纪中国哲学家们的看法,“圣人”的意识并不是良知,亦即不再是对自身意向的道德善恶的意识。因为,由于圣人不再具有任何坏的意向,他也就不会意识到好的意向了。原因在于人们只能通过和坏的意向相对比才能认识到好的意向。胡塞尔肯定会同意这一点,他写道:“义务和责任的表达会令人想到穿越否定之物的过道。”(ibid,S.181)因此,圣人具有一种
不是道德良知的意识。但是根据这一逻辑,人们也得说:一个完全的恶人,即不具有任何良好意向的
①分别是德文、英文和荷兰文的翻译。———译注
②譬如在法文中,“conscience”既表示道德性的良心,也表示一般的意识、知觉。———译注
中国哲学向胡塞尔现象学之三问
·57·
恶人,也只有对他自己意向的意识,而没有关于其意向的道德意识。不过根据王阳明,事实上不可能有这样的人:据他说这个坏人也或多或少知道他在干坏事。这也就意味着,他心中原初的、自发的感受和倾向是无法得到彻底消除的。
三、寂静意识和意向性
根据王阳明学派所阐述的学说,人必定会通过以下方式来实施他那在诸意向之间做出道德区分的道德意识,即:他在其行为中通过意志追求而实现其善良意向并拒绝邪恶意向。但是在这一学派中却有一些重要人物反对王阳明的这一学说,他们拒绝这种建立在道德意识和意志追求之上的伦理行动过程,或者赋予这种行动以次要的地位。譬如,聂豹反对这种建立在道德意识和意志努力之上的行动,认为其导致了强加和人为的、而非自然的良好行为。他实践了一种返回心灵或精神的寂静(tranquil)“本体”的伦理练习,这一本体先于一切指向对象的意向之“发用”。聂豹相信,当人沉浸入他心灵尚未活动的、寂静的本体之中后,就会自发地行善,而无需区分道德善恶的道德意识,也不需要意志的追求。这一自发地、不通过意志的追求去行善的观念依附于一个真正的好人将会自发地行善的观念和经验。那些强调道德意识和意志的努力追求的王阳明弟子,也都同意这一观念。但是他们认为,这种自发行善的生活乃是经过意志扬善(意向)去恶(意向)之追求的漫漫长路的最终结果。相反,聂豹希望在一开始就可以在一切意向行为和作用之先沉浸到心灵或精神的寂静本体之中,而让自发的行为得以出现。在这一语境中,究竟有没有一个心灵时间上的状态,在其中还没有意向作用被实现———换言之,有没有一种不是关于某物的意向意识的意识?对此在王阳明的诸弟子间有一场大讨论。在聂豹看来,这一在一切意向活动之前在寂静的、纯粹的心之本体中的沉浸乃是清晰、觉醒的意识,而不是坠入完全的黑暗或迟钝的意识中或者彻底丧失意识,好像一场深深的睡眠一样。聂豹和王阳明学派中的其他几个人认为,在心灵的寂静中有一种清晰的意识,它不是对指向对象的意向行为的意识;而对王阳明和他的其他一些弟子来说,意识只有通过指向对象的意向行为才是真实的。王阳明说:“心灵(精神、意识)本身不是实在,只是通过在影响和回应中肯定或否定天下万物才是某种实在的东西。”(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王阳明全集》,第108页)①王阳明的一个学生叫钱德洪,他这么说:“原初的知识(意识)本身并不是独立的实在(本体);它仅仅当被人情、人事和万物影响和进行回应的时候才是实在的。如果没有被人情、人事和万物影响和进行回应,就没有知识。”(知无体,以人情事物之感应为体。无人情事物之感应,则无知矣。)(参见《欧阳南野集》卷五之《答曾双溪二》)对此,这一学派的另一个成员罗洪先———他像聂豹一样致力于沉浸在意识的寂静本体里———反驳说:“意识和被人情、人事和万物影响和进行回应之间的关系就像颜色和观看,或者声音和聆听之间的关系一样。当一个人说没有颜色就没有观看的时候,却仍然有一种在无形中的观看,即使这一观看尚未展开,因此怎么能说颜色构成了观看的本体,而没有颜色就没有观看呢?当一个人说没有声音就没有聆听的时候,却仍然有一种在无声中的聆听,即使这一听觉尚未展开。因此怎么能说声音构成了聆听的本体,而没有声音就没有聆听呢?”(人情事物感应之于知,犹色之于视,声之于听也。谓视不离色,固有视于无形者,是犹有未尽矣。而曰色即为视之体,无色则无视也,可乎?谓听不离声,
固有听于无声者,是犹有未尽矣。而曰声即为听之体,无声则无听也,可乎?)(《念庵文集》卷五)。新晨
①这个表述令人想起禅宗大师马祖道一(709?—788)语录中的一句话:“心灵(精神)自身不是心灵(精神),它由于其对象而存在。”(心不自心,因色故有。)(《四家语录》,见《卍续藏经》第119卷,第406页a栏第7行)
·58·
《哲学研究》2009年第1期
从现象学上看,这种“视于无形者”和“听于无声者”可能会是什么呢?这是一种看,但看不到任何东西;这是一种听,但听不到任何东西。这可能是一种看,却在其视野中没有任何事物或者形状,没有特殊的意向对象被区分出来,就好像在完全的黑暗或浓雾中,或在一个完全无区别的视觉场中的看一样。这可能是一种听,却除了寂静外听不到任何声音。在绘画中,特别是在中国画中,我们知道空白是多么重要;而在音乐中,我们知道寂静是多么重要。但是在绘画中对空白的观看,以及音乐中对寂静的聆听,并不是对纯粹空白的观看,对纯粹寂静的聆听。因为对空白的观看同时也是边缘性地看到形状、颜色和物体,通过后者空白才被反衬出来;而在音乐作品中对寂静的聆听,同时也是对刚刚消逝的声音的后摄(retentional)之听和对即将出现、预期中的声音的前摄(protentional)之听,寂静正是从这些声音中被凸显出来的。这里有一种对于“形状”和“背景”、对于对象和“晕圈”(Hof)的意识,但却是以这样的形式,其相对于注意力的惯常关系被颠倒了。在我们的习惯生活中,我们注意的是事物的颜色和形状而不是空白,注意的是声音而不是寂静;而在这些特殊的“审美感知”中,我们有时候能注意空白胜过事物,注意寂静胜过声音。空白因此到了前台,而事物则到了后台,事物成了空白的“晕圈”;同样,寂静到了前台,声音到了后台,成了寂静的“晕圈”。
如果罗洪先所说的冥思的寂静意识是看到纯粹的空白、听到纯粹的寂静,而没有形状或声音的背景,一种不思考任何特殊对象的思,是对无的思,那么我们又如何从现象学上刻画这一点呢?我们能用胡塞尔的意向性概念加以刻画么?在《逻辑研究》以及后来的文本中,胡塞尔区分了狭义的和广义的意向性。在广义上,意向性是“以表象的(第一版:意指的)方式或某个类似的方式与对象之物发生的关系”(胡塞尔,第418页);而在狭义上,意向性是“瞄向”、“对准”,其对应的概念在于充实的经验。在广义上的表象地指向一个对象中,他以“关注活动”(Achten)或“注意活动”(Aufmerken)的表述区分出了一种特殊的对象关系,因为“意向对象并非始终受到关注和注意”。(同上)现在,寂静的、冥思的意识是一种在表象地指向某个对象之物意义上的意向性么?在胡塞尔看来,意向的对象乃是通过表象的规定性内容被规定的,以此而从其他的对象物———它们可能是这一对象的周围环境,或者其他种类的对象———中被区分开来。但是寂静意识看上去并不是一种关于某个明白被区分或被规定的东西的意向性。这种冥思的意识是“瞄向”或“对准”意义上的意向性么?它可能是一种瞄向或对准,只要它还没有击中其寂静的目标。但它不是一种直观充实的瞄向,而是瞄向一种空白。对这一冥思的意识的最为适当的概念是“注意力”(Aufmerksamkeit):这一意识是最高的注意,即最高的清醒(Wachheit)。但这不是对某个以某种明白的方式被呈现和区别开来的对象的注意,而是对不确定者的注意。
可以尝试通过胡塞尔的“空洞的视域意向性”(leereHorizontintentionalitᄒt)的概念接近这一寂静、冥思的意识。胡塞尔说到过一种“空洞的视域”,对这一视域的空洞意向并不是对某个对象之物的空洞表象。(Husserl,1973a,“1921年手稿”,S.150)这是对于主体能够进一步继续认识一个意向对象之潜能的意识。寂静冥思的意识包含了对主体潜能的一个空洞意识,因此包含了对其对象化世界处境的一个空洞的视域意向:一个冥思的人在其意识中仍然和他目前的直接当下相联系。如果他放松了意识与其当下的潜在联系,他也就放松了他冥思的精神状态而开始了做梦或睡眠。一个做梦或睡眠的人是不能够任意悬搁其睡梦而变为清醒的,但是一个冥思的人却可以随时打破他对空白的意识,并在知觉上将其注意力朝向目前处境中的各种对象,譬如说朝向他所坐在里面的那个房间。如果他在其冥思中没有对目前处境的一个空洞视域意向,这是不可能的。寂静冥思的意识是对当下处境的一种空洞的视域意向么?但在胡塞尔的意义上,它就不再是真正的视域意识了。因为按照胡塞尔,一般的空洞视域意向不是独立的意向;相反,它是对一个意象对象的表象的“依附模式的意识”,亦即它附属于目前对于某个对象的意向意识。视域意向乃是现实的意象对象的潜在背景。在一份后期手稿中,胡
中国哲学向胡塞尔现象学之三问
·59·
塞尔反思了孩童的意识的发生(Genese),他也确实谈到一种在一切对特殊对象的现实意向之前的视域意向或对潜能的意向。这一空洞的视域乃是“原开端的视域”(uranfᄒnglicheHorizont)或者“原视域”(Urhorizont),“在其中人的世界视域已经隐含着出现了,如同时间视域已经被隐含在时间化的原开端(UranfangderZeitigung)中一样。”(Husserl,1973b,附录45,S.604)当然,对于胡塞尔来说,这一原视域是某种类似于潜在的意向之敞开的东西,它形成了构成特殊的意向对象的基础,并使之成为可能。能否将冥思的寂静意识理解为这样一种视域意识呢?
但是,让我们再一次援引王阳明的一个学生。像王阳明一样,也主张这种构想:意识———也包括冥思的意识———总是意向地指向一个处境(境)。他这样尝试理解他自己进行的寂静意识:否定地说,这种意识没有五官的作用,它是“没有思想和思虑的”(思虑不生),在其中一切分化的思想都消灭了(诸念悉泯)。因此这是一种没有感官知觉,没有记忆、幻想和对对象的概念思维的意识。肯定地说,这种意识根据所说是“专一”的。这可能意味着,它集中于一个未分化的“东西”。据的看法,这一意识是“虔敬而专注”(EhrfurchtundAchtsamkeit,兢业),其“平静、寂静的放松”(安闲恬静),其“空虚而安宁,静谧而满足”(虚融澹泊)乃是“喜乐”。认为,这种“虔敬而专注”和“喜乐”乃是意向(意)———即精神活动或发用———和“感受”。(参见《欧阳南野集》卷五之《答聂双江二》)对这一冥思意识的“空虚而安宁,静谧而满
足”的描述是令人惊奇的,因为人们一定会觉得在剥夺了一切感官的和理智的对象之后,不会令人喜乐而只能令人疲惫和贫乏。这一喜乐不可能通过一个个别的对象而得到,它不是一种像为一个特殊事件或对象而欢喜的那种意向感受,而更多是一种并不朝向某个从万物中分化出来的对象的精神状态。
理解这一冥思的寂静意识的主要任务,就是理解其“集中在某个未分化的东西上”,这是它的核心所在。这一统一体不包含共时或历时的多样性。它不被五种外在感官所感知,也不被概念所思考。意向性的概念难以应用到这一“清晰的意识”上。如果能够追溯这种寂静意识的出现到其日常意向的对象意识中的起源,也许就可以进行一种现象学的分析。因为冥思的意识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艰难努力和渐进过程的结果。
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这种冥思的沉浸状态都是很陌生的。只有我们本身进行实践,然后对此反思,才可能真正理解这一状态。这些16世纪的中国哲学家们也提到了其他特殊的精神实践。这些实践大多是为了转变常人的意识。在此,现象学面前有一个广阔而迄今为止极少得到探索的研究领域,它有可能会以一种全新的可能和光明,向我们揭示出人类的意识、人类的精神。
参考文献
古籍:《孟子》,《说文解字》,阿奎那《神学大全》,《卍续藏经》,《欧阳南野集》,《念庵文集》。胡塞尔,1998年:《逻辑研究》第2卷第1部分,倪梁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斯密,1997年:《道德情操论》,蒋自强等译,商务印书馆。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语录范文6
第一次见到你,我的心境就像白开水冲了红酒,有一种温淡的兴奋,没有你的生活,就仿佛没有番茄酱的土豆条,希望你能明白我的心。知道有哪些描写失落的可以知道摘抄的好句子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描写失落的句子,供大家参考。
描写无比失落的语录1.别人不懂你的伤疤究竟有多深,有多痛,因为没有人能做到和你一样的感同身受。
所以你只能自己一个人躲在角落哭泣,疗伤,再装作若无其事地出现在众人面前。
2.能冲刷一切地除了眼泪,就是时间,以时间来推移豪情,时间越长,抵触越淡,似乎一杯不时稀释地茶。
3.我的眼泪流下来,灌溉了下方那些柔软的草,不知道来年会不会开出一地的记忆和忧伤失落的,是我,是我用笔尖垂钓一地瘦瘦的忧伤。
4.我可以遇见世界的全部,却再也不会遇见你。
我过得很好,只是梦到你后醒来会痛,想起你时眼泪会流。
5.人在旅途,谁都难免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自己要学会调节,有时间去郊外爬山行走于田间吧!看看那广阔辽远的天空;
感受一下山间的清晰亮丽。
6.很多时候,不经意知道一些事后。
表面装得无所谓,笑得花枝乱颤地。其实心里比什么都疼。
7.没有谁是因为一时冲动而离开你的,那些难过无助又一次次忍耐的眼泪你都看不见。
8.人到了晚上都是感性的动物,会想很多事,而且多半是痛苦的,这种情绪控制不住,轻轻一碰就痛。
9.我愿意相信点亮夜空的每一抹小小的烟花都未曾熄灭,它们最终升上天空,化做今夜的星辰。
只是那些放烟花的人,早已散落于茫茫人海,不知去向何方。
10.真正的失望不是怒骂,不是嚎啕大哭,也不是冲你发脾气,而是沉默不语,是你做什么我都觉得和我再也没有任何关系。
11.当你在线的时候,不知道对你说什么,当你离线的时候,很后悔没对你说什么。
12.心肠太软,容易被当软柿子捏;
心眼太好,容易被当缺心眼看,最初的善意帮助,会变成最后的恶意后果。
13.有些伤痛,何可言何能言何处言何时言;
有些秘密,不可说不能说不必说不须说。
14.有些人一旦错过了就可能是一辈子。
不是真的见不到而是不忍心再打扰。
15.如果我能够看到自己的背影,我想它一定很忧伤,因为我把快乐都留在了前面。
16.如果你压抑,痛苦,忧伤,不自由,又怎么可能在心里腾出温暖的房间,让重要的人住在里面。
如果一颗心千疮百孔,住在里面的人就会被雨水打湿。
17.如果你为自己定的所有目标都已达到,那么说明你定的目标还不够远大。
18.依然习惯被爱的感觉,也许某天在喧哗的城市中,你我擦肩而过,我会停住脚步,凝望着那个正在远去的背影告诉自己,那个人,我曾经爱过。
19.我向来擅长自我保护的方式是:一旦察觉对方冰冷的态度,我就会退避三舍,不会主动去捂热这段关系!
20.有那么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无话可说。
就像是平时,见到陌生人,硬生生打完招呼就卡在那里,不会找话题不会聊天,甚至自己一个人开始发呆,不知道说什么。
描写无比失落的短句1.等一个人好累爱一个人好难想一个人好痛恨一个人好苦!
2.马不停蹄的错过,轻而易举的辜负,不知不觉的陌路。
3.曾经的海枯石烂,终究抵不过一句好聚好散。
4.就算你说的爱我是假的,我也想要相信。
5.我爱你,即使我知道你不爱我,那也不能阻止我爱你的心。
6.有些事,现在看来不过如此,但在当时,真的就是一个人一秒一秒熬过来的。
7.有些痛,无法忘记;
有些事,情非得己;有些梦,并不美好;有些人,需要一辈子铭记;有些情,需要终身守护。
8.学着没心没肺。
对什么事都渐渐无所谓。
9.无论走在哪里,无论什么时候,都会有一张无形的大网,罩住过往的笑靥,以及心有灵犀的坚守
10.失去你,我会象一只孤独的伤情鸟,寂寞地度过每一个想你的黑夜。
11.每一段记忆,都有一个密码。
只要时间,地点,人物组合正确,无论尘封多久,那人那景都将在遗忘中重新拾起。
12.喋喋不休不如观心自省,埋怨他人不如即听即忘。
能干扰你的,往往是自己的太在意,能伤害你的,往往是自己的想不开。
13.痛过,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哭过,才知道心痛是什么感觉,傻过,才知道适时的坚持与放弃,爱过,才知道自己其实很脆弱。其实,生活并不需要这么些无谓的执着,没什么就真的不能割舍。
14.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
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15.那最迷人的眼睛总是有过最多的泪水,那最善良的心总是承受过那最痛的苦楚。
16.最浅薄的关系就是,你一件小事没顺着他的心,就会让他忘记了你所有的好。
17.如今我们仅有的默契,就是安静的躺在对方的好友列表里,不闻不问,各自生活。
18.如果我怎么做,你都只会让我失望和痛苦,那么已经做到了!接下来,我学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优雅转身忘记!
19.不懂得拒绝的人,即使把自己累死,也不会得到别人真正的尊重。
因为对方习惯了你的顺从。
20.不要为了迎合所有人,把自己过得这么累,费尽心思让所有人都开心,你会忘了自己该怎么笑。
描写无比失落的说说1.不是故作沉默,只是无力诉说。
2.我们痛苦来源于爱,但我们的幸福也来源于爱。
3.你说羡慕我,不管什么时候转身,都有那个人在等我,而你转身只看到自己的影子。
4.不要试图挽留一个要走的人,你用什么挽留他,他就会带走什么。
5.人到了晚上都是感性的动物,会想很多事,而且多半是痛苦的,这种情绪控制不住,轻轻一碰就痛。
6.有些失望是无可避免的,但大部分的失望,都是因为你高估了自己。
7.一颗心与另一颗心到底有多远的距离,是咫尺?是天涯?而我会默默地等待,等待你和我一个浪漫的开始。
8.手,放开了才明白拥有时的珍贵;
泪,落下了才知道心真的会很痛;心,碎了才了解爱情带来的苦涩;爱,走了才清楚被爱抛弃的痛楚。
9.只要够喜欢,就没有办不到的等待。
就可以一直靠信仰爱情,坚持下去。
10.你的酒窝里没有酒,我却醉的像条狗。
第一眼就爱上的人,怎么甘心做朋友。
11.那个人,突然不联系你了,很正常;
那个人,突然又联系你了,也很正常,这什么也不说明。
12.如果遗忘就是幸福那么我宁愿一辈子这样伤痛下去。
13.我们分手了,你删了我,从此我有了一个,只能看资料不能添加的好友。
14.在一段时间我喜欢一段音乐,听一段音乐我怀念一段时光。
坐在一段时光里怀念另一段时光的掌纹。那时听着那歌会是怎样的心情?那时的我们是否相遇?是相遇还是错过?还是,没有结局的邂逅?
15.原来有些回忆,还是会被尘埃套上一个链子,锁紧到曾经里去。
16.以前是我活的太累了,以后我要好好生活,才不辜负这一生。
17.时间暴露了谎言,改变了距离,看清了人心。
18.有时候,爱就像一颗身陷磐石深处的钻石,需要等待耐心和包容,需要不断的切削与打磨,才会在电光石火的那一刹那,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19.所有的爱都可以生生掐掉,只要你足够绝望。
20.总有那么一个人,一直住在心底,却永远消失在生活里。
描写无比失落的文案1.明天似乎太遥远,昨日仿佛又太近,今日也许我不是我。
2.流过泪的眼睛,更明亮。
滴过血的心灵,更坚强。
3.我累到走路都跳机器舞,吃面都抽搐。
4.就算一个人,也要练习对自己的影子微笑。
5.青春,就是注定了要颠簸,要有眼泪和汗水,有委屈不甘和失败。
6.夜深沉,风卷帘栊,给我一段老时光,独坐在绿苔滋长的木窗下,泡一壶闲茶。
不去管,那南飞燕子,何日才可以返家。不去问,那一叶小舟,又会放逐到哪里的天涯。
7.夜伴无眠,半窗清梦,思绪在无法抗拒,手指潸然写下的千钟忧落是内心里千疮百孔的旧疾,默默的诉说是那一场风花雪雨里的情来情往。
8.你走了什么都没留下,只留下那孤零零的誓言。
9.夜晚,没有你的陪伴,我学会了勇敢;
没有你的陪伴,我学会了坚强;没有你陪伴的日子,我也学会了伪装自己。
10.星星执着着爱在黑夜里闪烁,寻找星空下的诺言,做你一世的星星,做你一世的双眼,只为你而亮。
11.谢谢你,靠近我,了解我,温暖我,然后离开我,这个过程已经足够让我心疼很久。
12.最唯美的笑容,却成为最悲伤的面具。
13.人的一生如果有一个值得等待的人,那么证明你是幸福的。
14.如果有一天你我擦肩而过了,请别可惜,别说对不起,不是每个故事都会有结局。
15.没有人了解孤独的人的内心世界,就像没有人见过海洋的最深处。
16.别熬夜,就算你睡的再晚,不想找你的人还是不会找你的。
17.再好的过去,回忆的次数多了,味道也就淡了。
18.以前哭的时候有父母帮忙擦眼泪,长大了有些眼泪要自己擦,有些眼泪要往肚子里咽!
19.有人说是为了爱,有人说是为了情。
而我觉得,人为了活着而活着,而我却不想活着。我想死但我怕疼,想吃安眠药又怕做噩梦,一向下去不会醒来。
20.你没有错,只是没有爱我很久,没有陪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