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我与地坛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史铁生我与地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史铁生我与地坛范文1

论文关键词:人生观,景物描写

 

2010年的最后一天,史铁生因病去世。坐在轮椅上的他,曾以一支笔教会我们思考。他依靠着对生命的坚强、乐观创作了知名散文《我与地坛》、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以及《老屋小记》等优秀的作品,感动了一代读者。这些用汗水和心血凝成的文字,并未因作家的离去而丧失价值。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其中的一二部分已被选入苏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在史铁生逝世不久之际,重读这篇课文,对史铁生的人生观有了另一种感悟和理解。

所谓人生观应该包含着对出生、活着和死亡三个问题的思考。出生是经常为人们所讨论的话题。人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上?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有目的还是无目的的?很多哲人一辈子都在探讨这个问题。然而史铁生对于出生的问题,这样认为:一个人,出生了人文历史论文,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在他看来,出生是个不必要讨论的问题,应该自然接受。对于死亡呢?古往今来,无论名流千古的伟人,还是平常普通的百姓,都在潜意识里非常惧怕死亡,这是人之常情。但经历了巨大的人生苦难的史铁生,沉浸在地坛的宁静中,对于死亡早已参透: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将死亡比作节日,史铁生已然抱着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态来看待生死了。

参透了“生”与“死”,“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史铁生自己说“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而事实上,文中的景物描写,分明又是对这个问题的暗示和回答。但是很多教师在执教中对于这一问题或避而不谈,或浅尝辄止。要回答“怎样活着”这一问题,我们不妨看看文中几处景物描写。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对于这段景物描写的理解,不少教师认为是作家初到园中,笔下景物的荒芜冷落人文历史论文,而野草的自在坦荡“我”却不能,正是他悲苦心情的写照。这种理解当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再细细看看这些景物:浮夸的琉璃,炫耀的朱红,一段段高墙,玉砌雕栏,这类景物的共同特点就是它们都是人工建造的,是非自然的景物,它们象征着尊贵、庄严、肃穆,然而它们的结局呢?却是被剥蚀、淡褪、坍圮、散落,好不惨淡!“是非成败转头空”,在史铁生看来,这类景物并不是他所欣赏的美,真正令他欣赏的则是祭坛四周愈见苍幽的古柏树,是茂盛得自在坦荡的野草荒藤,是亘古不变的太阳……这些景物是大自然的杰作,是非人工加造的,它们虽然平淡,却可以自在,可以永恒,甚至辉煌。在史铁生看来人文历史论文,这些才是人间之大美!

人工与自然景物的两相对比之下,作者的审美观显露无遗,两类景物的对比正是作者对两种生存状态的对比与思考。一个人的审美观总是与他的人生观相交叉、相一致的。自然的、充满生机的景物是美的,这样的人生也是美的。

作者对于这样的自然之美的观察可谓细致入微。他在地坛中“坐着或躺着”,看着周边的世界。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地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史铁生是一位智者,他遇到问题善于观察,也善于思考。在双腿残疾的日子里,他却于细微处看出大千世界的灿烂辉煌。在园中目睹万物皆自由,到处充满生机,心灵摆脱了死神的纠缠,胸怀大为开阔。一切景象人文历史论文,蚂蚁的摇头晃脑、瓢虫的展翅升空,在他眼中都变得美妙异常,就连小小的水珠也倍增光彩,充满诗意,被作者描写地如此光芒万丈!

清人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所描写的自然之景中,有着鲜明的主观投入,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情感――一种愉悦之情,作者已完全融入到这生机勃勃,生意盎然的大自然中,正像柳宗元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所说的“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自然之物是美的,这样的自然之态也是美的,自身浸润其中,融为一体。作者在园子里发现了生命的原生状态,而此时的他已渐渐地心清如水了。

“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落日、雨燕、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泥土的气味,这些都是平凡之极的景物,但是在作者看来,虽为落日,却也能照得灿烂;虽为古柏,却有着执著的追求;虽为落叶,却飘摇歌舞,为秋天增添一点灵动的色彩。平凡的事物也可以如此美丽人文历史论文,平凡之极也可以绚烂之极!领悟了这点,作者似乎参透了生死,他便彻底释然了――心清如水,淡泊宁静地安心人生。

读懂了这些景物,才能真正读懂史铁生。既然生与死是不可改变的,那么无需为之焦虑,这不是颓废,而是一种从容,从容地接受自然法则。史铁生早已在自然景物中参透了人间生死,平凡也可以绚烂,自然才是永恒,所以他选择了安心人生。

史铁生已离我们远去,但这个伟大的作家留给我们的感悟和启示有太多太多,他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想起巴尔扎克的名言:“苦难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

参考文献:

1、刘巧芳《<我与地坛>中史铁生的人生观》,文学教育,2009年04期

2、刘小华《解读景物就是解读生命》,中学语文,2007年01期

3、韩晓武《感悟作者心灵的律动》,中学语文,2006年11期

4、韩建超《物我交融理深情长―<我与地坛>中的三处景物描写赏析》,阅读与鉴赏(教研版),2006年Z2期

史铁生我与地坛范文2

《我与地坛》中流露着对人生的感悟,人最大的敌人是他自己,当面对厄运时最重要的是战胜自己,好象是地坛等待着他的出生,然后又等待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的残废了双腿。对于史铁生来说,这是当头一棒,难堪的一击,人生的壕堑,一场灾难,他的情绪一落千丈,变得消极颓废。在残废后的最初几年里他没有工作,找不到出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没有了。史铁生在寻找中发现了那个地坛,正如他在某篇小说中写到“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好像是上帝的精心安排”。的确这个时候他来到地坛这个小世界就是为了逃避外面这个纷纷扰扰的大世界。

在这个地坛中史铁生对它做了最真实的描写,文中所写的“园子荒芜但是不衰败”。在他看来,它是有生命的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的停在枝头;蚂蚁摇头晃脑猛然间想透些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尽管爬得不耐烦,停下来用心祈祷一番,便支开翅膀飞上天;露珠在树叶上满满的滚动着,不断聚集眼看着就要把树枝压弯,轰然坠地摔出万丈光芒。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发出的响动,悉悉簌簌的片刻不息,从文中这几句话中看出地坛是一个寂静但是不缺乏生命力的园子。

其实,他应该感谢这个地坛,地坛的荒芜冷落和他的灰心丧气默契契合,他的颓废找到了归宿,地坛的景物启开了他悟的阀门,让他从精神的空虚中爬了出来,精神得到空前的解脱。古殿饱受四百年风雨的侵蚀仍然能够面对生活,仍然有“敌人围我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英雄本色,在园子里古老的柏树不因时代的久远而丧失继续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愈生长愈显历史的沧桑,愈具有历史的韵味,落叶虽然不断的遭受着早霜和晚风的双重侵袭但是它仍然坚强的挺立在枝头,毫不屈服,毫不动摇。

这座古园虽然破败、孤寂和凄凉,但是历经久远的历史它仍然挺立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大有“千磨万击还坚韧,任而东西南北风”的大无畏精神,大有蔑视一切唯我独尊的英雄气概,史铁生把自己置身在这所静静的古园中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和休憩,可以说,这座古园连同它的一切让史铁生醍醐灌顶,这样的古殿和残疾了双腿的他相类似;这凄凉的环境和他凄凉的心、灰黯的人生相类似。古殿能够如此坚忍顽强的屹立、存在着向人们彰显出其历史沧桑悠久的魅力,人何以堪?

史铁生在古园中得到永恒的真谛。地坛是他的象征,纵然自己双腿残疾了,但是他也有权利奋斗拼搏,有权利过幸福美好的生活,有权利拥有一份让人们羡慕的人生。在困难厄运面前,要坚强的活着,用坚韧的心去面对,纵然惊受暴风雨无尽的侵袭,但是人千万不能被厄运打垮,要在困难中坚强的屹立着,塑造永不言败的心和岿然不动的灵魂。太阳仍然会升起,纵然有乌云也不能掩盖其全部的光辉。人生之路会越走越宽,越来越光明,充满希望的活下去,也许在那一刻,史铁生真得清醒了,前所未有的。

同时在这篇文章中关于“死”的理解和感悟让你颇为心动,史铁生在地坛中明白了一个道理。正如文中所说的“一个人出了事,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是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而是一个人必然会降临的事情。”史铁生意识到自己虽然双腿残疾了但是这并不等于生病的结束,从残疾到死还有一段相当长的经历,残疾并不等于死。上帝安排了人的生,也安排了人的死,所以死不是我们所能支配的,我们只有享受生命的权利。

从另一方面来说,死是对生命生活的逃避,它是一个懦夫的代名词,逃避自我价值的实现,逃避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一个人死了但是却让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那种感觉让人痛彻心扉,让人难以承受,父母辛苦养育我们成人,然而还没有回报父母,就选择了死亡和逃避,你没有尽到为人子女的责任和义务。没有让父母享受到晚年的天伦之乐,这是你为人子女的遗憾,也是父母的遗憾,在史铁生看来,死让你得到了解脱,但是带来更多的是负罪感和歉疚感。在这个古园中,史铁生对“死”的认识大彻大悟,这是一种超然脱俗的认识,这些认识使他以往的颓废烟消云散,荡然无存。他从精神空虚,内心彷徨的困境中走了出来,他彻底的得到了重生。

在解读《我于地坛》中,除去在困境中的人生感悟之外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就是母爱,这是一种超越一切包容一切的爱。双腿残疾之后的史铁生脾气爆躁,不在家的时候就一个人摇着轮椅向那静静的地坛前进,母亲知道有些事情不应该问,她也不问。她深知史铁生的脾气,所以给他留出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当一次,史铁生已经摇车出去想起一件什么事情又回来的时候,看见母亲仍然站在原地,还是送他走时的那个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个墙角,对我的回来竟然一时间没有反应。

母亲一生围儿子操劳,在史铁生彷徨的日子里她忍耐着,做着最坏的准备,从来没有要求史铁生为她想想。她心疼儿子,情愿残疾的是她不是儿子,她想,只要儿子能够活下去,哪怕让自己死都行;她担心儿子,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史铁生也得有一条路通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能够找到。在史铁生看来,他的母亲是活得最累的母亲。

当母亲去世之后他才意识到自己的自私,应该为母亲想想,某次他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有想到这个园子有这么大“,他潸然泪下,他又想起了母亲的辛苦和劳累,母亲的视力不好,在其中要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他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但是处处都有他的车辙,有过他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史铁生我与地坛范文3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文集荟萃,它抒发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忏悔和无边的感激,也抒写了史铁生一生的感悟。书面文字质朴清秀而隽永,有如夏日一派葳蕤之景,读起来不失韵味,这样的文字似那潺潺的流水,着实值得人细细品味。

书中描述了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岁――二十一岁时丧失了行走能力,这对他来说无疑是天大的打击。于是,他的脾气变得暴躁,情绪也变得非常不稳定,甚至起了轻生的念头,但在一次次与心魔作斗争的过程中,他克服了困难,跨过了无数的坎坷与艰辛,最终,母亲的离世使他幡然醒悟,地坛拯救了他的灵魂。在这以后,无论摔倒的次数有多少,他总是能一次又一次地“站”起来。

母性之光,爱的献诗

如果说阅读《我与地坛》,聆听到的是史铁生的心事,那么,在他诸多心事中,最让我忧伤的便是他述说母亲,这忧伤蓝得如这略带褶皱的书面,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地浸渍,在我心中荡起涟漪。

“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总是提到他的母亲,母亲的情深义重,是他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是他日后想起母亲时难以释怀的思念之源。

“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我的指尖沉沉地抚过这一个个文字,它们都带着灼热的温度,似噬人的火种窜到我的胸中,熊熊燃烧!我无法想象,那个身患肝病的“整宿整宿睡不好觉”的母亲,是如何在儿子面前小心翼翼不露痕迹地收藏起那无可言说的痛苦,将所有的注视和思索都给予了儿子!史铁生说,她何曾想过自己,何曾又对儿子说出过“你为我想想”,这是一位怎样伟大的母亲!她说:“咱娘儿俩好好活!”那个说过要陪他好好活的母亲却以死来启迪他对生命的思索,终于使儿子从自暴自弃的深渊中挣扎着找到出口,走上了写作这条道路。

母亲的死如同夏日里一阵暴雨将他洗刷,洗去以前那个一蹶不振的史铁生,成为崭新的自己。而母亲并没有要求史铁生什么,只是希望他好好活下去。这最后的牵挂,也许是史铁生成功的原因之一。

“我曾问一个朋友他写作的初衷是什么,他的回答是:‘为了母亲。’”史铁生确乎是受到了震撼的,别人认为幼稚的初衷,他自己却是想也没想过的,他恍然大悟,但为时已晚,徒留“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忏悔,所以他说“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但是纵然他再后悔也无法挽回母亲了。我已泪盈于眶,胸中只留下被灼烧的心痛的斑纹。

地坛之歌,灵魂的信仰

地坛,在那个喧闹大城市中的偏僻一隅,“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OO@@片刻不息。”春去冬来,那春天的草、夏天的虫、秋天的落叶、冬日的雪,变换的颜色、变换的声响,无不是生命的颜色,生命的旋律,正是造物主这些微不足道的创造却似一个个富含深意的文字开始在他心头一笔一画地书写,在这里他获得了生命的启迪和新生的力量。

他“走”进地坛,找回了自己!史铁生想“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是地坛,让他“一遍遍坚定了不死的决心”;是地坛,让他残缺的身体轰然迸射出“万道金光”!在那里,他还遇见了老夫妇、长跑的青年、唱歌的青年,这些他人生中的过客,却都似迷雾中一盏温暖的灯点亮了他原本黑暗而沉寂的人生。“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即使是一个孤独者,即使失去双腿,但是只要记得“行走”,“走”进心灵的深处,总能遇到最好的自己!生命并不是没有色彩,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为自己的生命描画幽深和炫彩。

史铁生的命运如此悲惨,但一旦有了信念,他便一路努力,一路坚持,终成为文坛名家。曾几何时,我也怀疑过自己是否有能力担任现在的职务,是否有能力为老师排忧解难。那种想上却又不敢上的踟蹰不定,那种害怕再一次失败的怯懦痛苦,我恨镜子中那个胆小的自己,恨那个将“竞选稿”三个字写了又涂、涂了又写的自己。

庆幸的是,我遇到了《我与地坛》这本书,虽如我生命的过客,但给我的启示却是就算经历十年挫折也未必感悟得出来的。“先别去死,再试着活一活看。”我愿意像史铁生遇着的长跑运动员一样,“他已经不跑了,年岁太大了,跑不了那么快了。最后一次参加环城赛,他以三十八岁之龄又得了第一名并破了纪录”,我愿意像史铁生一样“不能走远路,也要有一颗广阔的心”,我愿意再试一试。任何时候重新站在另一个端点来打量这个世界与自己,你都会发现一切都不一样了。其实这个世界,真正黑暗与可怖的只是人心,而真正的,世界上的寂寥之处又有几何?

任何事情都要勇敢去试一试,任何挫折都要勇敢去拼一拼。挫折过后又是每一次不同的感悟,在每一次感悟过后成长的你,都会发现自己比以前更成熟、更稳重。无人为你障翳风雨,你却变得善于拼搏。至此,你或许又会回头,转念思想你以前的光景,那必将是你的过往,而现在的你,已经脱胎换骨。正如史铁生在书中回忆的往昔,虽不美好竟也在时光的镜子中呈现出秋叶般的静美。

合上书,心中唯有一份疼痛和一份清醒。我祈求母亲原谅我,曾经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固执地认为自己永远会是依偎她怀中的婴孩,竟不能察觉她的老去,竟不知时间早似一只小船儿已在我的疏忽中将她载向那模糊的对岸!

史铁生我与地坛范文4

然后就是1991年的《我与地坛》。我觉得没有1989年的巨变,史铁生可能不会去写地坛。他对生命真正深入沉静的思考,其实是在对外部世界不再关注之后的自然选择,或者也可以这么说,是在对外部世界彻底失望之后返回内心的结果。因为,从他1979年坐上轮椅,到写地坛时,已经十多年了,此前不是说他不曾思考生死大事,但这些思考更多带给他的可能是痛苦和失望,因为他还对社会人生抱有很多希望和幻想。但1989年之后,这种希望几乎没有了,他发现自己生命最有价值的,竟然就是每天在地坛闲坐观望人生的所见所思。过去的文学、思想、功名利禄,似乎全部失去了意义。是时代造就了这篇传世经典。

这篇散文之所以有大意义,是因为1990年后,多数50后、60后知识分子选择了投降,向商业投降,向权势投降,向世俗价值投降。少数没有投降的有两类人,一类是站出来,对芸芸众生大声说,不,我不与你们同流合污,我就是要坚守自己的理想。而这些人当中,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说一套做一套,说话、写作反抗投降,现实生活中完全认同潮流,所有物质利益所有荣誉名声都不放弃;这种九十年代以后出现的人格分裂现象,相当普遍。另一种则言行一致,以实际行动和写作,勇猛决绝地激烈反抗这种投降,坚守个人、民间自由立场的思想者,写作者,比如张承志,以及其他一些坚定勇敢的写作者。

另一类是走向自己的内心世界,走向对人类普遍问题的思考。有些人走向宗教乃至成为虔诚的信徒,有些人走向学术成为宁静平和的学者,有的人专注于个人生命体验,进而深化升华为对人类普遍问题的思考。史铁生正是这样一个作家。

史铁生没有激烈对抗这个世界,也没有犬儒主义地玩世嫉俗。他关切地坛公园的一草一木,众生诸事,超越了具体的爱恨情仇,是非恩怨。他饱含深情,却以平和宁静的大悲悯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看待这个世界。这样的境界,在当代中国作家当中是唯一的。

史铁生的地坛,其实就是纯净的水和空气,是我们生活中须臾不可缺少的东西。可是我们长期呼吸着重度污染的空气,饮用着有刺鼻异味的脏水,却并不觉得它们的危害,更忘了好空气和干净水是什么样的,所谓久居污秽而不觉其恶臭。只有当我们突然来到一个纯净的世界时,才会发现好空气和干净水有多美、多重要。史铁生的逝世,刺激我重读《我与地坛》。只有重读,才能意识到,日常生活中,我们阅读了多少垃圾,离高尚纯洁的心灵有多远。

感念史铁生。是他,给我们创造了如此美好的散文小说;是他,没有让文学丧失最后的尊严。

因为要参加这个追思会,我拟了一幅对联,表达对史铁生先生的尊敬和纪念――

天命扶轮四十载,参透死生归大化;

地坛作赋万余言,润滋华夏净人心。

史铁生我与地坛范文5

该怎样为自己不幸的命运寻找救赎之路?这一问题的提出首先是由于史铁生面临着残酷而严峻的生存现实,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不幸的命运把他驱逐到地坛这个荒芜的园子里来,地坛成了史铁生“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正是在这“满园弥漫的沉静的光芒中”,史铁生“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影子”他坐在轮椅上从早到晚在这园子里“呆想”关于生死的问题,“这样想了好多年之后”,终于把这个事情想得通透了。从对整篇散文的解读中,笔者认为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卢梭曾言,“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的确,生命初诞时与世界的第一次相触是简单的、粗浅的。可是人生的旅途中,不全是怡人的美景,往往还会有许许多多的痛苦、无奈和苦难,让人在毫无准备中被折磨、被摧残,而你甚至无处呼喊。在散文《我与地坛》中,开始表现,更多的是史铁生对自身悲惨命运的哀叹和对命运不公的满腔怨恨,并由此洞烛出生命个体在不可预测的外在力量面前的无奈和软弱,他说:“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由此引申出个体无法抗拒命运的观念,所以史铁生认为人生就是一种不可捉摸的命运的组合,生命中最不堪忍受的残酷与伤痛都是不可自主选择的。

为了替自己生存的困惑寻找到答案,史铁生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来这园子里的其他人。在散文第二、四、五部分中,作家分别写到了母亲、一对中年夫妇、唱歌的小伙子、饮酒的老头、捕鸟的汉子、长跑家、一个漂亮而不幸的小姑娘等一系列人物。这些人物,虽然着墨不多,但他们内心的孤寂、人生的平凡、以及命运的不济却历历在目。尤其作者对自己母亲的描写,通过母亲双重的苦难折射出她那毫不张扬的爱。母亲把自己的苦痛深深埋藏在心底,她最终在对儿子不幸命运的忧患中耗尽了自己的生命,母亲的苦难既是她自己的,也是儿子苦难的延续和深化。作品还描写了一个漂亮但却是弱智的少女,她惊惶地用手攥紧裙裾中小灯笼的样子着实招人怜惜,不由得人不慨叹命运的不公。作者由这些人物的不幸命运引发出对人类苦难哲理性的思考:“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所以,是不测的命运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这是一个因苦难而有差别的世界,如果你被选择去充任那苦难的角色,“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 由此,史铁生由“对上帝充满了仇恨和厌恶”,一味感叹命运的不公平转而勇敢地认同和面对眼前惨淡的人生境况。

以这种人生境界和深刻的内心痛苦为基础,史铁生进一步将自己个体的生命放在天地宇宙之间来思考,这种思考是恢宏和深邃的,更加显现生命之重。他静静坐在园子的一角,听着唢呐声在夜空里低吟高唱,“清清楚楚地听出它响在过去,响在现在,响在未来,回旋飘转亘古不散”。就在这融汇了过去、现在和未来,融汇了生死的时刻里,史铁生看到了包容任何孤独的生命个体在内的生命本质,即:就个体而言,生命是一个并不漫长的过程,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而就整体而言,生命却是永不休止的轮回,生生不息。

在散文的结尾,史铁生非常形象地描绘了作为个体生命的三种不同形态:刚来的时候是个“哭着喊着闹着要来”的孩子,他一见到这个世界便立刻成了“一刻也不想离开”的不要命的情人,而在那漫长而又稍纵即逝的时光中,他又变成“无可质疑地走向他的安息地,走得任劳任怨”的老人。“当牵牛花初开的时节,葬礼的号角就已吹响。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人类生命的延续仿佛太阳永远地轮回往复,“当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史铁生因而想到自己“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这是生命永恒的最憾人心魄的画面,史铁生对着无边的苍穹向自己发问:“当然,那不是我。但是,那不是我吗”?在这宁静而平实的语句中,浸透了他对生命本质的深刻领悟,引用徐志摩的诗说“我轻轻地走,正如我轻轻地来,扫尽尘嚣”。洞穿了死亡之后的史铁生,心情变得轻松而从容。

由个人严酷的生存现状的哀叹,上升到对生命永恒的感悟,史铁生终于超越了个体生命中有限的必然,把自己的沉思融入了对人类生命全体的关照,他不再绝望,转而奋起抗争。可贵的正是这一点,要不然就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史铁生了,一方面他既承认命运的不可抗拒,另一方面他能够超脱尘俗、出离苦难,成为“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的“真的猛士”。抗争自己不幸命运的武器和方式就是笔和写作。他说:“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他以顽强的拼搏精神投入到永无终结的人类生命之舞中,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我超越,而且,这是一种终极的超越,它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史铁生我与地坛范文6

想想《我与地坛》中的史铁生,首先感到的是他不幸的命运。他在最为“狂妄”的青春年代不幸遭遇了高位截瘫的命运,唯一幸运的是他有一位愿意为他付出一切的母亲。从几乎每天对母亲发脾气到一个人沉默,母亲都包容着,因为在她心里只想为儿子分担痛苦,因为她理解儿子所遭受的打击,因为这是她所深爱的儿子。史铁生每天都独自一人到地坛,而母亲,只能每天伫立在转弯口望着儿子远去。这个场景是史铁生在某次返身回去拿东西时才看到的,当他终有一日想明白了,觉醒了,明白了生的义务时,母亲却也永远地离开他了。

的确,如别人所说,史铁生的文字是苍凉的,因为这些文字来自他的内心深处,来自绝望与希望之间的哲思。

人生的痛无法避免。不要看有些人外表光鲜亮丽或轻松洒脱,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推及到个人也如此。有的人痛在外表,有的人痛在心里。面对同样的事,怎样走后面的路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同,当然这取决于你的态度:积极乐观、消极颓废或是随波逐流。你选择什么,老天也会给予相应的回报。纵观人生,幸福与痛苦,哪个更多?其实,痛苦与幸福的定义,根本没有标准,只是人为划定的范畴。什么是幸福,什么又是痛苦,恐怕无人能解释清楚。既然如此,为何不放宽幸福的标准?

再回头看看史铁生的母亲,她,又何尝不痛?儿子的残疾;儿子的日日颓废,自己日复一日的无尽守候。她的痛甚至远远超过了史铁生所承受的,但她,从来不曾抱怨。她只是将痛视为了生活,她接受了这样的生活。她用爱消解了儿子的痛,当然,也正是这样的母爱将史铁生引到了生活的舞台上,这便是所谓的大爱无声。

我也为史铁生感到庆幸,庆幸他还有一双手,庆幸他还能将心中的酸楚表达出来,庆幸他的文字让那些徘徊于人生路上的人走回正轨,庆幸……我觉得值得庆幸的太多了,以至我想说:痛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