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一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语文第一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第一课

高中语文第一课范文1

关键词:人文教育;高中地理;融合策略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但就我国社会的人文精神及其价值现状来看,其中存在严重的缺失问题。归根究底在于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步扩大,使得国内民众受各国思潮影响,造成价值观动摇、道德缺失等,进而引发巨大的矛盾冲突,并导致人们逐渐形成金钱或物质至上的错误价值观。因此,基于这种情况,各界学者普遍指出在教育教学阶段,要加强学科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

关注人文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不难发现,当前人地关系非常紧张,自然环境更是遭到严重破坏,还有各种资源短缺等问题屡见不鲜,以至于人类社会发展受到阻碍。同时也表明人文精神缺失,是制约社会发展等的主要原因。因此,人地关系的合理管理,人文精神及其素质的培养,是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对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要想提高人文素质,就需要从学生阶段着手。地理知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地理教师既要重视地理教学,又要积极渗透人文教育,引导学生从思想观念上认识到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重要性,进而自觉自主地爱护、保护环境,并通过人文精神引导,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充分提高其整体素质。同时人文精神作用的发挥,可以促进社会、人地的和谐发展。另外,引导学生构建人文精神,可以加深其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其地理应用能力和学习兴趣,从而显著提高教学效率。

二、高中地理教学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策略

1.激发兴趣,增强科学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探究精神和观察力的培养。比如,在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教学中,可设置如下情节:二战前德国人向本部上报盟军登录的消息,然而本部并未给出指示,盟军最终顺利登录,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呢?通过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参与讨论,不但可以培养其探究精神,更能增强其创造性意识与思维。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只有产生疑问才能开动脑筋解决问题,进而不断推动科学发展。由此可见,教师还要重视学生质疑习惯的培养。如海地扩张说、大陆漂移说等,均是建立在质疑基础之上,再结合具体海底岩石和陆地形状所创立的,就以其中的“大陆漂移说”来说,它的创立是维格根据海岸线吻合现象提出的。总之,要实现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的培养与激发,可通过强化逆向思维,积极训练其求异思维,组织实践活动等,使学生恍然大悟,踊跃表述自己的见解。

2.结合实际,培养实践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实质上就是理论知识的教学,其教学内容单调枯燥,对学生毫无吸引力,难以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因此,要实现高效地理教学,关键是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更何况当前的地理课程考试,对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人文地理综合知识的能力也非常重视。比如,我国的酸雨为什么以硫酸性为主,通过对已学知识的积极分析,学生很快得出结论:我国以煤炭为主要能源,而煤炭排放的二氧化硫气体只要与水结合,就会形成硫酸性酸雨。针对这个结论教师可以进一步深化,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条件进行化学实验,从而在实践中证实结论。另外,地理教学中还要注意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运用正确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并将地理理论转化为能力。总之,人文精神培养必须立足实际,做到实事求是,通过增强其动手实践能力,有效结合理论与实践。同时实践也是学生深刻认识环保的重要性以及建立和谐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之一。

3.构建科学地域观念

地理最鲜明的特征即地域性,特别是人文地理中人类的任何活动,都具有非常典型的区域化特点,因此,地理文化之间的差异非常巨大。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强调人文地理知识教学,引导学生尊重不同的民族文化,并树立起多元化、多样性的区域及地域文化意识。世界文化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各个民族的生活习惯、地域文化均不同,而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地域差异。因此,让学生尊重多样化的世界文化,也是对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在高中地理人文主义精神教学中,必须让学生理解和意识到不同区域文化发展的差异及其多样性的重要作用,使其积极构建科学地域观,为提高地理学习效率奠定基础。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高中地理教师必须自觉更新教育理念,根据地理课程的教学特征,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走进地理课程,同时还要注意将书本内容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对学生而言学习地理知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适应未来的生活,并更好地认识现实世界,因此,这就需要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开展教学。

参考文献:

[1]杜志忠.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人文教育融合性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2).

高中语文第一课范文2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语文;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定为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语文素养应包括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即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

但是在现实中,很多高中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并不尽如人意。高考的指挥棒控制的不仅是高中学生,初中乃至小学生也时时受到它的威压。从二三年级开始,孤立背诵词语解释,挖空心思造句,机械抄写,成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刻板模式;到五六年级初中,就要开始做仿高考模式的“阅读分析”。加上语文教学中“淡化语法”的倾向,九年的语文学习,让学生既缺乏必要而系统的知识储备,又没有规范阅读积累足够的语言信息,形成语感。而到了高中,沉重的高考压力让学生整天沉浸在各种习题中,他们几乎没有时间来培养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细究其中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是最重要的一点。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却完全正确、甚至是有创造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甚至常常越俎代庖,对学生放心不下,放手不得,总喜欢过把瘾似地唱“独角戏”,一讲到底,而不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情感取向和接受能力。就这样,他们在不断地削弱乃至剥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应有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滋生自卑和厌烦情绪,养成惰性和依赖性。教师认真、清楚、全面、透彻的讲解,却势必会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失落和潜在能力的埋没作为沉重代价。

近年来掀起的新课程改革,为我们转变师生关系奠定了基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持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了解自己,了解学习的对象,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语文能力的形成只靠老师单一性的解析是难以奏效的,必须通过多种多样生动有效的主体活动才能达到,因此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成了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在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中,各地涌现出很多风格各异、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可谓硕果累累,异彩纷呈。而最突出的成就乃是冲破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体”的陈旧观念的束缚,改变了“满堂灌”、“填鸭式”的刻板模式,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科学的教学观念,肯定了“启发式”、“导读式”等活泼的教学课型。

“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求教师把学生看成是和自己一样具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不小看学生,不轻视学生,把知识获取、能力培养的优先权、主动权交与学生。“以教师为主导”,就是要求教师把自己只看成是教学活动的主持者和教学方向的引导者,把服务于学生让学生会学能做的职责和义务留给自己。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成为这场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呼声越来越高,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开创出了一些新的局面。但是在这过程中,有些语文课却走向了极端: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而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的极端主要体现在一些教师并没对学生主体地位作深入思考并理解其内涵,盲目追求一些形式上的东西。有的语文课一味地让学生自读或自学,老师不做任何引导,学生一节课下来提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根本不能正确把握课文的主体内容或艺术手法。有的语文课分组讨论不同的问题,形式上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事实上,有的学生讨论的根本与题目无关,或者一组发言时,另一组看热闹,根本没参与进来,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有的语文课,学生的学习是随心所欲地进行着,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来进行朗读,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来进行造句练习,选择自己理解的关键处来给大家讲讲……自主,成了没有统一要求学习任务、学习途径和学习方法的遁词,学生严重地在各取所需地进行学习,在选取最薄弱的地方钉钉子,一知半解、东鳞西爪、粗枝大叶的学风正严重地侵蚀着学生。

事实上,以学生为主体绝不意味着教学过程中事事都要学生亲自“发现”,让他们在黑暗中摸索,徒费时间。教学效率就在于追求花最少的时间去获得最大的收获,因此,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放松或取消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要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

现代教学规律和教学实践在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规定教师在教学教程中的作用和活动方式主要是“导”,也就是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思维流程、学习心理,正确地引导学生达到已知的彼岸。因此目前问题不在于要不要教师的主导,而在于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地位的关系呢?

一、当好学习的组织者

一方面,教师要关注学生、肯定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安排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每一个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实现发展,给课堂营造一个个。另一方面,为了让学生理解文本的真正含义,单纯地让学生自己领悟、理解很难做到,这就非常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从篇章结构到重点句子,从课文内容到艺术手法,或引导,或讲解。

二、当好教学互动的指导者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参与者。教师充分发挥好组织者的作用,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富有个性的主动学习,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在这过程中,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既有老师对学生的引导与肯定,又有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新。

三、做好解决问题的引领者

学生毕竟是学生,如果完全依靠学生就能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学校就没有其存在的意义了,这个时候老师就应该发挥其“传道授业解惑”的真正作用,承担起引领者的作用,引导学生掌握好课文中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潜心领悟文中蕴含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总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助过程。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化自己的角色,由传授者转化为诱导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主宰着转化为合作者,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成长无法替代,发展必须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保证。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持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2]《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福建高中新课程网,http:///wxzl/ShowArticle.asp?ArticleID=3359

[3]《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李建平著,《中国教育报》2001年10月20日第3版

高中语文第一课范文3

一.教学观念的更新

《语文教学标准》中对语出了如下解释: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语文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将人文性与工具性进行有机统一。高中语文教学更要注意语文的人文性,改变过去只把语文教学禁锢在工具性程度的观念。如此就要求语文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将语文课堂转变为朝气蓬勃的欢乐场。教师应留意并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态度、情感及思想的变化。教学过程要摒弃过去分段分层、破坏文章框架的方式,而是要让学生分析理解整篇文章所体现出来的意境和人文精神,争取使学生能从思想的高度同作者产生共鸣,进而加深对文章的领悟。文章中能反映主题的关键句、重点词汇要反复的品读,力求学生能在理性的外衣下看到感性的心灵,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领先于工具性。

二.依据实际情况安排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如同大海行船,面对广博的知识,很多学生都会有令人困惑的问题,例如从哪儿开始学、怎么学等,一些教师也会有不知道从哪儿开始讲课的现象。考虑到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广大教师需要从宏观的角度去分析、探索语文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只有教师领悟了应教什么以及如何教之后,学生方可知道自己应该采取的学习方法。

1.研究确定语文教学目标

教师在明了教材中出现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之后,才能得出授课安排。确定教学目标有着灯塔的作用,可以指引教师教学工作的展开。

2.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

制定教学计划是教师进行授课的前提要求,教师可以做出高中阶段的整体教学规划,也可以是当前学期的教学目标。明确目标后可以将繁重的高中语文教学分解成连贯的体系。具体的教学计划可以包括如下几个部分:第一课程教学计划;第二课堂教学计划;安排组织落实。第一课程教学就是传统的授课,这部分时间是实现教学内容的主体。通过优化课堂结构,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条件,同时配合教师详细、有序的课堂教学内容来完成计划的落实。第二课堂教学就是指利用课余时间展开的学习。这部分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课外阅读、课外写作来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安排组织落实主要就是针对第二课堂提出的。教师可以将班级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充分调动小组长和班长的领导作用,收集学生的学习问题,促进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

三.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有着较为强烈的主观情绪色彩。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如若可以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必然会有非常好的教学成果。从心理上看,只有学生认为学习语文自己很快乐,并且愿意去发现、感悟文字的魅力,才能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在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下,学生的想象力、记忆力、注意力等都会有特别明显的提高。教师可以采取诸如讲故事、猜脑筋急转弯等方法来活跃学生思维,通过点拨、纠错、回忆等方法来引导学生分析。在现代多媒体设备的帮助下,声像导学也会起到非常好的课程导入功能。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人物比较多的文章,进行个人诗朗诵等让学生体会到语文阅读的快乐。板书过程使用彩色粉笔也可以让学生对重点知识有比较深刻的印象。

四.重视第二课程的效果

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可以有效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水平,具体有如下几点:

1.有效利用课余时间。

利用课余时间可以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教师不定期的发放试卷、模拟题给学生完成,能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2.做好作业的检查工作。

如果教师只留作业而不检查作业就会让部分学生感觉作业不重要从而不认真做甚至是不做。教师只有认真批改学生作业才能更好的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3.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

开展与学习相关的活动能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相关的活动可以是诗词朗诵比赛,作文比赛,课本剧表演等。

高中语文第一课范文4

2014年,我校针对本校学生特点申报了县级总课题――《义务教育阶段与高中教材的衔接教学研究》,每一个学科申报了一个校级子课题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语文衔接教材课题组教师编写的高中语文《走向高中――普通高中与义务教育衔接教材》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公开出版后已经推广使用两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开展“义务教育阶段与高中教学研究”过程中,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总结出一些策略,下面将我对高中语文衔接教材使用的一些看法与同仁商榷。

一、充分利用衔接教材发挥育人功能,强化学生责任意识和自信意识

语文是兼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学科,有其学科中人文性的特殊性,教学中离不开对学生开展三观教育和人格人品的教育,而高中语文“衔接教材”正好突出了这一特点。

我校教师编写的《走向高中――普通高中与义务教育衔接教材》中的第一编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编者在本部分安排了“规划人生,树立理想”,“学会担当,养成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负责任的态度”,“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等章节。我在安排本部分内容的教学时,主要采取了以下两个策略:

一是结合我校校园文化开展教学。因为湄江高级中学主体文化是“责任”文化和《大学》儒家传统文化,学校的精神是“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办学特色是“责任奠基,多向成才”,整体而言,我校都是围绕“责任”二字展开的。对于刚刚进入我校的高一新生,对学校的文化内涵不理解,通过语文衔接教材对学生进行三观教育和人格人品教育时,实现语文教学与校园文化的契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

二是结合我校优秀学子的事迹增强自信。因我校属于三流高中,生源质量较差,进入我校的很多学生有很强的自卑意识,但就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有不少同学进入中国一流高校学习。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学生刚进入我校的第一个月开展衔接教材教学时,我会提前收集、整理一部分我校毕业的优秀学子的事迹贯穿于日常教学之中,这样,能够增强学生自信,让他们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信心十足地进行高中课程的学习。

二、利用衔接教材上好高中语文第一课,做好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引导

高中与初中语文学习有极大的不同,因为中考的考点是以语文基础知识为主,基本能力考查为辅,而语文学科的高考则是以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的考查为主,以知识考查为辅。鉴于中考和高考考纲、课标及评价体系的不同,语文学科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就应该区别对待。高中语文学习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因为高考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对问题的探究能力等。

我在对前几届的语文教学中发现,不少同学刚进入高中时以为高中和初中一样,语文学习只需死记硬背一些东西就可以了,其实不然,高中语文考题灵活,重点考查思维和能力,死记硬背的东西考得很少,于是一进入高中就不适应,感觉压力很大。针对这一情况,我在进行衔接教材教学时,教学前都要详细了解学生情况,每堂课都进行精心设计,尤其是在教学《走向高中――普通高中与义务教育衔接教材》中的第二编――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时,重点抓住什么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如何才能开展自主学习等问题与学生探讨,让他们对这些内容有所了解,并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三、查缺补漏,搞好义务教育阶段与高中阶段语文学科教材重难点内容的突破教学

在使用衔接教材第三编――知识与技能时,重点把握初、高中语文学科衔接的重难点进行突破性教学,我主要突破的知识点是文言文阅读和汉语语法两部分。因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是教学难点之一,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主要是靠机械记忆一些常见的文言字词,而进入高中后,常见的文言字词不但要记忆,还要掌握一些积累文言字词的方法与规律,通过运用这些规律去解决实际问题,所以,高中阶段文言文的考查不仅停留在课内,更多的是通过课内学习迁移到课外,将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运用到陌生的文本解读之中。这一点,对于我校的很多学生而言是一个大难题。

为了解决学生文言文阅读的难题,我在使用衔接教材时,主要采取了以下策略:

第一,要求班上学生每人拥有一本《古汉语常用字典》或《古汉语词典》和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并在教学中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因为我们这些偏远地区的农村学校很多学生没有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语文在他们心中的地位也不是很高,所以,很多学生在语文学科上的投入远远不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强化学生自己动手掌握新知识,提升学生自觉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第二,运用初中教材延伸文本,强化文言文阅读。在初中阶段学习的很多文言文都是要求背诵的,有很多还是节选的部分语段,使用衔接教材时,我安排学生进行初中教材延展文本阅读,有意识地选择一些相似文本或初中教材节选文本来教学,给学生以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并以此达到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

第三,安排文言词汇积累常规作业,坚持搞好文言词汇积累工作。文言文阅读的难度在于古人的语言年代久远,需要在学习中不断积累,不断揣摩,才能掌握古人的语法规律,这就需要学生长期坚持才会有效。

高中语文第一课范文5

一、语文第二课堂活动的基本特点

1.目的性和多样性统一

建构语文第二课堂的目的当然只有一个而且也应该只有一个,就是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提升学生语文的理解运用能力和综合素养。就这一点而言,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所不同在于,因为第二课堂在课堂之外,是学生利用闲暇时间自发自愿自主自觉的语文学习,因此在实现这一目的的时候就应采取更加灵活、更加多样的方式。如时间上可自由选择,课余时间、双休日、寒暑假皆可;地点可任意选择,学校、家里、图书馆都行;形式上可不拘一格,交流、探讨、调查任选;内容上可多种多样,阅读、朗诵、写作随意。这样就实现了学习目的的一致性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之间的统一。

2.知识性和趣味性并行

受制于内容、进度、考试等诸多因素,长期以来,语文第一课堂给人的印象往往是“严整有余,灵活不足”,过于偏重知识性学科体系,而缺少趣味性。第二课堂在时间、空间、内容、形式上的灵活性和自由度恰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达到语文学习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并行的目的。当然,老师在实际指导中,一定要发挥好严格把关和正确引导的作用,不然就可能出现“非语文”(如有些所谓的“影视作品欣赏”活动,基本就是看美国大片而和语文学习关系不大)或“低趣味”(如有些所谓的“武侠小说欣赏”活动,不一定真正利于学生提高文学鉴赏水平)的现象。

3.功利性和审美性共赢

语文学习究竟是为了应试还是为了生命成长的需求,在目前的考试机制下似乎是一个水火不容、非此即彼的单选题。第二课堂的出现为考试与审美,功利与心灵架构了桥梁,让我们认识到两者并非完全是相对立、冲突的关系,而是可以辩证统一,实现共赢的。如笔者曾在高三字形专题复习时开展过“火眼金睛——发现生活中的错别字”语文第二课堂活动,要求学生组建“纠错小分队”从报纸杂志、传单招牌、通知启事、手机短信、网络发帖等生活中常见的文字信息载体中发现并纠正错别字,在复习字形的同时引导学生以语文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受到学生的欢迎。

二、语文第二课堂活动的主要作用

1.让语文学习从课内延伸至生活

语文第一课堂无疑是学习语文的主战场,但第一课堂毕竟时间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一般只能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而语文学习的范围又特别宽广,大到社会人生,小到花鸟虫鱼,无一不能和语文发生“化学反应”。这就使得要真正全面地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的综合素养往往成为一个“美丽的神话”,在这种背景下引入“第二课堂”的概念并实践无疑是一条通往综合素养的“金光大道”。很多课堂里无法实现的构想、没有充分开展的论题都可以借助第二课堂实现或开展,这样第二课堂就起到连接课内知识和课外生活的桥梁的作用,使得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止于课内,而能够延伸到课外。

2.让语文学习向广度、深度延伸

在向课外延伸的过程中,第二课堂又能引领学生把思考、学习向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伸展,起到开阔视野、深化认识的作用。如在讲解诗歌单元时,可让学生就某一个诗人或某一类型的诗歌在课后展开专题研究,以专题报告的方式展示成果;在教授戏剧单元时,可让学生成立小小话剧社或演出小组,以课本剧的方式进行表演。笔者在执教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人教版)的戏剧时,借学生非常喜欢课本剧表演这种形式,联合学校的一位艺术老师,在当时的高二年级发起成立了“萍乡中学高二年级话剧社”,结果报名者踊跃,在学校艺术节上的演出也颇受好评。

3.让语文学习朝个性、灵性发展

如果说第一课堂主要是一个面向全体、注重全面系统的学习平台,那么第二课堂就主要是一个面向个体、面向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学习平台。这就使得学生能够从共性的束缚和成绩的压迫下解脱出来,朝每个人的个性和灵性的方向发展,从而发现并培养自己某一方面的兴趣、特长,甚至为将来的人生道路找准方向。如喜欢阅读、喜欢朗诵的同学可以成立读书会、朗诵社等互相交流;喜欢写作的同学可以组织写作兴趣小组、文学社等提高写作。笔者原来的一个学生就是因为参加了自己所在班级组织的班报《泠风报》编辑小组而在毕业之后走上了报刊编辑的岗位,现在广州日报社供职。

4.让语文学习与生活融合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我们耳熟能详,但真正做到并不容易。这其中固然有主客观等多重因素桎梏,但没能开展好、利用好、实践好第二课堂是一个重要原因。其实第二课堂的广度、深度、自由度和灵活度都为语文学习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更加真实、更加真切也更加绚丽的舞台。有了第二课堂,我们就可以引领学生走出课本、走出教室、走出校门,去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向世界,进而开阔眼界、开阔胸怀、开阔性灵,成为一个生活充实的人,情感丰富的人,真正让“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不是仅仅在虚远的理想殿堂飘扬,而是融入到真切的现实土壤,攥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手中。

三、语文第二课堂活动的发展方向

1.由形式主义向实干主义转变

语文第二课堂因为“费力不易见效”,不像有些科目可以通过竞赛辅导获得高考加分或自主考试资格,也不直接和老师收入、教学业绩发生关系,因而受到一些地方、一些学校、一些老师的冷落,要么干脆不管,要么搞搞形式,并没有真抓实干。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是学校领导要转变观念,不能只立足于分数成绩和高考升学率,要为开设了语文第二课堂的老师提供便利、创造条件、改善待遇,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老师的积极性;其次,老师也不应该总满足于上好第一课堂的几节课,因为如果语文第二课堂真的开展好了,促进了学习,提高了成绩,最终受益的还是学生,还是语文教学。

2.由粗放管理转向精细管理

虽然称做语文第二课堂,名义上远不如第一课堂重要,但既然开设了,就必须认真规划、严格管理,不然就会流于形式,在这方面笔者是有深刻教训的。最早开始开设第二课堂的时候,笔者可以说是满腔热血、豪情万丈,把学生的情绪调动得高高的,把火烧得旺旺的,结果因为在管理上欠缺经验,没有及时跟进检查、评估和反馈,三分钟热度一过,一些原本士气高昂的小组渐渐丧失了活动的动力,一些原本大有可为的课题最后不了了之。实践证明,要让语文第二课堂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在管理上精耕细作,让学生的每一次活动落到实处,有布置有检查有评比,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实践的意义、活动的价值。

3.由短期向长期行为转化

高中语文第一课范文6

一、运用幽默的语言导入新课

通常情况下,导入能够奠定一节课的基调。因此,要想在课堂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导入。用几句幽默的语言做一堂课的开场白,既能够创设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也能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愿意亲近教师,配合教师。

比如,一位高一语文教师上开学的第一课,由于是第一次和学生见面,为了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他在进行自我介绍时运用了比较幽默的语言:“同学们好,第一次与你们见面,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咱们学校里最‘忧瘦’的语文教师。”还没等这位老师介绍完自己,立刻有学生说:“老师,你是发音不准确吧,应该是‘优秀’。”这位老师回答道:“我没有发音不准啊,我说的是‘忧瘦’,‘担忧’的‘忧’,‘胖瘦’的‘瘦’,因为我一直比较瘦,而且担忧自己还会瘦下去,所以说自己是‘忧瘦’老师。”学生听后哈哈大笑,在这笑声中,师生间的关系拉近了,也和谐了,接下来的教学活动进行得非常顺利,这就是幽默达到的效果。

高中阶段的学生思想已经基本成熟,思维也比较活跃,倘若语文教师不苟言笑、古板冷漠,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语文教师不仅要博学多才,还要热情开朗,善用幽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兴趣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好”是掌握知识的重要前提。那么,使学生产生兴趣的动因是什么呢?心理学告诉我们:幽默恰是有效的诱发这种学习动因的重要的要素之一。兴趣若被激发出来,教学效果便会相应增强。中学语文教材收录了许多传唱千古的诗词美文,为了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古典文化的兴趣,可先介绍文学家的一些趣闻轶事。

有一次在讲李白和杜甫时,我进行了这样的对比,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而杜甫则是“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你们要多结识李白这样的朋友啊,杜甫太孤寒了。这样调动学生的情绪和课堂的气氛,学生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怀着对古典文学浓郁的兴趣去学习了,同时也很形象地认识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区别了。

三、运用幽默的语言启发学生思维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基本上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认为教师讲得越多越好。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语文课堂陷入了耗时低效、重“灌”轻“启”的弊端,而学生也逐渐形成了懒惰、肤浅、僵化的思维。这种思维严重影响了他们对语文知识的深入理解,也制约了他们语文能力的提高。幽默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利用幽默的语言来开启学生思考的大门,引发他们的思维,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

比如,在分析《守财奴》这篇课文时,对于葛朗台、夏洛克、阿巴贡、波留希金这四个人物,有位教师说了一句非常幽默的话,使这几个人物的形象非常立体,而且揭示了他们贪婪、吝啬、自私的本质,这句话就是:“这四个人除了金钱和良心什么都不缺。”学生听了会心一笑,这看似是一句玩笑话,实则指出了四个人最本质的特点,之后这位教师再引导学生详细分析这四个人的物形象和性格特点,即虚伪狡诈、贪得无厌、视财如命、毫无人性。幽默的话语活跃了课堂气氛,开启和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也对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有了深刻的理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再如学习鲁迅的《拿来主义》一文,我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作家到欧洲访问,在宴会上,有位记者向这个作家提问:“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现在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难道不怕变成资本主义国家吗?”讲到这里,我让学生根据当时情景,把自己当成这位作家,想一句回击记者的话,他们都积极思考,并各抒己见。听了学生各种各样的回答后,我给出了这位作家说的话:“先生,你现在正在吃牛排,难道你会害怕因为吃了牛排而变成牛吗?”之后,我让学生在欢笑之余分析这位作家幽默回答的妙处,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氛围,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将书本知识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使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