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翻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苏武传翻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苏武传翻译

苏武传翻译范文1

1 一处标点

苏武传》中有这样一段: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教科书在此段第三个分句后用的标点是分号,第四个分句后用的是逗号,这就让人有些费解了。因为,这个分号将此段前三个分句与“后随浞野侯没胡中”截然分开,使“后随浞野侯没胡中”旬与其后两个分句同处一个层次,相对于前三句而变成另一层意思的分句。这样,整个句子由分号隔开,变成了一层关系的复旬。但是,通过分析整个句子的内容,“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句的主语仍然是“缑王”,紧跟在“与昆邪王俱降汉”句后,是对“缑王”这个主语的补充。前四个分旬是对“缑王”的介绍,并作为一个整体,与后两个分句构成这个句子的主要意思,即“缑王与卫律所将降者谋劫单于母归汉”。所以,教科书把“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句与“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放在一起,在“没胡中”后用逗号是没有道理的。况且教科书中注释对“后随浞野侯没胡中”旬的翻译是“后来又随浞野侯陷没在匈奴”,这样的翻译使人明显地感到此句语意是紧承上句“与昆邪王俱降汉”,都是陈述主语“缑王”的,所以我认为“俱降汉”后用分号、“胡中”后用逗号改变了整个句子的语意结构,是有问题的。

为此,我查阅了收录有《苏武传》的资料,印证了我的看法。

在北大出版社出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文学教研室古代文学组选注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书中,对这段话是这样加注标点的: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此处,虽然“俱降汉”后仍然使用的是分号,但在“没胡中”句后使用了句号,这样在句意上是把前四个分句理解为对“缑王”的介绍这样相对完整的意思,而“及卫律”句作为一个承前省的主语省略句,与前面的四个分句完整地表达了“缑王及卫律所将降者相互密谋劫持单于母亲归汉”的意思。

在中华书局出版社出版的《汉书・李广苏建传》中,是这样标点的: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这句话是将前四个分句作为一个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 “没胡中”后用了句号,与最后两分句分开,这样表达的意思非常清晰。

在由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里《苏武传》对这段话是这样标点的: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此处,将“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作为一个判断句,所以“也”后是句号,“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表达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仍然陈述“缑王”这一对象,所以“没胡中”后用的是句号,同时也是为了和晟后两句在意思上区别开来。

综合比较以上三个版本的句子,都没有在“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句后用逗号,而是都用了句号,这样就都保证了前四个分旬在意思上的连续性和相对完整性。虽然《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俱降汉”后用了分号,但它在“没胡中”后用句号,这和教科书中此处的标点使用还是不一样的。

另一佐证是,在同样是人教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苏武传》的参考译文在翻译“后随捉野侯没胡中”旬时,译文在该处后用的是分号,此句前后都用的是逗号,这也正说明了教科书中的“没胡中”后用逗号是不恰当的。

综合比较几个版本对这个句子加注的标点,本人更倾向于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对《苏武传》加注的标点。另外,本人尝试着给它一种新的标点: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本人将三、四两个分句理解为对“缑王”这一对象的补充解释,作为插入部分前后用两个破折号隔开,使整旬表达“缑王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完整的意思,不知当否,求教于大方之家。

2 三处注释

(1)“方欲发使送武等”

教科书对此句是这样注释的:“汉正要打发派送苏武等人以及以前扣留的匈奴使者等的时候。发、使、送都是动词。”此句中“发、使、送”这三个动词连续使用,这在文言文里是比较少见的。而注释把这三个词的解释为“打发派送”,也即“发”为“打发”,“使送”为“派送”。这两个解释意思其实相近。在古汉语中有时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连续使用两个意思接近的词,但很少有连用三个的情况,而且这三个词在排列上又缺少必然的先后顺序。所以,按照教科书上的注释,把这三个词都理解为动词,就有了重复赘余的感觉。实际上,根据这个句子的结构,把“发使送武”理解为一个动宾结构的联合短语反而给人一种文从字顺的感觉,可以将其译为“正要派遣使者送别苏武等人”。只是这样一译,这个句子的主语如果仍然是“汉朝”的话,那这个句子的意思就不太好理解了。因为如果这样译,“汉朝正要派遣使者送别苏武等人以及以前扣留的匈奴使者等的时候”,就会让人产生一个疑问,此句上文汉朝就是“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为何此处又要派遣使者送别苏武等人呢?由此我断定,此句的主语不应该理解为“汉朝”,而实际上应该是“匈奴单于”。这个句子应该译为: “匈奴单于正要派遣使者送别苏武等人。”所以,我推断,教科书上把此句的主语理解为“汉”,也是一种误解。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苏武传》第一段为我们交待了苏武出使匈奴的背景原因,即“且鞔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而在这以前,汉与匈奴都各自扣留互派的使者“以相当”,而此时“武帝嘉其义”,这才有了苏武持节送匈奴使者回匈奴一事。课文第一段最后几句已经明确指明,苏武等人“既至匈奴”,即汉使团已经到达匈奴,见过单于,只是“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苏武等人既然已经来到匈奴,见过单于,完成使命,即使此前有过多次汉使者被扣留的事情发生,但由于此时苏武是在“单于初立,恐汉袭之”的背景之下出使匈奴的,所以单于就没有必要更没理由再扣留苏武等人了。因此课文第二段开头一句“方欲发使

送武等”紧承上文,主语是“匈奴单于”,此句译为“匈奴单于正要派遣使者送别苏武等人”也就顺理成章了。至于有人会对“方欲发使送武等”后面的“会武等至匈奴”句有疑问,认为如果把第二段首句中“方欲发使送武等”的主语理解为“匈奴单于”,那“会武等至匈奴”句就显得太突兀,因为第一段已经有武等“既至匈奴”了。这并不难理解,“会武至匈奴”句是插入句,为我们介绍了副使张胜与虞常密谋杀死卫律而失败最终导致汉使团被扣留的这一情况。

综上可见, “方欲发使送武等”译为“匈奴单于正要打算派遣使者送别苏武等人”要更好。

(2) “武益愈”

教科书解释为:“【益愈】,渐渐痊愈。益,加。”编者是将“益”解释为“渐渐”,“愈”解释为“痊愈”。可是在对“益”单独解释时,又将“益”解释为“加”,即“更加”意。这样就让人产生疑问了,“益”既为“加”,那“益愈”怎么又译成了“渐渐痊愈”呢?

翻开牯汉语常用字字典》,对“益”的解释:作为副词,“益”有两个义项,一个是“更,更加”,另一个是“渐渐地”(以《苏武传》中此旬为例)。再翻开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占代汉语词典》对“益”作为副词的解释也是两点,一是“更加”,二是“渐渐”。这证明“益”作为副词的两个义项“加、更加”和“渐渐”是不同的,不能混淆。就在《苏武传》里还有“益”的一个注释,即课文第一段第8个注释,对“单于益骄”中“益骄”的解释是“更加倨傲”,这说明,教科书的编者承认“益”的义项“加、更加”和“渐渐”是有区别的,却偏偏将“益愈”的“益”解释为“加”,实为一种误解。

(3)“独阏氏子弟在”

苏武传翻译范文2

【关键字】初中语文 文言文 教学 经验

文言文在初中语文中占着很大的比重,做好文言文教学,对于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有着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新课程改革突出了要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而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应该多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去探讨,去组织教学过程,本文就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方法的指导、基础知识的积累、课外知识的拓展几方面出发,谈一下自己教学方法。

一、学习兴趣的激发

教育行业有句老话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项知识有了兴趣,就会下工夫去研究、去学习,自然也就相当于有了老师的带动与指导,当然这种学生主动的、积极的行动往往比教师的压制与强迫管用的多。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十分必要。比如在根据初中时期学生的发展特点,他们喜欢看一下小说、杂志,我就可以因势利导,让他们去看一下古典名著,例如《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这些都是半白话的书籍,是文言文到白话文的“过渡品”,对于现代人学习文言文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刚接触文言文的初中学生。首先激发学生对半白话小说的兴趣,再逐步深入,让他们自己找一些文言文类的传奇、戏剧等文体,慢慢深入学习。

另外,课堂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知识也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最主要来源与最直接的来源,所以课堂质量的好坏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也要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出师表》之前,我们就可以引入历史知识,讲述一下当时魏蜀吴三国的基本状况,这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十分重要,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入课文知识,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方法的指导

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再多的知识也不如教给他们一种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在课堂、课下都可以自己进行学习。比如文言文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翻译,这是考试中的必备题型,也是学生经常出错的题型,特别是在初中高年级的考试中,容易出现非课文中的段落,很多学生只背会了课文中的译文,对于课外陌生的知识就慌了神。这就显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的教学,但却忽略了方法的教学。其实语文翻译的知识很简单,就是首先明确基本的单个词义,再根据不同的语句结构,结合上下文进行翻译,比如保留、替换、删减、增加、调整等。

反映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首先我们“以本为本”,先指导学生看懂课下注释,同时要善于借助工具书,联系文中的语言环境,用今天的话自己说出文言文一字一句的意思,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就及时请老师给与指导。另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用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去引导学生对翻译后的译文进行增补,以达到“通、达、雅”的效果。总的来说,在我看来文言文翻译主要是分三步:首先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进行直译;其次根据需要,适当调配词序;最后按照现代汉语规范要求,做出增补。

三、基础知识的积累

荀子《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讲的就是学习是由小积大的过程,知识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特别是文言文知识,由于句型较多,还分实词、虚词,加上通假字、古今异义字、一词多义等现象,更进一步加深了文言文学习的难度,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就要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分析,尽量的帮他们减少负担,尽量帮他们理出思路,比如对通假字的学习,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单元中所有的通假字,同时列出他们所处的语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它们出现的规律,以便他们在以后能够活学活用。比如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就是在黑板的一侧开辟一个专栏,让学生列举出文言文中经常出现的实词、虚词,每天更新2-3个,让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积累,并定期进行总结、复习,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们对知识的的掌握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

再者文言文中还会有一些特殊的典故、借代等手法,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我们慢慢给学生讲述,让他们慢慢积累,比如月亮往往表示作者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有作者往往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比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再者例如鸿雁往往被指“书信”,是来源于苏武的故事: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燕,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这些知识掌握相对比较容易,但是也是需要教师的引导的。

苏武传翻译范文3

一、文言翻译的标准

信――忠实于原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意思。

雅――译文选用的词语比较考究,且规范得体,简明优雅。

达――译文通顺明白,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二、文言翻译的基本方法:抄、换、释、调、删、补等

1.抄(保留法)――保留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特定的专业术语,如人名、历史地名、名族名、官名、谥号、庙号、年号、特殊称谓、特殊的学术或专业术语、现在已经消失的事物等;另外,如度量衡等一些名词,即可保留,也可折合。

2.释(对译法)――译文对应原文,基本遵照原文的句式,大量采用相同语素的双音词。

3.换(替换法)――对那些词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改变,语法已经不同的一类词在译文中要替换为现代汉语。

4.调(调整法)――对于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在译句时要依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将成分位置作必要的移位调整。

5.删(删减法)――文言语句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只起语法作用,译句时只能删除、消减。如句首的发语词,句中表顺接的连词,起协调音节、停顿或只起结构作用的助词等。

6.补(增补法)――文言文省略现象较为突出,译文时要补出必要的省略成分。

三、文言文翻译的失误形式

(一)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

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译,因为这些词一般都无法与现代汉语对译。如: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译成: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二)以今义当古义

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意义已经变化了,有的词义广大,有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转移,有的词感彩有变化,有的名称说法改变。因此,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且不可以今义当古义。下面几例翻译均是不妥的。

1.是女子不好……得要求好女。《西门豹治邺》

译成:这个女子品质不好……应该再找个品质好的女子。

正确的翻译是:这个女子品质不漂亮……应该再找个相貌好的女子。

2.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

译成:使者听了很高兴,按照常惠说的来辞让单于。

正确的翻译是:使者听了很高兴,按照常惠说的来责备单于。

3.(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成: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完驴子的肉,才到树林中去。

正确的翻译是: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完驴子的肉,才离开。

4.先帝不以臣卑鄙。

译成: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

正确的翻译是: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地位低下、见识短浅。

(三)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

例如:以相如功大,拜上卿。

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

译句没有把“以”译出来,应当译成“因为”,也没有把“拜’译出来,应当译成“任命”才算正确。

(四)词语翻译得不恰当

例如: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译成: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

译句中把“爱’译成“爱惜’不当,“爱”有爱惜之意,但在这个句子中是’吝啬”的意思。

(五)该删除的词语没有删除。

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在文言文中有些只表示停顿,凑足音节,或者起语气作用的助词,或者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它们没有实在的意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翻译时,因为没有相当的词可以用来表示它,应该删除不译。比如表示判断的“者”和“也’或“……者也”“者……也……”在翻译时应该从译句中去掉,并在适当的地方加上判断词“是”。

(六)省略成分没有译出。

文言文中,有的省略成分没有必要翻译出来,但也有的省略成分必须翻译出来语意才完全。如: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司马光《赤壁之战》)译成: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的。句中的“以”后面省略‘之”,指代曹操的书信,而译句中没有译出来,应该在“孙权”的后边加上“把曹操的书信”,语言才显得清晰完整。

(七)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添数词后的量词。

如:①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译成:现在刘表刚刚死亡,两儿子不团结。语气才显得流畅。②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译成:因此,先主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他。

(八)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

一般说来,文言文翻译必须要尊重原文的内容,不能根据个人的好恶增添一些内容,以至违背原文的意思,否则,就会造成失误,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译成: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

(九)应当译出的意思没译出

没有把全句的意思说出来,只说出了一部分意思。例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译成:孔子说:“学习后要复习,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译句把“时”的意思漏掉了,应该在”复习’前加上“按时”二字,才是意思完整的译句。

苏武传翻译范文4

一、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三、文言文翻译的失误形式

(一)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译,因为这些词一般都无法与现代汉语对译。如: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译成: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二)以今义当古义。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意义已经变化了,有的词义广大,有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转移,有的词感彩变化,有的名称说法改变。因此,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且不可以今义当古义。下面几例翻译均是不妥的。

1、是女子不好……得要求好女。《西门豹治邺》

译成:这个女子品质不好……应该再找个品质好的女子。

2、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

译成:使者听了很高兴,按照常惠说的来辞让单于。

3、(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成: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完驴子的肉,才到树林中去。

4、先帝不以臣卑鄙。

译成: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

这四句翻译均犯了以今义译古义的毛病。例1的“好”属于词义扩大。在古代是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对事、对物都可以修饰限制。译句应改成“这个女子长得不漂亮”。

例2的“让”属于词义缩小,在古代汉语中既可以表“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责备”之意,而现在只用于“辞让、谦让”的意思。译句中的“辞让”应改为“责备”。

例3的“去”是词义转移,由古义“离开某地”的意思,后来转移为“到某地去”。意义完全相反。译句中的“才到树林中去”,应改为“才离开”。

例4的“卑鄙”属于感彩变化。在古代这个词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见识浅陋。现在是贬义词,指人的行为或品质恶劣。译句中的以今义当古义,应改为古义。

(三)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例如:

以相如功大,拜上卿。

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

译句没有把“以”译出来,应当译成“因为”,也没有把“拜”译出来,应当译成“任命”才算正确。

(四)词语翻译得不恰当。例如: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译成: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

译句中把“爱”译成“爱惜”不当,“爱”有爱惜之意,但在这个句子中是“吝啬”的意思。

(五)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

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译句中没把原句中的“也“删去,造成错误。其实原句中的“也”是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在文言文中有些只表示停顿、凑足音节,或者起语气作用的助词,或者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它们没有实在的意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翻译时,因为没有相当的词可以用来表示它,应该删除不译。比如表示判断的“者”和“也”或“……者也”“者……也……”,在翻译时应该从译句中去掉,并在适当的地方加上判断词“是”。

(六)省略成分没有译出。文言文中,有的省略成分没有必要翻译出来,但也有的省略成分必须翻译出来语意才完全。如:

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司马光《赤壁之战》)

译成: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的。

句中的“以”后面省略“之”,指代曹操的书信,而译句中没有译出来,应该在“孙权”的后边加上“把曹操的书信”,语言才显得清晰完整。

(七)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添。在翻译时,有时为了文句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必须增添一些内容,才算恰当,如: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译成:现在刘表刚刚死亡,两儿子不团结。

在数词“两”后边加上量词“个”,语气才显得流畅。再如: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译成:因此,先主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他。译句中在数词“三”后加上量词“次”字。

(八)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一般说来,文言文翻译必须要尊重原文的内容,不能根据个人的好恶增添一些内容,以至违背原文的意思。否则,就会造成失误,例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成: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

译句中的“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的人”原句中没有这个内容,是翻译者随意加进去的,应删去,才符合原句的意思。

(九)应当译出的意思却遗漏了。没有把全句的意思说出来,只说出了一部分意思。例如: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译成:孔子说:“学习后要复习,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

译句把“时”的意思漏掉了,应该在“复习”前加上“按时”二字,才是意思完整的译句。

(十)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在古代汉语中,有一种倒装句,这种句子在翻译时,一般说来,要恢复成现代汉语的正常句式,例如: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译成:寻找人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没有找到。

这个句子翻译的不妥,因为原句是定语后置,在翻译时必须把定语放回到中心词前边,正确的翻译是:

寻找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人,却没有找到。再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译成:蚯蚓没有爪子和牙齿的锋利,筋骨的强壮。

苏武传翻译范文5

1学者事迹追踪

1.1刘信和贝琳二人均是天文机构官员,也是整个明代天文、历法领域较有建树的学者,但《明史》均未予立传。这样,长期以来他们的事迹便隐而不彰。相形之下刘信资料的搜寻要更困难一些,以致有学者认为“信事迹无考,也不详明代何时人”[8]。实际上其人的生平行事还是有案可稽的:在《明英宗实录》“正统十四年八月壬戌”条,《明史》卷167《王佐传》和康熙江西《安福县志人物志》等处都有涉及。要而言之,其人为江西安成人,正统十四年随英宗北征,于土木堡中丧生。而在明人徐有贞《武功集》中有为一名叫刘中孚的人写的两篇文字,涉及其人的家世、学养、撰述等情况。其实,中孚即刘信的字。这样刘信的事迹反转为清晰,其人在宣德、正统间从事过回回历法文本的整理加工。与刘信比较起来,有关贝琳的记载较多。万历《上元县志•人物杂志》就有贝琳传;而明焦竑《国朝献征录》卷79收有《钦天监副贝琳传》。且从各家记述内容观之,它们当有一共同的资料来源,即约创谱于成化间之《贝氏族谱》,但此种珍贵资料早已不见传世,唯明清之际人路鸿休《帝里明代人文略》卷11据此转述颇详。要者其人祖籍浙江定海,至明初因祖父至南京服兵役,遂家金陵。琳幼业儒,15岁前往北京改攻天文学,正统十四年受监正皇甫仲和拣选,20岁即成为一名随军星占人员,后因“占侯屡有功”、上书言事称旨等情,历授刻漏博士、五官灵台郎。成化六年(1470)擢为钦天监监副,八年改任南京。今人陈久金先生有专文评介[9]。

1.2唐顺之、周述学、陈壤和袁黄等他们对伊斯兰历法进行过专门研究。唐顺之字应德,号荆川,江苏武进人。在其别集《荆川集》、焦竑《国朝献征录》、《明史》等文献中都有很详尽的传纪,所以其生平行事有案可稽,在此无需赘言。要者,其学识渊博,兼通文武,在许多方面都有非凡的建树。他对回回历法的研究,颇受后代同行的推重。如梅文鼎说“盖明之知回历者,莫精于唐荆川顺之,陈星川壤两公”。[10]周述学字继志,号云渊子,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国朝献征录》卷79,黄宗羲《南雷文案》卷9均有传;《明史》传列卷199《方技传》。由此。对其生平行迹这里也无需多说,概言之,其人也是明中后期一学养极博之人,其学术领域兼及伊斯兰历法且有撰述。一般认为,周氏治天文历法之学,包括回回历法,是在唐顺之有关研究基础上的推进。陈壤和袁黄是师徒二人。陈氏字星川,吴郡人。《(崇祯)吴县志》卷51、阮元《畴人传》卷30有传,但极为简略。据之可知,陈氏乃明中期江苏民间历算学家,嘉靖间曾上疏改历,格而未行。袁黄字坤仪,一字了凡,吴江人,万历十四年进士,曾任兵部主事。其生平事迹《(雍正)吴江县志》有载,其中说黄氏尝受历法于长洲陈星川,其法本回回历,而以监法会通之,更定历元,更正五纬,号为详密。袁黄对师推崇备至,他说“古今谈历者,至我师陈星川先生精绝矣。予从之游,口授心惟,颇尽其秘”,又说“我国《大统历》,实用元《授时》之旧。其名异,其实不易也,较前代诸历最称精密。而以吾师之法求之,犹时有舛讹”。[11]除上述人士外,明中叶之后,钻研过伊斯兰历法的汉族学人,尚有周相和雷宗。周氏隆庆间曾掌钦天监事,他“洞晓历算占侯之术,……与武进唐顺之反复辩难,其所著历法,皆得精髓”[12]。后者称赞周氏学养时有“沙书暗译西番历”之说[13]。所谓“沙书”,即明人所说之“土盘”,即指伊斯兰历算。周相对回回历法应有一定的了解和研究,曾上疏请求刻印刘信《西域历法通径》[14]。雷宗,生平行迹不见文献载述,唯《明史》卷31《历志》以及梅文鼎的有关论述中,多次指出其有《合璧连珠历法》,为会通中回历法之作。该书似早失传,故无法进一步考究。晚明清初知名学者黄宗羲对伊斯兰历法也有研究。据载,其人于反清失败后浮于海上,终日与人“坐船中正襟讲学,暇则注《授时》、《泰西》、《回回》三历”,“尝言勾股之术乃周公、商高之遗而后人失之,使西人得以窃其传”[15]。有明一代涉足伊斯兰天文、历法之学的汉族学者见于记载者即上述十数人。综合来看,他们的队伍不算庞大,身份学养也颇有不同,他们的参与,除洪武间的数位可说是受命于上外,其他人士似乎都是出于自觉自愿。这些情形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明代汉族学者之伊斯兰天文历法之学的规模、成就和影响。

2明代汉族学者伊斯兰天文、历法之学的基本内容

概而言之,即上文所指出的有关文献的翻译引进、整理加工以及对伊斯兰历法的专门研究。现依次分述于下。有关记载表明,洪武中后期回汉官员受命翻译引进的伊斯兰天文、历法著作唯有《天文书》和《回回历法》两种,参与这一重要活动的汉族学者,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即限于上所述及第一组各人。鉴于他们的学养、能力,更出于两书不同的内容和性质,种种迹象表明,各人在两种著作译介引进过程中具体所做及发挥的作用有很大不同。这里先来看《天文书》。《天文书》是部纯粹的阿拉伯星占学著作,一般认为其有底本,经学者们多年的研究,较一致地认定其底本即阔识牙耳(971~1029)的《星占学导引》(IntroductiontoAstrolo-gy),全书所阐述和介绍的是阿拉伯星占术的基本理论、占法、占事及吉日择定等。由此决定了其译介引进当采用忠实原著的直译方式(唯其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异域星占学的特色),这就是为什么朱元璋向参译人员下达的工作指令是“唯直述,毋藻绘,毋忽”,而译员也“不敢有毫发增损”[16]的原因。由于伊斯兰天算家“素习本音,兼通华语”,所以在翻译过程中承担“口授”,李翀和吴伯宗等汉族学者所做则是“辑成文焉”,即担当记录译文、润色文字一类的辅工作。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李、吴等人的工作是无关紧要,可有可无。凡阅读过这部阿拉伯占星学名著的人,应该都会有这样的印象:其文辞简洁准确,优美畅达,这无疑是二人的功劳。更何况这种专业文献的翻译,要求译员必须拥有中、阿天文星占学领域的专业知识及各自传统文化方面的相关知识素养,由此需要双方人员优势互补、通力合作。很难想象,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没有李、吴等人的鼎力相助,伊斯兰天文家能够单独如此出色地完成这部著作的翻译。与《天文书》的引进采用忠实于原著的直译不同,汉文本《回回历法》应是部编译的著作。之所以是“编译”,则取决于其底本是蒙元时代或明初传入的一些阿拉伯天文历表,内容主要是排列系列天文观测数据,并介绍日月五大行星等天体运行位置(包括日月食)的推算方法等。正因为所本是阿拉伯的天文历表,就不能采取直接翻译:要使其能够与中国传统的一套进行比对,就须更定历元,并根据在华实测调整天文数据,参照中国传统历法的基本格局和特点对其中的相关内容作必要的扩充或删减。其实,这不是推测而是有确凿证据:如流传至今的不同《回回历法》版本(如《七政推步》、《七政算》外篇和《明史•历志》附录本)均以洪武甲子为历元,均加入若干与中国传统历法相比照的话语①;都包括若干在华实测的天文数据②;一些在《天文书》中不占重要地位的天象,如日月交食,或找不到踪迹,如月、五星凌犯天象及测算等,在汉文本中都成为核心内容。而上述调整和转换并非轻而易举,显然是一项繁难的工程,同时也不是一般懂得天文、历法学的学者就可胜任。就前一点来看,它应是众多回汉学者经过较长时期的努力才最终完成;自后一点而论,最起码的条件就是兼通。由此,与《天文书》的翻译相比,参加《回回历法》编译的汉族学者,应该具有更高的专业素质,特别是中国传统天文、历法的专业素养。种种迹象表明,吴伯宗《明译天文书序》未曾提到的元统及其部下就是这样的学者,他们参加了《回回历法》的编译,也正式开启上述所说有关内容的调整和转换。这里,就必须提到前述石云里教授的发现和相关研究成果。据石氏文,元统于洪武二十九年撰写完成《纬度太阳通径》一书,在谈到撰写缘起及目的时有如下一段话:故有经无纬,不显其文。有纬无经,岂成其质。文质兼全,然后事备。谅二法可相有而不可相无也。尚矣洪武乙丑冬十一月,钦蒙圣意念兹,欲合而为一,以成一代之历制。受命选春官正张辅,秋官正成著,冬官正侯政,就学于回回历官,越三年有成,既得其传,备书来归。予因公暇,详观其法。善则善矣,但从春分之日为始布算,与中国历法起首不一。是以不愧荒鄙,因其法而推演合同,改算亦自岁前天正冬至之日为始,与中国历法同途共辙,岂不美欤?又详原法中间有混合难晓者,亦门分类析,俾人人得而易知,而无捍格不通之患尔。幸望后之君子职是业者,请加斤正,以传永久。

显而易见,这段话对考察《回回历法》的编译引进及元统等人的贡献非常重要。凡是对伊斯兰教文化在华传播史有所研究的学者都应知道,明初回汉学者对伊斯兰天文、历法著作的翻译引进工作,《天文书》因有吴伯宗译序的记载,其翻译完成于洪武十六年是没有问题的,而《回回历法》的编译过程、最终成书情况及完成的时间等,因相关文献失传或缺乏明确记载均成悬案,而上引文字在这方面就提供了不少十分可贵的信息。如说洪武十八年(也即引文所说洪武乙丑,公元1385年)钦天监有奉命选送3位监官就学于回回历官事,且一学就长达3年,最终结果是“既得其传,备书来归”,可以断言,这个过程和结果一定与后来编译完成的《回回历法》有直接关系;还有,元统已注意到“备书来归”之书中所载之回回历法与中国传统的一套的起算点不同,因而尝试着去进行换算,还去解释疏通回回体系中的一些繁难问题。另外,元统有《纬度太阳通径》的回回历法著作,一向不见中国文献所载,而这部书所讨论的主要是太阳运动的计算,石云里指出,“如果按照(元统)《大统历法通轨》的做法,似乎也应该有太阴、交食和五星等部分”[6],可以认为这一推测颇为合理。从现掌握资料情况来看,明代汉族学者对输入之伊斯兰天文、历法文献的整理加工仅限于《回回历法》。这方面的工作由刘信开始于宣德中后期和正统年间,由贝琳完成于成化十三年(1477)。刘信曾撰《西域历书》,最终定稿时正式改名为《西域历法通径》。时人徐有贞在为其所撰书序中称:予友刘中孚,知星历,博极群术,而旁通西域之学。尝以其历法舛互,无一定之制,岁久寖难推步。为之译定其文,著凡例,立成数,以起算约而精,简而尽,易见而可恒用,秩然成一家。书将以传之,为其学者其用心亦勤矣[18]。由此,刘信起而加工整理回回历法典籍,是因他看到洪武中后期回汉学者合作编译完成的《回回历法》在内容上多有相互抵触之处,实难于据之推算,遂着手进行订正、加工。其所做工作据上引徐《序》似为之重新厘定文字,明确其推算原则和方法,并编制了若干助算表格。经过上述一番繁难艰辛的工作,回回历法终于成为可用之书:“以起算约而精,简而尽,易见而可恒用”,因日月五星等天置的运算有了大量的助算表格可查,所以十分便捷。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徐氏所撰《赠钦天监主簿刘中孚序》,刘信“尝著《凌犯历捷要》,补前人之未备”。所谓“凌犯历”,就是指月球在星空中做周期运动时,与恒星、行星靠近、掩食的时间以及五星在恒星背景上穿行,它们在观测者的视角上呈现出的彼此逼近、掩食的时间。而上述因素今也可以在残存的《西域历法通径》中看到。刘信书原为24卷,今仅存卷11~14、21~24计8卷。其大概内容是11~13卷为金、水星第二差的求法及相关的助算表格;卷14为月、五星泛差的求法及助算表格;卷21~24为月、五星凌犯的求法及助算表格。可见其与徐有贞文中所说相当接近。《七政推步》卷1后有段跋语:此书上古未尝有也。洪武十八年,远夷归化,献土盘历法,预推六曜干犯,名曰“经纬度”。时历官元统去土盘译为汉算,而书始行乎中国。岁久淹没,予任监佐,每虑废弛而失真传。成化六年,具奏修补,钦蒙准理。又八年矣而无成。今成化十三年秋,而书始备。命工锓梓,传之监台,以报圣恩,以益后学。推历君子宜敬谨焉。这段文字是古籍中仅有的有关成化间回回历法文献现状及贝琳“具奏修补”情形的记载。可由于过于简略,据之只能大概知道在刘信整理加工二三十年之后,回回历法文献再次面临“淹没”的危险,贝琳以强烈的责任心,“每虑废弛而失真传”,遂有“具奏修补”之举,并经过前后8年的工作最终得以告成,“而书始备。命工锓梓,传之监台”。由于洪武中后期汉回学者合作编译完成的《回回历法》原本早已失传,刘信《西域历法通径》又严重残缺,所以,今人似无从具体考究、评估贝琳的工作业绩。但无论如何,他的具奏修补应当是富有成效的:经他整理的本子,清代收入《四库全书》时改名《七政推步》,是流传至今3个版本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明初颁行的《大统历》及后来元统在此基础上重加厘定的《大统历法通轨》,是对《授时历》略加改造而成,天文数据基本上沿用元代的观测,由于年远数盈,未加有分量的修正,大体上自景泰之后,钦天监交食预报时常不验,如仅据《明史•历志》等文献记载,景泰元年、成化十年、十五年,弘治年间、正德初年等,都有失推或误报,而自嘉靖、万历后,这类情形就更是载不绝书了。而相形之下,依回回法推算却时常有验。如万历十五年(1587)吏科给事中侯先春在请求将《回回历法》纂入《大统历》中的奏疏中就说到“该监见有回回历科,其推算日月交食及五星凌犯最为精细,囊者月食时刻、分秒不差舛,只以原非大统历法,遂置不用”[19]。正是在上述情况下,唐顺之、周述学、陈壤和袁黄等汉族学者起而从事对回回历法的专门研究,目的就是“镕回回术入大统历中”,使陷入危机中的传统历法走出困境,继续能在王朝的政治生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上述诸人等曾积极著书立说,如唐顺之和周述学有《大统万年二历通议》,唐顺之还有《荆川先生历算书稿》(中有《回回历法议》和《回回历批本》等专门著作),陈壤、袁黄有《历法新书》,雷宗有《合璧连珠立法》等①,对将回回历法融入中国传统体系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不过,就“镕入”的实际效果以及研究所达到的真实专业水平而言则不宜过高估计。这里,可引用清初历算大家梅文鼎的有关评论作结:盖明之知回回历者莫精于唐荆川顺之,陈星川壤两公。而取唐之说以成书者为周云渊述学;述陈之学以为书者为袁了凡黄。然云渊《历宗通议》中所述荆川精语外别无发明。而荆川亦不知最高为何物(唐荆川曰:要求盈缩何故减那最高行度,只为岁差积久,年年欠下盈缩分数,以此补之云云。是未明厥故也),若云渊则直以每日日中之晷景当最高,尤为臆说矣。了凡《新书》通回回之立成于《大统》,可谓苦心,然竟削去最高之算,又直用《大统》之岁余而弃授时之消长,将逆推数百年亦已不效,况数千万年之久乎?[10]明代汉族学者的伊斯兰天文、历法之学基本情形如上。总体来看,内容不是很丰富,前期基本上是围绕着《天文书》和《回回历法》二书的引进及《回回历法》的加工整理展开,后期的研究则专注于回回和中国传统二种历法体系的比较和融通。不过,就十数位且多数并非以此为职业的文人而论,他们能在如此专业的领域中有上述那样的投入和建树,已属难能可贵。

3明代汉族学者涉足伊斯兰天文、历法之学的意义

苏武传翻译范文6

除了我们平时注意积累,熟悉教材中的文言文,积累相关的文言知识,加大对一些古今通假、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偏义复词的识记外,还需要培养学生对文言实词的推断翻译能力,掌握一些推断实词的常用解题技法,做到有据可依,这样便能在平时的阅读或考场上做到游刃有余,应对自如。

一、本义引申法

古汉语经历了一个由单音节词转变为多音节词,由一词一义演变为一词多义的过程,因而一个词的原始含义与其不断扩展、丰富后的引申义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如果我们知道其中一个义项,便可以据此推想出其他相关义项。例如: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其中“鄙”字本义是“边疆、边远的地方”;边疆地方的人远离社会文明,见识不广,此处“鄙”字又可引申为“庸俗、浅陋”之意。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其中的“私”字本义为“自私”,此处可由此引申为“偏私、偏爱”之意。

3.特拜陕西行台中丞(2006年重庆高考试题)

其中“拜”的含义,所给选项解释为“拜:拜访”,首先考虑到“拜”原指“古人表示敬意的礼节”,后又引申出“行礼”“拜谢”“拜见”“授予官职、任命”等含义。拜,用在表官职的名词前面,一般理解为“授职、任命”。故而此处讲为“授职、任命”。

可见,掌握本义和引申义之间的关系,对于掌握文言实词意义重大。

二、组词翻译法

古汉语一字一义,大多为单音字。因此,在诸多情况下,只要将该字组词,组成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语,便可顺利准确地选出答案。在考场实战中,“组词法”用到的频率颇高,多加训练便会对答题产生“敏感”。例如:

1.不学礼无以立

其中“立”字,可由组词翻译为“立身处世”。

2.参之言足以其节

其中“节”字可由组词翻译为“气节”。

组词法可谓考场字词翻译中最便捷、最常用的方法了,如果能熟练掌握,可使考场文言翻译变得快速而简单。

三、成语推测法

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文言文中的许多单音节词都被保留在成语中。做题时,我们可以借助常见成语(或词语)的语素来推测古汉语实词的词义。例如:

1.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其中“薄”,与成语“日薄西山”中的“薄”意义相同,可翻译为“靠近,接近”。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其中“假”与成语“狐假虎威”中的“假”义同,可翻译为“凭借”。

3.庆封出猎,景公与陈无宇、公孙灶、公孙趸诛封(2005年北京高考试题)

其中“诛”字的含义,我们可以联想到成语“口诛笔伐”中的“诛”是“讨伐、谴责”的意思。

在考场上遇到难解词语,联想一下相关成语,有时便会使你茅塞顿开,柳暗花明。

四、邻字帮助法

即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同义复词,一是偏义复词。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则只起陪衬作用。

1.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其中“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疲劳”。

2.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

其中“冲”按常见义比较费解,如果由它的邻居“幼”字来帮助理解的话,便可迎刃而解,可以推断是“年幼”的意思了。

邻字同义或反义在文言翻译中很常见,尤其针对一些生字、偏字的翻译比较实用,可由相邻文字比较简单地推测出实意。

五、对文见义法

古人行文,往往采用一些字数相同(或大体相同)、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语句,各句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用同义、反义或意义相关的词。因此,我们可利用这种对应关系,由已知的词性、词义来推测未知的词性、词义。例如:

1.忠不必用,贤不必以

其中的“以”单独看令人费解,但是,只要弄懂了与之对应的词语“用”的意思,便可推断出“以”也是“任用”的意思。

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其中的“族”与上句中的“灭”相对应,便可断定“族”也是“灭亡、灭族”的意思。

3.选置师傅,铨简秀士(2002年全国春招试题)

两句结构整齐、对称。由“选置”是“选拔”的意思,可以推断“铨简”也是“选拔”的意思。

另外,如果根据上下句对应的原则不能直接推测出词义,还可根据词语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词性,由其词性进而推知它的实词词义。

六、语法推断法

尽管文言实词的用法复杂多变,但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序的,掌握语法规律,有利于我们认识某词在句中的位置和功能,进而推断词义。考生只需记住现代汉语的“主谓宾定状补”,然后运用在文言文的具体语句中,问题就不难迎刃而解了。例如:

1.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其中“事”作为名词处在谓语的位置上,后面接了宾语“之”,因此,活用为动词。“兄”处在主谓之间,是状语,而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能直接充当状语的,因此,它活用作状语。

2.昌期少年,不闲吏事(2004年湖北高考试题)

其中“闲”字的含义,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该句主语是“昌期”,后边有宾语是“吏事”,根据语法可以推断“闲”应该是一个动词,由此初步推断不应为“空闲”这种解释,这里应理解为通假字,通“娴”,是“熟悉”的意思。

3.资生之业,靡不毕书(2006年安徽高考试题)

其中“资”由语法结构可以看出“资生”一词应为动宾结构,“生”应为“资”的宾语,故这里解释为“资财”显然有误,应理解为“凭借、获取,本文指用来谋生的方法”。

4.庭除甚芜(2005年浙江高考试题)

从句子结构形式看,“庭除”是句子的主语,从而推断“除”是名词,解释为“废弃”显然有误。联系《苏武传》可知“除”是“台阶”的意思。

七、字形分析法

汉字是表意性质的,象形、会意等造字法可以帮助我们从字形推知词义。例如:

1.必躬造左公第

其中从“造”字的结构看,有“走”字底,这就与“走,往,到”有关,稍具文学常识,就可避免诸如释为“建造”之类的笑话。

2.冀得一归觐

“觐”字较生僻,但从这个字的构成成分大体可“猜”出与“见”有关,借助上下文语境,可推断这是“拜见父母”的意思。

3.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n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2004年全国高考试题)

其中“籴”字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都比较陌生。如果观察字形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个由“入”字和“米”字组成的会意字,故其本意应为“买进粮食”,与“粜”相对。

此外古汉语中的通假字绝大多数为形近通假,故而借助字形还可以帮助我们识别通假字。例如: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娶)(《孔雀东南飞》)

屈平既绌(黜)(《屈原列传》)

召有司案(按)图(《廉颇蔺相如列传》)

八、语境推测法

文言文实词含义丰富,大都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要想对其准确界定、理解,需要我们借助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推断。

根据上下文义来串联、梳理,是推断古汉语意思的常用方法。例如: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卒”在此解释为“死”或“最终”似乎都通,但联系、照应上文中的“始”,只能作“最终”讲。

2.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六国论》)

“举”译为“全部”的话,仅从前后文看,不易发现其弊,若结合全文看,就错了;因为楚、魏、韩并未将自己的土地送给秦国,怎能说“全”?故应译作“把”“拿”,其后省略了“之”(本地)。

3.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2005年重庆高考试题)

其中“质”字的含义,从这一段的上下文来看是说那些富人不拥有“田籍”却要向百姓收税,由此看来“质”与“质问”之间显然没有什么关系,而应理解为“抵押”。

九、迁移联想法

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趋于浅近,且贴近生活,贴近课本。因此,在揣测实词含义时可以迁移联想,从而对这些实词作出正确的援引解释。

1.环堵之中(2006年四川高考试题)

对于联想到高中语文课文《促织》中有“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的句子,这里的“堵”,就是“墙”的意思。据此,可以推断出此处“堵”的含义为所给选项“院子”的说法显然有误。

2.使老弱女子乘城(2001年全国高考试题)

其中“乘”的含义,联系高中课本第三册《氓》一文中“乘彼{垣,以望复关”一句,这里的“乘”字应理解为“登上”,从而排除“巡视”这一错误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