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课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小学课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小学课程

中小学课程范文1

中小学课程的基本着眼点应该是学生素质的发展。因为:第一,个人美好生存的首要条件是自身的素质;第二,社会发展、繁荣、和谐的首要条件是社会成员的素质;第三,素质发展本身也是重要的内在目的,因为人都希望自己素质高;第四,我们现在较普遍地认识到教育要“以人为本”,而人并不是空洞的躯壳,人的基本内涵是人的素质;第五,基于上述四点和教育的本质特征,中小学教育的基本宗旨也应该是发展学生的素质。这里的“素质”取广义,指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特征,既有先天的成分,也有后天的成分,主要包括性格、价值观、知识、技能、智力、学习力、创造力、实践能力、身体素质等。

人的素质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基本素质,这些既是其他素质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终身直接起根本性作用的素质,主要包括性格、价值观、智力、身体素质等;二是学科素质,主要包括内化在个人身上的各个学科的知识、技能和研究方法等,如数学学科中的知识、技能与研究方法;三是综合素质,这是基于各种基本素质和学科素质等的综合,主要包括学习力、创造力、实践能力、职业关键素质、跨学科的知识技能和研究方法等;四是特殊素质,这是适应特殊情境之需要的素质,如野外逃生能力、书法特长等。

中小学课程整体结构,应该兼顾这四个层次的素质发展。在此前提之下以促进基本素质和综合素质发展为重心,主要理由是:第一,就总体情况而言,人成功与幸福、人对社会的贡献,最主要的是取决于其基本素质和综合素质;第二,基本素质和综合素质是可以训练的,可以通过训练而获得更好的发展;第三,基本素质和综合素质都需要及早的训练;第四,至于学科知识、技能和研究方法,在中小学阶段,一般只要学习最基本的部分即可,比较高深的学科知识、技能和研究方法,放在大学和大学之后学习,效率会更高。因此,我国中小学课程的结构,需要整体转变。

这种转变的基本目标是,逐渐构建一个新的课程体系,这个体系以促进学生素质发展为基本导向,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其中重点是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完整发展。因此,这个课程体系应该完整地包含基本素质课程、学科课程、综合素质课程、特殊素质课程这四个层级,其重心应该是基本素质课程和综合素质课程,份量居第二的是学科课程,份量居第三的是特殊素质课程。当然,这个体系应该是多元化和弹性化的。

无疑,这一转变的实现需要较长期的努力。目前,校本课程是实现课程整体结构转变的一个突破口。通过教学改革,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可以大幅度提高,因此学生除了学好国家课程之外,还可以学习较多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就可以以基本素质课程和综合素质课程为主了。基本素质训练和综合素质训练,有集中的一面,即在专门的课程中实行专门训练;同时,可以适当地渗透于学科课程。基本素质课程可包含性格发展指导课程、智力训练课程、价值观课程、身体素质课程等领域,每个领域下面可以设若干个课程门。例如,笔者领导的团队为河南一所小学开发了多元智力课程。综合素质课程,可以包含学习力课程、创造力课程、实践能力课程、职业关键素质课程等领域,每个领域也可设置若干个课程门。例如,笔者指导和主持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发了创造力训练课程。

中小学课程范文2

关键词:课程领导 角色 问题与建议

一、引言

新课程改革实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课程领导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对课程领导中出现的问题,Glattom将其归为不清楚课程领导的性质、缺乏时间、校长似乎未获得专家学者方面的协助三类。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参与学校课程发展的程度、在课程领导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校长的领导能力、与教师的关系等问题,缺乏应有的研究和探讨。而这又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设计问卷进行调查,以提供进一步研究之参考。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被试的选择

问卷调查对象涉及甘肃、宁夏、内蒙古、河南、广东等5省的小学、初中和高中的772名教师,其中男教师293名,女教师373名。调查的样本学校分类见表1。

(二)研究工具

研究小组经过多次讨论,设计问卷初稿,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并修改。经反复的试测和修订,问卷本身具有较好的信度水平。正式调查之前,对所有调查人员进行相关培训。问卷采用团体填写的方法,保证了很好的效度。

此外,我们在问卷调查的同时,还对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以便更好地了解教师内心的真实世界,包括他们的价值观念、情感体验和行为规范。

(三)数据采集与分析

本研究采取集体施测的方式,收集到的数据在SPSS for Windows(13.0版)上录入并进行统计处理。研究中,主要运用了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校长的角色定位

课程领导就是课程领导者和教师在校内围绕课程问题讲求共识的互动过程,其间既关注教师和课程领导者的参与、决策和发展,也关注学校的情景因素对于教师参与课程领导的影响。调查中我们发现,有37.1%的教师认为校长最应该扮演的角色是组织管理者;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有45.7%的教师认为校长扮演的角色是组织管理者。这种角色的定位,一方面反映了教师认知上的缺陷,是我们传统科层式官僚体制“监控”、“管制”的再现;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现实中校长仍没有实现从教学管理者走向课程领导者的角色转变。

(二)校长的课程领导水平

校长的课程领导是国家、地方、学校课程领导的中介变量,其最终目标是达成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以及课程品质的提升。低层次的课程领导模式会使整个学校气氛趋于紧张,教师有苦无处诉说,只能在压抑的氛围中机械地履行角色内行为,很少有创造性、主动性行为的产生,教师的智慧资源就处于休眠状态难以激活,学校课程的防止也依次缺少应有的一股动力。因此,校长课程领导的理念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课程领导的整体水平。通过对66名校长的调查,我们发现,在对“您认为学校课程领导应做好的工作”一项的问答中,有44.6%的校长认为应培养一种支持课程改革的文化与氛围;而在影响新课程改革的最主要因素上,有35.2%的校长认为在于教师的素质。就目前校长对课程与教学的领导方式来说,调查结果表明有30%的教师表示不满意。转贴于

(三)教师的认知水平

教师的认知水平是教师基于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经验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相关问题的认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价值判断。教师认知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自身课程领导的能力,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课程领导的角色和任务。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教师认为学校课程领导中最大的困难主要集中在教师缺乏课程开发的专业技能(20.8%)、学校的资金设备等资源不足(18.1%)、教学任务重因而没有时间(31%)三方面。另外,30.2%和36%的教师分别认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推动和教师的课程实施与课程改革效果相关。从这几项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认知水平还是相对较高的,能从自身和外部环境两方面来寻找影响课程领导的主要因素。从外部环境来说,解决这一困难的主要,方式是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从教师自身角度来看,目前提高教师素养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教师培训,而且是高质量的教师培训。调查表明,参加培训在4次以下的教师占到教师总数的62.2%,而其中又只有6.2%的教师参加了国家级培训。由此可见,高层次的、高质量的教师培训在我国现阶段所占的比例依旧很低,而大部分市区级的培训只是流于形式,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四)教师的参与程度

校长的课程领导,直接决定了教师课程领导的权限。所谓教师课程领导,主要是指教师能为学校课程的设计、开发、实施提供相关建议,并最终落实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几乎所有的研究结果都表明,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课程规划和设计工作,不仅会影响到课程设计的结果,而且也会影响课程实施的进程。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的程度普遍较低,除营造学校文化之外,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的程度都不足10%。同时,有近70%的教师认为学校的发展目标是由校长确定的。另外,教师的参与程度在很大程度上还受教育评价方式的制约。积极的评价方式,有利于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也有利于教师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是课程领导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76%的教师认为“升学考试制约着课程改革的落实”。

四、建议

(一)转变校长的角色定位

校长只有正确地进行服务性角色定位,才能使自己彻底实现从“官本位”向“服务本位”的转变,有助于民主、博爱、团结、创新的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教学与研修一体化,发挥教师的潜力。

(二)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学的教育投资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资金设备的不足,已成为制约课程领导的主要因素之一。鉴于目前我国中小学的地域差异性、教育投资布局上的不合理性以及资源配置上的不公平性,在以政府拨款为主的同时,应把适当的集中和分散管理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的地区,采取不同的方法。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因不存在经费紧张等问题,可仍实行原来的体制和办法,义务教育经费仍由县、乡共管,充分发挥乡财政的作用。在经济不发达或落后地区,则采取相对集中的管理体制,义务教育经费林应由县财政统筹管理、调配,直接安排给其下属的各个学校,以防止被中途截流或挪用。

(三)进一步给教师赋权增能

中小学课程范文3

这次会议,主要是总结交流近年来全市中小学课程改革与教学工作经验,安排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深化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工作任务。刚才,几位校长代表作了典型发言,他们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对事业的追求和奉献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高峰同志在讲话中深入分析了我市课程改革和教学工作情况,肯定了取得的成绩,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要求,这些意见我都同意,请大家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根据局党委研究的意见,就新形势下如何做好课程改革和教学工作,我谈几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新形势下推进素质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是要正确认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实施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是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教育。“应试教育”是指违背教育规律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做法。当前仍然有人认为,素质教育只是一种美好理想,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现状相差很远,搞素质教育是好高骛远,搞应试教育才是脚踏实地;还有人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要取消考试,就不能谈考试成绩,不能讲升学率。这是两种极端的认识,对此,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第一,实施素质教育是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必须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第二,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让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教育,也是能够提高升学率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并不反对考试,也不反对强调升学率。素质教育是提高质量的根本措施和最大保障,把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及提高升学率对立起来是错误的,离开素质教育谈教育质量是片面的教育质量,离开人才培养谈素质教育是空洞的素质教育。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以“素质教育质量效益双高”工程为总抓手,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都要按照省市统一部署,高举素质教育的旗帜,从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高度,认同素质教育的理念,确立起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按教育教学规律办学,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要正确把握规范办学和传承创新的关系。省教育厅自2008年严抓规范办学,重点规范课程管理、作息时间、双休日节假日、作业量和考试行为等等。这些措施遵循教育规律,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规范办学行为已经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自觉行为,我们必须继续坚定不移、旗帜鲜明地抓好落实。没有传承就割断了发展的根基,没有创新就失去了进步的动力。在规范的同时,我们必须善于传承、勇于创新。规范办学行为,是规范过去存在的一些不规范的做法,规范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符的行为。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积累了很多有效的做法和经验,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应当进行认真梳理,凡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能够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做法,就要很好地传承下去。近两年来,个别县市区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出现了下滑的趋势,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过去好的经验和做法没有很好地坚持下来,二是在新的形势下没有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造成责任意识下降、管理放松、评价激励机制丧失功能。在规范和传承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要不断强化改革创新意识,在发展思路、机制体制和办法措施等方面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三是要正确把握好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关系。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的教育。但在强调全面发展的同时还要强调个性发展,因为个性发展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飞跃。每个孩子的思维特点是不同,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学校和老师在“差异”的前提下因材施教,学校才能有特色,学生才能有个性。特别是高中学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大特点,就是以模块化的课程结构来满足不同发展需求的学生的选课需求。如何组织实施分班教学、走班教学,如何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培养和发挥学生个性特长,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有效的教育,实现最理想的结果,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需要我们认真探讨和积极实践。

中小学课程范文4

【关键词】大中小学 德育课程体系 若干思考

大中小德育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可以有效地提高德育课程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落实学校的德育教育逐渐受到重视。德育教育作为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的始终,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有效衔接可以有效地促进德育课程的开展。

一、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可以有效地提高德育课程的整体效果,有助于德育根本目标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顺利完成。德育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但是由于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衔接不完善,导致德育课程的开设受到众多的影响。当前德育课程体系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中小学德育目标不清晰

目前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目标设置并不十分清晰,其目标未能充分体现大学、中学和小学的特殊要求,导致德育课程各阶段的教育目标衔接并不合理。小学德育课程的目标主要是培养“五爱”新人,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的行为规范,为成为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奠定良好的基础。中学德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在小学德育目标的基础上增加了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培养,提高中学生的思想觉悟。大学德育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人,培养新时期的四有新人。纵观大中小学的德育课程的目标就是培养四有新人,其具体的每一个阶段目标并不十分清晰,这给实际的德育教学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二)大中小学德育内容不合理

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内容存在一定的重复和脱节的问题,目前大中小学开设的德育课程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如果仅仅是通过这两种课程进行大学、中学和小学的德育教育,其内容难免会存在一定的重复性,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德育课程并不一定需要通过专门的思想政治课进行,大中小学课程中其他课程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德育内容,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这些教学资源往往被忽视,德育内容十分有限,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衔接的若干思考

德育课程贯穿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工作中,但是由于大中小学的德语课程体系衔接不合理,导致德育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德育教学目标未能有效地实现。今后需要进一步完善大中小学的德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德育课程的重要性,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制定相对完善的德育目标

不同阶段的德育课程具有自身的特点,由于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具有各自的特点,德育目标的制定需要符合学生发展的心理特点和规律,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德育课程目标。当前大学,中学和小学的德育目标缺少差异性,德育目标作为德育课程开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对于提高德育课程的教学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德育目标的设定中不仅仅需要由最高目标,同时还需要设定一定时期的具体目标,小学阶段的德育课程应该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启蒙教育,应该注重行为示范,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定出相对清晰和具体的德育课程目标有助于今后德育课程的开展,为德育课程指明了方向。

(二)完善德育课程内容

德育课程内容对于德育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内容并不十分完善,一些学校的德育教学资源十分有限,仅仅是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行德育教育,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今后德育课程内容的完善过程中需要结合大学、中学和小学不同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特点进行知识的讲授。中学德育课程内容要在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基础上,结合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学生的文化生活进行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大学德育课程中主要是结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要核心价值观等理论培养学生运用这些理论对于社会的理解。大中小学的德育课程内容比较单一,往往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但是德育课程教育并不仅仅是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其他课程中也渗透着相应的德育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其他课程或者是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实践,进行德育教育,充分发挥丰富的教学资源作用,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三)完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

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德育课程的重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由于教学中缺少完善的德育评价机制,导致德育教学工作并未能有效地落实。今后需要重视德育教学,构建大中小学相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教育评价体系作为衡量德育教学的重要标准之一,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通过多方面的角度去观察学生和评价学生,更加公平地体现出德育教学效果。

结语

德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衔接不合理,导致德育教学并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今后德育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实现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中小学课程范文5

[关键词] 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 课程意识 从“汉语文”到“汉语” 解读 建议

近些年来我们注意到,面向少数民族中小学生,沿用已久的汉语文课程的称谓,正在发生着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在1999年出台的《中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2002年出台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大纲》和2006年出台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中,“汉语文”这一称谓已经不复存在,而以“汉语”代之。其间,人民教育出版社帮助西藏等藏族地区,编写了从小学至高中全段的《汉语》教材和相应的教师教学用书,并正在着手开发相应教学资源。那么,在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沿用已久的汉语文课程的称谓,为什么要发生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这个转变又意味着什么呢?

一、课程称谓之变的内在原因及其意味

从学科论角度来讲,“汉语文”,按叶圣陶先生的说法,可以理解为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的合称,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一门中小学课程。WwW.133229.cOm在这个意蕴层面,用它指称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也未尝不可。不过,为了把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文课程和教学,与全国普通汉语文课程和教学区别开来,把“汉语文”改称为“汉语”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在课程与教学论层面有着更加深刻的意蕴。从现有研究来看,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文课程的称谓,发生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首先,主要是基于对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性质的认识和确定,即对少数民族中小学生汉语文课的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其次,是基于对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现状的认识,这就是,在以往的汉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具体的教学,还是考试都笼罩在以汉语为母语的全国普通语文教学的阴影之中,“很多时候是按照把汉语作为母语教学的路子走的,并没有从第二语言教学这一根本点出发,真正体现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特点。”[1]所以,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总的来说是基于第二语言教学观的确定。用“汉语”这个称谓取代沿用已久的“汉语文”称谓,进一步确认和巩固了汉语是我国西藏等地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第二语言,对他们的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第二语言教学观。

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在第二语言教学论的视野中有着深刻的意蕴。如果将其放在现代课程论的视野中,结合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实践和现状,对其予以审视和解读,则其意义更加深远。“汉语文”与“汉语”,虽然其基本的内容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但是它们是属于同一语言的不同教学门类,正如吕必松先生在给王魁京先生的《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研究》一书所做的《序言》中说:“汉语作为第一语言教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汉语和其它语言的双语教学,基本的教学内容都是汉语,它们之所以属于不同的教学门类,就是因为教学对象不同。这些不同的对象对同一种语言的学习和习得规律不同。”[2]再者,把“语文”进行多义解读,例如,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章、语言文化,虽然在本质上它们仍然是汉民族的语言,但是它们各自所强调的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既然如此,那么把它作为一门中小学课程,面向汉语为母语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不同教学对象,就应该在课程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的选择等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长期以来,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对这一点把握得不是很好。例如,许多教师在少数民族高年级学生是否需要学习文言文这一问题上见仁见智。在母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教学对学生汉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十分有意义,但是,由于文言文的时代性特点,如果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少数民族学生对现代汉语还掌握得不够好的情况下,就对学生进行文言文教学,肯定是不合适的。那么,少数民族学生是否需要学习文言文,如果要学,什么时候学,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就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这些问题也只有经过研究,才能明确,而不能凭借某一方面的原因而作出臆断。所以,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在第二语言教学层面上的教学意识的确立,更是对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在课程层面上的课程意识的要求。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所谓课程意识,通俗地讲就是 “为什么教学”和“教学什么”的意识,而教学意识是“怎样教学”的意识。可以说,从“汉语文”到“汉语”强调的是“什么知识”或者说“哪些知识”,对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汉语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最有价值的一种课程意识。现代课程和教学的实践,也早已证明没有课程意识要对教学进行深刻的变革是不可能的。因为对“为什么教”和“教什么”的理解不同,对“怎么教”自然也就不同。林林总总的知识浩如烟海,什么知识最要紧?什么最有价值?这是课程理论中最基本,也是最深刻的一个问题。2006年教育部出台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可以说较好地回答了上述问题,并为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个科学的依据和参考。人民教育出版社为西藏等藏族地区编写的从小学到高中全段的《汉语》教材,也为西藏等藏族地区汉语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平台。

二、课程称谓之变的外部原因及其意味

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课程称谓的转变,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系统自身完善和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全国普通汉语文课程的发展对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发展的一个启示。

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随着当代教育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心和反思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实践,提出了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进一步规范化与科学化的问题。结合西藏地区中小学校汉语教学的实践来说,我们认为如果处理不好课程层面的问题,教学层面的问题可能无法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例如,在西藏地区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藏族班的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有的学校使用区编的《汉语文》教材,有的学校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国统编《语文》教材,有的学校也开始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近编写的专供藏区学生使用的《汉语》教材。这一现象说明,一些少数民族中小学校的汉语教学,还缺乏规范,对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和教学的性质特点,还缺乏科学的认识和把握。所以,如果能够着手系统解决课程层面的这样一些问题,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将更加规范和科学,汉语教学的质量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并能够为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改革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

在过去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都笼罩在全国普通汉语文教学的阴影之中,从教材选用或编写到教学模式,都是沿着汉语作为母语教学的思路走的,忽略了汉语是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这一客观事实。进入二十一世纪,全国普通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汉语文课程的特点。而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如果不把汉语这一最基本的语言工具掌握好,那么汉语的人文性这一特点的落实也就无从谈起。所以,从“汉语文”到“汉语”,与其说是“转变”,不如说是对汉语是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汉语课程的工具性,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首要的、根本的属性这一特点的坚持。可见,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课程称谓的转变,也是全国普通汉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促使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必须保持自身特点和属性的结果。这也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在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必须树立课程意识,进行汉语课程改革,才能使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走向规范化与科学化之路,最终走出具有一定特色的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之路。

经过上述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课程称谓之变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的分析与解读,可以看出课程意识的树立,对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进一步的规范化与科学化的重要意义。当然,课程意识有更深刻的内涵和更广泛的外延,而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体系的问题,这里不准备进一步论述。借用“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我们认为,树立课程意识,在当前的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总的来说,就是要树立课程建构意识,在汉语教学中根据实际状况,把握和落实2006年出台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从课程标准的要求出发,根据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汉语学科的特点,准确把握学习者特征,进行汉语教学设计,开展汉语教学。

三、几点建议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语室王本华老师说,从“汉语文”到“汉语”,是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发展。但是,观察目前个别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实践,可以发现,这种理念的“更新与发展”,并未普遍发生在少数民族中小学校一线的汉语教师和相关的教学管理人员当中,可见这种理念的“更新与发展”并不是结果,而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为了使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进一步走上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发展之路,加快从“汉语文”到“汉语”的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发展,促进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课程意识的树立,提几点相关建议。

(一)统一认识,更新汉语课程和教学的理念

目前在一些少数民族中小学校,一些教学管理人员和汉语教师,对少数民族中小学生汉语课程和教学的认识还未完全到位,甚至还存在较大的分歧。虽然,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和教学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确,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或许是受多年的汉语文教学的思维定势的作用,许多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困惑。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和汉语教师必须统一认识,尽快更新汉语课程和教学理念。

(二)统一汉语课程的称谓用语

目前,虽然在教育部出台的有关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的相关文件中,开始以“汉语”这一称谓取代了沿用已久的“汉语文”,但是对课程改革和教学具有重要导向作用的高考试卷中,我们却发现仍然保留着“汉语文”这一称谓。而且,在少数民族中小学校中,“语文”“汉语文”“汉语”本来就因为教学对象的多样化,可能具有不同的指向和意义,但是这些词语的使用,却并没有被严格区分开来。在实际工作中,用语上的模糊往往容易导致人们认识上的混乱,所以我们希望尽快统一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的称谓用语,使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的改革和实施尽快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之路。

(三)大力推行和学习《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

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课程意识的树立,应该以执行《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为切入点。《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对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进行了全面科学地把握,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依据和目标。那种脱离课程标准,用什么教材,就教什么教材,以“教教材”为目标的汉语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和教学发展的需要了。

(四)选用合适的汉语教材

就西藏地区来说,目前人民教育出版社为西藏等藏族地区编写的《汉语》教材,应该是依据《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编写,体现汉语课程最新理念,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状况,最具针对性,最适合这些地区汉语教学的汉语教材。实践证明,如果教材选用不当,不仅会增加师生的教学负担,而且会挫伤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后果是十分有害的。

(五)坚持“文质兼朴”的教材选文标准

“文质兼美”一直是汉语文教材强调的选文标准,但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材的选文标准,我们认为应该坚持“文质兼朴”。一段时间,一些少数民族中小学校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国统编教材,结果教材中大量的文学作品类选文,不仅增加了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少数民族中小学生汉语教学的难度和负担,而且极容易使语言课变成文学课,进而偏离了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目的。为了能使教材通过选文起到扩展学生汉语积累,进而让少数民族学生学会听说读写,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我们认为,汉语教材的选文应该以“文质兼朴”为标准,多选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实用文,尽量少选一些思想内涵过于深刻的文学类作品比较合适,这也应该是汉语教材的特点之一。

(六)对汉语教师进行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技能培训

以西藏昌都地区为例,我们选择了西藏昌都地区二所高中和二所初中进行调查,发现其汉语教师几乎都是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虽然都接受过相关教学理论的学习,但是都未曾系统地学习过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技能。这样教师在汉语教学中,极容易以母语教学的思路来理解和实施原本是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课程,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一方面相关的少数民族师范类院校,应该及时调整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师资的课程计划,一方面有关部门应该对从事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教师进行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技能培训。

参考文献:

中小学课程范文6

摘 要 跆拳道是一种对心理健康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的综合体育运动。本文从多方面阐述跆拳道进入中小学课程的可行性,对其进行研究,得出在中小学开展跆拳道运动不仅能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对培养学生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意志,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跆拳道进入中小学体育课程是可行的。

关键词 跆拳道 中小学 体育课程 可行性

一、前言

跆拳道是一项起源于朝鲜半岛的古老而又新颖的竞技体育运动。练习跆拳道不仅要学习跆拳道的技术,更注重跆拳道的礼仪和道德修养,这就是跆拳道运动的内在精髓。跆拳道的技术着眼于关节活动,以促进身体的柔韧性,同时伴随提腿、挥拳、大声呼叫等运作,人体内的压力也随之得到宣泄。因此,作为现时代的在校中小学生,练习跆拳道不仅有利于青少年生理发育需要,更重要的是在练习过程中心理得到锻炼,达到身心的双重修炼,促进体格和人格的完善。

二、跆拳道运动进入中小学体育课的可行性

(一)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从身体发展来看,中小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关键时期,肌肉力量较弱,身体的可塑性大。根据中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身体机能发育和身体发育的特点,科学安排运动量和训练强度,能增强学生肌肉的力量、耐力,促进骨骼生长,提高关节的灵活性、稳固性,能有效的发展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从运动生理学角度来看,中小学阶段正是青少年学生的青春发育期,各项身体素质在青春发育期增长的速度快,幅度大,由于跆拳道在训练中不太重视绝对的力量,协调性、灵敏性和柔韧性,正好符合青少年成长发育的特点,对提高机体形态和促进骨骼肌肉的发展有一定的好处,而且也是运动技能形成的好时机。从心理发展来看,中小学生的运动兴趣具有诱发性和不稳定性,他们自尊心和自信心强,喜欢表现自己。男生表现在塑造强壮矫健的体魄,女生喜欢塑造匀称健美的形体。跆拳道动作简单易学,练习效果明显,锻炼身体见效快,符合男女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而且其 精神意志方面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顽强、勇于进取的良好心理品质,促进中小学生心理的发展。

(二)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

中小学开展跆拳道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改革以竞技体育为主要内容的模式转变到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健身体育为主要内容上来,它可以促进学校体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创新,丰富了学校体育的内容。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的目的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增强学生体质,增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身体的根本特点。针对上述中小学学校体育的目的要求,在中小学开展跆拳道运动是非常适宜的。

(三)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的需要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关键环节,为终身体育打好知识、技能和身体基础,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意识和能力。与其他学校体育项目相比,跆拳道不需要特定的场地,在没有器材的情况下也可以练习,从而增加了锻炼的时间和空间,能够满足学生在校外进行体育锻炼的需要,有利于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意识和能力,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四)理论和方法上的可行性

中小学开展跆拳道运动,符合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增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身体的根本特征,与学校体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及体育教学目标、学校体育是体育事业基础地位相一致的。让学生掌握一项喜爱的体育项目的基本锻炼理论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以适应社会对学校体育培养人才规格与质量要求,是社会发展对学校的要求,是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中小学开展跆拳道能丰富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随着跆拳道运动的普及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等教学思想的引进,跆拳道运动会逐步走进中小学体育课堂,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喜爱,这是今后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跆拳道运动是一项属于较长时间的剧烈运动通过跆拳道的反复训练,能够较好的发展练习者的无氧代谢能力。在训练的过程中,合理进行,对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的机能活动有积极作用的练习,将会明显增长练习者的无氧能力。因此,跆拳道训练能全面促进心肺系统、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提高。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跆拳道运动能促进中学生力量、速度、灵敏、耐力等素质的全面发展,并且有利于道德品质及心理品质的培养,能达到其它运动所达不到的效果。因此,在中学开展跆拳道是可行的。

(二)建议:

1.跆拳道运动符合中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特点,是深受中小学生喜爱的一项运动。中小学生开展跆拳道既丰富了体育课的内容,也满足了学生学习的渴望,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跆拳道运动能促进中小学生力量、速度、灵敏耐力等素质的全面发展,并且有利于道德品质及心理品质的培养,能达到其它运动所达不到的效果因此,在中小学开展跆拳道是可行的。

3.中小学生当中应适当开展一些小型的跆拳道比赛,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曲淑群.浅析跆拳道运动在普通高校体育课的开展[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3(3):9.

[2] 席玉宝,郑断强.健身器材进入学校体育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11):6.

[3] 刘卫军.跆拳道[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