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的纷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春秋战国的纷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春秋战国的纷争范文1

2、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标志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

3、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4、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5、春秋战国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

6、春秋战国时期历史人物: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人物。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与庄子并称老庄。

7、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

8、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道号玄微子。战国显赫人物,华夏族,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创建鬼谷门派。一说是战国魏国邺地(河北临漳)人;一说陈国郸城(河南郸城县)人。著名谋略家、道家代表人物、兵法集大成者、纵横家的鼻祖,精通百家学问,因隐居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9、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春秋战国的纷争范文2

论文摘要: 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社会思潮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周室衰微,诸侯僭越,礼乐制度遭到了严重破坏。在此情况下,教育由“学在官”向“学在民”转变,私学逐渐成为主要的教育体制;教育思想也逐渐由百家争鸣向儒学一家独大转变。作为儒家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其形式与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即从此入手,简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音乐教育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周朝的礼乐制度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从而形成了所谓“礼崩乐坏”的局面。同时,经济基础的变革催生了社会思潮的根本性转变,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新思潮对教育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仅教育的主体从官方转向民间,教育的思想也有了根本的变革,儒家的教育理念逐渐成为主导思想。儒家“六艺”之一的《乐》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得到显著提高,在这一时期形成了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音乐教育思想。

一、春秋战国时期音乐发展简况

西周时期宫廷建立了完备的礼乐制度,雅乐盛行于祭祀与典礼等各种活动中。这时期的音乐高度发达,有确切文献可考的乐器就多达70多种,此外还建立了我国最早的乐器分类法——“八音”。周平王东迁以后,雅乐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进而造就了我国音乐发展的第一次繁荣。但随着中央政权的衰落和礼乐制度的崩溃,雅乐的地位逐渐衰微,新乐逐渐兴盛起来,音乐由官方向民间转变趋势的日益明显。例如,当时社会下层流行的地方音乐地位逐渐上升,并出现了《诗经》这样的歌诗总集,其中的“国风”记载了北方15个地区的民歌。由于音乐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乐器、音乐理论都有了重大的突破,同时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音乐家。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的乐器更加精美,音律更为准确,诞生了筝、笛、筑等一些新的乐器。在众多乐器当中,尤以琴的运用最为广泛,著名的演奏家有师旷、师文、伯牙等。器乐演奏的形式也不再只是局限于独奏,而是出现了规模较大的合奏,其中以编钟和鼓为主的“钟鼓之乐”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

歌唱艺术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专门进行歌舞表演的歌人。随着俗乐的发展,还出现了一些出色的民间歌唱家,如:韩娥、王豹、绵驹,以及歌唱教师秦青等。

音乐理论在这一时期也有了新的突破,出现了最早的乐律计算方法——“三分损益法”。战国时代的文献也明确提出了旋宫的理论,《礼记·礼运》篇中说:“五声、六律、十二管,旋相为宫也。”①儒家音乐思想的代表著作《乐记》中记载:“故歌者,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拘,累累乎端如贯珠。”②这一时期音乐理论取得了重大成就,对后世的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教育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教育处于重大的变革时期,其内容正逐步由礼乐教育转为适应于娱乐需求的技艺传教。从形式上看,当时的音乐教育具有官学和私学两种。

1.官学衰退

最初的礼乐教育都属于官学。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其原因在于王权的散失,使社会上出现了“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即便如此,官学还是存在的,且由于文化中心的转移,官学中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逐渐向民间传播,这在客观上扩大了官学中音乐教育的范围。东周以后,官学中音乐教育的内容已经随着文化学术的转移传到了民间,民间有了更多的通晓官乐的人。这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周礼乐文化没有消失,反而传播更加广泛。

西周可谓官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的奴隶主贵族完全垄断了学校教育。但是在春秋战国的官学中,礼乐教育虽仍是主要内容,但与西周的礼教相比就没有那么系统严格了。随着礼乐制度的衰落,官学中乐师、乐工的地位也在发生着改变。由他们的音乐传习构成的那一部分音乐教育,在艺术形式方面更加丰富,其音乐技能也更加高超。这一时期的师旷是乐师的代表,师旷在琴的演奏方面有着精湛的演奏技巧,民间流传着很多描述他高超琴技的小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学中的音乐教育已向技能型方向发展,音乐教育产生了一些相应的改革,就连宫廷中的音乐教育也有了一些私学的性质。乐师教授的对象不再只是贵族子弟,且乐师有的也是来自于民间,这样官私两者便融合在了一起。

2.私学兴起

随着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陈旧的“礼乐”制度逐渐失去了控制力。各诸侯国以强欺弱,展开了激烈的兼并战争。在此背景下,各国需求的是适应新形式发展的管理人才,奴隶制教育已不合时宜。新兴地主阶级需要提高自己的地位,培养出本阶级的人才,所以他们要改革,私学承担了这一方面的历史任务。这一时期“士”成了促使私学快速发展的主力军。他们聚徒讲学,进一步扩大了私学的规模,为私学的盛行拓宽了道路。相对于官学来说,私学的音乐教育更加适合社会的发展,教学方式也更加灵活,音乐教育自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私学的兴起对于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使更多阶层的人们有机会接受到音乐教育。在西周,官学受教的对象只是王孙贵族,而私学受教的对象则很广泛,既有服务于宫廷中的专业乐人,又有文士阶层的人员,还有一部分人是来自民间的艺人。由于私学具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因此教育形式上更多样化,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春秋战国时期私学中的音乐教育主要是指在民间存在的音乐活动,传教的方式则是设学教徒,其目的是传授技艺和提高文化素养。

三、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音乐教育思想

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在“礼崩乐坏”的社会环境下,一元文化被多元文化所代替,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蓬起、百家争鸣的局面。不少音乐教育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其中对当时的音乐教育和后世音乐的发展起到深刻影响的便是两位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和荀子。

1.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

孔子把音乐作为“六艺”中的一部分加以传授,他认为“乐”是生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人整体素质的体现。孔子所说的“乐”不仅仅指单纯的音乐,还包括礼乐制度在内的整个国家音乐体系。所谓“乐”不仅仅指声音的和谐,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愉悦,它所强调的是个人对社会规范即“礼”的发自内心的认可,正所谓:“言而履之,礼也。行而乐之,乐也。”在《礼记·仲尼燕居》中,从孔子提出的“兴于诗,利于礼,成于乐”的教育方针中便可以看出他崇尚礼乐、重视礼乐的教化功能,他认为音乐应和“礼”积极配合,共同来规范人的行为。孔子礼乐思想的核心是“仁”。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③孔子期望用礼乐的结合达到“仁”,实现他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制度。在孔子看来,音乐作为陶冶人、感染人的艺术,其内容与形式一定要统一,外在的艺术形式应服从于音乐思想内容本身。孔子评价音乐的标准是“尽善尽美”,他认为韶乐才符合这一标准,所以他极力推崇韶乐。

孔子把这些音乐思想融入到教学中去,使音乐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他重视“乐”,但不是为“乐”而“乐”,而是通过乐对人们思想教育起到感化、调节的作用。他认为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观念,是教化人民的工具。这种音乐思想,促使他提出了新的“乐教”的主张。他把音乐有意识地贯彻到诗、礼中去,把乐教与诗教、礼教结合起来,甚至把乐教看成塑造完美人格的重要手段。我们从他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他的这一观点。孔子认为人们都要接受音乐教育,只有进一步实施乐教人们的修养才能得到提高。他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改革方针打破了贵族垄断音乐的局面,使更多的人接受到音乐的教育,培养出了如公孙尼子这样的音乐家。公孙尼子继承了孔子的音乐思想,写下了我国古代最早的音乐理论著作《乐记》。在这本书中公孙尼子提出,对人们进行音乐教育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欲望,而是为了教育人们“平好恶”,使人们成为统治阶级所需求的人才。这一音乐思想的提出在客观上对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荀子的音乐教育思想

荀子是战国后期著名的思想家,是先秦诸子中的最后一位大师,也是儒家学派音乐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同时兼收百家,最终形成自己的音乐思想体系。荀子的音乐理论是最系统的,其音乐思想在《乐论》中有详细记载。荀子肯定了人们的日常音乐活动,认为音乐是人类感情所需要的,因为音乐可以使人向上。荀子看到了音乐的巨大社会功能,认为音乐能够教化人的内心,还能教化政治,从而达到“和”的目的,这一点在他的音乐教育思想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荀子主张用音乐引导人,使人的心灵变得纯洁,他发现音乐能起到感动人心,陶冶性情,使社会关系和睦的作用。所以荀子十分重视后天的礼乐道德教育,他实施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移风易俗,所论教的内容也是“雅颂之声”。在音乐教学内容上,荀子主张学习雅乐,因为“中和”为礼乐的基本特性。“和”要求平和,反对过与不及,“中”而“不”就是“平和”,这就是他的“中和”音乐思想。荀子和孔子一样,也主张礼、乐配合治人治国。

荀子对音乐很重视,但并非一味强调娱乐,他认为推崇音乐的前提是“重己轻物”,也就是说要把个人的修养放在首位,不要被感官享乐所左右,否则将适得其反。他在音乐教学中所论教的内容是“雅颂之声”,而这种以道德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思想,使当时音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并为后世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

四、儒家音乐教育思想的当代意义

当代音乐教育在世界各国都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势头。音乐通过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向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及正确的人生观。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音乐教育的研究,我们发现该时期的儒家音乐教育思想对后世音乐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意识到音乐教育在全面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在现阶段,更是要“以中华文化为母语”,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令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音乐教育受重视不够的问题始终存在,对于音乐教育者而言可谓是任重道远。

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教育是与德育紧密结合的,儒家学派非常重视音乐的“教化”功能。到了现代社会,这种以规范教育与审美教育为一体的音乐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儒家的音乐教育思想强调对音乐尽善尽美的追求,注重音乐对审美能力的培养。这种教育思想对于进行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由此看来,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音乐教育思想对后世音乐教育发展的方向起到了引导作用,我们在当代音乐教育发展中绝不能忽视古代音乐教育留给我们的文化财富。

注释:

①孙继南,周柱栓.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37.

②孙继南,周柱栓.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29.

③吴晓明.浅谈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音乐思想.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

参考文献

专著:

[1]金文达.中国古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

[2]陈四海.中国古代音乐史.国际文化出版社,1995.

[3]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4]扬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5]李福顺,刘晓路.中国春秋战国艺术史.人民出版社,1994.

[6]朱启新.中国春秋战国教育史.人民出版社,1983.

[7]蔡仲德.论中国音乐美学史及其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8]刘继南,周柱栓.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9]毛礼锐,翟菊农,邵鹤亭.中国古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论文:

[1]陈艳.略谈老子“大音希声”的音乐审美观.郑州大学学报,2003.

[2]朱志德.孔子的音乐思想.武陵学刊,1995.

[3]金尚理.先秦音乐与儒家的礼乐理想.孔子研究,2003.

春秋战国的纷争范文3

1、从政治上说,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多民族的统一的国家,他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诸侯纷争,顺应了历史潮流和人民的意愿。之后,他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实行三公的制度,地方实行郡县制,这对中国后来的政治体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从经济上说,他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使得全国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容易,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从文化上说,他所倡导的“书同文,车同轨”有效加速了全国信息的传播。他在全国范围内以首都咸阳为中心建立了延伸的全国各地的道路网络。

(来源:文章屋网 )

春秋战国的纷争范文4

【反义词】:励精图治、奋发有为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以德化民。

【 由来】

春秋战国时期,五霸相争、七雄相斗,战争连炜不断,社会动荡不安。面对动荡的社会局面,思想家们纷纷提出治国安民的大政方略:名家福导礼治,儒家则主张以德治国,唯独道家老子提出无为而治。做为献给统治阶级的南面术,无为而治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无为而治造句】

1、“无为而治,自然而然。”说的不是人类这种聪明的动物,而且“倒退。”——灵遁者《非线性波动》

2、太后颔首一笑:“无为而治,无欲则刚,你明白了么?你越露出你在乎什么,想要什么,就是把自己最大的弱点暴露人前。所以,无欲无求,别人才会以为你无害。”——流潋紫《如懿传》

3、人解决不了的事,就交给时间吧,这叫无为而治吧。

4、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心如止水,不喜不悲。

5、来是偶然,去是必然,尽其当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何不更好。

春秋战国的纷争范文5

关键词:中国社会思想史;元素研究;文化自觉 中国社会思想史是中国社会学学科中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分支学科之一。中国悠悠千年历史,社会思想中处处闪烁智慧之光,然而各种思想相互渗透,盘根错杂,也给我们对中国古代社会思想从整体上进行认识把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中国社会思想史的元素研究方法可能是开启这思想文化宝库的一把钥匙,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我们把握这些堆积了千年的文化思想。

何为中国社会思想史元素研究?具体述之就是存在于中国社会思想中的抽取某一线索为“元”,然后以此线索贯穿各种要素进行社会思想的分析考察。本文将列举人物、学派、著作、时域、地域、专题(问题)、综合比较等元素研究一一分析。

人物元素研究。这种元素分析是单个的社会思想家作为研究的主体对象进行研究。任何一种社会思想都需要通过“人”这一主体进行表达传播,任何一个思想学派也都是由一个个思想家为代表构成,以人物为“元”,从人物生平、出生时代、地域、家庭、社会关系、流派所属、师承关系等要素来丰富人物形象,从人物如何应对所处的时代提出的问题挑战来论述人物思想,从人物社会思想是自己创新还是师承何处来分析人物思想脉络,从人物社会思想在当时及对后世的意义来考察思想价值。如此一来,我们不仅能清晰复活一个思想人物的形象,更能全面把握住思想人物的思想内涵。如对于儒家“亚圣”孟子的人物元素分析,应该看到他所处的时期,天下纷争,“霸道”行之,因此,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在继承了孔子“仁爱”思想上提出了自己“仁政”的主张,强调“民贵君轻”,提出要“制民之产”。

学派元素研究。学派研究是以一个学派作为研究的整体对象的研究方法。不同于人物元素的研究,此时的学派中的人物只是学派研究的一组要素。学术形成流派,无论是在当时即形成流派或者后人认其为派,总有其成为流派的根据。研究学派可以研究学派之间的社会思想之异同,研究各个学派之内的各个分支学派的社会思想之异同,从而发现其规律性。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各相争鸣,如若我们能从中抽出几个影响力较大的学派――儒家、道家、墨家、兵家、法家逐一进行研究,不仅能帮助我们洞悉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特征,还能帮助我们追寻到中国古代社会历朝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思想基础所在。

著作元素研究。现存的中国古代史料中常有这样的情况,一部很有价值的作品,是在一定时期内很多人的作品,其作者无法考证具体姓名,如《诗经》、《吕氏春秋》、《淮南子》、《礼记》、《太平经》等等。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无需考察作者为谁,而是可以采取“著作法”,直接通过著作把握其有价值的社会思想。拿《诗经》来说,它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闻一多先生在其《诗经讲义》里,第一句话就说,“《诗经》是中国有文化以来的第一本教科书,而且最初是唯一的教科书”。尤其是在“国风”中,透过诗歌,我们能了解到当时的地域、名物以及人们从事劳动和生活交往的种种方式。

时域、地域元素研究。世间万物都可以用时间、空间的二维坐标进行标注,社会思想也不例外。所谓时域、地域元素研究就是将社会思想放在时间或空间的框架之内进行考察。放眼古代中国各个时期,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给了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平台;汉朝罢黜百家力求思想上大一统提倡经学;魏晋时期兴玄学一展魏晋狷狂风骨;唐朝兼收并蓄使得佛学盛行中原,还有日后宋明的理学、清代的朴学,甚至清末民初的西学东渐之风无不是对时代的回声。由此可见,从时域出发进行社会思想史的研究,便于把握社会思想与当时社会历史状况的关系。地域元素研究同样不难理解。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共享一类思想文化。这是共同地域上的“集体无意识”。楚地多奇山异水,山水的神秘灵秀造就了楚地奇绝诡异的思想文化特征,这与恢弘大气的中原文化大为不同,楚人信天命、敬鬼神、崇尚巫蛊,兴盛傩文化,其社会思想中迷信的成分颇重,这种思想特征恰恰与楚地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是分不开的。

专题(问题)与综合比较元素研究。这两种元素研究对研究者似乎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运用这两种元素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的前提应当是对所研究的对象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收集掌握到了一定的研究资料。如专题视角出发的研究,应将研究重心放在某一类特定专题之上,如历数中国古代社会对“人性之论”的探讨,从先秦时期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到汉代董仲舒的“性三品”说再到宋代李觏的“性三品,人五类”说,前后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差别,而综合比较元素研究更要求研究者能高屋建瓴从宏观出发进行社会思想的朝代之间比较、地域之间比较、学派之间比较、人物之间比较、中外比较等等,这种差异比较,并无所谓高低之别,更无所谓对错之分,只是各有侧重而已。

综上可知,面对中国社会思想史宝库中丰富的研究材料,我们应该针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来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而一旦选定了研究线索,也就是所说的“元”,那么就应该沿着这条线索对研究要素进行最大可能的挖掘,这样的研究才是逻辑清晰,思路完整的。当然,元素研究在实际运用中还能进行叠加应用,这样的社会思想研究也许能更丰富多彩。比如以对桐城派的研究为例,中国传统学派一般都具有浓厚的区域文化特征,特别是在学派的初创期,学派的发展往往要依赖于特定区域而产生的各种人际关系,但随着学派的不断扩展,其区域文化的特征会不断减弱,桐城派的发展历程就明显呈现出这种变化趋势。因此,桐城派最初作为一个区域文化特色浓厚的学派,对其的研究肯定绕不过地域区位的分析,而随着在其发展过程中,人员籍贯日益掺杂,传播区域日渐扩展,桐城派最终脱离出桐城这一特定区域的界定而走向全国,此时,应该更看重学派的思想脉络,以宏观联系的眼光,深窥学术的渊源流变,更深透、更清晰地把握学术的发展变化过程、特征所在以及思想演变的基本规律。

先生早在前些年对中国社会学界提出了“文化自觉”的任务,而中国传统社会思想与文化恰恰在文化自觉之中占有重要地位。王处辉先生在对中国社会思想史的研究瞻望中提出了几点问题,第一,对中国社会思想史史料的发掘仍显不足,史料发掘工作任务还很重。第二,学术共同体尚待形成。第三,关于中国社会思想史的专题研究及专著还为数不多。因此,对于中国社会思想史领域的研究还大有内容可挖,想在这个研究领域有所作为是非常有可能的。现代的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对于中国社会思想史中的关键元素进行研究的方法不一定是最先进的,但应该是比较有效的,正如文章开头所提到,只要运用得当,它就有可能是开启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宝库的金钥匙。

[参考文献]

[1]郑杭生,胡翼鹏.社会运行、社会秩序与王朝的治乱盛衰――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的新视野[J].学海.2009(04).

春秋战国的纷争范文6

【关键词】秦人;秦国;战争;秦孝公;商鞅变法;嬴政

秦国原先只是渭河流域的一个小部落,经过几百年的奋斗,竟然逐渐走向强大,以至于先后吞并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六个大诸侯国。建立起了强大的秦帝国。这个帝国东到大海,西至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到南海。与同一时代的西罗马帝国足以相提并论,都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帝国。然而这个帝国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有没有可资现代人借鉴的经验呢?这就必须探究秦帝国强大的奥秘。

秦是华夏族西迁的一支,是少昊氏的后裔,嬴姓。相传周孝王因为秦的祖先善于养马,而分封在秦地,作为周的附庸。西周末年,由于周幽王昏庸无能,内乱绵绵。前771年,犬戎攻入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西北),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周平王继位后,为避免犬戎作乱,平王把都城东迁到了洛邑(今河南洛阳)。由于在周平王继承王位的过程中,秦人因保驾有功,因此平王封秦的首领秦襄公为诸侯。

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周王朝国势衰落。诸侯国纷纷争夺霸主,历史上的春秋时代来临了。最初的秦国仅是一个小诸侯国,然而经过近一百年的发展,打跑了戎狄等少数民族部落,并在渭河流域站稳了脚跟。秦德公即位后,前677年,将国都迁至雍(今陕西省凤翔县),自此后数百年秦国稳定并以此为都。此时的秦国已经占有关中平原的大部分土地,成了西方的新兴强国。秦国的各项制度也大体有了雏形,其国势开始迅猛发展。秦穆公的时候,内修国政,外图霸业,统一了今甘肃、宁夏等地,国力强盛,开始了秦国的崛起。在此后的岁月中,因为东方的晋国太强大,秦国无所作为。秦国虽然东进受阻,但是巩固了自己的大后方,奠定了春秋强国的基础。

位于西北少数民族与中原民族的结合部的秦国,具有东西方民族的特点。他们骑上战马就成为游牧民族,下马就又成为农耕民族。据史书记载:“秦性强,其地险,其政严,其赏罚信,其人不让。 ”“秦人其生民也眍眩,其使民也酷烈。劫之以势,隐之以眩,忸之以庆赏,鳍之以刑罚,使下之民所以要利于上者,非斗无由也。”根据记载可以看到,秦国所以强盛的一些端倪。秦国地缘因素险峻,东部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西部是大漠。关中平原,则是富饶的农业区。由于秦人具有西北少数民族生性骠悍的特色,作战勇敢。秦国政令严密,奖罚分明。这都是秦国强盛的因素。

战国时代,周王朝更加衰落,对诸侯各国失去了约束力。诸侯之间的斗争霸发展为土地兼并战争。许多诸侯国在战争中消失了。战国初年,秦国屡次被三晋打败,在争霸战处于劣势。如果不是三晋经常出现内讧,极有可能被灭亡的危险。

秦穆公之后,大约二百多年间,秦国在领土扩张上无所作为。前四世纪初,李悝已经开始在魏国变法。李悝变法,是中国变法之始,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全国性变法,前361年秦孝公继位。他继承祖先的优良传统,痛感国家弱小就会有灭亡的危险,开始发愤图强。秦孝公重用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不断增进农业生产,使得秦国出现了家给人足的繁荣景象。奖励军功,使得百姓以为国家立功为荣,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统一度量衡,加强了全国经济的一体化。商鞅变法中废除世袭贵族作用非常突出。贵族也必须建功立业才行,而不能只享受世袭贵族的好处。商鞅虽为贵族残余的反抗而被杀,但是,商鞅死后,其变法的成果继续行之有效。国力日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众多诸侯国为了取得霸主地位或者取得战争的胜利,都很注意网罗人才。而这一时期,在中华大地上出现了诸子百家。面对动荡的社会,他们都提出了自己治理国家的见解。在诸子百家中,只有法家、兵家、纵横家等最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而在社会变革面前,墨家主张“兼爱”“非攻”,现实意义不大。儒家主张用“仁政”来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道家在社会变革面前,主张逃避现实,是一种修身养性之术。因而这三种学说对于强国的意义不大,这是法家学说在那个时代成为主流的原因,这也是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之一。另外,由于东方诸侯国旧势力、旧观念比较根深蒂固,因此对封建制度的改革往往不能彻底。然而秦国原先文化就比较落后,旧势力、旧观念的束缚相对较少,从而使得对封建制度的改革更为彻底。偏居西方的秦人,远离齐鲁之地的道德教化,而更容易接受晋楚之地更为功利的学术流派。其中,尤其以法家思想被秦国重视,并且发扬光大。相比较而言,道德教化的方式见效较缓慢,更适合用于安定的社会。而以法治国的方式,容易立竿见影,收到当时之效。当社会目标明确的时候,法律围绕总体目标而制定,一切社会力量都经由法律制度而整合起来,为总体目标而努力。这一点,秦国比其他六国要更加充分,最终形成秦国以弱胜强的结果。我们从古今中外许多国家的灭亡可以看出,那些清规戒律、陈规陋习是如何束缚人们的思想的。历史上,往往是落后的民族把先进的民族征服了。北宋、南宋、明朝是这样,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也是这样。前338年秦孝公死,秦惠文王即位,他为了缓和商鞅变法以来的国内矛盾,车裂了商鞅。但是,他仍然奉行商鞅变法以来的既定国策。经过以后几代秦王的发展,到嬴政即位的时候,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结束了中国长期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春秋战国孕育出的时代精神是强势生存。天子权威削弱、新兴地主与士人阶层涌现,整个社会的生命状态大大活跃起来。于是,旧制度崩溃了,旧文化破坏了,开始了强势生存的彻底竞争。弱小就要灭亡,落后就要挨打。秦帝国崛起于铁血竞争的群雄逐鹿的时代,具有了那个时代的奋发图强、创新求实精神,历经160余年坚定不移的努力追求,建立起一个强大统一的帝国,作为时代精神汇集的大秦帝国,最集中的体现了那个时代中国民族的强势生存精神。

从秦帝国兴起到强大的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因素。第一,地缘政治因素好,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既可以发展畜牧业,也可以发展农业,其中渭河平原具有广大的肥田沃土。第二,秦人具有尚武精神,英勇善战。第三,具有崇拜军功的传统。第四,重视人才。只要是人才都可以在秦国找到施展才华的机会。第五,与时俱进,锐意改革。第六,秦具有开拓进取的强势生存精神。

虽然秦帝国兴起强盛为后人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但是,秦帝国毕竟灭亡得太快了。这不能不令人深思。但愿我们以秦帝国的强大为鉴戒,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让我们的国家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主编.《中国史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