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和谐校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建和谐校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建和谐校园

创建和谐校园范文1

初一2班 赵琢玉

有一种美,令九中师生向往追求,她——光彩夺目;有一种美,飘逸在浮云之上,这是一种可以吸引灵魂的美,她——深藏不露;有一种美,朴实真挚,发自肺腑,这是一种可以创造和谐校园的美,她——无处不在。

这便是和谐之美。

我认为创建和谐在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与宽容。宽容是人类情感的种子,她使人在心灵这片净土上生根发芽,在爱的呵护下茁壮成长。每一位老师都拥有一颗宽容之心,就可以感化邪恶拨撒善良。拥有一颗宽容之心,更可以与快乐相伴毫无掩饰,与幸福同行畅游天地之间。宽容待人,能让校园充满师生爱,能让校园充满阳光般的温暖、雨露般的滋润,自然也就创建了和谐。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对老师的尊重和对学生的关爱,是教学互长的体现。

初入九中,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敬畏。对老师也敬而远之。而那一次……

不知道为什么,对班级,老师的做法多少有些不理解,对班级的工作自然也就少些力度,少些干劲儿。“琢玉,是不舒服吗?”王老师注意到了我的矛盾。“老师,说实话我对班级的管理有意见。我觉得您对同学太友善了,虽然说这样拉近了师生距离,但是不能对同学们起到威慑作用,容易让同学们放松自我管理。”我一口气大胆地说完,深深地埋下头,等待着……“谢谢你!可是,我们的班级,校园需要平等的师生关系,需要和谐的爱,需要我们的互相理解。你们的年龄需要这样的相处方式,而且我相信,这样,你们的叛逆会少很多。”

那一刻,虽然我没有看到老师身后的天使才有的白色翅膀,但是我浅浅地对政治课的“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又有了新的理解。我深信,这样的爱可以创建和谐校园。

和谐之美在于友善。每天早晨,当第一缕阳光照射到你的脸上,当你与某个人在校园里擦身而过,当你看见哪朵无名的小花在春天的微风里摇曳,你的嘴角是否会微微上扬,露出善意的笑容?请以一颗友善的心对待一切,自然、朋友、陌生人。请善待生命吧,才能与万物共存。

创建和谐校园范文2

和谐的校园,向我们展示应有的赏心悦目的校园环境,催人奋进的校园文化,真挚的师生情谊。

人与环境要和谐。和谐的环境是人、自然、社会相处的期待。只有和谐,只有那种和谐,我们的周围才会安全、舒适、温馨而充满着生机,环境是我们的朋友.1997年时,亚运会在日本结束时,6万人的会场上没有一片废纸,全场干干净净的,6万人啊!那是一个多么大的数字,在这一个会场上开一个亚运会,没有一片纸巾,要是我们呢,能够做得到吗?日本人是有些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我们这样一个伟大的民族与日本相比,有时不免让人汗颜!环境是人类共同关爱的,要使我们能够与环境和谐相处,我们就应该多多的去爱护环境,去维护它们的平衡与和谐.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要和谐,这样才能更好的表现出学校的风气,表现了师生交融和谐,因而我们应该团结,真诚的对待任何一个人.圣经《马太福音》中有一句名言:“你愿意别人怎样善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善待别人”.中国也有句哲理名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谈到这里,让我想起了一件事.

那一天,我们上体育课.我正要下去上课时,在2楼看见了一个小弟弟,他正哭得伤心,我看见了,想过去扶他,谁知,后面窜出了一个大姐姐,她把小弟弟扶起来:“小弟弟,你怎么了,我送你回教室,你是几班的啊?”我看见这情形

,也暗自高兴.如果我们学校每一个人都像这样大姐姐一样关心他人,和谐,不就创建出了最美好的世界吗?

创建和谐校园范文3

摘要: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明校园是社会文明的缩影,推荐和谐文明校园建设以师范社会,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高职院校要在学校发展的实践中积极探索和谐校园和文明校园构建的途径,不断优化育人环境,积极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高职院校以和谐、文明校园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和谐、文明。

关键词:和谐校园;文明校园;创建;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联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公共关系原理,相当于特殊企业的高职院校,其推进改革发展的唯一目标就是树立良好的高职院校形象。而要树立良好的形象确实不易,因为高职院校形象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命运、前途和发展,影响到社会、学校、家长、学生之间的和谐发展。因此,塑造尽可能完美的高职院校形象,对高职院校的和谐文明发展至关重要。

一、和谐文明校园的内涵

构建和谐校园,是衡量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目标要求。和谐校园是以学校为平台,以师生员工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融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为一体的,反映学校的办学方针和发展方向,体现在学校环境的布局和校风、学风中,影响着校园整体的思想观念和价值标准,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一切活动中。那么什么是和谐校园呢?所谓和谐校园,是指学校各种发展要素间的一种均衡有序、协调促进的和谐状态,和谐的校园文化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目标与内涵,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与模式。“加强文明素养熏陶,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着眼学校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学科教学中切人和渗透文明素养的熏陶,构建课堂文化,让学生在平等、和谐、文明的课堂氛围中,系统、渐进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文明素养,实现学生全面、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构建和谐的高职校园是趋重要。

二、和谐文明校园的重大意义

1.创建文明校园是学校现实发展的需要

文明校园建设既是育人环境的营造,也是育人资源的挖掘。前,高校通过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硬件建设普遍达到了较高水平,而在硬件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之后,却面临着逐步将基础条件向现实成果转化从而实现软环境优化的共同课题。作为这一优化的现实途径,文明校园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从高校发展的现实要求来看,还是从学校的未来发展来看,创建文明校园无疑是高校建设面对未来的新起点,是社会对高校建设的要求,是时代赋予高校刻不容缓的任务。因此,必须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合格人才、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任务常抓不懈。必须通过开展立意高远、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将校园文明和校园建设充分结合,形成良性互动、互相促进的长效机制。

2.建设和谐文明校园是引导学生价值取向的重要保证

和谐的学校教育以科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论为指导,使学生形成崇高的伦理道德观和先进的思想理念,从而确立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当前,人类已进入一个新文化的时代,文化传播变的非常迅速文化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以致使校园文化恣意传播.校园文化在某些学校“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可以不要”,以致有人把校园文化概括为"新生一个书包两个碗,宿舍教学楼图书馆;老生一副眼镜两个书〔证书和推荐书〕,网吧电游录象厅".这种不健康的文化,严重影响困扰着我们的校园.面对多元化的文化及价值取向,青年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阵脚很容易受到冲击而转移.青年时代正是尝试新事物,好奇心强烈的时期,大学生的价值观还不稳定,对文化的选择和价值取向的确定具有心理不确定性,因而很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其中不乏大量不良文化.因此,高校要建立和谐的,积极的校园文化,正确指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3.建设和谐文明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营造使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所以,建设和谐校园正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三、创建和谐文明校园的具体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办学行为

和谐并非是任其所为,无拘无束;和谐也非随心所欲,自由散漫,消极萎靡;和谐更非好好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相反,和谐就是秩序良好,纪律严明,相互尊重和信任,公平正义,是非分明,讲正气,思进取...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目前存在的不良现象,没有忽视它的负面作用。我们更有信心消除那些不利因素----在体制不断完善的大好形势下,结合本校实际,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认真落实日清,规范办学行为。

我们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就是要不断完善制度,把以往那些不适宜的条条框框摈弃,建立一套规范的、科学的、人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制度。以科学的发展观,规范和解决学校管理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规范办学,办规范学。

2.建立师生之间的和谐氛围

师生和谐是高职院校和谐校园的纽带,关系着整个高职院校的和谐。教师在构建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时,要注意不能摆架子、以盛气凌人的姿态介入,要深入学生当中去、了解学生、做好学生工作、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学生也要自强自立,不能以小学生的姿态来接受高职院校的管理,高职院校既是学习知识的殿堂,也是领悟做人的小型社会,因此师生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为建设高职院校和谐校园共同付出努力。

要想在师生之间建立和谐的氛围,可以通过以下的形式:首先、通过“老师爱护学生”、“学生爱戴老师”事迹表彰大会的形式,在校内宣传,以感化师生,共促和谐;其次、在教师节举行看望教师、在青年节举行表彰学生活动,来共同营造和谐氛围;再次、举行文体活动,诸如师生共同表演节目,来增加师生感情,感染其他学生,为师生和谐相处谱写优美的篇章。师生和谐是高职院校和谐的重中之重,要密切关注师生之间微妙的关系变化,不能在师生之间形成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构建的阻力。

3.加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以专业建设为核心,重点抓好三项工作:第一,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新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增加模拟和仿真实训条件,建设有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训室和实习车间。第二,高水平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制订具备“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的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规划,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教师实践技能培训。第三,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按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参照职业岗位要求,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渗透和影响着师生的方方面面,对和谐校园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建设中要关注学生弱势群体,从心理健康指导、就业指导、思想教育等多渠道对家庭贫困、综合素质差,有交际障碍、心理疾苦或生理缺陷的学生提供帮助。建设中要注重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尤其是职业道德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朝全面、和谐的方向发展。

总之,高职院校要在继承优良传统基础上,突出特色,勇于创新,构建充满意蕴和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和体系,推动和促进高职院校的科学发展,为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职业人才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朱发刚:论大学和谐校园的构建[J]. 中国教育与教学. 2011(10)

[2]张建鹏.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思考.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6).

创建和谐校园范文4

班子;师生关系;人文管理;人文

环境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5—0020—01

中小学育人环境建设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学校教育的持续顺利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育人环境建设更是构建和谐平安校园的重要内容,是一项繁难而伟大的工程,事关学校、教育的发展和伟大事业接班人的培养,特别需要教育工作者的认真研究和不懈努力。创建和谐校园,优化育人环境的关键在于建立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因此,学校应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理顺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校园周边社会各界的关系,使领导班子思想统一、职责分明,团结协作,互相信任,彼此尊重;使师生关系融洽、和谐共处,共同营造一个彼此包容的人文大环境。

第一,建设一个团结和谐的学校领导班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各项工作的设计者、组织者和领导者,只有学校领导班子之间和谐,才能形成学校“稳定的局面”,这有赖于校长的管理艺术。如校长可根据学校实际需要,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和领导班子,以和谐的理念和方法管理学校,协调各分管领导及处室之间的关系,淡化“唯我独尊”的权力意识;以宽容的胸怀,悦纳雅言,高瞻远瞩,把握集体领导的方向性,做好“领头雁”;大胆分权,分责到人,充分发挥每名成员的聪明才智,让他们做好“将才”;做到“大事集体商量,小事灵活机动,不包揽,不越位,人尽其才,各得其所”,追求班子整体效能的最大化。

第二,以“仁和”的人格精神,努力构建“以人为和,追求仁和”的学校管理模式,构筑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推行人文管理。如制订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中长期目标与激励机制,推行科学管理,民主治校,采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全面实施“校务公开”;将“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师德标兵”、“优秀生活指导教师”、“职称晋升”等评选结果进行公示,实施“阳光操作”,增加透明度,让其成为激励教师发挥潜力的“催化剂”;元旦、七一召开“教师联谊会”,慰问退休教师和家庭贫困教师,加强年级与年级、教师与教师之间的联系,强化团体协作意识;以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为前提,为每个教师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平台,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创设民主、积极的气氛;为教师提供乐业的空间、发展的空间、创新的空间,发掘教师的潜能,激发教师的内部动力;与兄弟学校建立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经常性地与他们进行交流等等。

创建和谐校园范文5

论文摘要:艺术教育有益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完善,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涵养个人气质、提高文化素养,更有利于创建和谐校园文化、营造积极的校园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环境支撑。

一、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的现实意义

艺术教育是思想教育、做人的教育,它不仅单纯属于审美范畴、更是在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有着广泛的涉及、渗透和深入,是具有跨越性、综合性、多层面特点的、能在愉悦中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形式。艺术教育以其特有的功能和途径深深地影响着人的发展,提高人的艺术修养,使人能够主动地、充分地实现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智的和平共处,令其人格得到较好的发展和完善;有助于人在心灵开发和交流的氛围中培养一种协调的人际关系,使人与人之间更好地交流内心的感受。加强艺术教育有利于推进大学生全面的审美观点、审美能力的形成,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进而实现加大对社会各界的影响,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

(一)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全面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阐明了我国教育的任务和目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十七大报告也指出,今后的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生,作为具有高学历的知识群体,在未来的社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大的方面说,它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从小的方面说,它关系到一个人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将来是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只有人的道德品质提高了,才会形成爱国爱校、诚信友善、求实创新、严谨勤奋等优秀品质,才能够升华人的境界、提高人的素质,使人的价值实现合适于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取向,成就有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大学教育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要着重于人的全方面素质的培养,而其中艺术文化教育是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对于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践行国家“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育人用人标准具有现实意义。

(二)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有利于构筑大学和谐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内容,它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管理文化。和谐校园文化的核心就是要通过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管理文化三方面的协调发展,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活动秩序,实现校园文化处于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从而体现高校校园文化艺术氛围对于人及人与人之间的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强高校艺术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促进大学生的思想交流、品格完善和性情陶冶,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之一,也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校园文化的建设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起着极端重要的作用。所以高校艺术教育和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协调。

二、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

随着现代社会竞争加剧,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必然要求大学生在专业知识以外具备更加全面的素质去克服困难、融入环境。加强艺术教育,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有助于降低大学生心理压力,塑造坚强的心理素质,提高与人相处的能力,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一)实现艺术课程设置的人性化,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塑造

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途径,它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陶冶其情操,促进其智力和身心健康发展。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高校许多大学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艺术审美可以消除人脑的高度紧张和疲劳,使大脑各部位的兴奋和抑制有序交替出现,从而有助于脑机能的平衡健康发展。艺术教育的动情自由,让学生在多元文化情境中获得宽容精神。加强艺术教育,使人在美的环境中产生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性格开朗,精神饱满,活力旺盛,情绪稳定,意志坚强;使人的气质和风度高雅大方,保持鲜明的个性,形成完美的人格。同时它能够调整情绪,使情感获得正确释放的途径,而且还能够超越感性娱乐,进入人格塑造身心和谐的层面,以求在将来面向社会时具备更完善的心理。

(二)增强艺术活动开展的多元化,提升大学生的思维创新

在高校中需要增强艺术教育的多元性和前瞻性,促进多元智能的开发。第一,开展专题性艺术活动。第二,开展竞赛性艺术活动。第三,开展趣味性艺术活动。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创造精神,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乐于接收来自外部的信息,尝试新的思想行为,立足于艺术的前沿来思考问题,始终保持个人成长的生机与活力。

小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于人才综合素质提高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加强大学生的艺术教育,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更是创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必要。这就要求我们应全面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和认识,认清艺术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搞清艺术教育的概念是让学生获取基本艺术知识技能、艺术思想与审美等艺术能力的过程,是人的精神文明教育,或者说是人的“修养”、“灵魂”、“做人”教育。其次,要深刻认识到艺术教育是使实现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推动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手段。

参考文献

创建和谐校园范文6

[关键词] 人本管理;以人为本;和谐校园;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 G47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06-0061-03

学校管理无非是对人、财、物的管理,而其中最关键、最核心的就是对人的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学校人本化管理,是激发和调动教职工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一流学校、一流业绩”目标的有效措施和途径,也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必由之路,它能为广大教师提供舒适、宽松的办公和学习环境。

一、对人本管理内涵的理解

所谓人本管理,本质上是以促进个体自身自由、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为根本目的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而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核心内容是个体心理目标结构的发展与个性的完善。实践告诉我们,与传统的制度管理相比,人本管理在管理的中心、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它强调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因此也可以说,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以全面发展为核心,创造相应的环境条件,以个人自我管理为基础,以组织的共同目标为引导的管理方式。在学校管理中,这种对人的管理体现在三个层面,即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家长为本。因此,学校管理要促进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平等、和谐和自主发展,推动学校的全面发展;要形成学校以育人为本,教师以敬业为乐,学生以成才为志,家长以学校为荣的管理机制。

在学校教育管理中,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本管理的本质和要求,努力提升对人本管理的认识,理性决策,打造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努力构建文明、平等、和谐的校园。

二、学校人本管理的几点误区

笔者研究发现,由于对人本管理本质认识偏颇、学校管理者的思想观念陈旧等诸多原因,目前不少学校在人本管理上存在误区。

1.制度建设注重处罚惩戒,忽视赏识引导

加强制度建设与实施人本管理相辅相成,制度的人性化是实现人本管理的必要条件。加强制度建设有利于学校的规范管理,但时常带有一种重管理、重处罚惩戒轻疏导的倾向。由于过多强调了制度的约束和惩戒功能,忽视了制度本身应具有的教育、引导和评价功能,缺乏人文气息,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充分发挥。

2.师生评价注重教学成绩,忽视态度情感价值观

建立科学的师生评价体系,是促使新课改进一步深入的必要保障。不少学校改革师生评价方式,积累了一些经验,师生评价趋于综合和多元,但具体的操作方法还需进一步考虑;教学成绩在教师综合评价中所占比例仍然过高;学生评价“以分定人”的现象依然存在;视考试为目的而非手段的思想仍然在部分教师心目中根深蒂固,在评判学生优劣上仍多以成绩为主,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重视不够;在评价的呈现形式上注重了更多的花样,但有不少不切实际,或收效甚微。

3.教师培训注重形式,忽视实际效果

教师继续教育是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当前,教师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教育的实效性不强。如各种业务达标考试以及学历培训大多注重的是考试成绩,忽视了教师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实效;以外出学习为主的技能培训,重目标任务的完成而轻学习心得和实践体验的融会贯通;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校本培训,也通常重理论学习轻课堂实践。

三、学校人本管理实施策略的探索与实践

我校近年来教学质量稳步上升,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校在加强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同时,积极探索和实施人本管理,营造了一个和谐发展的校园环境。

1.优化管理机制,拓宽学校管理层面,突出管理的民主性

人本管理可以改变以往“重物轻人”的传统观念,注重“人”的发展,因此,管理者不应局限于学校层面,还要发挥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以及学校人文环境的作用。要通过人文性的管理制度达到人本管理目标,不断发挥师生的实践与创造能力,突显其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这样,师生主动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就会不断提高,就会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制约监督的人性化管理运行机制,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我校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的管理理念,把促进师生发展作为管理工作的核心,实现管理的人本化。近年来完善、修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取消了其中具有惩罚性、有损于师生自尊的规定等。管理以尊重人为前提,注重情感沟通,变管理为疏导,体现人文特性,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积极性。

实际操作中,我校广开言路,设立了意见箱、校园网站留言栏,公开了校长电子邮箱,并通过发放征询意见卡、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询学校管理意见,让广大教师参与决策、管理和监督,鼓励和支持他们出主意,想办法,拓宽了管理层面,使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潜能,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通过依托校园文化建设,鼓励师生自发和自主地建设校园,对在管理中出现的好人好事、建设性建议及日常评定结果进行及时公布,起到了促进和鼓舞作用;通过依靠少先队,成立学生管理组织,强化了学生自律等。

2.建立和完善评价体系,关注师生的发展性评价

构建客观、恰当的师生评价尤其是发展性评价体系是学校人本管理的创新之举。笔者认为,师生的发展性评价是面向师生未来发展的期望性评价,要以促进师生发展为主,既注重结果更注重过程,促进学校需求、教师需求和学生需求的融合。

构建师生发展性评价体系,要坚持激励性、主体性、开放性、层次性、民主性、过程性等原则;既要突出教师的师德,又不能淡化了教师教育教学素养和技能,既要突出学生的智力因素,也不能忽视情感、态度、习惯等非智力因素;要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综合评价与特色评价相结合;要实行教师自评、同事互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校领导评价等多种形式,确保评价的多元性和公正性。

为了给广大师生营造一个更适合发展的环境,我校近年对师生评价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逐步建立了一套开放的、动态性的师生评价体系,从而促进了师生自主发展。2007年4月,我校成功承办了全县小学低年级师生评价改革现场会,把评价改革取得的成果向全县中小学进行了展示,受到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师生员工凝聚力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体现,是一所学校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的外在体现。校园文化特别是作为其核心的办学宗旨和价值取向的确立,能够增强学校师生员工的目标意识,增强凝聚力,引领其思想和行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学校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观,可以决定师生员工的思维方向和行为方式,可以使学校永葆青春。这要求学校必须有超前的发展意识和先进的教育、办学理念。

学校要创出品牌,办出特色,需靠先进文化的引领。我校一直重视以环境促进育人工作,以优化、和谐育人环境为突破口,积极搭建校园文化教育平台。根据学校自身条件,走廊文化、墙壁文化、办公室文化、教室文化、功能室文化等都各具特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通过建设校园文化,使楼道有画语,校园有歌声,努力丰富师生文化生活,营造了一个健康、文明、高雅、和谐、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通过校园文化的引领,将社会主义价值观、学校文化传递给全体师生,并使其融入到师生的心灵中去,让主流价值观真正植根于他们的心里,并成为广大师生教育教学及学习的自觉行为,以此推动学校的进步与发展。

4.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人本管理,实质上是一种对人的自尊与受人尊重的情感的激励。实践证明,成功的管理者一定会重视情感激励,注重与管理对象的情感沟通,彼此交流,互相了解,相互信任,愉快协作。新的课改理念倡导师生平等,在管理中更要倡导领导与教师平等,既要尊重教师又要为教师服务。通过完善激励机制,广大教职工会逐步学会合作,学会理解,学会和睦相处,使学校形成一个团结协作、竞争奋进的优秀团队。

教师的工作热情和事业心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我校根据实际,不断加强、完善激励机制,一是把教职工的师德状况与评优挂钩,并作为教职工聘任的重要依据;二是建立了定期评比表彰制度,每学期评选优秀办公室2个,评选20%的教师为学校师德标兵,评选25%的教师为学校骨干教师;三是开展“寻找身边榜样,剖析自身不足”的师德教育活动,使师德建设在教师心中具体化、形象化,使他们学有榜样,干有目标,充分发挥榜样的带动作用;四是每学期末以“校长寄语”的形式对每位教师的工作给予客观评价,不仅肯定其成绩,也寄予了希望,提高了教师的工作主动性。由于措施得当,我校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得到了极大的激发,效果明显。

5.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制约机制的作用

有民主就要有监督和制约,它是实施人本管理、构建和谐校园的保障,也是学校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有了监督和制约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

我校通过定期开展“树形象”工程,切实加强了社会对学校建设的日常监督。聘请了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代表作为学校师德、师风监督员,向他们公开了监督电话。设校长信箱,定期召开家长、学生及各界代表的座谈会,广泛征求大家对师德建设、学校建设发展方面的意见和看法,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每学期向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从多方面对教师进行无记名评价,使教师能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出努力的方向,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素质。现在我校把每月的1日、11日、21日定为校长接待日和课堂开放日,届时学生家长、社会各界均可来校参观,并推门听课,向学校反馈学校管理、教学情况。校长接待日和课堂开放日已成为我校加强家校联系,接受社会监督,改进教风师风,加强学校管理的一个窗口,对我校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从制度管理到人本管理,关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已成为学校管理不可回避的课题。实践证明,人本管理更符合学校内部管理规律,也合乎师生群体特点,它对于建立高雅、和谐的校园文化,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具有不可替代的深远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叶通贤.试述人本管理的内涵及其渊源[J].中外教学研究,2006(9).

[2]杨喜波等.试析学校管理中的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关系[J].教育探索,2006(10).

[3]张孟周.论素质教育的教师评价[J].基础教育参考,2007(3).

[4]郑志湖.如何实施教师发展性多元评价[N].中国教育报,2006-11-29(12).

上一篇住宅设计

下一篇万圣节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