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疫情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疫情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疫情报告

小学生疫情报告范文1

【关键词】 传染病;公共卫生管理;横断面研究;学生保健服务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1-0022-03

Administration of Infectious Diseaese Prevention in Schools in Beijing/GUO Xin*,WANG Xing-huo,SHI Jian. * Institute of School Health,Beijing Municiple 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Beijing(10001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dministra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prevention in schools in Beijing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regulating infectious deseases reporting and to set up school infectious deseases supervision system.Methods

Typical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choose 83 colleges,secondary or primary schools.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the administrators in the chosen schools.Results

Administra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needed to be improved,especially in schools for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The administration was poor in rural schools.Finding,reporting and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should be improved in privacy colleges.Conclusion

School infectious diseases reporting should be regulated and school public health work should be improved.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should set up school infectious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optinize the epidemic reporters and increase government spending.

【Key words】 Communicable diseases;Public health administration;Cross-sectional studies;student health services

据统计,北京市现有大中小学校2 500多所,在校学生近200万。学生在校内生活、学习人群密度高,接触也较为密切,易造成传染病的流行,所以学校传染病的管理制度成为学生健康的最重要保障[1]。

北京市最常侵害学生健康的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感染性腹泻、传染性肝炎、麻疹、风疹、水痘、腮腺炎、猩红热、肺结核等[2]。1996年中小学生68%的缺课是由学校传染病引起的[3];《2005年北京市点校学生体质检测》显示中小学生因传染病引起的休退学率约为35%。减少传染病对学生健康的危害,对降低学生缺课率和休退学率,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保证正常学习意义重大[4]。

为进一步了解北京市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现状,加强和规范北京市学校传染病管理工作,笔者于2007年4-5月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抽取北京市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性质的大、中、小学学校100所,对学校传染病管理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筛选出有效问卷83份,其中小学23所,中学54所,大学6所;城区学校38所,城乡结合部学校30所,乡村学校15所;公立学校58所,私立民办学校21所,民工子弟学校4所。

1.2 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方法,以问卷方式对抽中的学校传染病负责人进行“北京市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管理现状调查”。此问卷由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开发,现场调查人员经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所统一培训合格后上岗。采用封闭式匿名问卷,问卷采取自填和询问结合的方式。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措施和制度,学校传染病管理情况,对疫情报告相关工作的掌握情况,学校卫生设备、卫生人员配备情况,校医个人情况及学校卫生状况,意见与建议共6方面的内容。问卷现场回收后,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核查,如有理解性错误或漏填、错填,当场改正。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 Data 3.1数据库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并抽取10%的数据进行复核,对异常数据进行核实。应用SPSS 13.0版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资料的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组织措施与制度 大中小学传染病防治管理措施和制度包括传染病防治计划、保证免疫接种计划、传染病的应急措施、疫苗接种证查验制度、因病缺勤登记、传染病追查制度、传染病防管理制度、疫情报告制度等。措施、制度健全的小学、中学、大学达标率分别为26.1%(6/23),22.2%(12/54)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学校传染病管理情况

2.2.1 小学传染病管理情况 公立、私立民办、打工子弟小学在疫情报告记录内容齐全、学生持复课证明复课、具备疫苗接种查验记录、将疫情报至所有规定的单位、校医为疫情报告人等项目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2 中学传染病管理情况 城区、城乡结合部、乡镇中学在疫情报告记录内容齐全、具备疫苗接种查验记录等项目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3 大学传染病管理情况 对入学新生进行传染病排查和传染病健康教育的达标率较高,均为100%;疫情报告记录内容齐全的达标率最低,为0;具备疫苗接种查验记录的达标率为16.7%(公立大学33.3%,私立民办大学为0);将疫情上报至所有规定的单位合格率也为16.1%(公立大学为0;私立民办大学为33.3%);学生持复课证明复课的达标率为50.0%(公立大学为66.7%,私立民办大学为33.3%);校医为疫情报告人的达标率为50.0%(公立大学100.0%,私立民办大学为0)。

2.3 学校卫生人员及设备配备情况

2.3.1 小学卫生人员及设备的配置情况 公立、私立民办、打工子弟学校在校医数量按600∶1配置、疫情报告人具备医学专业学历、疫情报告人具备医学专业职称、2006年疫情报告人传染病培训达标、校医室为专室等项目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2 中学卫生人员及设备的配置情况 城区、城乡结合部、乡镇学校在校医数量按600∶1配置、疫情报告人具备医学专业职称、2006年疫情报告人传染病培训达标项目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3 大学卫生人员及设备的配置情况 大学有校医院、校医室为专室、疫情报告人具备医学专业学历、疫情报告人具备医学专业职称的达标率均为50.0%(公立大学均为100.0%,私立、民办大学均为0),疫情报告人传染病培训达标率为33.3%(公立大学、私立民办大学均为33.3%)。

3 讨论

3.1 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措施与制度 学校的传染病管理措施与制度是学校传染病管理水平的根本性保障,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中小学校传染病重要的防治管理制度较为健全,而大学的漏洞较大,比中小学欠缺很多。许多校医反映传染病工作不好开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他们缺少正确而有力的指导,工作方式存在很多主观性,所以经常出现虽然做了许多工作,但并未形成制度,管理缺乏稳定性和科学性的情况。

3.2 学校传染病管理情况 《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建议学校指定有医学专业知识的人员为疫情报告人。被调查打工子弟小学疫情报告人全部都由没有医学知识的班主任或校领导担当,极易出现漏报、错报。27.3%的小学疫情报告人是没有医学专业学历的校医。可见,很多学校虽然按照规定将疫情报告人定为校医,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校医”,这对传染病管理十分不利。调查中有的私立大学根本没有校医院,也缺乏专业人员作为疫情报告人。

完整的疫情报告记录应包括:疫情报告人签名、疫情发生情况、疫情处理情况、疫情报告接收人等内容,调查发现50%的学校有疫情报告记录但填写内容不完全。

传染病一旦爆发,迅速而精准的报告系统成为平息疫情的有力保障。调查发现学校传染病的报告既不迅速、也不精准。65.9%的疫情报告人由于不了解政策而不清楚上报时限,也不知都该上报给哪些部门。

接种疫苗是我国防治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疫苗接种率直接关系到保护性大小。当学校接受新生或某种病流行时,学校就必须了解某种疫苗接种率或某个体的接种情况,这需要查验疫苗接种记录,然后根据情况或补种或免疫强化或采取其他行动[5]。但是35%的中小学校不查验学生的疫苗接种记录,大学的查验率更低至20%。浙江海盐地区中小学疫苗接种查验率为23%,低于北京市[6]。与我国免疫接种相关管理的疏漏密切相关,一是很多学校不重视免疫相关事宜,再是政府在这方面的督察力度也不够。

3.3 学校卫生人员及设备配备情况 在学校传染病管理中,校医可以运用专业知识给传染病防治以指导,并可在疫情上报、处理上起到关键作用。因此一个学校的校医数量、学历都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传染病管理水平。调查显示,规模大的公立小学没有随着学生数量增加而增加校医数量,当学生数量超过1200名以上时,校医配置合格率仅有16.7%(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打工子弟小学的校医更是严重缺乏;中学情况稍好于小学。这些漏洞说明学校的领导者在一定程度上没有认识到校医的重大作用,尚未给予学校卫生工作足够重视。这需要政府部门的宣传教育,也需要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

100%公私立小学的疫情报告人为校医,但调查发现只有60%公立小学的校医具备医学学历,40%具备医学职称;而私立民办小学的校医100%具备医学学历和职称,看来私立民办小学校医素质很好,而受资金所限的公立和民工子弟小学校医素质亟待提高。北京的80.0%的疫情报告人具备医学学历,与绍兴市中小学的79.4%[7]相当,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7%[8],中学疫情报告人专业素质高于小学[9]。而100%的私立大学没有具备专业知识的疫情报告人,原因之一是100%的私立大学没有校医院。

在传染病知识培训上,公立小学明显优于私立和民工子弟小学,看来私立小学的卫生设施、人员配备虽好,但后期培训没有跟上。大学的培训课时合格率为33.3%,还应提高重视。培训状况不佳,因此,建立规范化、梯次化的业务培训机制[10],明确校医培训的形式及课时并定期考核,持证上岗,是确保疫情报告人良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政策,从而更好地完成疫情报告工作的重要环节。

4参考文献

[1] 楼乐平.学校传染病疫情发生的特点及对策.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4,20,(6):532-533.

[2] 张智.学校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对策.中国学校卫生,2006,27(6):1 005.

[3] 马永红,王绍丽.北京市1992~1996年中小学生因病缺课分析.中国学校卫生,1999,20(6):446.

[4] 许国章.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面临的工作形势和控制对策.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4,20(6):539.

[5] 张斌.在学校接种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偶合流行性感冒暴发的现场调查报告.中国计划免疫,2001,4(7):112-113.

[6] 张礼根.2005年海盐县武原镇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6,22(3):349.

[7] 夏云.绍兴市中小学校校医现状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3,24(1):86-87.

[8] 尚大光.1994年全国学校卫生现状抽样调查.中国校医,1997,11(6):406.

[9] 叶宝华.江苏省校医现状调查与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0,21,(1):55.

小学生疫情报告范文2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2 R 511.2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12-1131-01

【关键词】 风疹;疾病爆发流行;治疗结果;学生

2006年3-6月平顶山市湛河区连续发生3起中学风疹爆发疫情。经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为了解该区风疹爆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吸取教训,切实做好风疹防控工作,现将疫情调查处理结果报道如下。

1 流行情况

2006年3月19日-6月28日,位于平顶山市湛河区北渡镇辖区的3所中学先后发生风疹爆发,病例总数121例,罹患率分别为3.50%,3.42%和4.80%,平均罹患率为3.91%,占全区2006年风疹病例总数的54.75%,无死亡病例。121例病例中,男生60例,女生61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17岁,14~16岁者占84.3%。首例病人分别发生于2006年3月19日、4月14日和5月24日,无明确风疹病人接触史,3个爆发点之间无明显的内在联系。3起疫情持续天数分别为39 d,21 d和35 d。首例病人发病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的时间均大于24 h,其中最长23 d,最短3 d。

2 临床表现与检验结果

121例患病学生均有发热(37.2~39.0℃),皮肤红色斑丘疹,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症状。咳嗽占58.7%,卡他性鼻炎占42.96%,结膜炎占45.19%,口腔无粘膜斑。多于发热1~2 d后出疹,皮疹分布于面部、躯干、四肢,手心、脚掌无,皮疹退后无脱屑,个别有色素沉着。

采集36例患病学生血液标本送平顶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疹实验室检测,麻疹IgM抗体均为阴性,风疹IgM抗体阳性32例。所有学生均未接种风疹疫苗或免疫史不详。

3 处理及预后

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赶到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并与教育部门密切配合,采取措施包括:现症病人停课,家庭隔离治疗至出疹后5 d;学校实行晨检,启动疫情日报和零报制度,发现新发病人随时报告处理;对爆发点未患病学生进行麻风二联疫苗应急接种;教室和宿舍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并使用过氧乙酸消毒药喷洒消毒;在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教育学生多饮开水,服板兰根冲剂,勤洗手、漱口,不聚集、不走亲访友等。

经采取上述综合性防治措施处理,其中2个爆发点分别于处理后第13天和第10天发生末例病例,另一爆发点于处理后第30天发生末例病例。3所中学的爆发疫情均得到控制。

4 讨论

风疹是一种好发于春季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容易在学校形成爆发[1]。调查显示,3起中学风疹爆发的原因包括:疫情报告不及时,现症病人未采取隔离措施,患者带病坚持上课,为风疹提供了传播机会,错过了扑灭疫情的最佳时机;121例病人均无风疹疫苗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造成易感人群积累;3所中学均为寄宿与走读混合制学校,学生来源复杂,居住拥挤,条件简陋,宿舍通风不好等,增加了疫情传播机会。

尽管平顶山市已于2003年将风疹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提高了低年龄组儿童风疹疫苗接种率,但由于风疹疫苗属自费疫苗,以自愿接种为原则,家长为孩子接种的积极性不高,存在免疫空白,形成易感人群积累。提示今后要进一步加强疫情报告和传染病管理,尤其是中小学校的疫情报告和传染病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避免疫情蔓延和传播;同时加强对易感人群,尤其是中小学生风疹疫苗的接种工作,消除免疫空白,避免风疹爆发流行。建议寄宿与走读混合制的学校加强对学生管理,改善学生居住、生活条件,减少传染病传播机会。

5 参考文献

小学生疫情报告范文3

【关键词】 传染病;组织和管理;对比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9-0857-03

近年来,发生在学校的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1]。中小学生具有人群易感性高、抵抗力差、聚集性大等特点。欧洲的一项调查表明,学校是空气源性传染病的高发场所[2]。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的建立与落实是有效防控校内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重要措施。为了解北京市中小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现状,为今后工作重点提供依据,笔者于2009年3月进行了现况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1.1 问卷调查对象 抽取北京市各区县中小学校的学生传染病管理人员(校医或保健教师)为问卷调查对象。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考虑地理位置、学校性质等因素的影响,抽取中、小学校108所,涉及东城、宣武、朝阳、海淀、通州、房山、大兴、延庆、昌平9个区县。其中小学35所,中学73所;城区学校33所,城乡结合部学校43所,乡村学校32所;公立学校82所,私立民办学校20所,民工子弟学校6所。

1.1.2 小组访谈对象 随机抽取2个区县(东城和延庆)的校医9名、班主任11名、学生60名为访谈对象,深入了解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的建立与落实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采用自行编制的“北京市中小学校传染病管理现状调查问卷”,由经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对传染病管理人员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按要求填写问卷。

1.2.2 小组访谈 由调查员对随机抽取的校医进行小组访谈(现场询问并录音),并负责现场记录和整理访谈资料,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1.2.3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 3.1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双录入方式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采用SPSS 13.0 数据分析软件包,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的建立与落实情况 根据国家和北京市相关学校传染病防治规定,中小学传染病防治管理措施和制度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学生晨午检及定期体检制度、因病缺勤登记与追查制度、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体育活动卫生制度、传染病应急处理方案、疫苗接种证查验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食品卫生安全制度等。

2.1.1 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的建立情况 所调查的9项制度的建立情况较好,达标率均在80%以上。在不同性质的小学中建立情况存在差异的主要为“体育活动卫生制度”和“学生健康管理制度”,其他制度的建立情况在不同性质小学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在不同地域分布的中学中,各项管理制度建立情况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对各类学校的传染病管理制度总体建立状况进行分析,在不同性质的小学间,建立了全部传染病管理制度的学校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公立学校中,9项制度全部建立的学校较多(91.3%),其余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2.1.2 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 所调查的小学中,能够将本校所建立的所有传染病管理制度全部落实的学校所占比例在公立、民办和打工子弟学校中分别为87.0%,100.0%以及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8)。3类小学所有制度的平均落实率分别为95.6%,100.0%和80.0%。

所调查的中学中,能够将本校所建立的制度全部落实的学校所占比例在城市、城乡结合部、乡镇中分别为73.3%,81.8%和9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4)。3类学校所有制度的平均落实率分别为96.8%,97.3%和99.4%。所建立的制度的落实情况较好。

2.2 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 各小学传染病防控措施大致相同,在每天坚持晨检、对患传染病学生进行追查、将疫情报告所有规定的单位3个项目上达标率达到了80%以上。打工子弟学校在“校医为疫情报告人”及“学生必须持复课证明复课”2项上达标率相对较低(66.7%和33.3%)。见表4。

各中学的传染病防控措施较好,除学生必须持复课证明复课外,其余调查项目在不同地域中学的达标率均在80%以上,且在各地域学校间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学生必须持复课证明复课”一项上,城乡结合部的达标率为68.2%,达标率有待提高。

2.3 小组访谈结果 大多数学校的晨检由班主任老师负责,检查学生是否发热、有无皮疹、个人卫生以及精神状态等情况,对有问题的学生会及时通知给校医,校医表示会根据情况上报有关上级单位。每天严格查勤制度,对缺勤的学生能够联系家长,确定孩子情况。教师及校医普遍反映学生家长对于相关工作配合程度不够,由于害怕孩子缺课,甚至出现伪造复课证明等情况。

学校内无论学生和教师均有定时为教室通风的意识,即使冬季取暖和夏季开空调时也能做到教室的定时通风。学生能够接受到相关卫生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能够掌握传染病防治的基本常识。

3 讨论

学生在校内生活、学习,人群密度大,接触也较为密切,易造成传染病的流行,所以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成为学生健康的重要保障[3]。参与本次调查的小学中,各项制度建立情况的总体达标率较高,均达到了80%以上,达标率在不同性质学校间的制度是“体育活动卫生制度”和“学生健康管理制度”,主要达标率较低的学校为打工子弟学校。突显出打工子弟学校对学生的日常保健以及健康管理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逐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所调查的中学中,除“体育活动卫生制度”外,其他制度建立的总体达标率都达到了80%以上。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促进身体生理功能发展,提高身体各器官生理功能,调节情绪,和谐关系,从而对人体知识、运动医学知识、营养学知识、心理学知识等有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4]。因此,应促进各学校体育活动制度的建立,进而保证学生得到足够的体育锻炼,增强体魄,提高抗病能力。

对各学校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各类学校所有制度的平均落实率均较高,民办小学的制度平均落实率已经达到了100%。这提示我们,各学校能够较好地落实已有制度,今后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上。

各学校的传染病管理中,打工子弟小学的管理状况欠佳,其“校医为疫情报告人”和“学生必须持复课证明上课”2项达标率较低。《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建议学校指定有医学专业知识的人员为疫情报告人。被调查打工子弟小学疫情报告人多数由没有医学知识的班主任或校领导担当,极易出现漏报、错报。但整体上,本次调查结果学校达标率较2007年调查结果[5]有所提高。

通过健康教育等方式了解传染病传播机制及预防措施是预防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6]。通过小组访谈了解到,自2003年我国发生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流行后,学校的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进一步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校领导及教师的防治传染病意识均有所增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包括校医在内的相关人员对传染病防治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充分,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家长的不配合也是传染病防治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调查中发现,部分家长不愿意配合学校工作,因害怕学生耽误课程而坚持让孩子带病上课。因此,也有必要对家长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使其能够更好地配合学校工作。

传染病发生的早期有效反应是防止传染病暴发流行的最有效途径[7]。学校传染病管理工作的建立与落实能够保证其对传染病发生的敏感性,是防止传染病校内流行的根本保障。本次调查的结果总体情况较好,说明各学校对该项工作予以了一定的重视,希望今后能够继续做好此项工作,完善细节,为学生的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4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疾病预防控制:规划与管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

[2] KRETZSCHMAR M, MIKOLAJCZYK RT. Contact profiles in eight European countries and implications for modelling the spread of airborne infectious diseases. PLoS One,2009,4(6):e5 931.

[3] 楼乐平. 学校传染病疫情发生的特点及对策.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4,20(6) :532 - 533.

[4] 高涛, 杜力. 试谈体育活动对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38-39.

[5] 郭欣, 王星火,石坚.北京市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管理现状分析.中国学校卫生 ,2008,29(1):22-24.

[6] BLOOMFIELD S, EXNER M, FARA GM, et al. Prevention of the spread of infection:The need for a family-centred approach tohygiene promotion. Eur Surveill,2008,13(22):1-4.

小学生疫情报告范文4

【关键词】 传染病;疾病爆发流行;横断面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2 R 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00-9817(2007)08-0726-03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n Outbreak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Schoolsin Qiandongnan Prefecure from 2001 to 2005/ZHOU Jun*, TANG Guang-peng , LUO Tao, et al. *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Qiandongnan P refecture, Kaili(556000), Guizho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 stics of outbreak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Qiandongnan prefecture, and to prov id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school. Method s By using the description method, data of the outbreaks of infectiousdisease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re were 90 outbreaks of infe ctious diseases, 6 099 cases and 2 dead in all. The attack rate was 8.81% and th e mortality was 0.03%. The most outbreaks if infectious diseases were respirator y infectious diseases (83.33%). About 94.45% outbreaks and 97.41% cases occurredin rural area. Most of the outbreaks concentrated between March and October, an d the prevalence was higher in 7-9-year-old than that of the other age groups . ConclusionThe special circumstance of the schools the lowe rvaccination coverage rate of the students and the delay of epidemic outbreaks re ported easily cause infectious diseases outbreaks and spread.

【Key words】 Communicable desease;Disease outbreaks;Cross-sec tional studies;Students

学校是传染病易感人群高度聚集的特殊场所。在学校发生的传染病爆发疫情流行强度大 ,传播快,不仅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为有效预防和控 制发生在学校的传染病爆发疫情,笔者对黔东南州2001-2005年学校传染病爆发疫情进行了 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人口资料来自黔东南州统计局公布资料,学校传染病资料来源于黔东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疫情室。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采用Excel和Epio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 析。

2 结果

2.1 发病情况 2001-2005年发生在学校的传染病疫情90起,发病6 099例, 死亡2例,罹患率为8.81%,病死率为0.03%。学校的爆发疫情分别占爆发疫情总数和 病例 数的63.83%(90/141)和71.48%(6 099/8 533)。其中呼吸道传染病爆发起数和病 例数 分别占83.33%(75/90)和84.90(5 178/6 099),呼吸道传染病以流行性感冒、麻疹和流 行性腮腺炎为主。见表1。

2.2 分布特征

2.2.1 城乡分布 94.45%的学校传染病爆发和97.41%的病例发生在农村小 学和乡镇中小学。见表2。

2.2.2 学段 小学传染病爆发数和病例数最多,分别占学校爆发数和病例数 的73.33%和59.44%。见表3。

2.2.3 时间分布 每年从2月起传染病爆发疫情开始增多, 3月(23.33%) 达到 高峰,4月以后逐渐减少, 7月没有发生疫情,8月又开始出现,到10月达到一个小高峰(13 .33%),从11月开始下降,到次年1月降至最低。

2.2.4 年龄分布 发病学生年龄最小5岁,最大20岁。以7~9岁最多,占68. 57%(4 182/6 099)。6 099例病例中,男生3 329例,占54.58%;女生2 770例,占45.42% 。

2.3 免疫史 常见的6种疫苗(麻疹、风疹、甲肝、流感、流腮、伤寒疫苗 )可预防的疾病共发生74起疫情(82.22%),发病5 052例(82.83%)。2001,2003 ,2004年共发生麻疹疫情21起,只有32.14%(242/753)的病人有明确的免疫史。

2.4 疫情报告情况 从首例病例发病到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疫情 报告,最短12 h,最长136 d,平均17.44 d。90起疫情中,有94.45%在事件发生2 d后县(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才接到报告,甚至有39起(43.33%)是在疫情结束后才报告到当地县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从首例病例发病到疫情停止,持续时间最短1 d,最长131 d,平均22.33 d;有68.89%的疫 情持续10 d以上,其中6.67%的疫情持续60 d以上。

3 讨论

分析结果显示,黔东南州学校传染病爆发疫情发病强度较大,明显高于有关报道[1] , 可能与该州地处偏远,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等因素有关。疫情以呼吸道传 染病为 主,而呼吸道传染病又以流行性感冒、麻疹和流行性腮腺炎为主,这与李麟琳等[2] 和黄艳萍等[3]的报道一致,提示应将流感、麻疹、流腮等呼吸道传染病作为学 校重点防治疾病。学校传染病爆发频发地区多为农村,且中学生爆发疫情的罹患率高于小学 生,与有关报道[4-6]不一致。这可能与黔东南州小学多为走读生,而中学多为住 校生,中学 生活动范围大,暴露于各种传染病的机会较多有关。传染病爆发以春、秋2季较多,每 年有3月和10月2个高峰,这与流感、麻疹、腮腺炎、水痘、痢疾、甲肝等疾病在学校爆发流 行有关,且节假日返校或新学期开学是学生传染病的多发期[7]。疫苗接种率低和 疫情的迟报是学校传染病爆发的又一原因,与有关报道一致[8],应引起有关部门 的高度重视。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学校传染病爆发,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防制措施:(1)加强健康教育, 提 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9]。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各种疾病发生及传播的有效“ 疫苗”。学校 要开设健康教育课[10],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使学生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11]。(2)做好学生 健康体检工作,健全学生健康档案,执行入学、入托查验接种证制度[12]。对未完 成计划免疫疫苗者要补种,同时积极推广风疹、甲肝、腮腺炎、伤寒、流感等非计划疫苗的 接种,使人群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13]。(3)卫生部门要协调教育部门,加强学校 食堂和校园内外饮食摊点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做好从业人员的体检、培训,以及食品采购、 加 工、储存、销售过程和餐、饮、炊具消毒的监督管理。(4)完善学生缺课报告制度,健全学 校传染病报告机制[14],加强晨检报告和缺课报告登记,对患病学生做到早发现、 早报告。出现较多学生同时缺课时,应查明原因,如怀疑疾病流行,要及时报告校医或当地 卫生部门。学校掌握学生就医信息对提高疫情报告速度至关重要[15]。(6)出现疫 情时,学校要配合疾控部门做好隔离治疗病人、实施疫点消毒、疫苗的应急接种、生病缺课 学生的追踪调查处理等措施。

4 参考文献

[1] 麦浩.桂林市2000年度学校传染病疫情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4,25(5):625.

[2] 李麟琳,吴登科,莫英瑛.湘西自治州中小学传染病爆发疫情分析及对策.实用预防 医学,2005,12(6):1 361-1 362.

[3] 黄艳萍,叶绪芳,潘忠能,等.贵州省2004年传染病爆发疫情分析.疾病监测,2005 ,20(12):647-648.

[4] 邓丽媛.北京市宣武区中小学生传染病情况分析.中国校医,2004,18(1):54-55.

[5] 张亚娟.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生1996-2001年传染病疫情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3, 24(5):507.

[6] 李秀芝,刘凤云,刘秀珍.哈尔滨市太平区中小学生传染病流行情况分析.中国学校 卫生,2003,24(4):408.

[7] 楼乐平,汪永良.学校传染病疫情发生的特点及对策.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4,20( 6):532-533.

[8] 陆朝国,高岚,李学,等.贵阳市学校及托幼(园)所传染病防治状况调查.中国学校 卫生,2006,27(8):707-708.

[9] 袁长江.学校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学校卫生,2003,24(5):433-436.

[10]林求珍,关谭妮.健康教育课是促进健康行为的有效形式.中国学校卫生,19 95,16(3):184-185.

[11]叶广俊.现代儿童少年卫生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50.

[12]周峻,田兴国,高前荣,等.施秉县杨柳塘镇麻疹爆发因素分析.预防医学情 报杂志,2005,21(1):62-64.

[13]耿贯一.流行病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80.

[14]张智,张吉慧,苏孟,等.学校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对策.现代预防医学,200 6,33(6):1 005.

[15]龚健,董柏青,黄运能,等.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学校 卫生,2006,27(10):901.

小学生疫情报告范文5

目的 分析本起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生原因,指导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工作。 方法 对本起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首例病人有明确的流行病学接触史;此起爆发时间为4月20日~7月15日,6月21~30日为高峰;男女性别比例为1.75:1,最小4岁,最大40岁;共计139例病人均无免疫史;实施应急接种后,疫情很快得到有效控制。 结论 疫情报告迟缓和易感人群积累是造成本次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原因,加强疫情报告管理和提高人群免疫接种率是防止爆发的根本措施。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爆发;流行病学调查

2006年4月20日~7月15日,平顶山市某地发生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经采取应急接种等综合性有效防治措施,疫情得到了控制,为全面了解本次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流行性腮腺炎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本起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综合调查的一般流行病学资料和按设计表格调查表对所有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及病例主动搜索的个案资料。

1.2 爆发定义 

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显著增多的病人出现,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病源或传播途径[1]。

1.3 病例核实诊断 

以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1]为病例诊断标准。

2 结果

2.1  疫情概况 

疫情涉及紧密相连的两个行政村,总人口数3 852人,1~16岁总人数963人,共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病例165例,1~16岁人群罹患率17.13%(165/963)。所有病例无严重的并发症,无死亡病例。

2.2 流行病学特征

2.2.1  首发病例 

首例为一村13岁男孩(辍学在家),发病前14天曾与父亲一起到临近县某村串门时与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密切接触,4月20日发病,主要症状有发热、两腮先后出现肿疼,发病前后曾与本村其他孩子一起玩耍。且两村相连,有同在一所学校就读者,接触频繁,5月19日~7月15日又陆续出现临床症状相似的患者164例。

2.2.2 时间分布 

首例发生于4月20日,第2例发生于5月19日,其后相继发病163例,5月31日~6月10日为小高峰(36例),6月21日~6月30日为高峰(57例)最后一例发生于7月15日,其后无新病例发生。

2.2.3  性别、年龄分布 

165例病例中男105例,女60例,男女比例为1.75:1;年龄最小的4岁,最大的40岁。4~13岁各年龄均有病例,16岁5例,40岁1例。其中5~10岁病例132例,占病例总数的80%,见表1。表1  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年龄分布(略)

2.2.4 地区分布 

165例病例分布在紧密相连的两个村,其中一村78例,占病例总数的47.27%,另一村87例,占病例总数的52.73%。

2.2.5 免疫史 

流行性腮腺炎病例中明确有接种史的26例,占15.75%,未接种者139例,占84.25%。

2.3 临床特征及并发症 

165例流行性腮腺炎病例中,腮腺肿大的有135例,占81.82%;其中ⅰ度肿大56例,ⅱ度肿大32例;颌下腺肿大的有47例,占28.48%,发热在37~40.3℃之间,体温大于38.5℃有71例,占43.03%;发热在40.0℃以上的有4例,并发脑炎52例,占31.52%;脑膜炎4例,占2.42%;炎7例,占4.24%;胰腺炎11例,占6.67%;心肌炎2例,占1.21%。

2.4 处理措施 

针对疫情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①对病人进行个案调查,追踪传染源,对现症病人隔离治疗至症状、体征消失或发病后10d[3]。②对这两个村未患流行性腮腺炎的1~16岁少年儿童进行麻、腮二联疫苗应急接种;③采取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对群众进行腮腺炎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④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工作,启动日报制度,对新发病例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早隔离治疗。

3 讨论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腮腺炎病毒除侵犯腮腺炎外,还可侵犯其他器官,引起脑膜炎、炎、卵巢炎等。流行性腮腺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发病高峰在4~7月份,本次调查中发现在2002年7月份有一发病高峰,与局部爆发有关。此起疫情爆发的主要原因是:①村级防疫医生对丙类传染病的疫情报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疫情报告迟缓,延误了控制最佳时期;②由于腮腺炎(或麻、腮二联)疫苗是二类疫苗,且价格较高,在农村地区推广接种难度大,尤其是5岁以上年龄儿童根本没有接受过腮腺炎(或麻、腮二联)疫苗接种,造成了易感人群积累;③对病人和疑似病人没有隔离治疗,致使互相接触传播,发生第二代病例。此次爆发病例5~10岁儿童发病较多,占84.25%。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以腮腺肿大为主,占81.82%,伴有颌下腺肿大,占28.48%,同时伴有多种并发症,以脑炎、脑膜炎多见,是严重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一种疾病。随着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落实,计划免疫针对疾病发病日益得到控制,流行性腮腺炎对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危害日益突出。实施疫苗接种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最有效的措施。腮腺炎疫苗接种后1~3年的抗体阳转率已有许多资料报道[4],但没有制定统一的流行性腮腺炎免疫策略。我市从1996年开始接种腮腺炎减毒疫苗,2003年初我市又接种麻腮二联疫苗。由于我市没有腮腺炎疫苗接种前及接种数量的本底资料,腮腺炎疫苗的免疫接种效果无法估计,但2003年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强度出现先高后低的状况明显比2002年弱,没有出现4~7月份的发病高峰,可能与2003年初实施的对0~14岁接种麻腮二联疫苗有关。本次调查发现存在免疫失败问题,10例病例曾接种了腮腺炎疫苗。因此腮腺炎疫苗接种后免疫持久性值得进一步探讨,以期制定合适的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免疫策略。

   

致谢:本次调查工作得到平顶山市cdc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致谢。

【参考文献】

 

[1]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标准处主编.传染病诊断国家标准汇编(gb17016-199)[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8,327~329.

[2]王陇德.现场流行病学理论与实践[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18.

小学生疫情报告范文6

关键词 水痘 流行趋势 圆形分布 季节趋势

中图分类号:R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16-0039-03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引起的一种常见的高度传染性疾病。水痘传染性很强,易感儿接触后90.00%会发病。水痘病情轻重差异甚大,轻者影响生活学习,重者会留下疤痕以及各种严重的并发症,成人患病往往较儿童病情严重。但水痘在我国尚未被列入法定传报的传染病,难以获知详细的流行病学资料,我们对嘉定区水痘疫情进行了分析,了解其发病特征和季节趋势,为水痘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5-2010年上海市嘉定区水痘疫情资料。

1.2 分析方法

应用圆形分布统计方法分析[1-2]。圆形分布平均角表示发病时间的集中方向,将发病时间换算成角度,再通过三角函数代换原理,则可求出发病的集中方向、离散程度及疾病流行的高峰期。

2 结果

2.1 嘉定区2005-2010年水痘疫情特征

嘉定区2005-2010年水痘总发病数为6 091例,年发病率最高在2008年,为109.29/10万(表1)。其中5~14岁的3 095(50.81%)人,为年龄段最高发病率;男女性别比为1.29 : 1(3 441/2 660);外来人口占36.55%;学生3 056(50.17%)人,幼托儿童1 059(17.39%)人,散居儿童622(10.21%)人。

2.2 嘉定区水痘疫情季节趋势

对2005-2010年嘉定区水痘发病数以时间为序列作发病水平曲线图,以初步分析水痘的发病高峰周期。1年中,嘉定区水痘发病水平呈现2个高峰期,分别在3-5月间与10-12月间。故而,本次分析以7月份为界,分别对2005-2010年嘉定区水痘疫情进行圆形分布分析(表2)。

表2可见,2005年1月-2010年12月这6年间,嘉定区水痘年发病水平均有双峰存在,第1峰的出现时间在3月18日-4月14日之间,反映角度离散度指标的r值介于0.56?0.64;第2峰在10月23日-11月8日之间,r值介于0.59?0.70(P

3 讨论

水痘是具有高度传染性的传染病,虽然非法定传染病,但其极易在学校和幼儿园引起局灶性爆发,影响学校和托幼机构的正常教学秩序及儿童的身体健康[3],本区年发病率最高达到109.29/10万,危害性大。从其三间分布来看,14岁以下儿童占63.22%,男女比例为1.29,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是水痘的高发人群,占到总发病数的77.77%,但同时不能忽视其中医务人员感染者也占到一定比例,提示做好个人防护的必要性。圆形分布结果显示,我区水痘疫情呈现2个高峰,第1峰的平均时间为4月3日;第2峰的平均时间为10月26日。在发病高峰期针对14岁以下儿童等重点人群开展水痘防控工作将有助于防控水痘的爆发和流行。

为做好水痘预防工作,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主动免疫工作 疫苗接种是疾病控制的最优选择,并且有研究证明国产和国外水痘疫苗的免疫效果没有差别[4-5]。应该在高峰来临前采用学龄前儿童常规接种和在学生中补种相结合的策略开展水痘疫苗的群体水平免疫。但水痘疫苗属自费疫苗,应利用各种渠道加强水痘疫苗宣传力度,让更多家长了解水痘疾病知识,提高接种水痘疫苗的积极性和水痘疫苗的接种率;②加强疫情监测 保证学校因病缺勤缺课系统、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医疗机构信息通畅,及时发现患病儿童,立刻停课回家进行隔离观察或到医疗机构就诊;③加强对医疗机构、托幼机构和学校等单位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强化疫情报告意识和职责,建立完善的疫情报告制度和考核机制;④做好疫情管理 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病例隔离治疗,疫源地专业消毒、密切接触者应急接种和宣传教育等工作,严把复课关,医疗机构做好患病儿童复课认证。

参考文献

[1] 金丕焕. 医用统计方法[M]. 上海: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3: 208-214.

[2] 耿贯一. 流行病学(上册)[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5: 28-31.

[3] 陶黎纳, 胡家瑜, 张继光. 上海市2001-2002年水痘爆发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上海预防医学, 2004, 16(1): 13-14.

[4] 吴寰宇, 张爱香, 任宏, 等. 上海市部分地区儿童水痘疫苗免疫后流行病学效果观察[J]. 上海预防医学, 2006, 18(9): 437-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