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过去时练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一般过去时练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一般过去时练习

一般过去时练习范文1

第一步:理清句子结构,判断考查目的

动词形态变化题,一般来说,题空后都跟有动词原形提示(单词加括号)。动词原形提示题,有可能考查谓语动词,也可能考查非谓语动词。做题时,考生要根据句中是否有谓语动词来判断是否是考查时态。如果句中没有其他的谓语动词,空格肯定是考查时态的。如果句中有其他的谓语动词,要根据空前是否有连词和两个动词来判断是考查非谓语动词还是考查时态。如果空前有连词,则考查的很可能是并列谓语。如果空前没有连词,且两个动作发生具有同时性,则考查的可能是现在分词短语。如两个动作的发生具有不同时性,则可以考虑用不定式表示目的状语。

有时句子结构比较复杂,命题者利用插入语,非正常结构等手段,增加了句子的复杂程度。遇到这类题,我们可以采用“去掉冗余信息,恢复正常结构”等方法,就可使句子结构一目了然,是否考查时态也就一清二楚了。如:

巩固练习1参考答案:

1.arrived。he had been looking forward to是定语从句,修饰the day。可见主语缺少谓语动词,参照定语从句的时态可以判断此处应用一般过去时态。

2.arriving。look forward to意为“盼望”,其中的to为介词,故此空需要用动名词形式。

3.To get。答句为省略句,省略了句子的主谓部分。不定式to get作目的状语。可补充为:I make you eat an egg every day to get enough protein…

4.Jog。答句实际上是一个祈使句,故用动词原形。

5.to help。本题由于宾语从句中的could后承前省略了do,致使考生误认为情态动词后接动词原形。而事实上,这里用不定式短语作目的状语。

6.settled。并列连词and表明前后为两个并列谓语,故可判断空格考查时态。根据前面的时间信息Five years later和时态可以判断,填空处应用一般过去时态,故答案为settled。

7.likes。as far as I know为插入语,去掉这个插入语,可以看出,句子缺少谓语动词。根据as far as I know可知此处应用一般现在时态。

8.to take。此处用不定式表示目的状语。

9.jumped。根据连词and可以判断这是一个并列谓语,故用一般过去时态。

10.smell。本句考查“祈使句+and+陈述句”句型。从句子结构可以看出句子缺少谓语动词,且是祈使句,故用动词原形。

巩固练习2参考答案:

1.had had。“买汽车”的动作先于“卖汽车”的动作,故用过去完成时,表示“过去的过去”。

2.have finished。根据句意可知这条新闻刚写完,故用现在完成时态,强调对现在的影响。

3.was leaving。当“我”匆忙赶到车站的时候,火车就要开了,故此处用过去进行时态表示过去即将发生的动作。

4.pushed。通过文章中的语篇标志词or我们便可知道它与stepped并列,所以用一般过去时。

5.are always making。always,often等频度副词与现在进行时连用表示一种强烈的情感。此处表示“不满”情绪。

6.have been practising。此处强调动作还在进行当中,故用现在完成进行时态。

7.will be doing。根据语境可知此处指将来某个时段正在发生的事情,故用将来进行时态。

8.was。本句是一个倒装句式,句子的主语是“My City of Ruins”,故谓语动词应用单数形式。根据前面的时态可知本处应用一般过去时。

9.look。根据称呼语Mike可知此处讲目前的状态,故用一般现在时态。

10.changed。根据后面“he was not available”的提示可知,此动作发生在过去,故用一般过去时态。

巩固练习3参考答案:

1.is being printed。根据“it will soon come out”可知这本书正在印刷当中,故用现在进行时态。print和the book存在动宾关系,故用被动语态形式。

2.have been recognized。recognize和the lighthouses存在动宾关系,故用被动语态形式。根据时间状语“in the past few centuries”可知此处应用现在完成时态。

3.had been cleaned。clean的动作发生在arrived的动作之前,故用过去完成时态。且classroom和clean存在被动关系,故用被动语态形式。

4.were forbidden。时间状语at that time常与一般过去时连用。

5.Will;be held。答语讲到艺术节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故可判断“艺术节将举行”。故用一般将来时,且用被动语态形式。

6.have been opened。根据时间状语since 2004可知此处用现在完成时。Confucius Colle-ges和open之间存在被动关系,故用被动语态形式。

7.are forbidden。forbid和you之间存在动宾关系,故用被动语态形式。根据语境,此处应用一般现在时态。

8.felt。feel在此是连系动词,为不及物动词,所以没有被动语态形式。根据从句的时态可知应用一般过去时态。

一般过去时练习范文2

一、微课的定义

“微”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小、细小、少、精等意思。顾名思义,微课也可理解为小而精的课。它是借助录屏软件和课件演示等多媒体,利用网络平台阐释某一个知识点,时间在5-10分钟内的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的短视频。它包括教学视频、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任务、教学过程及教学反馈等内容。国内微课创始人胡铁生是这样解释微课的: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如重点、难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

二、微课具有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

1.微课教学视频短小精湛。一节微课的教学视频时间一般为5-8分钟,不超过10分钟。内容具体,有针对性,往往围绕一个知识点展开,如微课“一般过去式的基本用法”“there be句型在一般过去时的用法”“some和any在句型中的用法”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训练有度,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2.微课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以网络视频的形式展开,甚至可以在移动的设备,如手机、Ipad等传播,同时还可以根据学习者的需要重复、多次播放。一对一的方式,能有效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微课有助于师生的及时互动。微课的资源包中有具体的学习任务单和进阶练习等,借助网络可以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最大化地获得整体教学效果,

三、如何运用微课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学习,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顺应互联网微时代的产物――微课,贴近学生生活,不仅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及特点,还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渴望。

1.精妙设计微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借助微课有效先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有效先学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先学就是打破传统的先教后学模式,通过教师引导,借助具体内容、明确目标、要求详细的微课,帮助学生实现有效自主学习。

微课设计时要以“学生为本”,在学习新课之前,教师首先要对教材了如指掌,透彻分析教学内容,清楚哪些知识点学生能通过先学可以掌握,这样才能根据教学需要制作微课。设计微课时,内容、目标明确,知识点的讲解思路要清晰、有条理,语言要准确、流畅,完美展示设计思路。如在教译林版英语六上“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时,学生初次接触一般过去时,对一般过去时不了解,为了便于学生在学习新课时减少障碍,笔者设计了这样一节微课“一般过去时的基本用法”,让学生初步感受一般过去时的用法,知道过去时间是运用一般过去时的标志,学生可以知道表示过去时间的关键词及短语,了解动词的过去式变化:be动词的过去式是was或were;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在动词后面直接加ed及其发音。

(2)利用微课有效复习,逐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使用各种学习策略的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形成个人学习风格。练习巩固类和小结拓展类的微课能弥补学生课外学习的不足,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如在学完六上“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后,笔者设计了“规则动词过去式的变化规律及ed读音”微课。通过选择所给的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完成故事,让学生找出规则动词过去式的变化规律,并快速判断过去式的正误加以巩固,引导学生通过听来区分ed的发音,再加以总结,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创意制作微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一般过去时练习范文3

关键词:活动 有效性 问题 对策

新课标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其基本理念之一是“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这就要求教师以“任务型”教学为教学模式,以活动的形式进行教学。因此,活动的有效性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活动缺少思维训练。

如有的教师在组织教学之后,马上问学生: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What do you look like? What do I look like? 这些问题浅显易答,无须思考。学生从这些问题中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这样的活动怎能称为有效活动呢?

2.活动内容与呈现内容无关联。

学生活动的内容与教师之前呈现给学生的内容之间没有关联。学生难以在教学中学到东西,更不用说掌握得好还是不好,这种活动的有效性就大打折扣了。

3.活动针对性不强。

某项教学活动的实施是为了完成某一阶段的任务,如果某项活动不是针对某项任务,那么教师组织这项活动还有何意义?活动内容针对性不强,甚至缺少针对性,就难以判断学生是否掌握。

4.活动时间调控失当。

课堂教学活动的节奏调控非常重要,节奏没有把握好,容易造成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

5.活动内容缺少梯度性。

英语教学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后一活动要比前一活动的难度要大一点,体现出梯度性。各环节的活动如果没有梯度性,那么学生的思维活动只能停留在同一层面上,甚至出现先难后易的现象,学生就不能取得进步。

6.对动与静的误解。

教学活动有人理解为“活”就是动,“动”就是不能有“静”的情况出现。因此,课堂要始终处在动态之中,热闹为宜。比如,在学生动脑思考或做笔头练习时,设置背景音乐甚至播放学生熟悉的音乐,或者在幻灯片上设置一个倒计时器。教师的本意是想通过播放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思考。试想,美妙动听的音乐谁不爱听?在紧张的学习之中,听听音乐放松一下,这不是学生求之不得的吗?这样一来,学生哪里还有心思去思考?至于学生熟悉的音乐,说不定有人还会边听边跟着唱呢;学生活动时,准备一个计时器,教师的出发点是想让学生心中有时间观念,促使学生快速思考。殊不知“欲速则不达”,你想学生做快点,结果是学生越看时间越紧张,越紧张越慌乱,甚至较容易的问题也解答不了。

7.活动组织形式化。

现在教师上课都下意识地随大流,如人家采用任务型教学,我也采用任务型教学;时下生态课堂盛行,我也跟着模仿。紧跟形势,落实教改,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值得提倡。可别弄成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如看到别人进行生态课堂教学时,桌椅摆成“T”字形或“品”字形,自己上课时也这样摆放。这种做法无可厚非,可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没有去利用这种空间布置,反而影响了英语课堂教学。因为对于初中生来说,自我监控能力较弱,上课时师生面对面的教学效果较好,若要双人活动或小组讨论,临时组合就可以了,这样做了几次,学生就知道与谁一起活动,无须教师次次安排。

8.活动指令不清晰。

在活动中,有时会出现这种情况:教师让学生进行活动,可下面的学生却有很多人无动于衷。有的教师便生气了,老师在场都不好好学,何况课外呢?其实,个别学生不按照老师的指令去做,是正常的,因为他们可能确实不会,如果多数人这样,那就说明教师的指令有问题,学生没有领会教师的意图,不知道要他们做什么以及怎么做。

二、打造有效的教学活动

面对这些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问题,作为教师不能知而不改,继续“问题”下去,要设法解决它们,从而打造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针对上述问题,下列对策不妨一试。

1.定好方向――活动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紧扣所呈现的教学内容、注意活动的梯度性。

在这里,“方向”不同于“教学目标”。它指的是教师从什么方向引导才能使英语教学活动开展更广泛、更深入、更扎实。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注意活动的思维含量。没有思维的教学活动,学生学不到什么东西,学习不能取得进步。

案例:这是初中牛津英语7BUnit 4的语法复习课的一个片段。该教师在给学生呈现含有一般过去时的例句后,让学生归纳一般过去时的构成,接着给出了20个规则和不规则动词,让学生将它们变为过去时的形式,然后进行了下列活动:

Teacher: I’m very happy in the Funny World Museum, but when I got home, my friend asked me some questions. Help me complete the dialogue:

A: (be) you excited to see so many amazing things.

B: Yes. I .

A: you (see) a strange bird.

B: Yes, I (see) a dodo.

Teacher: Congratulations!You have passed the second task. You have become a guide now. Would you please introduce dinosaurs or sandwiches to the visitors?

Topic 1: dinosaurs…230 million years ago,...3 kilos..., over 100,000 kilos..., plants, ...meat..., Some parent dinosaurs..., some...,...more than

这个案例至少注意了三个方面:活动的梯度性、思维含量和活动紧扣所讲授的内容。

(1)活动的梯度性。一般过去时的含义和构成属于基本技能,将动词变为一般过去时也比较简单,可以说这些应该是机械性的活动。但接下来,教师让学生根据意境用所给动词的正确形式填空,较接近半开放性的活动,随后只给出关键词,让学生运用一般过去时向他人介绍恐龙或三明治,使活动几乎到达了全开放的程度。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不仅学到了一般过去时、掌握了一般过去时,而且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学生进步很明显,因此该活动是很有效的。

(2)遵循了语言的学习规律。语言的学习首先是一个编码的过程(或者说是输入过程),接着是解码的过程(或者说是输出过程)。只有编码过程而无解码过程的语言学习是不完整的;只有解码过程而无编码过程,语言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该教师先呈现一般过去时的例句,让学生归纳一般过去时,以及让学生将动词变为一般过去时形式,通过这些编码,让学生知道一般过去时,有了语言编码作前提,解码也就顺理成章:根据对话情景,用所给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以及根据关键词用一般过去时介绍恐龙和三明治。活动的内容与教师先呈现给学生的内容是相符的、一致的。

(3)思维含量得到了保障。如果说,该教师呈现一般过去时以及让学生将动词变为一般过去时的形式,这一活动只需要记忆的再现就可以完成的话,那么用一般过去时完成对话就需要动动脑子了。而根据关键词用一般过去时介绍恐龙和三明治的活动更要复杂得多,而且里面几乎都是含糊的、结构不良的问题。面对这一活动,不去认真思考,甚至不与他人合作、探究,凭一己之力是难以较好地完成的。

2.以“效”为绳。

以问题4中一堂读、写课为案例。毫无疑问,读、写课的目的是通过读掌握写作方法,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写作,这是教学要达到的目标。词汇处理只需让学生了解词义即可,接着迅速进入写作方法讲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写作方法上。不要担心学生对课文大意不理解导致影响后面的写作。教师把重点放在写作方法上,学生的注意力也就会集中指向写作方法的学习,有意识地学习和记忆写作方法。掌握了写作方法,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写作,就容易实现。但在该案例中,这位老师在生词处理和课文理解上共花了33分钟,使学生容易产生这样的假象:这节课是让他们学习生词和理解课文大意,而不是写作。学习目标难以实现,教学也就不能说是有效的。

3.“实”处着手。

“选择教学媒体要有针对性、必要性和有启发性。”华而不实的东西,也许能使人一饱眼福、一饱耳福,但容易使教学内容空洞,不落实处。学生学不到实在的内容,也会影响教学的有效性。学生活动时间可由教师一人掌握,时间到了,提醒学生停止活动,根本用不着设置一个时钟来计时;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不是靠播放轻音乐就可以营造的。弄不好会把英语课上成音乐欣赏课了,对学生更谈不上具有启发性;课桌的摆放应因教学需要来摆放,做到训练有素,习惯成自然。教师只有扎扎实实地呈现、学生扎扎实实地操练,教学才能扎实有效。

4.言简意赅。

俗话说,言多语失。话多了,容易出漏洞。教师对学生活动发出的指令越长、多次重复,学生可能领会不了老师的话;同一条指令,每重复一遍,学生容易误认为又是一条新的指令。上文中“定好方向”的案例中,教师的指令就做到了言简意赅:Help me complete the dialogue;Would you please introduce dinosaurs or sandwiches to the visitors?一句指令简洁明了,毫不含糊,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明白教师的要求并进行活动,活动的时间得到了保障,活动的节奏也变得紧凑,教学效果非常理想。

总之,这些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预设阶段,要进行充分的思量,力求避免这些问题,增加教学的有效性;不然,教学活动中的问题会层出不穷,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一般过去时练习范文4

一、句子结构的比较

要注意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句子在结构方面的区别。主动语态中,主语是动作的发出者(执行者);而在被动语态中,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接受者)。比较下面一般过去时的两个例子:

Tom broke the window.(主动语态)

① ② ③

The window was broken by Tom.(被动语态)

③ ② ①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主动语态中的主语Tom在被动语态中变成了by Tom.主动语态中的宾语the window 变成了被动语态中的主语。而谓语部分由主动句中动词的过去时变成了被动句中的be动词 +动词的过去分词。同样,其它各种时态的被动语态以及情态动词被动语态的教学也可通过上述方法进行。

二、句子意义表达的比较

被动语态句子和主动语态句子在意义表达方面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例子来看看:

Children love these songs. (主动语态)

孩子们喜欢这些歌曲。

These songs are loved by children. (被动语态)

这些歌曲受到孩子们的喜爱。

第一句的侧重点在“人”,即某人怎样;第二句的侧重点在“事”,即某事如何。

三、各种时态被动语态的比较

我们知道,被动语态是由“助动词be+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的。人称、数和时态的变化是通过be 的变化来体现的。下面以teach为例来比较一下各种时态以及情态动词被动语态的构成:

一般现在时:am/is /are+taught

一般过去时:was /were+taught

一般将来时:will/shall be+taught

现在进行时:am/is /are being+taught

过去进行时:was/were being+taught

现在完成时:have/has been +taught

情态动词:情态动词 be + taught

此类对比最好是在学完上述各种时态后进行。通过比较学生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各种时态的被动语态的构成,做到查缺补漏。从而更好地把握和运用被动语态,尤其是在句型转换练习中。

四、被动语态与系表结构的比较

“be + 过去分词”这个结构既可以是被动语态,也可以是系表结构。二者形式相同,但意义不一样。被动语态表示动作,句子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系表结构表示主语的特点或所处的状态。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几点来判断是被动语态还是系表结构:

1、根据句中有无by引导的词组。

The window was closed by me.窗户被我关上了。

The window was closed . 窗户是关着的。

2、根据句子的时态。

被动语态可以用于多种时态,而系表结构只用于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

The plan is being carried out successfully.( 被动语态)

His Engish book eas lost. ( 系表结构)

3、根据修饰词判断

系表结构常由very 、quite、 rather、 too 、so等词修饰;而被动语态常由greatly 、much等修饰。

The little boy is very pleased to see his mother.

I was greatly inspired by the report by Yang Liwei.

4、根据谓语动词

一般过去时练习范文5

一、 激发兴趣,提高能力

九年级学生虽然有了好几年的英语学习经历,但不少学生仍然死记硬背单词,有的是读不正确,有的是不会读,很难过单词关。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复习效果。“磨刀不误砍柴功”,在复习过程中,为了扫清障碍,应该抽出时间复习音标、拼读规则等语音知识,强化学生利用音标进行拼读,用拼读规则来帮助记忆单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单词的能力,应有意识地复习构词法,如合成法、转化法、派生法等,让学生举一反三,扩大词汇量。如write, cook, teach,work,ran等动词加后缀r或er就变成了名词,许多名词health,wind,luckcloud等名词后加上后缀y就变成了形容词。说到形容词,不妨给学生区别一下interesting\interested;exciting\excited;boring\bored等以ing结尾的形容词和ed结尾的形容词用法的不同,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增加信息量,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复习的信心。

二、 方法多样,夯实基础

学生学习单词和短语总是“记得快也忘得快”,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单词及短语,减少遗忘,在复习单词和短语时就需要我们采用多种复习方法。

(一) 词形转换法。例如复习success这个单词时,我们就要了解它的形容词形式是successful,它的副词形式是successfully;复习动词run时,就要复习现在分词形式running,及名词形式runner。

(二) 联想记忆法。可让学生由一个中心词扩展到更多的词。例如,由China想到America,Japan,England等;由by train联想到by car,by bus,by bike,by sea,by air等。

(三) 同时还可以采取英语释义法复习单词和短语。例如复习reach一词时,就让学生用英语解释这个词,get to或arrive in/arriveat;复习单词certainly时,学生可用英语sure或of course来解释这个词,并区别它们之间用法上的差异。这样复习词汇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当然掌握构词法更是记忆单词的好办法,教师不妨收集初中阶段的相关单词进行罗列,让学生掌握构词规律,学习单词。

三、 学习时态,比较用法

在学习多种时态后,学生很容易出现错用、混淆时态的情况。在复习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将一些时态加以比较,以便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运用。如:一般过去时与现在完成时的区别。

一般过去时只表示过去的时间发生的动作或状态,和现在是不产生联系的,它和表示过去的时间状语词连用;现在完成时表示发生在过去的某一动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及结果,侧重强调的是现在的情况,所以它不能和表示过去的时间状语词连用。如last night,yesterday,in 1980,three weeks ago等:“I have read the book.”强调已了解书的内容;“I read the book yesterday.”强调昨天读书这一事实。有些时间状语。如this morning,tonight等,既可用于一般过去时,也可用于现在完成时,但所表示的意义有所不同,用于现在完成时表示“现在”在内,而用于一般过去时则与“现在”无关。例如:I have read the book this June。(讲话时仍是六月);I readthe book this June.(讲话时六月已过)。

四、 突出要点、攻破难点

英语课文是教材的中心,是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听说读写活动和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性材料,也是复习的主要依据。在复习课文时采用多种复习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复习课文时老师要着眼于基础及基本功训练,要注意口头练习和书面练习的结合,有些课文可以进行改写、扩写或缩写,复习中要反复强调英语的习惯表达法。课文里面的重点段落一定要求学生熟读背诵,要督促检查完成,以增强他们的语感。应该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贯穿于对话中的日常生活交际用语,这对中考试题中出现的“完形对话”、“完形填空”等都有着一定的帮助。

五、 创设情景,以情激趣

对于一些基础差,又不敢开口回答问题的学生,可以创设一定的情景,采用选择疑问句或一般疑问句的方式让其简短回答,如:

Is Chinese culture different from American culture?

Is Mike used to Chinese food or American food?

给他们以暗示,帮助他们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质疑,表示这个回答不充分或不正确,如:Isthat true? Really? 等。另外在引出回答过程中,可用口头提议,如:speak up! Don’t be shy. Have a try, please.Any volunteers?给学生以表明请求回答或鼓励参与的机会,激发思维,效果更佳。

六、 操练句型,贯穿始终

在中考英语复习中,复习课文、词汇固然重要,但句型练习也不能忽视。复习句型时不应该让学生死记硬背,我们可以利用相关句型,反复操练,避免遗忘。当我们复习英语第三册(上)第五单元第四课Part1时,我们一方面作问答练习,同时又可以进行这样的操练:即加上一个主句,让学生们把它们连接成复合句。例如:What time did your brother get up?(He asked…)He asked what time your brother got up? How did he come to school? (Li Ping asked…)Li Ping asked how he came to school.当然我们还可以利用句型,用替换时间状语的办法,来达到复习各种时态的目的;可改换主语人称,从而复习谓语单复数的形成。

一般过去时练习范文6

关键词: 有效 英语时态教学 教学方法

英语时态教学是贯穿于整个初中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教学中付出与收效不成正比的内容之一,教师和学生都花了大量精力,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为什么会这么难?我们看一个简单的现象。

当教师问学生学过哪些时态时,学生开始抢答:“一般现在时、过去时、现在进行时……”大家七嘴八舌,想起一个是一个。教师只能举手示意大家暂停,重新一个一个罗列,学生杂乱无章的回答给了我们最起码两个信息:(1)学生对时态的记忆是杂乱无章的,没有考虑过时态之间的联系,这样的记忆很容易有疏漏,或者混淆。(2)学生对时态的理解很笼统。如学生回答的过去时里有很多细分,一般过去时、过去进行时、过去将来时、过去完成时。他们不懂得将时态分类:现在、过去、将来,然后每一类再进行细分:一般、进行、完成。学生笼统的回答恰恰说明了他们对此的理解很粗浅,而这种问题很有可能是教授不当引起的。很多时候为了赶进度,怕麻烦等原因,我们依旧采用很传统的方式讲授时态:给例句、讲意思、讲结构、操练习题。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一般都在忙着记笔记,所谓的操练只是照着模式套一套。一节课下来,学生始终处于被动、依赖的状态,没有积极的思维活动,因而形成不了深刻的理解,这直接导致了语法课的枯燥乏味,学生越学越没劲,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要从以下方面给予关注。

一、详细了解学情

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论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任何教材之前所具备的先备知识。有意义的学习,只能产生于在学生已有充分先备知识的基础上。换言之,只有配合学生能力与经验的教学,学生才会产生有意义的学习。

大部分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英语,在小学学习过程中,一些常见时态如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现在进行时、一般将来时等都有过接触,学生对此并不完全陌生。初中阶段,教师在新授这些时态之前可以想办法了解学生对这些时态的了解情况,形式可以多样,例如我在准备教现在进行时的前2天,发给学生一份调查问卷,如下:

同学,你好。

调查后发现,学生都学过现在进行时,对其意义等基本概念比较清楚,但对用法的掌握情况不一,主要问题出在be动词使用不当,have的现在分词形式没有去e,现在进行时结构只有部分学生能写出,时间状语一般只知道now,look,listen.学生主要在现在进行时结构、现在分词的构成和现在进行时的时间状语的罗列上有问题。了解学情不仅要了解学生知道什么,更要了解学生不知道什么,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训练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更系统、更清晰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二、充分利用小组合作

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目标,感受成功,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因此,英语学习是一个合作互动学习的过程,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和合作,提高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

时态课如果按照传统方法按部就班地上,课堂就会枯燥乏味,只有部分学生真正参与,大部分学生只是被动地忙着记笔记,根本来不及思考,导致教师和学生都很累,学习效果不好。根据学情了解的结果看,基本每种时态学生都不是完全陌生,只是了解的情况参差不齐。为了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我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了四人小组合作,把关于时态的一般内容如概念、结构、时间状语等制作成学案,让学生在自己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巡回了解讨论结果,并解答个别小组的提问。小组讨论完以后,教师集中讲解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和需要统一的答案,并补充一些特殊用法。这样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每位学生都活动了起来,当小组中有不一致的答案时,组员就会进行讨论,这样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到讲解中,同时可以及时解答问题。实践证明,学生自己讨论出来的结果不仅理解深刻,而且记忆持久。

三、合理整合教学内容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我们对教材的理解和使用在不断变化。在新课程理念下,课本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材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需要,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7B Unit 5中,语法部分内容为一般过去时,在讲授完动词过去式构成方法后,我立刻将第六单元Study Skills部分关于动词过去式“-d/-ed”发音规则的内容提到这里,请学生一起尝试总结“-d/-ed”的发音规则:清跟清,浊跟浊,元音后面还是浊,/t/,/d/后面读/id/。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在讲到不规则动词过去式时,我带领学生翻到书后的不规则动词表,和学生一起划出学过的不规则动词,同时带领他们朗读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并将不规则动词过去式的读法录成音频,发给学生回去模仿练读。经过这两个环节,学生对动词的过去式尤其是不规则动词过去式的掌握情况从根本上有所好转。很多时候,教学需要趁热打铁,相关内容及时跟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如果呆板地按照课本的单元板块教学,就会导致一些内容失去连贯性,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就会出现断档,这样反而不利于教学。

四、利用对比内化知识

时态学习的困难不是出现在学习一种时态时,而是出现在多种时态混合在一起时。很多学生不能准确判断出时态,甚至是简单的题目。我们在时态教学过程中没有进行足够的对比,每学习一种新的时态后,都应该带领学生回顾曾经学过的时态,让学生实践,比较它们之间的结构区别和使用场合区别,尤其像现在完成时和一般过去时之类的本身就很容易混淆的时态。从理论和实践上都进行对比练习,在进行充足的对比操练后,学生对混合时态的辨别力就会有所增强。

五、跳出时态小框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