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诗朗诵伴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诗朗诵伴奏范文1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整合语文素养
信息技术教学作为以培养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取向的必修课程,它强调让学生通过学习,提出问题,收集材料,对研究目标进行探索、分析、研究,最后基于问题解决模式,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并学会解决生活中与信息技术学习有关的实际问题。信息技术和网络不仅成为教师学习提高的途径,也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信息技术教育与语文教学整合,利用计算机搞好课内外衔接,巧妙地将信息技术贯穿到语文学习中作初步阐述。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与养成,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创设情境的最佳途径。学校校园网的建立,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为教学创造了优异条件。现代信息技术以播音员朗读范文的动人声音,不但为学生创设一个多姿多彩的阅读世界,更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处于愉快的教学情境之中,产生积极的情绪与愉悦的心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驰骋信息高速路,促进实践广研究
众所周知,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最快捷的信息传递工具。Internet的知识库都是按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特别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为学生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而如何运用好互联网,节省上网时间,提高学生使用互联网的效率,使得互联网能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工具呢?这就需要老师在平常的教学中,把互联网的运用巧妙的融进学科教学之中。互联网的搜索是强大而实用的工具,邮箱是快捷而最方便的,实用软件更是多不胜数。如果学生能运用好这些功能,就能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效率,更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后,可将信息技术的提高融进平时的学习之中,如把作文赏析课的内容交给学生去搜集整理,把作业中的一部分(作文、造句、课后实践活动)等等,让学生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交给老师或通过留言板的形式来完成,把朗诵比赛的伴奏、背景让学生通过网络资源来完成,这就把信息技术的运用融进了语文教学中。
将信息技术综合能力的培训融进语文实践活动中,还有很多有益的事情可做。比如,目前专题性阅读教学与研究性写作实践在语文教育界正不断地得到重视与推广。利用因特网,指导学生就某一问题(专题)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探索,最终综述成文,其本身无疑也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网络背景下的研究性阅读与写作实践,在信息的查找、识别、评价、筛选以及写作手段上,都会促进学生的进步。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阶段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等设计出恰当可行的课题(专题)来,并最终建设“专题网站”。也是利用语文教学促进信息技术提高的良好途径。
三、全面接触多媒体,审美想象求合一
语文教学以其工具性、人文性不仅教育人们学会语文知识,更能提高学生的多媒体综合处理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应把这些能力传递给学生,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促进学生电脑综合能力的提高。如:为了提高学生朗诵古诗的水平,我们班举行古诗朗诵比赛,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查找古诗,挑选伴奏,设置背景。在老师指点下,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文学网站上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古诗,通过“Windows Media Player”软件在电脑里播放自己喜欢的与古诗协调的古筝伴奏,通过“Internet Explorer”在大屏幕上布置与古诗内容吻合的图片作为背景。一次简单的古诗朗诵会却和信息技术紧紧联系在一起,学生的古诗朗诵精彩纷呈。
新的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也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得到落实了。当然在指导学生开展这样的活动的时候,要注意活动的主题和重点。主题明确、重点突出,加上指导得法,信息技术对于语文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功效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反之,即使是采用最时髦的形式也只能是徒有形式而已。
如果说信息技术是威力巨大的魔杖的魔术师,在信息技术走入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信息技术使用的量与度的问题。这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操作中,应该把握好使用的时间跟效率的问题。例如:作文的写作,我们既要强调网络的优势,但又不能全部的作文均在网络上来完成,传统书写保持有的让学生随时写作的优势是很明显的,我们可以掌握好这两方面的量,最大限度地发挥两方面的优势,克服两方面的缺陷。
现代信息技术作用发挥取决于老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老师应是一个思想者,一个智者。老师只有以自己鲜活的思想才能吸引学生,启迪学生,现代信息技术下的语文课将走向智慧的王国。这样才会真正实现学生语文素质得到提高的同时,信息技术也得到循序渐进的发展,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
[2]宋红卫.《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模式的新探索》.黑龙江省大庆市六十九中学.
诗朗诵伴奏范文2
信息技术教学的经验越来越多,这是好事,因为多了才有积淀,多了才有筛选,多了才有超越――但是,不论教学设计多么妙笔生花,我们必须要回归课堂的效益,回归课堂的价值取向,回归课堂的真正需求。为此,本期解码我们就先从学习的原动力――需求和教学的方向性、目标两个角度来一起探讨。
纵观技术的发展历史,需求是技术发展的原动力,技术总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诞生,又在应用中不断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技术类内容的教学中,我尽量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技术需求,引导学生从需求出发学习技术、应用技术解决问题。下面,以《音频作品创作》为例谈谈我的具体做法及反思体会。
教学内容与设计思路
《音频作品创作》是在学生学习了声音的基本知识和声音数字化原理之后,为了学习音频的采集和加工技术组织开展的一次主题活动,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主题,利用Cool Edit制作一份音频作品。整个活动共4学时,包括作品的规划、素材的获取、录音合成、作品的再加工、展示与评价等。
我试图通过一个活动,将数字音频的采集、加工的基本技术和方法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在创作音频作品的过程中引发技术需求,再从需求出发学习相应的音频采集和加工技术。学生为了完成自己的音频作品,首先,要规划和设计作品,如作品主题是什么、有哪些内容、怎样呈现等;其次,要获取相关素材,如伴奏音乐,当获取的素材不能完全满足需要时,还要进行相应的加工和处理;另外,创作过程中要录音,录音过程中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怎么样解决?为了完善作品的效果,要对作品进行后期加工,如编辑、降噪、添加音效… …我希望通过这些实际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促进他们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技术,掌握音频采集和加工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体会技术运用的实际价值。
教学片段与反思
明确活动要求之后,学生开始创作自己的音频作品了。有的学生录制歌曲卡拉OK,有的学生制作配乐诗朗诵,有的学生录制音乐剧… …随着活动的推进,需求不断出现,学生根据需求,阅读资料、探索实践、交流合作,学习相应的技术和方法,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遇到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做适当的提示或讲解。
片段一:利用歌曲的原唱音频文件制作伴奏音乐
生1:老师,我们找不到伴奏音乐。
生2:我们也是,都是歌曲,没有纯伴奏呀。
几个制作卡拉OK的小组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一位学生发问,其他学生也都你一句我一句地附和着。
师:可以利用歌曲的原唱音频文件制作伴奏乐。
生:怎么做?
一石激起千层浪,正在为此苦恼的几个小组的学生纷纷把目光转向教师,急切地询问着。
教师演示讲解利用Cool Edit消除音频文件中的人声,获得伴奏音乐的方法。
生:这么简单!老师,你早说呀。
刚才还在发愁的学生立刻兴奋起来,着手制作自己的伴奏音乐,很快成功了。他们兴高采烈地分享着成功的喜悦,准备开始录制歌曲卡拉OK。
反思:早说会有这样的效果吗?以往的教学中,为了避免学生走弯路,我总是在学生动手之前将学生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加以讲解和强调,然而学生似乎并不领情,往往在实践中遇到此类问题仍然不会。究其原因,在真正遇到问题之前,学生没有产生强烈的学习需求,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效果自然打折扣;而当他们真正遇到困难时,现实中的问题引发了学习的需要,学生急需学习相关技术来解决问题,这时教师适时的点拨和指导,无异于雪中送炭,学生自然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应用。可见,需求是他们学习技术的原动力,挖掘技术需求,体现技术价值是引导学生学习技术、应用技术的有效途径之一。
片段二:变调
第三小组正在录制他们的音乐短剧,由于组员是清一色的男生,由一位男生扮演剧中女生角色,生4捏着嗓子,拿腔做调地装女生说台词,累得够呛,可总是不像,引得周围的学生哄笑。
生4:老师,我们能向其他组借一个女生吗?
师:(走过去)为什么?
生4:我们组都是男生,没人能读女生的台词。
师:那不必了,可以将男声变成女声。
生4:是吗?怎么变?
师:想想男女生声音的频率、音调的特点,用变调器试一试。
生4:老师,您就告诉我们吧。
师:你们自己试试吧,很简单的。
第三小组的学生带着疑问开始探索变调处理。反复尝试之后,终于变调成功。生4改变了做法:先正常读了自己的台词,然后利用变调器将录制的声音变为女声,轻轻松松完成了任务。同时,这个小组变调成功,激起了其他组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纷纷向第三小组请教如何变调,于是第三小组的学生当起了小老师,与同学们分享着自己的成果。又有几个小组的学生尝试将变调技术用于自己的作品,制作了模仿秀等。
反思:在信息活动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是不是要解答所有问题?我想不必,从需求出发学习技术不一定是向教师学,还可以自己学、向同学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给出问题的答案,就结束了学生的认识求索过程,有时让学生成为问题的解决者可能更为可取,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获得的知识和方法会掌握得更牢固、更具有运用的空间和价值。例如,男女生声音的频率、音调的特点及相关知识,在前面讲声音的基本知识的时候曾经提到,学生切实体会到了知识在技术运用中的实际作用,将知识与技术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了。
第一小组的学生正在录制配乐诗朗诵《仰望星空但见流星划过》,生5又读错了词,组内同学失望地停了下来,埋怨声一片。
生5把耳麦摔在桌子上,垂头丧气地坐回自己的座位。
师:别着急,慢慢来。
生6:老师:我们都录了好几遍了,他总出错,大家还得重录。
师:(转向全体学生)通过音频的编辑可以弥补前期录音中的很多缺憾,教材第三章第二节讲了具体的操作方法,请大家利用教材学习音频编辑的技术和方法,进一步完善你们的作品。
一些学生翻开了教材,开始学习音频编辑技术,并尝试应用于本组的作品中。第一小组的学生又忙碌起来,过了一会儿,生5兴奋地叫着“OK”,做了个成功的手势,组内其他学生也带着满意的笑容欣赏起他们的作品来。
师:问题解决了,怎么解决的?
生5:我将读错的那句重录了一遍,然后删除了读错的那一段,插入了新录的内容。老师,你听听,根本听不出来了。
生7:大家听听,这是谁唱的?(他在作品中加入回响后,所有的声音变得模糊不清了)
师:加回响效果了?
生7:对。
师:为什么要做成这样的效果?
生7:我也不知道,加了回响效果就这样了。
诗朗诵伴奏范文3
选择健康,选择起点,选择朋友,选择一本书。
你选择你的未来,旅途,仕途,前途,宏图。
吗?我选择一本书。
理由呢?没有理由。
如果有一把清亮的好嗓子,也有不惧场的好性格,还有喜欢诗的好品味,那么这样的人,定会喜欢朗诵诗。
有多少人呢?依照波兰女诗人辛波斯卡对生活里喜欢诗的人的统计——“倘若不把每个人必上的学校/和诗人自己算在内,一千个人当中大概会有/两个吧”——喜欢朗诵的人,一千个人中大概会有一个吧。
喜欢朗诵的这一个,把诗当做心爱的小孩一样对待:目光抚摸一遍加一件小褂,手誊抄一遍再添一件外套,可是还嫌不够,还要朗诵出来,用声音的大衣将它严实地裹住才能放心地拥它入怀……
当邮差马里奥第一次听到诗人聂鲁达朗诵那首关于大海的诗时,他就晕了,好像一只小船在诗人的词语中颠簸,被诗打动的马里奥背下聂鲁达的所有诗句之后,终于鼓足勇气向心爱的姑娘表达:“你的微笑犹如一只蝴蝶展现在脸庞”、“我没有时间来赞美你的头发,我应当一根一根地数,一根一根地把它们赞颂。”……可见,高声朗诵是因为心底的爱潮汹涌着,漫过了咽喉的堤坝,只能开口成诗。
有些人喜欢朗诵诗,这样面对陌生人时,可以迅速搭起沟通的桥——一行诗不就是一节阶梯吗?史蒂夫·乔布斯正因为在麦金塔的仪式上,开宗明义地诵读鲍勃·迪伦的歌诗《时代在变》——‘此刻的失败者终将胜利/因为时代在变’,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树立起反主流文化的斗士形象。
“读者教会诗人怎样写诗,诗人教会读者怎样读诗”。在朗诵时加入音乐——这不是帕蒂·史密斯的首创,艾伦·金斯堡早就喜欢边朗诵边用吉普赛人的小手风琴伴奏,但帕蒂是走得更远的那一个,1971年在她的首次个人诗歌朗诵会上,强悍的电吉他协助帕蒂在“书面语言中注入摇滚乐的迅猛和正面进攻”,朋克摇滚桂冠诗人辉煌诞生。
有些人喜欢朗诵诗,北岛戏言:“朗诵给诗人提供了证明自己不聋不哑、免费旅行和被世界认知的机会”,在《朗诵记》一文中,北岛生动描述了诗人郭路生的朗诵:“……他起身,拉拉褪色的制服,‘请提意见。’他用舌头把活动假牙安顿到位,清清嗓子。念完一首,他谦逊地笑笑,‘能不能再念一首?’声音虽抑扬顿挫,但相当克制……”对于常年住精神病院的郭路生来说,朗诵是治病的一味药,而更多的人依靠朗诵他创作的诗句,找到将“个人的忧郁痛苦向英雄般的勇气和乐观精神转化”的动力。
与朗诵诗比起来,我更喜欢听诗朗诵,只要不是用北岛所谓的“革命读法”,“把杀鸡宰羊的声音与触电的感觉混在一起”;不是用苗炜所说的“浪诗”法,酒吧里的杂铺朗诵会让朴实的诗也轻浮起来;也不是用字正腔圆的“播音腔”——用这些“假嗓子”朗诵,怎能让人听到诗的真声音?!
一开始,我和诗人于坚一样,不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会喜欢朗诵诗?于坚认为诗歌应该是无声的,“当诗歌不再沉默,喧嚣起来,诗歌很快就会被用罄。”他曾断言:“朗诵,是诗歌的断头台!”但诗人沈浩波后来吐槽:于坚“朗诵不行,朗诵起来呼哧带喘的”,他说有一次在丹麦听翟永明朗诵一首关于艾滋病的诗,虽然声音很小,但现场效果非常好,所以认为只要用真心朗诵诗,就能打动人。
有谁也对我说过这样的话来着?远在读大学时,我也极喜欢诗,特意加入系里的诗社,那时有一个大本子在我们的手中传来传去,谁有新诗问世就抄在上面,各具特色的字体就像南腔北调的乡音,无声地朗诵着那些用青春写就的诗。只这么静静地创作着原本挺好的,可有一天社长却决定让我们去参加学校举办的诗歌朗诵大赛。
我反对!平日里站起来发言都会声音颤抖,当着全校师生的面朗诵诗,那还不得要了命?!坚决不行!社长调动起三寸不烂之舌劝我:“你不用高声大嗓的,你的声音很有女性特质,包括你平时捋一下头发的动作都很女性,放心,你只要用平时的样子念出那首诗,就行!”于是,糊里糊涂地,我被送上了“断头台”。
当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舞台中央,面对那些坐在黑暗中的黑色的脸时,心里哀嚎一声:妈呀,好像丧礼现场!快让我死了得了!可是,已没有退路。
那天,我硬着头皮朗诵的是自己在课堂上偷偷涂鸦的诗作《纸鸟》,写的时候心里充满了莫可名状的温柔,可在现场用颤抖的声音将它念出来,听上去那只鸟正在被拧着脖子,就要断了气。好在那是一首小诗,匆匆结束之后,我跑下台。
不出所料,评委给我打的分数一路是低、低、低,直到倒数第二个评委举起牌——接近满分!不过,窃窃私语的涟漪还未散尽,我就被利落地踢出局。
诗朗诵伴奏范文4
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一段时间。每个班里都会选送几个节目,先在学校汇报演出,然后再去中心小学进行文艺汇演,所得的奖项无非就是奖状、铅笔及文具盒之类的。虽然把那荣誉看得挺重的,但更多的是大家从中找到了乐子。快板是自己制作的,还有的就是笛子、口琴,再就是有脚踏风琴伴奏,算是最美的了。当然啦,大多是诗朗诵、大实话……两三个人拿着酒瓶子,瓶子上贴着提示词,瓶子里放进几个沙石子,一摇一晃当伴奏之类的节目。
要是到中心校去汇演的,那一般都是有着表演天赋的小伙伴,没有演出服装,用老师们批阅作业本的红墨水给染个红脸蛋就很美了。但是,他们在排练过程中,几乎我们都记住台词了,我们没有露脸的机会可以回家演给弟弟妹妹看。距离中心校七八里地,我们怀里揣着妈妈给烙的葱油饼,跑着上路了。
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已经被时光引领着由少年步入了中年,童年时期的欢乐永远成了过去时。社会在突飞猛进地发展,各种适合孩子们玩耍的电子玩具应运而生。然而,他们快乐吗?答案是: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学生是不快乐的。
前段时间,新京报记者曾经做过一份“京报调查”:导致孩子不快乐的因素排在前三的分别是“家里孩子太少,缺乏小伙伴”“父母工作太忙,顾不上陪孩子”“学习压力太大,作业太多”。有83.6%的中学生父母要求孩子考前15名,很显然这是大多数学生都无法实现的目标。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越高,一旦实现不了,就是失望越大。
目前,我正从事一线的教育教学工作,每天和孩子们打交道,我最了解孩子们不快乐的根源所在,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学习压力太大、父母要求太高。家长还说呢,自己早年读书的时候,没有今天这么好的学习条件,只顾得玩了。他们指望把自己玩的时间,从孩子们身上补回来,让孩子们整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孩子们喊累了,家长就说,把语文放下,换成数学或者英语,再不就是换成钢琴课或者舞蹈课,这样就不累了。
这让我联想到政治经济学上所说的资本家榨取工人剩余价值的两种手段并用,而家长就是通过延长孩子的学习时间,或者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强度。他们不是“榨取”,而是“填鸭”,这能让孩子们快乐的起来吗?有许多家长可不这么想,他们认为给孩子提供了最好的学习资源,孩子们就已经很快乐了。
诗朗诵伴奏范文5
第一个朗诵者是以研究中国古典诗词见长的武汉大学教授陈耀东,他用传统的朗诵方式吟诵唐代词人韦庄的《应天长》。慢悠悠的音调,传达出词中女子愁肠百结的思念之情,打动了在座的中外听众。珀洛夫教授在8月9日给笔者的e-mail 中谈到这次诗歌朗诵会时,特别夸奖陈耀东的朗诵,说:“我尤其喜欢那个教授朗诵的那首唐诗*,真迷人,能听他多朗诵几首就更好啦。”麻省大学北达特默斯分校英文教授、麻省黑人桂冠诗人埃弗雷特・霍格兰在8月28日给笔者发送的e-mail 中,也夸奖说:“我喜爱这次诗歌朗诵晚会的原因之一,是某些中国古典诗歌的激情朗诵,虽然我听不懂诗句,但我欣赏诗人朗诵时肢体语言的传达。这避免了朗诵晚会太西化。”
赫尔辛基诗歌研讨会年会筹委会主席、芬兰诗人利维・莱托热爱并精通语言诗,他朗诵了自己的拿手诗作《话雨》,他用一连串铿锵有力的辅音,嗒嗒嗒地滔滔不绝,令人觉得人在讲话时好像是雨打芭蕉。
非裔美国文学教授和口琴吹奏艺术家斯蒂文・特雷西一面朗诵黑人诗人兰斯顿・休斯、斯特林・布朗和格温朵琳・布鲁克斯的代表作,一面用口琴吹奏黑人蓝调,不断地激起听众的赞美声和笑声。他高超的吹奏技艺非一日之功:14岁学吹口琴,高中时获霍纳全国口琴冠军,在纽约电视台和辛辛那提多家电视台和广播电台演奏。在辛辛那提上大学时,他为辛辛那提公共电视台组织辛辛那提蓝调乐队,负责排演、制作和演奏节目,直至发展到以自己的名义创立“斯蒂文・特雷西和爬行的王蛇”乐队。现任全国“蓝调年”课程顾问委员会中学蓝调课程设计委员会顾问。他现在除了在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教授非裔美国文学外,还发起、组织了多个蓝调和爵士乐队,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并制作成光盘发行。作为白人学者和诗人,特雷西教授终身服膺非裔美国文学教学与研究,出版多部非裔美国文学论著,已经难能可贵,更令人赞叹的是,他以自己的音乐天赋,宣扬和推广美国黑人蓝调。美国诗歌朗诵常常是吉他伴奏,而他用口琴吹奏黑人蓝调来增强他朗诵黑人诗歌的艺术效果,同时也增添了诗歌朗诵形式的多样性。
麻省黑人桂冠诗人埃弗雷特・霍格兰朗诵了具有美国黑人鲜明种族意识的诗篇《一场声势浩大的黑人艺术运动,理论的创造》《自我倒霉的雷克斯美国》和《说什么呢!?》以及风趣的《一切都那么好!》。他怀着黑人种族的自豪感朗诵第一首诗,热情歌颂20世纪六七十年代黑人在美国掀起的一场大规模的黑人艺术运动;他在第二首诗里,愤怒谴责美国政府疏于料理卡特里娜飓风横扫新奥尔良之后黑人灾民的生活安置。霍格兰用30年代兰斯顿・休斯《早安,革命!》的激进情绪写了这首诗,也用激进语气朗诵了这首诗。
为了纪念兰斯顿・休斯(Langston Hughes,1902-1967),马莱斯特学院外语系主任、非洲学中心主任戴维・穆尔朗诵了休斯的《母对子》《骰子》《和平》和《沃尔特・惠特曼》;斯培曼学院英语系主任、兰斯顿・休斯协会前任会长唐纳・哈珀朗诵了休斯的《延期》和《问答》。这次诗歌研讨会的重点之一就是研讨美国哈莱姆文艺勃兴时期重要代表诗人兰斯顿・休斯及其作品,与会的白人、黑人、黄种人学者和诗人都从各自的角度和体验,高度评价这位美国黑人对美国文学的杰出贡献,中国学者因为他在期间访问过上海和南京并见过鲁迅而对他备感亲切。当我们聆听黑人诗人朗诵休斯的诗篇时,尤其聆听霍格兰朗诵以休斯激进精神创作的《自我倒霉的雷克斯美国》这首诗时,我们不禁因他们揭示黑人世代积淀下来的内心创伤而备受震撼。
金斯堡的亲密战友、被金斯堡戏称为他的“精神妻子”、垮掉派后期主要诗人安妮・沃尔德曼朗诵了《部分篇章》《立体声》《全球定位》《亚洲笔记》《快讲女》《皮・肉・骨》等诗篇。她运用唱歌剧似的音调和变化多端的肢体语言征服了听众。使笔者深感荣幸的是,安妮还邀请笔者同台朗诵她的代表作《快讲女》的部分诗行。她朗诵一行英文诗行,我接着朗诵一行译文,速度之快,简直让人喘不过气:
我是一个呐喊的女人/我是一个说话的女人/我是一个有情调的女人/我是一个无懈可击的女人/我是一个有的女人/我是一个柔顺的女人/我是一个穿高跟鞋的女人/我是一个着时装的女人/我是一个开小汽车的女人/我是一个易变的女人/ 我是一个灵活的女人/我是一个戴项链的女人/我是一个戴绸头巾的女人/我是一个一无所知的女人/我是一个无所不知的女人……
安妮以女权主义大无畏的语调,罗列出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女人,对男权主宰的社会发出女人的怒吼,其锐气似乎胜过中国“女子半边天”的气势。
著名语言派诗人查尔斯・伯恩斯坦除了主持这次盛大的朗诵会之外,还朗诵了《责任感》《光阴模篇》《凸起》和《真实的现实》等四首诗。从上世纪70年代起,美国语言诗开始在美国流行,逐渐走进大学校园,现在已经成了美国后现代派时期的主要流派之一,对欧洲的诗歌产生了影响。芬兰诗人利维・莱托在开幕式的主题发言《在非美国的系谱上:语言诗及其影响――以伯恩斯坦为例》中指出,语言诗的诗美学彻底颠覆或消解了传统诗学。他认为我们常人的思维受传媒影响下的语言控制,说话或写诗,往往“言不由衷,词不达意”,其原因是思维受流行语言操控,因此语言诗人主张,设法打破通常语言的束缚对诗人来说显得尤为迫切。这就注定了语言诗没有通常叙事诗的逻辑性,也无通常抒情诗的抒情性,而是打乱惯常的思维逻辑。读者如果不了解语言诗的这种审美取向,就很难欣赏语言诗的美,不会欣赏语言诗的机智、诙谐和风趣。
参加这次朗诵的中国诗人还有谢克强、北塔、董宏猷、向垒、田敬诚、小引、余笑忠、田禾、张执浩、萧映等人。他们亲自登台朗诵,虽然普通话不那么标准,但传达了他们的诗情,加上朗诵形式多样,艺术效果甚佳,博得听众阵阵掌声和笑声。以往在中国举行大型正规的诗歌朗诵会上,常常由电台或电视台主持人代替诗人朗诵,普通话绝对标准,音色也很甜美,但是给听众留下的印象是:自由诗怎么这样矫揉造作?究其原因很简单,主持人不是诗人,无法体会诗中的感情和意境,只能机械地朗读,难以产生诗歌的艺术感染力。美国流行表演朗诵诗。诗歌朗诵在那里成了一种表演艺术,著名的诗人从他/她们的诗歌朗诵中获得的报酬远超过出版诗集得到的稿费。相比之下,中国新诗朗诵艺术远远落后于美国表演朗诵。中国诗人似乎受的拘束太多,总是放不开架势,不能尽情表达。
诗朗诵伴奏范文6
1.丰富学生双休日的活动内容,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使学生过上愉快而有意义的双休日。
2.培养特长,发展个性,让学生走向社会,促进他们素质的全面提高。
活动准备
1.各中队制作“燕子”、“爱心”、“白鸽”、“天鹅”等头饰。
2.排练有关节目:小品、歌舞、诗朗诵等。
3.发动学生收集写“春”的优美词句、好诗,以及有关台湾的小知识。
4.学生参加各项竟赛活动获奖证书。
5.制作一个转盘,把每个同学的学号编在转盘上,中心安装一枚长的旋转指针。
6.准备一个“双休日里我的故事”,可以用各种形式表现。
活动过程
一、举行队会开始仪式。(略)
二、“小丁当”诉烦恼
独白:我是小丁当,心里真烦恼。双休日里,我想做的事很多很多,但爸妈工作忙,没时间陪我出去玩,单独在家真没劲,爸妈还要我成才,双休日里要去参加好几个学习班,真没趣。哎,怎么办?(小丁当一脸愁相)
咦,“双休日”活动小队,去干啥?且让我小丁当摆在后,看个究竟。
三、小丁当看“假日小队”活动
1.“燕子队”拥抱大自然(情境表演)
(在《找春天)的乐曲声中,头戴头饰的“燕子队”队员上)
①找春
队员甲:(唱)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就在我们的眼睛里。
(说)让我们在这山坡上找春姑娘吧!
(众队员有的画春,有的拍春景,有的与蝴蝶共舞……)
②展春
队员乙:(拿出刚画下的绿油油的田野和争奇斗艳的小花图画)“我找到春天了!”
队员丙:春天在这里!(拿出拍摄下来的柳树冒新芽的照片)
队员丁:“春天在我手里!”(手执迎春花)
(众队员兴致勃勃地展示春的礼物)
③赞春
队长:看着这绿树、红花,我不由得想起了“万紫千红才是春”这句诗!
众队员七嘴八舌地说:
A.泉水叮当,那是春姑娘的笑声。
B.微风轻拂我的脸,那是春姑娘的双手。
C.“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队员们你一言,我一语。山坡上一片欢声笑语。)
小丁当看着这一切,不禁脱口而出: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处,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枝花。(他边走边说:)原来我也可当诗人!呀,那一队手捧鲜花,肩扛扫把去干什么?(“爱心队”在(学雷锋)乐曲声中上)
2.“爱心队”给孤寡老人送温暖(小品表演)
一队员扮老奶奶:望着明媚的阳光直叹息:多好的阳光,该晒晒被子、打扫院子啰!可我这把老骨头,不中用了!(自怨自叹)
众队员上:奶奶,我们来看您了!
(七手八脚地忙起来,打扫院子、擦桌、晒被子……)
队长把鲜花献上,给奶奶捶背,并提议表演节目给奶奶助兴。
表演歌舞《学雷锋》。
奶奶:谢谢,谢谢孩子们。
(在“再见”声中“爱心队”退场)
小丁当:真是了不起,家中的“小太阳”会关心帮助别人,我得向他们学习。小丁当嘴里轻哼着:“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走向前方) 3.“白鸽队”说台湾盼台归
①说台湾
队长:伙伴们,又一个朝气蓬勃的春天来到我们中间,今天我们相聚一块,来说说有关台湾的小知识。
队员甲:台湾岛是一座美丽、富饶的宝岛,是我国的第一大岛。
队员乙:台湾岛鲜果四季不断,出产最多的是香蕉和菠萝,有“水果之乡”的美名。
队员丙:台湾岛上树木繁茂,是著名的“绿色宝库”。
队员丁:台湾有著名的日月潭和阿里山,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前去观光。
众队员:配乐诗朗诵《我知道的台湾》(乐曲:《阿里山的姑娘》)
②盼台归
队长:现在香港、澳门在邓爷爷“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已回到了祖国妈妈的怀抱,只有台湾还被一湾海水相隔,我多希望能去台湾,请台湾的小朋友做向导去看看日月潭,爬爬阿里山。
队员甲:是啊,我也想啊!还可以把台湾小朋友请来,我们带他们去看看天安门城楼,爬爬万里长城
队员乙:会有那么一天的,让我们放飞“白鸽”风筝,带去我们的祝愿吧!
(众队员放飞风筝,抬头遥望……)
小丁当:(嘴里喃喃自语)小白鸽,快飞吧,随风飞到台湾岛,邀请朋友来看看,祖国祖国真美好!
4.“天鹅队”施才展艺
队长:我们是“小天鹅”艺术假日小队,每个队员决心学好歌舞、书画,争当小小艺术家。看:这是两年来队员取得的成绩。
(众队员有的展示获奖证书,有的现场绘面,有的写毛笔字,有的演唱歌曲《多么快乐》,有的给歌曲伴奏,有的队员随着歌曲翩翩起舞……)
乐曲声快结束时,小丁当上台边看边说:全国双龙杯绘画一等奖、市少儿舞蹈二等奖、县卡拉0k比赛赛一等奖……真棒!
(学生齐:棒!棒!棒!我们都棒!)
“天鹅队”队长:同学们,我们大家都很棒,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转盘转转转,(出示转盘)每个同学的学号都缩在转盘里,只要旋转转盘,转盘一停,“指针”指向谁的学号,谁就说说“双休日里我的故事”好不好?
(众学生:好!)
同学们玩转盘游戏,用各种形式说双休日里的故事。(气氛达到)
四、小丁当谈感受
小丁当:看了双休日假日小队活动,我的烦恼全跑光了,心里真舒畅。回去我得把看到的活动讲给爸妈听,还要把我班的同学组织起来成立活动小组,让每个小伙伴都过上快乐的双休日。
(全体队员拍手,集体朗诵《双休日里……》略)
五、大队辅导员讲话
轻松、自由、快乐的双休日为我们每个队员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创造了活动的历台,有的队员寻找大自然中的乐趣,有的献爱心学做人,有的看书增长知识,还有的苦练才艺,培养特长,都过得很充实,也很开心。我希望今后我们大队每个队员的双休日过得更快乐、更有意义!
六、呼号退旗,宣布活动结束
活动的巩固延伸
1.回家把活动情况讲给家长听
2.定用举行双休日成果展
活动意图说明
一、提供模式,给予示范
实行双休日后,学生的休息又多了一天。这本来是件令人高兴的事,但是事实上有的学生被关在家里做作业,有的学生被送去进入各种学习班,还有的学生无所事事。当前,“减轻学习负担,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是有志之士的共识。如何让学生在双休日里过得充实、开心、有意义?故设计“快乐的双休日”主题队会,旨在给予困惑的学生提供活动模式,丰富儿童双休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