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如雪花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如雪花范文1
我心里有一根疼的神经,源却在你。
突然的,疲惫袭击了薄弱的身躯,仰头望一眼灰蒙蒙的天际,风沙飞舞中,却迷幻的像是过了几个世纪。
一切,以为有心就可以好的,一切,以为努力了总会获得。心,终究的差了一些道行和修养,以至于与人相背悖。
看不透那伤若晨风的目光下,任性的话语打乱了心间的盘驳,幸福,在指尖流淌了一圈,却摇摇欲坠。
我想用一切珍惜,却看到了你悲伤的泉源。
悲伤可以流淌,忧伤却不相忘。
心与心的距离相隔了多远?突然的想起了八个字,生如夏花,逝如冬雪。物是人非确实有些凄凉,岁月的磨痕,在山间水涡中显现。
燕子飞越南方,它倦了,累了,总会停下,停到一个适当出现的地方,只是在燕子的心里,眷恋着的,依旧不在这身下的寸方。
生活,是两个人的,闭关心锁,或者,并不全在于性格。
相惜,相惜?终究的踏不进两字的中间,距离的长远,不在咫尺,也勿论天涯。
我的心,突然的随着那孤寂的身影变的纠结。清晰的听到心底发出的颤抖,那夹杂了灵魂的颤抖。
突然的,有些茫然,像处身于茫茫天涯下的孤雁,何去何从?悲伤,可以逆流,快乐和幸福却不能加乘。
简单的幸福,有时候,往往陷于空洞。
生如雪花范文2
1.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它是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化学家的化学科学研究和实践的成就,它编入了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无机物的分类及相互间的关系等知识;它充满了唯物辩证法原理和内容,它介绍了许多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他们对事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学风。化学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的衣、食、注行样样离不开化学。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化学课的学习,要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学会动手做实验的能力,为今后搞科学实验打下基础。因此,通过初中化学课的学习,初三学生不仅能学到初中阶段的系统的化学基础知识,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中外化学家的爱国主义思想、行为和对科学的不断进娶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科学态度及严谨学风的教育,而且还能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为今后学习高中化学及其他科学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前要预习
上课前一天,一定要抽出时间自觉地预习老师第二天要讲的内容。学会先预习,后听课这种良好的学习方法。预习的好处很多:它能强化听课的针对性,有利于发现问题,抓住重点和难点,提高听课效率;它可以提高记听课笔记的水平,知道该记什么,不该记什么,哪些详记,哪些略记;它可以节省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通过预习时的独立思考和听课时留下的深刻印象,从而缩短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它可以培养自学能力。预习的过程就是自觉或独立思考的过程,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使自学能力得到提高。预习的方法是:(1)通读课文。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与重点,要把自己看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或用铅笔在书上作一些记号,用以提醒自己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有意识、有目的地听老师讲自己不懂的问题,详细对比跟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2)扫清障碍。在读课文后了解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已学过的与之有关的基础知识,如果有遗忘的就要及时复习加以弥补,这样才能使新旧知识衔接,以旧带新,温故知新;(3)确定重点、难点和疑点。在通读课文和扫清有关障碍后,在对新知识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思考课文后的习题,试着解答,在此过程中找出新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如果有潜力,还可以做点预习笔记。
3.听好每堂课听课是学习过程的核心环节,是学会和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
课堂上能不能掌握好所学的知识,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功在课堂,利在课后,如果在课堂上能基本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后复习和做作业都不会发生困难;如果上课时不注意听讲,当堂没听懂,在课堂上几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课后可能要花费几倍的时间才能补上。所以,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好每一堂课,是学习好功课的关键。听课时,一定要聚精会神,集中注意力,不但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过的思路和反复强调的重点及难点。边听课、边记笔记,遇到没有听明白或没记下来的地方要作些记号,课后及时请教老师或问同学。同时,还要注意听同学对老师提问的回答以及老师对同学回答的评价:哪点答对了,还有哪些不全面、不准确和指出错误的地方,这样也能使自己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自己能判断是非。
4.认真记好笔记
要学好化学,记笔记也是重要的一环。记笔记除了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提高听课的效率外,对课后复习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要学会记笔记,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因此,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还应该记好笔记。记笔记的类型有:(1)补充笔记。讲新课时做补充笔记,老师讲的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将课本内容重新组织,突出重点加以讲解,记笔记是边看书,边听讲,边在书本上划记号,标出老师所讲的重点,并把老师边讲边在黑板上写的提纲和重点内容抄下来。(2)实验笔记。老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重在通过实验验证化学原理或掌握化学性质或物质的制法操作。可做简明图解、补充笔记,把老师所做的演示实验的现象及讲解记下来,书上有实验插图的可以直接在上面补充,(3)改错笔记。习题或试卷评讲课是老师纠正学生在作业或试卷中的“常见脖和“多发脖,并指导解题思路、规律、技巧和方法的课。在听课时,不要只抄正确答案,关键是要用红笔订正,而且不要擦去自己的错解,以利于与正确答案作对比,找出答错的原因,过一段时间还应把以前做错的题再重做一遍,看看现在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4)系统笔记。复习小结课时,老师把课本内容进行系统归纳总结,是书上没有的,因此要做系统的笔记。将笔记每面一分为二,一半写板书的内容,一半记讲解,课后结合复习加以整理、修改和补充,成为一个整体,以利于加深、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归纳知识的能力和全面的复习。
5.认真观察和动手实验
在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中编入了81个演示实验、10个必做的学生实验和9个学生选做实验,还安排了13个家庭小实验。因此,通过这些演示和学生实验,学会观察老师演示实验的操作、现象,独立地做好学生实验,上好实验课,是学好化学的基础。首先,在课堂上要认真观察老师所做的每一个演示实验的操作和实验现象。其次,要上好学生实验课,课前必须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时,自己要亲自动手,不做旁观者,认真做好实验内容里所安排的每一个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严格按实验要求操作,对基本操作要反复进行练习,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要耐心细致地观察,认真思考,准确如实地记录。
6.课后及时复习
一堂课的内容,十多分钟就可以复习完,有时也可以像过“电影”一样地过一遍。复习能加深理解,复习能巩固知识。复习要及时,不能拖。复习中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老师,这样,在学习上就不会留存障碍,不留疑点,为以后顺利学习打好基矗复习时,要重视教科书,也要读听课笔记,要反复读,边读边回忆老师的讲解,边理解书上的内容。
7.认真完成作业
做作业是练习的极好机会,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一定要亲自动手做,绝不能抄别人的作业。节后习题和章后复习题一定要认真完成,不能马虎。做作业要在复习好了以后做,才能事半功倍。一定要主动地、独立地完成每次作业,多思多问,不留疑点,并尽可能地把做过的作业都记在脑子里,因为没有记忆就没有牢固的知识,只有用心记忆才会熟能生巧,才能在勤练的基础上“巧”起来。
8.读化学课外读物
学好化学,要重视阅读课外读物,例如《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生数理化》、《课堂内外》等杂志和科普读物,它们的内容紧扣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其针对性和适用性很强,配合教学进度,指导解析疑难,注意智力开发,重视能力培养;它们的题材广泛新颖,内容丰富多彩,文章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形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它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透彻理解教材,灵活运用知识,培养探索精神,它们是学生的好朋友。
生如雪花范文3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1-0048-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1.018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于初三学生而言,初三化学是一门新增的起始学科,大家基本上都是从零开始。要是学生的化学学习能有个好的开端,不仅学生今后能学得轻松而愉快,老师也能教得轻松而自如。这对于初三化学教师的教学来说就一定要开个好的开端。更何况初三化学教学面对的是学习习惯已经基本成形的初三学生。而对于那些学习习惯差,学习能力相对弱的学困生而言,初三化学是他们与其他学生的总分缩小差距的好机会,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学好初三化学就更加重要,更应该有个好的开端了。为此,我在迎接每届新初三学生时就有了以下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学生一开始就喜欢你这位化学老师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主要起的是引导作用。而初三学生仍然处于是懂非懂的阶段,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往往不会考虑太多。因此,假如学生对老师产生了厌恶感,他就容易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变得不愿意学习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最后可能会变得“不可救药”。想反,学生一旦喜欢上了这位老师,不管这位老师的课上得如何,他都会喜欢上这位老师所上的课,也就愿意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学习这位老师所教的这门学科。不管学生原先的基础有多差,只要喜欢了就会努力,只要努力了,就会取得更理想的成绩!所以,初三化学教学要有良好开端,就要让学生一开始就喜欢你这位初三化学老师。
1. 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是学生喜欢你的前提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喜欢能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的老师,最不喜欢老师凭自己的好恶偏爱、偏袒某些学生或冷落、歧视某些学生。而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数老师比较偏爱品学兼优的学生,对中间层次的学生往往关注较少,对后进生乃至“刺头”则视为“眼中钉”。为了避免以上情况的出现,作为一名初三化学教师,我觉得可以有以下一些做法。
首先,不要去询问学生升初三前其它学科的成绩和在学校的表现等,省得对有些学生产生难以改变的印象,走进教室时戴上有色眼镜去看待某些学生,让那些学生一开始就不喜欢你。其次,我们在上第一堂化学课时就要用亲切温和的语言、表情、动作等让学生感觉到化学老师会平等对待班上的每一位学生,特别是要让那些原先基础较差的后进生感觉到,化学老师不会对你另眼相看的。并让学生相信,不管你其它学科的成绩如何,化学是初三才开始学的,大家的起点差不多,只要你愿意一开始就跟着老师的步骤学,一定能学好初三化学这门学科的。
2. 更多的表扬和鼓励是学生喜欢你的有效方法
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对一般学生而言如及时擦亮的火柴,会使他们热情高涨、积极上进;而对于后进生而言,可使他们更新认识、转变学习态度。因此,我们要在学生刚接触初三化学(沪教版)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时,就应利用这一章内容即基础又紧密联系社会生活等特点,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尽可能地让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适时、充分、恰当地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不管原先成绩有多落后的学生都有信心学好初三化学。如果我们能给学生更多的表扬和鼓励,或许学生会更加喜欢你。而我们的教学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一开始就喜欢上初三化学课
古人言:“知之者不如好知者。”所以,只要学生喜欢某位老师上的课的话,他们学习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时就会更加轻松愉快;这位老师的教学也会更加高效!所以,对于每个老师来说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喜欢自己所上的课,为此,我们初三化学老师就要想尽办法,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断地让学生喜欢自己所上的初三化学课。
1. 让学生因了解化学的作用而喜欢上化学课
初三化学(沪教版)第1章第1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就介绍了化学的各方面作用。所以,初三化学课的开端,我们可以利用这一节内容并联系实际生活以及一些化学史让学生首先了解化学的作用。例如:通过向学生介绍青铜器的制造、钢铁的冶炼与应用、火药的发明、瓷器的烧制等这些对于学生来说名称虽然很熟悉,但他们并不了解这些都是我国世界文明的化学工艺,让学生感觉化学很神奇;再如:可以通过具体实例来介绍人们的衣、食、住、行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让学生感觉化学更神奇了;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他们特别感兴趣的火箭发射也要应用化学知识以及一些药物、塑料、布料、动物食用的蛋白质、合成橡胶、化肥等都是用煤、石油等原料通过化学工艺制造出来的一些产品等一些实例,让学生觉得学习化学的用处很多,这时,学生可能还会把化学与他们的理想联系起来,从而,喜欢上了化学课!
2. 让学生因变化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而喜欢上化学课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新学科,而变化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往往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加喜欢上化学课。所以,我们在让学生了解了化学的作用后可以补充一些简单但现象变化明显的化学实验,例如:在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后再滴加无色稀盐酸,红色消失后再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当学生发现又变红时肯定会觉得化学真的很奇妙,好想自己也能完成这样奇妙的化学实验而喜欢上化学课!
3. 让学生因分数的刺激而不自觉地喜欢上化学课
对于初三毕业班学生来说,他们会比以前更在乎卷面分数的高低。如果刚开始学习化学就能拿到理想的分数,学生会越学越有自信,从而越来越喜欢上化学课。因此,我们要好好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不断地用分数来刺激他们,特别是教学的起始阶段。为此,我们可以将一开始学生所学的一些简单的化学知识点以10个选择题和2个化学反应表达式的形式编写成小试卷,并在课堂上让学生当堂完成,下课后马上批改,批改时尽可能给出高一点的分数,一开始千万不能打击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拿到小试卷时脸上都能露出满意的笑容,也因此学生就有了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当然,学生在满意自己分数的同时还会去关注他人的分数,不过在他们有了信心的基础上哪怕是比他关注的同学分数低一点也不会丧气,反而会产生更强的斗志,或许会暗暗下定决心要超过某些学生,这样学生们会在不断地分数“攀比”中不自觉地喜欢上化学课!
三、让学生一开始就喜欢亲自动手做化学实验
近几年的苏州市中考化学卷实验题的分量越来越重,同时对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有些实验题如果学生没有亲自动手操作过,大部分学生将因无从入手而遗憾地失分。
例如:①2006年苏州市中考化学卷的第27题中的第(3)题:若制备所需气体前,经检验得知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但加过固体,盖上胶塞,滴下反应液后(如左图所示),试管内却无气泡出现。在维持原装置和试剂都不变的基础上,(填操作方法)
才能使右侧导管口出现气泡。
②2009年苏州市中考化学卷的第29题:某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收集并测量反应产生的气体及其体积。其中的第(3)题:利用该装置测得反应生成气体体积偏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
③2010年苏州市中考化学卷的第36题中的第(3)题:排水法收集与排空气法收集CO2的比较(分别用体积相同的2个集气瓶收集)
这些题如果学生没有亲自动手操作过,可能就只能空想而无从入手,相反,如果学生经常自己亲手做化学实验,则可能会轻而易举地解答出来。所以,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一开始就喜欢亲自动手做化学实验。
1. 消除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恐惧心理是学生喜欢亲自动手做化学实验的前提
现在的初三学生在家里基本都是宝贝的独生子女,哪怕是火柴、蜡烛可能都只是见过却从没有机会接触过,所以,往往一听到或看到化学实验时,虽然很好奇却也很害怕。他们通常会想:化学实验会不会有危险、会不会发生爆炸等一些问题。这时,我们老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消除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恐惧心理。为了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我们不仅要在学生面前规范地操作,还要不断地用不同的化学实验来证明,只要正确操作,化学实验是很安全的!只有消除了学生的恐惧心理,学生才有可能喜欢亲自做化学实验,而不是只想看老师做演示实验。
2. 用实验多次证明学生的猜想是学生喜欢亲自做化学实验的有效方法
对于刚进入初三的学生来说,对化学的各方面都充满了好奇却又很陌生;很喜欢观察化学实验却又害怕自己动手做实验。那么,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可以提出一些能用简单化学实验来证明的问题让学生猜想。既然是猜想,那么,不同的学生可能就会有不同的观点。这时,我就要抓住学生想证明自己观点正确的心理,适时地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化学实验来证实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化学实验而得出相应的结论时一定会兴奋不已,从而开始喜欢亲自动手做化学实验。
总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学生一开始就喜欢与化学有关的各个方面,是化学教学的良好开端。有了这个良好的开端,不仅学生会因为喜欢而学得轻松愉快,老师也会因为学生的喜欢而教得得心应手,师生双方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生如雪花范文4
关键词:生物化学 兴趣 学习 记忆 总结 知识系统化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a)-0113-01
生物化学是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生命现象的学科。通过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代谢、营养、酶功能、遗传信息传递、生物膜、细胞结构及分子病等阐明生命现象。这门课理论抽象、代谢途径错综复杂,难学难懂难记,卫生学校的学生学起来难度很大,如何学好生物化学是每个教生物化学的教师都要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要培养同学们对生物化学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设新课时,学生好奇心都比较强,应利用这一特点,精心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例如,在讲解生物化学与医学的关系时,联系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常见疾病对人类的危害性教育学生,培养学习兴趣。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述,使学生对此学科有探索心和好奇心,使第一堂课在他们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们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转变为“我要学”的主动状态,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说过:他不赞成有人说他是“刻苦”学习的,因为他在学习中从没感到“苦”,相反,体会到的是无穷的“乐”。学习若能给学生带来快乐,那么学生一定会喜欢学习。另外,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教学,介绍这门课程的发展前景,如在医学上转氨酶用于肝病转氨酶诊断、淀粉酶用于胰腺炎诊断,治疗方面5-氟尿嘧啶用于治疗肿瘤。国防上,防生物战、防化学战和防原子战中提出的课题,如射线对于机体的损伤及其防护;神经性毒气对胆碱酯酶的抑制及解毒等,通过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三维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由单一的文字转化成生动的语言、丰富多彩的画面,可创造出生动直观的教学环境,给学生以多重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抽象、复杂、枯燥为直观、简明和生动活泼。
2 做好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
预习是为了使学生对欲学知识作好心理准备,能够带着问题听课,增强听课的目的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预习是作为学习新课的知识铺垫,帮助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包括文字、化学用语、图表、例题等。预习的过程中对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为有目的、有计划地听课作好准备。听课主要包括听讲、观察和记笔记三方面。其基本要求是:要集中精力听讲,紧跟教师讲授思路,积极思考,多方联想;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应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能遵循观察的目的性、客观性、全面性和辩证性原则;课堂笔记应记纲要、思路、要点和问题,要及时做好笔记整理,要处理好听、看、想、记的关系。最高效的就是上课听不懂的下课马上去问,不会做的题目先想法自己解决,如果还是不会马上问老师。复习是消化和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在学习过程中,“温故而知新”就是这个道理,也就是说要在遗忘之前再进行巩固,多次巩固之后,记忆的信息就更完整,学习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3 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学习生化时学生反映最多的问题是记不住学过的内容。对于此问题我的建议是:首先必须分清哪些需要记哪些根本就不用记,如氨基酸的三字母和单字母缩写是需要记的,而许多生物分子的结构式并不需要记;其次要明白理解是记忆之母,因此对各章内容,必须先对有关原理理解透彻,然后再去记忆,最后记忆要讲究技巧,多想想方法,利用谐音记忆法可以把晦涩难记的生物化学知识变得流畅易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三种芳香族氨基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可记忆为“芳香老本色”。通过谐音处理,这些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新鲜,人体八种必须氨基酸可以总结为“一两色素本来淡些”(异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蛋氨酸、缬氨酸)。三羧酸循环可以概括为乙酰草酰成柠檬,柠檬又成α-酮,琥酰琥酸延胡索,苹果落在草丛中。
4 总结建构知识模块,将知识系统化,活学活用
生化的内容很多,所以贵在总结。对于代谢那方面,可以考虑画一个图,将各种代谢途径联合在一起,一定要看懂每个代谢的过程和分子生物学中的机理,。生物化学可分为为动态生化和静态生化两部分,静态部分是基础,必须记牢形成知识结构。动态部分四大代谢有着一个核心,就是乙酰辅酶A和三羧酸循环,这个东西在糖代谢就开始讲,所以在那时候起就应该每天一背。虽说实际上并不要求把三羧酸循环的全过程都全数掌握,但是学多了就会发现,如果能够掌握好三羧酸循环,那么氨基酸代谢尽管种类繁多但是很多氨基酸代谢都可以绕到这里,事情就简单很多了。另外一点就是乙酰辅酶A是个重要的转折点,因为丙酮酸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的过程是不可逆的。很多生化反应都可以可逆或者循环,但是乙酰辅酶A是比较特别的一个,它不能直接变回丙酮酸。此外,乙酰辅酶A还是合成很多东西的原料,别的都可以先不懂,但是这两个东西不懂就很糟糕了。把主要的代谢途径记牢,各类生物物种的代谢就能融会贯通了。在理顺本课程的基本框架后,应该全面、系统、准确地把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并找到共同点,把握规律,抓住主线,围绕这个主线向外伸展和上下联系的方法。
总之,生物化学的学习是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讲,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只要我们在学习中多思考,多联想,定期做学结,查漏补缺,将知识系统化就可以学好。
参考文献
生如雪花范文5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学生;教学方式
中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不管是学识还是修养都已经有所接触。但是由于中学生的的生活经验不丰富、知识面还不广阔,还没有构建完善的、独立的知识体系。同时,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充分渗透传统文化,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对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艰苦奋发的学习精神以及规范行为,提升自身的人格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优秀传统文化中学生的意义探究
优秀传统文化时我国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之跟,更是立足之本。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中明确指出,当今社会教育要全面认识到国优秀传统文化,将好的、与当前实际相符合的、能够促进时展、教育发展以及学生发展的文化加以利用,并且始终保持着民族性,体现其时代性。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引领社会教育潮流,规范教学思想。
而中学生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心理和心智还不成熟,行为能力还有所欠缺,更需要用正确的文化加以指引。据相关研究表明,在新时期背景下,特别是在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普及的背景下,我国的青少年犯罪已经呈现除了低龄化的状态,且有越演越烈之势,为学生的成长以及社会的安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这主要是因为青少年的自控能力低,对事物的辨识能力和处理能力不高,加上新时期一些不良因素的引导,缺乏有利引导和规范,造成了青少年走上极端的道路。其中,中学生就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在时展的过程中,经过时代的检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断提取的一种积极的、正面的文化。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净化学生的心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不断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所以,在新时期,要不断优化传统文化教育,将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血液,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血液的主要途径
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习是其主要的任务。作为教师,要想让学生充分地接触优秀传统文化,就必须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观念,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注入学生的血液,让学生在优传文化的影响下健康成长。
(一)在各个学科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
中学是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学生的学习内容由多个科目共同组成,对学生各方面的培养都具有重要作用。相关教育工作者就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传统文化教育意识,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在学科当中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比如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的内容有很多包含优秀传统文化的篇章,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不失时宜地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如在的《我的母亲》、周敦颐的《爱莲说》、刘禹锡的《陋室铭》以及诸葛亮的《出师表》等等,都会向学生渗透相应的传统文化,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再如在政治科目的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政治内容教学,让学生接触传统美德,比如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尊老爱幼正确思想,从而让传统文化真正渗透学生的血液、渗透学生的思想、渗透学生的灵魂。
生如雪花范文6
关键词: 生物化学 动态生化 教学实践
生物化学是生物类专业,包括食品、医药、农林等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生命科学的核心基础,是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根基。生物化学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静态生化,主要讲述了组成生物体的生物大分子的化学组成、结构、性质,以及生物学功能。另一部分是动态生化,主要讲述了组成生物体的各生物大分子糖、脂类、蛋白质、核酸等的代谢过程及代谢之间的关系,此部分内容是传统生物化学的核心内容。此部分内容繁多,抽象枯燥,尤其在讲述过程中,为让学生更好地明白代谢过程是如何转换的,教师往往用化合物的结构式来讲述。但学生往往被结构式弄得眼花缭乱,很难跟上老师的节奏,使得学生难以理解和记忆,致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给教师授课带来极大的不便。如何学好代谢部分?我主要针对生物化学的动态生化部分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一、找规律,抓重点
代谢部分虽然内容比较抽象、代谢途径错综复杂,知识点多且范围广,学生普遍反映学习时很难抓住重点,记忆时很容易混淆,但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大多数的代谢途径,都是遵循了概念、原料、部位、过程、限速酶、能量变化、终产物、生理意义等。找出这些规律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先按照这个规律以几种物质的代谢过程为例给学生讲述,并和学生一起找到这个规律,其他的代谢途径可采用问题式教学法或安排学生自学。
二、合理利用比喻,降低教学难度
代谢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如果只是把各个代谢过程平铺直叙地讲述给学生,不仅学生学习起来费劲,难以接受,而且不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比喻,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气氛中理解抽象深奥的理论。比如把整个代谢过程比作一个生产工厂,而把各个物质的代谢比作各生产车间。再比如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比作一座高楼大厦的建造过程,在这过程中,需要有图纸――mRNA(作为模板)、材料――氨基酸,运输工具――tRNA、高楼大厦的建造地址――核糖体;在建造过程中需要工人――各种酶(张彩莹等,2007),通过这样的类比,学生对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抽象理论就有比较具体的认识。
三、授课前提出问题,加强学生课前自我学习的能力
课前预习在各门功课学习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在生物化学,尤其是动态生化部分,课前预习尤其重要。动态生化代谢途径复杂,如果单靠上课时教师的讲授,学生很难达到熟练掌握。如何让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这就需要教师在讲授每种物种的代谢前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比如在糖、脂类代谢讲授前,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多吃糖能够使人长胖吗?”在讲授核酸代谢、核酸的生物合成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前,可以提出:“美国2003年的调查统计认为高蛋白饮食对糖尿病患者很有帮助,你认为对吗?核酸代谢与糖尿病有关系吗?”等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更易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及其重点和难点。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组织教学,增强教学效果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生物化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教学利用声音、动画等与文字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抽象变成直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能更易理解问题,发现规律,而且单位时间内信息输入量大大增加,使教师有更充分的时间把重点和难点问题讲解清楚。
比如核酸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包括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每一过程是基因信息传递的过程即基因信息传递的一个环节,每个环节又是连续复杂的过程,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讲述,既浪费时间又难以将前后各个环节联系起来。而利用多媒体模拟该过程,并制作成直观的动画,形成一个动态的过程,各部分讲完后再制成连续的过程,就能将其更形象完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在糖、脂类、核酸、蛋白质的代谢过程中,同样可以利用声音、特别标注等方式,让学生能更清晰地理解代谢反应发生的方式。
四、设置阶段性讨论教学,加强学生自学的能力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发挥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深入研究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并有效地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另一方面,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勇于探索,勇于实践,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讨论式教学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段,在动态生化中,教师可以设置阶段性讨论教学(范启兰,2006),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糖、脂类、蛋白质的代谢过程结束后,可以设计一次讨论课程,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以及联系各代谢过程。比如可以设计问题:“利用所学的生化知识阐明肥胖症患者如何可以减轻病症?”用一种疾病将糖、蛋白质、脂三大物质的代谢途径联系起来。或者设计“如何利用乙酰辅酶A将糖、脂、蛋白质三大物质的代谢过程联系起来?”等问题,将糖、脂类、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之间的代谢联系和相互转化联系起来。
在整个阶段性讨论课的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强化其参与意识,在相互讨论分析过程中,各代谢过程不再孤立,生物化学理论知识也与实际联系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并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五、通过实验教学加强对代谢过程的认识
实验教学是生物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但现行的实验教学更多的是注重“验证性”教学,其设计多源于经典的实验证据。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加大学生对实验的自主设计,并加大代谢部分的实验设计。应鼓励学生在系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自主设计并实施实验,教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作用只是一个指导与帮助的角色,应给予学生很大的自主性。并适时安排学生参加科研活动,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给学生更大的自我发挥的余地。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而动态生化是生命科学中的重中之重。其发展也是相当迅速的,在生化教科书中占的分量越来越大,但授课学时是有限的,要学好动态生化,需要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手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案,使学生更易于学习和理解动态生化部分。
参考文献:
[1]张彩莹等.《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