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再别康桥赏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再别康桥赏析范文1
《再别康桥》是八年级上册的第三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积累了《乡愁》《我爱这土地》,而以后也将学习到《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相信未来》等同类型的文章。因此讲好这一课,既能承上继续体会诗歌涵咏的特点,也能在朗读中形成新的情感体验与理性认识。
初二年级,十四五岁的学生,对诗歌中的音韵之美,意境之幻,情感之浓会有比较生动鲜活的理解。
根据以上分析和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讲解生僻且有文化内涵的字词,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多种方式个性化的朗读,体会首尾呼应而产生的余音绕梁之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赏析文中富于美感之意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人对康桥深沉而厚重的感情,理解诗人爱的因由。
根据教学目标,我将“体会景与情的关系:情要由写景抒发,写景中必含情。”“品赏美(景美、情美、言美),培养学生的文学感悟力和美好情怀”作为教学重点。
根据学生对作者人生经历十分陌生的情况,将“体会诗人对康桥深沉而厚重的感情,理解诗人爱的因由”作为教学难点。
为了使学生的想象力与个性理解不被破坏,决定除介绍作者外不过多使用多媒体等辅助手段。
《再别康桥》一诗,计划讲授一课时。
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以回顾离别诗词的方式导入新课。
同学们,“人生自古伤离别。”可以说,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表达离愁别绪的诗句比比皆是。你能说出一组吗?
如果你细细总结,你会发现:“长亭、古道、暮云、愁雨、残柳、衰草”,这些冷秋、凄凉之景已成了传统诗词的典型环境。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它没有清凉寺钟声的悲凉,也没有“断肠人在天涯”的伤感,它有的只是明媚、亮丽的景致,有的只是用“轻轻、悄悄”营造的一种梦幻般幽静曼妙的氛围。这首诗就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下面,以五个主干问题串联全文的讲解。
为了落实“学生可以个性化朗读此诗”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提出问题:“这是诗人第几次与“康桥”挥手作别呢?”通过幻灯片放映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诗人的康桥情结,进而达成目标。
为了找出诗歌的意象,落实“培养学生赏析文中富于美感意象”的能力目标,提出问题:“能让一个人魂牵梦绕,难以割舍的地方一般是故地、家园,对诗人来说,此时的康桥是他的就学故地,康桥的魅力在哪里,是哪些景物和行为让诗人如此迷恋,如此动情呢?(板书:河畔之金柳软泥上青荇榆荫下清潭青草处寻梦)
为了明确诗歌意象的象征意,落实教学重点,提出问题:“康桥河畔的金柳,软泥上青荇,榆荫下清潭最大的魅力是什么?”通过讨论交流法,使学生明确,这三样东西的最大魅力在于他们的娇羞柔美、自由无束、梦幻迷离。其实就是诗人所追求的美和自由。(板书:娇羞柔美、自由无束、梦幻迷离)
为了突破“体会诗人对康桥深沉而厚重的感情,理解诗人爱的因由”这一教学难点,借助材料延伸解读的方法达成,诗人曾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为我胚胎的。”(板书:睁我审美之眼拨我求知之欲育我自由意识)
为了落实“多种方式个性化的朗读,体会首尾呼应而产生的余音绕梁之效果”这一教学目标,通过小组朗读比赛和互评的方式,体会诗歌这种形式之美。明确这种结构相仿,内容略有重复,这种首尾呼应,重章叠唱形成了一唱三叹、余音绕梁的效果,在反复吟咏中让人仿佛看到了诗人频频回首,满眼不舍的画面,这种轻轻悄悄所营造的轻柔曼妙感恰是本诗给人最大的美感之一。也是诗人爱的主题的体现。
通过这节课,可以达到赏析诗歌意象,体会诗歌意境,理解诗人情感世界,精神世界的学习目标。为了进一步落实本课教学目标,我设置了以下两项作业:
1.请从语言的角度赏析诗歌的第三诗节和第五诗节。
2.请你尝试借助某一意象,做小诗一首,抒写你对朝夕相伴的美丽校园的感情。
一所学校培育一种学校的气质,但徐志摩反过来又浓郁了康桥的气质。康桥因为有了志摩,而成就了他的灵性,径自走入中国文学史灿烂的一页。志摩,又因为有了康桥,而找到精神的皈依与寄托。而且,据说徐志摩在剑桥求学过程中,只需每周到导师家去一次,谈天说地,交流思想,其余时间恐怕就是登山,临海,沐风,听雨,读书吧。希望将来你们也有这样的机会,以你们最渴望的方式读书求学做学问。康桥会张开怀抱等待你们每一个人。
四、板书设计
就学故地河畔之金柳―娇羞柔美软泥上青荇―自由无束榆荫下清潭―梦幻迷离
精神家园睁我审美之眼拨我求知之欲育我自由意识
再别康桥赏析范文2
[关键词]背景 建构 反思
新诗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地位,这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以《再别康桥》为例,我想从四个方面对如何设计好本课教学的核心内容提出自己的思考。首先,依据文体背景,诗歌和散文依然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据着显赫的地位。可令人惊异的是,现代新诗和现代散文对中学生的影响则有显著差别。中学生都能写得几笔散文,却对新诗的写作望而却步。主要原因在于,新诗至一九一七年诞生以来,时间虽不足百年,却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传统。新诗在意象与语词、自由与格律、情绪与节奏、纯诗化与大众化等诸多方面都有着自身的追求和规范。相较而言,古典诗歌在文体方面的形式和内容表达则为大多数中学生所了解并有一定程度的积累。新诗文体知识的缺失则给中学生对于新诗的学习增加了障碍。
其次从课改背景上看,课改虽然进行也有一些年头了,效果如何,恐怕也不能说是很乐观。课改在教材的设置上表现的很充分,知识结构设置较为系统。涉及到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新闻、演讲、科普文、文艺评论、自然科学小论文、文化常识和写作等多门类知识。在十多种选修课本中则包含电影、文化经典研读、民俗文化、传记作品、文章写作与修改等,知识面既有横向的扩展又有纵向的延伸。新诗在教材改革的体系中也占据着重要的一环。必修课本第一单元和选修本《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均是其确凿的体现。但教材只是课改在思维层面上的体现,它还需要广大语文教师的切实执行,最后才能落实于学生具体的学习中。
再次从教师背景上看,课改的功效遇到最大的阻力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来自于教师。正是教师对于新诗的隔膜和疏离,才造成了诗歌历史在教育上传承的人为断裂。很多教师缺乏对新诗的认知,甚或用一些片面之词否定新诗的整个成就。新诗继而成了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上的短板,有了短处而不自知,那在新诗的教学中就会抓不住诗歌的本质情感,只能在所谓的意象和诗美上泛泛而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新诗的感受或许就只停留在表面上的诗的朦胧了。
最后从学情背景上考量,古典诗歌由于接触较早,又经过两千余年的淘洗,已构成一定的“经典性”,在学习中情感和意象就较为容易接受和把握。新诗虽然在初中学习过郑愁予的《雨说》和江河的《星星变奏曲》,但总体来说,中学生还缺少对新诗的整体感知,诗美的理解多止于形式。这些构成了新诗教学的现状,虽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只要我们勤于思考,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上发挥优势,在教学中就能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从文本入手进行细致的分析,会发现《再别康桥》采用了诸多明丽的意象。在朗诵的过程中,学生对云彩、金柳、新娘、夕阳、青荇、天上虹、彩虹似的梦、星辉、笙箫、夏虫等意象就能获得基本的感知。所以老师只选择其中关键的一两个意象进行赏析就可以了。比如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为例,把“金柳”“夕阳”“新娘”三个意象贯穿起来讲授,既见联系又见深度。我们可以这样讲:柳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柳”与“留”同音,有送别、离别、祝福之意。“再别康桥”从标题上看是一首离别之诗,所以这里选用了这样一个意象。上一诗节“作别西天的云彩”,太阳东升西落,选择“西天的云彩”作为意象,暗示离别是在傍晚时分。柳条下垂,随风轻拂,有轻柔、娇媚之感。柳树在夕阳的柔和光线下,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诗人借“金柳”表达了对康桥的依依不舍之情。“新娘”美丽而娇羞,妩媚而动人,诗人以“金柳”喻“新娘”自在情理之中了。另外,景为情生,以人喻物,诗人的情感自然便从眼前之景扩展到与之相关的美好记忆中去了。
再别康桥赏析范文3
下面我对自己的教学设计作一些具体的阐述:
一、开头的导入,未从作者和背景入手,而是提问学生知道的古代送别诗有哪些
一上课提起古代送别诗,学生情不自禁地背诵起来,仿佛进入了难舍难分的送别意境。然后我告诉学生:古人告别的是人,除了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大多有沉重之感。我们今天要学习一首现代别离诗,告别的是地方――康桥,由此简单地介绍作者和背景。这样从学生熟悉的古诗入手,会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背诵古诗,也能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美。
二、舍弃多媒体教学,回归文本
由听黄磊朗诵课文,改由教师范读。其实,教师读得未必就有黄磊的好,但这就好比听磁带和看歌手现场唱歌一样,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会感染学生,使学生和老师的心灵产生共鸣,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平等亲近感,更利于课堂的教学。然后让学生通过评点教师的朗诵,初步体会这首诗的感情,明白了这首诗的所在。接着学生自读,并互相点评,让学生陶醉在美的意境中。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倾听文本的声音,充分感受到了画面的美,为下面的赏析诗歌的美作好了准备。
三、赏析这首诗的美从意象和形式两方面入手
围绕“诗歌的美”,可设计具体明确的几个小问题,不必面面俱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自己悟出诗歌的美,教师讲解不宜过多。
首先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的美。
我设计了这样三个问题:(1)诗人选择了哪些意象表达自己的情感?(2)诗人为什么没有选择康桥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是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3)这些意象都是很普通的景物,但在诗人的笔下却很美,请每一小组选择一个意象赏析诗歌的美。这三个问题有一定的梯度,第一个问题比较容易回答,第二个问题进一步追问,第三问富有挑战性。
为了避免教师枯燥的讲解,激活学生的思维,我又设计了这样三个问题:(1)这首诗选择了哪些有色彩的词语?有一种什么样的美?(2)诗歌用了哪些动作性很强的词语?画面富有一种什么感觉?(3)这首诗读起来除了能感到画面美,形式上还有什么美感?(提示:押韵、节奏、句式等。小组讨论。)第一、二问较易回答,第三问作了提示。形式上的美较多,应重点感受画面美,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其中的美感,教师根据学生悟到的仅作适当点拨,不必把“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灌输给初一的学生,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感知诗歌的美,要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赏析完,让学生小组赛读,学生做评委。反反复复诵读,让学生沉浸在美妙的意境里。最后,简单地总结一下,和开头呼应:这首诗无论是意象还是形式,都给了我们美的享受。“多情自古伤离别”,自古以来,离别总是免不了一种沉重愁绪。而现代诗人徐志摩的作别多了一份柔美和潇洒,所以它是二十世纪最出色的一首别离诗。
这节课,每一个环节都围绕“诗歌的美”设计,有铺垫,有梯度,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体验、去诠释,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的心灵真正受到了一次美的熏陶,从而使课堂走向了高效。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知诗歌的诗意美和形式美。
2、有感情地诵读诗歌,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感知诗歌的诗意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难点】诗歌的形式美。
【教学过程】
一、由古代送别诗导入。
提问:自古写离别的诗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古代送别诗有哪些?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高适:《别董大》;李商隐:《无题》;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二、教师范读,初步感知诗歌的美。(学生从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感情的起伏三方面进行点评。)
三、指导学生朗读。
(读给同桌听,互相点评。请一个同学站起来读,全班点评。)
四、赏析诗歌
1、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的美。
提问:
(1)诗人选择了哪些意象表达自己的情感?
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2)诗人为什么没有选择康桥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了云彩等自然景物?
明确:这就避开人间烟火,营造出种清新美。
(3)这些意象都是很普通的景物,但在诗人的笔下却很美,请每一小组选择一个意象赏析诗歌的美。
2、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的美。
提问:
(1)这首诗选择了哪些有色彩的词语?有一种什么样的美?
明确: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丰富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有一种画面美。
(2)诗歌用了哪些动作性很强的词语?画面富有一种什么感觉?
明确:“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3)这首诗读起来除了感到画面美,形式上还有什么美感?(提示:押韵、节奏、句式等。小组讨论。)
五、小组赛读,读出美感。
六、总结。
再别康桥赏析范文4
关键词:教学手段;教学形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2-0350-271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富有博大精神的诗是文学的源头,是人类家园永不老去的童心梦幻。今天的中学生正处在激情澎湃、意气风发的诗一般的年华,最需要的是富于时代气息和青春活力的诗歌的滋养,而诵读则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沈德潜曾指出:“诗的微妙是在抑扬抗坠之间。”因此,读者要“静心按节,密咏恬吟”才能领略,不全心投入反复吟咏,是把握不了其微妙情绪的。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由此可见诵读在诗歌鉴赏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巧用教学手段使学生乐读
(一)教学语言的生动性
一首好的诗歌可以海纳百川,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诗情画意令人回味无穷。诗为我们展示了广阔的天地。这里有“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无限亲情;也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的凄美爱情;也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浓浓乡情;也有“忽闻岸上踏歌声,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拳拳友情。这里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宁静;也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清丽;也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奔放;也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雄壮;也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等等,所以教师的教学语言至关重要。或是将诗歌的内容,结合时代背景,编成通俗易懂的故事讲给学生听,或是以诗化的语言描述诗歌的意境。教师用生动的语言绘声绘色地渲染,不仅填补了诗文跳跃中情与景的空白,更造成一种特有的氛围。使学生如临其境,真切地感受到深藏在字里行间的深邃隽永的思想和委婉复杂的感情。
(二)现代传媒的形象性
中国自古有“看景不如听景”一说。“听”可以引发学生无限遐想,加强学生的形象思维,强化学生的感悟力。所以恰当的、适合情景的音乐是诗歌教学中理想的教学手段。它可以营造一种特定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诗歌美妙的境界。在一曲《秋日的私语》中感悟《再别康桥》那淡淡别离的忧伤;在一曲班德瑞的《蓝色天际》中感受《纸船》那厚重博大的母爱。每篇诗歌都是一幅含而不露的中国画。诗中一组组优美的意象构成一幅幅色彩鲜艳、生机勃勃的美丽图画。《再别康桥》中的金柳、青荇、彩虹、长篙、星辉让学生浮想联翩。多媒体课件图画的展示可以帮助学生尽快走进诗歌,将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的画面,可观可触可感,也能够使课堂趣味横生。此外,学生听声情并茂的朗诵能使他们在优美的乐曲中想象着、体味着、感受着诗的艺术魅力。如在《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中,我在屏幕上先后放了几张切合诗境的图画,有喷薄的日出、蔚蓝的大海、茂密的森林,再加上富有激情的朗诵,整首诗不用讲,感情一泻千里,学生听完之后感情把握得很到位,并且受到一种爱国热情的艺术熏陶。
(三)模仿练读,读出韵味
欣赏诗歌一定要让学生朗朗的读书声在课堂响起来。学生一遍一遍地读,教师加以指导。朱熹先生曾说:“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朗读应注意重音、语调、节奏、感情。重音处理的好,才能准确地表达情意。高音显得响亮,表示兴奋、喜悦的感情;低音显得幽深,表示肃穆、悲哀的感情。语调指由于思想感情、语言环境的不同,或为某种表达效果在声音上表现出来的升降、高低的变化。诵读时根据内容处理好语调的平淡、升降,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如读《再别康桥》“轻轻的”应平淡、柔和,能够走进那种轻柔、淡淡的离别氛围中。读《纸船》中“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累叠的”这句应深沉,充满激情。许多学生读到这儿,眼中噙满泪花,母爱的伟大让人潸然泪下。诵读的节奏应着眼于全篇。感情轻快的用快节奏,感情忧郁的用慢节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感情的血液在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及人的精神世界。”诗歌是作者内心感情的宣泄,情绪的抒发。读者要欣赏理解它,只能用“心”去聆听,去感受。总之,读诗应做到“两多两少”。多一些诵读,少一些分析;多一些情感投入,少一些冷眼旁观。这样读诗多了,就会逐渐积累对诗歌的感性认识,从而获得审美愉悦。
二、运用各种形式使学生乐学
(一)开展活动,寓教于乐
学习诗歌往往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教师应开展一些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诗歌单元结束后开展诗歌朗诵赛。许多学生赛前精心准备,赛时或激昂,或哀怨,或惆怅,感情把握很到位。整个过程学生表现出来的高涨的热情和创新精神,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二)鼓励学生创作诗歌
诗歌教学应培养学生创作诗歌的能力,让学生用笔写出自己真实的心灵。当学生用或稚嫩或成熟的笔触去表达自己内心感受,对问题的见解时,当内心的诗篇写成之后,学生就会有一种成就感、满足感。而这种成就感、满足感自然会进一步激励学生产生朗读诗歌、学习诗歌的愿望。
三、运用多种方法使学生乐背
(一)持之以恒,使学生想背
背诵诗歌对学生而言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要使学生有兴趣坚持下去,就必须从实际出发,为他们创造诗歌诵读的时间、空间。每次早读学生读并赏析一首诗,教师加以指导。学生久而久之形成争先竞背的好习惯。
(二)变换形式,使学生易背
教师采用多种方法,如限时背、接龙背、据意背、据画背、抄写背、问答背等多种形式,灵活而富有变化。只要运用得当,一定能给学生带来更多背诵的乐趣。有些诗文,学生虽然当时背下来,但并不懂,然而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以及知识的丰富,学生慢慢也就懂了,诗歌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诗歌乃中华文化之瑰宝,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载体,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源泉。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为了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水平,一定要让朗朗的读书声重回课堂。
参考文献:
[1]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再别康桥赏析范文5
一、广西高中新课改下语文教学对策的分析
广西各所高中学校,正在全面实行新课程改革,但是还是有一部分高中学校在教学模式上较为单一,教学观念比较陈旧,严重影响了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高中语文教师应当针对这一实际情况,转变教学观念,在语文课程教学中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深化改进教学模式,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1.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应当针对一些较为典型的知识内容进行讲解,使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呈现多样化,同时提出一些能够启发学生逻辑思维的问题,锻炼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的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2.重视实践教学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实践教学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对于学习与生活有一定的感悟与体验,从而对学习与生活有一个新的认识。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还要重视对学生的鼓励与认可,培养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的信心,提高学生的个性思维能力。
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多媒体技术
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围绕着学生的特点与学习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案,将语文课程中重要的知识内容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多媒体设备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了解语文教学中的新动态。例如,教学《再别康桥》,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文章中的情形展现出来,利用多媒体软件制作相关的图片与动画,然后教师可以针对文章进行提问,如文章中蕴含着怎么样的思想感情?对于文章有什么样的印象等,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引导学生鉴赏《再别康桥》中的语言美、意境美以及情感美。
二、广西高中新课改下语文复习对策的分析
1.语文教师在复习中的主导作用
(1)明确语文考试中的方向
教师应当深入地分析与研究语文考试中的出题方向,把握语文试卷中的难点、重点以及薄弱点,在学生复习中突出语文考试中的重点、难点,同时还要让学生关注薄弱点,然后制定出相应的复习计划,让学生进行复习训练。
(2)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复习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重视学生对语文基础理论知识的复习,巩固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课前进行复习活动,如字词句改正、美文赏析、名句默背、口头作文等。
(3)总结答题方法与解题思路
语文教师在教学复习中,要对语文课本中的各个章节、课时进行及时的讲解,然后总结出答题的方法与解题的思路。例如:习题评讲课中,教师的评讲要有规律性、针对性以及变化性。
(4)掌握语文教学内容的难易度
学生在语文基础与学习能力上存在差异性,所以教师在引导复习的时候要掌握知识内容的难易度,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与个体辅导。
2.学生在语文复习中的主体作用
(1)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对于复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对学生做题时出现的比较典型、常见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
(2)学生应当积极配合教师制定的复习计划,在整体复习的思路与方法上与教师保持一致。
再别康桥赏析范文6
一、深沉激越的情感美
情感是诗歌创作的动力和核心,“情动于衷而形于言”;情感美是诗歌美感的重要源泉,“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的抒发因内容和诗人的个性不同而不同,有的强烈直白,呈豪放热烈之美。如郭沫若的《凤凰更生歌》蕴含着狂涛怒吼、火山爆发似的激情。这种激情源于革命民主主义思想,显示了诗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精神,是五四时代精神的反映。作品问世将近一个世纪,我们仍能感受到诗歌情感的热力。有的诗歌表达深沉含蓄、委婉细腻,呈柔婉沉郁之美。比如穆旦的《赞美》用繁密的意象,抒写中民族的灾难和人民的苦难。当时,年轻的诗人看到了人民的觉醒和潜在的反抗,并由此看到了民族的希望。诗人抓住这一时代特色,为之吟唱,显示了诗人对现实的关注,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前边三节用具象描绘,都以“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最后一节转向宏观扫描,反复高唱:“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这就充分表达了对一个已经站起来的民族的深沉而激越的赞美。台湾诗人余光中的创作最富激情,却又略带悲怆色彩,如《招魂的短笛》《布谷》等,婉曲细腻地抒发了“水墨画也画不来的细雨背后的”乡愁。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她》从心底里发出呼唤,反复吟咏,情韵浓厚,委婉动人。还有的含蓄与直白相结合,如艾青的《我爱着土地》,上节含蓄地表达满腔爱国之情;下节直抒胸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样,既有深沉凝重的内涵,又有昂扬激烈的情感。
“诗自肺腑出,出则愁肺腑。有如黄河鱼,出膏以自煮。”(苏轼)只有真挚强烈的感情,才具有打动人心的美学力量。情感之美潜移默化地感染读者,让读者在审美阅读中引起情感共鸣,进而净化灵魂,并提升精神境界。
二、新颖独特的意象美
意象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在语言文字中的融汇和示现。诗歌不直接表白自己的感情,而是通过意象唤起读者的想象,借此把自己的感觉迁移给读者。意象是诗人与读者心灵之间的一座桥梁。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用“破旧的老水车”“干瘪的稻穗”“熏黑的矿灯”等五个意象,暗喻祖国的贫穷落后与发展缓慢。诗人回顾祖国走过的苦难历程,抒发了当代儿女对祖国的深沉眷恋。“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啊!”连用五个象征性意象,一个比一个壮阔,围绕“祖国”这一中心展开抒写。如此新奇独特的意象作用于读者的视觉、听觉等感官,给人以美好联想和享受。闻一多的《死水》运用色彩斑斓的意象,以丑为美,达到了反讽的效果。戴望舒的《雨巷》用“雨巷”“丁香”“姑娘等”象征性意象,抒发自己失望、彷徨的情绪。《静默是睡熟的莲花》(刘湛秋)连用“莲花”“落叶”“鱼群”等八个比喻性意象,把静默这一抽象概念表达得可视可听可感可触。
诗歌动用意象是为了更婉曲、更巧妙地表达主题。意象是构成形象的意境基础,它像一个个路标和阶梯,依照它的指引,才能进入柳暗花明的胜境。读者并能按照它所提供的线索,展开丰富的想象,去延伸、扩展、补充丰富意外之象与象外之意,达到一个广阔深邃的境界,领略诗歌的万千风情和无限风光,真正获得美的享受。
三、婉曲蕴藉的暗示美
“文似看山不喜平”,峰回路转,曲径通幽,才能引人入胜。诗歌以精炼的文字表达丰富的内容,以启发性和暗示性间接指点读者联想,获得一种审美愉悦,调动和发挥读者再创造的积极性。《教我如何不想她》就是以联想和暗示展开的:第一、二节写白天与月夜,暗示一天;第三、四节写春天与秋天,暗示一年。表达诗人不论何时何地都在怀念自己的亲人和祖国。《雨巷》中窒息冷寂的“雨巷”暗示着当时的现实,那绝望凝滞的“死水”就是光怪陆离、腐恶黑暗的旧中国的写照,流沙河笔下的那只“蟋蟀”暗寓着中华民族共有的心理心态。暗示能激发和调动读者的想象力,使读者的思想感情在欣赏这一艺术再创造活动中潜移默化;同时又在读者的想象活动中进一步延续与扩展诗人的天地。含蓄蕴藉的暗示美,能令人回味再三,沉醉不已。
四、跨越时空的跳脱美
散文像走路,诗歌像跳舞。诗歌讲求省略和跳脱,在跳脱和省略之间,留下广阔的供读者自由联想的时间和空间。《乡愁》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按时间顺序,切换空间,组成四个跨越巨大时空的场景,抒写出了海外游子浓浓的思归之情。流沙河的《就是那只蟋蟀》,可说思接千载,纵横万里,遨游于时间的长河之中,骧腾于空间的云霄之上,跨越巨大的时空。抒情线索随着蟋蟀的跳跃而跳脱,能放能收,在跳脱中提供许多美感联想的诗化意境。呈现出沧桑的历史感、鲜明的时代感和审美的个性化特点。又如《布谷》在时空上跳动着诗人的深沉感伤。一是空间:诗人客居香港,清明时节听布谷声声呼唤“不如归去”,便想起自己的故乡;无奈“浅浅的海峡”阻隔,“故乡不能伸过手来/接我回家去”,试问“布谷”:何处是归程?二是时间:诗人翻阅古书,看见布谷从神农氏那里“一路按节气飞来”,一直飞到现在的清明;但眼前的乡村面目全非,扫墓路上不见了牧童,杏花村改卖了啤酒,礼拜天耕地的是悍然牛吼的挖土机。在时空的跳脱转换之间,流露出作者怀古思乡的失望感伤之情。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联想和再创造的时间和空间。
五、精妙绝伦的语言美
新诗常常采用精妙绝伦的语言,绘声绘色地描摹具象,以便让读者感同身受,获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睹其形的诸多美感享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第二节表达的是诗人对康桥的依恋之情。诗人没有直接表露,而是借助具体形象的描绘来表达。康河岸边的“金柳”变成了艳美动人的“新娘”,那么,有谁愿意与新娘作别呢?无奈而别,那番离情是怎样的缠绵难舍啊!绿油油的水草,仿佛在清波中向诗人轻轻地招手,她的多情绾住了诗人的心。诗人愿做康河中的一根水草,与她相依相伴,共同享受柔波的而永不分离。诗人化抽象为具体,变有形为无形,把自己对康桥的热爱留恋之情写得具体可感,仿佛伸手可掬。戴望舒在《雨巷》中把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幻化成“丁香”般的姑娘。她有丁香般的颜色、芬芳和忧伤,看得见摸得着,能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闻一多曾提出过诗歌创作的“三美”理论,即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其中的绘画美就是指对摹色词语的运用。《再别康桥》中的“金柳”“艳影”“彩虹”“青荇”色彩斑斓,调配和谐,构成一幅绚丽的“康河夕照图”。诗人寻梦时,明月当空,繁星闪烁,又绘出了一幅星辉灿烂的“康河夜色图”。两幅图画浓淡相宜,诗意美化入绘画美之中。《死水》中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绿酒”“白沫”等能引起多种色彩联想的字眼,对一潭死水进行如实描摹,实际上暗示“死水”就是腐败黑暗的旧中国。诗人以丑为美,美丑对比,更显旧中国的病态与丑态,造成新颖独特的艺术效果。诗歌的音乐美主要体现在韵律、节奏、音调上。如《再别康桥》节奏整齐,每行大多三至四个节拍,二、四句押韵,节节换韵,首尾呼应,以韵律的跳动表现情感的律动,自然流畅。读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音韵和谐柔美,宛如一支梦幻曲。《雨巷》多用反复叠唱,有意延缓节奏,构成舒徐复沓之美。每节长短不一,在整齐中求变化,时而舒缓,时而短促,平仄协调,读来抑扬顿挫,韵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