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诗词吾爱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诗词吾爱范文1
刚到葛店化工厂,我没有什么像样的衣服,也穿葛店化工厂的工作服。后来,买了缝纫机,我就自己买布做衣服,冬天准备夏天的,夏天准备冬天的。他调武汉市科委后,我也调江岸区北京路小学教书,孩子也转了学。我送小儿子上市委幼儿园,老师见了我们都有些吃惊,没想到市科委副主任的家属会穿得这么寒酸。他当了市长,家里的条件有了一些改善,但由于我们双方的经济负担都比较重,生活仍然很艰苦。我下班后常到菜市场去买扒堆的菜,有时买上几十斤,晒干做咸菜。整幢楼几十家,就我们一家晒菜,而且晾在阳台上的被子、衣服破旧,连小偷都不愿光顾。
他对自己和家人要求很严,在葛店化工厂,本来可以分三室一厅的房子,他只要二室一厅的。当市长前,64平方米的房子,住了他的爸爸、我的妈妈、我们俩和三个小孩,共七口人。大约在1985年,市委办公室要我们去市委小院看了一幢房子,面积很大,也很漂亮。但我们考虑到家里没有什么东西,这么大的房子水电费很贵,特别是那里离我的单位比较远,乘公共汽车上下班,路上时间太长,没时间做饭,就放弃了这幢房子。七口人挤在一小套房子里面,上面一拖地,下面就像下雨,有时不知如何为好。老吴说:“莫做声,上面拖完了不就过去了吗?”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87年搬家到江西。
他从不准我和孩子用他的车,顺路捎一段也不肯,也没有带我们出去玩过。1986年5月,有一天半夜,大儿媳妇的爸爸打电话,说儿媳快要生了,要我找一辆车,送她到医院。我人生地不熟,又是晚上,到哪里去找车呢?提出用一次他的车,开始他不同意,我说:“去晚了,要出人命的,要不我交钱。”他才同意了。
官正确实脾气不好,但在武汉当市长时,他当面挨过别人五次骂,物价改革时最多一天接五六十个骂他的电话,也没有见他发脾气,但能够感觉到他压力很大。记得有一天傍晚,我正在洗衣服,有人来敲门,官正去开门,看见外边站着一个耳朵上夹着烟卷的人,很不客气地说:“我找市长,武汉的服务态度不好,商场、火车站、轮船码头都很差。”官正客气地说:“我没做好工作,明天就研究设法整改。”那人走了以后,他在阳台上踱来踱去,思考怎么抓服务,一直到深夜。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他就穿着旧军棉大衣出去了。后来听他说,在码头有一个挑着担子的人问他:“这是不是第十五码头的检票口?”他就带着那个人,拿着票询问工作人员。几个服务人员态度都很差,把他骂了一通,还拿着检票的剪刀在他脸前挥舞,他很生气,决心要狠抓服务态度。第二天,《长江日报》报道了这件事,管理该码头的长航领导要严厉处分那几个工作人员,吴官正知道后,写信给长航领导,说自己当市长的也有责任,对服务人员主要是加强教育,不要处分他们。他对我说:“我挨骂知道难受,许多来武汉的旅客花钱买气受,这一定要改,否则对城市形象和发展影响太大。”我觉得他说得有道理。
诗词吾爱范文2
喂——
喂,是你吗
至今尚未碰触的葵花的脸庞
饱胀籽实的欢颜,在把我丢弃之前
喂,是你吗
遥远的你臂弯里的萤火虫
隐秘的灯,不要无故垂怜我
喂,是你吗
篱笆架下的无人搭理的南瓜花
神身旁走失的孩子,一个
一个爬上了花架 ——
刘棉朵的诗(1首)
当我所爱的人有一天不辞而别
当所爱的人有一天不辞而别,剩余的日子就变成了刑罚
就会害怕看到相册,害怕看到你出神的笑
像子弹一样击中我的心脏
害怕自己像一艘被遗弃的木船
泄露海底无限的孤独和荒凉
当所爱的人有一天不幸离开,剩余的日子就变成了刑罚
我会害怕听到别人提起你,你的书,你的湖和山寨
害怕听到你的出生地、天气,你的流放地以及和你有关的一切
甚至不敢听经过那里的火车、飞机、时刻表和站牌
它们的发音都会烧着我,像高烧的烙铁
我害怕记忆每天都会开着火车轰隆隆地碾过我
带着六百六十车厢沙子、海水和不断发酵的面粉
将我活着就无情地埋葬
我害怕独自一人面对逐渐暗淡下来的星辰
汹涌而至的黑
当我累了,再也没有一条手臂将我拦腰楼住
我躺下来,害怕身边留出的大片大片的空白
没有什么什么来填满
我还害怕有一天我老得再也想不起你
不记得我是谁,你曾经又是谁
不记得我们一起曾去过的那些地方
读过的那些书,爱过的那些草木,带过的假牙
仿佛是一场梦,我很想早一点醒来
又害怕早早醒来,空空的连白日梦也失去,连思念你的痛苦也失去
当所爱的人有一天离开,剩余的日子就会被追忆俘虏,每一分钟,如同刑罚
白木的诗(2首)
西宁, 西宁
风吹山动
星星被冻醒
天边,看不见边缘
这灰色荒凉是个巨大的湖泊
空荡震颤
肉眼的幻觉。袒露
裸的力量
我爱——
风尽头,越来越多的尘土熟知:我的泪水,依旧那么骄傲
色拉寺烧水的女孩
那个和尚已成为乌鸦。满山的雪
火焰般叫唤。冬天
去河边——骑自行车的女孩看着对岸,时间滑过冰面
石头上的画紧紧勾住油彩
勾住最致命的虔诚。亲密苦难中,漫天云块会变成金光在人们心底荡漾
杜风的诗(1首)
生日快乐
带我进入你的禁地,植物叶子拥挤的
林子。地上堆积记忆的落叶已经腐烂
光头一样的树皮,和看穿树木的阳光
照亮我的眼睛,没有欢欣,也没有悲伤
也许这些都是经历过镰刀和铁锹的伤害
它们的态度:枯枝,和一潭死水
你望着林子上斜坡的天空,对树干说
这是那片长满夏的林子
大热天,我们一起躺在盛开的夏
怀里。天凉了,只有我一个人散步
听MP3播放何训田的春歌
看落日在黄昏的天空涂满菜花的蜜
你抱住一棵树歪着头,你黄格子羊毛衫
你的笑容,你洁白的牙齿
乌黑瀑布的头发。在一首连续播放的
音乐梦境中。我回到没有雪花的夜晚
坐在词语的阴影里,过一个快乐的生日
欧阳疯的诗(1首)
面对爱人——献给未来的妻子
“我们结婚后,你要更多地考虑
我们的家”。当我说完这句
她的眼泪簌然滑落。把一生托付给
一个男人,显得有些突兀
想起千里之外的双亲和热土
铁轨被生生地掰开。她双肩颤抖。
因为爱,我剥夺了一个人
对亲情的眷顾,使这个怕黑的女子
带着惶惶和不安,去千里之外摸黑
走夜路。用虚拟的幸福做诱饵
作为交换,她要无条件交出
伴随了一生的乳名、阳光和甘泉
在全新的俚语和风俗里
与人勾心斗角,玩心理战
说到羹菜,整个县城也找不到
一个像样的厨师。成长
只是一场梦魇。她的睫毛扑闪
而梦想如发丝,号召我将它梳理
所有的安静都因我混乱、重建
我不得不承认,在爱情面前
我是罪人,让一个完好家庭
从此承受骨肉分离
诗词吾爱范文3
【关键词】宫颈;尖锐湿疣;发展;宫颈癌
An example incisive condyloma CIN I five years development to cervical cancer case-reporting
LIU Shu WANG Qi
【Abstract】HPV is the present cervical cancer explicit pathogenesis prime culprit,the HPV infection and CIN and the scale cancer has the latent causal relation,is sending the patient which 辰 becomes the cancer is a continual process. The HPV infection mainly is the passing way crumples broadcasts,is easy to implicate the scale shape epidermis,specially Yi Zhongzu and palace pate scale shape cell.
【Key word】Incisive condyloma;Development;Cervical cancer
1 病例
患者,女性,36岁,以阴道分泌物多、接触出血来诊。自诉五年前曾在我院做节育手术时发现宫颈赘生物并诊断为尖锐湿疣。
查体:宫颈中度糜烂,有两处直径0.8~1.0cm浅表溃疡,多发囊肿。活检在两处溃疡处取材,镜下:鳞状癌细胞呈巢状浸润间质中,细胞中等大小,核大深染,较多出血和坏死。诊断为“鳞状细胞癌”。
既往:经查找五年前该患者在做节育手术时取宫颈赘生物一枚,以“宫颈息肉”为临床诊断送检病理,镜下:鳞状上皮状增生,表层角化过度,角化不全,细胞水肿,表层细胞胞浆染色较粉,部分细胞胞核皱缩、异型,核周空晕,为挖空细胞,细胞间中性粒细胞浸润,基底层规则,间质、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报告“宫颈尖锐湿疣”
2 讨论
HPV是目前宫颈癌明确的致病原凶,据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科研人员的多年临床跟踪、密切随访得出这样的结论:HPV感染与CIN和鳞癌具有潜在的因果关系,在发生宫颈癌的患者是个连续的过程:感染HPV的患者在多种致癌因素共同作用下平均8~24月可发生CINⅠ--Ⅲ,再平均8~12年可发生浸润癌。此例初次活检时明确的挖空细胞可以确定其HPV感染,虽然其感染HPV的时间及发展至CIN的时间无证可查,但可以判断其由CIN发展至浸润癌至多用了五年时间。
HPV感染主要是通过性途径传播,易累及鳞状上皮,特别易累及宫颈部的鳞状细胞,它可以长时期保持休眠或在终末分化的鳞状上皮细胞内不断繁殖并释放传染性病毒,鳞状上皮HPV感染的形态标志是:挖空细胞koliocyte的形成,也称挖空细胞异型,其特征是轮廓清楚的核周空泡形成,周围的胞浆深染、核大、不规则,核膜不平,皱缩,波纹状如葡萄干样,染色质缠结成串,可见双核或多核细胞,以核的变化做出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
关于HPV与宫颈癌的研究,目前世界已发现的110余种HPV中有30多种与宫颈感染和病变有关,其HPV类型的特异性诊断依赖免疫组化和应用原位杂交或DNA印迹杂交方法进行分子病毒分析,根据其与CIN和浸润癌发生的相关性将其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两种,分析结果显示高危与低危的最关键的区别在于其病毒DNA是否与宿主DNA发生整合,高危HPV整合时,激活E6 、E7蛋白,E6与P53结合激活C-myc、 H-ras,使凋亡过程削弱,E7与E6结合,激活P16、cyclinE,使增殖过程旺盛,激活端粒酶等使细胞增殖和永生化,此即高危型HPV的致病机制。 在镜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表现为胞浆多而成熟,核面积大于中层细胞核的3倍,核染色质均匀,粗颗粒状,偶有浓缩不透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表现为细胞比低级别细胞小且不成熟,细胞大小不一,核增大明显或浆减少,核浆比例明显增高。总体上,HSIL细胞比LSIL细胞小,核浆比例明显增大。
我国每年约有15万新发宫颈癌,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仅居乳腺癌之后,其中至少有一半人因此死亡,目前还有明显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HPV的发现及其与宫颈癌的密切关系,使宫颈癌成为目前病因明确,可以早发现,并可以在疾病萌芽状态早期治愈的癌症。所以更显HPV诊断的重要性,而对于明确诊断HPV感染的病例更要给予高度重视、密切随访,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我们在宫颈活检中明显感觉到发病率升高和年轻化的趋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已知其与HPV感染有密切关系,但感染后经过多长时间发展为尖锐湿疣,再多长时间发展为癌都是推测,本例从尖锐湿疣诊断到宫颈浸润性癌仅有五年的间隔,由于病例数少和一些病例不能跟踪随访,还请各位同仁注意积累实际例子,得出更有依赖性的数据。
我们这一例报告仅作为抛砖引玉,若对宫颈癌做些回顾性研究,可以得到全面的资料。
图一.鳞状上皮状增生,表层角化过度、角化不全,细胞水肿。
图二. 部分细胞胞核皱缩、异型,核周空晕,为挖空细胞,细胞间中性粒细胞浸润。
诗词吾爱范文4
长女梁思顺自幼受到父亲的熏陶和教育,酷爱诗词和音乐,是诗词研究专家,1908年编选出版《艺蘅馆词选》。梁任公从不避讳对长女的偏爱,声称思顺是他的“命根”,又说:“吾爱女之名举国皆知,故交相见者,无不问汝,却无人问思成以下。”有人说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如果梁任公地下有知,一定会拍手称快,因为思顺是他的最爱。
思顺九岁时才有了弟弟思成,受父母专宠时间较长,但当父亲对她说出“你是我的长女,你的健康关系到我的终生幸福”的话时,早已弟妹成群了。每每给家中寄礼物,思顺总要多得一些,比如1912年12月的一天,梁任公外出为妻子购买生日礼物,结果寿礼没买成,反而为思顺买回金器、衣料。在给思顺的信里一口一个宝贝,此时他的宝贝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但在他眼里依然是最爱的宝贝,儿子们属于“不甚宝贝”。因为爱女儿,大女婿周希哲就是他通过认真考察后,介绍给女儿的。
《红楼梦》里的宝玉每次受父亲责打,就喊姐姐妹妹,以减少疼痛,梁任公颇得宝玉真传,每每不适就叫思顺的名字,“聊以”。过世前两个月,因病痛折磨,他向思顺发嗲:“每到发病时特别想得厉害,觉得若顺儿在旁边,我向她撒一撒娇,苦痛便减少许多。”宠着思顺的同时,还有点“怕”她,妻子生日,他很想破戒一回喝点酒,就写信问“答应不答应”?这位童心未泯的父亲,故意在女儿面前撒一回娇。最有意思的是,明明知道女儿喜欢诗词,还故意写信告诉女儿新得的明刻本《李杜全集》如何可爱,一本正经说“不许撒娇来索”,可心里就盼着女儿来索取。思顺随外交官丈夫长期在海外生活,偶尔给父亲的家信迟了点,他就坐立不安,开始胡思乱想。
尽管得到父亲最多的宠爱,但身为家中老大,思顺不仅在异国照颐弟妹们的生活与学业,还操办梁思成与林徽因的婚事,且为父亲理财,确保家里经济无虞,在承担家庭责任的过程中无意间提高了她在大家庭的地位与作用。在1927年12月21日的一封信中,梁启超夸奖女儿:“你虽受父母特别的爱,但你的报答也算很够了,妈妈几次的病,都是你一个人服侍,最后半年衣不解带送妈妈寿终正寝。对于我呢,你几十年来常常给我精神上无限的安慰喜悦。这样的女孩儿,真是比人家的男孩儿还得力十倍。”
爱女儿的实质是他对女性的尊重,他一直关注女性解放与独立,始终认为女权运动应是“学第一,业第二,政第三”。而他甘愿放下父亲的架子,与儿女们撒娇、戏谑,则是寻找一种平等宽松的相处之道。梁启超的多情、奔放、率真、诙谐等个性,决定他们的关系似朋友。梁启超除关心孩子们的生活、学业外,特别注重对子女的人格培养,可以说他对子女的关爱是全方位的。当清华大学与东北大学都向梁思成发出聘书时,他认为“清华太舒服,会使人懒于进取”,而回绝了清华抛来的橄榄枝。
诗词吾爱范文5
一、品味赏析
探究一:送朋友高就或将去繁华之地,诗歌的感情基调会是怎样?送朋友谪迁或将去荒僻之地,诗歌的感情基调又会是怎样的?
学生通过思考,很快就能弄清,前者应该是欢快、愉悦的;后者则是惆怅、忧伤的。
探究二:这首诗属于哪一种情况?根据何在?据此推断诗歌的感情基调。
这首诗显然属于后一种情况。同学们对诗中“左迁”“龙标”“夜郎国”等词语稍加疏理,就能明白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伤感的。
探究三:融情入景、借景抒情是送别诗常用的表现手法,这首诗是通过什么景物来表达离愁别绪的?
学生也能找出“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的特性是漂泊不定,“子规”的啼声是“不如归去”,作者正是这样融情入景,借“杨花”与“子规”来抒发飘零之感,离别之恨。
探究四:这首诗作者是借助什么载体来寄托自己对友人的离愁别绪的?
学生通过探究,很快能找出“明月”,也能明确诗歌的拟人手法。
月亮本是无知无情的,但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感,将月亮人格化了。
“明月”是古诗词中寄托离愁、抒发乡思的常用的载体,如“海上生明月”,“床前明月光”,“长安一片月”等等。“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细加分析,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只有将这颗愁心托付给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要让愁心与明月一起,伴随友人奔赴远方。
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是诗歌创作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值得同学们鉴赏诗歌时注意。
二、比较阅读
通过对课文的探究,同学们掌握了送别诗的基本的鉴赏方法,这时,我要同学们与李白的另一首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比较阅读,体会送别诗所表达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知人读诗:老师向同学们介绍“孟浩然”与“广陵”。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爱好游历,是李白的好朋友。“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李白对孟浩然仰慕之极。“广陵”即扬州。“十年一觉扬州梦”,扬州是当时繁华的都会。这首诗写的是送朋友去扬州游览,那时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李白又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送别完全是在充满诗意的气氛里进行的。通过点拨,学生很快能把握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心仪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
由景悟情:我要学生探究《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了什么景,寄寓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学生大都能谈出探究所得:“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即春花,“三月”是暮春季节,长江下游一带景色是最美好的,春水行舟,多么快意。“烟花三月下扬州”,在这样一个春花烂漫的季节,去那样一个繁华热闹的地方,那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啊,写景之中流露出诗人的向往之情。
诗词吾爱范文6
一、彰显高格
北宋陈翥在其所著《桐谱》中称:“梧桐柔弱之木也,皮理细腻而脆,枝杆扶疏而软。”清代园艺著作《花镜》也记载:“梧桐,又叫青桐。皮青如翠,叶缺如花,妍雅华净。”可见,梧桐是“妍雅华净”的柔木、美木。这恐怕是其能够作为高洁人格象征的基础。
正是由于梧桐以上的特性,才有了“凤栖梧桐”的传说。《诗经・大雅・卷阿》曰:“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该两句互文见义,是说梧桐生长于朝阳的高冈之上,而凤凰栖止于梧桐上鸣叫。类似的记述还见于《庄子・秋水》:“夫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正是凤凰一类的鸟。凤凰是祥瑞的象征,而梧桐是唯一配得上凤凰的树木,品格高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此外,梧桐还是制作琴瑟等乐器的良材。相传神农“削桐为琴,丝绳为弦”,因此古琴又被称作“丝桐”。《诗经・风・定之方中》即言:“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意为种植榛树、栗树、梧桐等树木,成材之后用来制作琴瑟。而琴瑟常见于古代宗庙祭祀等重大场合,也是文人雅士怡情养性的必备乐器。白居易诗歌《好听琴》就有“本性好丝桐,尘机闻即空”一句。作为其主要原材料的梧桐,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自然又高了一截。
所以,古代文人常爱在庭院中种植梧桐,以彰高格。文学作品中提及种植梧桐的诗句也很多。如诗人张说《答李伯鱼桐竹》:“结庐桐竹下,室迩人相深。……竹有龙鸣管,桐留凤舞琴。奇声与高节,非吾谁赏心。”又如李白《赠崔秋浦》:“吾爱崔秋浦,宛然陶令风。门前五杨柳,井上二梧桐。”文人们眼中,梧桐已非普通树木,而是自己精神上的知己。他们认为,自己的格调情操和道德追求只有梧桐才能诠释。
二、言说爱情
梧桐象征爱情,其渊源并不十分明了。相传梧桐雌雄异株,梧是雄,桐是雌,相依相伴,同生共死。而古典文学作品中以梧桐象征爱情,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双桐”与“半死桐”,一是“桐叶题诗”。
“双桐”的渊源可追溯至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诗中用松柏梧桐枝叶相交象征焦仲卿和刘兰芝缠绵而坚贞的爱情。其后,双桐意象在描写爱情的诗中屡见不鲜。如魏明帝曹睿《猛虎行》“双桐生空井,枝叶自相加”、李白的《效古二首》“入门紫鸳鸯,金井双梧桐”、孟郊《列女操》“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等,皆用以表达爱情的美好与忠贞。然而,双宿双飞的爱情固然美好,生死之别终究不可避免,这正如双桐中一株的枯亡。所以,古典文学中逐渐以“半死桐”象征夫妇一方去世,如李娇《天官崔侍郎夫人吴氏挽歌》“弹窗孤生竹,琴哀半死桐”、白居易《为薛台悼亡》“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伤神”。从白居易始,“半死桐”成为悼亡诗词的专用意象,文人借其抒发对亡妻的眷恋和相思,如中唐鲍溶《悲湘灵》“哀响云合来,清余桐半死”、北宋贺铸《鹧鸪天》“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由于梧桐是很好的传情意象,且其叶阔大、方便书写,所以自唐代起,桐叶便成为抒发相思爱慕之情的载体,“桐叶题诗’’也便成为文学意象。唐记小说《本事诗》有如下记载:“顾况在洛,乘间与一、二好友游于洛中,流水上得大梧叶,上题诗曰: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而《全唐诗》收录的任氏的《书桐叶》更为凄恻:“拭翠敛蛾眉,郁郁心中事。搦管下庭除,书成相思字。此字不书石,此字不书纸。书在桐叶上,愿逐秋风起。天下有心人,尽解相思死。天下负心人,不识相思字。有心与负心,不知落何地。”此外,《广群芳谱》转引《己虐编》言:“张士杰客寿阳,被酒历淮阳滨入龙祠,见后帐中龙女塑像甚美,乃取桐叶题诗投帐中。”这些虽是小说家之言,却可以从中看到,桐叶题诗已经作为一种文学意象被接受。
三、悲秋感怀
梧桐在古代除了彰显高格,抒发爱情的功用,还可以提示节令。《广群芳谱・木谱六桐》记载:“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梧桐落叶较早,且桐叶硕大醒目,所以古人常将梧桐视为秋天的信使。而自古文人多悲秋,所以古代文人笔下常以梧桐作为悲秋意象(尤见于宋词),来抒发心中的悲情愁绪。梧桐作为悲秋意象在古典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形式也有两种,一是“梧桐叶落”,一是“雨滴梧桐”。
苏轼《卜算子》云:“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叶落则疏,所以有“疏桐”一说。缺月、疏桐、孤鸿这三个不完满的意象在情感上非常契合,共同渲染出清冷孤寂的氛围。柳永也曾在《玉蝴蝶》写道:“水风轻,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月冷露寒,桐叶萧萧,身处其中的浪子,自然神凄骨寒。此外,还有欧阳修《千秋岁》“高梧冷落西风切”、晏殊《采桑子》“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李清照《忆秦娥》“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吹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等等。这些词句中,不见人格之特立,也无爱情之言表,却带着鲜明的忧伤色彩,词人们感秋伤怀,触景生愁的形象赫然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