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的想象力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学的想象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学的想象力

社会学的想象力范文1

不过,如果说经济学经过新古典主义革命之后建立了相对统一的理论思路和研究范式的话,那么,和其他在工业社会的发展中出现的学科不同,社会学研究在更多方面表现的是米尔斯(C.Wright Mills)的“社会学想像力”,其特征是在发端之时就出现了多元的理论思路和多元的研究范式:所有的甚至相互对立的研究范式在过去的近200年里不仅能够和平相处,而且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这样的意义上,社会学并不像某些学科如经济学那样收敛在一些所有人共识的概念体系和基本规律之下,更多的是一种让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社会学想像力”的、在一些基本概念和视角之下发散的学科,因此,社会学的研究成果没有单线条式的积累,有的是兼容并包的、甚至是相互冲突的视角之间的讨论与对话。

什么是社会学的想像力呢?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像力》中指出,社会学的想像力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可以帮助人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看清世事,即“个人只有通过置身于所处的时代之中,才能够理解他们自己的经历,并把握自身的命运,他只有变得知晓他所身处的环境中所有个人的生活机遇,才能明了他自己的生活机遇”。因此,具有社会学想像力的人能够看清更广阔的历史舞台,发现现代社会的构架,通过这种想像力,个体性的焦虑不安就被体现为明确的社会性困扰,公众再不漠然,而是参与到这样的公共论题中。吉登斯在谈到社会学的想像力的时候,曾经举了一个喝咖啡的例子。一个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行为,社会学能够对它说什么呢?

首先,咖啡并不只是一种让人精神焕发的东西。作为日常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咖啡还具有象征价值。有时候,与喝咖啡相关的仪式比喝(消费活动)更为重要。举例来说,早上喝咖啡在许多西方人的日常生活中标志着一天的开始。在白天,人们常常是与其他人一起喝咖啡,此时,喝咖啡就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社会仪式了。中国人的喝酒难道不是这样吗?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说的就是喝酒与社会交往,而这些都为社会学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对象。

第二,咖啡含有咖啡因,而咖啡因是一种,对大脑有刺激性作用,许多人喝咖啡就是为了提神,熬过自己难熬的时光。不过,人们并不把嗜好喝咖啡的人看成是吸毒的人。但是,如果你只是要咖啡因(吸毒),情况就不同了,大多数社会并不容许人们吸毒。不过,也有社会容许消费大麻甚至可卡因,但却反对消费咖啡。为什么这样呢?这是社会学家有兴趣探讨的问题。

第三,喝一杯咖啡使一个人卷入到了全球一系列复杂的社会与经济关系中。咖啡生产地大多数是贫穷国家,而消费地大多数在一些富裕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咖啡是仅次于石油的最有价值的商品,是许多国家最大的外汇来源。咖啡的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为许多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也为国家之间的交往提供了机会。由于现代社会没有一个社会能够置身于桃花源中,研究这种全球化的贸易,也是社会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四,正因为如此,咖啡也变成了一种政治。由于咖啡的种植已经十分普及,已变得“品牌化”,而喝什么样的咖啡就变成了消费者对生活方式的选择,譬如纯天然的咖啡、无咖啡因的咖啡和“公平贸易”咖啡等等。可以到特色咖啡厅,也可以到“星巴克”连锁店。喝咖啡的人们可联合抵制来自某些国家的咖啡。对于这样的现象,社会学家也有兴趣,譬如全球化让人们关注遥远的事物。如何产生对新事物的认知?

社会学的想象力范文2

关键词:个体社会化;三大学派;儿童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124-02

在社会学中对于个体社会化的含义国内外学界至今尚无达成公识。一方面由于三大学派各有自己的理论取向;另一方面由于影响个体社会化的文化不是静止的,因此对这个概念的界定应在演变的环境下来考察。

一、三大学派关于儿童社会化的界定

在社会学领域中,最广泛的社会化概念是指个体得以社会成员的过程。社会化过程的本质是价值、习俗同个体观念的互动,更确切地说社会化的问题其实就是个人与制度之间的关系问题或者说就是行动和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吉登斯,1979)。通常在教育社会中把个体社会化作为宏观讨论,三大学派对儿童社会化都有各自的界定。功能主义的假设是上世纪70年代之前对于个体社会化的界定,一直以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为主导:人被看作是由规范和包含这些规范的制度所决定的产物,它所讲的人是由社会强制和规范决定的,而这些强制和规范几乎没有创造和选择的余地[1]。在提到儿童时仅把儿童看作社会作用的客体,有时看作是被作用的对象,不考虑儿童自身的社会能动性[2]。对于教师社会化的研究,一向偏重社会如何社会化个人,如何将生物层次的人转变为表现社会行为的人[3]。上世纪70年代末,结构功能主义已经趋向于成为一种保守的社会理论。在其关于人的性质的假设上受到了批判――“过分社会化的人”[1]。80年代以来,又有互动论的观点认为:儿童社会化是儿童以完全赞同的方式和创造性的方式参与集体生活,并使其人格也得到丰富和发展的过程[4]。在亚当・库珀等主编的《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中提出儿童社会化是强调儿童及其环境之间的关系的互动作用的性质。实际上互动论并没有否定结构功能论,它是作为一个补充来这样解释社会化的:社会化并不仅意味着被动性。个人特性,例如认知能力、认识动机以及已有的知识还包括诸如民族性和性别等可归因变量都在被社会化的人与社会化媒介的互动中起作用[5]。进入90年代,对于个体社会化的定义不仅包含了互动论还加入冲突论的观点。正如马斯格雷夫(Musgnave,1987)所描述的,社会化是互动的,文化影响与个体发展模式都需加以考虑;对社会化的概念的定义还包含了允许对社会化力量的抵制,即承认个体建立自己的规则,因此社会化研究的重点是越轨问题,即与现存规则不符的行为[6]。然而解释主义者不仅批判结构功能论把社会化的过程描述成一个铭记和适应的被动过程,同时也批判了冲突论,在他们看来:学校和社会两者之间不是阶级斗争的关系,不是合法的关系,也不是学生在学校社会化或者社会在学校选拔和培训所需人才的关系,而是学生在学校获得人们共享的可让人理解的关系[7]。近年来又有以宗教为基础的第四学派所分析的社会化就是指:这些弱势群体一方面要学会忍受各种歧视以及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念的支配;另一方面他们还必须学会承认他们的“特定”的社会地位[8]。

二、我国关于儿童社会化的界定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认为:“社会化就是指个人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的过程”。

在教育社会学中,社会化是指个人在某一特定社会中,发展自我观念与学习该社会的生活方式,使其履行社会角色的过程(陈奎熹,1980)。社会化一般是指个体在社会因素与主体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有选择地接受社会文化价值规范,获得社会生活所需的知识技能,由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成员的过程(董泽芳,1990)。儿童社会化指一个人在儿童阶段通过个人和社会的交互作用,获得语言、思维、情感等能力和最初行为方式,逐步了解社会,掌握生存能力的过程(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编辑委员会,1991)。所谓初级社会化,根据彼得・伯格的观点,指的是个人在儿童时期成为社会成员的第一步,是个人一生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也是次级社会化的基础。首先,在个人的初级社会化中,社会化机制是通过与儿童最接近的个人实现的,特别是儿童的父母和家庭成员;其次,在儿童的初级社会化中,情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其次,儿童在初级社会化中得到认同并内化的各种意识和世界,是非常坚实和确定的(谢维和,1999)。儿童社会化是指儿童在与家庭、教育机构、同龄群体和大众传媒等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逐步形成独立的个性,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的过程。[9]从以上对儿童社会化的界定来看,我国对儿童社会化的定义倾向于以结构功能论和互动论为依据。

从上述国内外关于儿童社会化的界定,得出的启示是:对儿童社会化的界定至少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个体社会化的共性与儿童作为一个年龄阶段的特殊性。具体为:第一,儿童不仅应是社会化的适应者,而且应是社会化的创造者;第二,文化与亚文化价值、风俗与观点影响着儿童如何行为,但并不一定决定其行为,同时儿童个人的特性,包括认知能力、认识动机以及已有知识还包括诸如民族性和性别等可归因的变量都在儿童与社会化媒介的互动中起作用;第三,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影响其社会化的意义他人或者机制是强加给儿童的,不能选择的;第四,儿童社会化的目标是使个体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使个体成为独立的、合格的社会成员;第五,影响儿童社会化的承担者包括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

参考文献:

[1]玛格丽特・波洛玛.当代社会学理论[M].孙立平,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34-35.

[2]T・B・里亚布什金.苏联社会学[M].陈一筠,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231.

[3]社会变迁与教育革新[M].高强华,译.台湾:师大书苑,1988:314-315.

[4]世界教育史:1945年至今[M].张人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384.

[5]V・卡尔马斯.学生与课本如何相互作用:通过教育媒介来研究社会化的方法论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5,(1).

[6]Husen,等.国际教育百科全书[M].斯特曼.1994:312.

[7]范伯格.学校与社会[M].中译,2004:109-112.

社会学的想象力范文3

【关键词】农民工;经济社会学;城乡二元结构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大量地从土地上游离;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城乡的二元结构使得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发达地区流动成为重要的劳动力市场流动形式。按照经济社会学的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不仅受到经济方面的影响,还有来自社会经济因素、社会关系和信息因素的影响。同时,由于户籍制度、文化障碍和农民工自身的障碍,农村劳动力在流入城市地区之后也存在很多问题。农民工始终是城市中的边缘人物,难以融入到城市生活之中、享受到城市人的同等待遇,农民工的边缘化,无法实现身份认同,这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城乡二元化与农村劳动力流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城乡二元化的趋势。我国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将资源集中在少数城市地区,导致在城乡及不同地区之间出现了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劳动力从较不发达地区转移到较发达地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的待遇问题引起学者广泛的关注,流动人口如何融入当地城市,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城乡二元化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双重属性,二元结构不仅仅只在经济层面体现出来,更应当体现在社会层面(庄士成、王莉,2014)。因而,不能仅从经济层面去关注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在经济和社会多层面关注,才是理解经济发展应有的态度。

二、韦伯的经济社会学思想

社会行动是韦伯社会学体系中的一个基本概念。韦伯的经济社会学思想中,经济社会行为不同于经济学理论分析中的经济行为。经济社会行为不单单是受到物质利益和理性驱动,行为的其他方面也是韦伯关注的重点。根据韦伯的说法,有四种主要的社会行动:传统的,感情的,价值理性的,工具理性的。在经济行动中,没有使用暴力并且经济目的是主要导向。在经济取向的行动中,或者目标是经济的但使用了暴力,或者目标不是经济的但经济方面的因素被考虑进去。经济社会学既研究经济行动也研究经济取向的行动,而经济学传统只研究了前者(胡雅梅、韩克庆,2015)。相比于市场分析和文化分析,韦伯的经济社会学思想同时包容了经济和文化的作用,而且承认历史的影响。

三、农村劳动力流动行为的分析

在刘易斯的二元论述中,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的比重不断下降,工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将出现从农业部门不断向工业部门转移的现象。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为何要从农村流向城市,这是一个问题。经济学家认为,劳动力对经济收入的预期和迁入地、迁出地之间的经济差别是推动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的重要原因。然而除此之外,还有更重要的社会因素值得探讨。1、社会经济因素我国城乡之间的差别早已有之,仅仅用经济学的推拉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外移的原因。在传统上,我国以家庭伦理为中心,注重家庭及家族的延续,家族财产是延续家族的物质基础。在中国独特的城乡二元结构下,绝大部分的农村劳动力在迁入城市地区之后依然是以家庭为单位。农村地区经济落后,农业收入低,在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的时候还需要承担养育家庭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家庭更好的生活条件,许多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成为了农民工的一员。2、社会关系因素人是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一员,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到网络关系的影响。在农村劳动力向外流转的过程中也受到人际关系网络的影响。首先,面对众多的城市,农民工选择进入的城市往往是熟人介绍,因而在一个城市之中往往会形成同乡聚集的情形。如果个人能够通过他的关系网络得到帮助,那他将某地作为选择的意向动机就会更加强烈。其次,对初次外出打工的农民工而言,城市的陌生感使得他们需要同伴的结伴来减轻这种不熟悉和不安。3、信息因素社会关系是农民工信息传播的最主要来源。社会关系网络为农村劳动力带来大量的有用信息,这些信息是政府和媒体无法提供的,并且也更加可靠。一个农村劳动力首先流向城市,有关打工的信息接着会传到农村的其余人那里,并促发他们进城打工的心理。而其他人会通过已外出者来增加经验并且获得帮助,这就大大提高了他们要向外流动的可能性。在信息的有效性方面,亲友、老乡所提供的信息也更为可靠。

四、农民工为何难以融入城市

虽然我国目前已有大量外出打工的农村劳动力,但时至今日,农民工始终是城市中的边缘人物,难以融入到城市生活之中、享受到城市人的同等待遇。这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制约:1、户籍制度障碍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为了限制人口的流动而制定了户籍制度,户籍规定了人的身份,也由此规定了与身份相关的权利和待遇,即使发生了人口的转移,户籍却未随之改变。由于受到户籍的限制,农民工不能像当地居民那样平等地享有本地的各项权利与待遇。与此相对应地,农民工没有户籍身份的认同,便会疏远这个城市,从心理上产生排斥。2、文化障碍市民和农民工不同的社会化过程,造成了二者的文化分化。对城市居民来说,社会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现代化的过程,社会化的结果就是现代性和城市性的获得。这种匮乏恰恰是影响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重要因素,也是歧视产生的重要前提(卢国显,2010)。3、主观障碍农民工的社会融合困境也有其主观原因。首先,农民工经济资本普遍短缺,经济收入较低,在物质生活上与城市居民相差较远,住房、生活质量都受到限制;其次,农民工的社会网络大多是由老乡结成的小圈子,社会参与的障碍较大;再次,由于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因而城市之中的农民工普遍具有较低的文化水平,所从事的工作也对文化水平要求不高。

五、总结

经济行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行动,它不可避免要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比如宗教信仰、文化、价值观念等。因此在分析农民工流动问题时,运用经济社会学的思想,要从经济、文化、历史、制度等多方面着手。

【参考文献】

[1]庄士成,王莉.社会融合困境与城镇化“陷阱”:一个经济社会学的分析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14(11)102-106+144.

社会学的想象力范文4

关键词:社会管理;大学生;思想教育;包容性成长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083-02

大学生不应该仅仅是专业知识的代名词,更应该是社会管理义不容辞的担当者。大学生思想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解决其在校期间的思想疙瘩,更应该是着眼于未来社会管理的主力军角度研判思想教育。“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社会可以说是人的集合体,大学生既是社会的一份子,又是社会的主人。大学生毕业即意味着其社会身份的开始,这就要求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更需体现“社会性”,更需要从社会管理的角度探索和丰富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内涵,这样才实现大学生之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思想教育也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将来大学生走上社会工作岗位,参与社会管理打下扎实的思想基础。社会管理,顾名思义,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社会管理在广义上,是由社会成员组成专门机构对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事务进行的统筹管理;在狭义上仅指在特定条件下,由权力部门授权对不能划归已有经济、政治和文化部门管理的公共事务进行的专门管理。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由此可见,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终结点就是“人”,说到底就是人的管理和服务,就是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社会学理论告诉我们:人的社会化不会自发形成,社会的良性运行也不会自然形成,社会需要管理。社会构成的多样性由“人”的差异性形成,解决社会问题的关键也是在“人”自身,所以某种程度上社会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实现“人”多样性的和谐协调,就是“和而不同”、“和而不冲”、“和而不乱”。社会管理强调的是差异性基础上的同一性,实现的是包容性基础上的协调性。由此笔者引用经济学上的“包容性增长”概念,演绎到社会管理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教育,提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包容性成长”概念。

一、“包容性成长”的意涵

“包容性成长”是由经济学概念“包容性增长”引申而来,该概念最早由亚洲开发银行2007在一个展望亚洲发展报告中提出。这个报告说:要把关注的重点从应对严重的贫困挑战,转向支持更高和更为包容性的增长。“包容性增长”译自一个英文复合名词“InclusiveGrowth”。在发展经济学和发展社会学中,“增长”不同于“发展”的概念。发展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主要指量的扩张,而经济发展还包括结构的调整。发展社会学把发展概念扩展到整个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和重构,除经济增长以外,还包括制度、社会、产业、管理结构及人的态度变化等。“包容性增长”中的“包容”有“兼容并包”之意,可引申为“融合”。“包容”与“社会”组合构成一个社会学概念。亚行提出的“Inclusive Growth”中的“Inclusive”,也有“社会包容”或“社会融合”之意。[2]笔者引申出“包容性成长”概念,并应用到思想教育领域。“包容性成长”至少包含如下内涵:(1)“成长”强调的是思想教育的中心或者是追求的目标,即围绕学生的成长展开,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围绕大学生的正成长展开,通过思想教育促进大学生的正成长发展,个体的正成长合力成社会的正成长。(2)“包容”强调的是思想教育的理念或者是工作的思路。思想教育的目标不是灌输排斥式成长,而是尊重主体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主体平等基础上的包容,是包容中成长,成长中包容。包容蕴涵个人与自身的包容;个人与他人的包容;个人与集体(组织)的包容;个人与社会的包容;个人与自然的包容;自然也包含思想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的相互包容。社会管理也需要包容。社会不是“一个人”的社会,社会完全是包容数以万计的“个人”组合。(3)“包容性成长”不是忽略个人的作用,在注重个人成长发展的同时,强调的是一种“权利平等关系”的成长,是一种适应性成长、融合性成长、参与性成长、共享性成长。社会管理也不是消灭“异己”。(4)“包容性成长”不是弱化法规校纪,它是在此基础上的提升,是面向社会管理的思想教育,更多的是从社会的角度,从社会管理与个人成长关系考量的,因此也更有意义。

社会学的想象力范文5

Abstract Through contrasting the latest developing status of current social psychology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this paper rethinks the problems which exist in current social psychology studies and proposes the new orientations for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rrent social psychology:(1) Return to realistic questions and build a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framework; (2) Reform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use big data to analyze; (3) Integrate the theories of social psychology and analyze from cultural perspective.

Key words current social psychology; new orientations; big data; cultural perspective

1 国内外社会心理学研究现状对比

1.1 国外社会心理学研究现状

近几年,国外社会心理学领域正迅速扩展。2010年至今,发表在国外学术理论期刊上的有关社会心理学的文章有9000多篇。研究主题按频次排列包括刻板印象、社会互动、归因、态度、社会群体、情感、动机、个性、群体认同、偏见、归属、自尊、社会地位、道德等。需要注意的是,国际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越来越注重文化和性别因素的影响,对社会认知、社会知觉、自我认识、态度改变、从众行为、团体过程、人际吸引、社会支持、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以及偏见等方面的性别和文化差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例如不同文化中的整体性和分析性思维、使用社会神经科学的方法研究归因中的文化差异、自利归因的文化差异等。

此外,近5年国外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应用性更强、内容更细,主要涉及5个模块,健康管理、组织管理、环境研究、法律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健康管理模块主要包括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如负性生活事件、知觉压力、刻板印象威胁、社会支持等,其涉及的病症包括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组织管理模块主要涉及激励与员工心理、领导胜任力、组织文化。性别与领导力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如“玻璃悬崖”(glass cliffs)理论。关于环境研究,阿伦森(2014)在其《社会心理学》(第八版)中将这一模块称为“人类的可持续未来”,涉及内容包括噪音、污染、拥挤对个体心理的影响,以及环境保护等。法律模块主要涉及目击者证词、陪审团的集体决策过程。例如邦德(Bond)和德保罗(DePaulo)在2008年做的关于判别谎言的个体差异研究,以及格拉尔茨(Geraerts)等人2007年做的关于恢复性记忆的研究。此外,市场营销在近几年成为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热点,Ivanic等人(2014)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究了广播员的口音所形成的刻板印象对听众评估电台广告的可信度、听众对广播员的态度和听众购买广告产品或服务的可能性的影响作用,Malhotra等人(2007)则通过在英国四个呼叫中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内在或外在奖励与员工情感性、规范性和持久性承诺之间的联系,Osman等人(2015)同样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态度、情感评价和习惯养成对模式选择行为的影响。

研究方法方面,除了传统的观察法、相关法、实验法和元分析等研究方法,国外社会心理学领域兴起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如跨文化研究、进化心理学和社会神经科学,例如哈蒙?琼斯(Harmon-Jones)关于失调和减少失调时脑活动差异的实验。

纵览近5年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可以发现,实验研究成为了国外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在国外社会心理学领域中愈发受到重视与推崇。但大量采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社会心理学研究存在诸多的缺陷。早在20世纪末,Aroldo Rodrigues和Robert V.Levine(1999)就发表了“反思实验社会心理学发展的100年”的文章,并对实验社会心理学进行了批判和反思。

1.2 国内社会心理学研究现状

以中国知网为例,2010年至今,国内有关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有260多篇,2014年出现明显激增,从2013年的48篇到2014年的89篇,以乐国安、张世富和俞国良、叶浩生等学者为主要代表。国内并没有专门的社会心理学刊物,就近5年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在社会心理学方面的文章看,国内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支持、情绪情感、性别角色、主观幸福感、从众行为、学习或职业倦怠、网络成瘾和压力等,7成以上研究的对象均为大学生。国内社会心理研究多使用相关法和实验法,其中,相关法使用更为频繁。

尽管已经历30多年的发展,但对比国外社会心理学的成熟与迅速扩展,国内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虽有部分理论和测量工具方面的创新,但无论是从量上还是质上都远远不足,研究对象局限,研究方法落后,研究内容多照搬国外研究,研究结果信效度存在质疑(例如研究结果无法重复)。此外,我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其它的问题,例如评价标准模糊、欠缺有效研究工具,以及教学科研体系不完善等。可以说,整体而言,我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仍处于“摸索阶段”。

2 当代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问题

2.1 研究对象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研究人员在对象的选择上都倾向于采取方便取样的方式,其中,大学生最受青睐。为了取样的便利性,研究人员通常会通过相熟的老师或同学将某一班级的学生作为研究被试,类似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在心理学本科大学生中最为普遍。这种做法不仅会降低研究的外部效度,还会面临伦理问题,如被试参与实验可能是迫于压力而非自愿、保密性和匿名性受到威胁、被试面对某些特殊问题时隐瞒实情或服从研究者目的等(高华, 2009)。从长远的角度看,这种做法会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广度和应用价值造成不良影响,也不利于中国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的整体发展。

2.2 研究方法

国外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度强调实证主义,实验研究泛滥。主流的社会心理学为了量化社会行为的研究,把社会行为孤立在实验室中,观察环境变量和行为之间的关系。然而,社会心理现象实则难以数量化和操作化,例如幽默、攻击和顺从等。这些社会行为的定义随文化情境的不同而不同,根本无法精确的测量(叶浩生,2004)。其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不是自然科学研究的物。人是特定社会历史时期社会协商和建构的产物,受文化历史因素的塑造和影响。因此,社会心理学实验的研究结论只适用于某一特定的文化历史背景,是相对的。其三,用单一因素来解释社会心理学现象是很困难的,而且一些因素往往成为其他因素或行为的调节变量或中介变量(刘长江,2007)。面临着方法上的窘境,国外社会心理学界自20世纪末就已经开始了反思,并尝试探索新的研究之路。而国内远远没有跟上这一步伐,大多是根据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数据进行理论上的探索与批判。

2.3 研究内容

对比国外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国当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缺乏稳固的本土化理论根基和理论框架。许波认为,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儒、道、佛三家思想相拒而相和,儒家又久居我国国家意识形态的主流学派之位,拥有着浓厚伦理色彩的儒家心理学也就成为中国本土传统心理学主要的思想和理论根基(许波,2005)。而彭艳琴则认为,有着上千年发展历史的佛教专门研究的就是如何解决人的精神问题(彭彦琴,2011)。还有一些学者认为,道家文化对于缓解人们心理压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周慧和陈萍,2005)。在关于本土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心理学家们试图找出各家思想中一切与心理学相关之处,而这种做法实则非常盲目,且很可能陷入重复做工的境地。从古至今,中国思想学术流派何其多,每个派别又有各自繁杂的理论观点。但这些观点并非完全独立,以儒、佛、道三教为例,自佛教传入中国后,三教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出于生存、发展的共同需要而相互融摄、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在思想层面上开始了深层的、广泛的、有机的融合,逐渐形成了以儒学为主体,佛、道为辅翼的“三教合一”的思想文化格局(张玉璞,2011)。因此,在进行社会心理学研究之前,若先对中国百家的思想理论进行归纳、整合和提炼,推进中国社会心理学理论框架的构建,研究则会事半功倍,研究的系统性和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2.4 研究工具及评价体系

发展至今,仍有不在少数的心理学家们将西方心理学的研究量表直接移植到我国社会心理学研究之中,或是只对西方量表进行本土化的修订或制作。而中国的社会心理学区别于西方心理学,其人文性质更为浓厚,其中许多观点都带有极强的价值规范性和理想主义色彩。这种急于用问卷和量表来证明研究假设的做法表明,我国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从原理、策略、工具到评价标准都仍未摆脱西方的定量思维的桎梏。因此,推进西方量表的本土化、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测量工具和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是我国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当务之急。

2.5 学科建设

在当前的教学科研体系中,我国社会心理学与西方相比,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从教材、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科研基金项目设置到人才培养目标,整个中国心理学体系仍是以西方心理学为主导(汪新建和柴民权,2014)。这样直接导致学生对我国本土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缺乏了解和兴趣,从而间接阻碍了本土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因此,要推动我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就必须改变教学科研体系的现状,推进教材的编制、改变原有的课程和科研基金项目设置,并培养和引进中国社会心理学人才。

3 中国当代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

3.1 回归现实问题,构建稳固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框架

在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学科地位比较高,这主要源自于其应用价值为美国社会做出的实际贡献。美国的社会心理学研究问题意识非常强烈,其研究成果的应用性也非常高,因此受到了美国政府和民众的高度拥护。而国内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则一直未摆脱西方思想的限制,也未形成基于我国本土特色的、稳固的理论基础,而多是将国外已有的研究和结果生搬硬套到国内。因此,从中国人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出发,对中国百家的思想理论进行归纳、整合和提炼,推进中国社会心理学理论框架的构建是必然而紧迫的。而就近5年的文献发表情况看,我国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也更多地从现实问题入手,为提高研究的应用价值而努力。

3.2 研究方法的变革及大数据的使用

以往的社会心理学通常基于问卷、数据统计、抽样调查和实验室研究分析心理数据,而在大数据时代,真实、准确、及时的大数据样本将为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变革带来崭新机遇。借助大数据,社会心理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摆脱对实体实验室的依赖,最大限度、最为高效地扩充潜在的研究对象,使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不再只局限于实验室小样本或问卷调查采集的随机样本,从而面向尽可能全面的数据、趋近于总体的样本,这就使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基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大数据还能够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提供更为多样化、异质化的样本,并使研究者摆脱时间、空间的限制,尽可能避免社会期许效应,最大程度规避研究对象在测试过程中受到的各种复杂、无关干扰。

在我国,已有不少学者投身大数据的洪流,利用新的研究方法开展社会心理学研究。例如,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建立了“行为与大数据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蔡华俭教授创建了“云端心理实验室”、朱廷劭教授基于大数据开发了“国人心理地图”,这些有价值的尝试都将带动中国社会心理学朝向大数据时代迈进。

3.3 社会心理学理论的整合及文化视角

社会学的想象力范文6

    地理科学除了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外还应具有开放性特征,认识地理事物,学习地理知识,大到宇宙世界,小到家乡校园的一河一路等,具有广阔的空间范围。基于这一点,地理教学就不应当将学生禁固在教室里,要让他们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进社会生活、走向大自然,去发现去探究地理科学知识。而乡土地理教学的实施正可以实现这一点。使学生能在乡土地理的学习过程中感到“学习有用”,而且他们还可在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中“学我所用”,将来一定能够“用我所学”,为家乡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基于此,本文就乡土地理教学的实施谈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乡士地理教学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地位

    1、乡土地理教学过程是知识走向实践、实践检验所学的重要阵地。乡土地理教学内容不应当为教材中内容的简单再现,而是向学生生活的延伸,注重用书本所学的原理对生活中地理问题的探究。在此期间,不仅检验了书本所学的知识、原理、规律和方法,又接受了学我所用的新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将来投身到社会经济发展建设中用我所学铺路,铺一条可行之路。

    2、乡土地理教学过程能给学生提供一个主动探索和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乡土地理教学过程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宽松的氛围(但在这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学生在校园内特定点测绘当地的经线和纬线等动手操作课程是可以办到的。),开辟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天地。在这里,学生能展现自己内心世界,勇于表现自我,个人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活动,给学生以自主支配的时间、空间,学生则可最大限度地处于激活状态,主动积极地动脑、动口、动手,使学习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锻练能力,用我所学。

    3、乡土地理教学是使学生在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间建立相统一、相结合、相融合的最佳切入点。生活中蕴藏着巨大的、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面对世界面临的越来越突出的各种问题,如: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等,一旦教师将其与书本知识融会贯通,学生就会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就会深深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责任与价值。而乡土地理教学过程正是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之间架起了桥梁,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用我所学”及“学我所用”。

    二、乡土地理教学实施的基本理念

    1、注重人地协调发展教育。乡土地理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注重关注身边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的现状,正确认识发展成就和存在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2、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调整与转变。乡土地理教学的实施过程,可有效地改变以往的教条化、单一化、静态化的陈旧教学模式,建立以探究为主导,合作式、体验式、问题式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3、注重对地理应用能力的培养。生活中的学习资源不是写在书本上现成的,而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探索,并在此过程中提升自己对书本上所学到的地理原理、地理成因及地理规律的应用能力,用我所学,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三、乡土地理教学实施的基本要求

    (一) 对教材的要求:新课程标准中提及的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认识生活环境”“开展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要体现这些理念,教材编写就必须与学生实际相结合,而乡土地理教学活动在这方面更具优势。笔者认为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应具有以下特征:

    1、将学生地理科学能力的发展、正确的地理观念的形成贯穿教材编写的始终。乡土地理教材中所要培养的学生的能力应重点放在地理实践能力和地理信息能力。如前文提及的测量当地的地理经纬线,绘制校园平面图等等,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亲身体验地理知识的产生过程。再如根据已有的相关资料或通过对家乡某类资源的调查研究,分析我国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不仅培养了学生对地理信息的搜集、整理及分析能力,而且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等,建立国情意识。

    2、将因地制宜思想贯穿教材编写的始终。学习乡土地理最重要的是关注家乡的经济发展,了解成就及存在问题。内容编制时要遵循这样的线索:区域不同——资源和条件存在差异——发展潜力和存在问题也有不同——需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环境。另外,体现因地制宜思想要正面案例与反面案例相结合编写。正面案例有助于使学生懂得什么是因地制宜,应当怎样因地制宜利用当地条件差异进行生产建设,即怎样扬长避短。反面案例则让学生明白不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的危害及后果,增强因地制宜重要性的认识,为其将来投身到经济建设中时能真正“用我所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将案例教学贯穿教材编写的始终。乡土地理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活,把地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以案例形式写进教材,如:地理与服饰、地理与饮食、地理与出行等,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白地理知识其实就在身边,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地理对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二) 对教师的要求:在07年高中新课程地理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学习时,有幸拜阅了扬州市教研员朱雪梅老师主编的乡土地理教材试用本,了解到了乡土地理教材编写的策略和结构,这本教材为各地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提供了一个框架。但就现在来说,大多数学校的乡土地理教学的实施仍是无本过程,这就给广大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以适应目前的乡土地理教学:

    1、需构建更加完备的知识结构。乡土地理教学的实施使地理课程知识的覆盖面更加宽广。教师不能再象以前一样,把自己定位在书本、学科、成绩、校园这一狭小空间,而要向书外,其它学科、社会生活扩展,那么原有的知识结构可能成为驾驭乡土地理教学的瓶颈。所以教师要构建更完备的知识结构,不仅是原有结构的重组,更要吸收先进的理念、其它学科的知识,包括全新的科技前沿知识,来完善、充实自己,新旧知识相融合,尽快适应开放式的乡土地理教学。

    2、需调整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现在在教师面前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让知识走向学生,一种是让学生走向知识。传统的考试制度和教学评价制度,造就了教师长期以来的教学理念:让知识走向学生,而且越多越好。自身的定位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的定位是知识的“接容器”、“延续者”。而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选择应该是后者。教师要从外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由内而外地认识周围世界,而这在乡土地理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则更能体现出来。乡土地理教学中的大部分内容,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处在探究阶段,答案可以说几乎都是未知的,所以教师应把自己的位置从居高临下的权威降到“平等中的首席”,让师生之间实现平交流、平等对话,彼此间真正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改变以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分依赖教师的传统习惯。如果因教师不敢承认自己的不足与过失而保护了自己的颜面,则就会失去学生的深究与创造。所以教师应该允许学生质疑,并不断地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探究“我所要学”的知识,让学生最终成为知识与能力的真正占有者。

上一篇药品回收

下一篇毕淑敏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