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雪的诗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有关雪的诗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有关雪的诗句

有关雪的诗句范文1

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你一天的爱心可能带来别人一生的感谢。

只要能收获甜蜜,荆棘丛中也会有蜜蜂忙碌的身影。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有关雪的诗句范文2

关键词:土力学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能力;教学模式

Abstract: the state soil mechanics experimental teaching situation, and find out the deficiency. From the training students' manipulative ability of soil mechanics experiment in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both in the laboratory teaching resources, under the premise of combined with years teaching practice, to optimize the teaching resources and the teaching content, the soil mechanics experiment into basic test and comprehensive test two classes of the test contents, and vigorously develop the design experiment, open laboratory, and make students to experience through the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to get knowledge of feeling. Reasonable configuration experiment content, experiment teaching mode reform,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 soil mechanics experiment course.

Keywords: soil mechanics experiment;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s; Innovation ability; Teaching mode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一、土力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土力学》作为房建、路桥、造价等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在整个专业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传统的《土力学》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课程,随理论课程设课。实验教学大多采取的是分散开设方式,即根据理论课的授课进度,将几个实验项目穿插于理论教学过程中。实验成绩的考核通常和理论课成绩的考核结合在一起,例如理论课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80%,实验考核成绩占l5~ 20% ,其余为平时成绩。这样的教学开设和考核方式往往存在下列问题:

具体说来,存在以下状况:

(1)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教师上课时经常把实验一带而过。没有把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以纯粹的理论理解,在脑子中只有个抽象的概念。比如:土的外观、状态、塑性、含水情况等,只能是想象,一旦学生接触实际,根本就结合不起来;

(2)学生在思想上对实验课不重视;认为土力学实验是理论教学的的附属部分,认为土力学学习没有太大的意义,只要把理论知识学好即可。因此

学生实验目的性不够强,准备不够充分。在做实验前,学生不清楚实验目的、实验参数用途,往往是机械地搬用书上的过程和步骤,把整个过程机械地完成就结束,对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没有很好的认识;部分学生既不进行实验前的预习,实验中也滥竽充数,完全依赖他人的劳动成果。实验报告中的抄袭现象严重,而且学生认为只要理论考试成绩好就可以取得高分,实验考核成绩无足轻重,因此不愿意花时间认真处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更谈不上对实验进行总结。

(3)学生接触工程实例的机会较少,所学知识不知如何运用,也没有运用的机会,随着时间推移以及课业量的繁重增加,所学实验知识逐渐成过眼云烟;

(4)缺乏创新(1),传统的土木工程土力学实验教授方式总是以验证型实验为主,按照固定的套路进行,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内容普遍陈旧,实验指导书与十几年前的指导书没有多大的变化,偏重于理论知识的验证,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较少,即使开出了,限于师资、资金、工作量计算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而流于形式。

(5)教学方法单一。老师演示,学生学做,学生不知实验的目的意义何在。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普遍缺乏,教师教学质量、学生成绩评定等考核评价体系不能充分调动教学、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因此,要想使学生从基本操作到科学态度、工作作风等方面得到更加全面有效的训练,在有限的学时数内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急需改革目前教学模式,必须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实验项目,从整体上优化实验教学的结构体系。

二、土力学实验教学内容的优化

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将实验体系进一步整合,在实验内容的安排上,尽量使各个试验项目相互联系,能够使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了解试验结果的适用范围和用途,特别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方法(2)。

例如,在进行压缩试验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同时进行含水量试验和密度试验,这样含水量试验结果和密度试验结果就可以应用到压缩试验数据整理过程中,而不再是单独做含水量与密度试验,这样一来节省了试验的时间,二来学生们了解了含水量与土样的密度是影响土体压缩的关键物理性质指标。通过把内容重叠的实验进行合并,在内容上进行整合,我们就可以在常规的实验学时内拿出4.5学时专门进行综合性实验,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掌握和运用土力学实验课上学到的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将综合性实验提到重要的位置上

综合性实验是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土工试验常识的基础上,通过一定时间的综合训练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怎样让学生在一定的时段内使实践教学的初衷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学过程的组织就显得尤为重要。实验组织应按知识的逻辑结构和人们认识问题的一般规律安排各个单元,连接相关知识链,这样学生就会首先克服认识上的障碍,并建立起一个清晰的思路;否则只能是平时课堂实验的简单拼凑和重复,达不到训练的目的。

先行的课堂实验主要为理论课服务,是在每章节的内容讲解完成以后进行的,主要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内容,掌握实验理论和仪器操作,由于受大纲规定的授课时数限制,学生无法按照土工试验规程完整地完成整个试验操作过程,比如前期的准备都是由实验室指导老师完成,学生进人到实验室后直接用制备好的土样开始试验,另外试验也没有和工程需要联系起来,后期的整理分析学生没有针对性,重视不够,完成得很粗糙。而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结合具体的工程和目的,从取土、制样、试验项目的选择和安排、成员之间的分工协调到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报告,由学生自己通盘考虑安排好每个环节,确定一个可行的方案和工作计划。这一步对学生来说,开始确实感到摸不着头绪、无从下手。这就需要任课老师发挥指导作用,给学生提出一个大体框架,比如:大的时间段应该完成的任务;建议完成的试验项目等。具体的细节再由学生根据实训任务书在各小组(每4~5人一组)组长的负责下,认真讨论,确定方案,合理分工,责任到人。

综合性试验的考核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团队精神;(2)数据处理;

(3)分析能力;(4)动手能力

(5)报告编写;(6)仪器使用

通过综合性实验,使学生从基本操作到科学态度、工作作风等方面得到更加全面有效的训练,在有限的学时数内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四、大力探索设计性实验

大力探索设计性实验,强化能力的培养。如果要在实验项目上有所创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岩土方面的人才,仅靠完成基本实验教学是不够的,需要增设一部分设计性实验,即具有提高性质的实验,针对已经完成基本实验教学且成绩良好的部分学生。学生通过选择该部分实验可以参与到相关教师的科研项目或者大学生创新项目,并在仪器创新、成果获得、论文撰写上给予全面的指导。这样既开拓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能取得更多实际成果,从而实现学生能力和科研水平的共同提高。

;实验室对学生开放,除了规定的上课时间外,可以利用课外时间来做实验。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动手兴趣,又可以增加学生们对实验测试指标的应用方法。

例如:我们需要对尾矿库坝体各个时期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坝体土层为沉积的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含水量高,压缩性大,渗透性差,抗剪强度低,而堤坝填筑较高,强度及稳定性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当尾矿堆积高度超过限高时需要对坝体岩土进行检测,测量孔隙水压力消散的程度。就这个题目,要求学生自行分组,由组长负责,自行设计实验内容和实施计划 ,时间为1周。实验内容和实施计划经过指导老师审查批复后,学生与实验室辅导老师一起完成实验设备的准备和土样的选取与制备,学生根据试验计划完成试验内容,并根据自己的试验结果进行讨论和研究,最后编写实验报告,提出和题目要求相对应的实验结论。在试验数据处理中需采用一些常用的数值方法,以剔除试验中误差较大的数据,提高试验的精度。同时还可以推导经验公式,用来指导工程安全施工,减少试验开支。画出数据分布曲线,总结规律。数学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利用数值方法来拟合孔压消散函数。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学生擅于观察、擅于总结规律以及创新的能力,体验通过探索和创新获得知识的感受。

试验中,教师充分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及创新理念,教师为辅,学生为主。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提高了,同时实验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也会相应提高。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不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可以大大提高学生们学习土力学的积极性。这对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积极主动的开展工作会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

五、结语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为学生提供能独立进行创新和实践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在基本实验内容和技能已掌握的前提下,大力开展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体验通过探索和创新获得知识的感受。

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土力学实验课程,在实验教学资源管理、实验内容合理配置、试验教学模式的改革等方面进行尝试,努力推动实验室建设,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掌握和运用土力学实验课上学到的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利,张丽,万瑞义.加强课程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探索[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o4,24(5):55—58.

2、 赵志峰,王海波,何文龙.土力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 [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 (6):120—122.

3、 罗碧玉,任瑞平. 《土力学》 综合实训教学组织设计与实践,[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9),46-47

本论文为基于2009—2010学年院级教研课题“土力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的研究成果。主研人:崔宏环,职称:副教授,学位:硕士,专业:结构工程与岩土工程。

有关雪的诗句范文3

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深厚理论基础。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我国经济和社会面临矛盾和问题的关键,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最终要体现到人民生活水平上,这些科学论断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同志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也反复强调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重视城市发展与农村面貌改变的统筹协调;要按照“两个大局"的要求兼顾沿海与内地的发展;要通过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等等。这些与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完全一致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目的,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是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完全一致的。

二、科学发展观是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一脉相承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在不断探索、不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指导我们前进的基本立场和方法。坚持*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在实事求是中深化认识,在解放思想中认识真理。

进入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发展的时代在前进,发展的实践在深化,发展的理念也必须不断创新。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也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

三、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发展中总结了以往“以钢为纲”、“重工业优先发展”、“先生产、后生活”等发展方针和道路上的经验教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重大战略和政策措施。我们先后采取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创办经济特区、实行沿海开放战略、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两个根本转变”、实施西部大开发、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等重大战略举措,为顺利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关雪的诗句范文4

关键词:普通高校;俱乐部;体育教学;人文体育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追求阳光。在新形势下,人文体育、健康教育踏上教育舞台,并在体育教育这大舞台上展示着风采,给学生、教师注入新生活力。当前,素质教育的推行,为体育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也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

一、应时之需,人文之用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对外市场越来越大,新事物的引进则如东流之水。现阶段,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使得素质教育提上日程,使人们越来越注意到“人的全面发展”,意识到“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如何提升健康标准,对于高校而言,首先便是体育,而体育的改革创新,正是应学生之需,尽“阳光”之力,也就使我国许多普通高校接受了“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体育教学,它没有统一的大纲、教学时数、教学内容,而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变更性,这正迎合了高校学生好动、自我、创意的要求。也就是这个关键点,使它受到了学生的青睐。教学手段的变化,也使这一教学模式应用逐渐广泛。学生,本就是学习的主体,把他们放置于被动的地位,他们就会变得毫无生机,本该活跃身心的体育课终以劳累结束。体育俱乐部教学手法一改死讲解、板示范等传统的教学手段,采用情景教学、范例教学、协同教学等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自我观察、自我比较、合作学习,从自我中找不足、寻发展,这不仅使得体育做到了锻炼身体之目的,更重要的是从灵魂上解放了学生自我,使他们如实认清了“健康第一”的实质――灵魂之阳光,身体之健康。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是学生之需,也是教师队伍提升之力。与以往的教学模式相比,这一教学模式对教师的灵活应对能力、身心教育能力、为人师范素质都有了历史性的挑战。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者”,在知识的传授、道德的影响、能力的改变等方面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优质的教师资源。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了教师资源,发挥着教师主导的作用,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不断提升着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使得教师队伍朝着优质化方向发展,向着全面型进攻,这对素质教育的贯彻与实施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为人文教育增添光彩。

二、新事物,逢险阻,好前景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种新事物,新事物的生存必须克服种种困难,正所谓“万事开头难”。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应用现状存有一些问题,主要有器材配备落后于体育教学的发展,不能满足学生锻炼的需求;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不高,高素质教师缺失;学生学习目的模糊,学习方式涣散,等等。针对这些问题:首先,我们要着眼全面,着手扎实,从实际上解决。良好的硬件设施是进行体育活动的支撑,为此,必须适度加大对器材配备的修整和扩充,做到为健康教育、身心教育服务。

其次,学生参与,教师引导,这是俱乐部教学模式的重要要求,为此,提高学生兴趣,明晰参与目的。体育活动多样性、灵活性课程的设置成为重点。在男女生人员偏差的活动上适当调整教学模式,增添心理教育、减压教育,适应教育则更能体现人文体育的宗旨和要求。

最后,教师队伍的扩大,教师素质的提高,一方面依托于学校,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扶持与培养,更大方面从自身入手,全面学习,做到全真材实料,为教学提供坚实的综合素质,以全方面展开教育。

新事物的总是存有适应的过程,而这过程也是被人们接受的过程。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发展的前景是乐观的。调查表明,有86%的专家、学者对其看好,学生、教师、家长也支持这一模式的推行。所以说,前途是光明的,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素质教育的形式下应运而生,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热情,优化了教师结构,改善了我国以往教育模式,是历史的新突破,正适应了“人文体育,健康第一”的要求,达到了身体与内心的协调,它是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张凤玲.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现状及分析对策[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有关雪的诗句范文5

一、注意收集历史实物适时用于课堂教学

在历史教学中所谓的实物是指具有历史教学价值的历史遗留下来的物品或文物,如古钱币、古器皿等历史文物,还包括文物的赝品等。老师要能够随时注意观察生活,用发现的眼睛和思考的大脑去面对周围的事物,利用各种机会注意收集与历史教学有关的历史实物,适时展示于课堂教学之中,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为了说明商朝商业的发展,以贝作为货币,我向学生展示了一枚曾经收集的贝币;学习汉与朝鲜关系发展的内容中,为了直观感知中国的铜镜等输出到朝鲜的事实,我向学生展示了一枚曾经收集的铜镜。通过这些历史实物的展示和教师的生动讲述,加深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又如学习“北宋社会经济”一节时,教师先拿出几枚铜钱和纸币,两者加以比较说明铜钱的笨重、纸币携带方便的结论。《》中有一条说“赔款2100万银元”,教师向学生展示了一枚收集到的银元,学生观察后联想丰富,情不自禁地喊出“太多了”,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引到了中华民族屈辱的那一历史时刻,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民族感情和爱国精神。

二、利用历史实物模具提高教学效果

利用模型教具是课堂教学中最普遍的手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演示模型,引导学生进行具体观察,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做不仅能给学生以历史的真实感,而且具有形象生动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极大兴趣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学习《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一节时,我出示了曾经做下的模具筒车,让学生观察后提出:这是干什么的?有什么功能?对当时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与三国时期的“翻车”有何不同?随着一系列问题的提出,顿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浓厚,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

三、运用历史地图增强课堂效果

运用历史地图是直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助于学生形成历史表象,获得形象化的历史知识,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渗透德育教育。如学习“秦朝的统一”内容时,我挂起了秦长城图像,使学生形成了关于“长城”的历史表象,加深了印象,还得出了“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的结论。又如,为了说明北宋都城东京的繁荣,我挂起了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通过这张画图的艺术功效和教师的生动讲述,就可以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北宋东京街头商业繁荣的真实情景,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又如学习元朝的行省制度内容时,教师适时挂出“元朝疆域图”,让学生指出各行省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分析行省制度对后世的深远影响。老师讲述与演示相结合,学生讨论与概括相结合,加深了学生对课本内容的领悟,从而达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不可替代的板书设计和语言讲述仍是提高课堂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课堂教学中,优美的板书不但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还能给学生以美的视觉;教师的眼神、表情、手势等无声语言不仅能对学生发出导控信息,激发学习动机,打通学生思路,更能默默交流师生情感,创造良好的“现场效应”。现实事例说明了这一点,许多学生的字体往往和班主任及任课老师相似,有的学生当了老师后,教态、语言表达等行为动作与原来的老师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生动形象的语言不能取代直观教具,直观教具同样也不能取代生动形象的语言。只有通过教师的说明、分析和补充,才能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形成历史概念、掌握历史规律。因此,在运用直观教具的同时,教师仍然应该注意加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有关雪的诗句范文6

1唐诗中的声学知识

在《声现象》的教学中,讲授声音的产生机理、传播方式、乐音的三要素时,引用张继《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枫桥边客船里的人听到寒山寺的钟声,是因为寒山寺里的“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振动而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而不是“鼓”声或其他声音,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的.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猿声”是猿声带的振动产生的,坐在船上的人能听见“猿声”是因为空气是传播声音的介质.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诗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鬃毛衰.”诗中“乡音无改”的“音”指的是音调、响度还是音色呢?我们知道,音调由振动的频率决定,响度与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有关,而频率和振幅是随时可以改变的,所以“乡音无改”是指音色没有改变.

在本节的教学中引用三首唐诗,既通俗地阐明了声音的产生、传播以及乐音的三要素,又因这几首唐诗为同学们所熟知,可作为该节内容的先行组织者,学生在朗诵熟知的唐诗的过程中感知物理现象、明确物理过程.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课堂气氛生动有趣且充满文学气息.

2唐诗中的光学知识

在《光现象》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的教学中,可引用高骈《山亭夏日》中的诗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从物理学的角度,诗句中的“浓阴”说明形成了影子,是因为障碍物“绿树”挡住了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而 “楼台倒影”则是平面镜成像即反射现象,“池塘”中的水便是平面镜,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张九龄《照镜见白发》中的诗句“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这里的“镜”,即铜镜,是平面镜,“影”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由光的反射形成的.高适《燕歌行》中的诗句“校尉羽书飞瀚海,善于烈火照狼烟.”其中的“照”字,即照射,是光的直线传播.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诗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红色的桃花只反射出红色光,人的脸就会被反射来的红光照红.李白《月下独酌》中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何以会对影有“三人”?原来这三人分别是人、人在杯中的像、人在地面上的影子,简短10个字,却包含了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两个知识点.

在《光的折射》教学中,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观察到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大气时发生折射了而成的虚像.储光羲《钓鱼湾》中的诗句“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也是光的折射现象,光线经过池水的折射后,看到是池底经光线折射后形成的虚像,这样池底比实际位置看起来要高,因此水看起来就“浅”了.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有一种特殊的现象――全反射现象.李白有“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之感叹.真有眼福!他看到空气中的全反射现象――海市蜃楼.

3唐诗中的运动学知识

在“参照物”的教学中,可引用李白《望天门山》中的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在这两句优美的诗句中,作者先选取运动的船为参照物,青山是运动的,后选取河岸为参照物,船帆是是运动的. 即可说明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但参照物选取的不同,所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不相同.

在《平均速度的测量》的教学中,可引用李白《早发白帝城 》中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教师可提出问题,让学生估算出该船的平均速度:

=st=500 km12 h=41.7 km/h.

4唐诗中的力学知识

在“力的作用效果”的教学中,孟浩然《早寒有怀》中的诗句“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可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之一,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树叶受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变为向下运动.杜甫《漫兴》中的诗句“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其中的“柳絮随风”亦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桃花逐流水”中的“桃花”漂浮时所受浮力等于自身重力,“逐流水”的桃花和流水保持相对静止,即二者之间无摩擦力存在.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是物理教学中的难点内容,在教学中可引用骆宾王《咏鹅》中的诗句,“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漂浮在水上的“鹅”处于静止状态,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此时,“鹅”受到水的浮力和鹅自身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的受力物体都是鹅.脚掌对水施加向后的力,同时水对脚掌施加向前的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且这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是受力物体分别是水和鹅.

在《压强和流速的关系》的教学中,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八月的天气刮大风,茅屋屋顶上表面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屋内的空气可认为静止,屋顶下表面压强大,产生向上的压力差,即“茅”是由于压力差的作用被“卷”走的.

5唐诗中的热学知识

在《物态及其变化》的教学中,祖咏《终南望余雪》中的诗句,“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生动地说明了雪后天晴时,雪的融化过程中的一种物态变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让人深感寒意,于是作者从切身体验中发出“城中增暮寒”的感叹.李商隐《霜月》“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描写的是物质从气态直接转化为固态的过程,即凝华现象.白居易《微雨夜行》中的诗句“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衣裳湿”则描写是液化现象.

在《分子热运动》的教学中,亦可引用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草花香.”其中的“草花香”是指草花分子的无规则的热运动.

6唐诗中的能及其转化知识

在《能及其转化》的教学中,李白《望庐山瀑布》中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和杜甫《登高》中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分别描述的是庐山瀑布和长江水奔腾的壮观景象.水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飞流直下的水蕴藏着巨大的重力势能,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水的动能.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其中“登高”指人克服重力做功,这个过程人的重力势能增加.

在弹性势能的教学中,卢纶《塞下曲》中的诗句“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其中“引弓”指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在 “引弓”过程中,弓的弹性势能又转化为箭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