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百年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贝多芬百年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贝多芬百年祭范文1

一节课下来,施教者的教学思路明了清晰,各个环节流畅自然;受教者的回答个个到位,时间把握分秒不差;真可谓精彩活泼、浑然天成,不着一丝“雕琢”的痕迹。这样的语文课虽然变得多姿多彩、完美精致,但是毕竟缺乏真诚、缺乏灵魂、缺乏活力。其三是投机取巧。在语文教育中,有些施教者引导受教者大搞题海战术,今天一套“全真”试题,明天一套“仿真”资料,抱着“我聪明”、“我运气”的心理,企图能够“碰”上考试题目,或者等待到考场去“超常发挥”。这种“见题就做”的受教者,就是一批最典型的投机取巧者,他们对施教者提出的紧扣课本、多读名篇、培养语感等要求充耳不闻。比如,施教者要求受教者精读或略读一定数量的优秀课文即文本(文章作品、文学作品),让他们从课文即文本(文章作品、文学作品)的海洋中汲取营养,以期增加文化修养和人文内涵的“以考促读”的做法是本着善意的原点出发的,但有些受教者却异想天开地寻到了一条“又快又省”的捷径,于是采用提纲替代课文即文本(文章作品、文学作品)的阅读,背题替代课文即文本(文章作品、文学作品)阅读,这种“又快又省”的“阅读”其“汲取营养”非常有限,当考试结束的那一刻,受教者就会连本带利地一起交还给施教者。根本谈不上如何学会人物形象的个性化评价,思想情感的个性化探究,创作技巧的个性化探讨;更谈不上从课文即文本(文章作品、文学作品)中感受无形的熏陶,从而提高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提升“真”、“善”、“美”的品位。凡此种种,是极不符合“语文教育的科学发展观”[7](P20)的。

语文教育被“非语文化”所消解

在语文教育中,施教者不太注意对课文即文本(文章作品、文学作品)引导受教者进行解读,甚至大有“脱离文本”的趋势。有的施教者海阔天空,大谈网络上查到的思想品德、历史评价、电影电视、戏剧表演等资料,受教者在一节课中很多时间都在或读“图”或观“片”或看“像”,接触课文即文本(文章作品、文学作品)的机会非常少。例如有位施教者在讲授《胡同文化》时,大量引入北京胡同文化的材料,大讲特讲北京胡同文化的产生、特征、主要内容等,这实际上是把教学的落脚点放在对北京胡同文化的学习上,是“非语文”的做法,而不是学习课文即文本(文章作品、文学作品)所包涵的知识。有的施教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凭着感觉走,只追求“创新”而不顾作者的意图所在。例如有位施教者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教学中,将教学目标定位为“通过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所涉及的生物学、物理学、植物学、进化理论、自然选择、人工选择六个方面的了解,让受教者通过实例,切实地体会到自然界大千世界变化无穷的奥妙。”很明显,这个定位是“非语文”的,根本没有涉及课文即文本(文章作品、文学作品),而是传授了课文即文本(文章作品、文学作品)所负载的科学知识,结果受教者花了很多时间去收集有关花卉的知识。在课堂上,他们虽欣赏了争奇斗艳的花儿,听了美妙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歌曲,也明白了什么是“人工选择”、“自然选择”,但将语文课变成了科普知识课、花卉欣赏课。其二是盲目拓展。在语文教育中,施教者引导受教者对课文即文本(文章作品、文学作品)不能任意拓展,在形式上要有限度、在内容上要有适度、在效果上要有深度,否则必然导致目标指向的模糊笼统、教学内容的生态失衡,既不能对受教者的语文学习有所帮助,又不能对受教者的语文能力有所提高。例如有位施教者在《贝多芬年祭》的教学中,他对贝多芬及其音乐的解读却相当少,更多的是借助于罗曼•罗兰、傅雷对贝多芬的评价及贝多芬墓志铭等课外资料来让受教者感受贝多芬这个人物及其音乐,这就使课文即文本(文章作品、文学作品)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作用,这就忽视了他们通过体验、感悟而从语文(语言、文章、文学)中获得“真”、“善”、“美”的过程。施教者的职责应该依据课文即文本(文章作品、文学作品)激发受教者自主、合作的探究,并凭借他们已有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经验,通过自读自悟去发现、探索、感受、体验课文即文本(文章作品、文学作品)的蕴蓄,实现与课文即文本(文章作品、文学作品)作者的有效对话。所以语文教育不应是施教者滔滔不绝地卖弄自己的所知而盲目拓展,而应充分调动受教者学习课文即文本(文章作品、文学作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在探究、合作、交流中展示自己的见解和才情,从而又好又快地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其三是泛化表演。在语文教育中,施教者引导受教者对课文即文本(文章作品、文学作品)不能泛化表演。表演的过程就是施教者与受教者琢磨课文、推敲语言、体会情感并使情感形之于外的过程。在这一动态的生成中,施教者与受教者共同参与设计、共同参与体味、共同参与欣赏、共同参与评议,并在进一步理解课文即文本(文章作品、文学作品)的同时,也深深地受到了感染。在表演的过程中,受教者不仅被剧中的人物深深地感动着,而且自身也化为剧中的人物,并设身处地经历着人物的情感,进而亲历着人物的生命体验。这种“转换”可以说是一种真正的角色进入,唯有如此,受教者从“表演”中所获得的内心体验才更鲜明、更强烈、更深刻。“演课本剧”仅仅是语文教育的一种手段,主要不是让“观众”欣赏,而是强调“演员”的自我感受,因而施教者切不可使之浮躁为一种时髦,并成为一种形式主义的追求。例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中,有位施教者却让受教者表演小女孩子在大年之夜死去的情形。有一受教者为了表演课文中的“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时,这个“演员”竟然摇摇摆摆地学着鹅走路的样子向扮演小女孩的“演员”走去,自然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一边是凄凉悲惨的“景象”,一边是嘻嘻哈哈的“表演”,这真是虚假之极,完全违背了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如此等等,是极不符合“语文教育的科学发展观”的。

上一篇小瓢虫

下一篇采草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